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螞蟻是怎麼工作的
螞蟻是一種具有社會性的昆蟲,以群居方式存在,最小的群體只有幾十隻或百餘只螞蟻,也有的幾千隻螞蟻,而大的群體可達幾萬只,甚至數量更多。在一個群體中一般有四種不同的蟻型,分別是蟻後、繁殖蟻、兵蟻、工蟻,它們各司其職、有著非常明確的分工。
螞蟻一般分為四種,常見的就是工蟻,兵蟻,雄蟻,雌蟻,有些螞蟻沒有兵蟻,就由較大的工蟻擔當兵蟻。
工蟻一般體型較小,他們幾乎干所有的活,包括找食物,搬食物,攻擊敵人,服侍蟻後,做巢,清理同伴身體等,所有工作工蟻都是會參加的。
剛出生的工蟻一般都是呆在蟻後旁邊侍候蟻後的,或者做一個育嬰保姆(照顧蟻卵)。
兵蟻,顧名思義,就是當兵的,他們一般負責給予獵物致命一擊,包圍巢穴,有時會參與搬運食物,儲存食物等
雌蟻,就是巢穴里擁有生殖能力的螞蟻,他們一般都是有翅膀的,然後在婚飛季節,會飛出巢外,跟雄蟻交配,交配後落到地面上,翅膀脫落,就變成蟻後,主要任務就是產卵。
螞蟻非常的團結,它們的分工也是非常的明確的。
❷ 支付寶里的股票要怎麼玩呀
您需要先開通證券賬戶,交易日16點前開通的話,下一交易日可以交易股票。
如果您是年滿內18周歲且持有有效容期內的二代居民身份證的個人投資者,可以通過互聯網自助開戶,您需要先准備好您本人的二代身份證以及同名銀行借記卡(存摺),通過券商官網或者手機應用商城下載開戶APP自助完成開戶手續,比如廣發證券的開戶APP為「廣發證券開戶」,您亦可直接下載交易APP「廣發證券易淘金」進行開戶與交易。
❸ 螞蟻很神奇,他們之間通訊主要靠的是什麼呢
螞蟻是一種社會性極強的昆蟲,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由於需要團隊合作,那麼交流就是必不可少的。對於他們來說,除了用相關腺體來識別各種信息素(同物種成員所發出的用於通訊的氣味物質)之外,視覺、聽覺和觸覺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訊方式。
1、螞蟻的視覺通訊
很多螞蟻都有很大的復眼,不僅能看到東西,而且對移動著的物體都非常敏感。具有大眼的螞蟻往往對於靜止不動的獵物毫無反應,但獵物一旦移動,它就會馬上追上去捕而食之。當褐蟻的單個工蟻遇到一隻獵物昆蟲時,它會在獵物周圍兜圈子,並釋放信息物質招引同窩工蟻前去幫忙。
火蟻和大頭蟻
螞蟻是一種社會行為及其豐富的昆蟲,信息通訊在它們之間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讓他們更加了解彼此,同時也使整個種族得以繁衍下去。
❹ 支付寶剛推出的螞蟻股票大家怎麼看
感謝邀請
題主的這個問題很開放,但卻是不錯選擇。本周去我們當地的天風證券營業部開了一個新的證券賬戶,前後不到10分鍾時間;事後電話裡面調整了一下手續費。如果支付寶成立一支券商機構,通過支付寶的的埠和流量開發客戶炒股應該有不少人嘗試。
用支付寶流量巨大,可以帶動大批人參與股市。
身邊有幾個朋友買紙黃金,沒有杠桿,人民幣報價,可以做空交易。在京東和支付寶上都有埠引流。很多從來都不炒股,炒期貨的人被軟體上的廣告宣傳吸引,轉而買入紙黃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支付寶推出券商的埠,一定有很多從來沒有參與股市的人通過支付寶進入股市。
支付寶上線炒股功能從技術可實現。
據2018年3月31日,支付寶發布的數據,支付寶有8.7億活躍的用戶,而且多數支付寶賬戶經過實名認證並綁定了銀行卡。就如同支付寶上的花唄(信用卡功能)和借唄(小額貸款功能)一樣,很簡單就可以開通並使用。甚至根據網上的數據支付寶累計借款高達幾千億元。支付寶具備:支付,信用卡,小額貸款都是銀行的業務范疇,下一步開發券商的業務范疇也是從技術上沒有難度。
簡單有效率的東西大家都會喜歡。
