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匯交易的10堂必修課—外匯交易領域最佳入門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外匯交易的10堂必修課》((美)賈里德 F.馬丁內斯(Jared F. Martinez))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外匯交易的10堂必修課
作者:(美)賈里德 F.馬丁內斯(Jared F. Martinez)
譯者:李漢軍
豆瓣評分:6.2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5
頁數:228
內容簡介:
外匯交易令人興奮、充滿冒險,還能帶來金錢上的回報,但對於那些沒有準備好如何應對市場運行節奏的人來說,外匯市場也是個夢魘之地。
現在,賈里德 F. 馬丁內斯,一位一流的外匯交易專家,把他豐富的知識和實踐經驗提煉歸納成10個外匯交易的關鍵技巧。《外匯交易的10堂必修課》揭示了如何運用圖表方法有效分析市場運動形態,並且把這些形態轉化為利潤。
作者簡介:
賈里德 F. 馬丁內斯
MTI公司創始人。MTI公司是外匯交易培訓領域的領導者。同時,馬丁內斯也是I-TradeFX外匯經紀公司的創始人,在外匯交易領域聲名斐然。他最廣為人知的交易技巧就是運用斐波那契數列判斷市場波動形態,並且通過利用這些形態幫助交易者獲取利潤。他也是「FX Television」、Stocks and Commodities、FX Street 以及 Active Trader 的撰稿人。成千上萬的人從交易菜鳥成長為交易高手,馬丁內斯先生功不可沒。
『貳』 中國主要外匯市場有哪些
中國是目來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源是不要奇怪,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卻很低,所以到目前為止,人民幣還不是國際流通貨幣。加上政府對金融市場的開放有限,真是因為這個原因,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是沒有外匯保證金的交易公司的。中國也沒有外匯交易的監管機構。
震驚之餘告訴樓主,要選擇外匯交易,有兩個渠道,一個就是選擇銀行的外匯理財業務,這類的投資理財,是1:1的操作,而且手續費超高,沒有百八十萬動不了。
另一類就是國際上的主流交易平台:福匯、ODL、FXSOL等等,這類外匯公司,是英國FSA和美國NFA監管,記住,國際的上第一支股票誕生已經有400年歷史,但是在中國只有20年,在這400多年裡,西方國家華麗轉身,成了世界的金融主宰。歐美的監管嚴格到什麼程度可想而知。
當然,國內的投資者在股市、樓市坐了趟過山車以後,急切需要一個公平的交易市場,外匯投資因為雙向交易,沒有莊家操作,24小時可以進行,被很多人期待,但是因為沒有正規的監管和引導,市場上雨龍混雜,黑平台屢見不鮮。
外匯投資,可以選擇銀行或者國際主流的外匯交易平台,不要被不現實的利益誘惑,遠離黑平台的魔爪。
『叄』 哪位有《經濟觀察報》2010年全年的PDF版啊,能不能給我傳一份全年的
——匯率與貨幣系列評論之一
周其仁
經濟觀察報 2010年4月19日星期一
匯率者,貨幣間的市場之價也。譬如近來又吵得沸沸揚揚的人民幣匯率,無非就是多少人民幣換一美元的市價問題。以變動的趨勢著眼,用比今日之匯價更少一點的人民幣就可換得一美元,人民幣就是升值了。反過來,用更多的人民幣才換得同樣一美元,人民幣則貶了。
市價有什麼好吵的呢?在日常生活里,你我不是天天要進市場,時時要與市價打交道嗎?經驗很真實:早餐之價不要吵,鉛筆文具之價不要吵,衣帽鞋襪之價也不要吵。市場之道,可以討價還價,但不需要吵。講不成價錢也好辦,買賣不成仁義在,還有下回哩。從沒見過「白菜升值派」,隆重其事寫下白菜應升值的理論及其政策主張的——賣白菜的只要對其他買家的光顧信心滿滿,不改口自己的出價就足夠了。
是不是匯率涉及與老外的生意,所以就非吵不可呢?也不盡然。今年1月到達沃斯開會,來回搭乘德國漢莎航空的班機。我的立場,擺明是希望自己口袋裡的人民幣對漢莎機票升值的。無奈尋來比去,同等條件下沒有他家航空公司可選,只好屈從對方——那分明是可惡的人民幣貶值派。相比之下,成都遠郊的農民比我本事大:他們也是人民幣對可口可樂汽水的升值派,卻足不出村就可以在小賣店裡購得只有城市銷價五分之一的可口可樂。勝利可不是吵來的,那隻是因為其他競爭者逼得可口可樂不敢多要一分錢!
