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外匯銷售好做嗎
不好做,銷售是鍛煉人的各方面能力,剛上手都不容易,慢慢鍛煉自己就好了,不過為了高新,是值得努力的
㈡ 我也是做外匯銷售的,不知道怎麼尋找客戶,可以大家幫幫忙,交流下啊。。。。
行啊,如何向客戶介紹產品
向客戶介紹產品是銷售與客戶交流中最重要的環節,通過銷售人員的產品論述,讓客戶對產品及銷售人員本身有所了解,有助於銷售。
向客戶介紹產品要注意1.提前演練才會有備無患。
在每一次產品介紹前我們都要先確定,我們先介紹什麼,怎樣介紹,按什麼順序。產品介紹的內容必須熟記在心。聰明的銷售員在家裡就會演練純熟。只有做到心裡有數,和客戶交談時才會胸有成竹。為了保證與客戶溝通的效果,產品介紹之前請先問自己這樣四個問題:
*我怎樣引起對方注意?
*我怎樣證明產品有效?
*我怎樣讓客戶產生購買慾望?
*我怎樣來表現產品?
向客戶介紹產品要注意2.只有自己非常喜歡,別人才會感興趣。
只有自己對一件東西著了迷,才能使別人對它興奮。人都有分享的心態,把好的東西介紹給別人就會很愉快,很有信心。只有喜歡自己的產品,它才有生命力。我們在內心裡急不可耐地想告訴別人我們的產品是什麼樣的,會給對方帶來哪些好處或解決什麼樣的問題,這種興奮愉悅之情表明產品在我們心中的價值所在。假如我們自己都不重視的話,就不可能期待客戶對我們的產品給予重視。
向客戶介紹產品要注意3.清楚自己的目的。
每次介紹一定要清楚,自己想使客戶了解哪些,給客戶什麼感覺,要達到什麼目的。不是每一次產品介紹都會成交,但每次介紹都是為最後的成交作鋪墊,所以,每次介紹時一定要清楚:這次與客戶溝通我要達到什麼目的?
向客戶介紹產品要注意4.以客戶的興趣為中心。
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一樣,溝通方式也不一樣。在介紹產品時,要因人而異,用客戶喜歡的方式來解說。
介紹產品時,一定不要忘了和客戶互動,讓客戶親自參與體驗,才會感受深刻,因為客戶最在意自己的感受。
向客戶介紹產品要注意5.問問題,讓客戶參與。
在介紹產品時,只有不斷和客戶互動,及時發問,才會了解客戶的想法並很好地引導客戶的思維。發問會讓客戶參與其中,對產品的感受更加深刻。特色會引發興趣,而利益會引發渴望。不斷地發問會使客戶深入地了解產品的特徵和優勢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充分調動客戶對產品的興趣,激發他們購買的慾望。
向客戶介紹產品要注意6.將產品的優點與客戶的需求連接起來。
介紹產品時一定要讓客戶聽起來舒服,又能滿足客戶的需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銷售員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分析產品的特點。二是分析客戶的需求。客戶永遠關心產品對自己的利益和好處,而不是產品的特點,所以銷售人員在介紹產品時,要把產品的特點轉化成客戶所能得到的利益,從對方的利益這一角度來介紹你的產品。
銷售展示的三個簡單步驟:介紹產品功能,介紹產品優勢,最後介紹客戶的利益。有一個固定模式:「由於這項——你就能夠——也就是說——」舉例來說,當你在描述一款新式手機的時候,你可以說:「由於這種手機帶有目前市場上最高像素的攝像裝置(產品優勢),你可以隨時隨地拍到最清晰的畫面(產品的功能),也就是說,你可以保留或給朋友傳送最漂亮最逼真的照片(客戶利益)。」
向客戶介紹產品要注意7.把客戶帶入一個點頭說「是」的節奏中去。介紹產品時,不停地、自然地問客戶:「對不對?」「您相信嗎?」「很好,您覺得呢?」如果客戶相信了那些優點,他是很願意給予贊同的。我們得到的這種贊同越多,客戶與我們之間取得的一致性就越高,而且願意購買的可能性就越大。