從移動支付,到余額寶,在到後來的花唄,借唄。支付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簡單有效是支付寶最大的特點。而國內大的券商都是國有企業,從服務意識到政策的靈活程度都有所欠缺。支付寶如果進軍證券可能會倒逼券商服務升級,也未嘗不是好的嘗試。
總結:如果支付寶入市開發出券商的功能,我想我會選擇嘗試的。
❺ 什麼是螞蟻
螞蟻(ant)是一種昆蟲。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螞蟻的種類繁多,世界上已知有9000多種,有21亞科283屬,中國內已確定的螞蟻種類有600多種。最近還發現了無性繁殖的螞蟻新物種。螞蟻的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至3-7年,蟻後則可存活十幾年或幾十年。一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年,甚至50多年。
螞蟻,古代又稱馬蟻或馬螘是一種有社會性的生活習性的昆蟲,屬於膜翅目,和胡蜂是近親。最早在1.3億—1.1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就出現了,可能是從侏羅紀出現的原始胡蜂演變出來的,主要區別是螞蟻的觸角是明顯的膝狀彎曲,腹部有一、二節呈結節狀,胡蜂的腹部是一個整體。螞蟻一般都沒有翅膀,只有雄蟻和沒有生育的雌蟻在交配時有翅膀,雌蟻交配後翅膀即脫落。當開花植物逐漸繁盛後,螞蟻的種類開始多樣化。
是人們常見的一類昆蟲,很容易識別。一般體小(0.5mm-3cm),顏色有黑、黃、紅、白等,體壁具有彈性,光滑或有毛。口器咀嚼式,上顎發達。觸角膝狀,4~13節,柄節很長,末端2~3節膨大。腹部第1節或1、2節呈結狀。有翅或無翅。前足的距大,梳狀,為凈角器(清理觸角用)。為多態型的社會昆蟲。據估計,僅有大約半數的螞蟻——目前約為11700種——被描述了。一個更大范圍的螞蟻區系研究也有待進行。常見的有小家蟻等。螞蟻為典型的社會昆蟲,具有社會昆蟲的3大要素,即同種個體間能相互合作照顧幼體;具明確的勞動分工;在蟻群內至少二個世代重疊,且子代能在一段時間內照顧上一代。
編輯本段
體形特徵
螞蟻目前有21亞科283屬(主流沿用的是16亞科的分類系統和21亞科的系統相比,新的系統從猛蟻亞科中分出了若干亞科)。一般體形小,顏色有黑、褐、黃、紅等,體壁具彈性,光滑或有毛。口器咀嚼式,上顎發達。觸角膝狀,4~13節,柄節很長,末端2~3節膨大。腹部第1節或1、2節呈結狀。分有翅或無翅。前足的距離大,梳狀,為凈角器(清理觸角用)。螞蟻的外部形態分頭、胸、腹三部分,有六條腿。螞蟻卵約0.5毫米長,呈不規則的橢圓形,乳白色,幼蟲蠕蟲狀半透明。工蟻體形細小,身體長約2.8毫米,全身棕黃,單個螞蟻要細看才易發現。雄、雌蟻體都比較粗大。腹部肥胖,頭、胸棕黃色,腹部前半部棕黃色,後半部棕褐色。雄蟻體長約5.5毫米。雌蟻體長約6.2毫米。室內環境常見的螞蟻有小黃家蟻等。
編輯本段
生活習性
螞蟻住房
螞蟻一般都會在地下築巢,地下巢穴的規模非常大。它有著良好的排水、通風措施。一般工蟻負責建造巢穴。而出入口大多是一個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樣中間有個洞。其次也有用來通風的洞口。巢穴里的每個房間都有明確分類。
潮濕溫暖的土壤是它們的最愛。
它們通常生活在乾燥的地區,但鮮為人知的是,它們能勉強在水中存活兩個星期。
螞蟻壽命
螞蟻的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至3-7年,蟻後則可存活十幾年或幾十年,甚至50多年。一個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1--10年。
蟻型與分工
螞蟻發育為完全變異形態。所有的蟻科都過社會性群體生活。一般在一個群體里有四種不同的蟻型。
1.蟻後: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稱母蟻,又稱蟻王,在群體中體型最大,特別是腹部大,生殖器官發達,觸角短,胸足小,有翅、脫翅或無翅。主要職責是產卵、繁殖後代和統管這個群體大家庭。