市場之價為什麼無須吵?我的理解,市場其實是一套靠行為定價的游戲。天下買家大同小異,差不多個個都是自己持有貨幣的天生升值派。賣家也大同小異,都是顧客手持貨幣的貶值派。問題是,市場里的升值貶值不需要吵,大家出價就是了。橫豎買家與買家爭、賣家與賣家爭。至於升值派能不能贏,決定的因素是賣家營壘的競爭程度是不是壓過了買家營壘的競爭程度。若是,吵不吵無所謂,買家所持貨幣終究要升值;若不是,吵得再凶,買家的貨幣也擋不住對賣家的商品貶值。
這是說,凡能夠以行為定價錢的,吵鬧就多餘了。從這點看,市場就是以出價競爭的行為代替口水和政治辯論的一套制度。是的,古往今來,自發的市場熙熙攘攘,但絕不吵吵鬧鬧,更不是好勇鬥狠之輩喊打喊殺的好去處。不是市場里沒有利害關系,無論中國人與中國人,中國人與外國人,還是外國人與外國人,買賣各方的利害分歧與生俱來,這點亘古不變。但是,在市場制度下,可以出價定勝負,吵鬧實在多此一舉。
人民幣匯率究竟中了什麼招,要這樣吵了又吵?遠的不提,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過不了多久就傳來「國際聲音」:人民幣不要貶。五年後,國際呼聲轉為「人民幣要升值」,而同情中國的老外學者,一般說升值絕不可取。國際上開吵,國內也跟著吵,升值派與不升值派營壘分明。也有學者開始主張人民幣絕不能升值,等到政府決定於2005年7月開始小步升值,又說緩升也許是必要的。再過三年,全球金融危機橫掃神州大地,人民幣升值之聲讓位於全球救市。不過還真有人倒算,人民幣升值是比美國金融危機還要厲害的中國經濟殺手!又過了一年,後危機時代幡然來臨,人民幣升值的呼聲重起。這回動靜可大了: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百多位美國議員,直到美國總統,一起放話要人民幣升值。冷眼看去,正派反派的論據無數,卻不見有人問出纏繞我心頭好幾年的一個問號:他們為什麼吵架而不出價?
我的問題是沖著升值派去的:你們要是真的主張人民幣升值,何不帶頭——然後帶領所有贊同升值主張的人們——大手以美元買人民幣呢?這里的經濟邏輯很簡單:大手以美元買人民幣的 「買壓」,總比大呼小叫人民幣必須升值的「言壓」管用吧?我的問題也是沖著人民幣絕不升值派去的:要是真主張人民幣不升值,大手拿人民幣買美元不就得了?!更一般地,我的問題是沖著所有「有主張」的人們去的:用行為而不要用言辭來表達閣下的主張。
說來不容易相信,我的問題來自一次令人尷尬的經驗。那時聽一位朋友講述人民幣絕不應升值的理由,他講得實在頭頭是道。我知道他海外歸來,問他自己是否多持了一點美元。不料他很吃驚:早把美元賣掉了呀!受此刺激,我以後聽到「主張」就非聯想到「行為」不可。蒙代爾說人民幣匯率不可升,我想問他為什麼減少在美國的時間到中國來領北京綠卡?克魯格曼說美國惟有壓迫中國升值,我想問是否中國人也可壓迫他接受以人民幣計價的美國薪酬?130位美國眾議員聯署要美國財政部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我想問他們干嗎不來點真格的,乾脆拿美聯儲的黃金儲備換他幾十萬億人民幣?看來人們還真不把經濟學當回事。這門以解釋行為為己任的經驗科學,最起碼的堅持就是把人們的行為——而不是人們的言辭、特別是關於他們自己行為的言辭——作為研究的對象。
所以,我的問題說到底是沖著自己來的:在熱烈地爭論人民幣匯率應該這樣、應該那樣之前,我們究竟搞清楚了人民幣匯率實際上是怎樣決定的嗎?容我強調一句:不是這樣或那樣的「匯率主張」,而是在每個平常交易日的早上9點15分,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上的那個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2010年4月12日為1美元對人民幣6.8259元),實際上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形成人民幣匯率的市場特徵
[淘股吧]
——匯率與貨幣系列評論之二
周其仁
經濟觀察報 2010年4月26日星期一
把世界吵得翻天覆地的人民幣匯率,是在一個中國的市場上形成的。這個市場叫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總部在上海外灘中山北一路15號,曾經的華俄道勝銀行舊址。與紐約、倫敦、東京那些外匯市場不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是一個有形市場,比較容易觀察。再加上歷史不長,弄清來龍去脈不算太大的難題。
