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奧凱航空的大股東是哪家銀行
沒有銀行,原來奧凱是均瑤集團60%多,其他幾家小股東持有其他股份。後來鬧的很厲害,10年大田集團(一個物流集團)收購了均瑤和其他人的股份,100%持股奧凱航空,後來說要引進戰略投資者,不過沒什麼消息了。
⑵ 重慶大概有多少家做外匯的投資公司
大概有四十幾家吧抄....但是大部分除了做外匯還要做期貨
黃金
股票
現貨
基金。
只做外匯的公司很少
也有幾家是只做外匯交易的
比如
奧凱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在重慶江北觀音橋茂業時代大廈33-33
我就是這加公司
投資顧問
李川
⑶ 哪位朋友有關於「變化的中國」相關的資料,我要寫作文,哪方面都行
新中國建國55大變化凸現社會進步
衣1.從列寧裝到吊帶裙1949年新中國成立伊始,中國人的服裝服飾生活頓時有了質的轉變。傳統的馬褂、旗袍被列寧裝、中山裝所取代,成為當時人們夢寐以求的結婚禮服。50年代初,因為「老大哥」的影響,布拉吉風靡一時,被譽為青年女性的時尚裝扮。此後的中國,藍、灰、黑一直是大街上的流行色,人們對綠軍裝的熱衷幾乎持續了近10年。在今天的中國,體現21世紀自由與奔放的露背晚裝、露臍短裝已不再是奇裝異服,它代表著當今社會最前衛的流行時尚。
2.衣服想買就去買在某證券公司工作的林小姐的衣服,已經多到自己都數不清楚了。她說,記得小時候,媽媽只有過年才給她買一次新衣服。現在是想買就買。就算500元一條的裙子,她也可以輕松地每個季度買幾條。
食3.消費從溫飽型走向享受型對於父輩人而言,吃或許是日常消費中最主要的部分了。五十年代初,我國職工年均工資僅為400多元,隨著收入的提高,而到了2003年,我國職工年均工資已達14040元,此時的人們生活越來越豐富,想的已經不是低層次的吃飽而已了,而是怎樣吃得好吃得精。
恩格爾系數即食物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被稱為恩格爾系數。收入越高,人們用於購買食物的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就越低。1978年,農村家庭的恩格爾系數為67.7%,城市家庭為57.5%,而2003年,這一比例已經降低至45.6%和37.1%。
4.打包過去人們吃飯要「進城」,大擺雞鴨魚肉,希望展示自己的排場和闊氣,那時不流行「打包」,現在粗糧成了都市人的稀罕物,人們要是能接長不短的去吃點農家飯吃點粗糧野菜都是特高興的事兒了。而且現在人們越來越環保,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場和闊氣也不是人們的最大追求了,現在流行「打包」不浪費。
住5.「社區」概念引導新生活安居樂業是歷代中國人的願望和共識。住房緊張曾經是長期困擾城市居民的頭號難題。隨著城鎮建設發展和住房制度的改革,城市居民逐漸告別住房嚴重短缺時代,進入了增加住房面積與改善居住質量並重的新階段。從過去的公家「單位宿舍」到入住擁有個人產權的「陽光公寓」、「花園廣場」。如今,城裡人買房不僅是買空間,更是買「新的生活方式」,人們越來越注重戶型結構、環境綠化、家居裝修和物業管理。統一規劃、環境優美、服務設施配套的「小區」,在取代「胡同」、「里弄」老平房的同時,也帶給市民全新的現代化生活理念。
6.一家兩套房廣州市民張先生目前共有3套單元住宅房,而還在他18年前上學的時候,仍然和父母、祖父同住在一間只有8平方米的平房,三代人晚上同擠著不到5平方米的睡房。前年張先生買了自己第一套住房,僅一個陽台就有10平方米,而去年和今年他又連續購買了兩套商業黃金地段的住房。現在廣州家庭擁有兩套以上的住房已經是很尋常的事。
行7.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在中國人眼裡,汽車原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甚至根本就不是願望之中的物品。而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百姓開上了屬於自己的私家車。而這些私家車的檔次極其豐富,小巧便宜如3萬元左右的奧拓等小型轎車,高大昂貴如100多萬路虎攬勝等大型SUV.在中國大城市的道路上,你可以見到當今世界上最先進最新款的各種汽車,許多車甚至是剛剛在歐洲上市不久,在歐洲大城市的街頭都不多見的高檔新車。
8.中國摩托車產量世界第一以前,騎著自行車的中國人可能從未想過,自己能買得起一輛摩托車。可如今,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國,2002年中國摩托車產量達到1300萬輛,占據全球產量的半壁江山,超過50%,位居世界第一。
9.機票不算貴以前,對一般市民來說,出門的路費是一筆很大的費用,坐飛機更是想都不敢想。但現在坐飛機已經很平常了。市民王先生這個周末准備飛去海南島。他說,自己幾乎每月一次,已經成為習慣。
10.民間資本獲准組建航空公司將要出台的《國內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為國內資本特別是民營資本投資民航業創造必要的法規環境。國內首家民營航空公司鷹聯航空公司2004年2月份獲准籌建後,兩家民營獨資航空運輸企業春秋航空有限公司和奧凱航空有限公司同時獲得民航總局的籌建許可。緊隨其後,民營大眾航空公司和華夏航空公司正快速跟進。
11.中國民航機隊全面現代化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航空運輸量快速增長,在世界上的排名由1978年的第37位上升到1998年的第11位,使我國邁入了世界航空大國的行列。中國民航機隊全面現代化,至2001年末我國共擁有民用飛機1031架,波音空客兩大公司的飛機總量佔到了我國民用飛機總量的40%,且更新速度仍然在加快。
12.北京:從二環發展到了五環55年來,北京城市的發展已經從解放初期的二環發展到了五環。根據北京市規劃委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1949年時,市區道路僅有215公里,鋪裝路面6條。解放至今,共修建了公路2529條、1230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4公里、公路1283公里、橋梁2110座,形成了高速公路為龍頭、國市級干線公路為骨架、縣鄉公路為支脈的公路網。
家電13.電視數字化因為電視機是高檔消費品,一般家根本沒有。到了現在,以大屏幕為特點的「平板電視」正在取代傳統電視。回想80年代初,電視機還是許多家庭的奢侈品,而如今,許多家庭要為如何處理廢舊電視傷腦筋了。今後,電視機不僅僅可以接收電視節目,還可以讓觀眾主動去點播喜愛的節目,這就是數字電視時代帶給我們的變革。
14.空調平民化空調,這個昔日的貴族家電如今已成為城市家庭的生活必需品。數據表明,到2003底,我國城市居民家庭空調器普及率已達48.9%,在擁有空調器的城市居民家庭中,平均每個家庭擁有空調器數量為2.13台。空調的普及與其價格的大眾化是分不開的,過去一台空調要五六千元,讓普通家庭望塵莫及。如今,除了價格已降至一兩千元一台,人們對空調還提出了節能、健康的要求,於是變頻空調、氧吧空調等應運而生……
15.洗衣機農村家庭不稀罕經過多年的市場推廣,洗衣機已經逐步成為城市家庭不可缺少的家電產品。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家庭洗衣機總體擁有率達到92.8%,即便如此,城市仍然有28.2%的預期購買率。消費者購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更新換代。與此同時,也有更多的農村家庭用上了洗衣機。
16.家中電影院盡管最初是由不道德的「盜版盤」造就了影碟機的普及,但不可否認,影碟機大大改變了我們的居家生活。看影碟,已成為許多人重要的娛樂方式,也成為許多人不去電影院的理由。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正版盤的價格也很便宜了,而清晰度越來越高的影碟機也對碟片質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今後影碟機也再不用背什麼惡名了……