向客戶介紹產品要注意8.減少客戶的痛苦和損失。
客戶並不想了解產品所有的特點和功能,但是對能夠減輕自己痛苦的功能卻十分感興趣。所以,銷售的重點在於關注客戶的痛苦或他們渴望解決的問題,而不是你的產品。
向客戶介紹產品要注意9.與客戶的視線接觸。
客戶是點頭還是皺眉頭?他是從上往下打量你,還是驚訝得不知所措?不斷觀察客戶是絕對重要的,這樣我們才能確知他對我們的產品已經了解到什麼程度了,是否在考慮購買。只有視線接觸才能確認什麼是我們所需要的。
有道是:藝高人膽大。要在講台不緊張,首要的是要有「自信」的勇氣。當然,自信不是盲目的,是建立在雄厚底蘊基礎之上的,你只有有著充分的准備——主題明確,思路清晰,背景材料充分,再准備幾個臨場發揮的方案,你豈不是有了心底? 二是要有目空一切的膽略。既然你已經走向講台,就要確信自己就是中心和焦點,一切都應在我手中,管他是領導還是大爺都要聽我的。 三是要要「幻化」一切的方法。你的眼光無論投到何處把入眼的活物兒都要幻化成無生命的死物——每一位聽眾都是一張椅子,最多是一棵樹!你對椅子和樹說話難道還會緊張不成? 四是要善於總結和汲取。在上台之前,要多看一下別人的演講錄像,琢磨他們的成功之處和失誤的所在,用於借鑒;在你演講之後,要總結自己的得與失,下一次會發揚和糾正。 相信你會成為一位演講家的。
三、向客戶介紹的方法與途徑
處於殯儀館第一個對外服務窗口與顧客接觸的遺體接運工,要善於與顧客進
行溝通交流,了解顧客的需求,向他們介紹不同檔次的殯殮服務項目,宣傳殯儀
館的服務特色,迎合客人的消費心理。同時殯儀館應利用多種宣傳手段,以期在
客戶心目中建立起殯儀館良好的品牌形象。
按一般規律,在向客戶介紹時開口不離價格、催促客人的做法會使客人產生
反感,也是對客人不禮貌的表現。因此遺體接運工在接洽服務中要有消費意識,
即站在顧客的角度考慮,並注意觀察、揣摩不同顧客不同的服務需求和消費心
理,在顧客不了解情況時,要注意多加介紹,並推出系列服務,使顧客有挑選的
餘地,這樣與顧客之間的溝通就會增加感情色彩:同時遺體接運工的親切感也能
有效縮短與顧客之間的距離,使接洽過程變得更親切。顧客在交談過程中往往會
流露出個人的顧慮和想法,這時遺體接運工應利用機會向顧客推薦幾種可供選擇
的不同檔次的服務,尤其是價格的附加值應一一向顧客說明,提高顧客對服務的
興趣和價值取向的自主性。
(一)向客戶介紹的技巧
1.引起顧客的興趣。遺體接運工應當注意針對不同顧客的不同需求,採用
情感溝通、服務推介等方式,以情、以理感染顧客,盡可能與顧客產生共鳴。同
時應將殯儀館中最符合顧客需求的服務展示給顧客。
2.激發顧客的慾望。這是向顧客介紹能否成功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可
採用減少風險、多方證實、利益誘導等技巧,使顧客進一步增強對遺體接運工的
信任感。比如可通過向顧客展示印刷精美的宣傳資料、本殯儀館曾獲得的行業獎
項、政界要人和社會知名人士的重大重要喪事記錄等,來提高所介紹服務在客戶
心中的可信度。
3.促成顧客的行為。通過識別和把握顧客表露的信號,採用適當的策略和
方法,促使顧客選擇某項服務。
(二)向客戶介紹的方法
遺體接運工主要通過向顧客介紹殯殮服務項目的效用和蘊涵的寓意,促使顧
客產生興趣,吸引顧客的消費行為。
在向顧客介紹時可採用陳述的語言,陳述語言應該簡潔、流暢、准確、生
動,使顧客在短時間內全面、准確地了解服務。同時也可採用討論的方式,在回
·158·
答顧客問題的過程中,採用討論、角色互換等交談技巧,使雙方氣氛交流能顯得
輕松。
(三)服務介紹的重點
遺體接運工在向顧客介紹殯儀館的服務時,除了自身熟知服務特色、保持自
信心以外,更要吸引顧客的注意力和興趣,激發頤客的購買慾望和行為。因此,
遺體接運工需掌握服務介紹的重點。
1.應當注意從兩個方面進行介紹:一是暇務昕帶來的直接效用、利益,二
