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近幾年中國上市公司並購失敗的案例有那些
如果我們關注歐洲的股市就可以看到,電信板塊的骨幹企業這幾周一直在歐洲市場領跑,英國電信的股價在過去幾個星期中增長了4.4%。而這一段時間內全球范圍內的電信並購案也不斷發生:荷蘭KPN投入11.2億歐元收購了Telfort,義大利電信公司願意出售其在巴西電信公司的股份,西班牙的Telefynica公司有意以2.9億美元收購中國網通的股份。今年1月31日,SBC以160億美元收購了AT&&T;5月,Verizon以84.4億美元收購了MCI。
但是,在成功者眩目的光環背後,更多的是失敗者的黯然神傷。許多電信公司不惜血本大肆向海外市場擴張,特別是在全球電信業空前繁榮的上世紀末,部分電信運營商甚至為此孤注一擲,甘冒債台高築的巨大風險。這其中,雖然不乏成功者,但鎩羽而歸、因此一蹶不振者也大有人在。貌似平坦的大道下面,往往也隱藏著「噬人」的陷阱。國際化,本來就是一場「與狼共舞」的高風險游戲。
1.德國電信:北美玩不轉,遺恨失吞吳
德國電信可謂電信企業國際化的典型代表。多年的擴張使德國電信成為名符其實的全球性運營商,但與此同時,大規模海外擴張也給德國電信帶來了嚴重的「內傷」,背上了沉重的負擔。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這家電信巨頭向美國市場的拓展。
在進軍美國電信市場之初,德國電信首先將目標鎖定在美國VoiceStream無線公司,並將並購這家無線運營商作為進軍美國市場的第一步。
當時,VoiceStream無線是全球發展最快的行動電話運營商之一,雖然在美國的市場佔有率僅為4%,但其網路已基本覆蓋全美,擁有大量潛在用戶群體。因此,德國電信將收購VoiceStream作為進軍美國電信市場的切入點,期望這項收購能夠為其進軍美國市場鋪平道路。
但沒有想到的是,這項收購卻頗費周折。首先是收購計劃宣布後,在法蘭克福交易所,德國電信股價應聲大跌,原因是投資者擔憂收購代價過高,並擔心這項收購會遭遇美國管理層的阻撓。事實證明,這些投資者的擔憂不無道理。這項收購果然遭到美國參議員的強烈反對,以霍林斯為代表的美國參議員堅決反對德國政府控股的德國電信兼並美國VoiceStream無線公司,堅持德國電信的政府參股量不能超過25%。
雖然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最終於2001年4月25日批准了這項收購案,德國電信以225億美元的價格成功並購VoiceStream公司,但由於這一並購案耗時近一年,全球電信市場環境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德國電信在終於贏得美國市場的同時,也進一步加重了德國電信已經很沉重的債務負擔。
包括收購VoiceStream無線公司在內的全球范圍內大規模的收購,在將德國電信推向國際電信巨頭的同時,也給它帶來了巨大的債務負擔,同時許多被收購公司在全球電信市場嚴重衰退的情況下,大幅度貶值或是經營出現虧損,從而使得企業市值下降,債務負擔越來越重,盈利水平連續下滑。
今年7月初,這家德國電信業巨擘透露,正在考慮出售公司下屬的T-Mobile美國子公司。而這家公司的前身正是此前德國電信費盡周折並購的VoiceStream無線公司。這意味著德國電信在美國市場已萌生退意,也意味著德國電信此前收購VoiceStream無線公司之舉,實際上是一著錯棋。
德國電信目前意欲退出美國市場的主要原因,是當前美國子公司的網路正面臨可能高達100億美元的升級改造,這必然會進一步加重公司的債務負擔,而德國電信出售其美國業務,則可以獲得302億美元左右的現金。在目前情況下,對於德國電信而言,顯然後者更有吸引力。
2.NTT DoCoMo:「I-Mode」的柔情,歐美永遠不懂
2000年11月,鑒於當時「i-Mode」移動網路服務在本土市場獲得了巨大成功,日本NTT DoCoMo公司決策層決定趁機拓展海外市場。為此,NTT DoCoMo向包括荷蘭KPN-mobile公司和美國AT&T無線通信公司在內的四家海外移動通信運營商投入了總計達160億美元的巨資。作為交換,這四家公司將在各自的網路中運行DoCoMo公司的「i-Mode」移動網路服務,以及其WCDMA 3G技術。當初DoCoMo公司的如意算盤是,這些海外投資項目順利實施後,公司就可以從「i-Mode」服務和3G技術專利中獲取來自海外的滾滾收益。
然而,事與願違,在日本本土大獲成功的「i-Mode」服務在海外市場卻一敗塗地。2002年末,日本國內「i-Mode」服務用戶已多達3500萬,而整個歐洲「i-Mode」服務用戶還不足15萬。在美國,這項服務同樣遭到市場冷遇,DoCoMo公司在AT&T無線通信公司98億美元的投資損失高達80%。
DoCoMo公司揮師美國、歐洲等海外市場失利的主要原因,其實更多地歸咎於文化層面上的沖突。在日本本土市場,「i-Mode」服務由於恰好迎合了日本年輕一代的需求,因而獲得了極大成功。但在歐美市場上,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使歐美用戶對這一服務缺乏足夠興趣。更為不幸的是,在歐美市場,人們普遍認為「i-Mode」服務只是3G服務之前的過渡性技術。因此,DoCoMo公司的「i-Mode」服務難以吸引歐美用戶是必然的,也決定了DoCoMo公司這項海外投資戰略註定將以遺憾收場。
3.沃達豐:看家本領也有失手時
大規模的收購,在將德國電信推向國際電信巨頭的同時,也給它帶來了巨大的債務負擔,同時許多被收購公司在全球電信市場嚴重衰退的情況下,大幅度貶值或是經營出現虧損,從而使得企業市值下降,債務負擔越來越重,盈利水平連續下滑。
英國沃達豐集團從一家規模不大的電信業公司,在短短數年內發展壯大成為業務橫跨25個國家的全球電信業巨擘,公司國際化戰略的成功功不可沒。但即使是這家被公認為擅長打海外戰的巨頭也同樣有失手之時。如2004年,對美國AT&T無線公司志在必得的沃達豐就出人意料地落敗於競購對手Cingular無線公司,讓業內人士大跌眼鏡。
此前,業內普遍認為,收購AT&T無線可以使沃達豐順利進入美國市場,並在美國市場推出沃達豐自有品牌,並使其客戶可以在全球眾多國家使用同一網路,進而獲得較好的綜合性收益。但誰也不曾料到,2004年2月17日,Cingular無線公司最終報出405億美元的天價,一舉擊敗出價380億美元的英國沃達豐集團,成功將美國第三大移動電信運營商AT&T無線收歸旗下。
有業內人士指出,除了出價原因外,沃達豐之所以在這次競標中落敗,與其外國公司的身份也有很大關系。因為這之後,曾有消息稱,沃達豐進軍美國市場的另一個選擇可能就是強行收購西南貝爾。但最終可能考慮到這項收購不僅成本高,而且可能會遭遇美國政府的阻撓,因而也宣告作罷。
實際上,除了競購美國AT&T無線公司失利外,沃達豐在海外其他市場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2004年,沃達豐在日本市場的業績就明顯不佳,銷售額與運營利潤分別下滑了6%與27%,並出現客戶流失現象,不少客戶轉投到競爭對手NTT DoCoMo和KDDI門下。
從美國運營商的並購大潮到中國電信運營商的海外資本試水,帶給我們的思考和啟發都很多。相對於國際大型電信運營商公司成熟的多元化資本運作理念與技巧,國內電信運營市場的資本運作方式和融資方式仍略顯單一。
但隨著企業的壯大和國際化的需求,海外並購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然而國內運營商在實施戰略合作或者並購的同時,還要考慮以下問題:
1.不單純追求規模。不能單純追求規模效應,應該明確自身的戰略目的,明確要將資源投入到什麼領域,避免盲目投資。沃達豐進入美國市場時,選擇Verizon無線公司作為合作夥伴,但後者的技術與沃達豐的服務並不兼容,致使沃達豐在美國業務的開展出現重重困難。
2.合理規劃並購步驟。應採取合作-收購部分股份結成戰略聯盟-整體並購的方式循序漸進,規避風險,積累經營經驗。
3.預先評估。對企業新的協同要求的考慮,預先准確評估未來整合的難度和風險。
4.法國電信:德國市場遭遇滑鐵盧
