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法門寺祈福貴金屬

法門寺祈福貴金屬

發布時間:2022-04-21 05:41:23

❶ 焚香是什麼意思

焚香意思:燒香的書面語。

【詞語】:焚香

【拼音】:fén xiāng

一、焚香基本釋義:

點燃檀香等香料。

二、焚香引證解釋:

點燃檀香等香料。

《說岳全傳》第二二回:「安人即便帶了媳婦一同出來,在神聖家廟之前,焚香點燭。」

三、焚香用法示例:

1、人們祭獻供品,在聖壇前焚香供奉,空氣中香煙繚繞。

2、人們開始焚香禱告,並且哭泣甚至生氣。

(1)法門寺祈福貴金屬擴展閱讀

焚香近義詞:燒香、點香

一、燒香

【詞語】:燒香

【拼音】:shāo xiāng

【釋義】:敬神禮佛的一種儀式。禮拜時把香點著插在香爐中,表示誠敬。

示例:

1、寺中煙氣彌漫,看來寺內香火很盛,燒香拜佛者絡繹不絕。

2、趙家奶奶平常燒香拜佛,信奉好生之德,只要看見鄰家殺雞,也會雙手合十,口稱「阿彌陀佛」。

二、燃香

【詞語】:燃香

【拼音】:ránxiāng

【釋義】:禮拜時把香點著插在香爐中,表示誠敬。

示例:

1、有的還以酒糟塗抹灶門,以示討好之意,再燃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

2、全村人在族長的帶領下,敲鑼打鼓,燃香點炮,跪拜坊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物阜民康。

❷ 香囊的起源

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時代,女子用五線製成的飾物戴在頭上,到了南北朝時期,就發展為香袋,到了唐代,出現了裝有香料的香球。

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黃、艾葉、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就如《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紅兜肚,有斗邪必勝的效果。

在所有的端午的習俗中,最富於靜態美和溫馨氣息的莫過於製作和佩戴香包。以前醫葯水平不發達,人們就把具有殺菌作用的雄黃、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包起來戴在胸前,利用它散發出來的氣味驅散夏天的蚊蟲。同時,做香包屬於女紅,也有很多女孩子做來送給意中人。

端午節戴香包習俗的演變

五月俗稱毒月,根據風土志記載,農歷五月五日為陽極之日又叫中天節,有製造各式各樣避邪物的風俗,而在荊楚歲時記,也記載著每逢端午節這一天,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狀,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來避除一些有毒的東西,另外風俗通上面記載,用五色綵線系綁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長命百歲,叫它做長命縷。

慢慢的這兩項風俗逐漸合而為一,演變成用五色綵線系著一個裝滿艾草,雄黃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給小孩掛著,防止毒蟲侵擾,有袪毒避邪的功用,並成為一種保命吉祥的象徵。於是就此確定了香包的地位。

端午節戴香包的原因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

古語說:「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子等等」。

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拴五色絲線。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葯物,能散發出天然的香氣,這種香氣屬中葯學理論中的五臭范疇,具有開竅醒神、化濕醒脾、辟穢悅神等功效。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這些葯物之所以有芳香氣味,是由於其含有大量揮發油,這些揮發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端午節傳統香囊中的香料可以預防感冒、手足口

❸ 法門寺舍利子在哪些時間段開放

只有每月初一、十五和每周雙休日開放。寶雞法門寺地宮,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在清幽燈光照射下,尤顯神秘。

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3)法門寺祈福貴金屬擴展閱讀

交通信息

西安一法門寺乘車路線

1, 從西安城西客運站乘坐祈福之旅班車直達法門寺佛文化景區,發車時間為每天上午9:00、10:00、11:40 ,下午4:30、5:00 ,共5趟。

返程:從法門寺佛文化祭區乘坐祈福之旅班車直達西安城西客運站,發車時間為每天上午8:30 ,中午1:30 ,下午2:40、3:30、4:00、16:30 ,共6趟。

