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外匯儲備縮水的原因有哪些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影響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因素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外匯儲備投資資產的價格波動;由於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計量貨幣,其它各種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可能導致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外匯儲備的定義,外匯儲備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資金運用記賬時會從外匯儲備規模內調整至規模外,反之亦然。
由於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每個月外儲的變化可能會有不同的具體原因。比如,今年11月份的下降,外匯局有關負責人分析是因為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美國大選後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匯率總體呈現貶值、債券價格也出現回調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導致外匯儲備規模出現下降。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累計下跌超過6%。由於美元升值明顯,很多境內企業和個人選擇持有外匯資產,這種「藏匯於民」也消耗了大量外匯儲備。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中國11月銀行結售匯逆差334億美元,較上月的146億美元逆差擴大逾一倍,且為連續第17個月出現逆差。分析人士指出,11月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快速貶值,導致購匯意願更加強烈,是導致結售匯逆差擴大的最主要原因。
去年8月,央行有關負責人解釋當月外儲下降原因時分析稱,無論是央行在外匯市場進行操作,向市場提供外匯流動性;還是外匯儲備委託貸款項目在8月份進行了一些資金提款,其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為境內其他主體持有外匯資產的增加,這意味著企業、居民和金融機構的資產配置更加豐富,這是我國「藏匯於民」戰略的體現,有利於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最後外匯天眼提醒廣大投資者,在進行外匯交易前,一定要對平台進行多方面的考慮,
如遇到無法判斷的外匯平台,可在外匯天眼APP中進行查詢,平台真假,一查便知~
外匯天眼APP-全球交易商監管查詢APP
❷ 中國外匯儲備變動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分析稱,主要有四大因素:
一是企業專和居民持匯意願增強。一屬直以來主要由央行集中持有官方外匯儲備,現在正轉由央行和民間共同持有。外匯儲備的減少部分體現了公共部門與民間部門之間資產負債表的置換,符合「藏匯於民」的改革方向;
二是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8月11日,中國宣布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人民幣貶值預期有所升溫,購匯量大增。為此,央行在外匯市場進行操作,向市場提供外匯流動性,也影響了外匯儲備規模;
三是過去一年裡,美元匯率在國際市場上走強,外匯儲備中的非美元資產折算成美元縮水,造成了外匯儲備的賬面價值下降,但並非是真實的損失;
四是外匯儲備的投資損益。由於外匯儲備中含有債券、股票等資產,每個月的投資損益也會引起外匯儲備量的變動。
❸ 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的原因,影響以及政策是什麼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與國外各國的貿易日益頻繁,不斷拓展對外交易的深度和廣度,我國外匯的規模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緩慢,進入21世紀,我國外匯儲備增速開始加快,據2009年4月底數據,中國外匯儲備排名世界經濟體第一,日本居第二,俄羅斯居第三。直至今日,再次出現增長高峰,依然保持在第一位。外匯儲備作為一個國家經濟金融實力的標志,穩定本國匯率以及維持本國國際信譽的物質基礎,並非多多益善。近年來,外匯儲備規模的急劇擴大,已經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
一、外匯儲備增長過快的原因
1.熱錢的大量湧入
自古以來,中國作為一個資源大國、消費大國,一直受到外國的關注。外國人看重中國市場,不斷投資,形成熱錢大量湧入的局面。熱錢的目的在於用盡量少的時間以錢生錢,只追求高回報,純粹為了盈利而投資,不製造就業、商品或服務。熱錢的大量進入,加大外匯占款規模,影響貨幣政策正常操作,擾亂了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行,造成我國外匯儲備的不斷擴大。