2.雄蟻:或稱父蟻。頭圓小,上顎不發達,觸角細長。有發達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職能是與蟻後交配。
3.工蟻:又稱職蟻。無翅,是不發育的雌性,一般為群體中最小的個體,但數量最多。復眼小,單眼極微小或無。上顎、觸角和三對足都很發達,善於步行奔走。工蟻沒有生殖能力。工蟻的主要職責是建造和擴大巢穴、採集食物、飼喂幼蟲及蟻後等。
4.兵蟻:「兵蟻」是對某些螞蟻種類的大工蟻的俗稱,是沒有生殖能力的雌蟻。頭大,上顎發達,可以粉碎堅硬食物,在保衛群體時即成為戰斗的武器
螞蟻建立群體,也是以通過婚飛方式兩性相識結交為起點。相識後一見鍾情,在飛行中或飛行後交尾。「新郎」壽命不長。
螞蟻交尾後不久死亡留下「遺孀」蟻後獨自過著孤單生活。蟻後脫掉翅膀,在地下選擇適宜的土質和場所築巢。她「孤家寡人」,力量有限,只能暫時造一小室,作為安身之地,並使已「受孕」的身體有個產房。待體內的卵發育成熟產出後,小幼蟲孵化出世,蟻後就忙碌起來。每個幼蟻的食物都由她嘴對嘴地喂養,直到這些幼蟻長大發育為成蟻,並可獨立生活時為止。當第一批工蟻長成時,它們便挖開通往外界的洞口去尋找食物,隨後又擴大巢穴建築面積,為越來越多的家族成員提供住房。自此以後,飽受艱苦的蟻後就坐享清福,成為這個群體大家族的統帥。撫育幼蟻和喂養蟻後的工作均由工蟻承擔。但蟻後還要繼續產卵,以繁殖大家族。蟻巢有各種形式,大多數種類在地下土中築巢,挖有隧道、小室和住所,並將掘出的物質及葉片堆積在入口附近,形成小丘狀,起保護作用。也有的蟻用植物葉片、莖稈、葉柄等築成紙樣巢掛在樹上或岩石間。還有的蟻生活在林區朽木中。更為特殊的是,有的蟻將自己的巢築在別的種類蟻巢之中或旁邊;而兩「家」並不發生糾紛,能夠做到和睦相處。這種蟻巢叫做混合性蟻巢,實為異種共棲。無論不同的蟻類或同種的蟻,其一個巢內蟻的數目均可有很大的差別。最小的群體只有幾十隻或近百隻蟻,也有的幾千隻蟻,而大的群體可以有幾萬只,甚至更多的蟻。
在中國華南一帶的闊葉林中,還有一種翹尾蟻,顧名思義,就是它那帶有螯針的尾端常翹起來,隨時准備進攻的樣子。它有種怪脾氣,經常與樹打交道。它喜歡用叼來的腐質物以及從樹上啃下來的老樹皮,再攙雜上從嘴裡吐出來的粘性汁液,在樹上築成足球大的巢,巢內分成許多層次,分別住著雄蟻、蟻後和工蟻,並在巢中生兒育女,成為一個"獨立王國"。開始時一樹一巢,當群體過大,而且又有新的蟻後出生時,新蟻後便帶領部分工蟻另造新居。有時為爭奪領域,常展開一場惡斗。為了在樹上捕捉其他小蟲為食,它可用細長而有力的足在樹冠的枝葉上奔跑。如兩樹相距較近,為免去長途奔波之勞,它們能巧妙地互相咬住後足,垂吊下來,借風飄盪,搖到另一棵樹上去,搭成一條"蟻索橋"。為了能較長久地連接兩樹之間的通途,承擔搭橋任務的工蟻還能不斷替換。樹上的食物捕盡,又結隊順樹而下,長途奔襲,捕捉地面上的小動物。獵物一旦被擒獲,翹尾蟻便會用螯針注入麻醉液,使獵物處於昏迷狀態,然後拉的拉,拽的拽,即使是一隻超過它們體重百倍的螳螂或蚯蚓,也能被它們輕而易舉地拖回巢中。
蟻類的食性在不同亞科和不同種類之間有很大的差別。一般可分為肉食性、植食性和雜食性。螞蟻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里都在辛勤地勞動。那麼到了嚴寒的冬天它們又到哪裡去覓食呢?它們是如何過冬的呢?原來聰明的螞蟻在入冬之前早有準備。它們首先搬運雜草種子,准備明年播種用;同時搬
螞蟻運蚜蟲、介殼蟲、角蟬和灰蝶幼蟲等到自己巢內過冬,從這些昆蟲身上吸取排泄物做食料(奶蜜)。螞蟻為什麼知道冬天快來了呢?從現代科學的觀點看,螞蟻的這種本能是受它們體內的年生物鍾控制而起作用的,換句話說,它們是按照年生物鍾的運行規律做好越冬期食物儲備的。
與螞蟻互動形成的生物達到了驚人的程度。與螞蟻共生的生物,或專性或間性,植物超過了52科465種,動物則達到了數千種,還有大量未知的真菌和微生物。