通信17.固定電話用戶1991年用戶數字為849.8萬,到了今年的8月份這個數字到了3.029億戶。
18.電話初裝費1979年6月,國務院批准實行電話初裝費政策。全國指導性標准為3000-5000元,具體標准由各省區市政府制定。上世紀90年代末,電話初裝費開始大幅下降,到2000年底,全國初裝費實際收取水平已降到500元以下。如今初裝費已經正式取消,安裝電話只需要235元的工本費。
19.行動電話用戶1991年的統計只有用戶4.75萬,而截止到今年8月份用戶總數達到3.151億,從用戶規模上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手機市場。從最初的700多用戶到1000萬用戶,經歷了10年;從1000萬戶到2001年的1億戶,用了不到4年。
20.手機產量截止到2004年5月底,手機及小靈通年總產能已經達到5.0352億支,其中手機年產能為4.7828億支,小靈通手機年產能為2524萬支。中國大陸手機生產企業(含OEM/ODM企業)從1997年的14家發展到2003年的78家(含小靈通)。
21.網民:0到8700萬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日前發布的第十四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我國網民已達8700萬,總數居世界第二位。這個數字相當於1999年底全國網民總數的近10倍。從1994年互聯網進入中國到1999年的6年間,網民數才達到890萬;而2003年6月到12月,半年時間內網民數就增長890萬。
22.人人拿手機現在換手機像換衣服的年輕人,可能已經難以理解以前街頭「傳呼站」。現在的城市家庭,不少都有一部以上的固定電話。而手機則非常普及,連剛出校門的小夥子也人手一部。
旅遊23.各地大力發展旅遊經濟中國現代旅遊業興起於50年代初。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的旅遊業步入了快速發展時期。1999年接待入境旅遊者7280萬人次,其中外國遊客843萬人次;國際旅遊外匯收入141億美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39倍和53倍。目前,中國已成為亞洲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同時,各地積極發展旅遊業資源,把旅遊業作為當地經濟支柱,旅遊成為國民經濟重要增長點。
24.出境游蓬勃發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公民對出國旅遊產生日益濃厚的興趣,近年來中國公民出遊的國家有東南亞地區和歐洲地區。外國旅遊商社紛紛來中國設立辦事機構,採用多種宣傳方式,吸引中國公民到國外旅遊。
25.旅遊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在發展國際旅遊業的同時,國內旅遊業也在蓬勃興起,1999年國內接待旅遊者達7.19億人次,收入2832億元,比1995年分別增長14.3%和105.9%。隨著五一、十一黃金周的實施,國民的旅遊意願更加強烈,國內旅遊方興未艾,同時,各種新興旅遊方式蓬勃興起,正在由觀光游向休閑游過渡。
26.自駕車出遊漸成時尚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有車一族,假日駕車出遊成為許多有車族的一大愛好。要麼是單車或者幾個朋友組成一個車隊一起出遊,更常見的乾脆是通過在網上發帖子,一大幫並不相識的人組織起來,設計好線路,約好時間一同出遊。自駕車旅遊使更多的人欣賞風光、增長見識,也使許多人因此而成為了好朋友。
27.積極申請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保護文化自然遺產在中國蔚然成風。我國是世界遺產締約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72年11月通過的《世界遺產公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中心具體組織將締約國在世界上有代表意義的自然、文化遺存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進行保護。我國共有28處,其中包括21處文化遺產,3處自然遺產以及4處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擁有世界遺產總數僅次於義大利和西班牙,名列世界第3位。
生活方式28.「休閑」時間增加隨著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收入增長和工作時間縮短,人們擁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閑時間。自1995年5月起,我國實行了5天工作制,加上近年來「五一」、「十一」、「春節」延長假和其他假日,職工全年法定休息日(不包括帶薪休假)已經超過110天,1990年中國城市職工平均每日工作時間為7小時19分鍾,1997年下降為5小時37分鍾。越來越多的城裡人開始走出家門加入「周邊游」、「跨省游」和「出國游」行列,一個個「旅遊黃金周」的涌現,帶給人們新的感覺和快樂。走出家門、走出國門「看世界」,被越來越多的普通百姓列入自己安排的「休閑出行表」。
29.結婚三大件一位叫金代義的撰寫文章回憶說,他於1970年結婚。結婚那會兒都興三大件: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可他只准備了兩樣,手錶和自行車。自行車是1968年花180元錢買的舊鳳凰,手錶是當時託人在供銷社要的票才買到的。剛結婚時根本沒有房子,都是各住各的家,一周能見幾回。後來好長時間,才從單位爭取到一間7.5平方米的平房,雖然才巴掌大,可是比十來口擠在一個炕時強多了,所以還挺知足。現在的三大件,無疑是商品房、小轎車、電腦。婚禮的豪華和解放初吹嗩吶、坐花轎相比,自然可謂天壤之別。
30.從「票證」到奢侈品日前,一項調查數據表明,2002年頭四個月,中國進口鍾表產品金額2210萬瑞士法郎,而2004年已達8820萬瑞士法郎。短短兩年間翻了四倍。從穿衣吃飯憑票供應到奢侈品消費市場的火速升溫,伴隨新中國成長的腳步,中國人的生活品質正在大幅提高。
31.葯店開到家門口過去有個頭疼腦熱的一定要去或者應該說是只能去醫院,想在家自己吃點葯基本沒地方去買,而現在大大小小的葯店、葯房開滿了大街小巷,一般出家門就能夠買到自己需要的葯品,簡單的發燒感冒就不用去醫院了。
32.報紙種類繁多現在很多人在茶餘飯後喜歡看看報紙,而以前老百姓可看的報紙種類很少。不像現在各種報紙、雜志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像新聞時政類的、體育類的、文化休閑類的等等使不同的人群得到不同的選擇。
33.葯價變化多過去葯價是國家調控,現在是在國家調控的基礎上對市場放開了。而且近幾年,喊了多年的葯價虛高問題也正在被監管部門所重視,各種抗生素類、感冒類等葯的價格經過多次調價和降價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真正做到醫、葯分家,價格回歸,還需要監管部門和企業、商家共同的努力。
34.保健品琳琅滿目過去根本就沒有什麼保健品可吃,現在各種保健品琳琅滿目,老年人的、兒童的、孕婦用的、肥胖人群用的、什麼補鈣的、美容的、健骨的、減肥的、降壓降脂的……簡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種保健品通過廣告等形式向老百姓宣傳自己的功效。
35.購物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過去購物只能去「百貨商店」,各種商品都擺在一起賣,現在超市、大賣場、便利店、折扣店、購物中心各種業態能夠滿足您的各種消費需求。買家電有專門的家電賣場、買手機有專門的通訊賣場、生鮮物品可以去生鮮超市,近兩年興起的名品折扣店可以讓您用低廉的價格買到稱心的「名牌」。超市中的貨品可以自選、電視購物一個電話就送到家。。。。。。現在,購物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享受。
