① 國內往國外匯款有什麼規定
以個人外匯為例。
按照《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銀行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為個人辦理外匯收付、結售匯及開立外匯賬戶等業務,對個人提交的有效身份證件及相關證明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匯款機構及外幣兌換機構(含代兌點)按照本辦法規定為個人辦理個人外匯業務。
銀行和個人在辦理個人外匯業務時,應當遵守本辦法的相關規定,不得以分拆等方式逃避限額監管,也不得使用虛假商業單據或者憑證逃避真實性管理。個人跨境收支,應當按照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有關規定辦理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手續。
對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內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年度總額的,經常項目項下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有交易額的相關證明等材料在銀行辦理。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境內個人外匯匯出境外用於經常項目支出,單筆或當日累計匯出在規定金額以下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單筆或當日累計匯出在規定金額以上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有交易額的相關證明等材料在銀行辦理。
(1)外匯匯境外擴展閱讀:
經常項目。如果是境內個人,把外匯資金匯往境外,凡是從本人儲蓄賬戶內的現匯匯出的,每人每天等值5萬美元(含)以下的,可以憑本人身份證件到銀行直接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真實性憑證去辦理。
凡是用現鈔匯出的,則每人每天是1萬美元的限額。超過上述金額的,要憑真實性憑證、海關進境行李物品申報單、或者本人原來存款銀行的提鈔小票來辦理。境外個人匯出匯款,現匯匯出沒有限額規定,帶著身份證件直接辦理就行;如果是現鈔匯出,和上面說過的境內個人標準是相同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個人外匯管理辦法
② 什麼銀行能境外匯款
各大與農行均是可以進行跨境匯款的。
境外匯款即進行跨境匯款,是指個人網上銀行客戶在規定的限額之內,向大陸以外地區銀行開戶的收款人進行外匯匯款的業務。跨境匯款既有電訊費,又有手續費,操作比較費時。
於跨境匯款手續費一般都有最高限額,建議在最高限額內盡量增加單次匯款金額,以減少匯款筆數,省去每筆匯款的電報費。
(2)外匯匯境外擴展閱讀:
跨境匯款的注意事項:
1、5個以上不同個人,同日、隔日或連續多日分別購匯後,將外匯匯給境外同一個人或機構。
2、個人在7日內從同一外匯儲蓄賬戶5次以上提取接近等值1萬美元外幣現鈔。
3、同一個人將其外匯儲蓄賬戶內存款劃轉至5個以上直系親屬等情況。
將被界定為個人分拆結售匯行為,也就是俗稱的「螞蟻搬家」一律進入黑名單,違規者將被剝奪兩年合計10萬美元的換匯額度。
並且,從2016年1月1日起,中國外匯管理局「個人外匯業務監測系統」在全國上線運行,外匯局再次強調,個人在辦理外匯業務時,不得以分拆匯出等方式規避額度及真實性管理。如被發現,第一次將被銀行予以風險提示,第二次即被外匯局列入「關注名單」管理。
凡被列入「關注名單」的個人,在當年及之後連續2年內,辦理個人結售匯業務時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有交易額的相關證明等材料,並要接受銀行的嚴格審核。
外匯局有關高層明確表示,「關注名單」不等於「黑名單」。之所以推出「關注名單」功能嚴控個人分拆購匯,一方面是為了防範異常外匯通過個人渠道流出,以此打擊外匯黑市和地下錢庄,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中國經濟整體穩定。
③ 「境內匯款」、「境外匯款」分別是什麼意思
一、境內匯款:即在國內進行匯款。指將現金存入指定賬戶的過程,存款人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個人。在網店經營過程中,銀行匯款也是一種常用的支付方式。銀行匯款需要手續費,不同的銀行所收取的費用不同。中國的銀行有不同的匯款手續。
