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何學葵的股票事件
2011年3月18日早晨,深交所發布公告稱,雲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披露重大事項,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和《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的有關規定,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於昨天開市時起停牌。
正當市場對此紛紛猜測時,綠大地一紙公告揭露了謎底,2011年3月17日晚公司接雲南省公安廳直屬公安局通知,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何學葵因涉嫌欺詐發行股票罪,經昆明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於2011年3月17日20時由雲南省公安廳直屬公安局執行逮捕,羈押在雲南省看守所。同時,「因個人原因」,何學葵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職務。
綠大地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稱,公司日常的經營管理工作一直是由總經理王光中負責,因此董事長被捕不會對公司經營造成影響。至於是否會涉及到公司的其他人員,這位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沒接到其他通知」。對於何學葵給公司職員日常工作中留下的印象,她表示,公司員工和董事長接觸較少,很多事情都到不了董事長這一層面,但「應該還是受人敬重的」。 2011年9月6日, 備受矚目的雲南綠大地公司欺詐發行股票案在昆明市官渡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本次訴訟的庭審當天全部結束,一般情況下,宣判之前不會再開庭。
上午9點30分,庭審正式開始。公訴方主張,被告單位綠大地為達到上市發行股票的目的,由被告人何學葵、蔣凱西(綠大地原財務總監)、龐明星(曾任職綠大地IPO時審計機構)共謀、策劃,趙海麗(綠大地原出納主管)、趙海艷(綠大地原大客戶中心負責人)積極參與實施,在招股說明書中編造重大虛假內容,發行股票,數額巨大;向股東和社會公眾提供虛假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嚴重損害股東或者其他人利益。
在當日庭審的最後發言中,何學葵當庭表態,對於本次案件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願意接受法庭的判決,並願意盡其所有補償社會、公司和股東的損失 。
2013年2月7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雲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欺詐發行股票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定雲南綠大地公司犯欺詐發行股票罪、偽造金融票證罪、故意銷毀會計憑證罪,判處罰金1040萬元;何學葵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蔣凱西、龐明星、趙海麗、趙海艷等也分別被判處6年至2年3月不等有期徒刑及罰金。
法院審理查明:2004年至2007年6月,何學葵、蔣凱西、龐明星共同策劃讓雲南綠大地公司發行股票並上市,趙海麗、趙海艷登記注冊了一批由雲南綠大地公司實際控制或者掌握銀行賬戶的關聯公司,並利用相關銀行賬戶操控資金流轉,採用偽造合同、發票、工商登記資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將款項支付給其控制的公司,虛構交易業務、虛增資產7000餘萬元、虛增收入2.9億元。雲南綠大地公司招股說明書中包含了上述虛假內容。2007年12月21日被告單位雲南綠大地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次發行股票並上市,非法募集資金達3.4629億元。
2005年至2009年期間,雲南綠大地公司為達到虛增銷售收入和規避現金交易、客戶過於集中的目的,在何學葵、蔣凱西、龐明星安排下,由趙海麗利用銀行空白進賬單,填寫虛假資金支付信息後,私刻銀行印章加蓋於單據上,偽造了各類銀行票證共計74張。
雲南綠大地公司上市後,依法負有向股東和社會公眾如實披露真實信息的義務,但該公司經何學葵、蔣凱西、龐明星共同策劃,趙海麗、趙海艷具體實施,採用偽造合同、偽造收款發票等手段虛增公司資產和收入,多次將上述虛增的資產和收入發布在雲南綠大地公司的半年報告及年度報告中。2010年3月中國證監會立案對此調查期間,綠大地公司為掩蓋公司財務造假的事實,在何學葵的指示下,趙海麗將依法應當保存的66份會計憑證替換並銷毀。 2013年4月3日,該公司收到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2013)雲高刑終字第 365 號]。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② 之真人真事,看看從十萬賺到十億的股神是怎麼炒股的
談談首先要具備的要素:
一、佛繫心態。不然10萬漲到100萬,沒多少人扛得住不拋;最好屬於版健忘狀態。
二、市權場大環境。只有牛市才能催生這種機遇;
三、投資組合有一定的行業泡沫。縱觀經濟史,上萬倍的回報率只有泡沫行業和泡沫經濟來描繪;
四、此要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要素,有了這個要素前邊三者都可以沒有;沒有這個要素,前邊三要素再厲害也沒用。那就是運氣!