1994年前的中國有外匯交易,但沒有統一市場。那時,人民幣換美元的需求是通過兩條軌道來實現的。第一軌是計劃軌,就是按政府的官方牌價結匯。不論企業還是個人,有了外匯收入,都要以5元多人民幣兌1美元之價,結算給政府。人民幣估值如此之高,應該是那時中國的創匯能力不足,政府希望以較少的人民幣代價購得全部外匯。不過,這樣打算盤有一個代價,就是誰也不願積極創匯。政府低價購匯,如同當年低價收購農副產品一樣,降低了刺激生產者努力的誘因。
逼來逼去就逼出了第二軌。路徑大體如下:國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逐步提高購匯牌價,然後又推出「外匯留成」制度,即允許創匯企業留下一個比例(20%)的外匯自用,並可以把這部分留成的外匯,拿到 「外匯調劑中心」去,看有沒有誰的出價比官方外匯牌價更高。由於低於真實市價的「平價外匯」永遠短缺,需求就永遠旺盛。大家你爭我奪出價,就把計劃外的外匯調劑價格拉高了。外匯雙軌制應運而生:牌價外匯5元多兌1美元,調劑中心的可以8元、9元、甚至10元兌1美元!後者才是市場,因為凡想多要美元的,無須喊叫,也無須左打報告右審批的,拿人民幣出價就是了,游戲規則是出價高者得美元。
拜改革開放大潮之福,外匯市場軌的力量越來越大。到1993年中國第一次匯改前夜,中國全部外匯的80%來自調劑中心即市場軌,僅有20%來自計劃軌。中國的第一次匯改,大刀闊斧完成了匯率雙軌的合並,也把分布於各地、分散定價的外匯調劑中心,整合成統一競價的外匯市場,這就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由來。自此,直接以行政命令為人民幣匯率定價的時代結束了。今天的人民幣匯率,是在外匯交易中心這個市場上形成的。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確是一個市場。不過,這個市場尚帶有轉型經濟的若干制度特徵。我觀察了幾年,發現至少有兩個特點值得特別留意。第一個特點較為明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是一個僅僅設在中國的市場,在世界其他地方別無分店。這個特點,區別於全球主要外匯市場。當今世界,人們不僅可以在美國境內買賣美元、也可在美國境外買賣美元,正如人們可以在歐洲境內外、日本境內外買賣歐元或日元一樣。可是人民幣的交易就僅限於中國,中國人可以在中國買賣外幣,外國人也可以在中國買賣外幣,但外國人卻不可以在中國境外買賣人民幣。之所以境外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嘹亮,原來是因為他們無從拿美元買人民幣!這方面,香港是個例外。在這個全球第五大外匯市場上,自2003年以後是可以合法買到一些人民幣的。並不例外的是,香港因此也就沒有很高的關於人民幣匯率的呼聲,因為無論哪種匯率主張,在香港總可以通過對人民幣的出價行為來表達。
另外一個特點較為隱蔽。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是一個交易所類型的市場,實行會員制。所有在中國有權合法經營外匯業務的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組織(包括其分支機構),經中國人民銀行和外匯管理局的審查批准,都可以成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會員。進入中國的外匯,無論來自貿易順差、外國直接投資,還是所謂的「熱錢」,都是先與這些會員「結匯」,然後再由會員機構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這個 「銀行間市場」上競買競賣各自持有的外匯頭寸。現在全球高度關注的「人民幣匯率」,就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會員們,每天在這個市場上競爭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上,說人民幣匯率是在市場供求競爭中形成的,此言不虛。
不過,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所有可以入場交易的會員當中,有一個特超級會員。這就是主管中國外匯市場的央行及外匯管理局。在這里,像所有其他會員一樣,央行可以進場購匯。加上「特超級」的修飾語,是因為央行不但是日益成長的中國外匯市場上的最後買家,而且在事實上購入了進中國外匯的絕大部分。讀者常聽到的早就過了2萬億美元的 「中國國家外匯儲備」,其實全部是由央行購入的外匯。要說明的是,特超級會員也還是會員,因為今天的中國再也不要求強制結匯,央行進場購得了外匯的絕大部分,僅僅是因為它的出價最高!