2.持續貿易順差
在我國政治環境穩定、市場潛力巨大和外資外貿政策優惠的吸引下,外資規模不斷增大,對外貿易持續順差,是我國外匯儲備過快增長的主要原因。由貿易順差引致的外匯儲備增加,反映了國內總需求不足,國內需求不足在宏觀層面上又進一步表現為中國的國內儲蓄大於國內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引起的外匯儲備增加,意味著中國將許多的良好投資機會拱手讓給了外國人。
3.政策導向誤區
外匯儲備是一種實際資源的象徵,但並不是外匯儲備越多越好,這種觀點是一種脫離國情的片面觀點。外匯儲備增長與經濟運行狀況之間不一定成正比關系,大眾的錯誤理解,使企業將眼光放在了吸收資金方面,造成外匯儲備增長。
二、巨額外匯帶來的負面影響
1.損害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
據報道,中國外匯的借入儲備比例較大。如果中國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並借入大量外債,相當於將中國國內的資源低價轉給外國人,同時又以高價借入了國外資金,其中的損失是可以預見的。國內的有效資源沒有給國內的經濟發展創造價值,而且,外匯並沒有轉化為國民生產要素,沒有轉化為有效生產力,不能對中國經濟增長起到推動作用,反而由於這種過快的增長,損害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
2.增加了外匯儲備管理的風險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際資金的大規模流動,金融市場的利率和匯率的劇烈波動,美元不斷貶值,美國的市場經濟蕭條,次貸危機,這些市場經濟的不穩定性,都勢必會影響外匯儲備管理的風險。而我國的外匯以美元為主,外匯積累過多,導致市場流動性過多,也增加了央行對沖工作的壓力, 嚴重增加我國外匯儲備管理的風險。
三、措施建議
1.尋找新的投資方向
中國人民銀行(PBOC)行長周小川9日在馬來西亞出席央行會議時表示:「中國是不是該考慮將儲蓄轉向非洲那樣的地方,而不是太過集中於美國呢?」我們可以理解為將中國外匯投資於非洲市場,投資開發非洲。在金融危機的大形勢下,各國都積極尋找方法來幫助本國度過危機。西方各大公司縮減開支但求自保,這樣就在非洲空出了很大一塊市場,而中國正苦於龐大的外匯儲備沒有投資方向,兩者各取所需,可以達到雙贏的局面:非洲窮國得到了優良的基礎設施和發展資金,中國則為多得燙手的外匯儲備找到了出路,去交換實實在在的資源,同時贏得了非洲市場,可以解決國內過剩產能問題。
2.培育並完善一個完全的外匯市場機制。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國內應該培育並完善一個完全的外匯市場機制,完善匯率的決定基礎,增加匯率的靈活性,穩定人民幣的匯率,重視結構性調整政策。
3.建立外匯儲備投資機構
當前許多國家利率偏低,導致各國央行難以讓外匯儲備達成更高收益。中國在本國龐大的外匯儲備形勢之下,建立外匯儲備投資機構,在堅守安全、流動性及報酬等目標下,建立多元化的投資機制,將外匯轉化為實在的資源,為進口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和信息服務,推動中國市場經濟發展。
4.加強風險管理,逐步放鬆利率的管制
國家外匯儲備的管理原則可以歸納為「安全、靈活、保值、增值」。適時對造成國際收支長期順差的宏觀經濟相關政策和戰略進行調整。運用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建立完善的內部風險管理制度和風險披露制度。深化外匯管理體制的改革,取消不必要的管理體制,簡化手續,允許小額境外投資購匯。進一步取消在外匯資金審核等方面存在的不必要的限制。積極鼓勵企業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加強中國和世界經濟的經濟互補。
5.追求外匯儲備多元化的目標
多投資一些長期產品或實物產品;將部分外匯儲備幣種換成其他貨幣,以改善大量持有美元,造成受美國市場經濟制約的局面;建立礦產資源儲備制度,利用外匯儲備較多的條件,增加國家戰略性資源的儲備;另外還可以購進黃金、石油、天然氣、稀土礦等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為我國進行長遠性的戰略投資提供資金保障。
❹ 外匯儲備怎麼影響匯率
1、儲備貨幣復的匯率變動影響制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儲備貨幣匯率上升,會使該種儲備貨幣的實際價值增加,儲備貨幣匯率下降,會使該種貨幣的實際價值減少。外匯儲備實際是一種國際購買力的儲備。
2、匯率變動影響某些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與作用。一國選擇儲備貨幣總是要以儲備貨幣匯率長期較為穩定為前提。如果某種儲備貨幣其發行國國際收支長期惡化,貨幣不斷貶值,匯率不斷下跌,該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就會不斷削弱,甚至會失去其儲備貨幣的地位。
❺ 外匯儲備對我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外匯儲備對我國經濟的
外匯儲備並非多多益善,而是有利有弊的,具體如下:
負面影響:
1. 損害經濟增長的潛力。一定規模的外匯儲備流入代表著相應規模的實物資源的流出,這種狀況不利於一國經濟的增長。如果中國的外匯儲備超常增長持續下去,將損害經濟增長的潛力。