36.百歲老人多據老齡委的最近統計,廣州已經有百歲老人262名,這些百歲老人每個月都能夠享受到不少於200元的長壽保健金。而現在廣州的年輕人家裡有七八十歲的爺爺奶奶已經是尋常事。1949年,廣州人平均壽命只有40歲左右,而2002年5月的統計表明,廣州市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5歲,53年內提高了35歲。
潮流37.「獨生子女�一代生活觀念更新迅速年輕人對用」明天的錢買今天的福「的消費理念相當認同並付諸實踐。」輪子上的生活「方式強烈吸引著都市的年輕一代。據報道,北京大學生開著小車上下課的已算不上新鮮事。據一家汽車專賣店經理透露,通過分期付款買車的大學生越來越多,最近該店兩個月內賣出的車中,約有10%至15%是被大學生買走的。擁有私車,從某種意義講,不僅是擁有速度和增加活動半徑,更是都市年輕一代呼應新生活的一種行為表達。
38.開始喜歡「泡酒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的時候,酒吧作為資產階級的產物被逐漸消滅。到上個世紀末,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結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後,更喜歡找一個有情調的地方,和朋友一起聊天、喝酒、看演出。酒吧業越來越紅火,北京的三里屯和上海的東方新天地等,均已成為名揚海外的酒吧街。
39.有錢去充電從事媒體工作的何先生說,以前他父親有錢就拿去銀行存。如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考M BA的「大業」中,他計劃明年花費接近一輛小車價格的8萬元,報考中山大學的M BA課程。而今年與何先生同樣報考中山大學M BA課程的廣州青年就有不下700人。現在的黃金周假期,充電補習已經超過逛街購物而成為廣州白領的最主要消費。
40.「e化生活」實實在在手機、呼機、電腦、金融卡的普及應用,直接改變了城市生活的節奏,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e化生活」成為實實在在的大眾生活,不再是都市少數人的時尚。
傳統的寄信、發電報和電傳方式,正被E-m a il、手機等現代通信手段代替,人際溝通和信息交流變得更快捷、有效。過去,一封信跨越太平洋寄達美國要1個月時間,而今電子郵件只需要幾秒鍾。現在寫信、發電報的人越來越少,導致「電報業務萎縮」,有百年歷史的「電報匯款」也已經在我國全面「退休」。「網路生活」不再神秘,「上網」不再是一種時髦,而是市民生活、工作的現實需要。電子商務、電子銀行、電子貨幣、網路學校等日益普及,網上訂票、購物、咨詢等服務項目無所不能,極大方便了市民生活。
41.健身方式巨變近幾年來,商業健身俱樂部在國內開始盛行,高檔健身中心紛紛跑馬圈地。有人說,這是緣於中國人健康意識的不斷突破。目前,健康的內涵不斷被拓展。從強身健體、抵禦疾病,到為了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並已經成為一個人社會地位的象徵。
42.女人愛美變遷2002年,一種標榜「創造身體零負擔」的養生美容方式———SPA,融合了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的「五感情境療法」,如同一股颶風席捲了全中國。如今,中國幾乎所有的大型美容院都紛紛推出SPA美療服務。SPA已成為一種全新的生活、休閑、運動和美容保養形態。不僅只有SPA,香薰、舍賓、瑜伽、跆拳道、拉丁、芭蕾……中國女人生活方式隨著審美情趣的變化而變遷。建國55年來,中國女人經歷了最初對美的麻木期和畏懼期,又從新奇懵懂邁入了理性成熟;從單純追求外表的美麗無瑕到提升心靈豐足的深刻內涵,中國女性對美的認知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收入43.百萬也尋常相信人們都會對一部在上世紀80年代初的電影《雅馬哈魚檔》印象深刻。待業青年阿龍和「死黨」海仔以及女友珠珠,合夥在廣州開了一家魚檔,以運貨的雅馬哈摩托車命名,並成為第一代「萬元戶」。電影在全國風靡一時,使「個體戶」成為「老廣」在全國的代名詞。但如今「個體戶」已經徹底過時了。資料顯示,我國目前千萬富翁已達24萬人。
44.個人所得稅不再陌生買福利彩票中大獎了,我們都知道應該交個人所得稅;歌星走穴表演獲得較大收入,我們也關心他們在當地交稅沒有。1980年,中國出台了建國以來第一部專門向個人征稅的法規———個人所得稅法。由於很少有中國公民的月工資收入超過800元的減除額,以致於這個對中國境內公民和外籍人員都適用的稅種,納稅人基本上是外籍人員,開征當年只收得區區的16萬元;此後,中國又在1986和1987年先後針對個人所得開征了個人收入調節稅和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不過,1987年當年三稅收入總共只有7億多,到1993年仍不到47億元人民幣。
體育45.奧運奇跡1984年7月29日,一位叫許海峰的中國人,在洛杉磯普拉多射擊場擊發出最後一槍,以總成績566環獲該屆奧運會的首枚金牌,這是中國獲得的第一枚奧運會金牌。在2004年第28屆奧運會上,我國取得金牌名次第二的領先地位,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辦。
就業46.自主擇業改革開放特別是中共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中國人逐漸從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個人有了選擇職業的自由。近年來,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在各地普遍建立,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建立了全國性的網上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每年有上千萬人次的勞動者通過市場轉換職業。
外貿47.中國外貿邁向萬億美元新中國建立之後,僅僅用了8年時間就實現了外貿起飛,1957年底,中國已同8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但是在「一五」至「四五」四個五年計劃期里,中國的外貿發展速度極其緩慢,中途甚至出現了多次停滯與倒退。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中國外貿仍然稚嫩,進出口總額僅僅只有206.43億美元。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外貿獲得了飛速發展,「五五」至「八五」期間,進出口總額成倍增長。到了去年,8512億美元的進出口規模幾乎相當於「五五」到「七五」三個五年計劃期間的對外貿易總和,比1978年足足增長了40倍。
法治48.走進法治社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中共十四大以來,中國人法制觀念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人懂得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加緊完善和出台適應世貿組織規則的法律、法規。先後對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著作權法、商標法進行了修改,連同2000年修改的專利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使國內法律同世貿組織規則相銜接,為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法律基礎和保障。
可以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是中國立法最多的時期,中國正走向日益健全的法治社會。
