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美元外匯儲備是多少
中國人民銀行2015年1月15日公布,上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22.8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2014年人民幣貸內款增加9.78萬億元,同比多增容8900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9.48萬億元。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973億元。12月末外儲余額為3.84萬億美元。
相比於外匯管理局之前發布的統計數據,2014年第三季度末,中國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89萬億美元,而截至四季度末,國家外儲余額為3.84萬億美元,下降500億美元。
⑵ 中國外匯儲備真有3萬億美元嗎
人民銀行3月7日更新的官方儲備資產表」及「2014年6月-2016年2月中國外匯儲備走勢圖」顯示,版截至今年2月,中國外權匯儲備規模為32023.21億美元,較1月末的32308.93億美元,減少了285.72億美元。
在2014年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逼近4萬億美元,達到歷史最高。2015年12月中國外匯儲備大幅減少1079.22億美元,創歷史最大單月跌幅。
⑶ 中國外匯儲備的狀況發展
中國外匯儲備(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 2006年2月底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總額為8537億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匯儲備),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中國大陸外匯儲備作為國家資產,由中國人民銀行下屬的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部分實際業務操作由中國銀行進行。
2010年12月國家外匯儲備28473.38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億美元。
中國外匯儲備--2010年單位:億美元 月份 數額 1 24152.21 2 24245.91 3 24470.84 4 24905.12 5 24395.06 6 24542.75 7 25388.94 8 25478.38 9 26483.03 10 27608.99 11 27678.09 12 28473.38 2009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1316億美元,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另外,6月M2同比增長28.46%,創下1996年5月份以來新高,而M1同比增長24.79%,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09年7月15日的數據, 2009年上半年,中國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貨幣信貸快速增長,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
國家外匯儲備增長17.84%
2009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1316億美元,同比增長17.84%。上半年國家外匯儲備增加1856億美元,同比少增950億美元。6月份外匯儲備增加421億美元,同比多增302億美元。6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319元人民幣。
2001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加速融入全球經濟,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國際收支持續大額順差,對國民經濟影響日益增強,加之西方經濟持續低迷,促使外國直接投資大幅度增加,全年增量超過500億美元。2001年全年外匯儲備凈增466億美元,外匯儲備量突破2000億美元居於世界第二位。伴隨著入世後外匯儲備規模的較快增長,2001年,外匯儲備經營以規范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為目標,建立了投資基準經營管理模式和風險管理框架,完善了大規模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的體制機制。
與此同時,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高速增長,總值超過6000億美元。此外,美元利率的下降使得人民幣利率水平高於美元,進一步促進了外匯的流入。因此,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的推動下,中國的外匯儲備出現大幅增長,2006年2月底更是達到8536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的8501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一。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三季度,我國對外金融凈資產17962億美元,同時外匯儲備達到了38877億美元。
中國成立外匯管理機構20年來,外匯儲備規模增長了78倍。
2015年2月2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數據顯示,2014年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8430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17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1428元人民幣,比上年升值0.8%。
12月減少1079億美元
2015年12月,外匯儲備減少1079億美元,全年累計出現了首次下滑,當月降幅超出經濟學家的預估,人民幣貶值擔憂加劇。
2015年1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為3.33萬億美元,較11月下降創紀錄的1079億美元。
在經濟減速和股市重挫之際,中國政府為了抑制人民幣貶值而消耗了外匯儲備。人民幣兌美元周四跌至五年低點,當日央行把中間價設於出乎意料的低位,暗示其對人民幣貶值的容忍度上升。
2015年12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5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3304億美元,比上年末減少5127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2284元人民幣,比上年貶值1.4%。
⑷ 中國外匯儲備的介紹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一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總額增至3.94萬億美元,今年二季度將突破4萬億美元關口,近五年內翻了一番。
⑸ 中國外匯儲備現在有多少
中國外匯儲備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一季度末,中國回外匯儲備總答額增至3.94萬億美元。[1]2014年6月底達到39932億美元的最高峰。
中國人民銀行2017年2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月31日,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29982.04億美元,連續第七個月下滑,並自2017年2月以來首次低於3萬億美元。2018年元月公布的中國外匯儲備是3萬1千多億美元。
⑹ 中國外匯儲備是什麼意思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內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容握的外匯資產。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⑺ 中國的外匯儲備儲存在哪
中國的外匯儲備,大部分買了美國和歐盟的債券,相當於儲存在國外。少部分存在各國銀行的也算在國外。剩餘的存在國內銀行。
⑻ 截止2014年底我國的外匯儲備會不會持續增加
2014年年底,我國外匯儲備不會持續增加。
外匯儲備的增加,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版
1、央行在外匯權市場買入外匯形成外匯儲備。而2014年下半年,央行徹底放棄了對匯率的常態式干預,基本沒有通過外匯市場買入外匯,也就基本沒有通過買入外匯增加外匯儲備。此外,在年底人民幣匯率下跌時,不排除央行為穩定人民幣匯率入市釋放了一些外匯儲備(是猜測,目前沒有公開數據支持),這樣會導致外匯儲備的減少。
2、外匯儲備投資收益的獲得。這一塊數據很難得到,但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真的很少,對外匯儲備的增長可能可以忽略不計。
3、外匯儲備的構成結構中,非美貨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動會影響外匯儲備的折美元數。4季度美元指數大漲,中國外匯儲備中的歐元、日元資產折算成美元金額下降,這部分影響非常大。
基於以上分析,2014年年底的外匯儲備折美元金額很可能較3季度末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
⑼ 中國外匯儲備在哪年居世界第一
據2009年4月底數據,中國大陸外匯儲備排名世界經濟體第一,日本居第二,俄羅斯居第三。
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匯儲備為928億美元,是全球第三大,僅次於日本和中國內地 。回歸以來,香港外匯儲備由1997年底的928億美元增長至2013年底的3112億美元,增長了2.35倍。
據估計,1899年官方世界外匯儲備64%主要為英鎊。到了1913年該值下降到48%。正如下面圖表所示的,縱觀外匯儲備史,我們不難發現外匯儲備的變化基點為100年,而作為全球外匯儲備的美元也從1999年的72%下降到當今的62%。外匯儲備的變化趨勢沒有永遠。
現行的外匯管理制度,增加通貨膨脹壓力:1994年初,中國實行了單一匯率制度,在對資本與金融項目實行嚴格管制的同時,對經常項目實施強制的結售匯制度。
該制度規定,除了允許部分外商投資企業開設外匯現匯賬戶外,對中資企業實行強制結匯,經常項目下的外匯收入除少數非貿易非經營性收入外,都必須賣給外匯指定銀行。
而外匯指定銀行的結算周轉頭寸等都是有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實際情況核定的,也就是說,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國外匯市場最大的買入者。隨著中國連續貿易順差,中國人民銀行只能購買超額的外匯,這就造成了基礎貨幣投放量的增大,加上貨幣乘數的作用,形成過分寬裕的貨幣供給,加劇了通貨膨脹壓力,不利於人民銀行對國內的宏觀經濟進行調控。
⑽ 中國2014年有多少外匯儲備
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達到了3.8萬億美元的規模,整體來說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還是相當龐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