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中國經濟界最重量級的人物有哪些
2008年這十個人物在復中國經制濟界有突出貢獻: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劉紹勇
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新禮
李寧(中國)體育用品董事長李寧
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捷
中影董事長韓三平
小肥羊集團有限公司CEO盧文兵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
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蔣錫培
海南省農墾總局局長、海南省農墾總公司總經理王一新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
『貳』 請問: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哪些有名的銀行家或金融家的人物
古代我國是沒有銀行業與金融業的,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於明朝,後來清兵入關以及閉關鎖國,萌芽被扼殺,清朝末期到民國,現代銀行業與金融業在我國產生,這段時期,我國有早期的票號接近於銀行業,後來還有十里洋場大上海的金融家和外國銀行幫辦,現列出比較著名的一些人物:
喬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號曉池,山西祁縣(今山西祁縣)人,喬家第四位當家人,著名晉商,人稱「亮財主」。喬致庸是清朝末年山西晉商的代表商人,在家族生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棄文從商接手生意。在他的不斷努力下,生意日漸興隆,至清末,喬氏家族已經在中國各地有票號、錢庄、當鋪、糧店200多處,資產達到數千萬兩白銀。在國弱民貧的清朝,晉商能夠走向全國,實屬不易。
胡雪岩(1823年9月29日-1885年),名光墉,字雪岩,以字行,幼名順官,安徽績溪人,晚清時期的紅頂商人。胡雪岩以杭州經營的錢庄為本業,發跡後擴展至當鋪、房地產,也觸及鹽業、茶業、布業、航運、糧食買賣和中葯行、甚至軍火等事業。其中主要以在各行省設有二十多個支店的「阜康錢庄」,阜康錢庄之典據在於『華陽國志』中「世平道治,民物阜康」,以及創建於杭州清河坊大井巷的胡慶余堂國葯號為兩大主要事業。
陳光甫:(1881年-1976年),中國銀行家、中國近代旅遊業創始人。原名輝祖,後易名輝德,字光甫,以字行世。江蘇鎮江人。他讀私塾數年後,去一家報關行當學徒,刻苦學習英文,後考入漢口郵政局。22歲隨中國代表團參加美國國際博覽會。會後留學美國,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商學院,1909年畢業後即回國。辦南洋勸業會初露才華,被江蘇巡撫程德全任為江蘇銀行總經理。由於自己的改革主張不能實現,毅然辭職。1911年辛亥革命後,任江蘇省銀行監督。1914年轉任中國銀行顧問。翌年6月創辦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資本從最初的10萬元發展到後來的500萬元,分支機構遍布全國。由此登上上海銀行公會會長寶座,成為上海金融界的領袖。1923年8月,陳光甫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設立「旅行部」,1927年該「旅行部」獨立掛牌注冊,並易名為「中國旅行社」。這是中國近代旅遊企業化的標志。1927年他又任國民政府財政委員會主任委員,負責為蔣介石籌募軍餉。1928年出任江蘇省政府委員、中央銀行理事、中國銀行常務董事和交通銀行董事等職。1931年與英商太古洋行合資開設寶豐保險公司。1936年3月,任國民黨政府財政部高等顧問。1937年,任大本營貿易委員會中將銜主任委員。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國立復興貿易公司董事長,中、美、英平準基金委員會主席。期間,受蔣介石指派赴美國談判借款事宜。當時的中國駐美國大使胡適先生曾贈詩與之共勉:「偶有幾莖白發,心情微近中年。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拚命向前。」最終他們促成了數額為2500萬美元的中美「桐油借款」。1939年和1940年又促成了兩筆總額為4500萬美元的貸款,為抗戰作出了重要貢獻。[2]1947年任國民政府委員,並主管中央銀行外匯平衡基金委員會。1948年當選立法委員。1950年陳光甫將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香港分行易名為上海商業銀行,在香港注冊。1954年定居台灣。1965年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在台北復業,任董事長。1976年卒於台北。
