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張軍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次股市戲劇般的動盪
你要的文章原文
中國的股市戲劇般的動盪基本上告一段落,但正常股災今天已經迅速轉變成為一場國內持續的大討論。已有討論的內容大概分為三個方面:第一,為什麼會釀成這次股災?第二,這次股災對中國的金融改革和開放會產生什麼影響?第三,對於資本市場發展,中國政府未來怎麼辦?
過去幾個星期中國股市的狂泄已遠遠超出正常回調的范圍,這是中國政府沒有料想到的。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次股市戲劇般的動盪?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更理性地來回答這個問題了。
一
最初,在政府官方的媒體上,有一種非常流行的看法,認為這次股災很大程度上是某些境外的資本惡意做空導致的。後來惡意做空的資本又被認為不僅僅是外資,也包括了中國本土的資本。中國的監管當局,聯手公安部等政府部門公開表示,要嚴查這個做空的勢力到底來自於何方?但是現在官方的這個看法實際上已悄悄發生轉變。眼下討論的重心似乎已經轉移到技術層面。高杠桿配資被認為是這次股市出現劇烈動盪的一個重要原因。它讓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進入股市,極大催生了泡沫,為股市變成狂牛和瘋牛推波助瀾。對於這一看法而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被當作一個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互聯網技術大大提高了場外資金配置的效率和規模,並且往往不為人所知。阿里巴巴旗下的HOMS 系統一度成為眾矢之的,甚至成為政府要調查的對象。
但是,把場外配資和交易技術視為股災的原因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它們只不過加大了股市的動盪和放大了風險,而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股市突然興奮並且很快發生逆轉跟它們無關。它們並不是這次股災的始作俑者。那麼到底誰是這場戲劇的始作俑者呢?股市高漲的情緒為何突然被喚起?為何不久又突然發生逆轉呢?答案其實只有一個,就是政府自身。
在股市維持了最近兩年慢牛的行情以後,去年年底以來,一些官方媒體和監管者開始大肆鼓吹所謂的「改革牛」。在股市被政府的言論喚起高漲的熱情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中國已經開始了長達10 年的大牛市。而在A 股一路高歌直逼5000 點的時候,監管當局則開始改變態度和言論的方向,反復提醒股市有泡沫,提醒進入股市的風險,並聲稱要嚴查場外配資。於是市場情緒發生逆轉。
看起來再清楚不過,中國的監管當局簡單地認為只要進入牛市,就是中國股市的成功。因而在維持牛市的努力當中,注意力僅僅放在了如何刺激股市以及如何提振投資者信心的各種政策和言論之上,對股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監管的漏洞未給予充分的關注。比如在開放兩融和場外配資的渠道之後,到底有多少資金會流入股市?是哪些人參與場外配資以及用什麼方式參與?遺憾的是,沒有跡象表明監管當局對兩融和場外配資的實際情況了如指掌。事實上,在開放兩融和場外配資的情況下,由於互聯網金融的擴張,監管當局現有的政策法規根本難以掌控局面。即使是銀行的資金流入股市的規模,雖然也許受到銀監會的監控,但在鼓勵股市繁榮的言論之下,後者基本上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在需要及時應對市場暴跌的緊急情況下,央行、銀監會和證監會還發現彼此沒有信息的共享,也難以協同對付市場的波動。
在股市被認為過度興奮,並且A 股指數已經超出合理范圍的時候,中國的監管當局沒有對股市可能出現回調的速度與規模做相應的預判,也沒有準備好在股市回調之後對如何穩定市場做相應的備案。在股市逆轉之後,證監會更是亂了陣腳,不知所措,除了行政命令之外,缺少與市場和投資者及時雙向的互動,也沒有從市場和民間獲取智慧的基本機制和渠道,一片茫然。這暴露出中國的監管部門,特別是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在監管方面現有的制度安排,已經完全不能適應資本市場發展的需要。雖然「一行三會」在中國一直是有監管上面的明確分工的,但是這些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貨幣基金市場的迅速擴張,資金在不同的市場上已經完全被打通。交易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技術,使資金跨市場的流動瞬間完成。但是監管的體制依然是各自獨立,既缺乏信息共享的渠道,也沒有協同監管的機制。對於這次股災的場外配資問題,可以說沒有一個監管者知道它到底有多大。現有的說法,場外配資規模從幾千億到幾萬億的估計屢見不鮮;最新的報道說有7.5 萬億。