③ 你聽過哪些和股市有關的傳奇故事
我聽到過最多的關於股神的故事就是巴菲特了,另外我還有一些,身邊的朋友由於炒股失敗的一些故事。股市有風險。
④ 一個故事告訴你:為什麼中國股市的散戶總是在虧錢
第一個,大部分人虧錢,大部分人就是小散了,虧錢也還會做的,理由如下
1.我們的股市還是發展期,(估計離成熟也不遠了)。現在股民據說是9000萬(這個數字沒核實過,應該是差不多),中國還在享受人口紅利,也就是說,即使是虧光一批還有一批,子子孫孫無窮盡也,俗稱割韭菜。
2.股市暴富效應,例子一個個蹦出來,真的假的滴,每次牛市的時候傳媒都要鼓動一遍。對財富的渴望加上人有賭性,市場會有散戶進來。
3.炒股的人一直虧的也不多見,畢竟也都賺過錢。意願的驅使,會誇大自己賺錢的經歷,忽視或逃避虧錢的經歷。所以只要沒死還會繼續。
4.還說中國股市還處在發展期,據說上證指數從開市到現在,年復合增長率是20%,指數非常健康,就是說實際上賺錢還是比較容易的。虧錢主要就是市場主力和股民也都不成熟,賭性高於投資。誰能平心靜氣的對待股票,(任何時候),誰基本就是或者即將就是贏家了。
5.建議花費2-3個月去游俠股市或股神在線模擬炒股,多練習,堅持下去就會見成效。學開車肯定要去駕校,但炒股很少有人去培訓,去做模擬練習。這是新手虧損的主要原因。多做模擬練習,可以減低進入實盤操作後發生虧損的概率。
第二個問題,既然第一個問題解決了就沒第二個問題了。
即便沒有散戶是莊稼和莊家博弈,股市也會繼續存在。
1.看這個時期是什麼時期,比如現在,股指期貨即將推出。推出後就是機構和機構們的互相搏殺,(為啥互相搏殺,道理我就不說了),有些機構會被消滅。這個時期也是必須經過的,這樣自己內部絞殺過後,出來的幾個才是強者,中國股市也需要強者,要不沒法跟國際大鱷玩。(這個時期,神仙打架,小散會不會大批死掉,暫時還不知道。可能會,理由市場波動加大,顛死。)
2.股市還會存在,只要政府不想關。
3.即便只有莊家和莊家的市場也還會存在,恩,叫機構或者市場主力比較合適。市場的機構也不是1家,是n家,各自有各自的利益訴求,只要不同就有博弈,只要有博弈市場就會存在。
4.還有理由,沒能力,看不到了。
⑤ 馬東敏的股票事件
網路公司在2014年3月底發布的2013年年度財報中的所有權數據顯示,在2012年12月版31日到2014年2月28日期間,百權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的妻子馬東敏的持股比例似乎降低了約6%。
截止到2014年2月28日,馬東敏持有157萬股B類股,低於2012年12月31日持有的167萬股。B類股可以轉換為A類股,網路公司的A類股相當於10股納斯達克上市的美國存托股份,年度財報並沒有透露馬東敏所持股份的具體動向。
網路方面向外界表示,馬東敏實際上沒有出售任何股份,只是將B類股轉換成了A類股,但是沒有出售這些股份。截止到2014年2月28日,李彥宏本人實益擁有網路公司557萬股A類股和B類股,相當於網路公司15.9%的股份,這低於2012年12月31日他持有的558萬股股票即相當於網路公司16%的股份。
⑥ 一個小故事,告訴你什麼是股票!