作為一個政府組織,央行進場大手購匯,這件事情要怎樣看?我的看法,央行入場購匯,與政府其他機構進入市場采購商品,沒有本質上的不同。當然,在自己主管的市場里從事采購活動,裁判員兼運動員,確有一個角色沖突問題。不過,好在外匯交易非常透明,中國外匯交易比其他政府機構入場的市場一般來說更為干凈。橫豎游戲規則是一樣的,大家出價競買,央行出價高就央行得。這里沒有超級特權,公眾也從來沒有為這個環節的丑聞所困。
問題是央行購匯的購買力來源。我們知道,央行不是普通商業組織,無從通過向市場出售商品和服務來獲取收入。央行也不是財政部或國資委,可以向商業機構或個人直接征稅,或通過出售國有資產或權益來形成自己的購買力。央行購得數萬億美元儲備所付出的驚人龐大的人民幣,與「基礎貨幣」有關。這是央行不同於任何其他入市的政府機構的真正特別之處。這一點,對我們全面理解在市場供求中形成的人民幣匯率,至關緊要。下周再談吧。
央行購匯的支付手段
[淘股吧]
——匯率與貨幣系列評論之三
周其仁
經濟觀察報 2010年5月3日星期一
我們已經知道,人民幣匯率是在一個中國的市場上形成的。這個市場叫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是一個由數百個有權在中國經營外匯業務的中外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組成的會員制交易所——或稱「銀行間外匯市場」。這個市場依法由央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較為特別的地方,是依法管理這個市場的央行和外匯管理局也可入市買賣外匯。更為特別的地方,是迄今為止進入中國的絕大多數外匯,都是由央行購得、然後轉為中國的國家外匯儲備的。
講過了,1994年第一次匯改之後,中國在法律上不再要求強制結匯。因此,央行購匯與別的會員的購匯行為沒有什麼原則不同:平等競爭,出價高者得。央行所以購得了進入中國外匯的絕大多數,原因簡單,就是誰的出價也不如央行的出價高。正因為央行出價最高,所以市場里的其他會員,就很樂意把從企業與個人那裡購得的外匯,賣給央行。2003年公布的《外匯管理條例》說,企業和個人的外匯收入,可以「保留或賣給經營結匯、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後者又可以在「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的外匯市場上交易。無論企業、個人還是經營結匯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都有權不賣外匯給央行。這里的不賣者,其實就是他們自己對所持外匯的出價,高於央行罷了。
央行購匯當然用人民幣。那麼,央行究竟是從哪裡獲得大手購買外匯的巨量人民幣的?這個問題似乎太淺:誰不知道普天下流通的人民幣,都是由人民銀行即中國的央行發出來的?翻開1995年全國人大通過、2003年12月人大常委會修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銀行法》,法定的人民銀行職責之一,就是「發行人民幣」(第四條(三)款)。既然央行有此職權,為大手購匯多給自己發一些人民幣,還不是易如反掌?
