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股票
美國股票
美國股票 網路要美國IP么?軟體在哪下呢 受費也可以!! 要交易軟體,開國際戶口我會了 誰要是知道就多多告訴我 越詳細越好啊 和國內差不多,在證券公司開戶,利用證券公司的交易平台就可以進行交
美國股票地址:
❷ 美國股票市場!
證券公司在交易所內有場內代表.交易所外有場外代表.交易者向場外代表提出股票的買賣.場外代表會通過電話通知場內代表.場內代表則通過手勢向其他證券公司的場內代表詢問.有合適的就會成交.否則的話.就會等到有合適的交易配對為止.
❸ 美國第一隻上市股票
我只知道新中國第一支股票 上海飛樂音響公司位於武夷路的上海飛樂音響公司由上海電聲總廠發起成立,經營成套設備並承包賓館、影劇院、體育館等音響設施的設計、安裝工程,是一家接受個人和集體自願認購股票並以此籌集資金的新型公司,於1984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公司委託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證券部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一萬股,每股50元。這是「文革」結束以來中國金融機構第一次發行的股票。
❹ 美國股票有多少年歷史啦
美國股票市場有200多年的發展歷史。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於1811年由經紀人按照粗糙的《梧桐樹協議》建立起來並開始運營,從此有了美國股市。目前主要由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三大股指來代表著美國股市的興衰。
發展歷程
美國股票市場和股票投資的200年的發展大體經歷過了四個歷史時期。
一.第一個歷史時期是從18世紀末到1886年,美國股票市場初步得到發展。
二.第二個歷史時期是從1886年——1929年,此一階段美國股票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情況非常嚴重。
三.第三個歷史時期是從1929年大蕭條以後至1954年,美國股市開始進入重要的規范發展期。
四.第四個歷史時期是從1954年至今,機構投資迅速發展、美國股票市場進入現代投資時代。
❺ 美國股票叫什麼
美國股市泛指美國紐約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場,主要指標包括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准普爾500指數及納斯達克100指數,這三大股指代表著美國股市的興衰。
❻ 美國股票市場的歷史上30年代和70年代的重要歷史事件
1929年經濟危機:
1929:「黑色星期二」
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對於美國的經濟以及股民來說,都是最黑暗的一天。上午10點,紐約證券交易所剛一開市,猛烈的拋單就席捲而來,「拋!拋!拋!」所有股票成了燙手的山芋,不計價格、不計成本,只要拋掉就好,經紀人被「拋」得發暈、交易大廳一片混亂,隨之而來的就是道·瓊斯指數一瀉千里,股指從最高點386點跌至298點,跌幅達22%。這是紐約交易所112年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天」,以這個被稱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為發端,美國乃至全球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
全民炒股催生股市崩盤
對於這個黑色的夢魘,所有人都陷入恐慌和怨天尤人之中,但他們沒有想到,這個日子的降臨恰恰是他們自己催生的。這一切都要從美國經濟大發展說起。
對於美國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個千載難逢的黃金機會,美國利用戰爭大發橫財,戰爭結束後,美國由債務國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紐約也取代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美國經濟的突飛猛進,帶來的是股市一派牛氣,對於股民來說,一個黃金時代來到了。
為了吸引更多的游資,美國的券商僱傭大批股票推銷員,在城市的街道,在鄉鎮的小路,在千家萬戶的門前,一遍遍向民眾講述炒股的好處,但他們卻從不提及炒股的風險。民眾的熱情被激發起來,入市炒股成為全民的投機行為。
到1928年,股市幾近瘋狂。在地鐵中,人們紛紛指責地鐵公司沒有在車廂里裝上電傳打字電報機,以致人們在乘車途中無法炒股。在波士頓的一家工廠,所有的車間都安放有大黑板,並有專人每隔一小時就用粉筆寫上交易所的最新行情。在得克薩斯州的大牧場上,牛仔們通過高音喇叭收聽電台的消息,實時了解行情。當乘客乘坐計程車時,司機會和乘客熱情地討論股票行情,就連賓館門口擦皮鞋的小童也會向顧客介紹當天的熱門股。
大多數股民都是炒短線,並非為了長期投資。在瘋狂的投機熱潮刺激下,紐約股市一漲再漲。所有投身其中的人們都未曾想到,泡沫終究有破滅的一天。當時股市的行情遠遠超出了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而且很多炒股者都是以股票作為抵押,進行信用交易,一旦投機人信心下降,就必然要增加更多的保證金,而缺乏資金的投機者就只能拋售更多的股票來彌補,其結果就是股價進一步下跌。
1929年9、10月間,投機者的信心開始下降,股市崩盤開始於10月24日星期四的拋售狂潮,到10月29日,股市徹底崩潰。當天美國鋼鐵公司的65萬股股票以每股179美元出售,卻找不到一個買主,於是其股價開始下跌,就像傳染病一樣,緊接著一個接一個公司的股票都開始下跌,大崩盤終於來臨。股票成為廢紙,數字全無意義,一個煤炭公司的老闆看著正在下跌的指示板,倒地死在了他經紀人的辦公室里。無數昔日的「百萬富翁」一覺醒來便一貧如洗。一些開船出海遊玩的富人們回來後發現,他們已變成了身無分文的貧民。當時跳樓的絕不僅僅是股價。
股市的崩潰不僅使投機者一貧如洗,隨之而來的是銀行業的破產,美國經濟癱瘓,西方經濟的大蕭條。股災徹底打擊了投資者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再次達到1929年的水平,股災帶來的黑色夢魘不堪回首。
1973年的經濟危機:
1、主要資本主義國家70年代經濟滯脹的主要特徵是
與以往傳統的周期性生產過剩危機不同,70年代以來的結構性經濟危機,從時間上看比周期性危機要長得多;從表現形式上看,結構性危機往往是生產停滯或低速緩慢增長;從波及面看,結構性危機期間各國不是同步發展,時而伴生美元危機、能源危機,時而伴生貿易失衡、信用危機;從直接導因看,主要由結構失衡而觸發的。
