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金屬的納米多孔結構難以制備
納米金屬粉末的特點:
1.高效催化劑:納米粉末所具有的高活性、比表面積大的特點使其常適於用作為催化劑。實驗研究表明,納米鈷粉、粉、鋅粉等具有極強的催化效果。利用這些納米粉末製成的催化劑在一些有機物的化學合成方面,催化效率比傳統催化劑要高出數十倍,可用於有機物氫化反應、汽車尾氣處理等。(納米鈷粉,納米鎳粉,納米鋅粉)
2.高效助燃劑:納米粉末具有極強的儲能特性,將其作為添加劑加入燃料中可大大提高燃燒率。將一些納米粉末添加到火箭的固體燃料推進劑中, 可大幅度提高燃料的燃燒熱、燃燒效率,改善燃穩定性。有研究表明,向火箭固體燃料中加入0.5%納米鋁粉或鎳粉,可使燃燒效率提高10%-25%,燃燒速度加快數十倍。(納米鋁粉,納米鎳粉)
納米金屬粉末的制備方法:
1.傳統制備方法:氣相法、液相法、固相法。
2.新型制備方法:等離子氣化法、金屬噴霧燃燒法。
㈡ 銀納米線怎麼沉積到帶孔的材料上
要想把金屬沉積到多孔材料的孔中,那麼被沉積的金屬必須是液態或者是氣態才能夠方便的進入孔內,可以想法把金屬溶解在容易揮發液體里,也可以通過物理氣相沉積(PVD)或者化學氣相沉積(CVD)的方法。
㈢ 什麼是多孔納米材料
納米多孔材料(Nanoporous materials)包含有機和無機的納米多孔材料。孔的大小一般為100納米或更小。大多納米材料可分為大塊材料和薄膜。活性炭和沸石是大塊納米多孔材料的二個例;細胞膜可想像為納米多孔膜。
有許多自然的納米多孔材料,但人工也可製造。一種方法是把不同溶點的高分子材料結合,升溫使高分子材料降解。一種具有一致大小孔徑的納米多孔材料的性質是只允許某種物質通過,而檔住其它物質。
細分:按照IUPAC,納米多孔材料可細分為三類;
1.微孔材料;0.2-2nm
2.介孔材料;2-5nm
3.大孔材料;50-1000nm
㈣ 納米材料和多孔材料怎麼復合在一起
三維納米材料 三維納米材料的定義 由尺寸為1-100nm的粒子為主體形成的塊狀材料。 它包括: (1) 納米玻璃 (2) 納米陶瓷 (3) 納米介孔材料 (4) 納米金屬 (5) 納米高分子 一、納米玻璃 • 定義 納米玻璃屬於無機非晶質材料
㈤ 有誰能告訴我,目前我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納米技術的企業有哪些啊
由於納米技術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包括為信息產業的電子、光電子的繼續發展和提高;為製造業、國防、航空和環境應用提供更物美價廉的材料;為醫療、醫葯和農業上加速生物進步將起的作用,人類可以預計到21世紀,納米科學和技術將會改變人造物體的特性,產生工業革命。IBM的前首席科學家約翰·阿姆斯特朗在1991年寫道"我相信納米科學和技術將會是下一個信息時代中心,就像在七十年代的微米引起的革命一樣"。納米技術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將改觀人類傳統的生產模式,提高社會生產力,並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人類所面臨的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破壞、原材料與能源消耗等諸多嚴重問題;同時,納米科技能夠開發物質潛在的信息和結構潛力,使單位體積物質儲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百萬倍以上,因而它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可估量,必然會成為下一個信息時代的核心我國在納米技術領域的研究也已起步。中國科學院、中國真空學會分別召開研討會討論我國納米科技的發展戰略,納米材料的研製已被國家列入攀登計劃、「863」計劃、攻關計劃、火炬計劃等,納米加工和DNA結構的STM研究也已被列為中科院八五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去年,科技部又啟動了有關納米材料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投入數千萬資金支持基礎研究。我國已有了自己的納米技術產品,建立了十多條納米材料和技術的生產線。深圳中星汽車製造公司最近研製成功的納米超級電池開始小批量生產,其產品在導電性能、儲電能力、連續放電時間、體積和重量、成本等方面都遠遠超過了鎳鎘、鎳氫、鋰錳電池。由江蘇五菱柴油股份公司、江蘇常泰化工集團公司、西北大學、化工科技總院共同組建的江蘇常州市五菱常泰納米材料有限公司,是我國第一家用均勻沉澱法生產納米氧化鋅的高科技企業,實現了工業化生產。我國在納米材料的性能研究上也有新突破,中科院沈陽金屬研究所盧柯研究員領導的小組利用新的制備工藝,製造出大量高密度、高純度的納米銅,其晶粒尺寸僅有30納米,在世界上首次直接觀察到納米金屬材料在室溫下的超塑延展性。中科院化學所將納米技術的研究成果應用於紡織行業,經過處理的衣料,改變了以往對油、水「一親一憎(或親水或親油)」的性質 ,實現「雙親」、「雙憎」。西安交大用納米材料製造顯示器,比普通液晶顯示器節能、清晰度高、重量輕,可用於生產掛壁式電視機。納米技術是節能、低耗與技術密集型的高技術,盡管全面實現其產業化尚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由於納米材料從問世到現在時間並不太長,研究納米材料的設備和手段國內都已具備,我國完全可以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趕上並超過國際先進水平。對於具體的研究工作,根據國外經驗,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由多學科的不同專業研究人員協作,才能適應納米技術研究的需要,實現新的突破。
