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7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有哪些特點呢
2017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第五,銀行遠期結售匯逆差總體收窄。2017年,銀行對客戶遠期結匯簽約額同比增長111%,遠期售匯簽約額增長12%,遠期結售匯簽約逆差260億美元,較2016年下降69%,說明2017年人民幣匯率預期總體更加穩定。
第六,外匯儲備余額持續回升。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1399億美元,較2016年末增加1294億美元。其中,2至12月份外匯儲備余額連續11個月回升。
❷ 關於我國今年來外匯市場發展情況200字
第一階段(1979—1984年)。1979年我國的外貿管理體制開始進行改革,對外貿易由國營外貿部門一家經營改為多家經營。由於我國的物價一直由國家計劃規定,長期沒有變動,許多商品價格偏低且比價失調,形成了國內外市場價格相差懸殊且出口虧損的狀況,這就使人民幣匯價不能同時照顧到貿易和非貿易兩個方面。為了加強經濟核算並適應外貿體制改革的需要,國務院決定從1981年起實行兩種匯價制度,即另外製定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並繼續保留官方牌價用作非貿易外匯結算價。這就是所謂的「雙重匯率制」或「匯率雙軌制」。
1980年人民幣官方牌價為1美元=1.50元人民幣。從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期間,我國實行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貿易外匯1美元=2.80元人民幣,官方牌價即非貿易外匯1美元=1.50元人民幣。
第二階段(1985—1990年)。在人民幣雙重匯率制下,外貿企業政策性虧損,加重了財政補貼的負擔,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外國生產廠商對雙重匯率提出異議。1985年1月1日,我國又取消了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幣。
事實上,1986年隨著全國性外匯調劑業務的全面展開,又形成了統一的官方牌價與千差萬別的市場調劑匯價並存的新雙軌制。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物價上漲速度加快,而西方國家控制通貨膨脹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政府有意識地對人民幣匯率作了相應持續下調。1995年8月21日,人民幣匯率調低至1美元=2.90元人民幣;同年10月3日再次調低至1美元=3.00元人民幣;同年10月30日又調至1美元=3.20元人民幣。
從1986年1月1日起,人民幣放棄盯住一攬子貨幣的做法,改為管理浮動。其目的是使人民幣匯率適應國際價值的要求,且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1986年7月5日,人民幣匯率再度大幅調低至1美元=3.7036元人民幣。1989年12月16日,人民幣匯率又一次的大幅下調,由此前的1美元=3.7221元人民幣調至當日的4.7221元人民幣。1990年11月17日,人民幣匯率再次大幅下調,由此前的4.7221元調至當日的5.2221元人民幣。
第三階段(1991—1993年)。自1991年4月9日起,我國開始對人民幣官方匯率實施有管理的浮動運行機制。國家對人民幣官方匯率進行適時適度、機動靈活、有升有降的浮動調整,改變了以往階段性大幅度調整匯率的做法。實際上,人民幣匯率實行公布的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存的多重匯率制度。
第四階段(1994—2005年)。從1994年1月1日起,我國實行人民幣匯率並軌。1993年12月31日,官方匯率1美元兌換人民幣5.8元;調劑市場匯率為1美元兌換人民幣8.7元左右。從1994年1月1日起,將這兩種匯率合並,實行單一匯率,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定為1美元兌換8.70元人民幣。同時,取消外匯收支的指令性計劃,取消外匯留成和上繳,實行銀行結匯、售匯制度,禁止外幣在境內計價、結算和流通,建立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改革匯率形成機制。這之後,建立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外匯管理體制相繼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尤其是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後,我國政府承諾:在2000年之前,將實現經常項目下人民幣可兌換。事實上,1994年我國已開始實行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有條件」的可兌換,並已消除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中的絕大多數限制。
1996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消除了若干在1994年後仍保留的經常賬戶下非貿易非經營性交易的匯兌限制;1996年7月,又消除了因私用匯的匯兌限制,擴大了供匯范圍,提高了供匯標准,超過標準的購匯在經國家外匯管理局審核後即可購匯;1996年7月1日,我國將外商投資企業也全面納入全國統一的銀行結售匯體系,從而取消了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後尚存的經常項目匯兌限制。
第五階段(2005年至今)。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相關事宜公告。其主要內容如下。
(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2)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匯市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
(3)2005年7月21日19:00時,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作為次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外匯指定銀行之間交易的中間價,外匯指定銀行可自此時起調整對客戶的掛牌匯價。
