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點:
1 外匯期貨交易與外匯遠期都是外匯市場的組成部分。
2 外匯期貨交易與外匯遠期交易的對象相同,都是外匯。
3 外匯期貨交易與外匯遠期交易的原理相同。
4 外匯期貨交易與外匯遠期交易的作用相同,這兩種交易的主體都是為了防止和轉移匯率風險,達到保值與投機獲利的目的。
5 外匯期貨交易與外匯遠期交易都是約定在一個確定的未來時間內,按照一定的條件,交收一定金額的外匯。
6 外匯期貨交易與外匯遠期交易都發源於國際貿易,並為防範匯率風險擔當提供條件.
不同點:
1、市場不同。外匯期貨市場是一個高度規范化的交易場所,而遠期外匯市場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
2、交易方法不同。外匯期貨交易是以拍板叫價的方式成交的,而遠期外匯市場是通過電訊工具進行的,並同時報出買賣價。
3、合同規范程度不同。在外匯期貨交易中,合同是十分標準的,表現為在金額、交割期、交割地點的標准化。
兩者還存在許多其他的差別,在日常操作中,一定要加以區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1)遠期外匯交易ppt擴展閱讀:
遠期外匯交易是外匯市場上進行遠期外匯買賣的一種交易行為,即期交易的對稱。遠期外匯交易是外匯市場上重要的交易形式之一。通常也是由經營即期外匯交易的外匯銀行與外匯經紀人來經營,遠期交易一般是買賣雙方先訂立買賣合同,規定外匯買賣的數量、期限和匯率等,到約定日期才按合約規定的匯率進行交割。遠期交易的交割期限一般為1個月、3個月、6個月,個別可到1年。這種交易的目的在於避免或盡量減少匯率變動可能帶來的損失。投機商也經常利用遠期交易牟取利益。因而許多國家對遠期交易有一定的限制性措施。
外匯期貨交易是外匯交易的方式之一,外匯買賣成交後,買賣雙方均未提供現貨,而僅提供若乾的保證金,並訂立契約,約定在未來某月依據約定的匯率辦理實際收付的外匯業務。這是一種避免匯率風險的主要措施之一。交割期一般為1個月、3個月、6個月。在對外貿易中,出口商為了擴大出口、增強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進口商為了資金融通的便利,往往簽訂遠期支付合同。在實現收付之前若干期內,貨幣匯率的波動以及會對雙方造成更大的損失是難以預料的。進口商為避免匯率風險需提前買進到期支付的外匯期貨; 出口商為避免匯率風險也需要提前賣出到期收進的外匯期貨; 外匯銀行為保障本身業務的進行和資金安全,也需通過買進或賣出遠期外匯期貨平衡頭寸。
❷ 遠期外匯交易的買賣原因
遠期外匯買賣產生的主要原因在於企業、銀行、投資者規避風險之所需,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進出口商預先買進或賣出期匯,以避免匯率變動風險。
匯率變動是經常性的,在商品貿易往來中,時間越長,由匯率變動所帶來的風險也就越大,而進出口商從簽訂買賣合同到交貨、付款又往往需要相當長時間(通常達30天~90天,有的更長),因此,有可能因匯率變動而遭受損失。進出口商為避免匯率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就想盡辦法在收取或支付款項時,按成交時的匯率辦理交割。
例1:某一日本出口商向美國進口商出口價值10萬美元的商品,共花成本1 200萬日元,約定3個月後付款。雙方簽訂買賣合同時的匯率為US=J¥130。按此匯率,出口該批商品可換得1 300萬日元,扣除成本,出口商可獲得100萬日元。但3個月後,若美元匯價跌至US= J¥128,則出口商只可換得1 280萬日元,比按原匯率計算少賺了20萬日元;若美元匯價跌至US= J¥120以下,則出口商可就得虧本了。可見美元下跌或日元升值將對日本出口商造成壓力。因此日本出口商在訂立買賣合同時,就按US= J¥130的匯率,將3個月的10萬美元期匯賣出,即把雙方約定遠期交割的10萬美元外匯售給日本的銀行,屆時就可收取1 300萬日元的貨款,從而避免了匯率變動的風險。