經濟49.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引資國2003年,中國第一次超過美國成為全世界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額為535.05億美元。這也是中國連續第11年成為外資流入最多的發展中國家。
50.中國成世界天膠生產大國中國引種橡膠在雲南省種植成功已有100年歷史。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橡膠種植面積66.1萬公頃,累計生產橡膠800多萬噸,橡膠面積居世界第5位,從橡膠貧國發展成為世界天然橡膠生產大國。
51.中國科技論文總數躍居世界第5位繼1999年超過俄羅斯、2001年超過義大利和加拿大之後,中國科技論文總數2002年又超過法國,由2000年度的世界第8位躍居世界第5位。
52.中國GDP總量躍居全球第六中國經濟總量在2000年居世界第7位,2001年超過義大利居世界第6位,排在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之後。按照國際上對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的中長期預測,中國經濟總量將在2004年超過法國居世界第5位,排在美國、日本、德國、英國之後;在2006年將超過英國躍居世界第4位,排在美國、日本、德國之後;在2011年將超過德國晉升到世界第3位,排在美國和日本之後;在2036年前後將超過日本居世界第2位,僅次於美國。
53.中國已具備與七國集團相提並論的實力中國已經具備與七國集團相提並論的實力,以致七國集團一批前決策者和學者呼籲用一個由美國、歐盟、中國和日本組成的四國集團取代七國集團,擔負起七國集團制定工作日程的職責。
54.中國參與並逐漸融入世界飛機製造業中國在世界航空業的產業鏈條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和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合作生產ERJ145支線噴氣客機,世界上3500多架在役的空中客車飛機有1/4安裝了中國生產的部件,中國企業將直接參與世界上最大客機A380的製造,波音7E7夢想飛機的方向舵將全部在中國生產……工業合作項目使得中國受益匪淺。
社會55.中間階層誕生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有所拉大,並由此誕生了一批中間階層。關於中間階層的流行定義是這樣的:他們大多從事腦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有一定的閑暇,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同時,他們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識及相應修養。
有消息說,中國目前擁有3000萬人左右的中間階層。他們在經濟上,人均年收入達到1萬至5萬美元。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少部分城市,只有達到如此收入,才有可能在這些地方買得起一套像樣的「中間階層標准」的商品房,滿足中間階層至少有一套房子,多數有一輛車子的隱性標准。
中間階層叫得好聽,其實大多數都是打工仔,薪俸是其主要甚至是惟一的經濟來源。對於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其生意就是好好為老闆打工,為老闆服好務,以免老闆一不高興,「人才流動」,而落入新貧一族。
⑷ 為什麼西安質監局處罰奧凱後,省質監還一路綠燈
西安地鐵三號線「電纜門」事件並未因為官方的發布會而平息。
公眾的疑問依然存在——
為何成立不久的奧凱公司能搶到西安地鐵工程的大單?
何奧凱公司在西安市質監局做出4次處罰的情況下,還能通過陝西省質監局審查驗收組驗收,並且獲得陝西省著名商標的稱號?
這些問題也進一步引發了公眾對奧凱公司背景的猜測。
針對以上的質疑,紅星新聞采訪了西安市地鐵公司、陝西省質監局、陝西省工商局等單位,繼續調查追問涉事的奧凱公司和西安地鐵「電纜門」事件。
在奧凱公司官網上,有一張內容為奧凱電纜在2015年12月30日被陝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評定為陝西省著名商標,有效期三年的證書。此時,距離奧凱電纜正式生產只過了一年零四個月時間。
就在今日,陝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出《省工商局全面調查處理西安地鐵三號線有關著名商標問題》的通報。通報稱,涉事企業2013年年報為補報,2014年、2015年年報正常。省工商局組織對企業年報信息和即時信息抽查,均未抽中該企業。
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西安市質監局分別於2015年11月9日和2016年1月25日、2月20日、2月22日分別作出了4次行政處罰,但經省信息中心核查,以上處罰信息均於2016年7月28日上傳至省公共信用平台,隨後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省工商局2015年12月30日認定著名商標時未能採集到相關處罰信息。
通報表示,陝西省工商局根據調查情況做出相關處理,對在該著名商標認定中,審核、把關不嚴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追責,對商標處處長給予誡勉談話、副處長及具體經辦人員給予行政警告處分,並將具體經辦人調離著名商標審查崗位;根據《陝西省著名商標認定與管理暫行規定》有關規定,撤銷陝西奧凱電纜有限公司「五勝及圖」商標的陝西省著名商標;對《陝西省著名商標認定與管理暫行規定》進行修訂,進一步完善和規范著名商標審查、認定機制;同時,要從這一事件中深刻汲取教訓,舉一反三,進一步加強幹部隊伍管理,整頓工作作風,更好地履職盡責、服務發展。
⑸ 民航與國民經濟的關系
民航客運量與地方經濟相關性的調查研究
摘要:中國民航發展在改革開放以後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與此同時,中國民航的發展與我國經濟之間的關系也日益密切。在以往對二者關系分析研究中,我們更多關注地方經濟增長對民航發展的帶動作用,但事實上民航發展與經濟增長是相輔相成的。我們以沈陽、大連、天津和重慶的民航客運量和當地GDP為案例,藉助MTALAB軟體進行數據繪圖,並計算各地民航客運量與當地GDP的相關系r,來進行研究分析,進而得出民航業對當地經濟有一定的帶動作用但帶動作用不夠強勁,各地民航應該適時適地調整自身,以達到與當地經濟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效果。
關鍵詞:民航運輸量 經濟發展 相關系數
一、研究背景