二
有意思的是,在最近關於互聯網金融監管條例的設計中,「一行三會」的分工體系依然被保留了。也就是說,未來將出台的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法規依然把互聯網金融分割成隸屬於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四塊內容,而這當中並沒有一個主導者。很難想像,這樣的監管法規能有效應對互聯網金融快速的擴張。有建議說,這次股災提醒中國政府需要成立一個超越現有分割的監管體系的超級監管者,也就是類似於韓國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組建的金融監督委員會。如果認識到這次的監管失職,這無疑是股災之後中國政府相關部門改組的一個迫切的任務。
現有的證監會長期以來習慣於以促進股市繁榮和牛市為目標,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作為一個部級單位,牛市是對其政績簡單的度量,從這一次股災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但這一激勵目標對資本市場的發展不僅有害,而且存在巨大的風險。而中國監管者未來巨大的挑戰也在這里,他們需要明白建立一個有效運作的監管系統,並不斷加強和改善監管制度的建設,是從根本上保護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利益和維護股市繁榮穩定的關鍵。
在北京的中央部委有各自的局部利益,並在重大政策問題上有相互牽制的情形並不是新鮮事。但這也並非總是如此。他們在某些時候合作得相當好,他們通力合作的重要領域往往體現在中國努力尋求國際經濟新秩序方面的戰略中。AIIB 的行長候選人金利群先生在談到AIIB 為何能夠成功設立的時候曾暗示說,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有關部委的通力合作。中國的央行、財政部、外交部等重要的政府機構,在促成中國政府倡議的國際性戰略中往往一致對外,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在這次資本市場的大動盪中,不難發現央行和銀監會的確行動遲緩,讓人再次看到他們之間沒有那麼合作。直到後來股市暴跌嚴重,引起中央政府高度關注之後央行才站出來公開表態,願意動用流動性支持股市的穩定,此時市場情緒才慢慢穩定下來。可見,單有證監會的行動,不足以在股市出現逆轉的形勢下穩定軍心。
在這次股災之後海內外不少投資者都擔心,股災很有可能會讓中國政府放慢滬港通、深港通,放慢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的步伐,甚至可能動搖中國政府關於開放資本賬戶的決心,除了嚴控甚至取締兩融之外,也可能對外國投資者實施更加嚴厲的控制。這一擔心是否有道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政府對這次股災的始作俑者是否有正確和清醒的反思。如果政府堅持並依然認為有惡意做空中國股市的境外的強大勢力存在,上述擔心不無道理。但現在看起來,政府的這一看法不僅遭遇越來越多的批評,而且放慢金融開放和金融轉型也與中共之前做出的重大決定相悖。反思監管的失職,我相信是這次中國政府領導人從本次股災中獲取的最大教訓。
眼下動用國有企業和國有證券公司的力量來穩定股市,顯然只是緊急情況之下的權宜之計,不是解決問題的長久之計。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在這次股災之後應明確致力於監管制度的改革。在內外部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轉型的信心開始動搖之時,我相信中國領導人會像當年鄧小平那樣,反而更加堅定地承諾金融開放和金融轉型的時間表不會改變,因為他們都非常清楚,不這么做對從結構上推進中國經濟的轉型是有害而無益的。如果說中國政府確實認識到本次股災的始作俑者是政府自己,是監管失職,那麼,對於中國未來的資本市場發展,這次股災就不會成為被浪費的機會。