螞蟻正在使用著非凡的生存策略——種植真菌,收獲種子,放牧產蜜昆蟲,編制巢穴,合作捕食,社會性寄生,蓄奴——這些都極大地刺激著科學家和公眾的好奇心。螞蟻在世界各個角落都能存活,其秘訣就在於它們生活在一個非常有組織的群體中。它們一起工作,一起建築巢穴,使它們的卵與後代能在其中安全成長。
螞蟻有不同的類型,每一類都有其專門的職責。蟻後產卵,大部分卵將發育成雌性,它們被稱為工蟻。它們負責建築並保衛巢穴,照顧蟻後、卵和幼蟲,以及搜尋食物。到了一定的時候,雄蟻與新的蟻後會產生出來。它們有翅膀,從巢穴里集群飛出。交配以後,雄蟻即死去,新的蟻後則開始領導起又一個群體的生活。
在群體中,蟻後是最重要的成員。它是唯一能產卵的。這意味著它是這一群體中所有螞蟻的母親。工蟻喂養它,替它清潔身體,並將它的卵帶到另一處去照料。
某些澳大利亞螞蟻將它們的工蟻作為一種活的儲藏罐。當工蟻採集了大量的花蜜,即一種源自花中的甜甜的液體,將它吞進體內、身體變得膨大起來之後,它們就將自身掛在巢穴的天花板上,一直到有別的螞蟻需要食用它們體內儲藏的那些花蜜為止。
兵蟻正在林地上覓食。為搜尋食物,它們有時會在林地上排成長隊。它們總是很飢餓,因此幾乎會向任何東西發起進攻,有時甚至是大的哺乳動物。
不同的螞蟻吃不同的食物。收獲蟻吃種子,它們將種子收藏在地窖里;而割葉蟻吃蘑菇,它們將葉片搬運到地下,用來培植蘑菇。有些螞蟻則貯存一種叫蚜蟲的昆蟲,它們從蚜蟲體內抽取一種含糖的物質作為食物,這同人類從母牛身上擠奶的方式非常相似。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證明,螞蟻在洞穴里缺少糖份,對自己的生長發育很不好,為了能夠找到充分的糖份,所以螞蟻一旦發現甜的東西,觸角就會自主的硬起來,這是螞蟻的一個天性。
螞蟻是社會性很強的昆蟲,彼此通過身體發出的信息素來進行交流溝通,當螞蟻找到食物時,會在食物上撒布信息素,別的螞蟻就會本能地把有信息素的東西拖回洞里去。
當螞蟻死掉後,它身上的信息素依然存在,當有別的螞蟻路過時,會被信息素吸引,但是死螞蟻不會像活的螞蟻那樣跟對方交流信息(互相觸碰觸角),於是它帶有信息素的屍體就會被同伴當成食物搬運回去。
通常情況下,那樣的屍體不會被當成食物吃掉,因為除了信息素以外,每一窩的螞蟻都有自己特定的識別氣味,有相同氣味的東西不會受到攻擊,這就是同窩的螞蟻可以很好協作的基礎。
螞蟻在行進的過程中,會分泌一種信息素,這種信息素會引導後面的螞蟻走相同的路線。如果我們用手劃過螞蟻的行進隊伍,干擾了螞蟻的信息素,螞蟻就會失去方向感,到處亂爬。所以我們不要隨便干擾它們。
螞蟻的顯微照片
螞蟻為典型的社會昆蟲,具有社會昆蟲的3大要素,即同種個體間能相互合作照顧幼體;具明確的勞動分工系統;且子代能在一段時間內照顧上一代。
另外要指出的,「白蟻」不是螞蟻,白蟻除了與螞蟻一樣具有社會生活習性外,在生理結構上和螞蟻有很大的差別。
生物的行為是指生物體進行的在外部可以察覺得到的有適應意義的活動。行為學就是研究這些活動的學科。形態和行為首先被人們注意,但是直到19世紀人們才獲得生物行為研究的理論武器和實驗手段。進化論學說將動物的行為提高到了適應性層次。
目前對生物行為的歸類非常混亂。從遺傳和發育的角度一般將其分為先天行為和後天行為,也就是本能行為和學習行為。但這種分類方法並不常用,人們一般按照行為的功能對其劃分,遺憾的是這種劃分方式並不嚴格,存在大量的重疊區域。
編輯本段
分布范圍
螞蟻是地球上最常見的昆蟲,數量最多的昆蟲種類。由於各種螞蟻都是社會性生活的群體,在古代通稱「蟻」。據現代形態科學分類,螞蟻屬於蜂類。
螞蟻能生活在任何有它們生存條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擊自然災害能力最強的生物。為多態型的社會昆蟲。據估計,目前僅有大約半數的螞蟻——目前約為11700種。一個更大范圍的螞蟻區系研究有待進行。中國國內已確定的螞蟻種類有600多種。螞蟻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目前,中國居室內常見的螞蟻主要有以下三種:小黃家蟻,大頭蟻,洛氏路舍蟻。
