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怎麼擴大外匯儲備

怎麼擴大外匯儲備

發布時間:2021-01-12 06:15:28

外匯儲備過多為什麼使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

長篇大論我不大喜歡
我給你解釋一下 你或許就可以明白了
首先你要知道外匯是怎麼進來的,主要是通過經常項目下的順差產生的.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通過貿易換來了很多的美元,這些美元是在企業的手中的,而企業最終拿到手的是人民幣,所以政府必須用人民幣去兌換(這個過程當然由銀行自然完成了),政府用人民幣兌換企業手中的這些美元就是所謂的外匯占款。這些所謂的外匯占款流入市場多了,市場上的基礎貨幣就增加了,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就增大了。

Ⅱ 為什麼說外匯儲備增長過快會擴大通貨膨脹的壓力

外匯儲備增加,就需要等量投入本幣進入市場,央行把外匯收了,就需要支付本幣出來,貨幣多了,自然要引起通貨膨脹的

Ⅲ 為什麼外匯儲備增加要擴大基礎貨幣投放量

簡單一點說,外匯儲來備增加自,就是把市場的上外匯給買過來,當然是用人民幣買了。增加的基礎貨幣,又叫外匯占款。
其實外匯儲備增加不是要擴大基礎貨幣投放量,而是必然會擴大基礎貨幣投放量。把外匯看作商品,你要持有它,顯然要付錢。

Ⅳ 為什麼外匯儲備增加,則本幣的升值壓力加大

一、超額外匯儲備過多,容易導致「通貨緊縮趨勢」,不利於貫徹國家擴大內需的方針 ,不利於增加國內有效需求,不利於我國自身的經濟增長和發展。根據筆者測算,我國適度 的外匯儲備1千億美元就足夠了,1千億美元需外匯占款約8200億元人民幣。但今年一季度外 匯占款高達25112億元,即是說這6年多來我國增加的國民儲蓄中有高達約13000億元用於增 加超額外匯儲備達2160億美元,這么一筆巨額外匯資本沒有及時用到國內經濟建設和發展上 來,怎能不造成通貨緊縮的趨勢,也不利於貫徹國家擴大內需的方針,不利於增加國內有效 需求。為此,筆者建議有關部門要研究把2160億美元的超額外匯資本盡快利用起來,比如可 用於扶持發展大型飛機製造業、電腦、電視、汽車工業、機械工業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 術,扶持振興民族工業、民族高科技企業和扶持我國大型企業集團、民辦企業向國外擴張, 扶持西部地區重點建設項目的建設。只有把我國稀缺的巨額外匯資本及時充分地利用起來, 用於加快經濟建設,遠比增加外匯儲備的作用大得多。正如斯蒂格利茨指出的那樣,外匯儲 備投資於美國短期國庫券收益率目前為1.75%,而將這筆錢投資於國內經濟,回報率在10 %~20%之間。

二、超額外匯儲備過多,必然要相應增大過高的外匯儲備成本。根據筆者測算,我國超 額外匯儲備達2160億美元,向美國進行國債投資比發放貸款按要少收利息3個百分點計算, 一年要少收利息收入63億美元;我國向國外借外債1700億美元(其中國際商業銀行貸款900億 美元),向國外商業銀行的借款利率一般比存款利率高2~3個百分點,按高2個百分點計算, 一年要多支付利息18億美元,這樣一年要少收多支利息達81億美元。

三、超額外匯儲備過多,必然會增大外匯儲備的風險。由於外匯儲備往往由多種貨幣組 成,而且分散在不同期限的資產上,因此匯率風險、利率風險是外匯儲備無法規避的兩種風 險,例如1994年日元對美元升值,造成中國外匯儲備高達30億美元的損失。最近,據有的學 者測算,我國外匯儲備中約60%~70%為美元,如按60%為美元儲備計算,從2002年11月以 來至今,美元對歐元眨值12%,我國美元的外匯儲備對歐元眨值將造成達216億~234億美元 的損失。這種超額外匯儲備過多導致的賠本生意應引以為戒。

四、超額外匯儲備過多,會造成我國極為短缺的外匯資本資源的浪費,出現窮國反而向 富國輸出資本,支援美國等發達國家人民的高消費。斯蒂格利茨一針見血的指出:亞洲國家 巨額的外匯儲備「通常投資於美國的短期國庫券,它刺激了美國的過度消費,使資本從窮國 向世界上最富的國家轉移」。今年2月19日,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了馬丁沃爾夫寫的「亞 洲為美國的大炮和黃油付錢」,文章指出,在2002年三季末,全世界總的外匯儲備為22940 億美元,其中73%是以美元形式儲備的。這些儲備的58%左右是亞洲各國和地區政府持有的 ,日本持有佔19.3%,中國大陸持有佔11.3%,大中華地區持有佔22.9%。文章接著尖 銳地指出,是亞洲人,而不是美國人,在執行「堅挺美元」的政策,間接地為美國展示國力 支付開支。這還不足以引起我國經濟金融理論界對我國執行外匯儲備越多越好政策進行認真 的反思嗎?