是的,全部流通中的人民幣現金,都是央行發行出來的。正是這個法定的央行權力,使不少人認為,央行大手購匯的代價非常之低。在技術層面,發行貨幣就是印刷鈔票。這也不單中國如此,當代所有實行法定不可兌現貨幣制度的國家皆如此。但是,以為央行發行貨幣的代價僅僅就是人民幣的印製、運送和保管的成本,在經濟上卻大錯特錯。從經濟關系看,貨幣發行是央行之負債,這里的「債主」不是別人,恰恰是包括你我在內的所有持幣的個人和各類機構。貨幣發行要受到債務負擔的壓力——天下持幣人都是央行的債主,那可是惹不起也躲不起的。
為什麼發行貨幣就是央行對天下持幣人負有的債務呢?從常識看,人們辛苦工作之後領取薪水圖的可不是「錢」,因為鈔票(法定貨幣是也)既不能吃也不能穿,無法為持幣人帶來真正的享受。人們領錢是為了花錢,最後是為了交換到過日子需要的商品和服務。這樣看,領錢持幣就等於人們把自己辛苦勞動產出的產品先「借」給了發錢機關,而鈔票不過是貨幣當局開具出來的負債憑證。拿到貨幣憑證的,有權從其他商品提供者那裡換得需要的商品,而後者也因此成為「借出」商品、持有憑據的債權人。貨幣在持幣債權人那裡不斷地換手,其實就是人們不斷借貨幣來完成交換。
如果央行為了大手購匯而發行出過多的貨幣,那麼天下持幣人的債權權益就受到侵害。橫豎人們借貨幣是為了購買商品與服務,倘若借得貨幣的時候每百元人民幣能購大米50斤,等到持幣人真的去買米之時只能購米40斤,那麼這位持幣人的債權就被縮水20%,等於老百姓說的錢不值錢了,或者說票子毛了。比較麻煩的地方是,個別場合的物價上升也可能是別的原因引起的,譬如天旱影響當地稻米的產量,或者僅僅因為一時的市場競爭格局,買家相爭的激烈程度超過了賣家競爭,米價都可能上升。非到物價總水平普遍、持續上揚,央行超發貨幣的代價是難以觀察到的。在這個意義上,央行不會得罪個別的持幣債權人,超發貨幣得罪的是天下所有持幣人。
正因為如此,央行發行貨幣的大權就不能不受到特別的約束。上引《人民銀行法》在授權央行發行貨幣之前,規定了央行全部活動的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以此促進經濟增長」(第三條)。央行當然有權用發行人民幣的法定地位籌得購匯的支付能力,但也要受法定責任的約束,即不能以損害人民幣幣值的穩定為代價。
除了增發人民幣,央行還有別的購匯手段嗎?有的。這就是同樣由法律規定的 「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權力。這里又有諸多政策工具可用。擇其要者,第一項工具是「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規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備金」,也就是有權規定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總額中,究竟有多大一個比例不得貸放出去,而要交存到央行。這就給央行帶來「花錢」的機會:在給付准備金利息的條件下,央行就可以用此准備金購買外匯。由於央行既可依法規定準備金率,又可根據需要花費這筆准備金,所以看來,這是能夠為央行大手購匯籌資的一個有效手段。與增發貨幣不同,央行通過抽准備金的辦法所獲得的購匯能力,不需要加大貨幣發行總量。一般的看法,央行提高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率,還減少了貨幣供給呢。問題在於,當央行自己動用這些准備金購匯時,已關入准備金籠子的貨幣又被放回到商業銀行,成為進一步向市場放貸的基礎。
央行另外一項政策工具,是「確定中央銀行基準利率」。這就是說,無論貨幣發行過多,還是把准備金收攏了再放回去,央行還可以通過基準利率調節市場里貨幣的「動」與「靜」。簡單說,央行加息等於誘使貨幣老虎趴在籠子里趴著別動。在理論上,只要加息的力度夠勁,總可以達到這樣一點,以至於外面的老虎也爭相要求入籠靜卧。這就是商業銀行高於法定準備標準的「超額准備金」的由來。超額准備金也是存入央行的,所以也構成央行購匯的支付手段。不過當央行動用超額准備金購買外匯時,趴下了的老虎又跑到市場上去了。
