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盤操作技巧
技術分析錯多對少,股票做的就是概率,傻子都知道。可惜還是有很多還不如傻子!股票做的無非就是高拋低吸?是廢話還是真諦,自己去想明白... 操作秘籍1: 資金倉位控制2:情緒心態控制是不是廢話,自己想,想都懶得想的人,奉勸不要碰股票了,進去了的,活該你倒霉虧錢...首先你的了解技術分析,並且熟透它,這樣你才能夠知道,目前盤面在說什麼。然後就是你的經濟觀點,至少你要弄清楚奧地利經濟理論和凱恩斯經理理論,這樣會幫助你看清楚大勢。之後你就得有自己的實際操作方法了,也就是策略,你的止損點是多少,止盈點是多少,倉位怎麼控制,什麼時候該加倉,什麼時候該出逃,自己比較喜好什麼板塊的股票。慢慢的就接觸了期權期貨外匯原油黃金等衍生工具。最後形成了一套自己實際操作的東西。 《技術分析全攻略》作者林瑞芬。這本書是技術派的字典,簡單實用。裡面詳細的闡述了見頂模式,見底模式。以及各種陰陽柱搭配是發出的信號,還有分析了一部分的道氏理論,波浪理論以及量價關系。《量價分析》楊鴻基。很詳細的闡述了每一天的量價關系,適合短炒和長線。《道氏理論》股票投資無論是長線還是短線都必須清楚牛市熊市,目前經濟處於什麼狀態。《波浪理論》這個有助於我們清楚了解現在是出於什麼狀態,這幾樣都需要結合起來用,這樣就會贏多輸少。達到發家致富的狀態。還有就是可以參考一下曹仁超等實戰投資家的書籍,他們都是靠投資發家的,經驗肯定值得我們借鑒。 不過不管你如何學習,前期是可能需要在市場上嘗試虧損的時候,只有給市場交了學費,你才會知道自己的錯誤在哪裡,才會知道哪些方法適合你自己。這個是需要時間去慢慢琢磨的。�0�6 你有交易計劃嗎 人的性格、風險承受程度、盈利接受能力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盈利的交易模式,並不一定適合你。在市場上尋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模式,很重要。 交易計劃中含有:進場、出場(盈利出場和止損出場)、資金管理、心態(情緒控制)。 進場:進場的方式很多,以下就會講解如何進場的方法。 出場:交易計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市場如何能夠長期盈利非常重要。也可稱 為「止損」或「止盈」 資金管理:全倉進出是很不成熟的表現,專業投資者很少能夠達到滿倉的時候,每次進入都是總資產的一部分,確定之後才再加倉,這樣能夠保證在市場錯誤的時候把虧損降到最低,而在把握市場對的方向的時候把盈利當到最大,雖然錯多對少,但是在資金上是賺多虧少 心態:市場絕對不會錯,錯的往往是人的看法。既然所有的指標都是錯多對少,那麼我錯了有什麼所謂,止損再做過咯。虧損是正常的,只要做好資金管理,長期下來我能夠盈利,就可以了。須知股神巴菲特也才每年23%左右的年收益啊!
