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換外匯新政

換外匯新政

發布時間:2022-01-05 03:23:54

❶ 換外匯有哪種新的政策

若境內個來人購匯,額度自范圍內,櫃台,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都可以辦理,如需提取現金,請購買前聯系經辦網點核實是否有該幣種的現金提取業務;如需辦理境外匯款,請提前了解境外匯款相關規定。

登錄手機銀行,選擇「首頁→全部→跨境金融→外匯購匯→購匯委託」。

溫馨提示:
1.有效開戶證件為身份證(不包括臨時身份證)方可通過手機銀行辦理;
2.境內個人每人每年有等值5萬美元(含)的結售匯額度;
3.購匯前請詳細閱讀《個人購匯申請書》,按照實際情況填寫資金用途等信息。

❷ 外匯轉入國內個人帳戶的相關政策

1、無論什麼銀行,外匯管理的政策是一樣的。日本的錢要轉入國內,首先要版提供給日本權的付款人你的匯款線路,你在哪個銀行收,就問那個銀行要他們的匯款線路。
2、現匯入帳沒有額度限制,也沒有手續費。但2000美元以上你要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申報款項的來源,建議仔細考慮一下,以什麼名義收匯比較妥當。一般公司匯給個人的外匯,來源多申報為:職工報酬、傭金、咨詢費等。
3、入帳後結匯(兌換成人民幣)或提取外幣現鈔有金額限制: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二條規定:對個人結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分別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個人年度總額內的結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年度總額的,經常項目項下按本細則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辦理,資本項目項下按本細則「資本項目個人外匯管理」有關規定辦理。

❸ 個人外匯兌換有什麼規定

如何兌換外匯
一、因私出境兌換外匯的標准。
境內居民因私兌換外匯的具體標准根據因私活動的不同而有區別。
1、出境探親、會親和旅遊兌換外匯的標準是:去香港、澳門地區可兌換
1000美元的等值外匯,去香港、澳門地區以外的國家或者地區(含台灣)可兌換2000美元的等值的外匯。
2、出境定居兌換外匯的標準是:離休金、退休金、離職金、退職金、撫恤金可全部兌換外匯,其中離職金不足兌換1000美元的,可一次性兌換1000美元等值外匯;在境外定居後,其離休金、退休金、退職金、撫恤金每半年合並後,可全部兌換外匯匯出;無工資收入的境內居民可一次性兌換1000美元等值的外匯;未滿十四周歲的兒童,每人可按上述標準的一半兌換外匯。
3、自費朝覲人員和自費留學人員出境時可一次性兌換1000美元等值外匯。
4、其他需要兌換外匯的標准:自費出境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作學術報告、被聘任教等,如邀請方不負擔旅途零用費,去香港、澳門的,可兌換500美元等值外匯;去香港、澳門以外的國家或地區(含台灣)可兌換1000美元等值外匯;繳納國際學術團體組織的會員費,按其學術團體規定標准兌換外匯匯出;從境外郵購葯品、醫療用具等特殊用匯,可兌換500美元(含500美元)以內的等值外匯;出境定居後,如因生病或其他事故,其境內親屬最多可兌換500美元等值外匯匯出。對前述未列入的其他用匯,可直接到銀行購買500美元以內(含500美元)的等值外匯。上述兌換外匯的標准也會有變化。

二、因私兌換外匯需要辦理的手續。
對限額內的因私用匯,境內居民只要按規定持有關文件即可到銀行辦理兌換。
1、出境探親、會親、定居、自費留學、朝覲、出境旅遊的用匯,應當提供工作單位的證明文件、前往國家或者地區的有效入境簽證的護照和出境證明,自費留學人員還須提供學校錄取通知書,定居須提供前往國家居住證等;
2、自費出境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作學術報告、被聘任教,應當提供邀請函、電、工作單位證明及出境文件;繳納國際學術團體組織的會員費,提供邀請函電、工作單位證明及出境文件;
對未列入的經常項下的其他用匯,應當提供工作單位有關文件和有關證明。
三、因私兌換外匯的銀行。
目前,境內居民因私兌換外匯只授權中國銀行一家辦理。看看外匯資訊網,有這方面的知識。 http://www.capitalew.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

❹ 中國銀行兌換外幣需要什麼要求!

您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中行網點或手機銀行辦理,在年度便利化額度內內每人每年容可購匯或結匯等值5萬(含)美元以下,如需代辦,只可委託直系親屬代為辦理,並提供相關證明。超出年度便利化額度,請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相關證明材料在銀行辦理。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❺ 外匯新政策

應該說新的個人外匯管理辦法更加松寬了。原來是年度收匯金額不超過2萬美元,現在回已到5萬美元了答。你的老闆在2萬美元/年的情況下你的老闆居然可以做到那麼大金額,那麼在5萬美元/年的條件下應該做得更好。但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如果今年政府逗硬了,這種生意就沒法做了。為什麼不考慮找外貿公司代理呢?雖然付出一點點手續費,但可以退稅啊!多的錢都賺回來了。