庄世平,1911年出生於廣東省普寧縣果隴村(今屬廣東省普寧市),早在1949年就在香港創辦南洋商業銀行,第二年創辦澳門南通銀行。然而靠著他的審時度勢、對經濟、金融的廣博知識以及不懈努力,他在香港這個經濟社會中,漸漸擁有了巨大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南洋商業銀行的資本實力也在70年代一躍而成為香港中銀系統的第二位。從1959年起,歷任第二至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第六屆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委員、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
貝祖詒,號淞蓀,生於1892年,蘇州人。蘇州東吳大學唐山工學院畢業,曾供職於盛宣懷創辦的漢冶萍煤鐵公司統計部。1914年貝祖詒進入中國銀行北京總行,先後擔任廣州、香港、上海分行經理及總行副總經理。抗戰勝利後,時任行政院長、掌握財政金融大權的宋子文,極為賞識已是中國銀行副總經理的貝祖詒。由他推薦,貝祖詒於1946年3月1日出任中央銀行總裁。
在一年的任期內,貝祖詒致力於外匯管理,被視為最有才乾的財務官員。後為了對付通貨膨脹,主張開放外匯,拋售黃金,因外匯枯竭引起黃金風潮,再加上國民黨內部的派系斗爭,1947年2月宋子文和貝祖詒被迫下台。1973年貝在任香港上海商業銀行辦事董事11年後退休,寓居紐約,1982年12月27日去世。
貝祖詒雖曾身居要職,但公正廉潔,在他負責的銀行中不用親戚,眾多兄弟,子侄從事金融工作,但沒有一人是在貝祖詒的銀行工作的。
陳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主持全國的財政經濟工作。1950年10月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在統一全國財政經濟,穩定金融物價,結束國民黨政權留下的長達10多年的惡性通貨膨脹,調整工商業,恢復國民經濟,保障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對糧食、棉花等主要農產品實行統購統銷等重大決策和活動中,在有步驟地開展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特別是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在制定和實施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奠定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的開創性工作中,他從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了一系列謹慎而又現實的方針政策和措施,做出了被公認為卓越的貢獻。他堅決反對高崗、饒漱石在1953年進行的陰謀分裂黨的活動。1954年任國務院副總理。先後兼任過商業部部長、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主任。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作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的新問題》的發言。根據當時中國社會經濟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突破蘇聯經濟模式的新的經濟體制構想,即: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工商業的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是補充;在生產領域,計劃生產是工農業生產的主體,按照市場變化而進行的自由生產是補充;在流通領域,國家掌握的市場是主體,自由市場是補充。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1957年1月擔任中共中央經濟工作5人小組組長。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他一貫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反對不顧現實條件的急於求成的錯誤傾向;主張建設規模一定要和國力相適應,要在安排好人民生活的基礎上擴大建設規模;主張國民經濟計劃必須堅持綜合平衡,實行按比例地發展。