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債券的凈價,全價和財富指數的區別和用法
原因很簡單,你看的是國債財富指數。債券和股票最大的區別是債券是要付利息的。你看的這個指數是將交易價格收益率和利息收益率加總統計的。算上每年的利息當然是永遠上漲的啦。你應該去拿用凈價計算的債券指數作為參考標的,比如ZD0001中債綜合指數。至於你說債券價格和央行利率是否掛鉤,那是肯定的。債券價格主要和股票指數成反比,和利率成反比,和通貨膨脹和貨幣供應量有一定關系。
⑵ 股票入門知識:什麼是全價交易,凈價交易
全價結算抄清算債券時,買家襲除了根據計算凈價成交的價格支付給賣方,賣方支付應計利息。債券結算登記債券交易凈價格單獨列示和應計利息。
目前債券凈價交易採取凈價報價,但以債券凈價和應計利息額兩項之和即全價作為債券結算的價格。即在債券現券交易中,債券的買者還應向賣者支付自上一次利息支付日至交割日應付的利息,因為買者可以在下一個利息支付日得到整整一個利息支付期的利息,而買者只在利息支付期的某個時點上才開始持有債券,因此,買者要向賣者支付這部分利息。全價與凈價的關系是:
全價=凈價+應計利息額
零息債券應計利息額是指債券發行起息日至成交日所含的利息金額;附息債券是指本付息期「起息日」至「成交日」所含利息金額。凈價交易中應計利息額計算公式為:
應計利息額=票面利率+365天(年度天數)*已計息天數
在計算應計利息額時,1年按365天計算,閏年2月29日不計算利息;已計息天數是指「起息日」至「成交日」實際日歷天數,計算原則是「算頭不算尾」,即「起息日」當天計算利息,到期日當天不計算利息。交割單所列「應計利息額」按「4舍5入」原則,以元為單位保留2位小數。
⑶ 在股市中國債的全價是什麼含義
全價交易是指債券價格中將應計利息包含在內的債券交易方式,其中應計利息是指從上次付息日到購買日債券的利息。凈價交易是以不含利息的價格進行的交易,這種交易方式是將債券的報價與應計利息分解,價格只反應本金市值的變化,利息按面值利率以天計算,持有人享有持有期的利息收入。
(2)計算方法:
凈價=全價-應計利息(應計利息=票面利率÷365天×已計息天數×100)
(應計利息額:零息國債是指發行起息日至交割日所含利息金額;附息國債是指上一個付息日至交割日所含利息金額。票面利率:固定利率國債是指發行票面利率,浮動利率國債是指本付息期計息利率。年度天數及已計息天數:1年按365天計算,閏年2月29日不計算利息下同;已計息天數是指起息日至交割當日實際日歷天數。)
例:比如某投資者在2001年8月1日以102.20元的價格購入一手面值100元、票面利率為2.63%(浮息債券i=2.25%+0.38%)、7年期附息國債010010,那麼這102.20元除了包含這面值為100元的債券本金的當日市價,還包含自2000年11月14日至2001年8月1日共260天1.87元的應計利息。
全價=102.20元
應計利息=2.63%×260÷365×100=1.87元
凈價=102.20-2.63%×260÷365×100=100.33元
(3)有關規定:
在凈價交易下,買賣雙方都以國庫券的凈價進行報價,而交割價仍是全價,即凈價加上應計利息才是實際的交割價。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中國債券凈價交易系統直接實行凈價報價,同時顯示債券成交價格和應計利息額,並以兩項之和為債券買賣價格;結算系統直接實行凈價結算,以債券成交價格與應計利息額之和為債券結算交割價格。
⑷ 在股市中國債的全價是什麼含義
貼現發行的零息國債實行凈價交易這樣國債的結算價格,即國債的全價。
⑸ 股票期權行全價65.19高於現價對股票走勢如何
不是,期權定價是指期權本身的價格,行權價格是指行使期權時買入或賣出股票的價格。