是通過服務所取得的附加利益。
2.適時地、不斷地提問或總結介紹過程.可以不斷加強顧客對服務介紹的
認知和接受程度,反之又可以使遺體接運工調整或改變服務介紹的方式或角度。
3.減少顧客的風險心理。可以在介紹過程中.適當運用殯儀館品牌知名度、
名人效應等多種感官刺激手段,逐步打消顧客的疑慮等:
(四)向客戶介紹的注意事項
1.學會聆聽。遺體接運工在與顧客交談時耍專注與思考,傾聽顧客講述要
求時,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既不要插話也不要急於糾正顧客的觀點,從中鑒
別、捕捉關鍵詞句,以便了解並掌握顧客的真正意圖。同時要學會忍耐,顧客是
買方,有些言語可能逆耳甚至過激,遺體接運工要表現出足夠的涵養和大度。
2.對於重要顧客或職務、身份較高的客戶.遺體接運工可以提前通知有關
部門,所要參觀的服務等重點布置並安排好人員引領.菠展示的過程體現出重
點服務和精心安排。
3.避免使用模糊詞語。在整個服務介紹過罨審.壹避免使用「我不太清
楚」、「讓我問一下」、「可能」之類的含糊詞語=這些詞語會增加顧客的疑慮。
4.多使用稱贊顧客選擇的詞語。在顧客作出的迄謄與遺體接運工的想法相
侼時,應趨同顧客的選擇,即使顧客選擇了飫擋次的階位.也要適時向顧客表示
感謝,並稱贊顧客的選擇,同時還能向顧客表示如吳有飪阿問題或是疑問的話隨
時願意為他們服務。
5.不能硬性推銷,也不能欺騙顧客。
㈢ 做過金融外匯期貨黃金的朋友,在這些公司上班當銷售,真的很賺錢么
確實是。金融抄嘛!本身就是於錢打交道,做銷售有百分之二十是靠運氣的!主要靠提成,一月別說幾十萬,幾百萬的也有。但他們說最低一兩萬就在開玩笑了,只是為了招人而已。一般做金融的業務員都是拿底薪的,但你一旦做出業績,那提成比任何一個行業都賺錢。記住,是有業績的前提下。
如還有疑問,請追問。
如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㈣ 做金融外匯,如何做市場,
一、股指期貨與融資融券
股指期貨與融資融券兩種全新的交易模式是對沖交易的前提,在了解對沖交易以前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兩個基本概念。
股指期貨
目前推出的股指期貨主要跟蹤滬深300指數,有點類似於大家比較熟悉的ETF指數基金,如50ETF主要跟蹤上證50指數,但是又有兩個不同的特點。
①買入價值100萬的ETF指數基金投資者必須要有100萬元的資金,而買入價值100萬的股指期貨投資者只需要付出18%的保證金,也就是18萬元。
②ETF指數基金只能單邊買入,漲了才能賺錢,而股指期貨既可以買漲也可以買跌,可以雙向交易。
融資融券
所謂融資就是投資者手上有一定的股票,判斷未來還會漲,抵押給券商獲得現金繼續買進,未來等股價漲了再賣出股票歸還現金,獲得本金以外的超額收益。所謂融券就是投資者手上沒有股票,但是判斷未來會跌,向券商提供一定的保證金獲得股票賣出,未來等股價跌了再把股票買回還給券商,獲得差價收益。期指賣空與融券賣空共同的特點就是市場下跌才能賺錢,也是構成對沖交易的前提。
二、對沖交易
對沖交易簡單說就是做一個投資組合,同時買漲和買跌,結果就是無論市場是上漲還是下跌總有一邊在賺錢一邊在虧錢,只要賺錢的幅度大於虧錢的幅度,整體就能獲利。以下重點介紹幾種對沖交易的盈利模式。股票配對交易
選擇同行業的兩只股票,買進一隻優質股同時融券賣空一隻績差股,未來市場如果出現上漲,優質股比績差股漲得快,優質股的收益中扣除績差股的損失整體仍能獲利;未來市場如果出現下跌,優質股比績差股跌得慢,績差股的收益中扣除績優股的損失整體仍能獲利。實際操作中通過數量化的數學模型可以更准確地把握進出的時間,從而節省時間成本和利息成本。
