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匯儲備屬於國家的財政收入嗎外匯儲備的作用
為了應付國 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即外匯儲備。同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可隨時動用的款項一起,構成一國的官方儲備(儲備資產)總額。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是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是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四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② 外匯儲備計價為何要從歷史成本法向市值法轉型
儲備計價從歷史成本法向市場價值法的轉型,顯示央行行為的市場化自律,這是需要相當大的勇氣的
一般而言,一國的國際收支體系報告由國際收支平衡表和國際投資頭寸表共同組成,一國定期披露國際儲備余額和對外投資凈頭寸的余額時,通常都採用歷史成本法來計價。但近年來國際會計准則的變遷和其他一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各國央行紛紛開始轉向採取市場價值法作為儲備計價的基本手段。
為什麼市場價值法有取代歷史價值法的趨勢?一是金融市場的發育,使得外匯及其衍生產品、黃金乃至IMF的提款權等都成為了市場敏感性資產,採取盯市(mark to market)方法確定價值成為可能;二是會計操作從手工記賬向基於網路的電子化記賬迅速轉型,使市值法計算的繁重簿記工作可以在每日交易結束後迅速以批處理的方式自動完成。因此發達國家的央行普遍開始採取以市值法為主,或者市值法和歷史成本法同時披露的方式,來公布外匯儲備和投資頭寸余額。
中國目前擁有的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一萬億美元,三大因素促使中國有必要對市值法計價予以關注,一是中國在全球化中的分工地位,使得中國外匯儲備有可能進一步上升,採取市值法計價的外匯儲備更具有市場透明度;二是主要國際貨幣幣值的動盪,使得歷史成本更容易偏離市場價值,轉向市值法計價更符合穩健性會計原則;三是市值法計價比歷史成本法計價,更容易折射出一國貨幣當局在某一時段管理外匯儲備的市場績效。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儲備計價從歷史成本法向市場價值法的轉型,顯示央行行為的市場化自律,這是需要相當大的勇氣的。
是否需要把外匯儲備分成功能性和投資性儲備,並且對兩者實施差異性的計價方式?這樣的設想可以進一步商榷,國際慣常做法是儲備被分為高流動性和中等流動性頭寸,分別進行管理和投資,但通常並不會對儲備實施兩種差異性的計價方式。其原因,一是被人為分為兩部分的外匯儲備,無論是用於市場干預還是用於追求投資收益,市場約束都要求這兩部分採用同一會計計價基準;二是如果不是同一計價基準,那麼貨幣當局面臨不利的市場變動時,就會產生將倚重於披露周期較長的儲備部分進行虛誇,將倚重於披露周期較短的儲備縮小的沖動;三是功能性和投資性儲備的管理目標、方式和機構通常有較為明顯的區別。
是否需要成立專門的政府機構來從事儲備計價向市值法轉型?這也許是更值得精心對待的問題。(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③ 我國外匯儲備都有哪些投資方向,具體各佔多少的比重啊,收益分別為多少
一樓抄說的有點錯誤吧。
1.8萬億美元的襲外匯儲備
其中2000億組成了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其中匯金只是中投的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為200億
中投得方向有黑石,摩根斯坦利等
其他的外匯儲備以美國的國債為主,具體多少,不是很清楚,
中國外匯儲備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美元貶值,外匯儲備一直縮水,專家都在研究這問題。
④ 外匯儲備減少貨幣為什麼會貶值
因為貨幣貶值通過降低本國商品相對外國產品的價格,使國外人們增加對本國產品的專需求,本國居民減屬少對外國產品的需求,從而有利於本國的出口,減少進口。
外國貨幣的購買力相對提高,貶值本國商品、勞務、交通、住宿等費用相對便宜,有利於吸引外國遊客,擴大旅遊業發展,推動就業增加和國民收入的增長。
⑤ 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和成本是什麼
人民幣近年來強烈的升值預期吸引了大批的外資進入,其中包括海量的熱錢初步估計可能有一萬億美元左右,按照升值前後的差價外資已經獲得了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凈收益。考慮到外資匯兌成人民幣後主要投資在資本市場主要是股市、樓市,數年來復合增長率至少會達到一倍。在中國持續升值、美歐貿易保護、歐元貶值等的重大打擊下,中國的順差必然會大大縮水,經濟增長的原動力面臨熄火的危險。如此背景下把收益變現幾乎是外資(包括熱錢)本能的選擇,如果向銀行的大量兌匯會極大削減中國外儲並由此引發外資、甚至國內瘋狂的買匯行為。外儲可能會在較短的時間內被吸干,並誘發人民幣幣值的大幅下跌。在人民幣幣值下跌後,再用外匯就可以換回更多的人民幣!
