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外打美金到國內個人賬戶上面,最高上限結算是多少金額
若是從境外匯款到境內招商銀行個人賬戶,招行作為收款方,沒有金額限制,但是入賬金額等值5千美元以上,需辦理外匯申報。
單筆金額等值5萬美元以上的,收款方需提供資金來源證明,由開戶行審核之後確認能否入賬。
㈡ 美元外匯結匯銀行怎麼結算人民幣匯率
在外匯結算中,銀行外匯牌價都會有不同的價格顯示,各大銀行的人民幣即期外匯牌價分別就有:現匯買入價、現鈔買入價、賣出價、匯買匯賣中間價,而且在不同的時間段會刷新一次,大概是幾分鍾左右就更新一次,從發布時間的更新頻率就知道每個銀行的匯率更新情況,有些銀行還會有折算價、中間價等,不過也只是名稱的叫法不同。很多沒接觸過外匯結算的朋友都不清楚這些名稱到底有什麼含義,為什麼去銀行兌換外匯或者結算外匯的時候,不是自己認為的那個高的匯率,而是另外一個低的匯率呢? 不僅是沒接觸過外匯結算的朋友不知道其中含義,實際上,即使是那些長期做外貿生意、進出口的工廠或貿易公司,有時候他們也都不太明白到底自己在做外匯結算的時候,銀行是以哪個匯率來計算自己的外匯和人民幣的兌換結算。 天捷國際長期操作進出口貿易,也經常需要到銀行櫃面做結匯、付匯等非現金業務,通過收匯結匯付匯的接觸過程中,慢慢了解其中的含義。 下面就幾個常用的名稱做一些比較簡單易懂的解釋,這種簡單易懂的解釋也是我們經常對客戶講解的一個方式,客戶一聽就能明白其中道理。 首先,我們來研究什麼是銀行的「現匯買入價」、「賣出價」,這兩個基礎的搞清楚了,其他就沒啥難懂的了。 我們來做個場景設定:把銀行當成是一個賣家,而你是一個買家,銀行和你進行一個交易,你們之間買賣的東西是——貨幣,貨幣可以是美金、人民幣或其他貨幣。當你去找銀行買貨幣的時候,銀行作為賣家,他賣貨幣,他是需要賺取一定的利潤的,所以是由銀行制訂的價格,是以銀行為中心所制訂的價格,不是由買家來制訂的價格,所以這個時候,銀行賣給你貨幣的時候價格,就是指「賣出價」,而當銀行想買入貨幣的時候,他當然是低買高賣才能有利潤,所以,當你將貨幣賣給銀行的時候,實際上是相當於銀行跟你買入貨幣,由於這個價格也是由銀行制訂的,所以,銀行是以「買入價」向你購買貨幣,而不是說你賣出貨幣給銀行,很多朋友就是被搞在這個地方,弄糊塗了,為什麼每次去結匯美金或者歐元,都是那個低的「買入價」,而不是那個高的「賣出價」來結算外匯,歸結起來就一句話,因為那個是以銀行為中心制訂的買入和賣出價格,而不是以你為中心來確定的,再舉個例子,你要跟銀行買外匯進行外匯支付到國外,這個時候,以銀行為中心,他就是「賣外匯」給你,當然就是以賣出價跟你結算。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現鈔買入價」,「現匯買入價」。有人會問,為什麼同樣一種貨幣,「現鈔買入價」會比「現匯買入價」低呢?其實,道理也簡單,現鈔是現實的貨幣兌現,而現匯是賬面的兌現,現鈔是實打實的貨幣體現,現匯則是看的見但摸不著的一個金額,且更顯得虛擬化,銀行提現或者兌換現鈔給你,他就需要准備大量的現金給你結匯兌現,手續麻煩,操作繁雜,比起直接將錢劃進劃出你的銀行賬戶的操作要復雜得多,這些都是要增加人工成本和操作步驟,而且,現鈔你拿走就是你的了,而現匯畢竟還是放在銀行,只要你的賬戶歸銀行管理,你的賬戶裡面的錢也是歸銀行管理的,想得通就好。 至於「匯買匯賣中間價」,這個就簡單多了,其實,這個基本和銀行結算業務沒什麼大的關系,匯買、匯賣中間價就是銀行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平均值,它一般是用來進行分析與研究外匯行情的,所以在外匯結算業務上,你基本不需要用到這個價格,銀行也不會用這個價格和你做交易,在銀行的貨幣買賣中,這個中間價毫無意義,只是作為一個標准參考數據而已,想通就好。有些銀行還有「折算價」、「基準價」等名稱,實際上也和「匯買匯賣中間價」一樣意思,只是一個參考的基準。
㈢ 中國銀行 用美元結算 英鎊消費 會損失多少匯率差價
雙幣卡是指同時具有人民幣賬戶和外幣賬戶的信用卡。一般是卡正面右上方貼有「銀聯」 標識,右下方貼有VISA 、JCB或萬事達的標識。現在,VISA或萬事達雙幣信用卡能夠在200多個國家使用,這樣的話,尋找消費商戶及較為方便。
雙幣信用卡在國內刷卡消費時,採用的是人民幣結算,在國外刷卡的話,會自動進入外幣結算系統,根據卡片種類不同,先轉換成美元或歐元,在非美元或歐元地消費,會再轉換成當地貨幣結賬,還款時還要再轉換一次,轉來轉去,因為發生了貨幣轉換,所以就要收取1%到2%的費用。回來還款時,還需要先進行匯兌,又會產生一次貨幣轉換費。