⑵ 炒外匯手續費問題
外匯是兩種貨幣的比價,以美元/日元為例,一手的合約價值是100,000美元,因為投資者賣賣外匯的目的是為了博取差價,所以為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外匯交易都是保證金交易,杠桿比例一般是1:100左右,所以客戶交易1手實際佔用的保證金是1000美元。
如果是歐元/美元,一手的合約價值就是100,000歐元,佔用保證金也是1000美元。
⑶ 關於外匯期貨的問題
期貨的概念很大,外匯也只是期貨中的一種,外匯炒的是各個國家錢幣的兌率,期貨還可以是股指期貨等,看你想操作什麼品種,炒股指的話,門檻都在50萬,你說想投1萬的話估計還開不了戶,更別說交易了,當然也有小盤的,比如說小恆指5000塊就可以開戶了,外匯的門檻大概在5000美金,也就是三萬多一點,近期我也在了解外匯的盤,我也不懂英文,只要記一下哪個國家的幣種兌哪個國家的幣種就可以了,至於外匯分析方面,我看了兩天的盤,暫時還沒找到門路,股票的分析我是風風火火的,但是在外匯裡面一點用都沒有,呵呵,不過我還是會繼續學習的,也希望能與你多交流一下心得。
(總之期貨很多種,你選擇性的操作吧,小恆指是最適合不過了,但是我沒考究過他是不是合法的,建議就多投一點做外匯吧,這樣才可以和我交流點心得,嘻嘻)
不好意思現在才看到樓上所說到的農產品的問題,農產品屬於現貨,不是期貨,不過跟期貨的操作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就在於現貨有一個期限性,比如一個季度,半年或者一年,只能操作這么長時間,時間一到,如果你還持有沒賣出去的話,你也不可以再賣了,只能到相應的地方去提取現貨,股票單位講手,現貨單位講批,一批貨也看他們是有多少,有些現貨一批都有幾千斤,到時候可能就幾千斤幾千斤的農產品拿在手裡,估計你就成賣菜的了,不過一般來說大家都會在兌現之前就斬倉了,這個現貨交易的投資不用很大,多少錢都可以,幾百都可以,但是收益的話就可想而知了。現貨的弊端就在於一些商品沒有經過備案,如果一經查,第3方存管的錢也拿不回來,如果是有備案的話,那手續費就高一倍。如果想詳細了解的話,給我滿意答案吧,哇哈哈。
⑷ 外匯交易哪個品種波動性最大
外匯交易的品種波動性最大的是:GBP/JPY,號稱外匯之王,即英鎊兌日元
原因如下:
我們可以先從1.貨幣的角度入手。英鎊---由於英國是世界最早實行工業化的國家,曾在國際金融業中占統治地位,在現國際流通貨幣中,英鎊是價值最高的貨幣之一。日元---在外匯流通貨幣中屬於價值最低的貨幣。對於像這種高價值與低價值結合的貨幣兌(尤其是交叉盤兌日貨幣)通常波動會比較大。
2 由於英鎊屬於高資產貨幣,利息較高,而日元一直幾乎維持零利率,市場中的投資者可以利用兩國之間的利率差進行套息交易,以此更多受到投資者關注。
3 就日幣而言,屬於避險貨幣。在三種避險貨幣之中(JPY USD CHF),日幣是最受到投資者的追捧的貨幣。
4 英鎊與日元更大概率都是反向波動。當市場中避險情緒出現時,避險貨幣受到追捧,高資產貨幣受到打壓;反之,當市場中出現風險偏好情緒時,高資產貨幣受到追捧,低價值貨幣則會受到打壓,從而導致GBP/JPY的大幅波動。
5 英鎊的投機性較強,因為市場中英鎊的流通較小,就想股票中所說的小盤股一樣,波動較大。
6 日元是外匯流通貨幣中唯一經常受到日本央行干預的貨幣,因此日元經常會因政治原因產生較大波動。
⑸ 什麼是A股,k股,什麼是牛市,什麼是大盤小盤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同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我國A股股票市場經過十年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
http://ke..com/view/33.htm
所謂「牛市」,也稱多頭市場,指市場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
http://ke..com/view/7922.htm
大盤一般指上證綜合指數。由於股票基金主要投資股票,因此與股市關系密切,需經常關註上證綜合指數。
http://ke..com/view/29361.htm
小盤股是指公司規模小的股票.。
http://ke..com/view/509245.html