經濟滯脹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徵。作為滯脹現象,兼有生產停滯或緩慢發展和通貨膨脹現象。造成滯脹經濟的深層原因是,西方發達國家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對內對外經濟干預政策處於交替調整時期的綜合產物。與滯脹經濟惡化的同時,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正面臨大調整:舊工業、舊技術、舊工藝、舊產品所體現的「夕陽工業」不景氣,進行改造需要時間,新工業、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所體現的「朝陽工業」取代「夕陽工業」尚需時間;新科學技術革命的發展正面臨新的脫皮轉折期,形成強有力的新的生產力也需時間;勞動力又遇新的調整。以美國為例,1950―1965年進入市場的勞動力增加了9.8%,1965―1980年增加了40.5%,1950―1960年就業人數為690萬,1970―1980年增加到1860萬人,但失業人數和失業比例有增無減。與以往不同,出現了地區性、部門性的結構性失業現象,從而使失業問題的解決面臨新難題。
2、它的導火鎖是石油漲價。
在這期間,西方世界經濟關系的結構發生了新的調整。表現為從1971年起,美元霸主地位的結束,美日歐經濟關系面臨新的調整和從1973年由於中東「石油戰」的結果,西方廉價石油原料時代宣告結束。它打破了長期以來西方列強壟斷世界經濟秩序的局面,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西方世界70年代以來的經濟。
與此同時,作為西方經濟主流的現代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說,面臨難以解決滯脹經濟的嚴重危機,西方世界的強化國家干預政策的某些弊端,追求最大限度利潤和社會嚴重不公矛盾的加劇,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影響,促使西方國家尋求新的調整對策。
❼ 美國股票有多少年歷史啦
美國股票有221年的歷史,美國在1790年成立的第一家銀行——合眾美國銀行都
是以發行股票為基礎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❽ 美國有幾個股市
紐約股票交易所 (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
美國證券交易所 (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
以及店頭市場 ( Over-the-Counter (OTC) )
納斯達克。
紐約股票交易所( NYSE )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資本主義的大禮堂,企業成長的兵工廠。盡管讓人一夜致富的微軟,英代爾都在Nasdaq交易,紐約證交所仍是最大、最老、最有人氣的市場。電影中股市內人聲喧騰,比手畫腳的鏡頭,在使用電腦和電話交易的Nasdaq看不到。要感受那種金錢游戲的熱氣,只有來華爾街十一號的紐約證交所。
紐約證交所有二百零五年的歷史,目前約有2920支股票,包括大部份歷史悠久的『財星五百大企業』,股價總值達七兆美元。相較之下,Nasdaq只有二十六歲,雖有5540支股票,但多半是小型的新公司。兩家交易所最大的不同在股票買賣方式。在紐約證交所,經紀人在場內走動叫喊來尋找最佳買賣主。在Nasdaq,買賣在電話或電腦上談。
在紐約證交所,經紀人依客戶所開的條件在埸內公開尋找買賣主,本身不左右價格,買方與賣方,實是在直接交易。在Nasdaq,買方或賣方跟交易員打交道,交易員隨意開價,買賣方無從得知他的成本。
紐約證交所的場內共有十七個馬蹄形的『交易站』,每支股票固定在某個交易站買賣。埸內人員分『專家』和『經紀人』兩批。專家守在交易站不動,只買賣自己分配到的六支股票。他們主持競標、執行買賣、記錄和傳送價格資訊。經紀人代表證券商,他們遊走各交易站,可買賣任何股票。電影中的股市鏡頭,多是一群經紀人在交易站前競標。專家就像拍賣會主持人,他必須從面前眾多經紀人的叫聲中選出最好的價碼。交易所里不準有任何秘密交易。
場內另一陣營是牆邊的『會員』攤位。紐約證交所共有四百八十名會員,多是證券商。會員攤位接到公司買賣的指令,立刻用行動電話告訴遊走的經紀人,經紀人再到交易站尋找買賣主。近年來,為增加效率,單純的指令已由證券商用電腦網路直接送到交易站,經紀人只處理大宗或復雜的指令。
紐約證交所電視廣告的口號是:『我們不僅是一個場地,更代表一種做生意的方式。』不管科技怎樣進步,面對面的交易永遠讓人覺得誠信與踏實,這就是紐約證交所獨特的魅力。
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幾家美國大公司都選擇在這里將其股票上市,例如IBM(行情 論壇)電腦公司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波音 公司 ( The Boeing Company (BA(行情 論壇)) )、奇異電器公司(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GE(行情 論壇)) )…等等。
美國證券交易所(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
是全美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它跟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座落於紐約市的華爾街附近。
大致上的營業操作都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是一個中、小企業股票上市的場所。一般在美國交易所的股票價格較為偏低,所以投資者之股票買賣會高於一百股。
一些美國大公司在公司創立之初,都選擇在這里將其股票上市。舉例來說,像艾克森美孚公司( Exxon Mobile Corporation (XOM(行情 論壇)))以及通用汽車公司(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GM))。
店頭市場( Over-the-Counter (OTC) )
它是一個進行非上市股票、債券、及其他證券交易的地方。每位買者或賣者都是經過協議與議價來達成股票的買賣。不像證券交易所里一個專業經紀商底下只有一位經紀人,在店頭市場有許多位市場推動者 ( Market Makers ) 在幫客戶買賣股票
❾ 美國股市有多少支股票
