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匯占款與外匯儲備
外匯占款(Funds outstanding for foreign exchange)是指受資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於人民幣是非自由兌換貨幣,外資引入後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進入流通使用,國家為了外資換匯要投人大量的資金增加了貨幣的需求量,由此形成了外匯占款。
外匯占款的類型由於銀行結售匯制由銀行櫃台結售匯市場和銀行間外匯市場兩層市場體系組成,兩個市場上外匯供求都存在管制剛性。因而外匯占款也就相應具有兩種含義:一是中央銀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中收購外匯所形成的人民幣投放;二是統一考慮銀行櫃台市場與銀行間外匯市場兩個市場的整個銀行體系(包括央行和商業銀行)收購外匯所形成的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資金投放。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 。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包括現鈔、國外銀行存款、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
對於外匯儲備的形成,以我國來講,外匯儲備有兩個主要來源:一是經常項目差額,主要指貿易順差;二是資本和金融項目差額,主要指國外資本凈流入。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Ⅱ 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有什麼區別
外匯占款也就相應具有兩種含義:
一是:中央銀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中收購外匯所形成的人民幣投放;
二是:統一考慮銀行櫃台市場與銀行間外匯市場兩個市場的整個銀行體系(包括央行和商業銀行)收購外匯所形成的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資金投放。
其中前一種外匯占款屬於央行購匯行為,反映在"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後一種外匯占款屬於整個銀行體系(包括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購匯行為,反映在"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
與兩種含義的外匯占款相對應,在嚴格的銀行結售匯制度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形成中央銀行所持有的外匯儲備,而整個銀行體系收購外匯資產形成全社會的外匯儲備。
全社會的外匯儲備變化反映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儲備資產"的"外匯"一項。我們日常所說的外匯儲備是全社會的外匯儲備。
兩種含義的外匯占款對國內的人民幣貨幣、資金各有不同的影響。
Ⅲ 為什麼「外匯儲備」大於「外匯占款」
外匯儲備按理本就是外匯占款,但前後兩者的意義都分有兩個方面。
一種外匯占款屬於央行購回匯行為,反映在"中央答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另一種外匯占款屬於整個銀行體系(包括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購匯行為,反映在"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
與兩種含義的外匯占款相對應的是在嚴格的銀行結售匯制度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形成中央銀行所持有的外匯儲備,而整個銀行體系收購外匯資產形成全社會的外匯儲備。全社會的外匯儲備變化反映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儲備資產"下的"外匯"一項。
我們日常所說的外匯儲備是全社會的外匯儲備。所以出現了外匯儲備大於外匯占款的情況。同理,相反的情況也可以出現。
Ⅳ 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是什麼意思,大神可否用大白話解釋一下,不要百度百科的。謝謝
外匯儲來備比如就是中國源購買的黃金,美元或者美債,是中國的主動投資行為,這就是外匯儲備。
外匯占款的意思是比如中國有一份資產出售售價6個億人民幣,美國來買,就必須先把美元兌換成人民幣,那麼用來兌換的這1億美元就成為外匯占款了
Ⅳ 外匯儲備與外匯占款
外匯占款(Funds outstanding for foreign exchange)是指受資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於人民幣是非自由兌換貨幣,外資引入後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進入流通使用,國家為了外資換匯要投人大量的資金增加了貨幣的需求量,形成了外匯占款。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 。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包括現鈔、國外銀行存款、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
Ⅵ 「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有什麼不同
外匯占款也就相應具有兩種含義:
一是中央銀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中收購外匯所形成的人民幣投放;
二是統一考慮銀行櫃台市場與銀行間外匯市場兩個市場的整個銀行體系(包括央行和商業銀行)收購外匯所形成的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資金投放。