二、境外匯款:即跨境匯款。指個人網上銀行客戶在規定的限額之內,向大陸以外地區銀行開戶的收款人進行外匯匯款的業務。跨境匯款既有電訊費,又有手續費,操作比較費時。由於跨境匯款手續費一般都有最高限額,建議在最高限額內盡量增加單次匯款金額,以減少匯款筆數,省去每筆匯款的電報費。
(3)外匯匯境外擴展閱讀:
境外匯款的形式:
1、現金匯款形式:留學生出發前往留學國家時,應該攜帶一定金額的外幣現金,主要用於前期生活費用支出和應急小額支出。對一次可攜帶的外幣金額,國家外匯管理局有相關規定,超過限額的,則必須辦理《攜帶外幣出境許可證》,並在出境時主動向海關出示。
《攜帶外幣出境許可證》可在銀行辦理,每份《許可證》收取約10元人民幣手續費。攜帶現金可立即用於支付,成本低,但這種方式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現鈔一旦丟失或被盜,無法得到補償。因此,出國留學時除攜帶必要的少量現金外,大額外幣最好通過匯款等其他方式。
2、外幣匯票匯款形式:對於初次赴境外留學,沒有境外賬戶並且所攜帶外幣資金數額較大的,可以使用外幣匯票。銀行已開辦的外幣儲蓄幣種都可簽發個人外幣匯票,外幣匯票攜帶及支付方便、安全、手續費低廉,可掛失和退票。
3、旅行支票匯款形式:在歐美國家,旅行支票像現金一樣被廣泛使用,可用於購物、用餐及交保費等等。旅行支票兼有現金和匯票的特點,使用起來靈活方便
4、信用卡匯款形式:國內各大銀行都推出了國際信用卡,或兼具人民幣和特定的外幣賬戶,或者是專門的單外幣賬戶,都可以在國外使用,有的銀行還專門推出了留學生信用卡,基本上能夠提供主要留學國家和地區的豐富幣種選擇。
因此,如需攜帶較多外幣資金,可以考慮將其中一部分外幣存入信用卡。不過信用卡的申請一般都需要一段時間,應提前申請。
④ 如何將外幣攜出、匯出境外
旅行支票是由世界知名的、資信情況良好的金融機構發行,由持票人購買,可方便地攜帶出境和兌付現金甚至直接替代現金消費的一種定額票據。 2.旅行支票有何優點? ●安全:遺失或被竊時可以通過掛失獲得全額補償。 ●方便:被世界各地廣泛接受;可直接消費,也可兌換現金;面額較高,容易攜帶;可轉讓;無有效期限制;攜帶出境時,無須開立《外幣攜帶證明》。 ●經濟:旅行支票的兌換匯率通常比現金高。在指定兌換點兌付免費。 3.什麼情況適宜使用旅行支票? ●對支付便利性要求較高且前往旅行支票受理相對普及的國家; ●一旦現金丟失、被竊,作為現金補充; ●支付學費、住宿費等大筆費用。 4.如何申請旅行支票?一次可以申請多少金額? (1)用外幣現匯戶資金購買旅行支票的,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次性購買面額等值1萬美元(含)以下的,應出示申請人身份證原件、護照(或港澳通行證)、簽證;一次性購買等值1萬~5萬美元(含)的,除上述材料外還需提供證明真實性用途的相關材料,對留學生而言即要求提供錄取通知書、收費憑證等;一次性購買等值5萬美元以上的,需持上述證明材料向所在地外匯局申請核准。 (2)用外幣現鈔存款賬戶內資金或外幣現鈔購買外幣旅行支票的,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次性購買面額等值1萬美元(含)以下的,應出示申請人身份證原件、護照(或港澳通行證)、簽證,以及銀行取款憑證等證明合法外匯來源的證明材料;一次性購買面額等值1萬~2萬美元(含)的,還應提供留學證明材料;一次性購買面額超過等值2萬美元的,則需持上述所有材料到所在地外匯局申請核准。 5.如何使用旅行支票? 初簽。如為本人購買和使用,領取旅行支票時客戶即應立刻在櫃台對每張支票初簽欄進行簽名。未初簽的旅行支票遺失或被竊,不可掛失,無法補償。 復簽。在使用旅行支票兌換現金、消費或轉讓旅行支票時,需由初簽人在旅行支票復簽欄進行簽字。復簽時,必須在收款人在場的情況下進行,且初復簽簽名應當保持一致,提前復簽無效。 6.如何辦理旅行支票掛失和補開? 旅行支票的掛失是由旅行支票發行公司負責處理。如果旅行支票不慎遺失,應及時撥打當地旅行支票公司的服務電話,在受理人員核實無誤的情況下,將為您辦理掛失支付手續,同時為您安排至就近機構辦理補開事宜。 溫馨提示: 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國家或地區可能不接受旅行支票直接消費。 選擇五:國際信用卡 留學生前往用卡環境相對較好的國家時,如需攜帶較多外幣資金,可以考慮將其中一部分存入銀行國際卡,以降低攜鈔風險,且無論金額多大均無須申請《外幣攜帶證》,相對安全、方便。 此外,跨境主副卡並用,由境內親屬持主卡、境外學生持副卡,可以幫助境內親屬隨時為副卡持卡人提供資金支援,同時掌握副卡持卡人用卡情況。
⑤ 往境外匯款一天和一年最多可以匯多少
