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蒙牛在香港上市,在大陸可以買他的股票嗎,在哪個證券公司可以買,我在北京,
在香港上市的蒙牛乳業(資訊 行情 論壇)(2319.HK)昨日突然停牌,公司隨即發出公告稱,停牌乃是因為公司有待發布一份可能涉及股價敏感資料的公告,內容主要涉及持有人行
使可轉債轉股權,以及公司管理層和三家戰略投資者出售公司股份。
據香港當地媒體報道,蒙牛管理層、部分公司員工以及上市前已入股蒙牛的三家機構投資者13日共出售了3.15億股蒙牛股票,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的28.4%,共計套現16億港元左右,其中,公司管理層及部分員工套現約6億港元。
據報道,此次包括摩根士丹利(MSDairy)、香港鼎暉投資(CDH)和英聯投資(Actis CIC)在內的三家戰略投資者一共出售了2億股蒙牛股票。出售價格較周一蒙牛收盤價5.15港元折讓2%-4%,最多套現約10億港元。如果扣除成本因素,三家機構此次從蒙牛身上凈賺了8.5億港元。記者查閱蒙牛以往公告後發現,這也是摩根士丹利等戰略投資者自蒙牛股票上市以來第三次套現。去年12月份,同樣是這三家機構,以6.06億港元的價格出售了1.68億股蒙牛股票,套現約10.2億港元。而在去年6月蒙牛上市2周左右,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及CGU-CDC投資以3.925港元的價格出售了5250萬股。
相比三家戰略投資者而言,蒙牛管理層和員工此次的套現顯得更為引人關注。據悉,公司此次出售主要是通過金牛乳業(Jinniu Milk)和銀牛乳業(Yinniu Milk)兩家旗下公司完成的,共計出售股票1.15億股,按最高價5.05港元計算,最多可套現約6億港元。
公開資料顯示,金牛乳業持有1.58億股蒙牛股票,持股比例為11.6%;銀牛則持有3.36億,合24.5%的股票。前者是公司主席牛根生等15名高管所組建的公司,後者則是16名中層員工發起組成。
值得注意的是,金牛乳業在今年4月份從上述3家戰略投資者手中通過轉讓獲得了總值約4600萬港元的蒙牛可轉債,相當於公司已發行股本的4.6%。當時,金牛乳業曾承諾,自蒙牛去年6月10日上市日起18個月內(即今年12月10日前),不會出售這部分可轉債或是由此轉換的股份。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蒙牛公司管理層及員工此次的套現行為,會令市場對該股後市表現產生憂慮,因為此舉可能顯示管理層自身對公司股票信心不足。
對此,蒙牛方面卻頗為坦然。香港報章援引公司公關部人士的話報道說,管理層與員工減持股票,並非看空,只是希望藉此改善手持現金流,而員工也希望套現買房。
蒙牛乳業去年的IPO共融資約13.7億港元,公司發行價為3.925港元,上市首日即大漲了約24%。蒙牛乳業2004年凈利為3.1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94.3%。根據 A C尼爾森的調查,蒙牛在液態奶市場去年的市場佔有率由2003年的17%躍升至22%。
然而,日趨激烈的競爭影響了公司的盈利。去年蒙牛集團毛利率下跌了2.8個百分點,至22.3%。平均產品價格下跌了3.8個百分點
B. 蒙牛的注冊地為什麼是開曼群島,而不是中國
一,1999年的蒙牛注冊資本100萬元,一無工廠、二無奶源、三無市場,是名副其實的「三無」公司