2001年10月,法國電信出價37億歐元購買了德國行動電話運營商Mobilcom AG公司28.5%的股份,期望通過參股形式向德國移動通信市場滲透。但由於Mobilcom公司創始人格爾哈德?施密特仍持有這家德國移動運營商40%的股份,仍是德國移動最大的股東,仍掌握著公司的實際操控股,作為第二大股東的法國電信對Mobilcom公司日常業務根本無從置喙。不久之後,雙方的合作就出現了裂痕,法國電信與施密特在網路建設等問題的決策上出現了巨大分歧,尤其是施密特家族動用Mobilcom公司資金購買股票一事,更給雙方的合作蒙上了陰影。
最後施密特向法國電信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法國電信或者投資13億歐元完成3G網路建設,或者完全兼並Mobilcom公司。對於施密特的要求,其時已債務纏身的法國電信當然不會接受。
2002年9月12日,法國電信決定停止投資Mobilcom公司,並出讓所持有的Mobilcom公司股份。至此,法國電信進軍德國移動通信市場的行動宣告收場。在當年的財務報表上,法國電信將參股Mobilcom公司列為投資損失,虧損額總計高達71億歐元。
法國電信投資德國Mobilcom公司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對德國3G通信市場估計錯誤。德國3G許可證拍賣結束後不久,國際電信市場就風雲突變。一度炙手可熱的3G技術驟然冷卻,競拍3G牌照的巨額投入使Mobilcom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並殃及法國電信深陷泥沼,無以自拔。
5.Quam公司:美麗的泡泡讓我昏了頭
西班牙Telefynica電信公司和芬蘭Sonera電信公司合資組建的Quam公司,是另一個在德國3G市場鎩羽而歸的案例。
2000年,鑒於歐洲3G市場如火如荼的發展熱潮,西班牙Telefynica電信公司和芬蘭Sonera電信公司在德國合資組建了Quam公司,並在德國3G牌照競拍中出價164.46億德國馬克,獲得了一份3G牌照。但此後,3G市場卻並未如同人們所料的那樣出現爆炸性增長,而競拍3G牌照的巨額投入卻使包括Quam公司在內的不少運營商不堪重負。
2002年10月,在競拍3G牌照之後不到兩年,Quam公司宣布破產,標志著Telefynica公司與Sonera公司聯手德國3G市場夢的最終破滅。
有業內人士指出,Quam公司進軍德國市場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對3G牌照和市場需求評估失當。同時,競得3G牌照的Quam公司在著手建設網路的過程中,由於不滿足互聯互通的條件和要求,未能順利實現與其他運營商的互聯互通,網路能力不足以滿足需求,也是導致其最終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6.印度市場:早起的鳥不一定有蟲吃
自1992年開始,印度電信市場逐漸走向全面開放,尤其是在最初幾年,由於印度的BSNL、MTNL與VSNL等三大固定電話運營商被禁止進入移動通信市場,因而使印度行動電話市場一度成為對國外運營商最具吸引力的市場之一。包括英國電信、和記電訊、法國電信、南方貝爾等在內的海外運營商,相繼通過獨資或合資方式迅速向印度各大主要城市滲透。
但實際上,印度市場並沒有如預期的那樣發展迅速、利潤豐厚,並且後來印度政府還逐漸解除了固話運營商進入移動通信市場的禁令,使印度移動通信市場的競爭更趨激烈,利潤空間受到進一步壓縮,最終導致先期進入印度市場的英國電信、法國電信、南方貝爾等海外電信運營商相繼撤離。
英國電信、法國電信、南方貝爾在印度市場挫敗的原因是對這一市場的發展情況估計不足,貿然進入加之政策出現反復,使這些海外運營商措手不及,不得不悻然而去。
7.中國移動:我要是拿的彩禮多一點就好了
6月18日,國內最大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試圖收購巴基斯坦電信股份,開始國際化戰略的首次嘗試,卻折戟沉沙。
中國移動最終報出14億美元的報價,但由於同時參與競標的阿聯酋電信最終報價約為25.98億美元,高於中國移動集團公司的出價,因此阿聯酋電信最終成功入股巴基斯坦電信。
電信戰略咨詢專家王煜全認為,缺乏國際化經驗讓中國移動在「臨門一腳」時,顧慮重重,直至落敗。「中國移動勇敢地走出去進行國際化嘗試值得鼓勵,瞄準東南亞電信市場也可圈可點,但它缺乏國際化經驗,最終的報價就是佐證。」王煜全認為,中國電信企業國際化直面三個問題:第一,涉及到企業本身管理水平、國際化經驗以及市場判斷力等諸方面;第二,政府的支持;第三,因為海外收購牽涉國有資產流失問題,讓許多「國」字頭的企業顧慮重重。
「對於純粹資本的輸出,中國公司不佔優勢,可以多向跨國公司學習經驗、管理的高層次輸出。」王煜全說。
8.阿爾卡特:失利緣起「巨人情結」。
2001年5月,當法國電訊設備製造商阿爾卡特公司宣布欲收購美國朗訊科技公司的消息時,許多人認為這將是這家法國頭號電訊設備製造巨頭進軍美國市場的最好機會。
對於阿爾特公司而言,如果能夠成功收購朗訊,將對北電網路構成強大威脅。阿爾卡特公司雖然在歐洲市場的發展有目共睹,但在某些技術領域、尤其是光纜和有線領域,仍落後於北電和朗訊,因此,收購朗訊不僅可以使阿爾卡特順利挺進北美電信市場,而且能夠加速其向全球性電信設備供應商的轉型。
但最終,這項收購卻以失敗告終。2001年6月,朗訊科技公司斷然結束了與阿爾卡特公司的並購談判,使阿爾卡特借朗訊公司進軍北美電信市場的計劃化為泡影。
阿爾特公司收購朗訊失敗的原因首先是阿爾卡特自身規模有限,雖然在歐洲市場上取得了不欲的業績,但在全球電信市場上,阿爾卡特仍無法與沃達豐或諾基亞等巨頭相提並論,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區域性巨頭,這可能是導致收購朗訊計劃折翼的最主要原因。其次,可能是朗訊公司的「巨人情結」在作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全球電訊市場獨步天下的朗訊公司甚至曾計劃將諾基亞收歸旗下。而十年後,竟會成為當年根本未入自已法眼的阿爾卡特公司的盤中餐,自然不是朗訊、甚至美國投資者願意看到的,這也是朗訊最終拒絕阿爾卡特收購的一個深層原因。
『貳』 誰知道全球五百強企業
世界五百強企業
通用汽車公司 [英文] 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 [英文] 沃爾-馬特百貨公司 [英文]
三井公司 [英文] 伊騰忠商社 [英文] 三菱公司 [英文]
埃克森公司 [英文] 通用電氣公司 [英文] 豐田汽車公司 [英文]
皇家荷蘭殼牌集團 [英文] MARRUBENI公司 [英文] 住友司 [英文]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 [英文] AXA公司 [英文] 花旗集團 [英文]
大眾汽車公司 [英文] 日本電報電話公司 [英文] 日勝公司 [英文]
BP 阿莫科公司 [英文] 日本人壽保險公司 [英文] 西門子公司 [英文]
安聯保險 [英文] ING集團公司 [英文] 美國郵政服務公司 [英文]
松下電器產業公司 [英文] 索尼公司 [英文] 波音公司 [英文]
美國電報電話公司 [英文] 菲亞特公司 [英文] 城市持股公司 [英文]
日產汽車公司 [英文] 莫比爾公司 [英文] 美洲銀行公司 [英文]
通用保險股份公司 [英文] 聯合利華公司 [英文] 本田汽車公司 [英文]
德意志行 [英文] 台市互助人壽保險公司 [英文] 惠普公司 [英文]
國家農場保險公司 [英文] 東芝公司 [英文] 聯合利華公司 [英文]
匯豐控股有限公司 [英文] 富士通公司 [英文] 費巴集團公司 [英文]
西爾斯-羅巴克公司 [英文] 住友壽險公司 [英文] 雷諾公司 [英文]
德國電訊公司 [英文] 菲利浦電氣公司 [英文] 東京電力公司 [英文]
蘇黎世金融服務公司 [英文] NEC公司 [英文] 杜邦公司 [英文]
標致公司 [英文] RWE集團公司 [英文] 寶潔公司 [英文]
法國電力公司 [英文] 埃爾夫阿基坦公司 [英文] 帕斯奇塞納蒙特銀行 [英文]
寶馬公司 [英文] ABN阿莫羅持股公司 [英文] 美林公司 [英文]