❻ 外匯兌換管制政策的利弊

實施外匯管制的有利方面在於,政府能通過一定的管制措施來實現本國國際收支平衡、匯率穩定、獎出限入和穩定國內物價等政策目標。其弊端在於,市場機制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由於人為地規定匯率或設置其他障礙,不僅造成國內價格扭曲和資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妨礙國際經濟的正常往來。一般情況是,發展中國家為振興民族經濟,多主張採取外匯管制,而發達國家則更趨向於完全取消外匯管制。

❼ 銀行對留學生換外匯有什麼政策

境內個人在銀行購匯當年累計購匯金額不超過等值5萬美元的:
(1)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完整填寫購匯申請書後,即可用人民幣換得外匯。
(2)本人無法親自辦理的,可委託直系親屬代為辦理,但需提供委託人和代辦人的身份證件、親屬關系證明、委託授權書。
(3)所購外匯資金可當時提現等值10000美元,其餘資金可轉存本人匯戶存款,可以對外支付(匯款、匯票、旅支)、存入國際卡。

境內個人當年累計購匯超過5萬美元年度總額的:
(1)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標有明確真實費用金額的需求憑證(見下表),經銀行審核後可按實際需要外匯金額購買,無金額限制。
(2)本人無法親自辦理的,可委託他人代為辦理,但需提供委託人和代辦人的身份證明、委託授權書。
(3)所購外匯資金可當時提現等值10000美元,其餘資金可對外支付(匯款、匯票、旅支)、存入國際卡。

購匯項目 需提供的證明材料
自費留學(包括所有自費出境學習、培訓的人士) 自費留學人員購買第一學年或學期的學費(扣除獎學金部分)時 須提供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的原件和復印件、境外學校出具的錄取通知書、費用證明(如無法提供錄取通知書及費用證明原件的,可提供傳真件或網上下載件,下同)
自費留學人員購買第一學年或學期的生活費時 須提供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的原件及復印件、境外學校出具的錄取通知書、學校/使館或政府出具的生活費費用證明(原件、或傳真件、或網上下載文件)辦理
自費留學人員購買第二學年或學期以後的學費時 須提供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復印件、相應年度或學期的費用證明辦理
自費留學人員購買第二學年或學期以後的生活費時 須提供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復印件、學生證等在讀證明、學校/使館或政府出具的生活費費用證明(原件、或傳真件、或網上下載文件)辦理
須交納一定金額人民幣保證金後才能取得留學簽證的 須提供因私護照、境外學校出具的錄取通知書、學費證明、學校/使館或政府出具的生活費費用證明(原件、或傳真件、或網上下載文件)、身份證或戶口簿
境外就醫 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原件及復印件;境內醫院出具的證明附醫生意見以及境外醫院出具的費用證明。
境外培訓 本人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或簽注)原件及復印件;境外培訓費用證明
繳納境外國際組織會費 持境外國際組織繳費通知、身份證或戶口簿
境外郵購 持廣告或定單等收費憑證、身份證或戶口簿
境外直系親屬救助 有權部門或公證機構出具的親屬關系證明、有關救助的相關證明材料;本人身份證或戶口簿
境外咨詢 書面申請;本人真實身份證明;合同(協議)、發票(支付通知)、稅務憑證
其他服務貿易費用 書面申請;本人真實身份證明;合同(協議)、發票(支付通知)、稅務憑證
貨物貿易及相關費用 書面申請;本人真實身份證明;進口貨物報關單、合同(協議)、發票(支付通知)
其它非持信用卡在境外消費
或支出的補購外匯 書面申請;本人身份證明;境外經常項下的消費或支出的有關證明材料。個人應在返回境內後2個月內在銀行辦理

❽ 換外匯有什麼限制嗎

大家說了很多。有的不對。
換匯沒有任何限制,只不過有些小一些的支行沒有外幣,所以回不能給你兌換。答
帶上身份證去大一些的銀行就可以。當然中國銀行的手續費最低。
其他證件不可以,必須身份證。另外,資金不超過5萬美金都是可以的。
超過了,。只能多帶著親戚的身份證過去即可

❾ 個人兌換外匯有什麼限制嗎

個人年購結匯限額5萬美元或其它等值外匯,沒有手續費,不過有差價。也就是說銀行的賣價是你的買價,反之銀行的買價是你的賣價。

閱讀全文

與換外匯新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
報雷理財 瀏覽:898
廣信股份股票 瀏覽:472
小額貸款怎麼收賬 瀏覽:798
基金交銀藍籌凈值519697 瀏覽:222
杏花村國貿投資公司銷售情況 瀏覽:395
什麼時間銀行理財產品利率會高些 瀏覽:231
深大通資金流向個股行情 瀏覽:73
生活理財分類 瀏覽:435
北京公積金貸款代辦 瀏覽:210
萬達股票下 瀏覽:170
碳元科技投資 瀏覽:492
n派思股票 瀏覽:483
冠軍1號系統指標公式 瀏覽:924
黃金怎樣知道真假 瀏覽:37
手機換外匯嗎 瀏覽: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