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香港股票種類分為多少種,誰能詳細的介紹一下
香港股票種類:
一、藍籌股
定義:藍籌股(Blue Chip),是指恆生指數成份股。這類股份的普遍特性是具有行業代表性、流通量高、財務狀況良好、盈利穩定及派息固定。藍籌股的固定數目是43隻。由於這類個股的盈利能力強,大多屬於基金偏愛個股(即基金長期持有或加碼買入的股票),因此較少人為因素(如莊家活動)影響,股價相對穩定,適合作中長線投資。
起源:「藍籌」一詞源自英語「blue chip」,是華爾街的一種術語。在以前美國的賭場,所用籌碼是以不同顏色做代表的,而其中最大銀碼的籌碼是以藍色為代表。因此,人們便藉此稱某些大型上市公司股份為藍籌股,意思是這些公司的股價夠高,而市值又夠大,交投活躍,買賣容易。
另外,由於藍籌股股價高,每手買賣金額大,例如匯豐(0005)每手400股,若股價為100元,每手便要4萬元,因此買賣藍籌股以基金(機構投資者)為主,而基金的投資策略大都是中長線的。一般來說,如果基金看好某隻藍籌股的前景,他們便會作中長線投資,不會輕易沽出股份,由此形成股價有支持,經常長升長有。
二、國企股
定義:國企股是指那些獲中國證監會批核到香港上市的中國大陸的國有企業。它亦可稱為 H 股,意指在香港上市的國企股。在內地還有稱為N股及S股的,是分別在美國紐約及新加坡上市的國企的簡稱。
這樣看來,國企與紅籌同為內地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兩者究竟有何分別呢?可以說,由於國企股與紅籌股的內地色彩同樣濃厚,既同為內地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其主要業務又同樣與內地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對香港股市沒有深刻認識的新手是非常容易混淆的。
但是,要分辨兩者也不是那麼困難。簡單來說,在香港注冊的就會被區分為紅籌股,在內地注冊的就自然是國企股。事實上,紅籌股多是中國各省市、中央機關在香港注冊的窗口企業,而國企股則一般為紮根於中國的國營企業。
發展:自1993年7月,青島啤酒成為第一家國營企業獲准在香港上市至今,已經過整整10年的光景。在這10年間,陸陸續續已有超過80家國企在香港主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上市,總集資額更接近1500億港元之多。
某些國企股會同時在兩地發行A、H兩種流通股份,但由於兩地資金的流通量不同,同一隻股份,H股的股價一般均要較 A 股的股價低數倍之多,因此,兩地股市的整體本益比(PE) 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的。對比內地 A 股市動輒50、60倍的本益比,香港國企股的本益比只有20倍不到,其投資價值自然不言而喻。
而隨著國企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內地宏觀經濟的持續好轉,加上QDⅡ、CEPA等利好中港的政策實施在即,可以預期,在可見的將來國企股可替換常規藍籌股在香港股市的領導地位。
三、紅籌股
版本一:
常規上,藍色與紅色是相對的,既然藍籌股是指39隻恆生指數成份股,那紅籌股理所當然便是指那些非藍籌類的股份吧?非也,紅籌股其實是指那些在香港上市,但由中資企業直接控制或持有三成半股權以上的上市公司股份。
雖說紅籌股是指那些由中資企業直接控制或持有三成半股權以上,並在香港上市的股份,至今,這定義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爭議。有一派認為,一隻股份是否屬於紅籌股應以主要獲利是否來自中國大陸為判定基準,彭博信息編制的紅籌股指數便是這一派的支持者;而香港最具代表性的紅籌指數,亦即恆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則屬另一派系的表表者,是以中資股東權益比例來決定。因此,這兩個指數的成份股並不一定是相同的。
紅籌股之所以稱為紅籌股,主要是由市場上兩個流傳已久的典故引申而來:第一個典故沿用藍籌股一名的故事,在藍籌股一文曾提及過,在賭場上最大銀碼的籌碼為藍色,其次則為紅色籌碼。因此,紅色便被選為代表實力較藍籌股稍有不及的股份。
版本二:
另一個版本則較為直接,由於中國的五星國旗是以紅色為主,而社會主義國家的代表色亦同樣為紅色,於是,人們便慣性把那些由中資企業控制的股份稱之為紅籌股了。
雖然當前香港的股市仍然是由藍籌股作主導,而紅籌股的股票交易、股份數量仍是較少,但是,隨著中資入港的速度加快,紅籌股有持續增加的趨勢,其影響力必定會愈來愈大,不容忽視。
⑵ 股市水深,股票種類多,券商股又是一種什麼股票
在股市這片深水中,股票可以說是有各種各樣的,券商股只是其中的一種。券商股是指持有證券公司股權可以享受證券公司收益的一些上市公司。一般來說券商股可以分為直接的券商股、控股券商的個股、參股券商的個股。目前市場上的中信證券、愛建股份、通程式控制股等都可以算是券商股。而且這個類型的股票也具有其一定的獨特性,這種股票一旦發放的話,持有者不能把股票退還給公司,只能通過在證券市場進行出售。
而且進來券商etf還在持續的流入,目前國泰、華寶、南方旗下的三隻券商etc基金的總份額高達304.37億份。而且目前的相關政策都是在不斷的有利於券商行業,可以說目前券商行業迎來了紅利期。
⑶ 股票里什麼叫對沖
我給你糾正一下,那不叫對沖,叫對敲,對沖是指的期貨合約的對沖,股市上主力通過對敲內製造容虛假的成交,吸引散戶關注,不然股票都在他手裡,即使價格上去了,他也沒法拋,只能是帳面富貴.