2, 從大唐芙巷園西門乘坐祈福之旅班車直達法門寺佛文化景區,每天上午8:00至10:30期間乘客坐滿即發車。返程:每天下午3:30至4:00期間乘客坐滿即發車。

3, 從西安火車站乘坐祈福之旅班車直達法門寺佛文化景區,每天上午7:30至10:30期間乘客坐滿即發車。

返程:每天下午2:30至3:30期間乘客坐滿即發車。

4, 從西安城西客運站乘坐西安至扶風高速客車,抵達扶風縣汽車站後轉乘計程車直達法門寺佛文化景區。

返程:從法門寺佛文化景區乘坐計程車前往扶風縣汽車站後,轉乘扶風至西安高速客車返回西安。

❹ 你知道法門寺么

晚唐武宗年間,長安。 城外黃沙,城裡嬌娃。 坊間有歌謠流傳:伊家有二女,伊春傾人城,伊美傾人國。 美名的盛傳,帶來一道聖旨:著伊美入宮、伊春嫁於皇帝寵臣宗正。 姐姐伊美不願割捨愛人,欲避入法門寺出家卻又不得,藏起傲性和小小毒牙,倒也寵冠後宮; 妹妹伊春,嫁了本屬於姐姐的那個人,惶惑驚喜,低眉順眼做起了新嫁娘。 那一天,姐妹兩個都臨產,那個分別屬於她們倆的男人,宗正,卻同時背叛了這兩個女人——他在嫉妒心切的皇後逼迫下,偷偷用妻子用生命換來的女兒,換走了舊愛皇妃誕下的皇子。 皇子驟然變成了公主,本來也就不是要命的大事——皇帝依然給愛女命名為「元公主」——可要命的是,這公主天生盲眼。 元公主和她美麗的母親,從此被目為妖異。她們居住的宮殿,從此成為冷宮。 元公主十八歲了,有一天她來到法門寺,她憑手指的觸感和天知道哪裡來的機緣,選中了一個清秀的小和尚,天天進宮來給自己充當講經師傅。 元公主不寂寞了,她有個會講屍毗王捨身救鴿這樣故事的朋友; 元公主不盲了,她那一直深懷愧疚的生父在佛前許下可怕的供奉,換來她雙目光明; 元公主戀愛了……她愛上那個小和尚,覺能。 覺能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元公主說:跟我說「皈依元公主」 覺能說:皈依元公主…… 乘著駿馬,踏著黃沙,就在覺能帶著元公主私奔的路上,他們聽到了京城傳來的消息:熱心道教的唐武宗意欲取法門寺佛指舍利而滅毀之。 覺能,伊美的兒子,被宗正偷送出宮藏進法門寺的皇子,他愛上元公主,但是更愛佛祖。 他走上祭壇,把自己焚燒成一粒晶體,要元公主帶這晶體回去,代佛指舍利遭那一劫。 他走向祭壇的時候,元公主哭求他回頭看她一眼,牢牢記住她的樣子,下輩子好再相認…… 覺能默默:如果我回頭看你,我怎麼可能還有勇氣走下去? 宗正作為皇帝的使者,在元公主面前毀掉了她帶回來的舍利; 元公主作為一個女人,在生父面前自刎。 玉石俱焚。 這一世,他皈依佛…… 又過二十年,皇帝換了老皇帝的侄子、一個崇佛的少年來做。 他頻頻叩訪法門寺,甚至把寺前賣茶的緣妹姑娘帶回宮來,燒茶給冷宮里那個很會講故事的嬸母——伊美。 或許茶能明目,伊美為元公主哭到半瞎的眼睛,得益於緣妹茶氣的氤氳和巧匠阜能的簫聲,居然復明了。 她終於看清楚了面前的這對璧人,竟活脫是元公主和覺能的轉世。 她顫抖著問他們:快告訴我,你們前世,是怎麼約好的? 賜婚賜婚,這還有什麼可說的?? 可是,拓拔氏首領來了長安宮廷,先索緣妹,與阜能比武落敗而不得;再索舍利,阜能和少年皇帝商議製造影骨來忽悠拓拔,而真正的佛指舍利,則深藏法門寺真身寶塔下的幽秘地宮。 隨後,與拓拔的戰爭爆發了,這是一場捍衛版圖、捍衛舍利、捍衛信仰的戰爭,晚唐的風雨飄搖給這場戰爭帶來了悲凄的基調。 黃沙彌漫的長安城外,阜能隨軍出征了,他和緣妹約定:他去保家衛國,她在法門寺門前為出征的將士煮茶,為他祈福。 可是,和晚唐混戰中走向戰場的多數男孩一樣,他再也沒有回來; 和晚唐混戰時期祈禱守侯的多數女孩一樣,法門寺前的茶香,註定只是空等。 這一世,他皈依法…… 黃沙被風吹散,時間被偷偷帶走,這一回,機緣沉睡了千多年。 20世紀80年代,法門寺幾經重建的真身寶塔在風雨中坍塌了,發掘塔下地宮、尋找舍利的工作吸引來了小唐博士和記者元緣。 他們發現彼此有好多詭異的共同點:喝茶時喜歡照唐人遺風放點鹽;對於法門寺都有著莫名的歸屬感;對地宮方位共同的直覺…… 彼此之間,有不能言表的吸引,有鬼使神差的默契。 地宮發掘舉世矚目,全程參與的他們卻在慶宮宴上悄然溜去。 月光下並肩行走,聊的話題仍舊不著邊際。 一切都還隔了層紙,元緣悵然回城,小唐繼續留在扶風料理考古後續事宜。 午夜夢回,發覺前面兩世的錯過,悲不可抑,元緣不顧一切趕回法門寺,下決心這一世要了卻此緣。 可是,這一世,擋在她和他之間的,不再是皇權,不再是大義,也不再是戰爭,而是一堵赭紅寺門——兩人分別的這段日子,小唐已然在法門寺剃度出家,法號可能。 於是這一世,他皈依僧…… 元公主,緣妹,元緣。 覺能,阜能,可能。 他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她說:終有一世,你將皈依我…… 這一場故事,就叫做《法門寺猜想》