五、超額外匯儲備過多會使我國失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優惠貸款。根據IMF的有關規 定,成員國發生外匯收支逆差時,可以從「信託基金」中提取相當本國所繳納份額的低息貸 款,如果成員國在生產、貿易方面發生結構性問題需要調整時,還可獲取相當於本國份額16 0%的中長期貸款,利率也較優惠。相反,外匯儲備充足的國家不但不能享受這些優惠低息 貸款,還必須在必要時對國際收支發生困難的國家提供幫助。

從上述超額外匯儲備過多種種弊端來看,超額外匯儲備過多是弊大於利、得不償失。但 要想妥善解決此問題,必須要靠有關決策部門對我國到底應執行什麼樣的外匯儲備政策統一 認識。我國這樣一個資本資源極為短缺的不發達國家,是執行外匯儲備越多越好的政策好? 還是應該執行適度的外匯儲備政策好?這個大政方針必須要通過深入的討論,充分權衡其利 弊得失,取得統一認識,才能正確指導實踐。筆者認為:象我國這樣一個資本資源極為短缺 的不發達國家,當家過日子必須要精打細算,要力爭做到以最小的外匯儲備成本,能確保防 范外匯風險、確保外匯收支周轉的需要,執行外匯儲備越多越好的政策是違背我國國情的。

我國適度的外匯儲備規模應該是多少

我國適度的外匯儲備是多少?筆者根據美國經濟學家特里芬的進口比率法和國際收支差 額論兩種理論結合起來測算:按三個月進口額計算需外匯儲備600億美元;按15%的外債備 付金計算需要外匯儲備255億美元;對國際收支逆差打了145億美元的備付金,綜合上述三個 因素,提出我國適度的外匯儲備可考慮在1000億美元左右。這個適度的外匯儲備數是不低的 ,對多種外匯需求因素都包括進去了,對動用IMF「信託基金」的低息貸款因素還未打入在 內,這一千億美元的高額外匯儲備也足以抗擊國際投機資本的沖擊,我國香港特區政府成功 擊敗國際投機資本的瘋狂沖擊實例,是長國人志氣的生動範例。當然,這一千億美元的適度 外匯儲備規模是一個動態概念,當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外匯收支發生重大變化時,適應客觀形 勢的變化,對適度外匯儲備規模可進行相適應的調整。(本文作者單位:中國農業銀行研究 部兼體改辦公室原主任,中國金融學會原副秘書長,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和西南財經大學 兼職教授,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金融發展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1.會造成本國貨幣升值壓力
2.就我國來講,因為我國是強制結匯的,所以外匯儲備增長過快會造成市場短時間內貨幣量增加,流動性過剩,從而造成通貨膨脹壓力.

Ⅳ 為什麼外匯儲備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給量

因為國內不流通外幣,需要將外幣按照匯率兌換成人民幣才能使用,這部分人民幣不是創造的產值或者利潤,是憑空印刷出來的,只不過是用外幣作為抵押而已,就是所說的外匯占款。

Ⅵ 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國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

我認為我國外匯風險的根源在於沒有摸清我國外匯每日流通的規模,對於中央銀行而言,持有外匯是為滿足調劑商業銀行間外匯餘缺而進行的外匯准備,至於國家的一些企業或單位在國外進行經濟活動持有外匯則不是中央銀行的管轄范圍,因此,只要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能夠完成商業銀行分賬外匯餘缺調劑的需要,就可以視為外匯儲備夠用,至多增加一定的百分比應付突然之需。當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數量核定之後,始終維持這一核定規模保持不變,並每隔一定時期分析商業銀行間外匯餘缺調劑的規模重新核盤,就可以維持本國貨幣幣值的穩定。中央銀行在外匯分幣種盤定數量之後,剩下的工作就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根據需要進行各種外匯的買賣以維持這一核定規模保持不變,就能夠實現我國經濟不受外來經濟的干擾。當買入銀行間外匯過多時向國際市場賣出外匯,或者由我國經貿部門根據中央銀行外匯的溢出金額買進國家所需要的戰略物資,甚至黃金儲備,當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不夠用時可以授權商業銀行購進外匯,彌補央行虧欠,或者向港澳銀行拆進外匯,並由國家經貿部門組織出口創匯彌補虧欠。總之,中央銀行的外匯持有規模只要有金額的限制,並且每日的外匯交易不會突破這一限量過多,就不會影響我國的貨幣幣值的穩定。