其中前一種外匯占款屬於央行購匯行為,反映在"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後一種外匯占款屬於整個銀行體系(包括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購匯行為,反映在"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 與兩種含義的外匯占款相對應,在嚴格的銀行結售匯制度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形成中央銀行所持有的外匯儲備,而整個銀行體系收購外匯資產形成全社會的外匯儲備。全社會的外匯儲備變化反映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儲備資產"下的"外匯"一項。我們日常所說的外匯儲備是全社會的外匯儲備。
兩種含義的外匯占款對國內的人民幣貨幣、資金各有不同的影響。
具體表現為:
1、中央銀行購匯→形成央行所持有的外匯儲備→投放基礎貨幣;
2、整個銀行體系購匯→形成全社會外匯儲備→形成社會資金投放。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
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
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Ⅶ 為什麼外匯占款減少,但外匯儲備卻增加
外匯占款是指受資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於人民幣是非自由兌換貨幣,外資引入後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進入流通使用,國家為了外資換匯要投人大量的資金增加了貨幣的需求量,形成了外匯占款。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 。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包括現鈔、國外銀行存款、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
簡單點說本國貨幣買外匯 出去的錢是外匯占款 進來了就外匯儲備
Ⅷ 為什麼外匯儲備 大於 外匯占款
外匯儲備按理本就是外匯占款,但前後兩者的意義都分有兩個方面。
一種外匯占款屬專於央行購匯行屬為,反映在"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另一種外匯占款屬於整個銀行體系(包括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購匯行為,反映在"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
與兩種含義的外匯占款相對應的是在嚴格的銀行結售匯制度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形成中央銀行所持有的外匯儲備,而整個銀行體系收購外匯資產形成全社會的外匯儲備。全社會的外匯儲備變化反映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儲備資產"下的"外匯"一項。
我們日常所說的外匯儲備是全社會的外匯儲備。所以出現了外匯儲備大於外匯占款的情況。同理,相反的情況也可以出現。
Ⅸ 外匯占款與外匯儲備之間的差額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外匯占款是指受資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於人民幣是非自由兌換貨幣,外資引入後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進入流通使用,國家為了外資換匯要投人大量的資金增加了貨幣的需求量,形成了外匯占款。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 。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包括現鈔、國外銀行存款、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
那麼,外匯占款與外匯儲備之間的差額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首先,要從外匯占款的形成說起。
外匯占款(Fundsoutstanding for foreign exchange)的定義很晦澀:指受資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下外匯占款的形成過程:
①一家以豬肉出口為主要業務的企業向美國出口了10000斤豬肉,假設豬肉是2美元一斤,那麼這家企業從美國換回了20000美元的外匯。
②企業拿到錢之後發現,這是美元,在國內沒法流通,怎麼辦呢?去銀行兌換人民幣。於是企業來到一家商業銀行,把20000美元以6.6:1的匯率換回了13.2萬人民幣。這樣一來,企業又可以正常進行生產工作了。
③商業銀行拿到美元後,它也沒辦法流通(畢竟在國內換外匯的太少了還有限制),而且手中的人民幣還減少了,於是它又去央行那裡,把20000美元換成了人民幣,這樣一來,商業銀行收支相抵,相當於只是中間人。不過注意了,央行此時給商業銀行的13.2萬人民幣就是外匯占款。
④央行拿到錢後,它也沒法在國內直接花出去,於是它把錢交給了外匯管理局打理,此時外匯儲備就形成了,外管局主要拿來在國際上進行投資,購買美元資產如美國國債等。
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的區別
首先,外匯占款反映的是取得外匯資產時的人民幣成本,反映的是歷史成本,這個成本一經取得不會發生變化;而外匯儲備是統計的時候以美元計價的外匯資產,如果人民幣貶值,以前花100億人民幣換來的美元,可能現在就值120億人民幣,這20億人民幣就是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差額的來源之一。
其次,中國的外匯儲備並不是只有美元,還有歐元、英鎊、日元等等,這些國際貨幣在發生劇烈變動的時候也會影響到外匯儲備(例如英國退歐公投後英鎊貶值日元升值)。
最後,外管局拿著美元也會進行投資,即使只是購買美債,也會有收益,當然也可能會虧損,這些數據並不會反映在外匯占款中,而是反映在外匯儲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