(4)現階段,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3‰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上下一定幅度內浮動。
(5)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市場發育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適時調整匯率浮動區間。
❸ 國外的外匯交易市場情況是怎樣的
國外 外匯市場 個人參與很少
❹ 外匯市場受什麼影響,有人為操縱的情況嗎
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政治局勢:國際、國內政治局勢變化對匯率有很大影響,局勢穩定,則匯率穩定;局勢動盪則匯率下跌。所需要關注的方麵包括國際關系、黨派斗爭、重要政府官員情況等
1.經濟形勢:一國經濟各方面綜合效應的好壞,是影響該國貨幣匯率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其中主要考慮經濟增長水平、國際收支狀況、通貨膨脹水平、利率水平等幾個方面。
2.軍事動態:戰爭、局部沖突、等將造成某一地區的不安全,對相關地區以及弱勢貨幣的匯率將造成負面影響,而對於遠離事件發生地國家的貨幣和傳統避險貨幣的匯率則有利。政府、央行政策:政府的財政政策、外匯政策和央行的貨幣政策對匯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時是決定作用。如政府宣布將該國貨幣貶值或升值;央行的利率升降、市場干預等。
3.市場心理:外匯市場參與者的心理預期,嚴重影響著匯率的走向。對於某一貨幣的升值或貶值,市場往往會形成自己的看法,在達成一定共識的情況下,將在一定時間內左右匯率的變化,這時可能會發生匯率的升降與基本面完全脫離或央行干預無效的情況。
4.投機交易:隨著金融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充斥在外匯市場中的國際游資越來越龐大,這些資金有時為某些投機機構所掌控,由於其交易額非常巨大,並多採用對沖方式,有時會對匯率走勢產生深遠影響。如量子基金阻擊英鎊、泰珠,使其匯率在短時間內大幅貶值等。
5.突發事件:一些重大的突發事件,會對市場心理形成影響,從而使匯率發生變化,其造成結果的程度,也將對匯率的長期變化產生影響。如911事件使美元在短期內大幅貶值等。 一、政治因素對匯率的影響由於外匯市場主要以流動性資產構成,每日國際市場成交量超過1萬億美元,與股市、債市相比其對於政治等因素的反應程度要大很多.面臨風險時,國際投機客為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迅速地由一種貨幣轉換為另一種貨幣,這樣就進一步加大了匯市的波動程度。
外匯市場成交量大,市場透明度高 全球外匯市場日均成交量達4萬億美元,如此大的市場不存在莊家,沒有哪個機構或者財團能夠操縱這么大的市場,且外匯投資的對象是國家經濟,數據和新聞都是在全球范圍內共享的。
❺ 我國外匯市場運行情況穩定嗎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銀行結售匯順差106億美元,1—4月累計逆差76億美元,近期外匯市場供求持續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4月企業等非銀行部門涉外收支逆差99億美元,1—4月累計順差8億美元,今年以來相關市場主體的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均衡。4月我國外匯儲備余額有所下降,主要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回調等因素影響,外匯市場運行平穩。
該發言人認為,4月以來,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上升,美元匯率、利率均有所走高,新興市場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壓力增加,但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形勢保持穩定,說明我國經濟基本面發揮了穩定外匯市場預期的根本性作用。未來,在國內經濟持續平穩運行的基礎上,我國外匯市場將能夠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總體延續合理均衡的跨境資金流動格局。
❻ 外匯交易可能帶來的不利情況有哪些
1.缺乏持續的前景。許多時候,零售交易者可能無法明確地了解行情。這或許會導致做出錯誤的判斷。看起來低迷的貨幣可能正在做上漲前的鞏固,因為宏觀經濟因素可能醞釀著利好的上漲趨勢。2.可能會失去所有本金。不難見到提供1:500或更高杠桿比例的外匯經紀商。那些無法管控風險且使用了高杠桿的交易者很快會虧掉所有本金。外匯經紀商提供高杠桿的目的是增加整體交易量。這容易導致外匯新手選擇錯誤的杠桿比例並虧掉得之不易的資金。此外,外匯經紀公司設置的保證金要求過低,這進一步增加了零售交易者的脆弱性。3.外匯交易容易滋生貪婪情緒。使用1:100杠桿的新手有時可能會在數分鍾內實現100%的利潤。這會讓交易者過度自信,並開始幻想利用高杠桿每周或甚至每天獲得400%至500%的收益。由於這種貪婪的心態,賬戶余額最終面臨著全部虧空的巨大風險。4.對外匯交易的沉迷。外匯市場每周5天、每天24小時營業,因此,隨時面臨著許多交易機會。不斷流入的經濟指標和全球地緣政治新聞可以確保隨時有一些貨幣對處於趨勢狀態中。這會鼓勵交易者不停地買入和賣出貨幣對,並且始終持有一些未結頭寸,從而導致嚴重的過量交易。由於判斷失誤而不斷增長的虧損甚至會刺激交易者開立更多的頭寸。這種惡性循環很容易導致人們災難般地沉迷於交易。5.壓力。外匯市場的波動性隨時都有可能變得非常高。與很少受到異地政治動態影響的股市不同,貨幣市場可能會突然出現很強的波動性。因此,交易者必須不斷地觀察圖表、追蹤政治動態並關注即將發生的經濟新聞。此外,受到誘惑的交易者經常會比計劃時間更早地入場或離場,結果卻發現其損失更大。這種高要求的交易活動很容易為經驗不足的交易者帶來壓力,進而對交易者的健康和個人生活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❼ 誰來給我說下 現在外匯市場的狀況 行情怎麼樣
現在日本地震,美國經濟復甦,利比亞戰爭等嚴重影響外匯市場! 正是大賺一筆的時候啊!
❽ 現在的外匯市場情況怎樣
中國外匯市場是中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的外匯市場是一個封閉的、以銀專行間市場為屬中心的市場體系,銀行的壟斷性地位的存在,造成了我國外匯市場競爭不足、效率低下,因此,要想完善我國的外匯市場,就需要完善中央銀行的外匯干預機制,促進各銀行主體之間的公平競爭。
中國外匯市場面臨著以下方面亟待進一步改革和完善:1加大國有銀行的商業化改革;2逐步放鬆外匯存貨管制;3促進外匯銀行競爭,防止壟斷;4人民幣匯率機制與外匯市場發展相結合;5完善中央銀行的外匯干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