例2;某一香港進口商向美國買進價值10萬美元的商品,約定3個月後交付款,如果買貨時的匯率為US=HK7.81,則該批貨物買價為78.1 萬港元。但3個月後,美元升值,港元對美元的匯率為US=HK7.88,那麼這批商品價款就上升為78.8萬港元,進口商得多付出0.7萬港元。如果美元再猛漲,漲至US=HK8.00以上,香港進口商進口成本也猛增,甚至導致經營虧損。所以,香港的進口商為避免遭受美元匯率變動的損失,在訂立買賣合約時就向美國的銀行買進這3個月的美元期匯,以此避免美元匯率上升所承擔的成本風險,因為屆時只要付出78.1萬港元就可以了。
由此亦可見,進出口商避免或轉嫁風險的同時,事實上就是銀行承擔風險的開始。
2.外匯銀行為平衡遠期外匯持有額
遠期外匯持有額就是外匯頭寸(foreign exchange position)。進出口商為避免外匯風險而進行期匯交易,實質上就是把匯率變動的風險轉嫁給外匯銀行。外匯銀行之所以有風險,是因為它在與客戶進行了多種交易以後,會產生一天的外匯綜合持有額或總頭寸(overall position),在這當中難免會出現期匯和現匯的超買或超賣現象。這樣,外匯銀行就處於匯率變動的風險之中。為此,外匯銀行就設法把它的外匯頭寸予以平衡,即要對不同期限不同貨幣頭寸的餘缺進行拋售或補進,由此求得期匯頭寸的平衡。
例如,香港某外匯銀行發生超賣現象,表現為美元期匯頭寸缺10萬美元,為此銀行就設法補進。假定即期匯率為US=HK.70,3個月遠期匯率為US$l=HK.88,即美元3個月期匯匯率升水港幣0.18元。3個月後,該外匯銀行要付給客戶10萬美元,收入港幣78.8萬元。該銀行為了平衡這筆超賣的美元期匯,它必須到外匯市場上立即補進同期限(3個月)、相等金額(10萬)的美元期匯。如果該外匯銀行沒有馬上補進,而是延至當日收盤時才成交,這樣就可能因匯率已發生變化而造成損失。假定當日收市時美元即期匯率已升至US=HK.90,3個月期匯即美元3個月期匯仍為升水港幣0.18元,這樣,該外匯銀行補進的美元期匯就按US=HK.08(7.90+0.18)的匯率成交。10萬美元合80.8萬港元,結果銀行因補進時間未及時而損失2萬港元(80.8萬--78.8萬)。
所以,銀行在發現超賣情況時,就應立即買入同額的某種即期外匯。如本例,即期匯率為US$土=HK.70,10萬美元合77萬港幣。若這一天收盤時外匯銀行就已補進了3個月期的美元外匯,這樣,即期港元外匯已為多餘,因此,又可把這筆即期港元外匯按US=HK.90匯率賣出,因此可收入 79萬港元,該外匯銀行可獲利2萬港元(79萬-77萬)。
由此可見:首先,在出現期匯頭寸不平衡時,外匯銀行應先買入或賣出同類同額現匯,再拋補這筆期匯。也就是說用買賣同類同額的現匯來掩護這筆期匯頭寸平衡前的外匯風險。其次,銀行在平衡期匯頭寸時,還必須著眼於即期匯率的變動和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差額的大小。
3. 短期投資者或定期債務投資者預約買賣期匯以規避風險。
在沒有外匯管制的情況下,如果一國的利率低於他國,該國的資金就會流往他國以謀求高息。假設在匯率不變的情況下紐約投資市場利率比倫敦高,兩者分別為 9.8%和7.2%,則英國的投資者為追求高息,就會用英鎊現款購買美元現匯,然後將其投資於3個月期的美國國庫券,待該國庫券到期後將美元本利兌換成英鎊匯回國內。這樣,投資者可多獲得2.6%的利息,但如果3個月後,美元匯率下跌,投資者就得花更多的美元去兌換英鎊,因此就有可能換不回投資的英鎊數量而遭致損失。為此,英國投資者可以在買進美元現匯的同時,賣出3個月的美元期匯,這樣,只要美元遠期匯率貼水不超過兩地的利差(2.6%),投資者的匯率風險就可以消除。當然如果超過這個利差,投資者就無利可圖而且還會遭到損失。這是就在國外投資而言的,如果在國外有定期外匯債務的人,則就要購進期匯以防債務到期時多付出本國貨幣。