Ⅶ 擴大外匯儲備為什麼會相應增加國內需求做題時遇到…

錯了復。拿我們國家來說,外匯儲備的制增加跟外匯管理政策相關,是強制結售匯制度,這樣做的後果簡單的來說就是增加了本幣供應。譬如企業做外貿收到的貨款是美元,就必須到國家指定的外匯兌換銀行去兌換成人民幣,兌換得到的美元就變成了國家的外匯儲備資產。因此,外匯儲備資產的增加和本幣供應的增加有很強的正相關性,本幣供應增加,流通性充足,人們手上錢多了相應的國內需求增加。ps。這也是出現通貨膨脹的一個原因。
基本上是這個思路,不懂的話可以再討論,希望對你有幫助(*^__^*) ……

Ⅷ 為什麼外匯儲備增加要擴大基礎貨幣投放量

簡單一點抄說,外匯儲備增加,就是把市場的上外匯給買過來,當然是用人民幣買了。增加的基礎貨幣,又叫外匯占款。
其實外匯儲備增加不是要擴大基礎貨幣投放量,而是必然會擴大基礎貨幣投放量。把外匯看作商品,你要持有它,顯然要付錢。

Ⅸ 請問: 現在已經有這么多的外匯儲備了。為何還要加大出口。

你說的道理大家都知道。
但是,
為了促進經濟增長,就業增加,提高稅收,推高GDP不得不這樣子做。
資本主義的一個特徵就是供給大於需求,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向外推銷貨物,因為生產力太大而人們卻沒有購買力。
英國工業革命之後因為本國市場有限,所以全球找市場,迫切打開大清帝國的門戶就是這個道理。

經濟危機出現了,對於各個國家來說,本國的消費能力進一步下降,而投資堆出來的商品生產能力依然存在,不生產工人失業沒有工資進一步導致消費不振。所以必須鼓勵大量出口。

咱們國家為何不提振內需呢?

其實不是不想提振內需(商品下鄉補貼、回收補償),但是你要考慮中國國情,中國的二元經濟結構農村雖然不怎麼受金融危機的困擾,但是不受困擾的原因就是根本沒有錢,試想,沒有錢了哪來的金融危機?既然嚴重缺錢拿什麼買東西提振內需?手裡僅有的一點點錢只能夠省著養老,這主要怪社會保障體系做得不好(甚至可以說農村的根本沒有做)。還有教育也是這么1回事。
城市的日子也不好過,1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2是你也別認為中國城市人真的有很多錢,絕大多數的城市人日子也很不好過。原因是中國嚴重壓低工資以取得勞動力比較優勢從而推動出口。而且,教育、房子、醫療對於整個中國還是三座大山(超大型的山,這一點你應該可以體會)。
當然,有一部分人的購買力還是很強大的,比如各個行業的精英,但是這一部分人畢竟還是少的。
這就是不注重培養中產階級的後果。
另外當官的(天知道我為什麼會認為人民公僕會很有錢)也不容小覷,但是他們不敢大肆宣揚,有點錢只是化名存銀行或者轉移國外,平時花銷都是公款,所以形成不了國內的購買力。

所以,這一次的金融危機靠內需很難恢復元氣。
當然,只是很難不是沒有可能性。只要改革分配製度、做好社會保障體系就可以了,而改革分配製度就會損害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們現在仍居高位,你這樣子做無異於與虎謀皮異想天開。做好社會保障體系嘛,見效慢,而且以人為本的國家其實人民是不值錢的。
(想起了陳教授去巴西發現巴西的公共設施都很破爛,當地人說我們的盧拉總統只要有錢就會把貨真價實的錢分給我們老百姓買東西,因為他不給錢我們選總統的時候就不投他的票。而在我們中國,有錢就會造陸修橋蓋政府大樓,即使這些東西嚴重過濫了,因為1里路1層樓都是GDP,不給人民你人民只能夠乾瞪眼,還得感謝黨)
扯遠一點,內需不行、出口不行如何提高GDP?投資唄,依然修路造橋國有企業擴大產能。要不然哪來的GDP?不會真的以為是靠內需拉的吧?

PS:回首10年前亞洲金融危機,當時還有一招的。那就是改革住房制度(由福利分房變為自己買房)、大幅增加大學生人數並提高學費,老百姓憋在褲兜的錢捨不得話國家幫你花,本來應該由國家投入的教育經費變成老百姓支付了,國家把省出來的教育經費用來修路造橋蓋政府大樓...

Ⅹ 為什麼說外匯儲備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

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也是商品的一種。為了獲得外匯儲備,必須用本國的貨幣(本國的商品)去購買外國的貨幣(外國的商品)。為了獲得更多的外國貨幣,必須發行更多的本國貨幣(類似於生產更多的本國商品),這樣,外匯儲備的增加就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閱讀全文

與怎麼擴大外匯儲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