(1978年,20歲的牛根生進入了養牛場工作,5年後牛根生進入了伊利,從一名洗瓶工干起,隨後逐步升任車間主任,1992年起擔任伊利的經營副總裁,1998年,牛根生被伊利董事會免職。免職並沒有理由,功高蓋主成了唯一的解析。 不甘落寞的牛根生選擇了自主創業。1999年1月,蒙牛正式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金100萬,基本上都是牛根生和他妻子賣伊利股票的錢。「當時在呼和浩特的一個居民區里租了一間小平房作為辦公室,一共只有53平米,月租金200多元。蒙牛成立的時候,僅僅在內蒙,以伊利為首的乳品企業就有數百家。和蒙牛同在呼和浩特市的伊利集團那個時候已經上市多年,有完整的冰品、液態奶和奶粉生產銷售體系,當年的純利潤達到八千多萬元。而1999年蒙牛剛誕生的時候,沒有奶源,沒有廠房,沒有市場,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二,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三家國際機構入股蒙牛。但是打著「鋤強扶弱」口號的摩根斯坦利等三家投行除了帶給蒙牛總計6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以外,還給牛根生套上枷鎖:未來三年,如果蒙牛每年每股盈利復合增長率低於50%,以牛根生為首的蒙牛管理層要向以摩根士丹利為首的三家外資股東賠上7800萬股蒙牛股票,或者以等值現金代價支付;如果管理層可以完成上述指標,三家外資股東會將7800萬股蒙牛股票贈予以牛根生為首的蒙牛管理團隊。
三,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注冊地在開曼群島,公司總部在香港灣仔分域街18號捷利中心10樓1001室,實際控制人是大摩。
注冊於加勒比海--開曼群島的蒙牛企業,充分利用中國對外資企業的各方面優惠策,蒙牛2007年年報顯示:「於2007年,21家子公司享受稅務減免。該等獲稅務減免的子公司之應課稅利潤合計約人民幣11.34億元。」
在蒙牛上市之前,金牛乳業和銀牛乳業分別持有蒙牛21.1%和44.8%的股權。金牛乳業、銀牛乳業都是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 今年8月4日,金牛乳業、銀牛乳業,再次通過摩根士丹利出售了3.65%上市公司股權 摩根大股權為9.78%,花旗為8.8%.,而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則持有4.54%。 瑞銀目前持股比例達到12.23%。 香港聯交所最新信息顯示,牛根生等一致行動人的股份已經降至26.27%。 但據2008年蒙牛中報顯示,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注冊地在開曼群島,公司總部在香港灣仔分域街18號捷利中心10樓1001室,實際控制人是大摩。 金牛乳業、銀牛乳業都是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
C. 十大品牌羊奶粉哪家強
在歐美國家羊奶被視為乳品中精品,稱作「貴族奶」。國際學界譽為「奶中之王」 。近日羊奶粉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羊奶粉同牛奶粉相比,有哪些優點呢?我們評價奶粉是否優質主要看奶粉是否能盡可能接近母乳,包括營養的角度和吸收的角度。
羊奶營養豐富,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含量均高於牛奶。由於羊奶是天然的小分子,非常容易吸收。羊奶不易上火不易過敏,同時還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因此是深受媽媽們的喜愛。
由於羊奶粉獲得市場的認可,於是市面上的羊奶粉品牌層出不窮,讓人目不暇接。這么多的羊奶粉品牌究竟該如何選擇呢?有哪些需要避的坑呢?
