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台幣與舊台幣有什麼區別
舊台幣:隨物價日日升漲,而不停地惡性貶值,幣信日降,發行額失控,因此台灣省政府為了要穩定物價,安定經發展,發行」新台幣」。
時間是1949年6月15日。
新台幣對舊台幣摺合率定為舊台幣四萬元摺合新台幣一元 。
現在舊台幣已退出歷史舞台。
當初舊台幣被定位為一種過渡時期的貨幣,日治政府的中國台灣銀行券與國民政府的台幣一比一兌換。由於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中國滿目瘡痍,再加上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關系緊張,金融狀況不穩定,因此中國台灣未使用當時通行於大陸的法幣、金圓券,另外再發行台幣。關於發行新台幣原因的官方說法,是由於1948年上海爆發金融危機,連帶也使舊台幣幣值大幅貶值, 造成中國台灣物價水準急劇上揚。不過另一種關於發行新台幣原因的版本,指出是因為中國台灣日據時期結束初期,由於國共內戰的緣故,國民黨政府把中國台灣的民生物資,如糖、米之類大量運送到大陸以供應戰爭所需物資,造成中國台灣內部民生物資銳減、嚴重短缺,使得中國台灣的米價甚至比上海當地的米價還高(當時中國台灣產米而上海不產),造成中國台灣嚴重通貨膨脹,一日三市,幣值急速貶值,就算有錢也可能買不到米。在1949年6月15日中國台灣省政府公布「中國台灣省幣制改革方案」、「新台幣發行辦法」,正式發行新台幣,明訂40,000元舊台幣兌換1元新台幣。
2. 新台幣與台幣有什麼區別
現在流通的就是新台幣就是普通台幣,是1949年由國民黨政府正式發行使用的,是區別1948以前的舊台幣而命名,和人民幣、歐元一樣是現在貨幣名稱。
國幣依「中央銀行法」由中央銀行發行,停止委託台灣銀行,上印字樣亦改正為「中央銀行」。當時曾有人質疑此舉是否為伸張「中華民國在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之主張,當局正式回應為:自2000年7月1日中央銀行在台復業起,新台幣發行單位法定即為中央銀行,台灣銀行只是受託單位,上印「台灣銀行」為長期的誤會。
而1000元及500元則於2005年7月20日再度改版,增加原本只有2000元才有的光影變化箔膜,安全線改為光影變化箔膜式安全線。500元的刷色變得更深。
拓展資料:舊台幣是指中華民國行政院於1946年授權委託台灣銀行於台灣發行的鈔券,正式名稱為"台幣兌換券"。2000年訂頒「中央銀行發行新台幣辦法」,廢止「中央銀行在台灣地區委託台灣銀行發行新台幣辦法」,將新台幣正式訂為「國幣」。
3. 中國銀行換台幣需要預約嗎
如辦理外幣現鈔取款業務,還需提前預約。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中行網點或手機銀行辦理內,在年度便利化額容度內每人每年可購匯或結匯等值5萬(含)美元以下,如需代辦,只可委託直系親屬代為辦理,並提供相關證明。超出年度便利化額度,請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相關證明材料在銀行辦理。
因各地區存在一定差異,具體可辦理兌換的外幣幣種請您通過中行網點或手機銀行確認。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4. 什麼是新台幣。
新台幣(英語:New Taiwan dollar)是國民黨政府撤退到台灣後的法定貨幣,1949年6月15日起開始發行流通,ISO 4217代號為TWD(或簡稱為NT$、NTD)。其基本單位為圓,簡作元,常以塊代圓;方言中亦以箍(白話字:kho͘)代圓,在口語中尤為明顯。亦有部分使用者會以毛代角。
匯率及台幣兌換
兌換台幣可至政府外匯指定銀行或國際觀光飯店,兌換時取得的收據須妥善留存,離境前若要將未用完的新台幣換回時,必須出示此收據。
據台北消息:人民幣6月30日開始可在台灣本島進行雙向兌換,自然人持有效身份證件(島內居民持身份證,遊客和外籍人士持護照)皆可兌換,每人每次兌換額不得超過人民幣2萬元。
其他兌換匯率:
(2009年5月24日)
1 美元 = 32.5500新台幣
1 歐元 = 45.6091 新台幣
1 英鎊 = 51.7968 新台幣
1 日元 = 0.3433 新台幣
1 瑞士法郎 = 30.0166 新台幣
1 中國人民幣 = 4.7708 新台幣
1 香港港元 = 4.1986新台幣
1韓元 =0.0262新台幣
1加拿大元 =29.0547新台幣
5. 新台幣的匯率
兌換台幣可至政府外匯指定銀行或國際觀光飯店,兌換時取得的收據須妥善留存,離境前若要將未用完的新台幣換回時,必須出示此收據。
據台北消息:人民幣2009年6月30日開始可在台灣本島進行雙向兌換,自然人持有效身份證件(島內居民持身份證,遊客和外籍人士持護照)皆可兌換,每人每次兌換額不得超過人民幣2萬元。
其他兌換匯率:
(2016年4月16日)
1美元=31.71新台幣
1歐元=34.8334新台幣
1英鎊 =49.3725新台幣
1人民幣=4.9892新台幣
1韓元=0.027新台幣
1日元=0.254新台幣
1瑞士法郎 =32.1798新台幣
1香港港元=4.0899新台幣
1加拿大元=24.2821新台幣
1泰國銖=0.8978新台幣
1澳大利亞元=23.31新台幣
1澳門元=3.9757新台幣
6. 什麼銀行可以拿人民幣換新台幣
將新台幣兌換成人民幣到任何1家外匯經營銀行都可以兌換,包括中行、建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招商、浦發、光大、中信等。地方性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譽社、郵儲銀行還不是外匯經營銀行。
7. 為什麼台灣的錢叫新台幣。
在1949年6月15日,台灣省政府實行幣制改革,公布「新台幣發行辦法」。其內容包括:
一、舊台幣四萬元摺合新台幣一元,限於同年底前兌換新台幣。
二、發行總額以兩億為度。
三、新台幣以黃金、白銀、外匯,及可換取外匯之物質十足准備。
四、新台幣對外匯以美金為准,及五元新台幣兌換一元美金。
現在4新台幣兌不到1元人民幣,要4點多才兌得到1人民幣,不過習慣上或是換算方便,還是說4台幣元兌1人民幣
8. 中國承認新台幣嗎