慕尼黑RE集團 [英文] 凱馬特公司 [英文] 萊昂納斯奧克斯公司 [英文]
美國謹慎保險公司 [英文] 埃尼公司 [英文]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英文]
農業信貸公司 [英文] 德士古公司 [英文] 美國國際集團公司 [英文]
法尼梅公司 [英文] 福蒂斯公司 [英文] 奇斯曼哈頓公司 [英文]
戴頓哈德遜公司 [英文] 康帕克計算機公司 [英文] 大西洋貝爾公司 [英文]
ABB阿斯那布勞恩勃沃里公司 [英文] TOMEN公司 [英文] 安隆公司 [英文]
加福爾公司 [英文] 巴斯夫公司 [英文] 摩根-斯坦利集團 [英文]
SBC通訊公司 [英文] 霍姆.德波特公司 [英文] 東京-三菱銀行 [英文]
維亞哥公司 [英文] 三菱電氣公司 [英文] 皮切尼公司 [英文]
UBS公司 [英文] 三星公司 [英文] 朗訊科技 [英文]
雪夫龍公司 [英文] 羅伯特博世公司 [英文] 摩托羅拉公司 [英文]
大都會壽險公司 [英文] 英國電信 [英文] 鮮京公司 [英文]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英文] 三菱汽車公司 [英文] 明治人壽保險公司 [英文]
聯合技術公司 [英文] LIMITED公司 [英文] 克羅傑公司 [英文]
NICHIMEN公司 [英文] 巴黎國民銀行 [英文] 法國電訊公司 [英文]
GTE公司 [英文] 日本產業銀行 [英文] 默克公司 [英文]
聖斯伯里公司 [英文] 義大利電信 [英文] 沃爾沃汽車公司 [英文]
聯合包裹服務公司 [英文] PDVSA公司 [英文] 英特爾公司 [英文]
現代公司 [英文] 第一銀行公司 [英文] 阿爾斯塔特公司 [英文]
康格拉公司 [英文] 皇家與太陽聯盟公司 [英文] 第一銀行公司 [英文]
奧卡恩集團公司 [英文] 聯合包裹服務公司 [英文] NICHIMEN公司 [英文]
沃爾特.迪斯尼公司 [英文] 隋福威公司 [英文] 伊東-八鹿島公司 [英文]
西德意志土地銀行 [英文] 科斯托克公司 [英文] 赫希斯特公司 [英文]
三井互助人壽保險公司 [英文] 強生公司 [英文] USX公司 [英文]
諾華制葯公司 [英文] 愛立信公司 [英文] 蔡斯克魯普公司 [英文]
埃尼爾公司 [英文] 德累斯登銀行 [英文] CNP保險公司 [英文]
佳能公司 [英文] 里昂信貸公司 [英文] 阿爾卡特-阿爾斯通集團公司 [英文]
西格納公司 [英文] 英格雷姆麥克羅公司 [英文] 南方貝爾公司 [英文]
中國銀行 [GB] 中國工商銀行 [GB] 三菱重工公司 [英文]
墨西哥石油公司 [英文] 國民威斯敏斯特銀行 [英文] 百事公司 [英文]
KANSAI電力公司 [英文] 商業銀行 [英文] 巴克萊銀行 [英文]
薩拉.李公司 [英文] 卡特彼勒公司 [英文] 西日本鐵路公司 [英文]
美國百貨公司 [英文] 麥克遜公司 [英文] 第一聯合公司 [英文]
弟阿格公司 [英文] 埃特納人壽與意外傷害保險公司 [英文] 曼內斯曼公司 [英文]
國際造紙公司 [英文] 富士銀行 [英文] 住友銀行 [英文]
旭互助壽險公司 [英文] PG&E 公司 [英文] 普里伊薩格公司 [英文]
可口可樂公司 [英文] 紐約人壽保險公司 [英文] 旭化學工業公司 [英文]
拉勃銀行 [英文] 西班牙電訊公司 [英文] 施樂公司 [英文]
三星電子公司 [英文] AMR公司 [英文] 萊曼兄弟控股公司 [英文]
戴爾電腦 [英文] 三和銀行 [英文] 聖戈班公司 [英文]
伊里公司 [英文] 埃貢公司 [英文] 雷聲公司 [英文]
北方電訊 [英文] 道氏化學公司 [英文] 東日本鐵路公司 [英文]
SNCF公司 [英文] 皮諾特-普林特普集團公司 [英文] JUSCO公司 [英文]
聯合保健公司 [英文] 斯坦德集團公司 [英文] 旭化學工業公司 [英文]
美國技術公司 [英文] MCI世界通訊公司 [英文] BCE公司 [英文]
BOUYGUES公司 [英文] UAL公司 [英文] J P.摩根公司 [英文]
約翰漢科共同壽險公司 [英文] 蘇比維魯公司 [英文] 布里斯托爾-邁耶斯-施貴寶公司 [英文]
諾威治聯合公司 [英文] 哈利博頓 [英文] 富來第馬克公司 [英文]
馬來西亞石油公司 [英文] 布羅肯.希爾公司 [英文] 阿貝國家公司 [英文]
佛蘭茲漢尼爾公司 [英文] 橋石公司 [英文] 金松公司 [英文]
大伊智貫魚銀行 [英文] 電子數據系統 [英文] 德意志巴恩公司 [英文]
阿歇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 [英文] AMP公司 [英文] 中分電力公司 [英文]
安田互助人壽保險公司 [英文] 瑞士再保險公司 [英文] 巴西銀行 [英文]
卡西諾集團公司 [英文] 德意志郵政公司 [英文] 東京海事與火災保險公司 [英文]
創意系統公司 [英文] 馬自達汽車公司 [英文] 勞.加茲普羅姆公司 [英文]
阿爾卡公司 [英文] 阿爾伯特遜公司 [英文] 豪爾法克斯建築會社 [英文]
沃爾格林公司 [英文] 聯邦百貨商店公司 [英文] 法國郵政公司 [英文]
拜里斯切國家銀行 [英文] 拉格公司 [英文] 微軟 [英文]
明尼蘇達礦業與製造業公司 [英文] 巴西石油公司 [英文] 比爾鮑.維茲卡亞銀行 [英文]
標准人壽保險公司 [英文] 帝國化學工業公司 [英文] 德爾海茲「利蓮」公司 [英文]
德州公用 [英文] CVS公司 [英文] 日本石油公司 [英文]
伯靈頓北桑塔佛公司 弗來明公司 [英文] 高島野公司 [英文]
三星人壽保險公司 [英文] 日本煙草公司 [英文] 米切林公司 [英文]
丹儂集團公司 [英文] 麗都公司 [英文] 曼公司 [英文]
大成公司 [英文] 三洋電氣公司 [英文] 登索公司 [英文]
迪爾公司 [英文] 浦菲澤公司 [英文] 溫-迪克斯百貨公司 [英文]
伯格.布魯斯威克公司 [英文] 諾基亞 [英文] 馬克斯與斯賓塞公司 [英文]
柏林銀行公司 [英文] 邁卡爾公司 [英文] 豐田通笑公司 [英文]
斯卡迪納集團公司 [英文] 孝爾斯.邁耶公司 [英文] 美國家庭產品公司 [英文]
加拿大皇家銀行 [英文] 蒙特迪生公司 [英文] 可口可樂 [英文]
埃默遜電器公司 [英文] 聖保羅IMI公司 [英文] 斯密斯克林比凱姆公司 [英文]
梅百貨商店公司 [英文] 斯塔托爾公司 [英文] 葛闌素威康公司 [英文]
喬治亞-太平洋公司 [英文] 伯克夏哈撒韋公司 [英文] 利比蒂互助人壽保險公司 [英文]
新聞公司 [英文] 中國化工進出口公司 [英文] 因特撒銀行 [英文]
日本捷運公司 [英文] 夏普公司 [英文] 漢莎航空集團公司 [英文]
伯特爾斯曼公司 [英文] 阿克佐諾貝爾公司 [英文] 達那公司 [英文]
華盛頓共同基金 [英文]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 [英文] 國立澳大利亞銀行 [英文]
泛加輸油管道 [英文] 弗勞爾公司 [英文] 三井FUDOSAN公司 [英文]
固特異輪胎與橡膠公司 [英文] 伊斯特曼.柯達公司 [英文] 太陽互助人壽保險公司 [英文]
清水公司 [英文] 義大利聯合信貸 [英文] 公用聯合公司 [英文]
奧托郵購兩合公司 [英文] 全國保險企業公司 [英文] 阿拉斯通公司 [英文]
KINGFISHER公司 [英文] 新聞公司 [英文] 雅培制葯公司 [英文]
拉加德里集團公司 [英文] 多倫多自治領銀行 [英文] 麥克唐納公司 [英文]
法律通用保險公司 [英文] IBP公司 [英文] 美國西部公司 [英文]
維亞康姆公司 [英文] 洛拉爾公司 [英文] 金伯萊-克拉克公司 [英文]
東方電力公司 [英文] 日特愛德公司 [英文] LOWE'S公司 [英文]
DENTSU公司 [英文] 五十鈴汽車公司 [英文] 蘇格蘭皇家銀行 [英文]
菲利浦石油公司 [英文] 約翰遜控制公司 [英文] 銀行家信託紐約公司 [英文]
安豪澤-布施公司 [英文] ASDA 集團公司 [英文] 施倫泊格 [英文]
英國郵政局公司 [英文] 隋神福威公司 [英文] 三菱化學公司 [英文]
