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里只有中集集團,代碼000039。沒有中植集團。
❷ 中植系股票有哪些
中植系控股的上市公司包括:美爾雅、美吉姆、中植資本國際(HK)、*ST宇順。
參股的上市公司有:康盛股份、超華科技、中南文化、驊威文化、天龍集團、興業礦業、格林美、寶德股份、荃銀高科、金洲慈航、法爾勝、佳都科技、大名城。
拓展資料:
一、中植系控股的上市公司簡介:
中植系股票是指由中植集團所控股的上市公司的總和,中植集團擁有多家全資、控股子公司。
【1】美爾雅:主要經營服裝及紡織品、酒店服務、傭金、房地產,所屬申萬行業:紡織服裝—服裝家紡。
【2】美吉姆:主營業務為機械製造業務與兒童早期教育服務、教育咨詢。其主要產品為塑料管道製造裝備、高端機床、教育咨詢。
【3】*ST宇順:深圳市宇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一家集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民營高新技術股份制企業。
【4】中植資本國際(HK):中植資本國際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提供企業顧問服務及投資咨詢及管理服務的中國香港投資控股公司。公司業務包括提供企業顧問服務及相關業務、資產投資、借款、投資咨詢及資產管理。
二、因為在此之前中植系表現一向都非常的低調,所以造成了很多股民用戶對中植系集團公司或者是這個大家族不是太了解的,所以這邊在介紹中植系股票之前和大家簡單的解讀下中植系的歷史吧。
中植系之說主要來源於中植集團創始人解直錕,該集團涉獵的行業比較多,比如金融、投資、礦產等等,形成了一個大企業群,然後這些企業中已經公共上市的公司也不少,因此這些公司就形成了中植系。當然這些公司目前並不都是解直錕持股的,現在這些公司均是創始人解直錕的親友以及舊將們在太淺持股的。
如果用戶還要繼續追溯中植系的歷史,那就要從2002年說起了,當時中植集團聯合其他5家企業出資重組了中融信託,然後中植系就使用「X+中融信託+上市公司」的運作模式,將其打造成了一個龐大的金融帝國。
❸ 中植集團股票代碼
A股里只有中集集團,代碼000039,沒有中植集團。
拓展資料:
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89年04月15日,注冊地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四環中路39號A單元1515,法定代表人為劉秀坤。經營范圍包括資產投資及資產管理;銷售礦產品、建築材料、化工產品(不含一類易制毒化學品,不含化學危險品)、煤炭製品、石油製品、機械電器設備、五金交電、電子產品;貨物進出口、代理進出口、技術進出口;技術開發;投資咨詢;財務咨詢。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對外投資26家公司,具有1處分支機構。
1995年,成立黑龍江中植企業集團公司,主要經營范圍為木材、木製半成品。
1997年,公司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主導產業發展為造紙材經營與房產開發。
1999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工作,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成立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2001年,公司控股哈爾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進入金融產業領域。同時著力發展公路投資業、水利開發業、房地產開發業。
2003年,房地產開發形成品牌優勢,業務遍及北京、上海、昆明、哈爾濱、雙鴨山、阿城、合肥、濰坊等城市,投資建設焦溫高速公路,開創民營企業投資高速公路的先河。
2006年,實施組織架構變革,形成董事局領導下的風險管理委員會、財務中心、行政文化中心、資產管理中心的總部管控體系。
2008年,基礎產業收縮與金融投資戰略布局共同推進,以金融投資業務為核心、以礦業等資源類投資項目為切入點,構建資本市場的運營模式以及集團的盈利模式。
2009年,形成投資、並購、資產管理和產業基金等業務板塊,實施九級合夥人制度,事業發展清晰,定位於類金融投資控股集團。
❹ 中植集團是什麼性質的企業
中植集團是大型民營企業。它的操作是中植系把股票賣給了央企,獲得的資金增資康得新。對此,它和央企的關系是大股東、二股東之間的關系。中植企業集團成立於1995年,是一家多元化經營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集團旗下主要業務涵蓋投資、並購、資產管理和產業基金。集團擁有多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分布於北京、上海、黑龍江等多個省市。
中植集團的背景
中國資產管理和產業基金企業,中植企業集團成立於1995年,是一家多元化經營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集團旗下主要業務涵蓋投資、並購、資產管理和產業基金。集團擁有多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分布於北京、上海、黑龍江等多個省市。
❺ 深度 | 資本大鱷「中植系」,盤旋在地產圈的魅影
有圈內人說,解直錕的志向是做中國的巴菲特——不單自己投資成功,晉升富豪,還要帶領其他人包括投資人一起成功。在金融強監管時代,「中植系」這個萬億金融帝國要如何面對?