❷ 龐潔張軍離婚是真的嗎
任何人的婚姻狀況信息,涉及公民的個人隱私,是任何個人無法通過網路等形式查詢的,因為法律保護公民具有隱私權。同時,民政局或者法院必須嚴格保密。另外,如果提問者確實有知情權或者有必要查詢,可以親自或者委託律師採取正規的渠道到當地民政局或者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進行查詢。
❸ 孫儷演的甜蜜蜜最後張軍什麼下場啊
張軍開車逃走並挾持了黑子(雷雷一個職員也是雷雷的朋友),後來雷雷騎摩托追上(警察在後面追)。張軍心一狠就開車撞雷雷,結果雷雷被撞成植物人,葉青堅定地照顧雷雷,等他醒來。但後面沒有拍張軍怎樣,不過肯定被抓判刑了唄。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❹ 張軍:辦案是硬道理 案件出了問題什麼都落實不了
第十九屆全國檢察理論研究年會暨中國法學會檢察學研究會年會昨日在濟南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在會上強調,要加強對檢察工作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交流,為新時代檢察工作創新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智力支撐。
新時代檢察理論研究工作要如何發力?張軍表示,堅持講政治與抓業務有機結合,確保檢察理論研究正確的政治方向。檢察工作是政治性極強的業務工作,也是業務性極強的政治工作,檢察理論研究工作也必須把講政治與抓業務有機結合起來。要善於吸收借鑒人類社會優秀法治文明成果,健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
檢察理論研究如何聯系實際?張軍表示,要圍繞辦案這個中心,從如何有利於加強辦案的角度去思考、論證、謀劃。離開辦案談檢察監督就是空中樓閣,不能落地。
」辦案是硬道理,案件出了問題、案件辦不出去、案件處理得不公正,最終什麼都落實不了。「張軍強調。
張軍要求,堅持基礎理論研究與檢察應用研究有機結合,提升檢察理論研究層次和水平。要進一步把握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根本屬性和發展規律,努力構建科學完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理論體系,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提供堅實更加有力的理論支撐。基礎理論研究,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加強檢察工作理念研究。把理念論清楚、搞端正,具體檢察監督工作才有靈魂。檢察應用研究,必須在基礎理論的科學理念指引下,研究如何推進各項具體辦案業務工作。
張軍對借「外腦」很看重。他說,要堅持挖掘自身潛力與藉助「外腦」有機結合,形成檢察理論研究合力。既要眼睛向內,整合檢察機關內部研究力量,構建「大研究」「大調研」格局,也要藉助外腦,依託外部力量,建立健全與法學院校、科研單位的長效合作機制。另外,還要加強與法院、公安、司法行政部門、律師協會以及有關學會、研究會的學術交流和理論探討,形成理論共識。
❺ 青年醫生結局是什麼張軍要被判死刑嗎
電視劇《青年醫生》的結局是程俊和歐陽雨露成為情侶;王博和鄒倚夢依然是情侶,鄒倚夢去了胡藝青的私營醫院眼科工作;趙沖和艾小天成為情侶,趙沖在一家社區醫院工作,艾小天在西華醫院產科工作;裘伯釗去了一家福利醫院做院長,沈青川也和他一在同一家福利醫院工作;程俊的爺爺奶奶都去世了,父親程明義和臨湖張結婚了。
精神病人張軍在吞手術剪自殺未遂後被送往專業的精神病院,後康復出院給歐陽雨露寫了一封道歉信,並將一張曾今的張軍和歐陽的合影送給了她。
望採納,謝謝
❻ 騰訊張軍是如何回應位元組跳動副總裁吐槽的
7月2日騰訊公關總監張軍 回應,稱對方「知識儲備不足,記性還不好」,並曬出了此前位元組跳動申請凍結另一家公司財產的裁定書。
昨晚位元組跳動副總裁吐槽騰訊「基礎事實都沒調查清楚,就可以直接啟用公檢法手段,竟然還成功凍結了對方1600萬元!說明這家公司已經形成了用公檢法打擊一切不利於它的日常思維,而且簡化到連調查都懶得去調查了。」
今日騰訊公關總監@騰訊張軍 回應,稱對方「知識儲備不足,記性還不好」,並曬出了此前位元組跳動申請凍結另一家公司財產的裁定書。
(6)張軍外匯局擴展閱讀
騰訊、老乾媽烏龍事件
6月30日晚間,老乾媽官方微信公號發布聲明稱,公司在6月10日接到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委託貴陽市南明區人民法院送達的相關法律文書,騰訊以服務合同糾紛為由起訴老乾媽並申請財產保全。