編輯本段
種類介紹
蟻後
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稱母蟻,在群體中體型最大,特別是腹部大,生殖器官發達,觸角短,胸足小,有翅、脫翅或無翅(大多是無翅的)。主要職責是產卵、繁殖後代和統治這個群體大家庭。
雄蟻
負責與蟻後交配的螞蟻。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有翅,交配完不久就死掉。
工蟻
負責搜尋食物,照顧蟻卵。體型比兵蟻小。
兵蟻
負責抵抗外蟻或打仗的螞蟻,身體特別大。
編輯本段
養殖方法
人工換巢方法
1.黑暗法:
原理——利用螞蟻喜歡躲藏居住於黑暗處的特性。先將原住巢與目標巢互相連接,讓目標巢保持黑暗,而原住巢保持光亮,一定時間後它們就會舉家搬往黑暗的目標巢。
方法——先給目標巢營造好適合螞蟻居住的條件,然後用管子或者其它方式將其與原住巢連接,再把目標巢用書本或者布等遮黑,然後你可以通過一定方式驚擾原住巢里的螞蟻,使之更快的發現目標巢更快的搬離原住巢,當然也可以不驚擾。大約1~24個小時內它們就能完成搬家,連卵都會一個不落的搬過去。不同品種不同條件下搬家的速度不一樣的。搬完後便可將原住巢及時拆下。
提示與注意——此方法最簡單方便,也是用得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適用於絕大多數螞蟻品種,尤其是小型的數量的有很多卵的螞蟻群落,用此法最合適不過。
2.溫差法:
原理——利用極端的溫度條件來迫使螞蟻搬家。先將原住巢與目標巢互相連接,目標巢保持螞蟻喜歡的溫度條件,而原住巢保持低溫或者高溫,一定時間後它們就會舉家搬往舒服的目標巢。
方法——先給目標巢營造好適合螞蟻居住的條件(溫度濕度等),然後用管子或者其它方式將其與原住巢連接,然後將原住巢製造低溫(用冰塊或者放冰箱等方式)或高溫(用熱水袋燙等方式),通過製造這些它們不喜歡的溫度條件,在一定時間內它們便會搬往適宜溫度條件的目標巢。搬完後便可將原住巢及時拆下。即可大功告成了!
提示與注意——此方法容易讓螞蟻徹底的搬完,對於所有螞蟻不論群落大小都適用,也容易讓它們把卵全部搬過去,但是操作有點麻煩。
3.乾燥法:
原理——利用極端的濕度條件來迫使螞蟻搬家。先將原住巢與目標巢互相連接,目標巢保持螞蟻喜歡的濕度條件,而原住巢保持乾燥,不再加水,到一定時期就會往目標巢搬去。
方法——先給目標巢營造好適合螞蟻居住的條件(溫度濕度等),然後用管子或者其它方式將其與原住巢連接,然後讓原住巢慢慢自然乾燥掉,不再加水,或者採取一定的方式加速乾燥,在螞蟻們受不了乾燥的時候,它們就會搬到更舒適的新家。
提示與注意——此方法適用於不急於一下子讓螞蟻搬家的情況下,主要的一個缺點是需要時間很長。不過對於絕大數螞蟻都適用,操作也很簡便的。
4.冷凍法:
原理——通過低濕冷凍措施讓螞蟻暫時失去活動力,人工轉移。
方法——先給目標巢營造好適合螞蟻居住的條件(溫度濕度等),打開准備好,然後可以將原住巢放入冰箱冷凍幾分鍾,溫度不宜過低,在幾度那樣它們基本不再動了,然後迅速打開蟻巢,將凍昏的螞蟻轉移到目標巢,用鑷子夾取或者直接手抓,有卵可以用毛刷撥過去,再將目標巢蓋好,讓昏眠的螞蟻慢慢蘇醒即可了。
提示與注意——此法適合於群落小數量不多,且個頭比較大的螞蟻,操作有點麻煩,如果有很多卵就更不方便了。
5.暴力法:
原理——直接用你的雙手抓取螞蟻然後放到目標巢。
方法——先將原住巢里的螞蟻倒在一個比較開闊的容器中,當然這個容器要做好防逃措施(一般抹點防逃粉即可),然後用手直接抓它們放到目標巢里吧,當然你害怕的話最好戴上手套(一次性的橡膠手套就OK),一隻只的直到抓完就完工了。
提示與注意——此法適合於群落小數量不多,且個頭比較大的螞蟻,操作倒是非常簡便,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螞蟻的飼養
一.食性
了解所養的螞蟻喜歡吃的東西、需要的營養才能喂飽它們並給予充分的養分增進蟻後生產!