對敲是交易所會員或客戶為了製造市場假象,企圖或實際嚴重影響股票、期貨價格或者市場持倉量,蓄意串通,按照事先約定的方式或價格進行交易或互為買賣的行為。
具體操作方法為在多家營業部同時開戶,以拉鋸方式在各營業部之間報價交易,以達到操縱股價的目的。
對敲是指交易所會員或客戶為了製造市場假象,企圖或實際嚴重影響期貨價格或者市場持倉量,蓄意串通,按照事先約定的方式或價格進行交易或互為買賣的行為。通俗地說是自買自賣,左手出右手進,籌碼從甲乙兩個(或是多個)倉庫之間來回倒。
對敲的目的:
一是將股價慢慢推高,為日後出貨騰出空間;
二是製造交投活躍氣氛,日線圖上呈"價升量增"的向多形態,在吸引跟風盤湧入後再一網打盡。
莊家操盤常用對敲,過去一般是為了吸引散戶跟進,而現在則變成了一種常用的操盤手法,建倉時對敲、震倉時對敲、拉高時對敲、出貨時對敲、做反彈行情仍然運用對敲。
我國法律明令禁止對敲交易
⑷ 當組合中股票種類非常多時,該組合標准差為多少
貝塔值等於證券a與市場組合協方差除以市場組合方差,相關系數*證券a標准差*市場組合標准差=證券a與市場組合協方差,所以β=0.9*0.12*0.2/(0.12^2)
⑸ 股票和期貨的區別是什麼
期貨與現貨相對應,並由現貨衍生而來。期貨不是貨,通常是指以某種大宗商品或金回融資產為答標的可交易的標准化合約。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的。
⑹ 根據分散化投資的原理,一個投資組合中,所包含的股票越多,風險越小。對嗎
原則上是這樣的,但是越分散越像指數,收益也不可能太高,如果是股災,千股跌停,一樣不少虧。還不如直接買指數基金,不用這么麻煩。希望採納。
⑺ 當股票種類足夠多時,幾乎可以把所有的系統風險分數掉。( )
不行。
發生系統風險,
幾乎所有股票都暴跌,
比如2015年的股災就是例子。
⑻ 投資組合理論認為不同股票的投資組合可以降低風險,股票的種類越多,風險越小,對嗎
股票的種類多到一定規模,增加股票種類不會降低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可以通過投資組合降低,
系統性風險不能通過投資組合降低。
⑼ 剛接觸股票沒多久,怎麼才能判斷出一隻股票可不可以買
我希望有志於做投資的人,一定要設法把ROE(凈資產收益率)搞清楚。
因為,只有你弄清楚ROE,才能進一步弄清楚ROA(資產收益率)與ROIC(投資回報率),才能夠真正進入財務分析的殿堂。
如果你能夠把這三個基本財務指標搞清楚,然後再輔以PE、PB、PS等企業估值方法,你就可以對一家公司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然後,我們再進一步講解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與技巧,你就有了一定的基礎。
當然,大家隨便拿到一個財務書,都可以找到相關知識,只是我說的更通俗易懂一些,現在我們手把手的找1個上市公司來分析一下它的ROE。
至於相關財務數據,大家只需要在深交所、上交所或者上市公司官方網站下載即可。
我們以某醫葯股XX為例:
先看這家公司的毛利率與凈利率,毛利率與凈利率在利潤表中就能夠找到相關數據。
毛利率與凈利率的計算方法都非常簡單,毛利潤等於公司的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然後再除以營業收入。
在這里提醒大家一下,我說的是營業收入,而不是總收入。
事實上,一家企業的收入來源非常多,除了營業收入之外,還有其它各種收入,如投資收入、利息收入、保費收入等。
我說的成本只能是營業成本,畢竟在營業成本之外,仍有其它成本。
我們去計算一家公司的毛利率,就會對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比方說貴州茅台的毛利率是90%多,有這么厚重的毛利率,這家公司的盈利空間就很大。
如果你分析一家公司的毛利率只有10%,它的凈利率能高到哪裡去?當然,如果你看到一家公司的毛利率不高,而凈利率卻很高,這家公司很有可能是不務正業,公司業績也不會有可持續性。
我們打開XX2019年的利潤表。
找到其營業收入與營業成本,就可以發現,其營業收入為166億,營業成本為57.6億,那麼其毛利率=166-57.6/166=65.3%。
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相對於XX,2019年之前的YY更優秀,這兩家公司都是中國最頂尖的醫葯公司,未來很有可能是世界上的優秀公司。
當然,我們只看兩家公司的ROE是不行的,因為我們只看ROE,只能知道這兩家公司很優秀,但是卻不知道,這兩家公司賣的貴不貴?質優的同時我們還是要追求價廉的,這家需要我們在ROE的前提之下,分析其PE與其它相關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