2. 帶來利差損失。據保守估計,以投資利潤率和外匯儲備收益率的差額的2%來看,若擁有6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年損失高達100多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匯率變動的風險,這一潛在損失更大。另外,很多國家外匯儲備構成中絕大部分是美元資產,若美元貶值,則該國的儲備資產將嚴重縮水。
3. 存在著高額的機會成本損失。中國每年引進大約500億美元的外商投資,為此國家要提供大量的稅收優惠;同時,中國又持有大約一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閑置不用。這樣,一方面是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儉用借錢給外國人花,其潛在的機會成本不可忽視。
4. 削弱了宏觀調控的效果。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負有無限度對外匯資金回購的責任,因此隨著外匯儲備的增長,外匯占款投放量不斷加大。外匯占款的快速增長不僅從總量上制約了2004年以來宏觀調控的效力,還從結構上削弱宏觀調控的效果,並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使央行調控貨幣政策的空間越來越小。
5. 影響對國際優惠貸款的運用。外匯儲備過多會使中國失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優惠貸款。按照IMF的規定,外匯儲備充足的國家不但不能享受該組織的優惠低息貸款,還必須在必要時對國際收支發生困難的其他成員國提供幫助。這對中國來講,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
6.加速熱錢流入,引發或加速該國的通貨膨脹。
7. 導致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不均衡。高額的外匯儲備導致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不均衡,不利於實現經濟增長向內需主導型模式的轉變。
8.引致流動性過剩高額的外匯儲備規模是流動性過剩的重要原因,影響了銀行的資金使用效率,加劇了經濟結構失衡。所謂的流動性過剩問題,也就是貨幣供應量太大問題。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
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❻ 影響外匯走勢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 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
如果貨幣收入總額大於支出總額,便會出現國際收支順差,反之,則是國際收支逆差。國際收支狀況對一國匯率的變動能產生直接的影響。發生國際收支順差,會使該國貨幣對外匯率上升,反之,該國貨幣匯率下跌;這是影響匯率的最直接的一個因素。
第二 利率
利率作為一國借貸狀況的基本反映,對匯率波動起決定性作用。利率水平直接對國際間的資本流動產生影響,高利率國家發生資本流入,低利率國家則發生資本外流,資本流動會造成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從而對外匯匯率的波動產生影響。一般而言,一國利率提高,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該國貨幣貶值;
第三 通貨膨脹
一般而言,通貨膨脹會導致該國貨幣匯率下跌,通貨膨脹的緩解會使匯率上浮。通貨膨脹影吶本幣的價值和購買力,會引發出口商品競爭力減弱、進口商品增加,還會引發對外匯市場產生心理影響,削弱本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信用地位。這三方面的影響都會導致本幣貶值。
第四 政治局勢
一國及國際間的政治局勢的變化,都會對外匯市場產生影響。政治局勢的變化一般包括政治沖突、軍事沖突、選舉和政權更迭等,這些政治因素對匯率的影響有時很大,但影響時限一般都很短。外匯匯率的波動,雖然千變萬化,和其他商品一樣。歸根到底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在國際外匯市場中,當某種貨幣的買家多於賣家時,買方爭相購買,買方力量大於賣方力量;賣方奇貨可居,價格必然上升。反之,當賣家見銷路不佳,競相拋售某種貨幣,市場賣方力量佔了上風,則匯價必然下跌。
第五 人們的心理預期
這一因素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還包括政府的貨幣、匯率政策,突發事件的影響,國際投機的沖擊,經濟數據的公布甚至開盤收盤的影響。
❼ 如何對我國國際儲備快速增長的原因進行分析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與國外各國的貿易日益頻繁,不斷拓展對外交易的深度和廣度,我國外匯的規模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緩慢,進入21世紀,我國外匯儲備增速開始加快,據2009年4月底數據,中國外匯儲備排名世界經濟體第一,日本居第二,俄羅斯居第三。直至今日,再次出現增長高峰,依然保持在第一位。外匯儲備作為一個國家經濟金融實力的標志,穩定本國匯率以及維持本國國際信譽的物質基礎,並非多多益善。近年來,外匯儲備規模的急劇擴大,已經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