螞蟻的食性簡單的分有下列幾項:
肉食、雜食偏肉食、雜食偏素食、素食。
1.肉食
最好是以昆蟲為主要食物……..純肉食性螞蟻的種類在螞蟻的比例中較少,但是每一種肉食性螞蟻對食物的偏好各自不同,所以並非所有的昆蟲都可以拿來當所有肉食性螞蟻的食物。所以飼養時需備有該螞蟻所愛吃的那一種昆蟲,否則常會造成誤以為給足了食物,螞蟻卻不吃或餓死,所以若無法准備好所飼養的螞蟻所喜歡的食物時,飼養起來是會很有挫折感的。
2.雜食偏肉食
雜食偏肉食的螞蟻在比例上偏多,它們亦可吃素亦可吃葷,不過,通常以葷食會更容易吸引它們,而它們對昆蟲幾乎不挑食,一般來說是來者不拒。在喂養時除了可以昆蟲為食物之外亦可以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來喂養。可用食物舉例如下:
肉食性以及死去的昆蟲為主,加上水果、蜜露為食。餵食時可以喂昆蟲、魚(可生食)、熟的豬肉、熟的雞肉……等等。
3.雜食偏素食
雜食偏素食的螞蟻種類與雜食偏肉食螞蟻種類有許多重疊處,唯一的差別是:當昆蟲屍體與甜食同時出現時,雜食偏素食的螞蟻較容易被甜食所吸引。
4.素食
純素食性螞蟻種類在所有螞蟻種類中的比例也不多,有的螞蟻也是只吃某些特殊植物或果食汁液,像國外的切葉蟻更是將樹葉帶回巢中種植真菌並以真菌為唯一的食物。所以飼養到這類螞蟻就和飼養純肉食性螞蟻一樣,必需先確保能夠准備好食物,否則也是會很有挫敗感的。
二。食量
重點是〝不餵食過量〞,尤其以那種對食物是有多少搬多少,再回巢內慢慢享用的那種螞蟻,如餵食過多的話,.則易造成食物過期,在巢內發霉敗壞,更易吸引以腐食為主的小蟲進住,屆時在巢內繁殖起來可有害觀瞻,若小蟲的量太多了還有可能會危害到螞蟻幼蟲的安全!另外,如食物來源為昆蟲活體的話,。則有可能會因此長出寄生蟲或先前就已產卵於於該食物身上的蟎,蟎將因此在巢內如同瘟疫般的繁殖開來並吸附在每一隻螞蟻及幼蟲身上,被寄生的螞蟻將可能同時被多隻蟎占滿全身,通常是活不了多久的!如此也造成整個群落的致命危機!
養殖設備和採收加工
一、場地選擇應根據養殖數量的大小來確定,無論室內、室外,必須具備有充足的光線,無雜物堆放,無不良氣味。
二、養殖設施在場地四周用磚塊(或塑料薄膜)。砌一寬25厘米,深5厘米的水槽,水槽的內沿要保持一定的傾斜度,可有效地防止種蟻掉入水中,水槽修建時要留一個利於換水的排水孔。在距水槽內沿20-25厘米處搭架,材料可用竹桿或木棒、並排排列為軌道型,第一層架到離地面30厘米以上,層架與層架之間的距離35厘米以上,層架的底部放置10-15厘米厚的腐殖沙土。
三、飼養箱的製作與排列自製的飼養箱一般為裝過食物,服裝的紙質箱、規格一般為長35-40厘米,寬20-25厘米,高10-15厘米。箱內放置螞蟻最喜歡做窩的馬尾松,其次是豆科植物秸桿如小豆、大豆、蠶豆等,野生植物有小葉樟、大葉樟、老草等,均需曬干,防止霉變,草把的松緊度要適宜,既不能太緊又不能太松,這一條很重要。螞蟻不在即將發霉或已發霉的草把上分化做窩,將草把連同分好窩的種蟻一同放入箱內,四周用膠布帶閉封,在箱的一端鑽一小孔即可,蟻箱的排列間隔應不低於60厘米,如間隔太近易引起螞蟻互相爭斗。
四、投食與管理螞蟻的食料種類很廣,凡是香甜的食品及動物性食料都喜歡吃。可分為兩大類:A、動物性餌料:如牛、羊、魚、豬、雞等肉類殘渣及濃血等,各種昆蟲也是螞蟻的好食料,如地鱉蟲、蠅蛆、蠶蛹、蚯蚓等。B、帶有香甜的食物如紅白糖、西瓜、蜂蜜、梨核、蘋果核等。