電路城集團 [英文] 森特理克公司 [英文] 烏爾沃斯公司 [英文]
安田火災與海事保險公司 [英文] 泰克國際公司 [英文] 凸版印刷公司 [英文]
北方鋼鐵聯合公司 [英文] 日本航空公司 [英文] 高露潔公司 [英文]
聯合太平洋公司 [英文] 漢高公司 [英文] 阿爾貝特公司 [英文]
法國天然氣公司 [英文] 托斯克公司 [英文] 理光公司 [英文]
惠而浦公司 [英文] 德國冶金公司 [英文] 皮切尼公司 [英文]
武中公司 [英文] 特里斯特拉公司 [英文] 拉法日公司 [英文]
法國航空公司 [英文] 日本旅行局 [英文] 維爾豪澤公司 [英文]
加拿大電力公司 [英文] 佳迪尼.馬瑟遜公司 [英文] 大眾互助人壽保險公司 [英文]
艾里莉麗公司 [英文] KYUSHU電力公司 [英文] 阿第克公司 [英文]
旭玻璃公司 [英文] 克威爾內公司 [英文] 日本能源公司 [英文]
大日本印刷公司 [英文] 諾瓦斯考地亞銀行 [英文] 喬治威斯頓公司 [英文]
埃德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 OBAYASHI公司 [英文] 愛迪生國際公司 [英文]
太陽公司 [英文] 西格雷公司 [英文] 赤水住宅公司 [英文]
DDI公司 [英文] 富士重工業公司 [英文] 吉列公司 [英文]
王子造紙公司 [英文] 蓋普公司 [英文] 住友電器工業公司 [英文]
樂喜金星電子公司 [英文] 卡斯達特公司 [英文] 義大利商業銀行 [英文]
福頓公司 [英文] 德意志合作銀行 [英文] 信念健康公司 [英文]
中國石油公司 [GB] 美國通用保險 [英文] 半島東方汽船公司 [英文]
KAWASHO公司 [英文] 神戶鋼鐵公司 [英文] 哈門那公司 [英文]
西北航空公司 [英文] 大西洋與太平洋茶葉公司 [英文] 浦項鋼鐵公司 [英文]
辦公用品倉儲商店 [英文] BEST BUY 公司 [英文] 耐克公司 [英文]
德古薩公司 [英文] 韓國電力公司 [英文] 施霸商業 [英文]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 [英文] 艦隊金融公司 [英文] 川崎重工業公司 [英文]
聖保羅考司 [英文] 雪花牌牛奶產品公司 [英文] 蘇格蘭鰥寡基金 [英文]
理爾公司 [英文] 塞比公司 [英文] 亨氏 [英文]
大宇宙商店 [英文] 出光產業公司 [英文] 重建信貸機構 [英文]
『叄』 112家央企名單 股票代碼
112家央企名單和股票代碼具體如下:
1 中國核工業集公司:中核科技(000777)、東方鋯業(002167)
2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3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衛星(600118)、航天電子(600879)、航天機電(600151)、航天動力(600343)、中航光電(002179)
4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航天電器(002025)、航天通信(600677)、航天長峰(600855)、航天科技(000901)、中興通訊(000063)、航天信息(600271)、航天晨光(600501)
5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航飛機(000768)、中航機電(002013)、中航重機(600765)、貴航股份(600523)、深天馬A(000050)、中航地產(000043)、飛亞達A(000026) 、哈飛股份(600038)、洪都航空(600316)、*ST東安(600178)、中航電子(600372)、中航動控(000738)南方食品(000716)、成發科技(600391)、中航動控(000738)、成飛集成(002190)、中航資本(600705)
6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600150)、*ST鋼構(600072)、廣船國際(600685)
7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風帆股份(600482)、鑫茂科技(000836)、樂普醫療(300003)、中國重工(601989)
8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集集團(000039)華錦股份(000059)、光電股份(600184)、北方導航(600435)、北方創業(600967)、晉西車軸(600495)、凌雲股份(600480)、北方國際(000065)、北方股份(600262)
9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長安汽車(000625)、中國嘉陵(600877)、天興儀表(000710)、江鈴汽車(000550)、湖南天雁(600698)
10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沙河股份(000014) 、天通股份(600330)、華東電腦(600850)、四創電子(600990)、衛士通(002268)、太極股份(002368)、傑賽科技(002544)
11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601857)、山煤國際(600546)、大慶華科(000985)、石油濟柴(000617)
12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化(600028)、上海石化(600688)、泰山石油(000554)、榮豐控股(000668)、*ST儀化(600871)、四川美豐(000731)、江鑽股份(000852)
13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海油工程(600583)、中海油服(601808)
14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國電南瑞(600406)、置信電氣(600517)
15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文山電力(600995)
16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華能國際(600011)、內蒙華電(600863)、北部灣港(000582)
17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大唐發電(601991)、桂冠電力(600236)、華銀電力(600744)
18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國電南自(600268)、華電能源(600726)、華電國際(600027)、英力特(000635)、平庄能源(000780)、龍源技術(300105)、黔源電力(002039)
19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國電電力(600795)、長源電力(000966)
20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電遠達(600292)、吉電股份(000875)、漳澤電力(000767)、上海電力(600021)、露天煤業(002128)、東方熱電(000958)
21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長江電力(600900)
22 中國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神華(601088)
23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號百控股(600640)