收到上述文書後,公司給予高度重視並立即開展調查。老乾媽稱,經核實,我司從未與騰訊公司或授權他人與騰訊公司就「老乾媽」品牌簽署《聯合市場推廣合作協議》,且我司從未與騰訊公司進行過任何商業合作。
7月1日下午,貴陽公安雙龍分局官方微信公號發布警方通報:近日,該局接到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報案,有不法人員冒充該公司名義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導致被騰訊公司起訴。
經初步查明,系犯罪嫌疑人曹某(男,36歲)、劉某利(女,40歲)、鄭某君(女,37歲)偽造老乾媽公司印章,冒充該公司市場經營部經理,與騰訊公司簽訂合作協議。
❼ 「故善戰者,不待張軍;善除患者,理於未生,善勝敵者,勝於無形,善戰無與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姜太公推崇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柔武戰略,提出了分化瓦解打擊敵人的許多具體措施以及戰術。他說:「善戰者,不待張軍;善除患者,理於未生;善勝敵者,勝於無形。上戰無與戰!」
他指出應「親其所愛,以分其威」(拉攏對方的愛臣以瓦解他的威權),「收其內,間其外」(收買敵人朝內的大臣,離間敵人朝外的將帥),「外亂而內整,示飢而實飽,內精而外鈍。一合一離,一聚一散,陰其謀,密其機,高其壘,伏其銳」,「欲其西,襲其東」。這些謀略之高明,在現代西方兵書中無出其右者!讓人感嘆中國人之聰明!只但願國人不要把「陰其謀」全都用到社會生活中。
在傳說為姜太公所作的《三略》一書中,太公闡述了重用賢才的思想——「夫主將之法,務攬英雄之心」,「羅其英雄,則敵國窮」,「治國安家,得人也;亡國破家,失人也」。但是,他也表達了抑制甚至殺戮有才之士的思想,如「豪傑低首,國乃可久」,「敵國滅,謀臣亡」,這些可以說是富有中國特色的屠戮功臣的謀略,劉邦、朱元璋按此教導幾乎殺盡了開國的文官武將!
《三略》重視運用獎賞和懲罰兩手,所謂「香餌之下,必有懸魚;重賞之下,必有死夫」,「軍以賞為表,以罰為里」。這種「賞」也是利用了人性弱點的陰謀,這種「罰」也是「殺貴大,賞貴小」的權宜之計,而不是尊重人、尊重軍法的表現。姜太公雲「非陰謀無以成功」,看來國人做每一件事都必施陰謀詭計。
姜太公不愧為中國人的導師!
❽ 騰訊公關張軍的發文遭到網友的群起而攻之,你如何看待騰訊張軍青年言論
騰訊公關張軍的發文,遭到了網友的群起而攻之,對於我來說,我認為他有可能是為了炒作,當然這只是一個猜測,其次,我認為他的言論絕對是不正確的,因為現在的青年都非常的努力上進,他們在節假日的時候休息是一個非常合理的事情,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3.假期本來就是用來休息的。
這個事情非常的蹊蹺,本身我們的假期就是用來休息的,但是竟然被別人嘲笑了,所以很多網友都非常的不滿,一方面假期本來就是用來休息的,並沒有什麼過錯,另一方面我認為有可能是某人故意的炒作,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獲得關注度,想不到最後被群友圍攻了,因此成了吃雞不成蝕把米的結局,所以我認為對於公眾人物來說,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一些人為了獲取關注度可能會用一些不恰當的方法,最終成了一個反向的結果,我認為真正的青年一定是在努力奮斗的,就像我身邊的朋友,他們都在自己的工作上努力的貢獻著自己的價值,他們並沒有傳說中的睡覺,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尊重青年,同時,假期本來就是應該休息。
❾ 釣魚執法的張軍事件
上海城市交通執法大隊「釣魚」執法,因觸及了人們的道德底線而遭輿論質疑。此番輿論潮起《無辜私家車被以黑車罪名扣押,扣押過程野蠻暴力》的網帖。網帖稱,2009年9月8日,上海白領張軍(化名)因好心幫載自稱胃痛要去醫院的路人,結果卻被城市交通執法大隊認定為載客「黑車」,遭扣車與罰款1萬元。黑車屬於非法營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六十四條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原來那名路人是執法大隊的「鉤子」,專門誘人入瓮的。該名「鉤子」還強行拔掉張軍的車鑰匙,七八個身著制服的人將張拖出車外。當時他第一反應是碰到強盜打劫了。他想打電話報警,電話也被搶走。張軍稱自己被雙手反扣,還被卡住脖子,被搜去駕駛證和行駛證。對方告訴張,他們是城市交通執法大隊的人。之後兩周有相似遭遇的人先後找到張軍,講述了自己類似被「釣魚」執法的經歷,多數發生在2009年9月14日、15日、16日、18日。