目前市面上的羊奶粉品牌林林總總雖是不少,但真正優質純正的羊奶粉品牌卻是鳳毛麟角。據統計,市面上流通的嬰幼兒羊奶粉品牌近250個,但100%純羊乳原料的不足20個。由於奶山羊特殊的生活習性,很難和奶牛一樣實現規模化養殖,同時奶山羊單產低(大約是奶牛的1/4),泌乳期短因此羊奶粉原材料相比牛奶粉而言非常緊缺,價格高於牛奶很多倍,很多品牌為了賺取高額利潤,不惜添加牛奶冒充。
為了達到嬰幼兒配方的營養需求,羊奶粉還需要添加乳清蛋白,而純羊乳清蛋白比羊乳還更為稀缺。因此,部分羊奶粉產品仍然添加牛乳清蛋白,而100%採用羊乳清蛋白的奶粉則更為難得。
羊奶之所以好消化,一是與羊奶天然為A2 β-酪蛋白的特性息息相關,二是由於羊奶乳清蛋白與酪蛋白比與母乳更接近。奶粉中的β-酪蛋白分為A1型和A2型,A1型β-酪蛋白不易消化,A2型β-酪蛋白更自然親和;70%牛奶都是A1型,而羊奶天然為A2 β-酪蛋白, 更易消化吸收。同時羊奶的低敏性也同羊奶的天然成分息息相關,作為最主要的蛋白過敏源之一的α-S1-酪蛋白,而山羊奶中的α-S1-酪蛋白僅5.6%,牛奶中高達38%,因此喝羊奶過敏發生率極低。選擇羊奶粉過程中如果有牛奶粉或者牛乳清蛋白添加,羊奶粉的好消化好吸收以及低敏性特點就會大打折扣。因此選擇100%純羊乳加羊乳清蛋白的羊奶粉是很有必要的。
由於部分羊奶粉品牌為了降低成本會使用「牛乳清蛋白」冒充,而用牛乳清蛋白冒充的羊奶粉品牌並不會在配方中直接標注,而是採用模糊概念的方法來矇混過關,比如標注「脫鹽乳清蛋白或濃縮乳清蛋白」等字樣。因此含有「羊乳清蛋白」的羊奶粉品牌都會清晰標注,那麼模糊概念的羊奶粉品牌大部分都會有問題。
另外,相比牛奶粉而言,羊奶粉在口味口感(脫膻技術)、生產工藝、奶源管理、配方等各個方面要求都比牛奶粉更高。所以優質的羊奶粉品牌必定是歷史悠久,研發能力雄厚,
D. 維眾創業投資管理集團(中國)有限公司的注冊地在哪
一,1999年的蒙牛注冊資本100萬元,一無工廠、二無奶源、三無市場,是名副其實的「三無」公司(1978年,20歲的牛根生進入了養牛場工作,5年後牛根生進入了伊利,從一名洗瓶工干起,隨後逐步升任車間主任,1992年起擔任伊利的經營副總裁,1998年,牛根生被伊利董事會免職。免職並沒有理由,功高蓋主成了唯一的解析。 不甘落寞的牛根生選擇了自主創業。1999年1月,蒙牛正式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金100萬,基本上都是牛根生和他妻子賣伊利股票的錢。「當時在呼和浩特的一個居民區里租了一間小平房作為辦公室,一共只有53平米,月租金200多元。蒙牛成立的時候,僅僅在內蒙,以伊利為首的乳品企業就有數百家。和蒙牛同在呼和浩特市的伊利集團那個時候已經上市多年,有完整的冰品、液態奶和奶粉生產銷售體系,當年的純利潤達到八千多萬元。而1999年蒙牛剛誕生的時候,沒有奶源,沒有廠房,沒有市場,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二,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三家國際機構入股蒙牛。但是打著「鋤強扶弱」口號的摩根斯坦利等三家投行除了帶給蒙牛總計6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以外,還給牛根生套上枷鎖:未來三年,如果蒙牛每年每股盈利復合增長率低於50%,以牛根生為首的蒙牛管理層要向以摩根士丹利為首的三家外資股東賠上7800萬股蒙牛股票,或者以等值現金代價支付;如果管理層可以完成上述指標,三家外資股東會將7800萬股蒙牛股票贈予以牛根生為首的蒙牛管理團隊。 三,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注冊地在開曼群島,公司總部在香港灣仔分域街18號捷利中心10樓1001室,實際控制人是大摩。 注冊於加勒比海--開曼群島的蒙牛企業,充分利用中國對外資企業的各方面優惠策,蒙牛2007年年報顯示:「於2007年,21家子公司享受稅務減免。該等獲稅務減免的子公司之應課稅利潤合計約人民幣11.34億元。」在蒙牛上市之前,金牛乳業和銀牛乳業分別持有蒙牛21.1%和44.8%的股權。