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外匯儲存在哪裡
中國外匯儲存在外國銀行或者購買外國的國債。這里的外國銀行包括本國的境外銀行,也包括國內的外資銀行。
外匯
從廣義上講,外匯是指一個國家擁有的一切以外幣表示的資產。更具體一點就是貨幣在各國間流動,將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另外一個國家的貨幣,用這種貨幣去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專門性的經營活動。換一種說法,就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以及財政部)採用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債券等形式使用的債權。這些債權主要是在國際收支逆差時使用。
㈡ 我國外匯市場現狀是什麼樣的
外匯市場作為各種外匯買賣的交易場所,是商品經濟貨幣化並向世界范圍擴展的產物,我國外匯市場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與規范的國際性外匯市場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我國外匯市場主要是國內銀行間外匯市場,國家規定金融機構不可以在該市場以外進行外匯交易,但是對於不同外匯之間的交易,國內銀行可以自由參與國際市場的交易,沒有政策限制。
我國外匯市場的現狀是什麼樣的?目前我國的外匯市場現狀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我國外匯市場的現狀:
1、市場交易規模小,市場交易量也小,甚至低於周邊一些小國的外匯交易量;
2、交易主體較為單一,缺乏外匯經紀人,並且交易品種與幣種也很單一;
3、目前我國的外匯市場尚不統一,外匯調劑市場與銀行間的外率市場並存,使得銀行結售容易混亂;
4、缺乏外匯市場的管理機制和監管機制,且調節機制也不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也有待進步的完善;
5、市場清算和信用風險增大,交易主體不平等現象凸現。
以上是我國外匯市場的現狀,可以明顯看出我國外匯市場的現狀並不是十分完善,還有許多地方有待改善,投資者要小心一些外匯黑平台利用不完善的外匯制度打擦邊球,以此獲得個人的利益。在了解了我國外匯市場的現狀之後,投資者更應該要謹慎進入外匯市場。
㈢ 我國的外匯資產有哪些
國外銀行存款,鈔等。
外匯資產是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亦即一國政府在國外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它同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隨時可動用款項,構成一國的官方儲備(儲備資產)總額。其主要用途是清償國際收支逆差和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本國貨幣的匯率。一般包括國際上廣泛使用的可兌換貨幣,如美元、英鎊。近年來,又增加了德國馬克、瑞士法郎、日元、法國法郎等。
㈣ 我國的外匯管理體制經過了怎樣的演進
法律分析:過去30年,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經歷了三個重要階段。一是1978~1993年,改革開始起步,以雙軌制為特徵。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建立和發展外匯調劑市場,建立官方匯率與調劑市場匯率並存的雙重匯率制度,實行計劃和市場相結合的外匯管理體制。但改革之初外匯儲備十分有限,1978年,中國外匯儲備僅1.67億美元。從1978年到1989年的12年間,除1989年為56億美元外,其餘各年的外匯儲備余額均未超過50億美元。二是1994年到本世紀初,國家外匯管理局取消外匯留成與上繳,實施銀行結售匯,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建立統一規范的全國外匯市場,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初步確立了市場配置外匯資源的基礎地位。特別值得指出的是,這一時期我們成功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三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市場體制進一步完善,我國加速融入經濟全球化,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外匯形勢發生根本性變化。外匯管理從「寬進嚴出」向均衡管理轉變,有序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進一步發揮利率、匯率的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注重防範國際經濟風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暫行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外匯管理,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及其分支機構(以下統稱外匯管理機關)依法履行外匯管理職責,負責本條例的實施。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外匯,是指下列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作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