⑥ 外匯儲備有哪些收益
三家論富
遠古時期,天清月明日頭紅,虎雞蟲木自然生刑,人們向大自然索取很少,地大人稀,人們過著簡單而幸福的生活。
在大澤國的盆地的中心地帶,有三座小矮山,住著一位老叟,德行高尚,閑居山林,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老叟夫妻生了三個兒子分別給他們取名叫平、贏、逵,平娶妻生子恆,贏娶妻生子勺,逵娶妻生子全。老叟看三個孫子都成人了,就想看看哪個兒子的智力水平高,就分給三個孫子三座山頭和父親一起居住過日子,每座山頭都養著300隻公羊,給了三個兒子每人300顆晶瑩透亮的小玉球把玩。我看你們三家誰會過日子,你們可以用球換羊,也可以用羊換球。
平活得比較淡定,很少計較得失,但做人的原則是對等。
贏生性貪婪,喜歡聚財,但生性懦弱,兒子聽父親的。
逵對兒子百依百順,惟命是聽,但生性鹵莽。
全想了,這羊是我和老爸吃喝賴以生存的財產,還是多了好,於是他就找他的老爸去要了100顆小玉球,去找大爺平商量要換羊。
大爺平就答應了,於是拿了全送來的100顆小玉球,向兒子恆要了100隻羊,給了全。
但平一定堅持收支對等,多了100棵球一定要換出去。過了一些日子就去找逵去交換,逵的兒子不同意,逵就叫平去找贏。
贏生性貪財,感覺小玉球多了自己就富了,於是就叫兒子拿出100隻羊交換給了平。
這樣贏手裡有了400顆球。兒子的羊剩了200隻羊。
贏感覺自己的400顆球還是太少,又拿了兒子的150頭羊去和逵去換球,逵去問兒子,兒子告訴逵可以換。
於是,贏得了逵交換過來的150顆球,一共有了550顆球,兒子剩下50頭羊。
而逵剩下50顆球,兒子剩下550頭羊。
平和兒子的羊和球都是300。
這年老天不掙眼,足足下了二個月的瓢潑大雨,割斷了三個山頭。平和兒子恆正好夠吃。
贏和兒子每天吃一噸飯還不夠,餓得雞黃面瘦,看著手裡的550顆球發呆。
逵和兒子全吃完了300頭羊還剩150頭。
好不容易水退了,贏去找逵去換羊,全不同意,逵就發橫,贏和兒子不久就餓死了。
⑦ 中國外匯儲備投資收益是多少呢
黑石股價下跌8% 中國外匯儲備投資收益縮水
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暫名聯匯公司)的第一筆投資——在美國黑石集團的投資,剛剛經歷了一場投資收益的「大震盪」,不過結果還算有驚無險。
北京時間6月25日晚間,黑石集團迎來了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後的第二個交易日,以35.74美元開盤,較上個交易日的收盤價高出約1.9%。但是,股價很快「跳水」,在一個小時內連續跌破35美元和34美元的關口,整個交易日內最低跌到31.9美元。到北京時間昨日清晨收盤時,黑石的股價略有回升,達到32.44美元,但仍較上個交易日大跌了7.47%。
上個月,籌備中的聯匯公司斥資30億美元,趕在黑石上市前夕購入其大約10%的股份。根據雙方協議,聯匯公司的購入價是黑石招股價31美元的95.5%,約為29.605美元。黑石集團上市首日股價大漲13.1%,達到35.06美元,使聯匯公司一日暴賺約5.5億美元。
不過,黑石上市後的第二個交易日股價大跌,使聯匯公司的每股賬面盈利從5.455美元「縮水」至2.835美元,賬面總收益也減少至約2.8億美元。
今年初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結束後,聯匯公司一直處於組建的進程中。該公司將對國家外匯儲備資產進行專業化的投資管理,實現外匯儲備的多元化,開拓境外戰略投資的渠道,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爭取實現較高的收益。此前,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其對黑石的投資很有眼光。
美國股市的市場評論稱,作為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公司之一,黑石的盈利能力驚人,僅今年前3個月就盈利11.3億美元。其短線下跌源自投資者擔心其股價已被高估,以及美國國會可能通過新法案,向私募股權基金加征稅負。
盡管經歷了一次大震盪,但中國首筆外匯投資的收益仍有約2.8億美元。
⑧ 對外匯儲備投資組合收益率和風險度量的計量模型
目前好像對金融風險度量的一般模型是var模型,但說到底那隻是一個工具,在不同研究中內,還需對其進行適應容性的使用,同時,還有很多更高級的,或者說更專業的模型,就不一一列舉。
說道建模,你得有理論依據,不能憑空想。
至於說難度,這就看你的能力了。var模型,一般碩士研究生都應該會用,但更深入的模型,恐怕只有數學專業或是計量經濟專業的碩士和其它領域的博士水平能夠使用了。
⑨ 懂經濟的解釋一下,中國外匯儲備是怎麼來的……