二者的聯系看下面的公式:
期權價值=內在價值+時間價值。
其中內在價值(看漲)=當前股價-行權價格,看跌的內在價值=行權價格-當前股價。
⑹ 股票問題````緊
大盤的信息窗口顯示數據
可以看到:最新指數、指數漲跌、漲跌幅度、昨日收盤、今日開盤、今日最高、今日最低、總成交量、總成交金額、委比、委買賣差、上漲家數、平盤家數、下跌家數。
最新指數:最近1分鍾的指數。
指數漲跌:最新-昨收。
漲跌幅度:漲跌/昨收。
總成交量:到最近1分鍾為止,所有成交手數之和。
總成交額:到最近1分鍾為止,所有成交額之和。
委比:=(委買五檔手數之和 - 委賣五檔手數之和)/(委買五檔手數之和 + 委賣五檔手數之和)*100%。委比的變化范圍為(-100%,100%)
委買賣差:= 委買五檔手數之和 - 委賣五檔手數之和
上漲家數:最近1分鍾內上漲的家數。
平盤家數:最近1分鍾內平盤的家數。
下跌家數:最近1分鍾內下跌的家數。
個股信息窗口顯示數據
可以看到:賣五/賣四/賣三/賣二/賣一、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
成交、漲跌、幅度、總量、現量、委比、金額、漲停、均價、換手/全價/模凈、開盤、最高、最低、量比、市盈/凈值/利息/溢價、跌停;
內盤、外盤;
賣五/賣四/賣三/賣二/賣一:該個股當前時刻委託賣出的第五/第四/第三/第二/最低價格。
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該個股當前時刻委託買入的最高/次高/第三/第四/第五高價格。
成交:該商品目前最後1筆成交的價格。
漲跌:最新-昨收
幅度:(漲跌/昨收)*100%
總量:當日開盤到最近1筆為止,該個股所有累計成交手數的總和。
現量:該個股最近1筆成交的手數。
委比:(委買五檔手數之和 – 委賣五檔手數之和)/ (委買五檔手數之和 + 委賣五檔手數之和)*100%,委比數值的變化范圍是-100%到+100%
金額:到最近1筆為止該個股當日的累計成交金額。單位為「萬元」。
漲停:為抑制投機行為,證監會對每交易日中每隻股票的成交價格,相對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最大升跌幅度作了一個限制,此即漲跌幅限制。現在漲跌幅限制是當日成交價只能在前一交易日收市價±10%內,當成交價為前一交易日收市價+10%時,此成交價即為漲停板,亦即"漲停"。
均價:當日的累計成交金額 / 累計成交量。
換手:最近5日成交量的總和(股數)/普通股股份總數
全價:國債的含息價格,等於凈值+應計利息額。
模凈:即模擬基金凈值IOPV,是ETF的參考性基金單位凈值,計算方法是由上海證券交易所根據基金管理人每日提供的申購贖回清單,按照清單內一籃子股票的最新成交價格計算。IOPV值每15秒計算並公告一次,作為對ETF基金單位凈值的估計。
開盤:該個股當日的第1筆成交價格。
最高:當日到最近1筆為止該個股成交的最高價格。
最低:當日到最近1筆為止該個股成交的最低價格。
量比:是評價當日累計成交量的指標。當日累計成交量/(過去5日每分鍾平均量*當前開市多少分鍾)
市盈:市盈率,為每股市場價/每股稅後凈利潤(攤薄)。
凈值:不含應計利息的國債價格。
利息:指國債的自上次付息日至成交日期間的票面利息。
溢價:是指標的股票漲幅多少時剛好覆蓋權證的成本,一般代表了權證內含的時間價值。也就是說,如果離到期日還有一段時間,那麼就有可能存在機會,這個機會的大小會通過市場定價折算成一個價格。
認購證的溢價=(認股證現價/行權比例+行權價格-正股價格)/正股價格×100%;
認沽證的溢價=(認股證現價/行權比例-行權價格+正股價格)/正股價格×100%。