螞蟻的食量是很小的,每日每隻為0.1毫克,10萬只螞蟻一天食料約需100克,一般每隔3-5天投一次食。投喂時需在飼養箱頂端放置食盆,及吸入水的海綿塊,為防止食料變質,飼喂的食料基本上應掌握每次吃完的原則,要做到勤喂勤打掃。投食時應盡量少而點數多,以免互相爭食打架。另外食物的種類要經常變換,以避免螞蟻發生厭食現象。如在室外養殖,在炎熱的夏季為避免蟻箱高溫,應在箱架周圍種些藤類植物,用以遮擋強烈的陽光。螞蟻最適宜的生長繁殖溫度為22℃-37℃,空氣濕度必須控制在81%左右,土壤濕度保持在10-15%,如空氣太乾燥可用噴霧器時常對蟻箱及地面進行噴霧,以保持螞蟻的正常活動與繁殖。[1]
五、螞蟻的採收與加工
採收:
人工飼養螞蟻的採收,主要是食物引誘,決定采哪一窩(必須有很多的數量)先讓這窩餓3-5天,全群螞蟻至少有80%以上的螞蟻有飢餓狀態,然後用編織袋,在袋中放上螞蟻喜歡吃的食物,用一棍小竹筒縛在袋口上,螞蟻因餓得慌,會很快進入編織袋內,當引誘的數量差不多時,取下編織袋入55℃高溫中,約5分鍾後螞蟻全部殺死,採收工作一般在晴朗天氣進行,以便很快曬干。
加工:
把已被殺死的螞蟻倒入堰篇上,揀出雜質,將螞蟻盡快曬干,含水量不能超過8%,才能保持較長的貯藏期,以保證商品蟻的質量。
處死螞蟻萬不能炒、煮或灑施農葯等。成品的標准應是無霉變,無農葯污染,肢體完整,加工方法正確。成品包裝一般可用內有塑料薄膜的編織袋,切忌使用農葯、化肥的包袋包裝。
❻ 螞蟻有什麼作用
現有研究螞蟻功效有補腎益精、通經活絡、解毒消腫。主要對腎虛頭昏耳鳴、失眠多夢、陽痿遺精等有輔助作用。螞蟻有團隊精神,集體出動,力大無比。可以搬動比自己身體大的東西。俗話說的好要有螞蟻啃骨頭的精神。
❼ 螞蟻是怎麼回事
科學家們發現,生活在南美洲的蓄奴蟻竟然是靠掠奪、蓄養奴隸為生的,它們就像是我們人類社會的奴隸主那樣實行王國統治。蓄奴蟻是一種非常強悍的螞蟻,它們沒有兵蟻、工蟻之分,幾乎所有的工蟻都變成了兵蟻。這些蓄奴蟻大都懶惰成性,從不進行造巢、撫幼、覓食、清潔工作。看到這里,讀者不禁要問,它們是如何生存的呢?
原來,蓄奴蟻都勇猛好戰。它們通過發動戰爭,闖入其他螞蟻的巢穴,將其他螞蟻的幼蟲和蛹掠奪過來撫養長大,使它們最終成為蓄奴蟻蓄養的「奴隸」。蓄奴蟻懶得去做的如造巢、撫育幼蟲、覓食、打掃衛生等種種繁重的工作,都由它們去做。由於「奴隸」蟻壽命很短,為了補充「勞動力」,蓄奴蟻就會不斷發生戰爭。
一種叫紅蟻的蓄奴蟻長期過著「剝削」的生活,它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懶惰成性,完全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這種蓄奴蟻寧願餓死也不肯自己張口取食,就算食物就在眼前也要「奴隸」蟻侍候著餵食。
螞蟻雖小,可它們的力量卻不可忽略。有人曾在非洲看見一隻大老鼠不小心闖進了螞蟻的陣營,幾秒鍾之內,這只大老鼠的身上就爬滿了黑色的螞蟻。一會兒功夫,只見地上血淋淋的鼠肉連續不斷地被運回螞蟻巢穴。5小時之後,那隻活蹦亂跳的大老鼠就只剩下一副骨頭架子了。
在南美洲的熱帶叢林里,生活著很多種螞蟻,其中最厲害、最兇猛的當屬食肉游蟻了。當食肉游蟻來「拜訪」人類住宅時,人們就得提防著它的攻擊。盡管它們會讓人心驚肉跳,但房屋一經它「光顧」以後,屋裡的蟑螂、蠍子等害蟲就會一掃而光,其效果是殺蟲劑也比不了的。
在草叢里,食肉游蟻若碰上了別的動物,它們就會成群地聚集起來,群起而攻之。一次,食肉游蟻遇上了一條睡在草叢里的毒蛇,它們立即把毒蛇團團圍住,並逐漸縮小包圍圈。然後,一些游蟻沖上去狠狠地咬住毒蛇。蛇受痛驚醒過來後,會兇狠地向四周沖撞,可是食肉游蟻並不放鬆,迫使它不斷退縮回來。游蟻們同毒蛇扭成一團,邊咬邊吞食著蛇肉。這樣,只需幾小時,地下就只剩下一條細長的蛇骨架了。
螞蟻非常聰明,其自身有一種化學信息素會在蟻群的集體行動中發揮出神奇的作用。搬運食物時,它們會散發出氣味,形成一條「氣味走廊」。它們還能發出警戒激素,接收到這種警戒激素的蟻群就會做好防衛或逃離的准備。