受騙車主多為公司上班、有兩人為私人老闆司機。欺騙他們的「鉤子」各出奇招,有說「家人出車禍急著趕去」,有扮成急著要生孩子的孕婦,甚至還有「鉤子」一手吊個鹽水瓶去攔車的。至於故意要給他們路費、強拔車鑰匙、「扭住胳膊」帶離小車、扣車及罰款萬元等「釣魚」流程和張軍遭遇一致。對此,閔行區相關部門公開在電視媒體上表態,他們的執法是合法的。
據了解,早在1992年上海開始打擊黑車時,「鉤子」就出現了。民間鉤子數量在2006年激增,皆因規定舉報有獎,每輛次獎勵500元。當年,甚至還出現了一名女「鉤子」被黑車司機殺害的惡性事件。 這些職業舉報人形成了有組織的群體,一般有一個「鉤子頭」和執法人員聯系,每個「鉤子」頭各有地盤。一個成熟的鉤子能做到既安全又證據充分,月收入少則三五千,多則五六千元;鉤子頭一年可達十幾萬。一條黑車執罰產業鏈似乎悄然形成。 中國網10月10日報道 昨日中午,上海「閔行倒鉤案」當事人張軍(化名)的代理人、郝勁松接到閔行區人民法院電話,張軍訴上海市閔行區城市交通行政執法大隊一案已經立案。從提交訴狀之日起算,昨日是法律規定立案時效的最後一天。
2009年9月8日,上海一位白領張軍(化名)因好心捎了一位自稱胃痛的路人,結果遭遇「倒鉤」——運管部門釣魚執法,張軍被扣車罰款一萬。事件引發強烈反響,上海的報紙、電視台、電台都介入報道,網路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批評這樣的執法手段。9月16日晚,閔行區交通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劉建強走進上海本地電視台的新聞節目,對主持人提出的幾點質疑均以「不清楚」、「不能透露」、「這是工作秘密」作答,大多網友對此表示不滿,並稱此事仍然疑點重重。
當事人張軍在9月28日向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依法判決撤銷行政處罰決定,退還罰款。但並沒有提出要求賠償與道歉。「我在中午收到了法官的電話,本案已經立案。」張軍的代理人、郝勁松表示,不索賠是因為害怕又生枝節。「一個政府的權威由其一貫的良好作風,如民主、公平、公正、透明的形成,人們發自內心的對其產生信任。倒鉤事件則會導致政府的權威和公信力減退,特別是執法大隊一方面標榜自己的良好執法形象,提倡市民展現良好素質,一方面卻鄙視並打擊張軍好心載人的行為,這會更嚴重的導致政府權威和公信力的減退。」郝勁松認為,「倒鉤」實為欺詐,與誠實信用原則不相符合,對社會的公序良俗也是沉重打擊。如果連最應講究誠信的政府也要採取欺詐的方式牟取不正當利益,執法犯法,侵害公民的權利,這是非常危險的,這將導致一個社會的崩潰。
此案在社會引發了廣泛討論,知名作家韓寒在博客寫道,在這個社會上,如果你生病了或者家裡有急事需要搭車,有人願意讓你上車是很罕見的,這樣的人是珍稀的物種,是單純的好人。閔行區交管部門做的事情說簡單點,就是將這些單純的好人從茫茫車海中分辨出來,拘押下車然後罰款一萬。 20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10·14」事件的調查報告。當晚,央視新聞頻道和經濟頻道都聚焦了上海「釣魚執法」,並在報道中對調查報告提出了質疑。
在《新聞1+1》欄目中,白岩松提出,執法部門「胃疼關你什麼事」的思路會破壞社會的道德底線,人們會因此不敢做好事了。白岩松還提出,在一輛車上的兩個個體,究竟信誰的說法呢?如果有明確的證據,有錄音,那是不是就說明存在「釣魚」式執法?如果沒有錄音,只是嘴上的說法,那憑什麼只認定乘客說法,不認定司機的呢?
《經濟半小時》在報道的最後對「釣魚」事件提出了「拭目以待看誰在違法」。如果「釣鉤」和執法人員採用虛假線索,就是故意捏造事實,屬於誣告陷害行為,而如果他們領取了獎勵金,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公私財物,更涉嫌詐騙罪。
在新聞發布會上,央視記者多次詢問乘客身份問題、是否存在「釣魚」問題,執法部門的回答則是遮遮掩掩。央視記者劉楠透露,在反復追問下,調查組對乘客的最終描述是——一位有正義感的舉報者。此前,在張軍事件中,閔行建交委官員也是說乘客是有「正義感的人士」。 上海驚見防釣魚車,車主貼出最牛車貼,「防止釣魚,拒絕搭乘」。地點在上海的徐家匯,是一輛外地牌照的開瑞,就停在路邊,從這車經過的人都在行注目禮,還在笑。連海報上的世博會吉祥物也在對著這輛車笑,海報上還有一行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說的多麼好哇!