美國總共有三家證券交易所,總共有7679支股票數,其中持有股票數最多的就內是歷史悠久的紐約(房產)證券交容易所,總共有3459家股票股,源於這家證券交易所的歷史悠久,有將很多近300年的歷史,這里的歷史厚重感使得很多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在這里。第二名是納斯達克證券市場,這家證券市場是新興的證券所,這里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以科技股為主的,近些年上市的科技公司也是居多的,這里有3159家股票股。剩餘的股票股則在美國證券交易所。
❿ 美國有哪幾個股票交易市場
紐約股票交易所 (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美國證券交易所(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櫃台交易市場、粉單。
1、紐約股票交易所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上市公司總市值第一(2009年數據),IPO數量及市值第一(2009年數據),交易量第二(2008年數據)的交易所。
在2005年4月末,NYSE收購全電子證券交易所(Archipelago),成為一個盈利性機構。
有大約2,800間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萬億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間處於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的公司除了英特爾和微軟之外都在NYSE上市。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紐約證券交易所排名第372。
2、美國證券交易所
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過去曾是全美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坐落於紐約的華爾街附近,現為美國第三大股票交易所。
美國證券交易所大致上的營業模式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但是不同的是,美國證券交易所是唯一一家能同時進行股票、期權和衍生產品交易的交易所,也是唯一一家關注於易被人忽略的中小市值公司並為其提供一系列服務來增加其關注度的交易所。
美交所通過和中小型上市公司形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來幫助其提升公司管理層和股東的價值,並保證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有一個公平及有序的市場交易環境。
3、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
全稱為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表(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是美國的一個電子證券交易機構,是由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所擁有與操作的。
NASDAQ是全國證券業協會行情自動傳報系統的縮寫,創立於1971年,迄今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納斯達克排名第176。
(10)美國老股票擴展閱讀:
美國股票市場的基本特點為:
1、規模大、市場成熟、運作規范、股價穩定。經過數百年的市場規范運作,呈現出一種成熟市場的特徵。主要表現在股價水平與股價波動方面。
2、證券市場管理嚴格、規范。美國證券市場的管理為注冊制,其證券業的法規管制十分嚴格,聯邦和州立法機關頒布了各種法規來管制這一領域的經濟活動。
3、美國允許外國股份公司在美國證券市場發行股票並進行交易。在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下面設有專門負責外國發行人證券發行的「國際公司融資科」。
一般說來,外國公司的股份可以以下列3種方式在美國持有並進行交易:第一,外國公司在其本國所發行的股票;第二,外國公司向美國市場特別發行的股票;第三,美國存股證(ADR)。
4、美國有眾多的交易所。其中屬全國性證交所的有紐約證交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
地區性證交所有10多家,如波士頓證交所、辛辛那提證交所、中西部證交所、太平洋證交所、費城證交所、山間證交所和斯波克納證交所等。紐約證交所是全國最大的證交所,其交易量佔全部證交所交易總量的70%一80%。
5、美國發達的場外交易。美國場外交易由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管理,該協會有3000個證券交易商,500個證券經紀人和很多投資銀行家。
1971年為提高場外交易的效率,美國建立了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NASDAQ),目前是僅次於紐約證交所和日本東京證交所的世界第三個重要的證券交易系統。
6、美國的股價指數。在美國,股票價格指數很多,主要有:道·瓊斯股價平均數,標准一普爾500種股價指數、美國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和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股價指數。
納斯達克的特點是收集和發布場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證券商報價。它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
納斯達克又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電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6萬多個計算機銷售終端。
納斯達克指數是反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期為1971年2月8日,基值為lOO。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涵蓋所有新技術行業,包括軟體和計算機、電信、生物技術、零售和批發貿易等。
美國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是用於衡量在美國證交所上市的所有普通股、美國存股證和認股憑證總市價的變動情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股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