這樣忙來忙去,增發貨幣養老虎,提高准備金率和加息收老虎,央行大手購匯又放虎歸山。循環往復,中國經濟里的貨幣存量就越滾越大。當然央行還有一道殺手鐧,這就是2002年以後才越用越多的 「發央票回收流動性」。央票是個新工具,也於法有據。不過從經濟性質來看,無論長期短期,央票總還是央行對持票金融機構的負債。還是老規矩,央行出售央票的現金性負債,又可以拿去入外匯市場購匯。這就使「捉放虎」的游戲,升到一個新的台階。
央行負債的經濟性質
[淘股吧]
——匯率與貨幣系列評論之四
周其仁
經濟觀察報 2010年5月10日星期一
從上文知道,央行在中國外匯市場大手用人民幣購買外匯,靠的是以下諸種手段:增加貨幣發行、動用商業銀行存於央行的法定準備金和超額准備金以及發出「央票」即央行對金融機構的短期債券。我們也了解,所有這些央行購匯的支付手段,無一例外都來自央行的負債。這么說吧,當下令全世界肅然起敬的中國擁有的2.5萬億美元的 「國家外匯儲備」,每一元每一分都對應著央行的人民幣負債。
負債之意,無非就是債務人欠了債權人的錢。但是,央行的負債,與我們平常家庭、企業抑或商業性金融機構的負債,有很大的不同。比較明顯的區別,央行是中央政府開的,所以,央行的負債講到底都是政府的負債,靠政府的信用借,也靠政府的收入還。可是,我發現,央行的債務與政府的財政性債務還有一點重要區別,那就是央行欠債的時候,不但不需要得到債權人的同意,甚至也不需要債權人知道。
讓我們一起來讀央行負債的信息。在中國人民銀行網頁的 「統計資料」欄目里,很容易調出1999年以來歷年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選2009年12月為例:央行的總資產為22.7530萬億人民幣,而央行的 「自有資金」僅為219.75億人民幣。這就是說,每1000元央行的資產,有999元以上來自負債!老天爺,倘若哪一個國家的財政負債也達到這個水平,怕早就無人敢買該國國債啦。至於一般工商金融企業,不要說1元自有資本對1000元負債,就是1元自有資本對10元負債,也足以嚇跑天下債權人。
為什麼央行有如此之高的負債率,卻依然安然無恙?查閱1999年央行的自由資金占總資產之比,還超過了1%,10年時間負債率升了一個數量級,為什麼央行還可以不斷從高負債走向更高負債,舉債從沒遇到實質性的障礙?近年人民幣匯率之爭此起彼伏,熱鬧非常,可是實際形成人民幣匯率的基礎——央行大手負債購匯——卻基本不入輿論與公眾的法眼,很少有人關注,也沒有構成熱點問題,這又是為什麼?
顯見的答案上文提到了:央行是政府開的,只要財政可靠,央行的資產負債就無需大家操心。不需要羅列數據,最近10年,當然是中國國家財政實力飛速增強的10年,而財政稅收之外的國有資本,更是大進特進的10年(雖然是否由此就引起「民退」,需要另外專門討論)。政府財力的基礎雄厚,是不是債權人不看僧面也看佛面,央行負債就沒有問題了?
細讀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卻沒有看到政府財力支持央行負債的直接證據。還以2009年12月為例,「政府 (在央行的)存款」2.1萬億,只不過比「(央行)對政府債權」(1.6萬億)多了5000億人民幣而已。這說明,政府借給央行的財力,對央行持有天文數目的資產,實際的貢獻了了。央行的自有資金就算全部來自財政撥款,也不過區區200多億人民幣。我們的問題還在:為什麼央行並沒有從法律上的後台老闆——國家財政——那裡獲得實際的財力支援,卻依然還有能力超高額負債,還可以持續大手購買並持有總數越來越多的外匯資產?
答案要到央行負債的經濟性質里去尋找。我的心得,央行負債區別於財政和任何公私企業負債的特別之處,是在一個相當寬的限度內,央行的負債根本就無需歸還!既然無須歸還,「債多不愁」就是很正常的:不但舉債人不愁,連債權人也不愁。誰也不愁的事情,負債率高企,有什麼奇怪的嗎?