我國航空客運需求處於較快增速,且遠超全球民航業:2001-2016 年,我國民航旅客運輸量保持了 13.2%的復合增長率,同期全球民航業旅客運輸量復合增長率為 5.5%左右。國內航空運輸持續快速增長,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08年底,我國民航全行業累計完成運輸總周轉量達到361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1.85億人、貨郵運輸量396萬噸,分別是1978年的120.5倍、80.5倍和61.9倍,從1978~2007年,年均增長分別為17.9%、16.3%和15.4%。航空運輸總周轉量和旅客周轉量(不含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締約國中的排名均從1978年的第37位直線上升,2005年、2006年、2007年連續三年高居第二位。航空運輸的持續增長,行業規模的不斷壯大,使得民航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通過查閱國內文獻的發現,國內學者對民航運輸業的實證研究成果逐年增多。從民航客運需求的實證研究來看,不少學者從單個航空港或城市之間的角度 進行研究分析。錢倩雲(2010)對上海地區的航空運輸現狀進行了實證分析,通過研究認為航空運輸的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建立關於民航客運需求和貨郵運量的多元回歸方程,利用1985---2008年間上海市航空運輸發展的相關數據,進行逐步刪除、協整檢驗和建立誤差修正模型,探求影響上海市航空運輸發 展的主要因素。結果表明,進出口總額、工業增加值、人均GDP對航空運輸發展 有長期影響,而第三產業增加值和入境旅遊外匯收入的短期影響較為顯著。在研究全國民航客運需求的文獻中,有很多學者從民航客運需求與GDP關系的角度出發探討GDP對民航客運需求影響[1]。陳力華(2003)採用Y=A+B·GDP的回歸模型對我國民航客運市場今後一段時期的旅客運輸總量、國內航線旅客運輸量、國內航線旅客運輸周轉量、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國際航線旅客運輸周轉量等經濟指標進行定量預測。但在作者建模過程中僅僅將GDP作為影響航空客運量的唯一因素進行回歸分析,這樣遺漏變數的風險較大[2]。
根據國內學者的調查結論可知民航客運需求與國民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民航客運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我國經濟也在迅猛增長。經濟的增長會帶動許多項目同時增長,其中就包括出行方式對於飛機的選擇。在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條件下,票價已經不是首要的選擇標准了,省時方便會變得更重要。但反過來一想,他們之間的聯系僅僅只是單向的嗎?換句話說,民航客運可以影響地方的經濟嗎?
我們將從收集到的數據入手,來探究民航客運需求與地方經濟發展的聯系。
二、數據採集與分析方法
2.1數據採集
本文通過中經網、中國統計信息網收集採集數據。
2.2數據分析方法
本文通過matlab軟體的curve fitting函數工具箱進行曲線擬合得到五個城市分別的民航客運需求與GDP之間的函數曲線,利用matlab公式計算相關系數得到民航客運需求與GDP的相關強度。
為方便分析,在這里我們引入相關系數r。r是研究變數之間線性相關程度的量,它定量地刻畫了兩個變數之間的相關程度,一般r≥0.8時,可視為兩個變數之間高度相關;0.5≤r<0.8時,可視為中度相關;0.3≤r<0.5時,視為低度相關; r<0.3時,說明兩個變數之間的相關程度極弱,可視為不相關。
三、民航客運量與GDP的關系分析
3.1 案例
3.1.1沈陽案例分析
沈陽地區民航客運量與GDP數據
沈陽地區民航客運量與GDP擬合曲線
通過MATLAB畫圖計算,得到沈陽地區民航客運量和GDP的相關系數r為0.3083,屬於低度相關。
從圖中曲線可以看出,沈陽GDP在2013年之前都在穩步提升,2014年之後的兩年時間經濟略有回升之後一直處於下降的態勢。沈陽桃仙國際機場作為我國區域樞紐機場,已成功躋身國家千萬級機場行列。截止2017年底,擁有航線220條,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73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9萬噸,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5.9%和2.2%,過夜運力總量突破51架次。近三年來在樞紐建設、航線網路建設、服務品質建設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充分具備航空城空港帶動發展能力和條件。沈陽傳統產業基礎雄厚,新興產業發展迅速航空產業國內領先,具有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和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兩大航空產業戰略載體示範區內依託桃仙國際機場聚集了沈飛民機、沈飛國際、南方航空、順豐速運等核心企業,已初步形成涵蓋研發、製造、運輸、保障等關鍵環節的航空產業鏈。
從數據表明,沈陽的民航客運量雖有所增加,但是沈陽的鐵路運輸在一定程度上也取代了公路運輸和航空運輸。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鐵路運輸這一基礎設施,為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需求,鐵路運輸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同時,鐵路運輸的社會成本也在不斷增加,對能源、環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負效應也更加突出,尋求道路運輸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已經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5]。
3.1.2大連案例分析
大連地區民航客運量與GDP數據
大連地區民航客運量與GDP擬合曲線
通過MATLAB畫圖計算,得到大連地區民航客運量和GDP的相關系數r為0.6049,屬於中度相關。
2015年的大連,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7731.6億元,比上年增長4.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53.3億元,增長3%;第二產業增加值3580.8億元,增長0.9%;第三產業增加值3697.5億元,增長8.2%。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9%、10.6%和85.5%。而2106年,大連的全年地區生產總值6810.2億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62.8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2849.9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增加值3497.6億元,增長6.6%。三次產業結構為6.8:41.8:51.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4%、43.6%和52%。我們可以看出,15年第三產業在經濟結構中佔比85.5%,而16年該下滑年份的的佔比為52%,佔比有所下滑。那麼我們可以看出,當城市發展到一定水平,各行各業同時增長時,大連地區的第三產業後勁不足,民航作為客運載體,是第三產業重要一部分,民航的發展水平牽動著第三產業的發展,旅遊業,航行中轉,商務出行等。
從圖中曲線可以看出,大連GDP同沈陽相似,在2013年之前都在穩步提升,2014年之後的兩年時間經濟略有回升之後一直處於下降的態勢。隨著大連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航運中心建設的穩步推進和全域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連民航事業近年來呈現出快速化、持續化和大眾化的發展趨勢。2010年,大連國際機場成為全國第16家、東北首家「千萬級」機場,2011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200萬人次,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大連航空時代的到來[6]。