(一)外幣現鈔,包括紙幣、鑄幣;(二)外幣支付憑證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銀行卡等;(三)外幣有價證券,包括債券、股票等;(四)特別提款權;(五)其他外匯資產。
㈤ 中國有多少外匯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不包括香港和澳門,為單獨計算。
㈥ 中國有多少外匯
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165億美元,較2019年末上升1086億美元,仍然排名世界第一,比排名二、三、四、五的日本、瑞士、沙特、中國台灣加起來還多。外匯儲備有兩個來的路徑:
第一種是貿易順差
中國人從老外那裡賺來的錢,然後把錢在銀行換成人民幣,商業銀行的這些外匯,賣給外匯管理局儲備起來。
舉個例子:假如歐洲人用1億歐元買了華為手機,華為公司拿著這1億歐元去工商銀行換了6.4億人民幣,然後工商銀行把這1億歐元賣給外匯管理局儲備起來。
第二種是外資進入
老外來中國做生意,他沒有人民幣呀,怎麼辦?只能把自己國家的貨幣去銀行兌換成人民幣花,銀行把收到的國外貨幣賣給外匯管理局儲備起來。
我們中國有14億人,整個2019年有6.7億人出境,這么多人出境那就要花錢呀,人民幣肯定不行,你得兌換所屬國的貨幣或者美元,所以外匯管理局的外匯儲備必須夠,如果不夠說明你賺的人民幣只能在國內花,沒法去國外消費、投資等等。那大家就對人民幣沒有信心了,就會發生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信任危機,大量的拋售啊、恐慌性的兌換外幣、大規模貶值啊就都跟著來了。
拓展資料:
目前我國外匯儲備方式有兩種
1、證券
截止2020年11月,我國外匯儲備中證券持有31755.13億美元,其中70%的資產是美國國債和機構國債,也就是說這裡面70%基本動不了。
2、貨幣和存款
實際上,在外匯管理局裡面,真正儲存的外國貨幣很少很少,都被轉換成其他形式額資產了。
㈦ 我國有多少外匯儲備,放在那裡
據中國人民復銀行發布制的消息,到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12020億美元。
外匯儲備一般是用於調整國際收支、干預外匯市場以穩定本國匯率、抵抗債務風險維護國際信譽等。
但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已經大大超出合理水平,造成一系列的問題和浪費,因此要加強外匯儲備的管理,合理地利用外匯儲備。
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既不能放在抽屜和櫃子里,也不能存款於國內的銀行,投資於國內的有價證券,而只能存款於外國銀行〔包括本國的境外銀行和國內的外資銀行〕或購買外國的國債等有價證券。由於國債等有價證券流動性強、收益性高,所以,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大都投資於外國政府發行的國債等有價證券。
外匯儲備還運用於以下途徑:一、進口物資和技術用作重點項目投資或其它技術改造,通過國有商業銀行向企業發放專門貸款購買外匯,用進口拉動內需。二、把部分儲備交給一家或幾家基金代管。這些基金由專家把儲備按不同比例進行資產組合,並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結構。從多年的情況看,這些基金獲取的收益較高。
這些都是關於外匯儲備存放、去向的問題。
㈧ 我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源於
外匯儲備的來源是什麼?主要通過貿易順差;國際收支順差,特別是經常賬戶順差,是增加國際儲備貨幣的主要來源。希望大家喜歡我下面整理的外匯儲備三大主要來源的詳細信息!
外匯儲備的三個主要來源
第一,來源主要是通過貿易順差;
第二,我國長期以來對FDI流入實行優惠政策,導致FDI大量流入,在FDI流入轉化為人民幣的過程中也會形成外匯儲備。另一方面,流入中國的FDI產生的利潤沒有匯往國外,進一步加大了FDI流入對外匯儲備增長的影響。
第三,是由於貿易順差和FDI以外的資本流動。2001年以來,人民幣升值預期變成現實,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劇了外匯儲備的增長。
國際外匯儲備的來源
(一)從一個國家的角度看國際儲備的來源
1.政府或中央銀行購買的黃金;
2.國際收支順差,特別是經常賬戶順差,是增加國際儲備貨幣的主要來源;
3.中央銀行通過干預外匯市場獲得的外匯;
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配的特別提款權;
5.在政府或中央銀行通過向國外借錢來暫時補充國際儲備貨幣以上的國際儲備的來源中,從根本上說,只有國際收支順差才是一國國際儲備最重要的來源。
(B)從全球角度看國際儲備的來源
黃金產量減去非貨幣黃金
基金組織創設的特別提款權
儲備貨幣發行國的貨幣輸出。
黃金儲備最新排名為:美國8133.5噸,德國3412.6噸,IMF3217.3噸,法國2487.1噸,義大利2451.8噸,中國1054噸,瑞士1040.1噸。
從國際收支角度看外匯儲備的來源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際收支的概念,所以當我們談到外匯儲備是如何積累的時候,要看國際收支。外匯儲備的來源主要有三個:一是來源主要是通過貿易順差;第二,我國長期以來對FDI流入實行優惠政策,導致FDI大量流入,在FDI流入轉化為人民幣的過程中也會形成外匯儲備。另一方面,流入中國的FDI產生的利潤沒有匯往國外,進一步加大了FDI流入對外匯儲備增長的影響。第三,是由於貿易順差和FDI以外的資本流動。2001年以來,人民幣升值預期變成現實,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劇了外匯儲備的增長。