股票說簡單就是買和賣,形象點打個比方這好比在一個菜市場買青菜豬肉,一群人每天都需要買入和賣出,而討價還價就是股票的交易價格。炒股說簡單點就是2個步驟:買和賣,但要做好這2個步驟,沒有一個所謂的大師或者專家敢說自己是包贏的,除非是內幕黑交易,但散戶怎麼可能獲得,所以就需要經驗累積和足夠的耐心。股票建議不要急於入市,可以去游俠股市做下模擬炒股,先了解下基本東西,對入門學習、鍛煉實戰技巧很有幫助。
步驟1:選股,沒有絕對的好股,現在股票市場完全超出了自身價值的N倍,按理全屬於垃圾廢紙,投機代替了投資,所以沒必要去看什麼題材未來,只需要看你的股票是否套住了足夠多的人,然後你買進,你賺錢了,意味著別人把錢拿出來,追高我認為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很容易把自己套進去,站在低的位置等待成本高的位置的人去拉升,是一種穩中求勝的硬道理,比如力帆股份 華泰股份 中順潔柔 榮安地產等給你參考,都屬於前位套住許多人的低估值股。
步驟2:如果選擇高位賣出制定自己計劃贏利的目標,到了那位置,發現許多人都被套進來的時候,就賣了,沒有幾個人能在絕對的頂部逃跑,也沒有人能在絕對的底部買進,這對散戶來說不現實。
紙上談兵再好,都不如實盤操作來的快,建議你新手的話,先拿出1/4或者1/3,強迫自己在這個資金內先做一段時間內做盤,別受漲的誘惑也別受跌的干擾,就使用那麼多資金,經驗上去了,自然水到渠成。
另送你幾字真言,你如果能真正做到,你也是股神:1分運氣,2分技術,3分經驗,4分耐心,可見,真正炒股賺錢的,最關鍵的是耐心,這也是許多老大媽連股票軟體都不會用,但裡面的股票個個賺百分之幾百的原因。
⑦ 中國股市近十年出現過哪些重要的事件
你說這個問題其實你自己心裡有答案4635
⑧ 有哪些真正靠炒股發家致富的例子
上海有個老股民,炒股幾十年,幾萬塊到幾個億
⑨ 靠期貨發家的真實故事
可以講述期貨奇才、機構投資部經理吉明先生的傳奇故事:
1998年,在中國的江蘇省,有一個億萬富翁在期貨市場上,連受重挫,遭到3000萬的虧損,瀕臨滅頂之災。
然而,5個月後,這位富翁在一個高參的指點下,卻奇跡般地得以「復活」。不光把虧損的3000萬元扳了回來,還倒賺了5000萬元!
短短5個月,搏取8000萬,這神話是怎麼創造的?那位使億萬富翁復活的「高參」又是誰呢?
為尋根探秘,記者多次慕名來到江蘇中期期貨有限公司,對被人們稱為「神鷹」的期貨奇才、機構投資部經理吉明先生進行了專訪。
許多投資者之所以失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只看到掙錢的機會,而不對市場進行選擇。
1997年,為了向國際化基金管理、專業理財方面靠攏,公司讓吉明到南京總部負責基金試點。
當時,期貨交易的品種比較多,有不少品種如天津紅小豆、海南咖啡等行情波動巨大,機構操縱現象多。盡管機會很多,但他還是把這類品種排除在視野之外。因為這些品種可分析性差,超出了個人的判斷之外,掙錢是偶然的,而賠錢卻是必然的。
按照安全第一的首要原則,他選擇了大連大豆、上海銅和海南橡膠作為主要觀察對象,這些活躍的大品種本身就提供了足夠的投資機會。這正是吉明在進行基金投資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而許多投資者之所以失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平時只看到掙錢的機會,而不對市場進行選擇,往往對風險失去控制,分析立足的根基不穩。
吉明在選擇好了品種後,接著就對所關心的品種做戰略性的評估。即當前的走勢處於發展的什麼階段:是積蓄能量?還是處於趨勢能量釋放的尾聲?還是在構築頂底等等什麼的。他認為這是相當重要的工作。因為它決定著下一步的操作計劃和策略。只有做到前瞻性預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評估行情的中心任務是:超前地捕捉一波具有戰略投資意義的行情,而不是局部意義的短線行情。
至於對於鎖定的交易品種,交易機會的捕捉,吉明傾向於等到商品的基本面趨向與價格所表現的技術面達到統一時。這樣做,才符合每戰必勝的操作宗旨。他認為貫穿《孫子兵法》全文的精髓在於全勝的思想,期貨交易也是如此。
吉明說,基本面的內在要求,決定著做交易的方向。而進出場策略、時機,則更多地應用技術面的表現。根據他總結的總體方針:「宏觀順勢,微觀逆勢」,戰略方向一旦確定,就在看似最危險的地方進場交易,而實際上這恰恰是最安全的地方。因為安全與危險是相對的和可轉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