㈥ 為什麼用vls法難以制備出金屬納米線
一共有十餘種制備方法,常見制備方法:化學氣相法激光法化學液相沉澱法溶膠-凝膠法水熱法有機溶劑熱法模板法超神化學法輻射化學法噴霧熱解法固相化學法
㈦ 貴金屬納米技術有啥好處
納米材料有很好的發展。
㈧ 技術優勢全解析:是納米銀線還是ITO
據報道,2013年國內電容屏出貨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其中ITO導電玻璃需求量超過360萬平方米,ITOPET導電膜需求量超過140萬平方米。從觸摸屏產業上游材料的成本分析,ITO材料占據40%左右。且隨著觸摸屏行業的發展,對ITO材料的需求將越來越大,作為稀有金屬的銦,不但價格隨之不斷上漲,而且將會有告罄的危險。
同時,隨著柔性顯示產品的普及,ITO導電玻璃暴露了自身的缺點。由於ITO的脆性,使其在應用中必須有玻璃作為保護層,以保護內部導體及感應器。玻璃保護層的加入,增加了工藝生產的難度(必須在真空下),也限制了觸摸屏向柔性化發展的方向。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國內外眾多觸控面板廠商不得不開始將發展重點轉向ITO的替代技術。
目前ITO導電玻璃的替代技術主要有石墨烯、導電聚合物、納米碳管、金屬網格、納米銀線等技術。據調研機構NanoMarkets預估,自2014年起,ITO替代品的市場規模將有爆發性的成長,未來將有超過80億美元。
理論上,石墨烯的透光度及電阻性能都占優勢,但是由於其製程工藝復雜,在設備改進、工藝優化等方面都預示在前期需要有巨大的投入,售價也很高。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石墨烯都不具備量產的條件。納米碳管工業化量產技術尚未完善,其製成的薄膜產品導電性還不能達到普通ITO薄膜的水平。從技術與市場化來說,金屬網格與納米銀線技術將是有望替代ITO導電玻璃,成為柔性屏幕的主角。
雖然金屬網格具有成本低且導電性佳的優勢,但為了達到足透的光穿透率,在線細化過程中必須拿掉95%~99%的觸控感應面積,導致觸控訊號降低20~100倍,現今觸控IC難以支持;其二,為了讓眼睛看不到金屬網格,金屬線寬必須小於5微米,使的其黃光顯影製程或精密印刷技術費用高;此外,5微米金屬線易斷裂、金屬易反射、材料氧化等問題都讓金屬網格技術備受考驗。在解決以上難題時,成本也會隨之增加,屆時Metal Mesh是否還具備成本優勢是廠商必須考量的問題。
相比之下,納米銀線在工藝製程上就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生產工藝簡單、良率高。由於線寬較小,銀線技術製成的導電薄膜相比於金屬網格技術製成的薄膜可以達到更高的透光率。再次,納米銀線薄膜相比於金屬網格薄膜具有較小的彎曲半徑,且在彎曲時電阻變化率較小,應用在具有曲面顯示的設備,例如智能手錶,手環等上的時候,更具有優勢。銀納米線除具有銀優良的導電性之外,由於納米級別的尺寸效應,還具有優異的透光性、耐曲撓性。此外由於銀納米線的大長徑比效應,使其在導電膠、導熱膠等方面的應用中也具有突出的優勢。
目前,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證明銀納米線可用於制備觸摸屏、彎曲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可穿戴電子設備、電子皮膚和彎曲太陽能電池等透明電極中,彎折1000次後性能仍然很穩定。此外,納米銀線就擁有原材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擁有絕佳的脆韌性、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綜上所述,納米銀線是唯一一個具有現實應用前景的ITO替代品,成為柔性屏幕的主角。
然而,國內的納米銀線市場幾乎被美國Cambrios壟斷,但由於其過高的價格和不成熟的觸控模組生產工藝也讓這項技術未能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大規模的觸控模組量產。在國內也有合肥微晶為代表的一批優秀企業在進行納米銀線的研發工作,以打破進口產品的壟斷。
㈨ 納米多孔碳電極哪裡有
單位老師統一訂的晶安生物納米多孔碳電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