大連民航雖然具備國際機場使用標准,現有以大型班機為主的國際、國內航線25條,國內可通航的城市31個,國際航線可達日本、朝鮮、美國、加拿大、歐洲和獨聯體等國家和地區,但是大連的海運和其他方式的運輸同樣十分的發達。 大連的管道運輸有輸送大慶原油的專用管線,直通大連港鯰魚灣碼頭。海上運輸已開辟到香港、日本、東南亞、歐洲等地的國際集裝箱航線8條,國內客運航線8條,以及不定期的旅遊船航線。陸海空多種運輸方式組成的主體運輸網為大連港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集疏運條件。
目前,大連港與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運輸往來,與日本的北九州港、橫濱港、伏木、富山港、美國的奧克蘭港、休士頓港、加拿大的溫哥華港結為友好港。由於大連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的海運十分發達,但大連地處東北亞空中航線的中心位置,毗鄰俄、日、朝、韓。在500公里輻射半徑內,分布有近百座城市,背靠大東北(三省一區)和環渤海兩大經濟區,是中國北方發展通用航空的最佳位置。如大連三面環海,若通往西南方向或與膠東半島、日、朝、韓的跨海交通,航空運輸是最快捷高效的交通方式。
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4000美元是私人飛行需求快速提升的臨界點。2012年,東北地區1.1億人口、人均GDP超過7000美元;大連600多萬人口、人均GDP已超過1.5萬美元。大連還是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城市,2012年,大連進出口商品總額占東北地區總量的35%,其中出口占東北地區的42%,因此帶來頻繁的商貿活動和高端國際會議等,通用航空發展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
航空運輸是大連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重要內容。海、陸、空、管道等運輸體系不斷完善,現代物流業加速產業集聚,產業層級不斷提升,集疏運體系日益發達,交易品種和交易額都迅速增加,物流、人流、商流越來越密集,對通用航空機場和運營服務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所以除了海運以及其他方式的運輸,民航業在一定程度上也在促進著大連的經濟發展,但是由於經濟的飽和,東北地區的經濟在達到一個頂點之後開始略有下降,這也在提醒人們開始改變生產方式,與時俱進,經過一段時間的產業結構偶的改變和調整GDP就會有一定的回升。
3.1.3天津案例分析
天津地區民航客運量與GDP數據
天津地區民航客運量與GDP擬合曲線
根據一般發展規律,GDP的上升往往伴隨著民航客運量的增長,對於天津和重慶的分析證實了這一點。通過MATLAB畫圖計算,得到天津地區民航客運量和GDP的相關系數r為0.8291,為強相關。
由圖像可以看出,天津的GDP現在正處於不斷上升的趨勢。
天津現有11家航空公司設有機構,其中,國航(5架飛機)、海航(6架飛機)、奧凱(2架飛機)和山東航空設立了天津基地;上航、深航、廈航和春秋航設有營業部。2005年經營天津航線的各航空公司客座率均達到70%左右。海南航空公司已決定在天津建立中國最大的支線航空公司--大新華快運航空公司,近期將投入5-7架支線飛機。國航已決定在天津增加1-2架B737飛機。東航將於年內增加一架B737飛機。日航、全日空、大韓和韓亞等外國航空公司均已開通了飛往天津的航線,大韓、韓亞、日航和新加坡航空公司已計劃增加貨運航班。由此可以看出航空業在天津的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隨著客運量的不斷上升也給天津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提升。
3.1.4重慶案例分析
重慶地區民航客運量與GDP數據
重慶地區民航客運量與GDP擬合曲線
通過MATLAB畫圖計算,得到重慶地區民航客運量和GDP的相關系數r為0.9829,屬於強相關。
由圖像可以看出,重慶的GDP現在正處於不斷上升的趨勢。
2010年11月14日,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關於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決定逐步放開對1000米以下空域的管制,允許輕型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等小型飛機飛行,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大幕徐徐拉開。重慶市開始著手布局通用航空產業。2012年,兩江航投集團成立,專事招商引資、產業投資和環境打造工作,從通用航空破題,實現產業從無到有。截至目前,重慶市航空產業累計整合引進項目近20個,社會投資超過300億元,初步搭建了通航產業「製造+運營+服務」、運輸航空業動力「整機+零部件」、新型復合金屬材料「研發+製造+供應鏈」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並在全國先後創下了5個「唯一」:國家發改委指定的唯一通航全產業鏈試點,唯一擁有通航3個品牌6個機型和1個在研機型的園區,唯一組網運營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系統,唯一針對通航的融資租賃公司,唯一擁有覆蓋通航私商照培訓和在役航線飛行員復訓及培訓的省市。由此看來航空業在重慶市也在逐漸得到重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民航客運量的不斷增加,給重慶的GDP帶來了一定的提升。
3.2綜合分析: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得知:民航客運發展 GDP先成上升後下降的態勢但是根據數據分析可知重慶、天津這兩個城市依然處於上升階段還沒到這個城市的拐點。當民航持續增長時說明我們的第三產業發展強勁,但人均GDP下降也說明了第一二產業發展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
城市樣本有直轄市,地級市,交通運輸方式有無海運,關於影響要素,運輸方式競爭影響,和地理位置差異已在樣本選取中體現。
國家經濟增長過程中必然促進社會上各行各業的發展,而各行各業在各自的發展壯大過程中也會同時帶動國家的總體經濟增長。就民航事業與我國經濟增長而言,兩者的關系也必然會呈現出一種相輔相成的狀態。但是兩者給予對方的促進作用必然不會是完全相等的,民航發展對經濟增長無疑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首先它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航空服務與運輸行業對機場所在的經濟帶動和促進作用,這些年來已經日益彰顯。民航產業是超大型規模化的現代產業,其內部包含了為數眾多的崗位與職務,根據CNN於2011年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來看,在全球范圍內與航空產業有直接關系的工作崗位多達2000萬個,民航產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拉動了當地的勞動力就業水平的提升。同時,民航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產業加速發展,如旅遊業等。民航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帶動當地原有的產業與行業更好更快的發展,而且能夠通過航空產業的發展促使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產生。