一、外匯儲備增長過快的原因
1.熱錢的大量湧入
自古以來,中國作為一個資源大國、消費大國,一直受到外國的關注。外國人看重中國市場,不斷投資,形成熱錢大量湧入的局面。熱錢的目的在於用盡量少的時間以錢生錢,只追求高回報,純粹為了盈利而投資,不製造就業、商品或服務。熱錢的大量進入,加大外匯占款規模,影響貨幣政策正常操作,擾亂了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行,造成我國外匯儲備的不斷擴大。
2.持續貿易順差
在我國政治環境穩定、市場潛力巨大和外資外貿政策優惠的吸引下,外資規模不斷增大,對外貿易持續順差,是我國外匯儲備過快增長的主要原因。由貿易順差引致的外匯儲備增加,反映了國內總需求不足,國內需求不足在宏觀層面上又進一步表現為中國的國內儲蓄大於國內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引起的外匯儲備增加,意味著中國將許多的良好投資機會拱手讓給了外國人。
3.政策導向誤區
外匯儲備是一種實際資源的象徵,但並不是外匯儲備越多越好,這種觀點是一種脫離國情的片面觀點。外匯儲備增長與經濟運行狀況之間不一定成正比關系,大眾的錯誤理解,使企業將眼光放在了吸收資金方面,造成外匯儲備增長。
二、巨額外匯帶來的負面影響
1.損害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
據報道,中國外匯的借入儲備比例較大。如果中國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並借入大量外債,相當於將中國國內的資源低價轉給外國人,同時又以高價借入了國外資金,其中的損失是可以預見的。國內的有效資源沒有給國內的經濟發展創造價值,而且,外匯並沒有轉化為國民生產要素,沒有轉化為有效生產力,不能對中國經濟增長起到推動作用,反而由於這種過快的增長,損害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
2.增加了外匯儲備管理的風險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際資金的大規模流動,金融市場的利率和匯率的劇烈波動,美元不斷貶值,美國的市場經濟蕭條,次貸危機,這些市場經濟的不穩定性,都勢必會影響外匯儲備管理的風險。而我國的外匯以美元為主,外匯積累過多,導致市場流動性過多,也增加了央行對沖工作的壓力, 嚴重增加我國外匯儲備管理的風險。
三、措施建議
1.尋找新的投資方向
中國人民銀行(PBOC)行長周小川9日在馬來西亞出席央行會議時表示:「中國是不是該考慮將儲蓄轉向非洲那樣的地方,而不是太過集中於美國呢?」我們可以理解為將中國外匯投資於非洲市場,投資開發非洲。在金融危機的大形勢下,各國都積極尋找方法來幫助本國度過危機。西方各大公司縮減開支但求自保,這樣就在非洲空出了很大一塊市場,而中國正苦於龐大的外匯儲備沒有投資方向,兩者各取所需,可以達到雙贏的局面:非洲窮國得到了優良的基礎設施和發展資金,中國則為多得燙手的外匯儲備找到了出路,去交換實實在在的資源,同時贏得了非洲市場,可以解決國內過剩產能問題。
2.培育並完善一個完全的外匯市場機制。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國內應該培育並完善一個完全的外匯市場機制,完善匯率的決定基礎,增加匯率的靈活性,穩定人民幣的匯率,重視結構性調整政策。
3.建立外匯儲備投資機構
當前許多國家利率偏低,導致各國央行難以讓外匯儲備達成更高收益。中國在本國龐大的外匯儲備形勢之下,建立外匯儲備投資機構,在堅守安全、流動性及報酬等目標下,建立多元化的投資機制,將外匯轉化為實在的資源,為進口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和信息服務,推動中國市場經濟發展。
4.加強風險管理,逐步放鬆利率的管制
國家外匯儲備的管理原則可以歸納為「安全、靈活、保值、增值」。適時對造成國際收支長期順差的宏觀經濟相關政策和戰略進行調整。運用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建立完善的內部風險管理制度和風險披露制度。深化外匯管理體制的改革,取消不必要的管理體制,簡化手續,允許小額境外投資購匯。進一步取消在外匯資金審核等方面存在的不必要的限制。積極鼓勵企業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加強中國和世界經濟的經濟互補。
5.追求外匯儲備多元化的目標
多投資一些長期產品或實物產品;將部分外匯儲備幣種換成其他貨幣,以改善大量持有美元,造成受美國市場經濟制約的局面;建立礦產資源儲備制度,利用外匯儲備較多的條件,增加國家戰略性資源的儲備;另外還可以購進黃金、石油、天然氣、稀土礦等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為我國進行長遠性的戰略投資提供資金保障。
❽ 我國外匯儲備我國的影響
積極影響:
1.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了我國的國際資信。
外匯儲備是體現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位,標志著我國對外支付能力和調節國際收支實力的增強,為我國舉借外債以及債務的還本付息提供了可靠保證,對維護我國在國際上的良好信譽,吸引外資,爭取國際競爭優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充足的外匯儲備可以使我國中央銀行有效干預外匯市場,支持本幣匯率。