求採納

❺ 法門寺可以許願嗎

法門寺可以祈福許願。

一般來說,佛教徒有什麼樣的願望,就會到佛前禱告,祈求得佛祖庇佑、得佛陀助力,滿足自己的願望:包括求財運亨通、求得麟兒、求免災免痛、求平安喜樂等。

景區介紹

宋代法門寺承襲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闊氣勢,被恢復到最大規模,當時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宋徽宗曾手書「皇帝佛國」四字於山門之上。金元之際,法門寺仍是關中名剎,「藏經碑」中有寺僧抄寫大藏經5000卷之記載。金人也刻「詩碑」盛贊其寺塔:「三級風檐壓魯地,九盤輪相壯秦川」。明清以後,法門寺逐漸衰落。明隆慶三年(1569),歷經數百年歷史的唐代四級木塔崩塌。明神宗萬曆七年(1579),地方紳士楊禹臣、黨萬良等捐資修塔,歷時30年建成八棱十三級磚塔,高四十七米,極為壯觀。清順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體傾斜裂縫。民國二十八年(1939)在愛國志士朱子橋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晚明以來最大規模的維修。文革期間,紅衛兵欲挖地開塔,良卿法師點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塔下珍寶。

❻ 法門寺十大菩薩都有什麼

新的法門寺文化景觀尉為壯觀,佛光大道上高高矗立著10尊巨大的菩薩雕像,貼上來給大家分享、祈福。
佛光大道菩薩像包括:東1:大妙相菩薩與法苑林菩薩同是彌勒佛的脅侍菩薩,合稱"彌勒三尊"。今世菩薩護佑,來世往生天宮。福報:今世神靈護佑,來世往生天宮。東2: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是釋迦牟尼佛的脅侍菩薩,合稱"華嚴三聖"。文殊菩薩,諸佛之智慧所化現,是智慧的本尊,受菩薩護佑,具足智慧。福報:自己和子孫具足智慧。東3:觀音菩薩(大悲)與地藏菩薩同是釋迦牟尼佛的脅侍菩薩,合稱"娑婆三聖"。觀世音菩薩以大慈救濟眾生為本願,受菩薩護佑,遠離苦難。福報:所願必成,苦難遠離。東4: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同是葯師如來的脅侍菩薩,合稱"東方三聖"。日光菩薩持其慈悲本願,救度眾生,受菩薩護佑,遠離病痛。福報:遠離病痛,無有怖畏。東5:觀音菩薩(大慈)與大勢至菩薩分別為阿彌陀佛的脅侍。獲觀音慈悲救護,來世蒙觀音引生極樂。福報:現世獲觀音慈悲救護,來世蒙觀音引生極樂。西1:法苑林菩薩受菩薩護佑,所願皆足。福報:今世菩薩護佑,來世往生兜率天宮。西2:普賢菩薩具足一切無量行顧,受菩薩護佑,凡行必成。福報:自己和子孫凡行必成。西3:地藏菩薩受菩薩護佑先世親人不墮地獄,來世不墮惡道。福報:先世親人不墮地獄,來世不墮惡道。西4:月光菩薩普照乾坤,映現明澈清輝,容攝芸芸眾生,免受貪、嗔、痴三毒逼惱,以葆身命與慧命。福
報:遠離病痛,無有怖畏。西5:大勢至菩薩以智慧之光普照一切有情,使眾生離三界之苦,得無上力。福
報:現世脫離惡道,來世往生極樂。