24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通(600050)
25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26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軟體(600536)、上海貝嶺(600171)、象嶼股份(600057)、長城電腦(000066)、長城信息(000748)、長城開發(000021) 、深桑達A(000032) 、中電廣通(600764)、南京熊貓(600775)廈門國貿(600755)、華東科技(000727)
27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一汽夏利(000927)、一汽轎車(000800)、一汽富維(600742)、長春一東(600148)、啟明信息(002232)
28 東風汽車公司:東風汽車(600006)、東風科技(600081)
29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中國一重(601106)
30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工國際(002051)、軸研科技(002046)、國機汽車(600335)、藍科高新(601798)
31 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佳電股份(000922)
32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東方電氣(600875)
33 鞍鋼集團公司:鞍鋼股份(000898)、本鋼板材(000761)
34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寶鋼股份(600019)、寶信軟體(600845)、八一鋼鐵(600581)、韶鋼松山(000717)
35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武鋼股份(600005)
36 中國鋁業公司:中國鋁業(601600)、焦作萬方(000612)
37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中國遠洋(601919)、中遠航運(600428)
38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中海集運(601866)、中海發展(600026)、中海海盛(600896)
39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中國國航(601111)
40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東方航空(600115)
41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南方航空(600029)
42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中化國際(600500)、中泰化學(002092)、鹽湖股份(000792)
43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糧地產(000031) 、中糧屯河(600737)、航空動力(600893)、中糧生化(000930)
44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五礦發展(600058),五礦稀土(000831)
45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醫葯(600056)、武漢健民(600976)、中國汽研(601965)
46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建築(601668)
47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48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國投中魯(600962)、國投電力(600886)、中成股份(000151)、國投新集(601918)、中紡投資(600061)
49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招商銀行(600036)、招商地產(000024) 、招商輪船(601872)、深赤灣A(000022) 、中集集團(000039)
50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萬科A(000002) 、東阿阿膠(000423)、博元投資(600656)、長江傳媒(600757)、華潤雙鶴(600062)、華潤三九(000999)、華潤萬東(600055)
51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華茂物流:華貿物流(603128)
52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53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54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
55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56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已與中糧合並)
57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儲股份(600787)、岳陽林紙(600963)、冠豪高新(600433)
58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能源(600508)、中煤能源(601898)、煤氣化(000968)
59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60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61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金自天正(600560)、安泰科技(000969)、中鋼國際(000928)、中鋼天源(002057)、祁連山(600720)、中材節能(603126)
71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物產中拓(000906)、中國玻纖(600176)、北新建材(000786)、洛陽玻璃(600876)、方興科技(600552)、瑞泰科技(002066)
72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色股份(000758)
73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有研新材(600206)、北礦磁材(600980)
74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當升科技(300073)
75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76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77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北車(601299)