50年代末60年代初,當國民經濟遭到嚴重困難時,他受毛澤東委託調整關系經濟全局的過高的鋼鐵生產指標,並同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一道,果斷地採取了動員城鎮2000萬人下鄉、通過幾種高價商品回籠貨幣等一系列正確的措施,恢復了國民經濟。為了解決農業發展中所遇到的困難,他到上海青浦等地調查,建議對農村實行包產到戶政策,代表了中國農業改革的先驅思想。他的這一主張和其他切合實際的經濟主張,曾被人認為「右傾」,而受到毛澤東的冷遇。「文化大革命」中,他在黨內只保留了中央委員的名義,被下放到江西省南昌市的一個化工石油機械廠「蹲點」。1972年4月回到北京,按照周恩來的意見,參加國務院業務組工作,研究國際經濟形勢和發展對外貿易問題。他提出要很好地研究當代資本主義,以便在世界市場中佔有中國應有的地位。
林毅夫,男,原名林正義(到大陸後改名),原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八、九、十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於2005年獲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8年2月,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2012年6月,世界銀行副總裁的任期已屆滿。
『叄』 2014年華爾街日報報道的外匯傳奇人物
真的,總是在抄知道裡面看到這樣的人,忍了好久了~~~你說你要是問了問題大家沒能力幫你回答也就算了;再其次要是回答出來了你不評論也忍忍接受了,畢竟誰也不是奔著那點可憐的網路經驗來回答問題的,更多的人在這里想要得到的是幫助到別人自己所能得到的成就感;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這樣的——沒頭沒腦扔出一句就走了,我想請問你知道「問題」的概念是什麼么?你這么說一句算是個「問題」么,問題說不清楚你是想要得到什麼樣的答復呢?難道讓大家去猜測你的意思么?真的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怎麼想的。。。
算了不說了,只是看到太多次了不吐不快,如果大家看到我這段覺得堵心就繞道當沒看到好了,不給你們添堵了~~~
『肆』 外匯交易參與者具體角色主要有哪幾種
1)大型商業或投資銀行
大型銀行之間的外匯交易可以佔到市場交易量的1/3,具體包括專內業外匯銀行和大型商容業銀行。銀行屬於外匯交易中的賣方,大型商業機構、對沖基金、中央銀行是他們的主要客戶。如瑞銀(瑞士聯合銀行)、巴克萊銀行、德意志銀行以及花旗銀行。
2)各國中央銀行
各國中央銀行是外匯市場的特殊參與者,他們跟投資者參與市場的目的不同。其目的在於進行國際貿易結算、管理其外匯儲備以及調節匯率等。央行是投資者的主要關注對象之一。
3)商業企業
企業這個角色跟普通投資者的競爭關系也不大。大型商業公司進入外匯市場主要是因為公司業務需求,通常和商業銀行進行交易。例如,蘋果公司必須將美元兌換成日元以從日本進口電子設備。
4)外匯交易商
外匯交易商也分為經紀商和做市商。經紀商只是普通投資者與外匯銀行的中間商,做市商會直接參與外匯交易。這類參與者跟個人投資者的關系最密切。
5)個人投資者
零售現貨外匯買賣其實就是針對個人投資者的,有散戶也有專業投資者。從整個市場來說,這類交易者的交易份額佔比並不大,但是一個趨勢,越來越多的個人開始入局外匯投資了。
『伍』 寫 外匯交易進階的作者 魏強斌 他是什麼人物
魏強斌,(W.St.Srlocker),供職於Dina Privately-owned Investment&Speculation Fund,任首席策略師,長期從事股票、外匯和黃金的一線交易。長期研習神版經語言程式學(NLP)和教練權技術(CP)在金融交易和相關技能培訓中的運用。在總結艾略特波浪理論、隧道交易理論以及gartley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基本面分析創立了獨特的「三觀」分析方法(triviews arialysis key to trading Way),並將金融易學融入其中。本系列叢書是以本人名義集合帝娜私人基金旗下眾多交易員的經驗和智慧寫成,請讀者不吝斧正。
『陸』 第三套100人民幣上的四個人物是誰
第三套沒有百元。
第三套人民幣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9種版別,其中1角券別有3種、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有1種。1966年和1967年,又先後兩次對1角紙幣進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滿版水印,調整背面顏色。總的可細分為30餘種。