❼ 我看到法門寺有很多人燒香都買那種很高 很貴的香 有什麼說法

在於發心,和錢沒關系。
貪污10萬,花1萬元請支香,保佑你陞官發財,好繼續貪污。
你布施了1萬,你還欠人9萬呢,你信佛了,人家就不要了。
你還拿這些贓款,賄賂佛菩薩,跟佛菩薩談條件,發了財再來還願,在給你添1萬香油錢。
你把佛菩薩當成什麼了,和你一樣的貪官污吏呀。
佛菩薩大慈大悲不跟你計較。
你去拜一些小神小仙的,跟人家談條件,侮辱人家的人格,人家能放過你,回去就得,讓你翻車,住院,只怕求財不成,反而破財。
是不是這個道理。
為自己求福報,買很高很貴的香,那都是一些迷信的人。
正信的佛教徒,不看那個,放得下,就多布施點,放不下,就少布施點,何必給自己找煩惱。
寺院香火旺,師傅說香越貴越靈,這種寺院就不用你布施了,錢多慾望就多,本來人家修行的挺好,全讓你們拽地獄去了。
磕個頭,發發願,將來弘法利生,就可以了。
有的寺院偏僻,沒什麼信徒,沒有什麼生活來源,這種地方,就多布施點嗎,也用不著攀比,你布施的多,我布施的少,本來還有點福報,一比,這點福報都沒了,偷著做就可以了,放心就是偷著做也有人給你記著,一分好處也不會漏掉的,不用擔心這個。
我覺得錢對於修行人不是個好東西,布施也不要給錢,缺糧食你給糧食,僱人給他運上去,沒有僧舍,你找施工隊,蓋完了你在帶下來,不要動不動的就10萬20萬幾百萬的布施,你是想累積功德,他可未必這么想,他下地獄也跑不了你一份,你間接唆使的嗎?
話說過分了,還是匿名吧。

❽ 法門寺距今有多少年歷史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東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寶雞市96公里。 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
傳說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末年,發跡於北魏,起興於隋,鼎盛於唐,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

據專家考證,法門寺始建於北魏時期約公元499年前後,現寺內尚存的北魏千佛殘碑就是立塔建寺後不久樹立的。當時稱「阿育王寺」(或「無尤王寺」)。隋朝時,改天下佛寺為道場,阿育王寺改為「成寶寺」。唐朝是法門寺的全盛時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顯赫地位,以七次開塔迎請佛骨的盛大活動,對唐朝佛教、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❾ 女朋友說一起去法門寺。她要干什麼

首先說明女朋友要和你一起去法門寺是好事!我家離法門寺才不到二十里路所以我對法門寺最了解了。她要去法門寺說明她非常愛你,甚至到一種擔憂的地步了,她擔心有一天會失去你所以就想去法門寺為你倆以後能天長地久祈福!法門寺是隋末建的距今有一千多年了,由於法門寺地宮藏有世伽摩尼佛祖的真身舍利子而文明於世,所以有好多人都去法門寺許願祈福呢。這是好事帶她去吧,順便祝福你倆幸福永遠!

❿ 法門寺金銀器的歷史追溯

法門寺塔唐代地宮轟動性的考古新發現,集中向人們展示了中國古代金銀器製作工藝的高度發達。除了注重造型輪廓以外,唐代金銀器更配以精緻的裝飾紋樣,同時還利用貴金屬本身的光澤,在銀器上將紋飾鎏金,製成精美的金花銀器。特別是大型金花銀盤,通常在盤心設計主要紋飾,多為芝鹿、獅子、鳳鳥或摩羯(魚龍),然後在菱花或葵花形盤緣,飾布局勻稱的花卉圖案,早期的花卉紋疏落有致,到中唐以後花卉圖像變得豐滿且分布密集;還有的在盤心的主紋周圍再加飾一周花卉圖案,由內外兩重增至三重紋飾,更顯富麗堂皇。
唐朝經濟的高度發達,使得金銀器成為當時重要的工藝製品之一。西安何家村唐代金銀器窖藏的發現,就說明了金銀製品在唐代士紳商賈中的大量流行。唐亡後,唐代金銀器的影響一直延續,尤其在明清的皇室和貴族墓葬中,金銀器的出土數量依然眾多,僅北京地區著名的大宗出土就有明董四墓、萬貴墓、萬通墓以及聞名世界的明定陵地宮等。
金銀器是我國古代文物中的珍品,因其質地貴重極為稀少。地宮共出土唐代咸通年間(860—874年)的金銀器121件。這批器物為皇室所有,等級高,品類多,成組配套,且產地明確,製作年代詳實反映了唐代皇室的生活風貌和高超的金銀製作技術水平。同時也為研究晚唐歷史提供了嶄新的資料。
就生產地看,多出自文思院和潤州 (今江蘇鎮江)。其中,文思院為皇家金銀器製作中心,成立於唐大中八年 (854年)。咸通年間,迎佛的所需刀具均由文思院承製。就製作工藝而言,當時主要有兩種,一是模鑄法,就是將熔化的金、銀注入刻有花紋的模具中,冷卻後取掉模套,最後施以刻花或鎦金。另一個方法就是鈑金法,這種方法是將碾展的金箔或銀箔覆於特製的模具之上,用鋼錘敲擊成型。

閱讀全文

與法門寺祈福貴金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