78 中國南車集團公司:南方匯通(000920)、中國南車(601766)
79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80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鐵二局(600528)、中國中鐵(601390)
81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中國鐵建(601186)
82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振華重工(600320)、路橋建設(600263)、中國交建(601800)
83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上海普天(600680)、波導股份(600130)、東方通信(600776)、東信和平(002017)
84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高鴻股份(000851)、大唐電信(600198)
85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中牧股份(600195)、中水漁業(000798)
86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87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88 中國中絲集團公司
89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90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國葯股份(600511)、國葯一致(000028) 、現代制葯(600420)、天壇生物(600161)
91 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旅(601888)
92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保利地產(600048)
93 珠海振戎公司
94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95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96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97 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際華集團(601718)
98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99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100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
101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建(601669)
102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03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中金黃金(600489)
104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105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106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易華錄(300212)
107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108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通信(600498)
109 華僑城A集團公司:華僑城A(000069)、華聯控股(000036)、深康佳A(000016)
110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111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中國西電(601179)
112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肆』 南方貝爾的簡介
公司類型 上市公司 (NYSE: BLS) 口號 Listening, Answering
成立於 1984
總部位於 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
重要人物 杜安尼·愛克爾曼, 主席和首席執行官
產業 通訊服務
雇員數目 63,000
產品 電信
收入 5億美元 (2005年)
南方貝爾(英文:Bellsouth,NYSE:BLS}是美國第三大的電信公司,是財富500強之一。南方貝爾是在1984年1月1日美國司法部強行拆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之後行成的七個地區性貝爾公司中的一個。它也是唯一一個仍然使用以前的貝爾公司的商標的小貝爾電話公司。2006年3月5日,AT&T宣布了以670億美元(1股南方貝爾換1.325股AT&T)收購南方貝爾的計劃。 合並之後的公司仍被稱為AT&T。
南方貝爾具有Cingular Wireless 40%的所有權,以及聯合管理權。後者是全美最大的無線語音數據提供商,現有5580萬用戶。
該企業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六十九。
『伍』 世界500強的疑問
是一家公司,只不過名字有變化。
弗萊森電訊與韋里孫通訊可能是音譯上的不同,而且後者是前者兼並了MCI後新成立的公司。西班牙電信國際集團也是西班牙電信收購英國移動通信公司O2後和捷克電信公司後新成立的跨國集團公司。
具體近兩年全球電信公司的兼並與重組如下:
2005年-2006年,電信運營市場重大並購事件
2005年1月31日,西南貝爾(SBC)同AT&T達成協議,西南貝爾以1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T&T。西南貝爾更名為AT&T。這是繼西南貝爾2004年以410億美元收購AT&T無線之後又一重大並購行為。
2005年2月14日,美國最大的有線和無線通信運營商Verizon通信公司宣布以67.5億美元的總價格收購電信運營商MCI。
2005年4月,西班牙電信以27億歐元收購捷克電信公司51.1%的股權。
2005年7月,法國電信宣布同意以64億歐元的現金收購西班牙第三大行動電話運營商Amena80%的股權。
2005年10月31日,西班牙電信公司宣布以177億英鎊的現金收購英國移動通信公司O2。這是歐洲電信業自5年前泡沫破滅以來最大手筆的收購活動。
2005年6月13日,中國香港最大的固網運營商電訊盈科有限公司宣布,將以11.6億港元的現金收購SUNDAY通信公司60%的股份。
2006年3月07日,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Inc.)宣布,同意以價值670億美元左右的股票收購南方貝爾公司(Bell South Corp.)。AT&T同南方貝爾公司合並後,市值可能會在1500億美元以上,大大超過了競爭對手Verizon。
『陸』 電力央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股票
您好。電力混改概念股請參閱下圖
祝投資順利 !