各位讀者,此說對理解人民幣匯率機制關系重大,容我闡釋一下吧。先看央行負債的最大頭——「儲備貨幣」。2009年12月此項數為14.3985萬億,占央行總資產的63.3%。大家知道,「儲備貨幣(reservemoney)」也就是「基礎貨幣 (basemoney)」,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1)貨幣發行,(2)金融機構存款。第一部分來自法定的央行特權,因為在國家信用貨幣的制度之下,惟有央行才可合法發行貨幣。央行發出來的貨幣進入市場流通,除非央行覺得有必要回收,是不需要向誰歸還的。把這些並沒有歸還義務的貨幣也記作負債,源於國家信用貨幣的前生——在可兌換的金銀本位的貨幣制度下,央行以自己儲備的金銀為本,發出的票子滿足流通的需要,而使用票子的債權人,有權到拿了票子到央行來兌金銀。「儲備貨幣」者,就擺明央行發鈔具有負債的性質,要儲備貨幣(reservemoney),以備債權人上門索債之需。像美聯儲和德國央行,至今還儲備著全球為數可觀的黃金,其實就是為他們貨幣的國家信用作保。沒有多少黃金儲備的央行,直接以國家權力作為發鈔的抵押之物。竅門在於,「在一個相當寬的限度內」,持票債權人上門要兌國家權力的事,一般是不會發生的。在這個限度內,儲備貨幣就是央行可花的錢。
「儲備貨幣」的第二部分,似乎是必不可少的真儲備。因為這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央行的存款,而商業銀行的存款又來自他們的儲戶,有清楚的債權債務鏈條的約束,即使貴為央行,也要准備這些債權人上門,沒有儲備怎麼過日子?但是,央行擁有規定商業銀行存央行准備金比率的法定權力。譬如前兩天央行的一道聲明:商業銀行的法定準備金率就上調0.5個百分點,全國總共3000億以上的資金就要被「凍」入央行。在理論上,央行只要不降低法定準備金率,這部分「債」就可以鎖定而無須歸還。央行當然要為這部分准備金付點利息,但也是講過的,倘若央行付出的利息高過商業銀行放貸的機會成本,商業銀行還會把更多的准備金「超額」存入央行。央行對後者當然負有償還的義務,不過只要付息足夠高,那麼在一個限度內,債權人就寧願央行永不歸還。要知道,夠高的利息對央行不是難事,因為在理論上,央行可以增發貨幣來付息! 於是乎,「在一個相當寬的限度內」,央行也可規避儲備貨幣的償債壓力,痛痛快快把儲備金花出去就是了。
在儲備貨幣之外,央行還可以發行債券。如2009年12月央行的發債余額就達4.2萬億人民幣之譜。央行發出的債券當然到期要還,不過如我們近年觀察到的,用於對沖流動性的 「央票」,是可以到期再發,而且可以到期再增加發行的。如是,央行總可以積淀下相當一筆無需歸還的負債。再說了,實在到了非還不可的時候,央行反正還有增發貨幣的殺手鐧。
正因為「在一個相當寬的限度內」,央行負債無須歸還,所以央行的負債率就可以高到財政、企業、家庭的資產負債率根本不可能企及的高度。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甚至連「自有資金」都記在了 「總負債」的名下——央行可以100%通過負債來形成自己的總資產。既然負債率可以幾近100%,央行的負債量就幾近無限,而央行的總資產包括持有的外匯資產也就可以幾近無限。各位注意了,這才是實際形成人民幣匯率的基礎,也是人們廣泛地以為——在我想稱之為 「央行負債幻覺」的作用之下——人民幣匯率不是買賣行為的結果,而是各國政要、專家、輿論大打口水戰的結晶
是不是這些?