有一次,幾只螞蟻一起抬出了一隻強壯的螞蟻。這只螞蟻一次一次地爬回到蟻巢里,但很快又被蟻群一次一次地抬出洞外。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那隻螞蟻身上沾上了死螞蟻的氣味,回巢後,引起了蟻群的誤會,螞蟻可不允許洞內有「死亡氣味」,也不管你是死是活。於是,眾螞蟻把它當做死屍抬出洞外,不管它如何掙扎,直到它身上的那種氣味完全消失了,才被允許回巢。
夏日裡,人們常常能看到成群的螞蟻在一起混戰,一直殺得天昏地暗。螞蟻為什麼這樣好戰呢?原來,不同窩的螞蟻身上都有一種獨特的「窩味」,能分辨出對方是不是「自家人」。如果不是,就有可能廝殺起來。如果其他同窩的螞蟻看見了,就會立即趕來增援,一場血腥「大戰」就這樣開場了。有趣的是,如果去掉正在拼殺的螞蟻身上的「窩味」,它們便會相安無事地走開。如果同窩的一隻螞蟻身上沾上香料後回到窩中,那麼同窩的同伴馬上會把它當做異己分子驅趕出去。
人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螞蟻經常會跟在蚜蟲後面。經過研究後才知道,蚜蟲在螞蟻觸角的按摩下,會分泌出「乳汁」。擔任「運輸工」的螞蟻就會從夥伴手中接過乳汁,運回巢中。在螞蟻的按摩下,有些蚜蟲能不斷分泌蜜滴。例如,一隻椴樹蚜蟲能分泌23毫克的蜜汁,超過自身體重的好幾倍。
最大的黑樹蟻「嗉囊」的平均容量為2立方毫米,而褐圃蟻只有0.81立方毫米,全體「搬運工」要將5升蜜滴運回蟻穴就必須往返數百萬次。負責按摩的「擠奶員」占蟻群總數的15%~20%,它們平均每天要「擠」25次「奶」。一棵老樹根上大約有2萬個黑樹蟻家庭營巢,它們能在一個夏天得到寄生在豆科植物上的蚜蟲分泌的高達5107立方厘米的「奶汁」。
為了保證蚜蟲的生活,螞蟻會不惜花費大力氣來修建「牧場」。在聚集大量蚜蟲的枝條的兩端,它們用黏土壘成土壩,形成一個牧場,土壩上開的兩道缺口就是牧場的「入口」和「出口」。為避免有「小偷」混入,兩邊「拱門」都會有螞蟻重兵把守。當「牧場」的蚜蟲繁殖過多時,螞蟻就會把多餘的蚜蟲轉移到新的地方。為了保護和搶奪蚜蟲,不同家族的蟻群經常會展開戰爭。
令人費解的是,沒有螞蟻的地方絕對找不到斯托馬菲奈夫蚜蟲。螞蟻甚至會把蚜蟲的越冬卵也保存在蟻穴里,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著蟲卵。春天,螞蟻會把從卵中孵化出的小蚜蟲小心翼翼地護送到幼嫩的樹梢上。
更讓科學家感到驚訝的是,有的螞蟻還會種蘑菇,這就是生活在南美的一種切葉蟻。切葉蟻整天在枝葉繁茂的大樹上爬來爬去,如果相中了哪一棵果樹,它們就會用大顎切光滿樹的葉子,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所以,果農們對這些破壞樹木的傢伙討厭極了。不過,切葉蟻並不喜歡吃樹葉,而是把切碎的葉子搬回蟻巢,再用大顎將碎葉反復嚼成碎屑,堆入一間間的「蘑菇房」,還在其上排泄糞便並用來栽培蘑菇。不久,碎葉堆里就會長出一種小型蘑菇。等蘑菇長大後,切葉蟻咬破蘑菇的頂部吸吮破口處分泌出來的黏液,這種黏液就是螞蟻們的第一道菜。子實體表面積聚了很多蛋白質,會慢慢變得黏稠,這些蛋白質就是切葉蟻的第二道菜。有趣的是,年輕的雌性切葉蟻會在自己的「嗉囊」里裝上蘑菇碎片去為自己另闢新家。雌蟻們在新家裡種下帶有孢子的碎蘑菇,孢子萌發後又會長出新蘑菇。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種小蘑菇只有在切葉蟻的蟻穴中才能看到。如果沒有切葉蟻的幫助,它們肯定早就絕種了。看來,切葉蟻完全可以申請「種植專利權」了。
❽ 支付寶裡面的螞蟻財富是幹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