但在對我們所抽樣、建立數學模型研究的幾座城市中,我們發現在沈陽、義烏和大連這三座城市,均出現了民航運輸總量逐年上升,但自身經濟有發展峰值的現象。換而言之,在城市發展不夠成熟的時候,民航發展與城市發展有正相關關系,但隨著城市的發展,二者相關性越來越低。相較發達國家,我國民航起步較晚,運作方式與體系大多依託國外發展模式,自主獨立發展程度低,在許多方面沒有自己的體系和自主權,不僅僅是發展受制於人,其中還有目前民航的運作是否具有中國特色?是否走出了我們自己的民航發展之路?我國民航業整體發展水平一般,行業發展還不夠成熟,通用航空等其他領域開發較少,民航更多隻是客貨運輸的載體。那麼當出現民航客運量逐年上漲,但當地人均GDP下降時,我們應從兩處著手作為問題的切入點。一是,第三產業的發展對當地經濟貢獻是否佔比不高,第一二產業發展是否遇冷?二是,民航業的發展水平是否與城市的發展水平不相匹配,能不能很好的對當地經濟發展做出有份量的貢獻。
民航業不僅是一項服務於大眾的公共產業,而且可以通過合理規劃與設計,將民航業納入到當地的經濟建設整體規劃當中來。沈陽、大連城市出現的峰值拐點,對尚未出現拐點的重慶和天津也有著參照意義。對於天津市,今年來發展稍顯疲態,城市發展遇冷,所以短期內拐點或許不會出現,現階段的天津民航運輸能力還沒有不能夠滿足第三產業發展需求,成為產業發展限制短板。工作重心應更多探索自身多元發展對城市發揮更多的帶動作用,如新加坡香樟機場。而對於重慶而言,良好的互聯網運作,重慶無疑成為了新一代人們心中度假聖地。這無疑對重慶第三產業的發展起了強勁的帶動作用,重慶市也積極建設旅遊型城市,進行這必要的文化豐富和基建。重慶市,三區布局機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重慶萬州五橋機場,重慶黔江武陵山機場。江北國際機場是4F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2013年12月成為中國五個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航空口岸,貨郵吞吐量110萬噸,飛機起降37.3萬架次。重慶三座機場每年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達到4756萬次,從而很好的服務於重慶文化旅遊城市這一定位。重慶更應關注民航運輸量是否與城市發展相關系數有所下降,來及時調整,從而更好的配合城市發展。
天津和重慶的航空業一直在穩步的不斷向前,一直在受到政府和市民對重視,並且天津重慶的運輸方式相對大連類似沿海城市來說競爭力較小,這也是目前航空業帶給城市GDP貢獻的一個方面。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產業結構也要隨之變化,天津和重慶的GDP可能也會經歷一個衰退的過程,從而我們來更好認清時代趨勢,提高航空業的發展。
通過調查研究,拐點的出現更多意味著,民航運輸與當地經濟發展相關系數的明顯下降,我們可以通過研究相關系數的變化來推測當地經濟發展結構和民航自身發展是否與城市發展協調一致。及時調整,以達到二者協同發展,互相促進的局面。
四、結論
我們可以藉助民航運輸量和當地經濟發展的相關程度,適度推測當地經濟布局以及各個產業發展現狀,提前合理採取對應措施。
從增長速率的角度去看,當地方經濟的發展迅速時,民航客運需求也迅猛增長,發展緩慢時,民航客運需求也會相對降低。也就是說在城市發展不夠成熟的時候,民航發展與城市發展有正相關關系,但隨著城市的發展,二者相關性越來越低。民航對地方經濟貢獻會逐漸下降。比如天津、重慶的GDP仍處於發展狀態,民航客運量也在不斷上升的同時地方經濟也在不斷增長,二者協同發展,而沈陽,大連經濟處於衰落狀態,二者相關系數則明顯低於天津、重慶。
通過上面闡述的民航客運需求發展與地方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至少到目前為止,在全國范圍,民航產業的發展與地方經濟增長之間都呈現出一個正相關的關系,但並非是簡單的線性關系,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目前而言,在兩者的促進作用強弱來說,地方經濟增長對民航客運需求的促進遠遠大於民航客運需求發展對地方經濟增長的作用。總體來說,民航產業的發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但其對地方經濟發展總體增的推動作用不是特別明顯。在地方經濟日漸成熟快速發展時,我國民航大概率上很難再與之保持協調同步發展。
我們可以統計每年的地方經濟中民航業的佔比,設其佔比為a。通過a的大小我們可以判斷當地經濟與民航業的發展狀態。比如當地的經濟發展迅速,但是a卻沒有變化或者變小,這與預測模型不符。這說明當地的民航業沒有正常的發展或經濟來源單一,然後再去分析原因改善情況,有助於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比如某個城市發現了大量稀有礦物,通過售賣這些礦物經濟得到了增長,但民航業卻沒有得到發展,投入一定的經濟到民航業後可以讓礦石售賣渠道變廣,經濟增長的同時a會變大,帶動其他比如煉鋼廠之類的副業擴張,逐年統計當地a值與經濟發展情況,直到a正常時就可以說明當地經濟已平穩發展,改善了經濟來源單一的不利條件。還可以通過a值的變化速率來判斷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隨著a的降低可以知道當地經濟發展趨於飽和,這也可以作為評價當地經濟的一項指標之一。
所以對於今後民航業的發展我們還是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首先民航運輸企業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企業,不僅需要強而有力的戰略管理系統,而且需要完善的戰略實施步驟。以及戰略完成之後的應急預案。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保證戰略的有效實施。完善行業監管系統來確保企業高效的運轉,主動的吸取美國日本等民航業較為發達國家的改革經驗,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方面的成功經驗[8]。其次,想要在市場競爭日漸激烈的當下,保障我國航空運輸業的活力,就必須主動的融入到市場當中,積極的面對航空運輸自由化帶來的困難,並積極參與到國際市場當中。而民航企業想要有效的參與到國際市場當中,就必須努力尋找合適的發展合作企業,從而建立合作共贏的市場體系,共同完善航空運輸網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彼此的長處中學習並利用先進的經驗,促進我國民航業發展[9]。部分城市面對GDP的下降,民航企業還需要進行戰略轉型,努力提高運輸能力和公眾對民航服務的滿意度[10]。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通用航空,涵蓋通用航空器研發製造、市場運營、綜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務等全產業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總而言之,面對全球背景下的民用航空運輸業的競爭力和國內生產總值的不斷變化,我國應該大力發展民用航空運輸業,不斷提高其管理制度,並運用合理的發展戰略,通過不同角度去提升民用航空運輸業的整體實力,才能夠在市場中得以生存,不斷學習國外的先進制度和技術,並且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符合我國民航業的發展措施[11]。
⑹ 澳凱資本外匯是騙局嗎
首先,建議前往當地派出所報警(說備案更准確),保留好所有相關證據,打款回記答錄,包括聊天記錄等信息。但是一般警方是很難處理這種問題的,大概率只是做個登記,備案。要是哪天對方自首了,也許還能還你一點,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你既然在這里公開的問了這個問題,很快會有人以更直接的方式找上你,幫你維權。建議無論任何人找你,說幫你找回損失的,一定要保持警惕,在賠償本金到你的銀行卡之前,不要輕信任何人的律師費,關系費等各種費用。也有人可能會說,讓你去另一個平台開戶,是否操作都無所謂,那也是騙子,只要你開戶了,就很可能控制不住自己,繼續在新平台操作。
總之一句話,收到錢之後,再付酬勞,其他都是騙子!