目前,中國尚未完全開放資本賬戶,因此外資進入中國資本市場只能通過QFII,而目前QFII的規模只有100多億美元。所以通過貿易和FDI流入的資本,大部分不是通過QFII的正規渠道,而是通過各種地下錢庄或者虛假的貿易順差。
外匯儲備的經濟屬性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分析:第一個層面;根據我國現行的外匯管理制度,企業和個人不得持有超出政策允許范圍的外匯。為了購買以各種形式湧入中國的外匯,央行必須發行債券或印刷更多的貨幣,從而釋放出大量的基礎貨幣。也就是說,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央行買的。而且,為了維持目前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央行還必須通過買賣一定數量的美元等外匯資金,將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區間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所以外匯儲備雖然是央行的資產,但是這個資產是通過央行的負債形成的。第二層次;不同來源的外匯儲備具有不同的經濟意義:來自經常項目順差的外匯儲備增長,是國內儲蓄的積累,是一個國家的凈財富;而主要來源於金融賬戶的外匯儲備增加,實際上是以負債的增加來換取外匯儲備的增加。這種外匯儲備的增加具有借入儲備的性質,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從國際收支看,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的增長主要是由於巨額的資本凈流入,這基本上是以對外負債的增加來換取外匯儲備的增長。
通過對外匯儲備的來源過程和經濟屬性的分析,說明外匯儲備不是央行的一項收入,或者說在央行和財政部合並形成的資產負債表中,外匯儲備不是政府的財政資金,而是央行的一項債務資產。
㈨ 我國現行外匯管理體制包括哪些內容
一、我國外匯管理制度框架。 x0dx0ax0dx0a(一)外匯及外匯管理x0dx0ax0dx0a所謂外匯, 就是指可以用作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根據我國《外匯管理條例》的規定,我國的外匯包括外國貨幣、外匯支付憑證、外幣有價證券、特別提款權、歐洲貨幣單位以及其它外幣資產。根據各國貨幣在國際清償中的不同特點,外匯又分為自由外匯和記帳外匯。x0dx0ax0dx0a外匯管理又稱為外匯管制,是指一個國家為了保持本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對外匯的買賣、借貸、轉讓、收支、國際清償、外匯匯率和外匯市場實行一定限制措施的管理制度。其目的在於保持本國的國際收支平衡,限制資本外流,防止外匯投機,促進本國經濟的健康發展。x0dx0ax0dx0a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規定,我國實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制度,凡有國際收支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進行國際收支申報。x0dx0ax0dx0a(二)我國外匯管理制度框架x0dx0ax0dx0a我國從建國以來一直實行外匯管制。建國初期,基於我國國力較弱以及當時所處的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國實行比較嚴格的外匯管理制度。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順勢頒布了一系列的外匯管理新法規,形成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為主,包括其它外匯管理法規、行政規章和其它規范性文件的相對完善的外匯管理法律體系,標志著我國外匯管理進入了一個新時期。x0dx0ax0dx0a目前,我國外匯管理的職能部門是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x0dx0ax0dx0a二、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外匯管理x0dx0ax0dx0a我國的外匯收支分為經常項目外匯和資本項目外匯,對它們分別實施不同的管理措施。x0dx0ax0dx0a(一)經常項目外匯管理x0dx0ax0dx0a經常項目是指國際收支中經常發生的項目,包括貿易收支、勞務收支和單方面轉移等。x0dx0ax0dx0a我國對經常項目下的外匯收入實行銀行結匯制,境內機構的經常項目外匯收入必須匯回國內,並按照國家關於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的規定賣給外匯指定銀行,或者經批准在外匯指定銀行開立外匯賬戶。境內機構原則上不得將經常項目外匯帳戶中的外匯資金轉作定期存款;確需轉作定期存款的,須憑法定的文件向開戶行所在地的外匯局申請。境內機構的經常項目用匯,可按國家關於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的規定,持有效憑證和商業單據向外匯指定銀行購匯支付。境內機構的出口收匯和進口付匯,應當按照國家關於出口收匯核銷管理和進口付匯核銷管理的規定辦理核銷手續。x0dx0ax0dx0a對於屬於個人所有的外匯,可以自行持有,也可以存入銀行或賣給外匯指定銀行。