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正確計算股票壓力點和支撐位
首先說明壓力點和支撐位不是有效的理論,不能作為投資的依據,希望版你能夠少走彎路。事實上權壓力位支撐位根本沒有「壓力」「支撐」的作用,而且沒有什麼固定的說法,一千個人可以指出一千個不同的壓力位支撐位。一般以某條均線(5日線、10日線、半年線、一年線等等)或者股價運行的某個區域(畫線來確定)來作為參考。
2. 股票的壓力點怎樣計算
1、數學不能解決股票盈利的問題,如果真的能夠解決,那麼,股市中的大贏家極可能都是專數學家。
屬2、壓力位:股票的壓力位分為自然高價壓力位、技術圖形壓力位和趨勢線壓力位。
(1)自然的壓力位:是指前期的股價高點。例如前期上漲到19.50元即大幅下跌,那麼19.50元就構成後市上漲自然的壓力位,因為在19元附近有很多的套牢盤。
(2)圖形壓力位:是指股價所形成的圖形走勢高位,例如矩形形態。若矩形形態的最高價是20元,則後市的壓力位就是20元。
(3)趨勢線壓力位:通過畫線工具可繪制各種趨勢線,當股價上漲觸碰這些趨勢線時,這些趨勢線就會構成一定的壓力。
3、不管是任何一種壓力位,對股價可能產生壓力、也可能不產生壓力。因為這是由市場的看多、看空情緒決定的。當市場看多,則壓力位形同虛設。
3. 股票里的股票 壓力位是啥意思
股票壓力位是指:當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時,股價會停止上漲,甚至回落。這個版起著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繼權續上升的價位就是壓力線所在的位置。
股票的開盤價:
1、上午9:15--9:25為集合競價時間,在集合競價期間內,交易所的自動撮合系統只儲存而不撮合,當申報競價時間一結束,撮合系統將根據集合競價原則,產生該股票的當日開盤價。
2、按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如開市後半小時內某證券無成交,則以前一天的收盤價為當日開盤價。
3、有時某證券連續幾天無成交,則由證券交易所根據客戶對該證券買賣委託的價格走勢,提出指導價格,促使其成交後作為開盤價。首日上市買賣的證券經上市前一日櫃台轉讓平均價或平均發售價為開盤價。
股票的收盤價:
1、收盤價是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一天交易活動結束前最後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
2、如當日沒有成交,則採用最近一次的成交價格作為收盤價,因為收盤價是當日行情的標准,又是下一個交易日開盤價的依據,可據以預測未來證券市場行情;所以投資者對行情分析時,一般採用收盤價作為計算依據。
4. 股票壓力、支撐點位
一般都是根據MACD和boll來的,結合10日均線,5日均線等等!上漲過程中若回調至5日均線以下徘徊,就叫他阻力位。下跌有20日均線支撐,等等,每個人發明出來的看線方法都不一樣。
5. 股票壓力位是什麼意思
就是到了該價位價格極有可能出現停頓回落,壓力位一般是以前形成的階段高點,此前套牢盤在價格重回該價位的時候有平倉出局的壓力,所以一般會出現停頓回落
6. 股票的壓力位和支撐點是如何確定的
有明顯頭部和明顯底部位置,你這么思考問題?現在所有的散戶都知道支撐回很壓力,那麼問題來:如果靠答壓力和支撐就能掙錢的話,那所有的散戶都發財了,現在簡單壓力吃撐都是那些所謂的老師忽悠人,沒啥用,能不能形成支撐跟大盤時勢和個股整體形態和成交量息息相關,大盤暴跌,你什麼都撐不住.