『肆』 《外匯交易的10堂必修課—外匯交易領域最佳入門書》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外匯交易的10堂必修課》((美)賈里德 F.馬丁內斯(Jared F. Martinez))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外匯交易的10堂必修課
作者:(美)賈里德 F.馬丁內斯(Jared F. Martinez)
譯者:李漢軍
豆瓣評分:6.2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5
頁數:228
內容簡介:
外匯交易令人興奮、充滿冒險,還能帶來金錢上的回報,但對於那些沒有準備好如何應對市場運行節奏的人來說,外匯市場也是個夢魘之地。
現在,賈里德 F. 馬丁內斯,一位一流的外匯交易專家,把他豐富的知識和實踐經驗提煉歸納成10個外匯交易的關鍵技巧。《外匯交易的10堂必修課》揭示了如何運用圖表方法有效分析市場運動形態,並且把這些形態轉化為利潤。
不論你的交易經驗是否豐富,你都能通過提升那些必要的交易技巧成為一個持續贏利的交易者,比如通過使用恰當的交易工具,發現買入或者賣出機會的時候做好資金管理,學會辨認趨勢和趨勢線,等等。然後,你會發現外匯市場的內在驅動力,以及駕馭外匯交易的三個階段:習得新的交易規則,制定交易紀律,把交易紀律貫徹到具體的交易行為里。
本書還為你呈現了如下內容:
理解多空之間在支撐位和阻力位的金融博弈
運用蠟燭圖解讀市場語言
制訂一致性的入場和出場策略
把斐波那契數列作為交易工具的一部分
識別盤整行情及其交易方法
馬丁內斯還向我們展示了如下技巧,即通過發現共同驗證信號和運用多重時間周期,綜合分析,執行一筆成功的交易。你也將學會外匯交易中的關鍵部分——如何控制情緒——以及如何改正壞習慣,壞習慣會妨礙你成為一位自信而成功的交易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外匯交易也是如此。在你運用交易工具構建自己成熟的交易系統的過程中,本書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並且最終助你實現期望的財務目標。
作者簡介:
賈里德 F. 馬丁內斯
MTI公司創始人。MTI公司是外匯交易培訓領域的領導者。同時,馬丁內斯也是I-TradeFX外匯經紀公司的創始人,在外匯交易領域聲名斐然。他最廣為人知的交易技巧就是運用斐波那契數列判斷市場波動形態,並且通過利用這些形態幫助交易者獲取利潤。他也是「FX Television」、Stocks and Commodities、FX Street 以及 Active Trader 的撰稿人。成千上萬的人從交易菜鳥成長為交易高手,馬丁內斯先生功不可沒。
『伍』 如何在外匯市場獲利 pdf
這種問題讓別人怎麼回答你,就像你讓他人回答 怎麼賺錢的問題一樣,太空泛。如果你想學習外匯交易,可以和我聯系,交流下。
『陸』 《外匯市場技術分析》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外匯市場技術分析》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uGNE-yS8j6_OWzibM5GoRg
『柒』 求《外匯市場技術分析》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外匯市場技術分析》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uGNE-yS8j6_OWzibM5GoRg
『捌』 創富金融cf1234.com外匯書籍 外匯市場即日交易 中文版pdf
資料網應有盡有。。。。
『玖』 如何在外匯市場獲利pdf
有些人靠交易獲利,有些人靠傭金獲利,有些人靠套息獲利,不一而同
『拾』 我國外匯市場現狀是什麼樣的
外匯市場作為各種外匯買賣的交易場所,是商品經濟貨幣化並向世界范圍擴展的產物,我國外匯市場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與規范的國際性外匯市場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我國外匯市場主要是國內銀行間外匯市場,國家規定金融機構不可以在該市場以外進行外匯交易,但是對於不同外匯之間的交易,國內銀行可以自由參與國際市場的交易,沒有政策限制。
我國外匯市場的現狀是什麼樣的?目前我國的外匯市場現狀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我國外匯市場的現狀:
1、市場交易規模小,市場交易量也小,甚至低於周邊一些小國的外匯交易量;
2、交易主體較為單一,缺乏外匯經紀人,並且交易品種與幣種也很單一;
3、目前我國的外匯市場尚不統一,外匯調劑市場與銀行間的外率市場並存,使得銀行結售容易混亂;
4、缺乏外匯市場的管理機制和監管機制,且調節機制也不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也有待進步的完善;
5、市場清算和信用風險增大,交易主體不平等現象凸現。
以上是我國外匯市場的現狀,可以明顯看出我國外匯市場的現狀並不是十分完善,還有許多地方有待改善,投資者要小心一些外匯黑平台利用不完善的外匯制度打擦邊球,以此獲得個人的利益。在了解了我國外匯市場的現狀之後,投資者更應該要謹慎進入外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