「中植系」跑馬圈地從未止步。
11月17日,青島中植天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一紙豪擲13.4億元斬獲嶗山區3宗合計約90畝商住地的公告,再次讓低調潛行的「中植系」浮出水面。
與以往定增、合作不同的是,此次拿地是中植集團首次以單獨個體進入到房地產市場,也是其許諾將金融產業搬到嶗山區的先期條件獲得這3宗土地的開發。
這不是中植集團第一次與青島「結緣」,因嶗山區是青島國家級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核心區所在地,中植集團董事局主席解直錕把財富管理行業未來的發展空間投向了青島,這也是中植集團優化戰略布局的首選之地。
今年3月20日,中植集團就與嶗山區政府達成戰略合作,旗下的四家財富公司即恆天財富、大唐財富、新湖財富、高晟財富以及中融匯信期貨等機構將入駐嶗山區,與嶗山區開展全方位合作,打造「中國財富管理第一中心」。
截至目前,中植集團已在青島累計投資達105億元,存續投資規模47億元,合作領域涵蓋青島金王、海力威等股權投資項目、青島(姜山)基金小鎮項目以及各類地產項目。
與嶗山區的合作,只是「中植系」投資版圖下的一小塊。在資本市場沉浮近30年,「中植系」一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過去數年裡,諳熟資本運作的「中植系」在解直錕的掌控下,稔熟地遊走於國內金融與資本的敏感地帶,尤其是在A股二級市場,曾多次依靠借殼定增重組轉讓等「套路」頻繁進出各類上市公司,在造就萬億帝國的同時,也踩過不少雷區,遭遇過金融監管。
低調、神秘、家底殷實、毛阿敏老公……這是外界對解直錕的直觀感受,但難以窺測到「中植系」真正的內部運作方式。
地產圈「中植系」魅影
相比安邦被接管,海航萬億帝國「缺血」,「明天系」出售資產還貸,「中植系」一直在隱秘擴張,並於近年逐漸活躍在台前,先後成為數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透過「中植系」在資本市場上的一系列戰役,不難發現其在巧妙地利用著資本市場的 游戲 規則。主要通過定增和二級市場收購參股上市公司,參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獲得更多的股權或現金,進一步與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合作,緊接著拉高股價,再通過股權轉讓等方式高位減持套現,獲取巨額投資收益。
金融圈一位業內人士提到,當年中植集團和中融信託以「PE+上市公司」的模式玩轉多家上市企業,獲得了不菲收益。有的甚至入主後不久就謀求退出,過往的戰績大部分都集中在二級市場。樂視網、康美葯業、中弘股份、長生生物、康得新、東方園林等這些「大雷股」,「中植系」幾乎無一缺席,但同時也在寶德股份、康盛股份、超華 科技 這些當年的牛股中賺得盆滿缽滿。
「中植系」在房地產行業內的動作也不少,是很多房企背後的「金主」。
33.12億元接盤爛尾樓中弘大廈後,又斥資12億元收購北京工體項目。皇庭國際鄭康豪出讓20%股權紓困,最終找來外援康順晟源的背後正是「中植系」,同樣也是「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向復活不久的佳兆業提供支援。在資本市場上「遊走自如」的中國恆大,其背後的資金來源也有「中植系」身影,旗下中融信託一直是恆大的鐵桿合作夥伴。
資本與地產的 游戲 ,「中植系」向來不陌生,中融信託是其樞紐也是籌碼,承擔原始資金融通的重要職責。
最近的一次是與佳源國際聯手出現在10月末浙江嘉興的一場土地拍賣中。自去年佳源國際在嘉興首次聯合「中植系」沖進土地市場後,雙方便以佳源國際持股60%,「中植系」持股40%的載體展開數次合作。
在「中植系」買入北京工體3號公寓的同時,世茂的名字以合作方的名義被提及。2020年4月26日,「中植系」投資平台中海晟融披露已收購北京市東城區工人 體育 場西路公寓項目(北京工體3號公寓),並以40%權益引進世茂集團合作。坊間盛傳,「中植系」在房地產圈最大的合作對象就是世茂,通過中植創信投資這個平台與世茂以50:50的股權比例成立了多家公司。
其次是佳兆業。2017年9月,佳兆業復牌半年後,掌門人郭英成用項目收益作為交換,引入「中植系」外援,旗下中海晟融透過設立35億元基金收購佳兆業位於深圳南門墩城市更新項目51%股權。中植方面稱,深圳這座城市是投資者們不願錯過的「寶地」。
彼時若按63.3萬平方米、單價4萬元計算,該項目可售貨值超過250億元。對於佳兆業而言,引入資金意味著犧牲了項目未來部分的利潤,但「中植系」藉此擴大了版圖。
華東某房企一位高管表示,「中植系」對房地產行業的投資相對簡單,也不謀求上市房企的控制權,極少過度介入企業經營,大多扮演財務投資者的角色,但它的資金成本不低,相對來說「中植系」不那麼強勢。
這也可能是解直錕的戰術,從過往的操控來看,他本人並不直接持股麾下上市公司,通過多層股權結構設計,讓持股變得隱蔽和分散,令外界難以窺探「中植系」的全貌。
橫掃資本市場
解直錕到底是誰?「中植系」又是什麼來頭?