外匯局對居民個人購匯實行指導性限額及核銷管理,購匯金額在規定限額以內的,居民個人可以持規定的證明材料直接到銀行辦理;購匯金額在限額以上的,居民個人應當持相應的證明材料向外匯局申請,然後再憑外匯局的核准件和相應的證明材料到銀行辦理。外國駐華機構和來華人員的合法人民幣收入,需要匯出境外的,可以持有關的證明材料和憑證倒外匯指定銀行兌付。駐華機構和來華人員由境外匯入或者攜帶入境的外匯,可以自行保存,可以存入銀行或者賣給外匯指定銀行,也可以持有效憑證匯出或者攜帶出境。x0dx0ax0dx0a(二)資本項目外匯管理x0dx0ax0dx0a資本項目是指國際收支中因資本輸出和輸入而產生的資產與負債的增減項目,包括直接投資、各類貸款、證券投資等。x0dx0ax0dx0a境內機構的資本項目外匯收入,除國務院另有規定外,應當調回國內,在外匯指定銀行開列外匯帳戶;賣給外匯指定銀行的,須經外匯管理機關批准。x0dx0ax0dx0a境內機構向境外投資的外匯管理:境內機構向境外投資,在向審批主管部門申請前,須由外匯管理機關審查其外匯資金來源。境內投資者以外匯資金向境外投資的,應向外匯管理當局繳存所投資金的5%作為匯回利潤保證金;以設備作為投資的,應按資本設備投資額的2.5%繳存匯回利潤保證金。x0dx0ax0dx0a外債是指境內機構對非居民承擔的以外幣表示的債務。外債一般可分為外國政府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和國際商業貸款。對於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和外國政府貸款由國家統一對外舉借;國家對國有商業銀行以及境內中資企業舉借的中長期商業貸款實行余額管理;外商投資企業舉借的中長期外債累計發生額和短期外債累計發生額之和應當控制在審批部門批準的項目總投資和注冊資本之間的差額之內。在差額范圍內,外商投資企業可以自行舉借外債,超出差額的,須經原審批部門重新核定項目總投資。外債資金的使用應當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同時,國家外債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國家法律對外債和對外擔保實施監管。x0dx0ax0dx0a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滿或因其它原因無法繼續經營而依法終止的,應當依法進行清理並照章納稅。清理納稅後的剩餘財產屬於外方投資者所有的人民幣,可以向外匯指定銀行購匯或攜帶出境;屬於中方投資者所有的外匯,應全部賣給外匯指定銀行。x0dx0ax0dx0a三、金融機構的外匯業務管理x0dx0ax0dx0a(一)金融機構經營外匯業務管理x0dx0ax0dx0a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我國對金融機構經營外匯業務進行如下管理,金融機構經營外匯業務必須報經國家外匯管理機構批准,並領取經營外匯業務許可證;應按規定為客戶開立帳戶,辦理有關外匯業務;應按規定繳存外匯存款准備金,遵守外匯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規定,並建立呆帳准備金;外匯指定銀行辦理結匯業務所需的人民幣資金,應當使用自有資金。x0dx0ax0dx0a(二)金融機構經營外匯業務的監督管理x0dx0ax0dx0a金融機構經營外匯業務,應接受外匯管理機關的檢查、監督,同時,應當向外匯管理機關報送外匯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以及其它財務會計報表和資料。x0dx0ax0dx0a四、人民幣匯率和外匯市場管理x0dx0ax0dx0a(一)人民幣匯率管理x0dx0ax0dx0a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相互折算的比率,匯率的高低由外匯市場供求關系和其它有關政治經濟因素所決定,同時又對一國的國際收支和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反作用。x0dx0ax0dx0a我國過去一直實行單一的匯率制度。1979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後,我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形成官方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並存的雙重匯率局面。自1994年1月1日起,我國取消外匯留成,將兩種匯率並軌,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x0dx0ax0dx0a(二)外匯市場管理x0dx0ax0dx0a外匯交易市場是指進行外匯買賣的場所,在外匯市場進行交易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x0dx0ax0dx0a在我國,外匯市場交易的幣種和形式由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規定和調整。目前允許交易的幣種有人民幣對美元、港元、日元、歐元等。交易的形式包括即期交易和遠期交易;對銀行間的外匯市場只允許進行即期交易,對銀行與客戶之間則允許進行遠期外匯交易。x0dx0ax0dx0a五、違反外匯管理的法律責任x0dx0ax0dx0a違反外匯管理的各種行為,一般包括逃匯行為、套匯行為、擾亂金融行為、違反外債管理行為、違反外匯帳戶管理行為、違反外匯核銷管理行為以及違反外匯經營管理行為等,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都對這些違反外匯管理的行為予以了定義,並規定了相應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