案例:江西銅業與雲南銅業屬於同一行業,具備同漲共跌的特性。符合配對交易的基本條件。2011年11月16日,交易系統提示短期江西銅業有弱於雲南銅業的趨勢,此時可進行套利,按收盤價買進雲南銅業融券賣空江西銅業,截至11月29日,雲南銅業下跌了1.5%,江西銅業下跌了4%,證券買入虧損1.5%,融券賣出獲利4%,扣除0.5%的利息支出,整體獲得低風險收益2%
2.期現套利
由於每個月的交割日股指期貨與滬深300指數最後完全一致,當股指期貨和滬深300指數一旦出現不合理的差價時,就可以通過復制滬深300指數買進指數基金組合或是股票組合,同時賣空股指期貨來獲得無風險收益。2010年年化收益可以達到20%,但是由於參與的機構越來越多,2011年年化收益已經被壓縮到10%以下。
案例:2011年10月25日,股市行情非常火暴,期指合約出現非理性拉升,當日滬深300指數收盤與期指合約收盤相差125點,此時進場套利,買入滬深300指數基金(實際操作是買入上證180ETF和深圳100ETF組合),同時按一定比例賣空股指期貨。隨後幾天價差迅速縮小,獲取整體無風險收益3%
3.阿爾法套利
區別於期現套利,阿爾法套利不完全復制滬深300指數,使用強於滬深300指數的指數基金組合或是股票組合進行套利。
案例:2011年8月下旬,交易系統提示,金融股整體開始強於滬深300指數,選擇買入金融股比重最大的50ETF指數基金或者一籃子券商股組合,同時賣空股指期貨進行套利,隨後一個月獲取2%~10%的與指數漲跌無關的低風險收益。
4.利用期指對股票資產套保
股票收益來源於兩塊,與公司內在價值相關的阿爾法收益及與指數相關的貝塔收益,在指數出現不確定性風險時利用賣空期指進行過濾,實現長期穩健的價值投資。
案例:11月15日上證指數收於2530點附近,根據我們光大證券的研究,大盤此時存在不確定的系統性風險,客戶賬戶上持有的股票由於未來還有上漲的潛力不願意賣出,建議客戶按一定比例賣空期指套保,隨後系統性風險果真出現,上證指數一路下跌到2370點附近,下跌幅度達到6%,股票賬戶總市值雖然抗跌但仍舊下跌了3.9%,此時套保的效果就體現出來,股指期貨賬戶獲利扣除股票賬戶損失整體仍有盈利,取得較好的效果,此後在指數企穩後平倉期指空單,等待股票賬戶升值。
㈤ 怎樣做好一個外匯黃金的業務員
以我的經驗告訴你,在這種理財公司是很難做的,因為外匯黃金和股票理財的公司都不是很正規的,所謂掛養頭賣狗肉。你覺得自己業務能力夠強,也想在短時間內賺到比較多的錢(對於投資者能不能賺錢不要有太多同情心),那你就去做,我負責任的告訴你,一般都不會做時間長的,半年左右而已!做好思想准備!
㈥ 金融銷售難不難,主要是做哪些。
金融類的銷售工作分兩種,一類叫機構銷售,一類叫個人銷售。機構銷售對接的是金融機構或是大企業,對銷售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比較高,市場需求的人數一般較少。大部分的銷售人員都是個人銷售,銷售對象就是普通的個人,一般就是是透過網路、電話、設點等途徑推薦人家買金融產品,例如,理財產品、股票,期貨,外匯或是現貨等。
至於難不難,萬事開頭難!剛開始你還沒有人脈,專業水平還不夠時確實比較難,但一般幾個月後你掌握了銷售竅門如有效的推廣渠道,專業的銷售話術你的業績會明顯提升,同時通過與客戶建立良好的關系,經過客戶的轉介紹可以開發更多的客戶。因此開頭幾個月很關鍵,一旦站穩了腳跟,以後的路就好走了。本人金融銷售人員,希望可以幫得到你。
㈦ 外匯黃金銷售能長期做嗎
這個銷售當然是可以做的,其實對銷售來說只要有經驗有人脈行業並不會有太大的關版系。但是外匯權金融這一塊兒是一個新的發展點,相比較於傳統行業更有挑戰性。
至於國內要推出的傳聞目前還只是傳聞,當然如果真的推出了,那肯定會瓜分現有的外盤市場,但是對從事外匯的從業人員來說也未嘗不是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