金牛乳業、銀牛乳業都是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 今年8月4日,金牛乳業、銀牛乳業,再次通過摩根士丹利出售了3.65%上市公司股權 摩根大股權為9.78%,花旗為8.8%.,而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則持有4.54%。 瑞銀目前持股比例達到12.23%。 香港聯交所最新信息顯示,牛根生等一致行動人的股份已經降至26.27%。 但據2008年蒙牛中報顯示,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注冊地在開曼群島,公司總部在香港灣仔分域街18號捷利中心10樓1001室,實際控制人是大摩。 金牛乳業、銀牛乳業都是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
E. 蒙牛乳業股票怎麼買
在香港上市的蒙牛乳業(資訊 行情 論壇)(2319.HK)昨日突然停牌,公司隨即發出公告稱,停牌乃是因為公司有待發布一份可能涉及股價敏感資料的公告,內容主要涉及持有人行
使可轉債轉股權,以及公司管理層和三家戰略投資者出售公司股份。
據香港當地媒體報道,蒙牛管理層、部分公司員工以及上市前已入股蒙牛的三家機構投資者13日共出售了3.15億股蒙牛股票,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的28.4%,共計套現16億港元左右,其中,公司管理層及部分員工套現約6億港元。
據報道,此次包括摩根士丹利(MSDairy)、香港鼎暉投資(CDH)和英聯投資(Actis CIC)在內的三家戰略投資者一共出售了2億股蒙牛股票。出售價格較周一蒙牛收盤價5.15港元折讓2%-4%,最多套現約10億港元。如果扣除成本因素,三家機構此次從蒙牛身上凈賺了8.5億港元。記者查閱蒙牛以往公告後發現,這也是摩根士丹利等戰略投資者自蒙牛股票上市以來第三次套現。去年12月份,同樣是這三家機構,以6.06億港元的價格出售了1.68億股蒙牛股票,套現約10.2億港元。而在去年6月蒙牛上市2周左右,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及CGU-CDC投資以3.925港元的價格出售了5250萬股。
相比三家戰略投資者而言,蒙牛管理層和員工此次的套現顯得更為引人關注。據悉,公司此次出售主要是通過金牛乳業(Jinniu Milk)和銀牛乳業(Yinniu Milk)兩家旗下公司完成的,共計出售股票1.15億股,按最高價5.05港元計算,最多可套現約6億港元。
公開資料顯示,金牛乳業持有1.58億股蒙牛股票,持股比例為11.6%;銀牛則持有3.36億,合24.5%的股票。前者是公司主席牛根生等15名高管所組建的公司,後者則是16名中層員工發起組成。
值得注意的是,金牛乳業在今年4月份從上述3家戰略投資者手中通過轉讓獲得了總值約4600萬港元的蒙牛可轉債,相當於公司已發行股本的4.6%。當時,金牛乳業曾承諾,自蒙牛去年6月10日上市日起18個月內(即今年12月10日前),不會出售這部分可轉債或是由此轉換的股份。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蒙牛公司管理層及員工此次的套現行為,會令市場對該股後市表現產生憂慮,因為此舉可能顯示管理層自身對公司股票信心不足。
對此,蒙牛方面卻頗為坦然。香港報章援引公司公關部人士的話報道說,管理層與員工減持股票,並非看空,只是希望藉此改善手持現金流,而員工也希望套現買房。
蒙牛乳業去年的IPO共融資約13.7億港元,公司發行價為3.925港元,上市首日即大漲了約24%。蒙牛乳業2004年凈利為3.1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94.3%。根據 A C尼爾森的調查,蒙牛在液態奶市場去年的市場佔有率由2003年的17%躍升至22%。
然而,日趨激烈的競爭影響了公司的盈利。去年蒙牛集團毛利率下跌了2.8個百分點,至22.3%。平均產品價格下跌了3.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