例如,我國一投資者對美國有外匯債務1億美元,為防止美元匯率波動造成損失,就購買3個月期匯,當時匯率為US$l=RMB¥8.1721,現匯率變動為US1=RMB¥8.2721,如果未買期匯,該投資者就得付出8.2721億人民幣才能兌換1億美元,但現已購買期匯,則只需花8. 1721億人民幣就夠了。
❸ 遠期外匯交易策略
中長線打法:在確定方向的前提下,找合適的點位每次交易下單5手,內不設止損,盈利100-300點以上容再出,因為這是極輕的倉位,所以不用止損,適合歐美,鎊美,美日等貨幣。
短線打法:在合適的點位每次下單10手-15手,止損20-35點,盈利可隨時平倉,不要扛單
❹ 國際金融-遠期外匯交易
英鎊對美元的貨幣對是GBP/USD,即期匯率是1.9000/20,遠期掉期點是400/350,BID價數值大於ASK價的數值,表內示遠期貼水。
三個月容遠期匯率:1.8600/1.8670
1、英國商人立刻付款,德國商人收到的英鎊可以兌換到2000美元,德國商人按市場價賣出英鎊,採用的匯率是1.9000。德國商人要求對方支付的英鎊金額=2000/1.9=1052.63英鎊
2、英國商人3個月後付款,德國商人在3個月後收到的英鎊要兌換成2000美元,需要按3個月的遠期匯率賣出英鎊,3個月遠期賣出英鎊的匯率是1.8600,德國商人要求對方支付的英鎊金額=2000/1.86=1075.27英鎊。
❺ 遠期外匯交易的特點
(1)雙方簽訂合同後,無需立即支付外匯或本國貨幣,而是延至將來某個時間;
(2)買賣規模較大;
(3)買賣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值,避免外匯匯率漲跌的風險;
(4)外匯銀行與客戶簽訂的合同須經外匯經紀人擔保。此外,客戶還應繳存一定數量的押金或抵押品。當匯率變化不大時,銀行可把押金或抵押品抵補應負擔的損失。當匯率變化使客戶的損失超過押金或抵押品時,銀行就應通知客戶加存押金或抵押品,否則,合同就無效。客戶所存的押金,銀行視其為存款予以計息。
❻ 什麼是遠期外匯交易
遠期外匯交易有被稱為是期匯交易,指的是交易雙方在成交之後並沒有立刻辦理交割,而是約定好幣種、金額、匯率、交割時間等交易的條件,在到期時進行實際交割的外匯交易。
❼ 遠期外匯交易的交易方式有哪些
一是直接遠期外匯交易,指的是直接在遠期外匯市場進行交易;二是期權性質的遠期外匯專交易,公屬司一般情況下不會提前知道其收入外匯的確切日期,所以,可以和銀行進行期權外匯交易;三是即期和遠期結合的遠期外匯交易。
❽ 遠期外匯交易業務是什麼業務
遠期外匯交易是指將將來收到的錢現在賣出或者將來要支付的外匯現在買進的外匯交易。
目的是保值:將來收到外匯,預測將來收到外匯所能夠兌換的人民幣會減少。
實際上是對將來的收益或支付額的一種鎖定。
❾ 遠期外匯交易計算
(1)即期匯率EUR/USD=0.9210,3個月歐元升水20點,3個月遠期匯率為EUR/USD=0.9230
①若美國進口商不回採取保值措施,3個月後支付100萬歐元,需答要美元數94.3萬;
如果即期支付,需要美元數92.1萬;與即期相比損失了,(94.3萬-92.1萬)=2.2萬美元
②如果遠期保值需要的美元數為92.3萬;與不做遠期相比,避免了(94.3萬-92.3萬)=2萬美元損失
(2)市場匯率為GBP/USD=1.6260/90,預期匯率為GBP/USD=1.6160/90
①若預測正確,3個月後美國出口商收到美元數100000*1.6160=16.160萬,比即期收少收:16.260萬-16.160萬=2000美元
②若3個月後掉期率為50/30,即遠期匯率為GBP/USD=1.6210/60,美出口商可以在簽訂出口合同的同時與銀行簽訂賣出10萬英鎊的3個月遠期合同,到期收到10萬英鎊可兌換16.210萬美元,比預期匯率多收16.210萬-16.160萬=500美元
③進行保值而又預測錯誤的情況也有可能,遠期外匯交易本身就是鎖定將來收入(或支出的)保值行為,其在防範損失的同時也防範了收益。
❿ 為什麼要有遠期外匯交易
一是鎖定遠期的收益或支出,保值的需要。
二是通過遠期外匯交易獲利,投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