充足的外匯儲備可以保證我國能夠從容應對突發金融風險,滿足有效干預外匯市場、維護本幣匯率穩定的需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人民幣的良好表現再次證明,充足的外匯儲備對於穩定人民幣幣值、維護投資者信心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3.充足的外匯儲備有力地促進了國內經濟發展。
一是充足的外匯儲備能夠提高我國對外融資能力,降低境內機構進入國際市場的融資成本,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尋求更優的投資環境和更大的利潤空間;二是充足的外匯儲備在深化經濟改革、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生產技術等方面都能發揮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對外貿易的發展大大加速,充足的外匯儲備可以滿足進口先進技術設備的需求;三是能夠更大程度地滿足居民正常用匯需求。
4.充足的外匯儲備也是人民幣最終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的一個必備條件。
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是我國外匯體制改革的首要目標。我國在1996年底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我國擁有雄厚的外匯儲備確保了我國能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兌換要求,維持外匯市場匯率的相對穩定,抵禦貨幣兌換所帶來的風險,削弱其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在經常項目可自由兌換後,我們的目標便是取消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外匯管制,對國際間正常的匯兌活動和資金流動不予限制,從而實現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充足的外匯儲備使中央銀行能有效地調節外匯市場,保持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使人民幣在邁向自由兌換的過程中保持匯率的基本穩定。
負面影響
1、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壓力,影響貨幣當局獨立制定貨幣政策。
近年來外匯占款形式的基礎貨幣投放已經成為中央銀行貨幣投放的主要渠道。由於外匯儲備逐年增加,央行為了維持外匯市場的穩定,必須在外匯市場上買入外匯拋出本幣。通過貨幣乘數效應的作用,貨幣供應量被放大,不僅影響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而且造成了通貨膨脹的壓力。央行進行對沖操作的工具還比較有限,對沖效果也不明顯,因此如果外匯儲備持續以較快的速度增長,那麼通貨膨脹的壓力就會繼續增加。
2、導致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不均衡,不利於實現經濟增長向內需主導型模式的轉變。
我國高額外匯儲備的形成,是政府鼓勵出口、鼓勵招商引資等政策因素和人民幣升值預期因素在起主要作用。繼續維持這種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不僅有礙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良好型社會的目標的實現,而且會損害經濟增長的潛力和後勁,不利於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3、增大了人民幣升值壓力,不利於對外貿易順利開展
巨額外匯儲備加大了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且使我國在相當程度上陷入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與抑制貨幣供給增長難以兼顧的兩難境地:要減輕外匯占款造成的過多基礎貨幣發行對國內貨幣市場的影響,人民銀行必須加大回籠現金力度或提高利率,但這些操作將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如果為了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而增加貨幣供給或降低利率,本來就已經極為寬松的貨幣市場將因此變得過度寬松,從而刺激國內資產市場泡沫膨脹。我國有可能陷入「外匯儲備增長較快—人民幣升值預期—資金流入—外匯儲備繼續增長—進一步的升值和資金流入」這種惡性循環。
此外,不斷高漲的外匯儲備還會進一步加劇貿易摩擦,惡化國際收支失衡,不利於我國外貿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帶來高額的機會成本,加大資金收益風險,加大了匯率風險
一個國家持有外匯儲備,就是把這些資源儲存起來,而放棄和犧牲利用他們投資的機,在經濟上就形成了一種損失,這種損失也就是機會成本,一國外匯儲備越多,機會成本也就越高。
美元作為我國外匯儲備的主要資產,匯率波動較為頻繁,高額外匯儲備有可能承擔美元貶值的風險。