7. 股票什麼是壓力位
壓力位(阻力位)支撐位-------------阻力位咳分為;均線阻力位;高點(波峰)阻力位;低點(波谷)阻力位;平台(整理區)阻力位;頸線阻力位;軌道阻力位;趨勢線阻力位;X線阻力位。現解釋如下;
一:均線阻力(壓力)位:主要指5、10、20、30、60、120、250日等均線對股價的壓力。均線的含義就不多說了,股價上穿均線都需要成交量放大配合,這其中以60、120、250日均線對股價的壓力尤為重要,因此要特別關注這三條均線對股價的壓力。
二:高點(波峰)壓力位:前期兩個以上高點(波峰)的連線構成高點阻力位。股價突破此連線也需成交量放大配合。
三:低點(波谷)壓力位;股價跌破前期兩個以上低點(波谷)連線後,如果反彈,這條連線對股價將產生壓力,這條連線就叫低點壓力位。
四:頸線壓力位:雙底(W底)、頭肩底、N形底、雙頂(M頂)、頭肩頂等形態的頸線對股價上漲或反彈都有壓力。
五:平台壓力位;股價在平台(或一定幅度內)橫盤調整,然後跌破整理區,股價再次上漲時,平台整理區域對股價有壓力。
六:軌道壓力位:上升或下跌軌道的中軌、上軌;BOLL線的中軌,上軌對股價也有壓力。
七;趨勢線壓力位:指下降趨勢線(空頭市場各反彈高點的連線)對股價上漲有壓力。
八:X線壓力位:X線對股價的壓力是所有壓力位中最重的。什麼是X線?X線是股價下跌到一定價位,在此價位形成兩次以上反彈,各次反彈的波谷連線本來已經成為股價的支撐位,可後來又跌破這一波谷連線,股價在這一連線下方又經過兩次以上反彈,反彈高點又在此連線延長線上,這一條由兩次以上低點和兩次以上反彈高點形成的連線就叫
股票
的X線。(其實就是前一波谷連線的延伸線)。X線是股票的成交密集區,對股價的壓力更勝於其它壓力位。
支撐位也有以上八種類型。這里主要講一下均線支撐位、趨勢線支撐位和軌道支撐位。其它的支撐位也就是股價突破相應的阻力位後,原來第阻力位變成了相應的支撐位。
均線支撐位:股價上穿均線後,原來的壓力位就變成了支撐位。短線操作關注5、10日線支撐,中長線操作關注60、120、250日線的支撐。
趨勢線支撐位:主要指上升趨勢線(多頭市場各回調低點連線)對股價的支撐。
軌道支撐位:上升或下跌軌道的中軌、下軌;BOLL線的中軌、下軌對股價有支撐作用。
股市有句諺語:「熊市找壓力,牛市找支撐。」
這句話的含義告訴我們:熊市要關注壓力位的強大作用,賣要賣在壓力位上;而牛市要注重支撐位的作用,買要買在支撐位上。同時也告訴我們不管何時何市,操作都要關注阻力位和支撐位的變化,要學會在阻力位上止贏,支撐位上逢低布局。
8. 怎麼找股票壓力位啊
周末消息面依然平靜,上周五反彈上漲所期待的利好傳言沒有兌現,但外圍市場的全線大漲成了短線利好,周一高開概率大,能否高開高走還很難說,一來上周五抄底的短線客會獲利賣出,二來大家心態非常不穩,總體看周初仍可能出現反復,後半周震盪向上可能大,由於是春節前最後一周,長假前主力不會有大動作,全周總體上還會維持震盪走勢,不具備大幅反彈條件,真正反彈會在節後開始。
主要壓力仍是5天和10天線,在2700關口還會反復爭奪
由於日本央行突然宣布負利率政策,上周五全球股市出現了大幅反彈,美國股市漲幅在2%以上,國際大宗商品也出現了反彈,這都對A股構成短線利好,但上周末傳言的利好卻沒有兌現,也會讓投資者再次失望,不過大盤已跌到這個份上,大多數人對這個市場已不抱希望,這也正是主力機構想要達到「誅心」的目的。看看剛剛過去的一月中國股市的「成績單」,三大指數熊冠全球,創下20年來最大月跌幅,創業板指數、中小板指數創了開創以來的最大月跌幅,正因為跌得太狠,後市也一定有會「超跌報復反彈」,二月份,市場就應進入報復反彈的節奏。