現在不管是什麼外匯平台都是屬於非法交易的,不管他說自己是受哪裡監管的,只要沒有大陸的監管就都是非法的,在上面的投資也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我的主頁可以看到更多的有用信息,希望這些可以幫到你
⑺ 改革開放前後的變化
首先,鄧小平理論是在反對本本主義、思想僵化的斗爭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在高舉解放思想,實事求事的大旗,在黨內恢復和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情況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沒有反對本本主義和思想僵化斗爭的勝利,鄧小平理論就不可能形成和發展
第二,鄧小平理論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每一個問題的論述,都是解放思想、實事求事思想路線的鮮明體現。諸如我國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問題、改革開放問題、社會主義本質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問題、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問題、「一國兩制」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問題等等,無一不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偉大成果和光輝體現。沒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些問題就不可能提出和解決。 第三,鄧小平理論是從實踐中來,總結我國和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又回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的理論。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思想,最初從農民群眾的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在農村中推廣,並在農村改革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然後,推廣到城市,在城市改革實踐中檢驗和發展而逐步完善起來,並且還要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發展。
第四,鄧小平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內涵作了精闢地、完整的闡述和概括,他說:「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准,這就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
總之,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現在,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所取得的理論和實踐的重大成果。都離不開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一思想路線的堅持。離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開放的新局面的出現,也就不可能有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其實改革開放說起來應該很簡單,如果當初按既定的方向和道路走得好好的,我們為什麼偏要改弦易轍,「摸著石頭過河」?必定是認清了「此路不通」,才痛下決心,另謀出路。
事實也正是這樣。對於當時的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吃不飽、穿不暖,連肥皂、火柴、燈油都要憑票限量供應,所謂「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不是醜化和恫嚇,而是一種無日無之的生存體驗和沉重壓力;而對於具有國際視野的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更有與周邊國家發展速度相比較而產生的緊迫感。正是這種種內外因素,促成了真理標准大討論,達成了「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的基本共識,最終促使我們在實現現代化的路徑上選擇了市場取向。
⑻ 澳大利亞宜龍澳凱外匯配資是合法的嗎
資金盤龐氏騙局 上線啦下線 並且上線能獲得高的推薦回報 肯定是騙子 明顯的很
⑼ 就奧凱停飛誰之責案例談一談奧凱航空在風險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國內首家起飛的民營航空公司——奧凱航空有限公司(Okay Airways Company Limited,簡稱「奧凱航空」)總裁劉捷音告訴本報記者,公司的控股股東——上海均瑤集團近日向中國民用航空華北地區管理局(簡稱「民航華北局」)提出,作為奧凱航空公司的第一安全責任人,均瑤集團無法確保奧凱航空的安全責任。目前民航華北局已經緊急介入此事,奧凱航空的客運航線有可能被全線暫停。
安全責任人不幹了
「都是股東鬧矛盾造成的,作為公司的第一安全責任人,他們(均瑤集團)提出控制不了公司,就保證不了安全。民航當局很緊張。但我們的安全經營團隊是很好的,股東之間有矛盾,沒有理由去處罰公司。」劉捷音說。
2005年3月11日,劉捷音領導下的奧凱航空正式開航,開啟了中國民營航空時代,奧凱航空也成為國內首家起飛的民營航空公司。記者昨天采訪這位奧凱航空總裁時,明顯感覺到這位當家人的無奈。
據介紹,今年9月的時候,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成為奧凱航空的第一安全責任人,之前這個職位一直是由劉捷音擔任。前段時間,均瑤集團向民航華北局寫了一份申請報告,提出作為第一安全責任人,目前無法保證安全責任。「責任人不承擔責任了,這讓民航局非常為難。」劉表示。
劉捷音表示,作為奧凱航空的總裁,他自己也沒有見到這份報告,一直是通過其他渠道了解事情的進展。據他了解,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有可能會暫停奧凱航空公司的客運航線,但正式文件一直沒有下來。「如果問題解決了,就不用停航了。」劉捷音說。
緣起均瑤欲整合客運
上海均瑤集團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集團確實向民航華北局提交了申請。
這位負責人介紹,均瑤集團是通過控股奧凱航空的控股股東——奧凱交能投資公司來間接控股奧凱航空公司的。均瑤集團持有奧凱交能投資公司71.43%的股權,後者持有奧凱航空63%的股權。兩年前,均瑤集團剛收購奧凱時,考慮到奧凱航空有一個優秀的運營團隊,希望能給這個團隊更多的時間,因此沒有派出管理人員。今年正遇上全行業危機,各家航空公司都虧損,但均瑤集團旗下的吉祥航空實現了盈利,這讓集團的領導再次審視集團旗下的航空運輸板塊,提出了客運整合的概念。
據了解,均瑤集團此前聘請了一家國際咨詢公司對奧凱航空做了一個五年規劃。目前,奧凱航空的貨運是盈利的,客運是虧損的。均瑤集團計劃將奧凱航空的客運業務與吉祥航空進行整合。整合將是全方位的,包括航線網路、運力分配甚至是飛行員。例如,吉祥航空和奧凱航空目前在長沙均設有辦事處,在整合計劃中,這兩個辦事處將合二為一。
在向民航華北局的申請中,均瑤集團表示無法確保奧凱航空的安全責任。戲劇性的是,均瑤集團這位負責人同時承認,公司對奧凱航空的運營安全還是放心的,因為奧凱航空在行業內的安全系數是最高的。
就這種狀況,奧凱航空一位高層透露,均瑤集團與奧凱航空其他股東不和,不能在公司的「大政方針」上取得共識,因此直接向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提交了申請。這一舉措讓奧凱航空管理層十分震驚。他個人認為,均瑤以整合的名義,其實是想借機「清洗」奧凱管理團隊。
停航可能致奧凱出局
民航華北局一位資深人士昨天表示,這可能也是解決股東之間矛盾的一種方式。民航華北局確實已經收到申請,管理局要根據相關規定進行審批,並做社會公示。
這位人士稱,局方只是監管航空公司的安全,只要奧凱航空能確保安全運營,華北局是不會介入其經營管理的;局方也密切關注奧凱航空的發展,目前局方和監管辦公室均有督察組在該公司,督察奧凱航空安全運行。他表示,這件事在一周之內就會有結果了。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李磊稱,今年各家航空公司都虧損,奧凱航空如果停掉個別航線,等待市場回暖時「東山再起」,也不失為一個暫時的辦法。但如果客運航線全部暫停,對這家民營航空公司的打擊是相當大的。在奧凱的身邊,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天津分公司一直虎視眈眈,廈門航空有限公司(Xiamen Airlines Ltd.)今年初也將分公司開到了天津。奧凱在這個時候選擇暫時撤出,有可能會從此「淡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