第三套人民幣各券別發行時間:
1962年4月20日:發行1960版1角紙幣;
1964年4月15日:發行1960版2元及1962版2角紙幣;
1966年1月10日:發行1965版10元及1962版1角紙幣;
1967年12月15日:發行換色1962版1角紙幣;
1969年10月20日:發行1960版1元及5元紙幣;
1974年1月5日:發行1972版5角紙幣;
1980年4月5日:發行1角、2角、5角和1元硬幣。
(6)外匯高手人物擴展閱讀:
第三套人民幣面值背景:
1角券正面原為"幹部參加勞動"圖景,後改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圖景;背面圖案為國徽、菊花。主色調共有棗紅色、深棕、淺綠、醬紫、桔黃五種。
2角券正面為武漢長江大橋;背面圖案為國徽、牡丹花,主色墨綠色。
5角券正面為紡織廠生產圖;背面圖案為國徽、棉花和梅花,主色青蓮色。
1元券正面為女拖拉機手圖,象徵農業為基礎;背面圖案為國徽、放牧圖,象徵發展畜牧業;主色深紅色。
2元券正面為車床工人圖,俗稱「車工」,象徵工業為主導;背面為國徽、石油礦井,象徵發展能源工業;主色深綠色。
5元券正面為煉鋼工人圖,俗稱「煉鋼五元」,象徵工業「以鋼為綱」;背面為國徽露天煤礦,象徵發展能源工業;主色深棕色。
10元券正面為 「人民代表步出大會堂」圖,象徵人民參政議政;背面圖案為天安門城樓。主色黑色。俗稱「大團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三套人民幣
『柒』 有對外匯傳奇人物理查德丹尼斯熟悉的嗎,詳情給透露下唄
在美國期貨市場里,理查德·丹尼斯(Richard Dennis)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在多內年的投機生容涯中,丹尼斯出盡風頭,給人的感覺是常常可以在最低點買進,然後在最高峰反手賣空。他落單入場經常可以帶動市勢。他的成績繼續提高,平均每年都從市場賺取5000萬以上的利潤。實際上丹尼斯認為此類買賣得益不多,他積聚的巨額利潤,並非依賴准確地測中大市頂點或底部。據他估計,他本人95%的利潤來自5%的交易,他深信讓利潤充分發展的道理。他曾把自己神奇的做單方法通過培訓期貨交易員傳授出去。關於他的交易技巧我是還沒學會,樓主有興趣學的話就到嗨牛網上看下。投機大師都有介.紹的
『捌』 外幣頭像都是什麼那些人物
英聯邦
英聯邦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是由英國和已經獨立的前英國殖民地或附屬國組成的聯合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懾於日益高漲的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調整了同原英帝國其他成員之間的關系。1926年「英帝國會議」的帝國內部關系委員會提出,英國和已經由殖民地成為自治共和國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是「自由結合的英聯邦的成員」,「地位平等,在內政和外交的任何方面互不隸屬,唯有依靠對英王的共同效忠精神統一在一起」。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從法律上對此予以確認,英聯邦正式形成。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各自宣布獨立並加入英聯邦。1949年,印度成為共和國,選舉了自己的國家元首。從此英聯邦成員由需對英王效忠的原則演變為英聯邦成員「接受英王為獨立成員國自由聯合體的象徵」,英王是「英聯邦的元首」。
英聯邦不設權力機構,英國和各成員國互派高級專員代表大使級外交關系。
英聯邦總部和常設機構均設在倫敦,其組織機構有:1、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通常兩年舉行一次會議。1966年以前在倫敦舉行,自1966年起輪流在成員國中舉行,由東道國政府首腦主持。會議不通過決議,會議發表的總原則對與會國沒有約束力。2、亞太地區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從1978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討論共同關心的地區性問題。3、英聯邦部長會議;包括每年舉行的部長會議和不定期舉行各類會議等。4、英聯邦秘書處;1965年成立,負責成員國間的協商和交流。5、英聯邦基金會;成立於1966年。此外,英聯邦還有一些專業性組織,如英聯邦議會協會、英聯邦新聞聯盟、英聯邦廣播協會、英聯邦青年交流理事會、英聯邦體育運動聯合會和英聯邦藝術協會等。