按年度計算,不按天計算,年度總額分別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
1、根據《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二條:對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分別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可根據國際收支狀況,對年度總額進行調整,個人所購外匯,可以匯出境外、存入本人外匯儲蓄賬戶,或按照有關規定攜帶出境。
2、境外個人經常項目項下非經營性結匯超過年度總額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以下證明材料在銀行辦理:
(一)房租類支出:房屋管理部門登記的房屋租賃合同、發票或支付通知;
(二)生活消費類支出:合同或發票;
(三)就醫、學習等支出:境內醫院(學校)收費證明;
(四)其它:相關證明及支付憑證。
3、上述結匯單筆等值5萬美元以上的,應將結匯所得人民幣資金直接劃轉至交易對方的境內人民幣賬戶。境內個人經常項目項下非經營性購匯超過年度總額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有交易額的相關證明材料在銀行辦理。
(5)外匯匯境外擴展閱讀:
個人提取外幣現鈔當日累計等值1萬美元以下(含)的,可以在銀行直接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提鈔用途證明等材料向銀行所在地外匯局事前報備。銀行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經外匯局簽章的《提取外幣現鈔備案表》為個人辦理提取外幣現鈔手續。
個人向外匯儲蓄賬戶存入外幣現鈔,當日累計等值5000美元以下(含)的,可以在銀行直接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經海關簽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境旅客行李物品申報單》或本人原存款銀行外幣現鈔提取單據在銀行辦理。
⑥ 現金可以直接轉換成外幣匯款到國外嗎
現金是可以轉換成外幣匯款到國外的,但是要根據相關規定來進行兌換和匯款。
根據《個人外回匯管理辦答法》第五條 個人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辦理有關外匯業務。銀行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為個人辦理外匯收付、結售匯及開立外匯賬戶等業務,對個人提交的有效身份證件及相關證明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匯款機構及外幣兌換機構(含代兌點)按照本辦法規定為個人辦理個人外匯業務。
第三十二條 個人可以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開立外匯儲蓄賬戶。外匯儲蓄賬戶的收支范圍為非經營性外匯收付、本人或與其直系親屬之間同一主體類別的外匯儲蓄賬戶間的資金劃轉。境內個人和境外個人開立的外匯儲蓄聯名賬戶按境內個人外匯儲蓄賬戶進行管理。
(6)外匯匯境外擴展閱讀: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十五條 境外個人經常項目外匯匯出境外,按以下規定在銀行辦理:
(一)外匯儲蓄賬戶內外匯匯出,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辦理;
(二)手持外幣現鈔匯出,當日累計等值1萬美元以下(含)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還應提供經海關簽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境旅客行李物品申報單》或本人原存款銀行外幣現鈔提取單據辦理。
⑦ 在中國的外國人往境外匯款有什麼限制嗎
外匯儲蓄賬戶內匯來出,源無論金額大小,需要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
手持外幣現鈔匯出:當日累計等值1萬美元以下(含),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
當日累計等值1萬美元以上,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經海關簽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境旅客行李物品申報單》或本人原存款銀行外幣現鈔提取單據辦理。