中國是承認新台幣的。在中國,新台幣屬於外匯外幣,民眾可以將新台幣在在中國銀行內以相應的比例兌換成人民幣。而想要將新台幣換成人民幣,只需要攜帶本人的有效身份證前往銀行,填寫相關的單據,最後支付現鈔就可以完成兌換,亦或者用手機在網上銀行辦理,更加方便快捷。
新台幣與人民幣兌換
可以把新台幣換成人民幣,不要台胞證。中國是承認新台幣的。在中國,新台幣屬於外匯外幣,民眾可以將新台幣在在中國銀行內以相應的比例兌換成人民幣。而想要將新台幣換成人民幣,只需要攜帶本人的有效身份證前往銀行,填寫相關的單據,最後支付現鈔就可以完成兌換,亦或者用手機在網上銀行辦理,更加方便快捷。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二條對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分別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可根據國際收支狀況,對年度總額進行調整。
個人年度總額內的結匯和購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年度總額的,經常項目項下按本細則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辦理,資本項目項下按本細則「資本項目個人外匯管理」有關規定辦理。
兌換流程:
客戶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填寫相關單據、交付現鈔即可辦理。
有效身份證件包括:本人身份證(中國公民、戶口簿(十六歲以下中國公民)、軍人身份證件(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警察身份證件(中國人民武裝警察)、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港澳居民)、台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台灣居民)、護照(外國公民)。
目前新台幣的硬幣面額為:1圓、5圓、10圓、20圓、50圓;而紙鈔的面額為:100圓、200圓、500圓、1000圓、2000圓。換算方式為:1圓=10角=100分。
9. 台幣是不是外匯
這里有個狹義來和廣義的自概念。
狹義上的外匯需要滿足可支付性(用於國際清償)、可獲得性(可以從貨幣發行機構得到補償)、可兌換性(可自由兌換)。
廣義上是指一切以外幣形式表現的資產。
台幣符合廣義上的外匯概念,但不符合狹義的外匯概念。
大陸和台灣做生意以前一般都是以美元計價,由於美元不斷貶值,今後中國可以考慮建議雙方以人民幣計價,同時大陸也接受台幣。這樣既可以加強雙方的經濟交流,利好兩岸,又可以避免美元貶值帶來的外匯損失。
10. 新台幣匯率換算人民幣
新台幣匯率換算人民幣:1新台幣=0.2292人民幣
1人民幣 ≈ 4.3624新台幣
一,第一階段:1949-1978年,人民幣匯率主要實行單一匯率制。1949-1978年是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實行高度集中的外匯管理體制,全國外匯歸國家所有、由國家計劃經濟委員會統一分配使用。這一時期,國內經濟發展以自力更生為主,採用進口替代工業化戰略,基本不借外債,也不允許外國資本在境內開展大規模直接投資,對外貿易由國營外貿公司按計劃統一經營,外匯收支得以保持平衡;但是,國內產品出口競爭力不強,人民幣匯率長期高估,國家外匯收入主要來自出口獨特的資源、工藝品以及僑匯,外匯收入匱乏導致外匯資源長期短缺。具體到匯率方面,人民幣匯率主要實行單一匯率制度,由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對外公布匯率數據,匯率作為記賬核算工具、沒有調節經濟運行的功能。
二,第二階段:1979-1993年,人民幣匯率實行雙軌制。1979-1993年,是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這個時期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價格領域的雙軌制,其中也包括匯率價格。1979年,國家開始對外匯管理體制進行改革,主要措施包括:1.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將一定比例的外匯額度留給創匯的地方和企業,這又導致外匯資源分配不均。到了1980年,國家在北京、上海等地區開辦了外匯調劑業務,允許企業按照國家定價、有償轉讓外匯留成額度,逐步形成了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匯率並存的雙重匯率制度。2.引入外商開展直接投資,為彌補國內建設資金不足,我國積極改善國內投資環境,支持企業合理利用外資,對中外合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給予諸多政策優惠。此外,由於用匯需求增長較快,20世紀80年代我國又建立了外匯儲備管理制度,調撥外匯積存形成的外匯儲備。3.推動人民幣匯率雙軌制改革,1978年後,貿易經營權被下放到部委和地方外貿公司,但是高估的匯率影響了企業出口創匯積極性,對此,國家進行人民幣匯率雙軌制改革,而匯率雙軌制又可分為兩個層面:1981年到1984年的貿易內部結算價與官方牌價並存的雙軌制和1985年到1993年的外匯調劑市場匯率與官方匯率並存的雙軌制。
三,1994年後,人民幣匯率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目前,我國的匯率改革尚未完成,離現代意義上真正的浮動匯率制還有差距,央行干預外匯市場制度、人民幣離岸市場、人民幣自由兌換及跨境流通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因此,人民幣國際化依然任重道遠,匯率改革也不能孤軍深入、而是要和其他外匯改革統籌安排。對於個人而言,系統性了解人民幣匯率制度的來龍去脈,有助於跟蹤外匯市場走勢,分析匯率變化對自己工作、生活的影響,從而更好地辦理外匯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