『柒』 康卡斯特的發展歷史
1963年Ralph J. Roberts,Daniel Aaron及Julian A. Brodsky於密西西比州李縣的圖珀洛市創辦,初時公司稱為American Cable Systems,為市內提供有線電視服務,用戶僅為1200人,數年內不時投標密西西比州及賓夕凡尼亞州附近區域的有線電視服務專營權,以增加同戶數目,於1969年在賓夕凡尼亞州的費城成立Comcast Corporation,1972年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
1986年 Comcast 購入25% 的Group W Cable股票,將規模擴大一倍。
1988年 Comcast購入50%的Storer Communications Inc股票,用戶數增加到200萬,成為全美第5大有線電視運營商,同年,收購了American Cellular Network Corporate,進入蜂窩通訊領域,網路覆蓋新澤西,懷俄明,Delaware等州。
1990年 Comcast 並購MetroPhone。同年Ralph J. Roberts的兒子Brian L. Roberts接手公司業務。
1992年 Comcast將AMCELL的資產進行了合並,用戶數增長到700萬。
1994年 Comcast收購了Maclean-Hunter『s 美國部分,增加55萬用戶,一躍成為第三大有線電視運營商,同年Comcast英國公司上市,Comcast開始對高爾夫頻道投資。
1995年 Comcast 購入57%股份,控股QVC,同年收購E.W.Scripps Cable,增加80萬用戶。
1996年,Comcast公司開始放眼高速網路,它和Tele-Communications ,Cox Communications公司一道一起組建了@Home有線調制器服務公司, 此舉讓有線寬頻服務搶先於電話公司的DSL(數字用戶線路)服務起步 。同年,Comcast首次在巴爾迪莫,Sarasota部署寬頻網路,同年Comcast成立Comcast-Spector對體育領域進行投資,擁有NBA 費城76人隊和冰球大聯盟的費城飛人(Flyers)隊。
1997年Microsoft為Comcast投資10億美金, 同時和Disney合作控股E Entertainmen。
1998年,Comcast收購Jones Intercable,增加110萬用戶。收購Prime Communication 增加40.6萬用戶。同年其英國公司賣給了NTL inc。
1999年 Comcast將其無線部分以17億美金賣給了南方貝爾(SBC現今AT&T),1999年收購Great Media Inc 增加8萬用戶,同年Comcast和Mediaone宣布合並為一個600億美金公司,但合並最後未能成功,Comcast收到15億美金的終止費。
2000年 Comcast 收購Lenfest Communications 增加130萬用戶。
2001年底,Comcast繼承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寬頻網路。
2002年 Comcast斥資475億美元收購AT&T Broadband Cable Systems的所有資產,因而取得38個州近2100萬有線電視客戶,這筆交易同時也使Comcast開始了其廣告銷售,其後其廣告業務更名為 Comcast Spotlight,作為交易的一部分,Comcast同時收購了位於Colorado的國家數字電視中心,也就是今天的Comcast Media Center,Comcast一躍成為美國第一大有線電視運營商。同年Comcast部署高清視頻服務和VOD業務。
2004年 Comcast曾提出以660億美元收購華特迪士尼公司,但最終因對方反對而放棄收購。同年Comcast將QVC的股票轉賣給Liberty Media,套現79億美金。
2005年 Comcast和SonyPictures Entertainment 聯合收購MGM ,同年以5.4億美金收購Susquehanna Comminications(此前擁有其30%的股票),這筆並購給Comcast帶來了近23萬有線用戶,7萬數字有線用戶,8.6萬寬頻上網用戶。
2006年Comcast與Time Warner Cable聯手,以176億美金收購因創辦者Rigas家族挪用公司資產而申請破產保護的Adelphia,這筆並購使得Time Warner Cable成為美國第二大有線電視運營商,Comcast和Time Warner同時根據地理位置互換用戶,使得雙方都可以在特定區域最大化。
2006年 Comcast收購軟體公司Platform。
2007年 Comcast以4.8億美金收購Patroit Media,這筆並購給Comcast帶來了近8.1萬有線用戶,同時將其覆蓋范圍擴大到新澤西州。
2009年 Comcast 宣布將和GE談判購買美國最大的電視頻道NBC,Comcast將收購51%的股份。
2014年,收購美國第二大有線電視運營商時代華納有線(Time Warner Cable)。
『捌』 哪些東西也是人類的好幫手
《今日美國》評出的25年來「最偉大」的25個產品或者服務——當然,重要性很大程度上是針對美國民眾而言的。
其實,排名並不重要,關鍵是,我們應當記住這些發明,感謝他們的創造者。
1、手機
DynaTAC 8000x
手機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不過公認的全球首款手機來自摩托羅拉1983年推出的「DynaTAC 8000x」。這個大塊頭重約2磅(將近1公斤),通話時間半小時,售價為3995美元。
2、筆記本電腦
Compaq Portable
有關誰是第一部筆記本電腦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歇,不過康柏在1982年推出的「Compaq Portable」不能忘記。這是康柏公司的第一件產品,也是市面上第一台IBM PC兼容的攜帶型電腦,很快就讓康柏公司異軍突起。該電腦重約28磅(12.7公斤),售價約3000美元,銷量超過53000部。
3、黑莓(BlackBerries)
加拿大公司Research In Motion在1999年的傑作,提供電子郵件服務和一系列實用功能,成為商務人士的首選。
4、借記卡(Debit Card)
有了借記卡,誰還願意帶現鈔?1995年Visa發布借記卡之前,只有2%的人使用這種東西,但短短十年之後,借記卡的交易量已經超越信用卡。
5、來電顯示(Caller ID)
接到電話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當然是看看誰打來的。這個不起眼的小服務要感謝南方貝爾(SouthBell),時間是1984年,地點則是美國奧蘭多。在它之前,還有一個語音郵件,同樣值得記住。
6、DVD
1995年誕生的DVD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娛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2006年,僅僅是美國消費者就在DVD租賃服務上花費了74億美元,增長10%,而VHS僅剩2.81億美元,大跌74%。多年以後,藍光和HD DVD誰有這種待遇呢?
7、鋰離子充電電池
如果沒有索尼在1991年推出的鋰離子充電電池,筆記本要吃掉多少AA電池?鋰電池最早出現在索尼的一款攜帶型錄像機中,隨後大興其道,如今已經充斥在筆記本、手機、數碼相機等各種攜帶型消費電子產品中。即使出現了2006年的大規模回收事件,我們也依然離不開它。
8、iPod
在2001年11月之後,很多人走在人行道上的方式都不一樣了,因為他們身上帶著蘋果的iPod音樂播放器。這不是第一款MP3播放器,但無疑是最成功的一個,迄今總銷量已經突破1億部。號稱「iPod殺手」的同類產品也層出不窮,但沒有一個能撼動它。「撼山易撼iPod難」?