很長一段時期里,解直錕和他的「中植系」都只是傳說般的存在。「著名歌星毛阿敏丈夫」、「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胞弟」……解直錕被貼上一個個標簽,各種猜測和傳言多年不息,但他從未回應。
據坊間消息稱,解直錕在上世紀80年代時只是黑龍江省伊春市五營區印刷廠的一名工人,當時印刷廠出現虧損,解直錕因能力突出被任命為廠長並進行承包。在解直錕的帶領下,五營區印刷廠的經營大為好轉。隨後他下海經商尋找各種掙錢的方式,陸續開了麵食廠、服裝廠、儲木廠、水泥廠和養殖場,並收購五營區國有不良資產,1995年在伊春市打造了迷你版的中植集團。
隨後展開兼並、收購,涉足房地產開發、產業投資、礦業投資、公路、水利等諸多領域的業務,「中植系」逐漸成型。
最為關鍵的轉折點是在2002年,「中植系」入主中融信託,依託該平台逐漸進入金融領域,完成由實業到「全牌照」金控帝國的轉型。
到了2014年年底,「中植系」已織就一張龐大的資本網路,位居十多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如中南重工、興業礦業、上海電氣等。A股市場披露過與「中植系」存在資本運作的企業案例超過50個,如TCL 集團、福田 汽車 、佳都 科技 、格林美、金葉珠寶等,其業務范圍已涵蓋金融、地產、 汽車 、文化、環保、農業、影視等多個產業,總計資產規模超過萬億。
多年來,「中植系」馳騁國內A股市場,完成了一系列極為縝密且激進的資本運作。
《投資者報》曾稱,這一龐大的企業群,在股權結構上極為復雜,難以看透,空殼公司且用且棄,資本運作眼花繚亂,「中植系」成員間合作密切,但在規避法律意義上的控制關系、隔斷資金鏈危機等環節精妙設計、手法老道,使其在規則邊緣游刃有餘。
據中植圈內人說,解直錕的志向是做中國的巴菲特——不單自己投資成功,晉升富豪,還要帶領其他人包括投資人一起成功。
與其匹配的是解直錕掌控的一系列金融機構,支撐著「中植系」資本版圖擴張。公開資料顯示,解直錕直接持有或控制達到5%以上的有中融信託、中融基金、中融期貨、橫琴人壽、恆邦財險5家。其中最核心的當屬持股比例達32.99%的中融信託,就連中融信託的現任董事長劉洋也是解直錕的外甥,但如今這張「中植系」頭牌深陷ST股中,累計虧損已超10億元。
曾經將「PE+上市公司」的投資模式玩到極致的「中植系」,很難說過去的投資方式適用於每一個投資標的。比如去年A股被曝出業績造假的康得新,「中植系」作為康得新的第二大股東,估算其損失大概為50億元。此外,「中植系」還踩雷過連續30個跌停板的ST天馬,造假疫苗的ST長生等公司。
在房地產行業,「中植系」也善用錯綜復雜的資本運作。除世茂、佳兆業、皇庭國際外,還與大名城、萬通地產、藍光發展等上市房企有過密切交往。
2016年4月,大名城25億元收購中植旗下公司中程租賃100%股權,形成商譽16.52億元。中植集團對該公司2016年至2019年承諾的業績對賭提供連帶責任擔保。公告之後的一個月內,「中植系」旗下公司在二級市場上耗資20億元增持大名城股份,形成更密切合作。
某P2P金融公司高管認為,這是產融結合,「中植系」先行耗資20億元增持大名城,其實質等同於資產換股權。換股雙方當時應該有過打造金融版圖的設想。
結果兩年後大名城又公告擬25億元將虧損嚴重的中程租賃再賣給「中植系」旗下公司。雙方約定,這筆25億元的轉讓款分五期付清,在最後一筆交易中「中植系」違約了。
一買一賣到底玩的是什麼 游戲 ?「中植系」拿不出5億元,是資金緊張還是另有原因,市場上質疑聲不斷。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萬通地產身上。2017年1月24日,萬通地產公告稱,中融鼎新合計直接或間接持有不超過萬通控股總股本35%的股權。中融鼎新是中融信託的子公司,背後的實控人自然是「中植系」。不出市場所料,5個月後萬通地產又花費5億購買了中融鼎新子公司中融國富100%股權,賬面形成商譽4.82億元。
一位不願具名的私募界人士認為,這就好比「自家人」 游戲 ,重點在於資產騰挪。一般情況下只要「中植系」出手,上市公司都會配合,雙方一買一賣互賺一筆。如果遇到不合作的公司,「中植系」也可以通過債務等方式將其推上拍賣台,最終實現控股。「中植系」在金融圈素來就有「千年二股東」的傳說。
實際上,這些都是「中植系」慣用的金字塔式運作手法,它如同一輛高速行使的資本列車,投資風格和套利路徑令人驚訝。雖然隱秘且低調,但「中植系」還是走進了監管視野,罰單、內幕交易、違約等接踵而至,一個萬億金融帝國終將要面對金融強監管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