全幣種卡,出國刷卡無障礙
全幣種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免除貨幣轉換費,並能處理所有幣種的交易需求。無論是在何國何地消費,回國後均可以直接用人民幣還款,免除購匯手續,此外,銀行的全幣種國際卡一般都會贈送高額的旅行意外險。
多幣種卡不僅綜合了單幣卡和雙幣卡的優點,還避免了它們的缺點。而且,目前各行發行的多幣種卡,都是免年費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全幣種卡暫時都不支持刷銀聯通道。
兩者僅僅在結算的幣種數量上有所差異。舉個例子,雙幣種卡是銀聯+VISA 人民幣+美元,那麼在美國購物,雙幣和全幣沒有任何區別(情況一)。但是如果在日本購物,雙幣卡會先將你消費的日元按照VISA當天的匯率+貨幣轉換費記賬在美元賬戶上(情況二),你再由人民幣兌美元還款。
㈣ 外匯交易中的美元是多少錢一手∫
無杠桿的復話是十萬美元一手,一制般小散都加杠桿,從100倍到2000倍,這樣每手的交易金就是從1000美元到5美元(因匯率不同可能有一點點出入,但大數是這樣),資金量大的話還可以更低,比如5倍到20倍杠桿。
㈤ 國外的親戚匯給我美元,我轉為定期了,到期取現時兌換人民幣是按什麼外匯價結算
當天的匯率吧……
但是銀行不是有什麼保值的作用嗎?難道是假的?美元跌了,你也跌了……
都有風險……
㈥ 外商以美金結算匯入貨款,結算是以匯款方當天的匯率為准嗎
不是的,以美元匯款,到國內還是美元,你什麼時候兌換,就按照當時的匯率來的
這個外國匯款一般都需要1個星期左右吧
補充:
目前匯率都是在6.83左右,沒有大幅變化,如果錢是匯入銀行賬戶,要兌換的話,就看銀行的現匯買入價
㈦ 美金結算
美金結算的話,這個也可以通過很多方式的,Paypal這個在國際上非常知名,可以考慮這個,或者可以去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去申請,這個應該可以通過的。
㈧ visa是美元結算嗎
visa不一定用是美元結算。
如果持有的是visa單標信用卡,那麼目前建行的都是具備自動購匯功能的,你無論消費什麼幣種均自動購匯,直接以人民幣還款。
雙幣卡一般是銀聯+visa、銀聯+master、銀聯+JCB,這種卡一般是具備人民幣賬戶和美金賬戶、人民幣賬戶和歐元賬戶,當你走visa的時候以外幣結算入賬,不過建行的標准白金卡以上等級卡種都具備自動購匯功能,即使以外幣結算,也為你自動購匯,最後賬單還是以人民幣入賬,還款人民幣就可以了。
Visa信用卡用途
Visa向其金融機構客戶提供豐富的信用卡產品平台,可以滿足從信用卡新客戶到高端消費者,以及大型機構的各種支付需求。
Visa的信用卡平台還提供個性化積分回報系統、緊急替代卡、旅行協助和租車保險等增值服務,可以幫助發卡機構提高顧客忠誠度及使用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VISA
㈨ 外匯的利潤是怎麼計算的
外匯保證金交易中抄,把最小的單位成為「點」。
比如歐元兌美元貨幣對從1.1120波動到1.1121就是1個點波動,美元兌日元貨幣對從129.11到129.12就是1個點波動。
舉例:50個點的波動就是比如歐元兌美元1.1120到1.1170或者1.1120到1.1070都是50個點的波動。
在交易手數1標准手的情況下,1個點的波動(無論交易平台杠桿倍數多少)就是10美金的波動,因此50個點在1標准手的情況下就是500美金的波動。
通過先計算點,再計算點值,我們就可以知道一波行情中波動了多少。
㈩ 外匯交易費怎麼算
外匯交易的費用就是點差。
交易產生的點差費用是在下單之初就扣除的。這版個跟你的交易量權以及所交易的商品的點差有關,跟盈利多少點無關。
比方:歐元兌美元,點差是2,你買了8手,那麼你要交的點差費用就是8*20=160USD了。
題外話:客戶交易的時候,交易商收的是原始點差,有些代理商會給客戶加傭金或者手續費等等,這樣就增加了交易成本。樓主可以在選擇代理商的時候先問清楚。 在此提醒,是想說有這種情況但並不是所有的代理商都會另外加收,問清楚就OK了。也不要因此就不找代理商,代理商由於從業經驗豐富,在客戶交易碰到問題的時候,還是能起到不小的作用的,當然前提是你找的是正規代理商。可以詳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