但大家心裡一定要清楚,這就是超跌反彈,說得更直白點,就是熊市裡的反彈行情,這個反彈從技術上看是由於60分鍾底背離確立引發,在上周五下午,背離結構正式形成,對應的反彈周期6-9天,空間在300點以上,先看2900-3000左右,更樂觀的話,可看到3256左右,大家先不要太奢望,一步步來,周一高開可能性大,但仍會震盪反復,如果能穩住,從周二開始大盤會震盪向上,啟動反彈周期,周一市場壓力仍是5天和10天線,主要壓力區在2756-2786,而在2700關口還會反復爭奪。
短線可趁早盤沖高,先將上周抄底籌碼獲利了結
周一短線仍可趁早盤沖高,先將上周抄底籌碼獲利了結。對於後市即將來臨的一波反彈行情,這里首先強調一下,這是一波具有可操作性的反彈行情,如果操作好,整體會帶來10-20%的上漲,表現好的個股會出現30-50%的反彈,也就是說,如果你能踩准節奏,選好個股,這波反彈行情是會有較好收獲的,對於深套的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個減少損失,甚至是解套獲利的一次良機。其中幾個關鍵點是,首先這時大盤再下跌,千萬不能再割肉,其次,從現在起,每次下跌都低吸降本的機會,要敢於在急跌時出手買股,第三就是要首選超跌個股群體。
超跌個股主要是這波下跌跌幅在40%-50%以上的個股,首選小盤題材股,如計算機(軟體、大數據、網路安全)、新能源(充電樁、鋰電池)、智能機器、移動支付、智能醫療、業績大幅預增股等,藍籌群體首選供側改革(即央企改革)、軍工等,如果這波反彈行情真能有300點以上的漲幅,這些板塊個股中會冒出一批小牛股,手上個股反彈20-30%以上,可考慮分批減倉,並擇機適當調倉換股,換漲幅滯後的個股群體,當市場反彈到3000點左右,甚至達到3200左右時,開始大幅減倉離場。
9. 股票壓力位置
在股市中,壓力位和支撐位是兩個緊要的技術指標,能夠很清楚地幫助我們掌握個股的價格走勢,鑒定買賣信號,我們在實戰交易的時候會獲得進一步的指導。如果還有朋友不知道這個好用的技術指標,這些內容還是要知道的。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 什麼是壓力位和支撐位
1、壓力位:在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的時候,股票停止上漲,甚至會出現回落的情況。有暫時阻止或阻止股價繼續上升的價位,就是壓力位。
2、支撐位:當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股票將會停止跌價,並不排除會有上漲的可能。起著阻止股價繼續下跌或暫緩股價繼續下跌的作用的就是支撐位。
概念理解起來並不難,壓著盡量不讓大家漲的位置,稱之為壓力位,在支撐位這個位置上能撐著盡量不讓你跌,只是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確定壓力位和支撐位呢,我覺得大家關注的應該是這些。
二、 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看
1、均線形成
關於均線,大家還是有所耳聞的,點擊行情軟體之後,除了映入眼簾的K線外,就屬那些和K線相互交織的均線是數量最多的了。不要認為這些均線不重要,這可是投資者有利的武器。比如說,10日均線其實就是最近10個交易日投資者的平均入手價格,換句話來說就是股價上漲後跌至10日均線時,股價的支撐很容易形成的,因為近10個交易日投資者的交易成本都接近這個價格,為了避免股價擊穿自己的成本,很多投資者會通過補倉的方式來應對。反之,若下跌後回漲至10日均線附近,便很容易形成壓力,由於成本在此位置的投資者急著回本減倉。所以我們不難發現,均線周期越長,支撐和壓力的作用會越強,當在一個長時間段內持股,或者就是堅定持有者,跌至附近後空頭所剩無幾;要麼或者是套牢時間太長,跟成本價相等了就迅速賣了。
2、前期高低點形成