英聯邦現有53個成員(2004年5月)。每年4月27日為英聯邦日。出版物有《英聯邦潮流》(雙月刊)、《今日英聯邦》和《英聯邦手冊》。
2003年12月,第34屆英聯邦首腦會議在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舉行。
現時大多數前英國領土和殖民地都留在英聯邦,除了下列國家和地區:
緬甸,1948年獨立
愛爾蘭1921年從英國獨立以後,曾經是會員國。1949年建立愛爾蘭共和國以後離開英聯邦。
1961年5月31日,南非退出英聯邦 ,成立南非共和國。
南葉門,1967年獨立
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是20世紀最後一個脫離英聯邦的地區。
辛巴威在2002年時,被英國以該國執政者藐視人權並在大選中舞弊為由暫停該國在協會內的會籍一年,導致辛巴威政府憤而主動退出此組織。
英聯邦成員:
安地卡及巴布達、澳大利亞、巴哈馬、孟加拉國、巴貝多、貝里斯、波札那、汶萊、喀麥隆、加拿大、塞普勒斯、多米尼加聯邦、斐濟、甘比亞、迦納、格瑞那達、蓋亞那、印度、牙買加、肯亞、吉里巴斯、賴索托、馬拉維、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爾他、模里西斯、莫三比克、納米比亞、諾魯、紐西蘭、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巴布亞紐幾內亞、聖基茨與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薩摩亞、塞席爾、獅子山、新加坡、索羅門群島、斯里蘭卡、史瓦濟蘭、坦尚尼亞、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吐瓦魯、烏干達、英國、萬那杜、尚比亞
正是因為英聯邦國家是如此之多,而英國女王是這些英聯邦國家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所以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採用英女王的頭像鑄在硬幣上,所以你見到的很多外幣硬幣圖案都是英國女王像,也就不足為怪了。
『玖』 為什麼做外匯的人 能夠穩定盈利的鳳毛麟角 難道沒有穩定盈利的捷徑嗎 請贏家 穩定盈利的贏家 來回答
外匯到後期就是一個風險控制和資金管理的過程
因為外匯杠桿很大,保證金專交易,風險很大
我炒屬外匯4年的盤,
不能保證每一筆都盈利,只能保證每一筆不會虧光
如果賺錢,會將利潤達到最大化
然後想著怎麼將這筆錢10次,20次的賠完
就會涉及到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的問題
實際上外匯下單操作只是個概率問題,什麼技術分析還是基本面把握只是讓你這一單有多大百分比的可能性會賺錢
當上面的心態你把握好了,明白外匯操作是個長期的艱難的過程後
你就會像一個獵人一樣,盯著盤,不急不憂,不悲不喜,等待著獵物的出現
時間長了,慢慢的盈利也就出來了
我是職業的黃金交易員,是我現在的操盤心得,和你分享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拾』 歷史中股災賺錢的人物
1987年股災,有一個人卻賺翻了(轉)
2014-12-08 鏡外勢力
外匯投資大師保羅·都鐸·瓊斯 (生於1954年9月28日,美國田納西州) 是Tudor Investment Corporation的創始人。他有多成功?2009年,他的個人估算價值已達到約63億美元,並於2007年3月被福布斯排行榜評為世界上最富有名單第369位。他是華爾街的操盤高手。
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可以說是投資人的夢魘,他們親眼目睹了全球股市重演1929年崩盤的歷史。但是,就在同一個月份,由瓊斯所管理的都鐸期貨基金,卻賺得62%的投資回報。
「股市崩盤的那一周,是我有生以來最刺激、最緊張的一次經歷。我們早在1986年中期便預料股市會崩盤,因此設計了幾套應對之策,在1987年10月19日來臨時,我們便知道股市當天會崩盤。」瓊斯在回憶當天的情景時說道,「因為10月16日(星期五)股市下跌而交易量放大,這正好與1929年股市崩盤前兩天的情況一模一樣。同時,當時美國財政部長貝克在周末談話中指出,美國由於與西德無法達成協議,因此將不再支撐美元,這更無異於為股市獻上死亡之吻。」
瓊斯在股市崩盤前已經建立了大量股指期貨空單,除此之外,他還在債券方面獲得收益。「在股市崩盤當天,我手中持有我有生以來最大的債券倉位。我當時在想,股市崩盤後聯邦儲備委員會會有什麼反應?我猜想美聯儲會大幅增加貨幣供給,以維持市場的穩定。可是,由於當時債券表現實在差勁, 因此我也不敢大量持有多頭部位。後來,在最後半小時的交易時間內,債券突然開始上揚,我立刻想到這是美聯儲在採取行動,才促使債券價格上揚,於是我馬上跟進,結果大賺一筆。」