來源:
第一種是:貿易順差。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國際貿易出口劇增,每年國際貿易順差巨大,每年賺錢了大量外匯。
第二種是:外資投資。如各國外商對的中國投資,或者熱錢的湧入,經過多年累積,形成了巨大外匯儲備。
第三種是:資本升值。通過專業的投資機構,用外匯進行投資,購買外國債券、股票、基金等等賺取的收入。
在我國,外匯是央行負責統一管理。比如:外資企業來中國投資,10萬美元需要兌換成人民幣,用人民幣投資,央行得到美元。企業對外貿易賺取了10萬美元,需要到央行兌換人民幣,央行得到了外匯,企業得到了人民幣。央行獲得兌換來的20萬美元,由專門機構進行投資、保值、升值,央行錢又生了錢。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⑩ 外匯儲備如何增值 外匯投資公司呼之欲出
如此龐大的外匯儲備規模,必然要求關注其安全性問題,要求外匯儲備能夠實現保值、增值。
中國銀行總行研究員王元龍在《瞭望》周刊上撰文指出,一個更加獨立的外匯儲備管理實體即「外匯投資公司」已呼之欲出。
王元龍在文中指出,目前,構建新的外匯儲備管理體系已經拉開大幕。而首務之急就是明確這一體系的基本組織架構和基本任務。管理好外匯儲備、利用好外匯儲備,是中國未來外匯儲備管理體系最重要的基本任務。而對外儲管理體系的基本組織架構,需要仔細分析。
從國際經驗來看,在外匯儲備管理方面,既有財政部主導模式,也有央行主導模式。對中國外匯儲備管理而言,問題不在於由誰來主導外匯儲備的管理,關鍵在於需要理清外匯儲備的形成與貨幣政策的關系,阻斷外匯儲備增長與貨幣發行之間的連帶關系,從而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操作的自主性、甚至為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創造必要的前提條件。
與此相適應,一個更加獨立的外匯儲備管理實體即「外匯投資公司」便呼之欲出。
未來的外匯儲備管理基本組織架構應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一是由中央銀行保留大部分外匯儲備,以滿足對外匯儲備的交易性需求和預防性需求,應付國際收支逆差、進行貨幣政策操作、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二是由外匯儲備管理實體即外匯投資公司管理和運作部分外匯儲備用於投資,追求盡可能高的收益。該組織架構的基本特徵是進行專業化分工、分層次管理。
文章指出,實際上,這種外匯儲備管理的基本組織架構,其實質是將外匯儲備按匯率管理功能和投資功能劃分為兩個層次。之所以進行這樣的劃分,一是由於縮小了官方外匯儲備的規模,減輕了對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有利於實現中國匯率政策的目標,即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同時也有利於提高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有效性;二是專業化經營的分工有利於實現外匯資產的「三性」原則,即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要求。
用於匯率管理功能的外匯資產投資方向主要側重於國際金融市場,其運用應當以保持流動性為主,兼顧安全性和收益性,主要投資於流動性較強的資產以備不時之需;而用於投資功能的外匯資產,其運用主要為長期性投資,應當以收益性為主,兼顧安全性和流動性,主要投資於高收益資產如新興市場債券、外國股票等,以增加國家的長期總財富。
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實際上是央行通過發行基礎貨幣購買來的負債資產,基於這種狀況,如果成立專業化外匯投資公司,就由這個獨立實體發行相應的人民幣債券購買外匯儲備,從而取代目前的央行票據和准備金操作。
此外,「外匯投資公司」在財務上與央行是徹底分開的,其外匯儲備運用也應當堅持主要在海外使用的原則,這樣就不會對國內經濟造成壓力。顯而易見,這種外匯儲備管理框架的優點,就在於阻斷了外匯儲備與基礎貨幣之間的直接聯動以及匯率變動可能對貨幣政策產生的直接影響。更為重要的是,由於不穩定的外部沖擊被阻斷了,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將得以提高,其調控國內經濟運行的能力也將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