⑹ 我想做外匯投資,外匯投資哪種幣種勝算更大
我在那個平台上炒的是白銀,不是吹,索羅斯大神拋售白銀的時候,我實打實地賺了一筆。
⑺ 外匯歐美、磅美、磅日,之間有什麼聯系嗎
我一般做短線,日抄內操作襲。
我只做歐美、磅美、澳美,結合美元指數來看。短線做單看15分鍾K線,中線可結合30分、小時線來看。長線看日線等。
我不看技術指標,偶爾當好奇瞄一眼。我只看平台突破,趨勢成立(根據基本形態)。
至於你說的聯系,就是跟美元的聯系了。我看的美元指數就相當於大盤,大盤一上漲,像歐美、磅美、澳美,雖然不是都上漲,但必然會有影響大盤的品種出現(我很看重美元指數的走勢)。至於有些軟體沒有美元指數,那就無能為力了。
我用的是北交所黃金行情分析系統+MT4看盤。
我至今只發現「北交所黃金行情分析系統」有美元指數。
⑻ !!市場深度是什麼在外匯市場中有什麼用
即使你已經參與股票投資許多年了,也許「市場深度」(MarketDepth)對你依然是一個陌生的概念——畢竟這是一個普通散戶無須考慮太多的問題,但是伴隨你資金量上漲,這又是一個你無法迴避的問題了。
所謂「市場深度」,就是某交易品種可以推動其價格出現一定幅度變化的訂單數量。如此解釋也許比較抽象,那麼我們來舉一個例子。假設某A股上一筆交易價是21.00元,目前賣一檔掛著21.00的賣盤10萬股,同時賣二檔掛著21.01元的賣盤5萬股。如果我們要讓此A股的價格突破21元,比如上跳至21.01元,那麼我們就必須以21.00元的買單將所有的10萬股的賣盤全部買下來,同時至少再以21.01買入100股才能夠將其股價推高至21.01元。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認為針對此時此刻此股票上升1個單位的市場深度是10萬股。
當然,針對不同的需求,市場深度的度量標准也不一樣,譬如可以在上面方式的基礎上將賣一至賣五的總量視作市場深度,甚至對於一些長線資金而言,可以將一個交易日的成交額視作市場深度。
市場深度的存在,對於大資金的短線交易,意味著一場噩夢。
很簡單但是很殘酷的事實:即使你有一個成功率極高的基於技術分析的模型,告訴你應該在10元買入某股票並且在10.2元賣出賺到其中2%的差價,但是對於資金百萬千萬元以上的資金而言,如果不假思索照本宣科卻可能意味著利潤大大縮減乃至虧損——你的買單之龐大,也許為了成交這些買單就會把其股價從10元推高至10.25元,而你的平均成交價也許是10.15元,伴隨10.25元已經達到你的目標價,你若再發出賣出指令,那麼可能龐大的賣單又會把股價推低回10.10元,而你的成交均價可能是10.12元,從走勢圖上來看絕對應該賺到2%的交易卻最終以虧損告終,究其原因就在於市場深度不夠,不足以承受你的資金量對於短線交易的需求。
文首的距離也是同樣的道理,即使你有如此特異功能,可能很輕松的賺到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元,但是伴隨你的資金量進一步上升,一切就會因為市場深度發生改變,尤其是當你的資金量大於這個股票的日成交額時,你都不可能滿倉買到足夠的股票去分享未來你預測到的上漲,所以你的總資金投資收益就會大幅縮減,想達到巴菲特上百億美元身價,自然是難上加難。
明白了市場深度的道理,很多投資者對於機構投資者者的歧視也就毫無道理了。遇到過不少個人投資者,年盈利動輒50%乃至100%,他們對於那些追求長線買賣,每年只要求10%甚至更少的機構投資者總是不屑一顧,甚至認為若自己代替這些機構操盤,那麼可以大幅提高他們的收益率。但是,考慮到市場深度,對於這些資金規模以億甚至百億元計算的大資金,普通個人投資者快進快出,按照技術分析買賣的方式根本無法操作,那些50%乃至100%的盈利,對機構投資者而言,往往只是看上去很美。
要體現機構投資者在市場深度面前的無奈,其實2009年8月A股的大跌無疑就是一個上佳的範本,從諸多媒體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由於部分保險資金動輒100億元規模的基金贖回要求,導致接近滿倉的基金不得不在市場中拋售來應對贖回,而A股雖然成交額每日過千億元,但仍舊難以承受這樣短時間內上百億元集中拋盤的突然襲擊,而這亦成為那段時間A股連續大跌的一個技術性原因。
⑼ 微交易和外匯的區別是什麼
微交易只是個小盤,外匯是大盤,而且是外盤,整體資金量大,不容易受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