瓊斯的出色表現是一貫的,他曾經連續5年保持三位數的增長,1992年底歐洲貨幣體系發生危機,瓊斯數月內在外匯市場贏利十幾億美元。 瓊斯從做經紀人起家,1976年開始做起,第二年就賺了100多萬美元傭金。1980年瓊斯到紐約棉花交易所當現場交易員,幾年之內賺了上千萬。1984年瓊斯離開交易所,創建都鐸基金,從150萬做起。4年後投資到他的基金的每1000美元已增值到1700多美元。到1992年底,都鐸基金總額已增長到60億美元。如果不是瓊斯於1987年底停止接受新投資並開始分發利潤,那麼60億是絕對打不住的。
瓊斯的交易生涯並非一帆風順。1979年他逞一時之勇,一次進單過多,結果連遇跌停板,等平單出場時資金損失達三分之二。他懊喪至極,對自己幾乎完全喪失信心,差一點改行。從那以後他開始學會控制風險,遵守原則。 瓊斯做單每天都是新的起點,昨天賺的成為過去,今天從零開始。每個月虧損最多不能超過10%。順手時,瓊斯可以連續十幾個月不輸錢。三位數的年增長率對他來說是司空見慣。由於風險控製得法,瓊斯的基金在分析判斷失誤的情況下仍能贏利。
1992年年初,瓊斯認為美國減息己到盡頭,歐洲利息將下降,歐美利率差的縮小將扭轉美元弱勢。都鐸基金因而進場買了大量美元。剛開始還較順利,美元果然走強了幾百點。但不久美國經濟不振的消息頻傳,美元對歐洲貨幣大幅下跌,直至創歷史最低價位。瓊斯在發覺大勢不對後及時砍單出場,避免了更大的損失。他同時耐心等待時機,追回損失。年底歐洲貨幣體系發生危機,英鎊、義大利里拉等貨幣大跌,瓊斯及時進場拋售外幣 ,一月之內賺了數億美元。
瓊斯有一些具體的做單原則: 不平均加單。一批單子進場後,市場反走說明判斷可能有問題,盲目加單平均價位雖然稍好,但如果方問錯了,新加的單只是錯上加錯。反過來講,如果你相信方問沒錯,只是價位不夠好,那就不必過於計較。瓊斯認為,哪裡進單不重要,關鍵是這一天你是看漲還是看跌。新手最愛間瓊斯:你是買還是賣呀? 瓊斯認為他是買還是賣不應該影響旁人對市場的判斷。新手也要獨立思考。再一個問題就是:你從哪裡開始買的? 瓊斯認為這也與當天是賺還是賠無關,關鍵是判斷漲與跌。
瓊斯認為,做單最重要的是防守而不是進攻。他每天都假設自已進的每一張單都是錯的,事先設好止蝕位,這樣他對最多一次會賠多少心裡有數。瓊斯奉勸所有交易員不要逞強,更不能自負。要不停地懷疑你自己,懷疑你的能力,永遠不要自以為了不起。你一飄飄然就完蛋。這並不是說對自己毫無信心,信心一定要有,但適可而止。瓊斯自言他對這行是越干越怕,因為他知道要保持成績有多難。每次大輸往往都是在連續做了些漂亮單後自我感覺良好之際.
瓊斯的做單策略與眾不同。他不願意隨大流,很少追勢,總喜歡在轉勢之際賺錢。他自為最大的機會主義者。一旦他發現這種機會,便進場兜底或拋頂。錯了馬上就砍單,然後再試,往往是試了幾次以後開始賺大錢。市場上很多人認為一味找底或頂很危險,要賺錢最好抓勢的中段。瓊斯十多年來卻成功地抓住了不少頂和底。瓊斯的理論是,跟勢的人要在中段賺錢,止蝕單就得設得很遠,一旦被迫砍單,損失就很大。再說市場只有15%情況下才有勢,其他時間都是橫走。所以他比較喜歡做兩頭。
瓊斯覺得外匯市場任何人都操縱不了。一般人有種錯覺,以為華爾街大戶能控制市場價格的變化。瓊斯說,他可以進場鬧騰一、兩天,甚至一個星期,特別是如果時機正確,他進場後加加油,可能造成某種假象,但他一停買,市場價格就會掉下來,除非市場本身就很強勁。他打了個生動的比方:你可以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開一家最漂亮的夏裝店,但沒人買,你總歸要破產。 瓊斯還注意聽取同行的意見,特別是戰績較佳的同行。如果自己意見和他們一致,他就多做一點,如果有很大分歧。他就觀望。本來他看好某一種貨幣想買進,但得知某位高手在拋出時,他就耐心等待。等到有一天市場開始走平,那人說;我看該出場了,他就進場大買特買。
瓊斯在具體分析手段方面最推崇"艾略特波"理論。他認為自己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應歸功於這一周期理論。艾略特波理論是憑借黃金分割法推算市場漲跌周期的一種分析方法,在股票和期貨市場廣為採用。瓊斯認為外匯市場也不例外。艾略特波理論吃透後,可以幫你找到很多低風險高收益的進單機會。
談到成功的秘訣,瓊斯認為自己的長處是超脫。任何已經發生的事都成為過去,3秒鍾之前發生的事無關緊要,關鍵是下一步怎麼辦。感情上離市場要遠一點,以前的看法不對就得及時修改。思想要開放,信心要堅定。他自已雖然偏好做兩頭,找逆轉,但都鋒基金也採用了幾套跟勢的電腦交易系統,成績也很不錯。但瓊斯認為好交易員應該比電腦系統能賺錢,因為人腦能夠靈活變通,更快地適應市場的變化,以及不同市場之間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