成都一私家車主姚先生的「防釣魚」車貼很有創意:「本車拒絕一切搭載求助,臨盆產婦、車禍、中風、觸電、溺水都不關我事,尤其是胃疼的!」 類似的現象已經引起媒體高度關注,CCTV《今日說法》欄目就關於上海閔行區的「釣魚執法」事件展開過報道。認為這種方式是不恰當的。上海新聞接連報道過這種事件,引起了大家的熱烈關注。這種現象,是對法律的踐踏,對廣大善良民眾赤裸裸的侵犯。
人民日報對釣魚執法評論為釣魚執法危害猛於虎如果對一些非法行為——尤其是政府部門的非法行為,以一種不痛不癢、置若罔聞的態度,任其滋生泛濫,長此以往,政府的公信力、法治的尊嚴、社會的公德意識都將大受損失。
這種現象如果任其發展,後果將不堪設想。有關部門對這種問題已經高度重視,在新聞播出後,上海有關部門已經採取了措施,一部分人已經開始被接受調查,隨著調查的深入,某些人將要被追究法律責任。有些區縣已經緊急叫停了這種釣魚執法方式。一些執法部門也開始內部整頓,一些「魚鉤」也將面臨失業。有些區縣已經開始著手實施被扣車輛的返還,一些被冤枉的車主,也在陸續的領回罰款。當然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我們相信,正義總是會戰勝邪惡,光明總是會到來的。
上海市政府曾要求各區縣,對於釣魚執法事件,要迅速查明事實,及時公布結果。有關領導明確表示,絕對不能夠容忍釣魚執法,要求各區縣的執法部門,全面整頓,杜絕此類不良現象。公安部門和檢察機關已經介入此事件。經過幾天的調查,初步查明,上海市各區縣均不同程度存在釣魚執法現象。各區縣的交通執法部門,為了創造罰款經濟指標,採取各種不正當的手段進行執法。嚴重損害了執法部門的形象,影響了全上海的社會風氣。一些執法部門,招募社會上的不良人士,充當誘餌,引誘私家車主上當,然後以暴力相威脅,採取強行手段奪取車輛。這是嚴重的違法事件,是強盜行為!!!並且採取巨額罰款。這種現象如果不能夠得到有效遏制,勢必導致社會的不穩定,不利於和諧社會的建立。
經過初步的調查,全上海存在幾十個交通執法部門,基本每個區縣都或多或少都存在釣魚現象。據初步調查,全上海大約存在960名被僱用的釣鉤(就是那些乘坐別人車的人),這些人男女老少均有,年齡最大的79歲,最小的16歲,本地人約佔百分之七十。
有些區縣已經明確規定,絕對不允許釣魚執法。對於已經發生的事件,各區縣相關部門正在考慮事後賠償問題。從目前得到的最新消息,有些區縣的交通執法部門的負責人已經被停職接受調查,相信這些人可能會被追究法律責任。一些「釣鉤」也相繼落入法網,而且已經有大約70名「魚鉤」被警方控制。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魚鉤」會落網。有關部門希望廣大市民積極舉報,提供相關線索,早日將這些人繩之以法。多個區縣的執法部門已經開展被扣車輛的返還和罰款的退還工作。 上海市釣魚執法最終結果:上海浦東新區今天召開新聞通氣會,公布10.14事件處理意見。浦東新區區長姜梁在通氣會上表示,10.14」事件中確實存在使用不正當取證手段。浦東新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公布的調查結論與事實不符。浦東新區政府為此向社會公眾作出公開道歉。
經查明,原南匯區城市交通行政執法大隊在孫中界「涉嫌非法營運」事件中,確實使用了不正當取證手段。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將責成有關部門依法終結對該案的執法程序,並對當事人做好善後工作。
姜梁指出,上述不符誤導了公眾和輿論。為此,浦東新區政府向社會公眾作出公開道歉。並將啟動相應的問責程序,對直接責任人追究相應責任。
姜梁表示,浦東新區將深刻吸取教訓,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文明執法能力,同時繼續依法整治非法營運行為,加公交網路、出租行業建設和發展,努力營造規范有序的客運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