2013年9月1日起,境外個人對外支付單筆5萬美元以上(不含),持有交易額的證明材料以及主管稅務機關蓋章的《服務貿易等項目對外支付稅務備案表》辦理。
詳細信息請您咨詢受理網點或95566人工服務。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⑧ 外匯管制國家,請問現在向境外匯錢國家有什麼規定嗎
1。目前,居民個人結匯、售匯年度限額為5萬美元(等值,下同)。購匯後匯出金額不超過限額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一次匯出5萬美元。如果金額超過50000美元,應提供使用證明,如入學通知書和學費證明。
2。如果是現金,當日累計匯款限額為10000美元,一般加上兌換費。
3。具體規定見《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十四條經常項目支出匯出境外的個人外匯,按下列規定辦理:累計外匯金額外匯儲蓄賬戶匯出當日進出口金額在5萬美元(含5萬美元)以下的,憑有效身份證件到銀行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活期賬戶交易金額真實憑證辦理。
外幣現金匯出當日累計等值不足1萬美元(含)的,憑有效身份證到銀行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交易真實性證明辦理。經常項目金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簽署的《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報關單》。
(8)外匯匯境外擴展閱讀:
1、匯款方式如下。
(1)境外匯款可以通過境內郵局西聯匯款進行。
(2)相關電匯業務可通過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國內銀行櫃台辦理。
(3)匯款可以通過國內銀行卡在線銀行進行,匯款可以由本人填寫相關信息完成。
2、匯款程序
(1)匯款的貨幣和金額(阿拉伯數字)
(2)收款人的名稱和地址。開戶行中收款人的賬號。收款人開戶銀行的名稱、銀行代碼(銀行代碼)或地址。
(3)電匯是國外匯款的一種常用方式。電匯通常在兩到三個工作日內到達,分為外匯匯款和外幣匯款。如果採用外匯匯款。一般情況下,收取匯款金額的一千分之一的手續費和150元人民幣(香港和澳門的人民幣80元)的電報費。
以外幣匯付的,除收取手續費和電報費千分之一外,還應收取一定數額的轉賬費,並按當日「買賣款」的差額收取。
3、轉賬成本
是因為個人儲蓄可以直接將外匯兌換成外幣,但不能隨意將外幣兌換成外幣。
匯款人以「匯出」現金形式時,銀行必須以現金實物形式將其運至國外,運輸費用由客戶承擔,即「買賣外幣」(客戶買賣現金時)。「紙幣轉帳」的手續費和手續費,按現行匯率摺合成人民幣計算。轉換後的手續費可低至50元,高至260元。
⑨ 公司匯款到境外,一年最多能匯多少這個有限制嗎
有限制,不能超過5萬美元。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對其有相應版的規定:
第十權四條 外匯儲蓄賬戶內外匯匯出境外當日累計等值5萬美元以下(含)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經常項目項下有交易額的真實性憑證辦理。
手持外幣現鈔匯出當日累計等值1萬美元以下(含)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經常項目項下有交易額的真實性憑證、本人原存款銀行外幣現鈔提取單據辦理。
(9)外匯匯境外擴展閱讀: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相關法條:
第十六條 境內個人對外直接投資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所需外匯經所在地外匯局核准後可以購匯或以自有外匯匯出,並辦理相應的境外投資外匯登記手續。
境內個人及因經濟利益關系在中國境內習慣性居住的境外個人,在境外設立或控制特殊目的公司並返程投資的,所涉外匯收支按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七條 境內個人可以使用外匯或人民幣,並通過銀行、基金管理公司等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進行境外固定收益類、權益類等金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