5、成為導致流動性過剩的重要原因,影響了銀行的資金使用效率,加劇了經濟結構失衡。
巨額貿易順差通過結匯轉換成人民幣資金進入商業銀行,外匯占款作為基礎貨幣大規模投放在貨幣乘數作用機制下引起貨幣供應量的多倍擴張,使市場流動性急劇膨脹。商業銀行的存差規模日益擴大,貨幣市場流動性泛濫等問題,都與這一因素有關。或許更嚴重的問題還在於,流動性過剩還會引發企業利潤下滑、投資過熱和通貨膨脹等一系列消極後果
❾ 中國減持外匯儲備的原因分析
外匯儲備是衡量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它能夠調節國際收支、穩定匯率、保持本幣國際信譽、確保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外匯儲備作為一國調節國際收支,穩定外匯市場、表明一國資信和防範金融風險現實能力的標志,在當前金融市場動盪不定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非同尋常的作用。中國外匯儲備自1993年起保持連續22年增長,然而2015年開始,外匯儲備增長的趨勢突然逆轉,外匯儲備量下降為 3.33 萬億美元;2016年減少為3.01萬億美元,較上一年下降3198.44億美元;2017年為3.13萬億美元,雖然較2016年有所上升,但仍小於2015年儲備量。截至2018年3月底,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14萬億美元,比2017年末增加29億美元。本文以「中國外匯儲備變化的成因」為題,試圖探究中國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中國外匯儲備量變化的原因和帶來的影響,正確了解中國經濟發展新動態。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外匯儲備;人民幣匯率
一、引言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所持有的,用於國際貿易中對外支付、彌補國際收支逆差以及維持該國貨幣穩定,國際間普遍接受的外國貨幣,是國際儲備的一部分。外匯儲備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表現了一個國家購買力的強弱,在國際支付和穩定匯率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合理的外匯儲備量是一個國家對外經濟平穩發展的基礎。2014年中國外匯儲備總量達3.84萬億美元,居全球首位。但2015年開始中國外匯儲備量突然出現「減倉」勢頭,借機唱衰中國經濟的輿論又一次出現。外匯儲備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對我國儲備資產不足的擔憂,市場上甚至出現「中國外匯儲備耗盡論」、「保住外匯儲備等聲音。這些聲音是否正確?究竟該如何判斷當前形勢?
❿ 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增加的原因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我國外匯儲備增加的原因
1.經常項目,資本與金融項目的雙順差
2.強制結售匯制度
3.匯率的彈性不足
4.人民幣的升值預期
外匯儲備的增加對政府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
在外匯儲備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外匯占款在基礎貨幣投放中占的比例相對較少,國家在進行宏觀調控時,不必著重考慮外匯占款的影響。但外匯儲備增加以後,政府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就必須考慮其可能產生的影響與干擾了。
1、對傳統宏觀調控方式的沖擊。
目前,我國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是計劃信貸和法定準備率兩大工具,其中用得更多的還是計劃信貸這一傳統工具:國家每年年初下達一個信貸計劃,年內投放的貨幣總量必須限制在計劃之內。外匯儲備增加後,為使投放量不至於超標,必須更進一步緊縮國內信貸。而外匯儲備的增加不是事先能預料和決定的,是「無計劃」的,在制定信貸計劃時,不可能准確考慮計劃到。這樣,運用傳統的調控工具時,在這個問題上,央行只能處於被動地位。
2、對貨幣政策的影響與干擾。
在新增加中的外匯儲備中,來自經常項目順差的只佔很少一部分,很大一部分是來自資本項目中的投機性資本。目前國內利率高於國際市場上好幾倍,人民幣匯率又穩中有升,國內有20多家上市公司在海外發行股票。這些因素使得大量的國際游資進入我國套利。這部分資本與進入國內直接投資的資本有所不同,它們見利而來,無利去,其流動有很大的不定性、隨機性。一旦國際經濟金融形勢有變,大量的投機資本外流,會使我國的外匯儲備突然減少,導致國內銀根緊縮。貨幣當局只能被動地適應,放鬆銀根,免得經濟環境過緊。但流動資本的最大特點是其不定性,貨幣當局的反應不可避免地相對遲緩、滯後,且力度不易掌握,從而使我國的經濟易受世界經濟動盪的影響。
3、對當前經濟「軟著陸」目標的影響。
目前中央銀行的目標是宏觀緊縮,銀根抽緊,努力使經濟實現「軟著陸」,而外匯儲備急劇增加導致高能貨幣的投放,一定程度上給這一政策目標的實現,帶來了難度。外匯占款的增加,使同行不得不更進一步緊縮國內信貸,使內向型 企業受到的緊縮力度較原計劃更大,而外向型企業相對較為寬松,從而影響了正常的產業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