正是K線的價格漲到前期的高點或跌到前期的低點時,比較容易釀成壓力和支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因為前期高點,一般而言都是由大量投資者買入,堆積形成了一個階段性高點,這樣一來,這個位置有著大量的套牢籌碼,一旦出現了股價漲到了這位置附近的情況,便有大量的投資者想要趁回本出逃,便形成拋壓。反過來,如果前期低點,一般都會是比較強的支撐,這個也很好理解,大家仔細想想,至於會是什麼樣的投資者們,他們敢於在恐慌的低點進行介入呢?投資者這邊一定是堅定看好的,所以當價格跌至低點附近,相對而言這是會有一個較強的支撐。
3、多個高點或低點形成的趨勢線而造成的壓力和支撐
怎麼講呢?其實,也是多根K線在持續向上時多次攔截時阻撓或持續向下時多次受到支撐,將這些受到阻撓和支撐的點連起來,形成了以後的壓力和支撐。因為當投資者壓力不止一次出現在相似位置時,那麼當股價又重新回到這個位置范圍,投資者便想減少持股,從而容易形成壓力甚至下跌;相反,下跌到多次受到支撐的位置時,投資者就開始准備入場了,因此較為簡單的形成支撐甚至上漲。看完這張圖就明白了:
如果是實在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研究某隻個股的朋友,不妨點擊下面這個鏈接,輸入自己想要了解的股票代碼,進行深度分析:【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三、 遇到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操作
學姐上面談到的還是基於理論的角度,那在實戰中遇到壓力和支撐位大家怎麼去操作呢?如果發現存在壓力和支撐的情況,那麼下一步賣出和買入就要開始了,不過,這並不是讓大家直接一次性全部買入,這是非常不對的,當個股的股價突破壓力後,那麼壓力就變支撐了。同樣當個股的股價跌破之後,那支撐就變壓力了,對我們來說,這便是一個不可以確定的風險,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回答:分批介入,例如我們看到股價一點點下跌,即將跌至支撐位時,我們試著先布局一些觀察倉,要是悲慘的跌穿了,我們馬上離場,這樣也能夠及時止損,若是支撐有效,而且有反彈的跡象,我們就能夠進一步布局。盡管我們的成本被第二次的布局提高了,但要注意朋友們,盡管我們失去了其中一些收益,但我們卻換得了較高的確定性,從關於投資的方面來說,自然是更為重要的是確定性,大家能明白吧!除此以外,不相同的方法細節處理上也就不相同,比如:
1、均線形成的壓力和支撐操作細節
並不是每根均線都能夠指導我們的交易,每隻個股都不好惹,大家把這種情況叫做股性,所以每隻個股適用的均線可能都不一樣,譬如下面這只個股,當每次回調至藍色線的時候,那麼支撐形成,那麼所謂120日線就確定了,這條藍色線條便是。
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只個股,若每次回踩至60日線,這時就形成支撐了。
於每隻個股而言,形成支撐和壓力都是會有相應的均線的,所以在實戰的時候,一定要對個股進行具體分析,就能找到其所適用的壓力和支撐的均線。
2、多個高點或低點形成的趨勢線而造成的壓力和支撐細節
從這張圖裡面清楚的看到,只剩,第三個支撐點和第三個阻力點是買點和賣點,因為阻力和支撐需要前面兩個點進行確認,除非說,在這張圖前面還有其他的支撐阻力點進行認證,那麼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這里,如果你還是搞不懂怎麼去操作好,不用擔心!這個買賣時機提示神器可以幫到你,它會識別莊家動向和主力資金流向,合理提示你什麼時機買入賣出,直接點擊獲取就行【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