跌停:為抑制投機行為,證監會對每交易日中每隻股票的成交價格,相對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最大升跌幅度作了一個限制,此即漲跌幅限制。現在漲跌幅限制是當日成交價只能在前一交易日收市價±10%內,當成交價為前一交易日收市價-10%時,此成交價即為跌停板,亦即"跌停"。
外盤:到最近1筆為止,當日所有靠近委賣價成交的手數總和。
內盤:到最近1筆為止,當日所有靠近委買價成交的手數總和。
在網路知道中有許多類似的問題,可以找找。這個是我以前寫的。
⑺ 凈價和全價有什麼區別
凈價和全價有以下區別:
1,概念不同:全價是指目前的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在結算時,再採用的價格,而凈價是場外交易市場上的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的差額。
2,計算方式不同:全價的計算公式是=凈價+應計利息。凈價的計算公式是=全價-應計利息。
3,作用不同:全價的作用是便於國債交易的稅務處理,凈價的作用是使銷售者節省了在交易所銷售所必需花費的傭金,能保證銷售者有一個較好的凈利潤。
(7)全價股票擴展閱讀:
凈價的計算方法:
1,公式:凈價=全價-應計利息
2,應計利息=票面利率x365天×已計息天數×100
3,應計利息額:零息國債是指發行起息日至交割日所含利息金額;附息國債是指上一個付息日至交割日所含利息金額。
4,票面利率:固定利率國債是指發行股票票面利率,浮動利率國債是指本付息期計息利率。
5,年度天數及已計息天數:1年按365天計算,閏年2月29日不計算利息下同;已計息天數是指起息日至交割當日實際日歷天數。
6,舉例:比如某投資人在2001年8月1日以102.20元的股票價格購入一手面值100元、票面利率為2.63%(浮息債券i=2.25%+0.38%)、7年期附息國債010010,那麼這102.20元除了包含這面值為100元的債券本金的當日市價,
還包含自2000年11月14日至2001年8月1日共260天1.87元的應計利息。全價=102.20元。應計利息=2.63%×260×100/365=1.87元
⑻ 請問凈價與全價
詢價:就是指發行人向投資者征詢債券發行價格或者利率,或者債券持有人向潛在買家征詢價格。
全價:指包含債券應計利息的債券價格,既債券成交價+應計利息=全價。
可以從股票行情軟體,或者一些債券網站,http://finance.sina.com.cn/bond/index.shtml
⑼ 債券凈價與全價的概念
凈價交易是相對於全價交易而言的。全價交易是指債券價格中把應計利息包含在債回券報價中的債券答交易,其中應計利息是指從上次付息日到購買日債券孳生的利息。自1981年我國恢復發行國庫券以來,基本上都是以全價交易方式進行交易。凈價交易是指在現券買賣時,以不含有自然增長應計利息的價格報價並成交的交易方式。銀行間債券市場已於2001年7月開始實行凈價交易,滬深交易所市場也於2002年開始實行凈價交易。
凈價交易是以不含利息的價格進行的交易,即將債券的報價與應計利息分解,價格只反映本金市值的變化,利息按票面利率以天計算,債券持有人享有持有期的利息收入。在凈價交易制度下,交易系統直接實行凈價報價,同時顯示債券成交價格和應計利息額,並以兩項之和為債券買賣價格;結算系統直接實行凈價結算,以債券成交價格與應計利息額之和為債券結算交割價格。也就是說,在債券現券買賣中,債券的報價採用凈價,而實際買賣價格和結算交割價格為全價。
債券凈價和全價之間的關系等式為:凈價=全價-應計利息。目前,我國債券交易基本上採取凈價報價,而在行情顯示上一般會包括債券全價、凈價和應計利息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