9、在油箱旁直接付費(pay-at-the-pump)
在田納西阿比利的一家加油站連鎖店推出這一技術後,給汽車加油已經成了一種自助服務,加油站也成了一個ATM。
10、冷凍什錦沙拉
加州的鮮貨快遞公司(Fresh Express)在1989年發明了一種高科技塑料袋,從而將獨創的冷凍什錦沙拉投入市場,給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帶來了最新鮮的農產品,季節性蔬菜成為歷史。
11、數碼相機
1986年,柯達推出了一款數碼相機,但僅面向專業人士,8年後蘋果拿出了第一個消費版本,不過直到本世紀,數碼相機才真正走近普通老百姓,預計今年銷量可達3000萬部。
12、多普勒雷達
天氣預報頻道早在1978年就開通了,但一直到了1990年多普勒雷達技術給電視帶來最新天氣圖像,天氣預報員的底氣才十足起來。
13、平板電視
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就有了平板電視的想法,但直到將近40年後,普通消費者才看到了這種產品。2007年,估計68%的數字電視都將是平板型。
14、電子收費系統
1989年,北德州收費公路當局開始在達垃斯地區啟用TollTag系統,開啟了電子收費的歷史,從此之後,路過收費站不再慢得讓人頭疼。
15、PowerPoint
PowerPoint的發明者是Forethought,1987年被微軟買下,並在1990年推出Windows版本,隨後並入Office系統,之後就徹底改變了公眾演講的方式。無論是大型企業CEO還是小學六年級的老師,要做的只是輕輕點擊滑鼠。
16、微波爆米花
說起爆米花,總是想起小時候路邊的那一聲「砰」。對美國人來說,無論老幼,爆米花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急著吃飯的時候,比如說看電視的時候來一桶。快餐,已經成了很多人的最愛。他們應當感謝General Mills在1984年推出的「Act II」。
17、高科技鞋類
1985年Nike的Air Jordans、1989年Reebok的Teh Pump……。充滿科技元素的新鞋子不但給運動員和普通用戶的腳穿上了「新衣裳」,也催生了一個大型的市場。
18、在線股票交易
1994年,Ameritrade公司開始提供在線股票交易服務,之後很多投資者就拋棄了昂貴的股票經紀人,CNBC的Maria Bartiromo也成了在全美家喻戶曉的名字,也就有了大量的day trader——職業股民。
19、Big Bertha高爾夫球桿
1991年,Ely Callaway創造了最偉大的高爾夫球桿發明:「BigBertha」,不過也許你不知道,它的靈感來自於一次世界大戰的大炮的形狀。在那之後,Big Bertha又相繼演化出了Great Big Bertha、Biggest Big Bertha、Great Big Bertha II、Big Bertha 454、Big Bertha 460……
20、隱形眼鏡
1995年,隱形眼睛登陸美國,讓很多人擺脫了沉重、不雅的鏡框,不過也經常導致這種情況出現:一人突然大喊「誰都別動」,隨後趴在地上找啊找啊找……
21、StairMaster健身器材
阿諾德·施瓦辛格憑借健美冠軍身材出演的《PumpingIron》並沒有讓人們涌進健身房,但1986年StairMaster的出現第一次將健身變成了現代鍛煉方式。
22、TiVo
1999年,第一台TiVo出貨,現在它已經成了一個動詞,就像Google,其影響力可見一斑。目前大約有440萬用戶正在TiVo他們喜歡的電視節目。
23、Purell(普瑞來)免水即時凈手液
讓細菌顫抖、讓父母欣喜的東西。來自俄亥俄州阿克倫城的Gojo。
24、家庭衛星電視
衛星電視接收器一度龐大而又昂貴,不是普通人所能承受,放在屋頂甚至可能會壓塌,但DirecTV在1994年使之小巧而又廉價,從而讓「大鍋」走入了普通用戶的家庭。
25、卡拉OK
不用多說了。記住1983年就行了
『玖』 美國三大指數有什麼用
1.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strial Average,簡稱DJIA
這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股價指數,至今已有104年的歷史了,不過僅由30支股票組成。通常您聽到美國股市的漲跌,就是指道瓊工業指數的漲跌。由於道瓊工業指數包含的股數實在很少,因此部份市場人士都認為它缺乏代表性,但它還是一個具有公信力的指數,不但是因為它歷史悠久,也是因為它的30支股票皆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的績優藍籌股。像:賣電視電冰箱的奇異電器:General Electric、製造飛機的波音公司:Boeing、賣計算機的國際商業機器: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花旗銀行:Citigroup、可口可樂:Coca-Cola、麥當勞:McDonald's和華德迪士尼:WaltDisney都是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的成員。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30支成份股:
股票代號 Company 公司名 更多信息
AA Alcoa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美國鋁業
AXP American Express Company 美國運通公司
T AT&T Corp.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BA The Boeing Company 波音公司
C Citigroup 花旗集團
CAT Caterpillar Inc. 開拓重工
KO The Coca-Cola Company 可口可樂公司
DIS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華德狄士尼
DD E. I.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杜邦公司
EK Eastman Kodak Company 科達公司
XOM Exxon Mobil Corporation 艾克索美孚石油
GE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奇異公司
GM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通用汽車
HWP Hewlett-Packard Company 惠普公司
HD Home Depot 家庭大賣場
HON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霍尼維爾國際
IBM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INTC Intel 英特爾
IP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國際紙業公司
JNJ Johnson & Johnson 嬌生
JPM J.P. Morgan & Co. Incorporated JP摩根公司
MCD McDonald's Corporation 麥當勞公司
MRK Merck & Co., Inc. 默克制葯
MMM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3M) 明尼蘇達礦業製造公司
MO Philip Morris Companies Inc. 菲利摩煙草
MSFT Microsoft 微軟
PG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寶鹼公司
SBC SBC Communications 南方貝爾通訊
UTX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聯合科技公司
WMT Wal-Mart Stores, Inc. 渥瑪商店公司
2.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
如果您熱愛台灣的電子股,那麼您對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應該不陌生。因為台灣的分析師於晨間解盤時,通常都會提到美國那斯達克綜合指數的走勢。台灣電子股的走勢幾乎都是跟著美國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在走,因此電子股今天會漲還是會跌,不妨參考剛收盤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就如同台灣股票加權指數一樣,是一個綜合股價指數,由於那斯達克證券市場雲集計算機硬體股、軟體股、半導體股、網路股、通訊股、網際網路股和生化科技股等與高科技有關的各種類股,因此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可說是高科技產業的重要指針。
不僅台灣的電子股與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有很高的連動性,全世界的科技股也都是以那斯達克綜合指數為指針,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各國的科技股也多跟著漲,若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挫,所有的科技股也很難會有什麼亮麗的表現。
由於那斯達克綜合指數的成份股時常變更,且到2000年8月底時共計有4,849支成份股,因此我們不在此處詳列,但若您對此指數之成份股有高度興趣,可至那斯達克證券市場的網站,至以下連結http://dynamic.nasdaq-amex.com/dynamic/composite_0.stm查詢最新成份股。
3. 史坦普500指數,S&P 500
史坦普500指數是由知名的史坦普公司挑選出500家各產業具代表性的領導者所組成的,它是測量美國前500大公司股票市場表現的一個標准,也是被分析師用來預測股市脈動的一個基準,這500家公司通常為美國上市公司中市場價值最高的500家公司。
目前有高達97%的美國基金經理以及退休基金公司使用它做為投資參考依據,而且還有高達7,500億的資金以它為標的在進行操作,相當具有權威性,千萬不能小看它。
『拾』 外貿bls是什麼意思
外貿bls是說南方貝爾公司,如果外貿的貨物有bls,那大該幾率就是bls公司的貨物。
南方貝爾(英文:Bellsouth,NYSE:BLS}是美國第三大的電信公司,是財富500強之一。南方貝爾是在1984年1月1日美國司法部強行拆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之後行成的七個地區性貝爾公司中的一個。它也是唯一一個仍然使用以前的貝爾公司的商標的小貝爾電話公司。
公司發展歷程:
2006年3月5日,AT&T宣布了以670億美元(1股南方貝爾換1.325股AT&T)收購南方貝爾的計劃。 合並之後的公司仍被稱為AT&T。
南方貝爾具有Cingular Wireless 40%的所有權,以及聯合管理權。後者是全美最大的無線語音數據提供商,現有5580萬用戶。該企業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六十九。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方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