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發行外匯券

發行外匯券

發布時間:2021-11-28 13:32:09

① 中國銀行外匯券有沒有收藏價值

12年2月3日外匯卷絕品價格
五星水印壹角10.5元版
火炬水印壹角230元
伍角25元
壹元28元
伍元230元
拾元權400元
79年伍拾元5500元 88年伍拾元2300元
79年壹佰元4500元 88年壹佰元1550元
因此極具收藏價值

② 1979年發行的外匯兌換券有什麼用

外匯券,全抄稱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俗稱"外匯兌換券"、"外匯券",為中國銀行發行,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流通、特定場合使用,面額與人民幣等值的一種特定貨幣,分為1979年和1988年二個版本,外匯兌換券自1980年4月1日開始流通。1995年1月1日停止使用,中國銀行回收。

③ 外匯兌換券哪年取消的

1980年4月1日開始流通,1995年1月1日停止使用,然後由中國銀行回收。

④ 什麼是外匯劵

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是含有外匯價值的人民幣代用券。它只能在指定的范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但不是另一種貨幣。中國銀行從1980年4月起發行外匯兌換券。外匯券是一種票券,印有與人民幣等值的面值,可以單獨使用,有購買能力,而且購買力與當時的人民幣鈔票不同,屬於一種集券、幣於一身的特殊的貨幣。1995年1月1日停止流通後,它只具有收藏價值。

⑤ 請問什麼是外匯券

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是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由中國銀行發行的一種替代外幣在中國境內流通與人民幣等值的人民幣憑證。從1980年4月到1995年1月,經過15年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退出了流通領域。近年來,由於外匯券所反映的歷史內涵和美觀雅緻的圖案設計等等,漸漸受到一些收藏迷的喜愛。

八十年代始,中國銀行先後發行了1979年和1988年版的兩種外匯券,共印製了七種面額,九個版別,外匯券正面圖景均取材於我國的名勝古跡,名山大川,背面則印有英文「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和中英文字「本券的元與人民幣等值。本券只限在中國境內指定范圍使用,不得掛失」的字樣及金額。

從1979年至1995年間,中國銀行分別發行了壹角至壹百元面額不等的外匯券共計九枚,其中1979年的外匯券有七枚,它們分別是壹角的圖案為貴州黃果樹瀑布,票面顏色為棕色,票面幅度為48×127毫米;五角的圖案為北京天壇公園,票面顏色為藍色,票面幅度為52×134毫米;壹元的圖案為杭州西湖,票面前面顏色為深綠色,背面為綠色,票面幅度為58×152毫米;五元的圖案為黃山風景,票面前面顏色為紅棕色,背面為棕色,票面幅度為62×158毫米;拾元的圖案為長江三峽,顏色均為藍色,票面幅度為66×164毫米;五十元圖案為桂林象鼻子,顏色為紫紅色,票面幅度為70×170毫米;壹百元圖案為長城,顏色為灰黑色,票面幅度與五十元一致。1988年,中國銀行在原有的外匯券基礎上,又增發了一套88版外匯券,共兩枚,分別為五十元和壹百元,圖案均為萬里長城,顏色分別為灰黑色、藍灰色及綠黑色和灰綠色,票面幅度均為70×170毫米。

1995年1月1日起,外匯券在市面上停止流通,中國銀行回收。

⑥ 為什麼要發行外匯兌換券

在改來革開放初期,來華訪問的外自國人、歸國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日益增多,而中國的市場供應還非常緊張,國內居民的日常用品(如糧油、肉、布等)還實行定量供應。為滿足來華的外國人及歸僑的需要,中國興建了一批賓館和商店。然而,當時國內是禁止外幣流通的。為了便於他們在這些場所購買物品和支付費用,同時又使他們區別於國內居民,國務院於1980年4月1日授權中國銀行發行外匯兌換券。外籍人士須將所持外幣在中國銀行或指定的外匯代兌點兌換成
外匯券,並在指定范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離開中國大陸時,他們可以選擇將外匯券換回硬通貨或留著以備下次來華時使用。很多外國人當時都管外匯券叫「旅遊貨幣」。

⑦ 外匯券是什麼東西

一、外匯券的歷史

外匯券始發行於1980年4月1日,止於1994年1月1日,並於1995年1月1日起停止流通。面額分為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7個券別,全套總面額為316.6元。外匯券分1979年版和1988年版兩種,其中1988年版只有100元和50元兩種面值。外匯券以前作為一般等價物是人見人愛的「寵兒」,今天則成為收藏界的「新貴」。

1988年版100元則在1979年版的基礎上將色調做了調整,以淺綠色作主色調,其它未變。1988年版則以淺褐色作主色調,正面以桂林灕江春色作主題,反映了祖國秀麗迷人的自然風光。1979年版100元券以灰黑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70×170毫米,正面以長城作主題,萬里長城,延綿萬里,景色壯麗,代表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50元券以紫紅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與五十元一致,正面以桂林象鼻子作主題;10元券,以藍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66×164毫米,正面以長江三峽作主題;5元券以褐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62×158毫米,正面以黃山風光作主題;1元券以綠色、淺綠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58×152毫米,正面以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作主題;5角以紫色、淺黃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52×134毫米,正面以北京天壇作主題;1角以褐色、淺黃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48×127毫米,正面以黃果樹瀑布作主題。

外匯券無論面值大小,其背面均為中英文對照的「本券的元與人民幣元等值;本券只限在中國境內指定的范圍使用;不得掛失。」

總之,外匯券完美的設計構想、獨特的雕刻繪畫風格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最後,由於外匯券限量發行,後在1995年1月1日起,外匯券在市面上停止流通,中國銀行回收,因而流落在民間的數量十分有限。非凡是1979年版的高面值券種稀少,要湊齊一整套全套的外匯券是十分不易的。

友誼商店:當時一戶家庭一個月只能領到四包香煙,新婚家庭才能領到糖吃,更不要說電視機,自行車,你拿著錢還要憑票......但憑外匯券在友誼商店就能買到。

二、外匯券的價值

外匯券的收藏價值主要在於:

1、外匯券是我國改革開放這一非凡歷史時期的記錄和見證,是珍貴的一段歷史的反映。

2、外匯券紙質優良,印製精美,「中國銀行」瀟灑秀美的幾個字又出自書法大家郭沫若之手,圖案表現的都是祖國的美麗河山。

外匯券與第一、第二套人民幣相比,品種較少,價格較低,很適合中小錢幣收藏者投資參與,再加上它的圖案均以我國名勝古跡為畫面,具有很高的藝術品位和收藏價值。目前,每種外匯券的價格都大幅度上升,少則增值五六倍,多則增值幾十倍。非凡是低面值的壹角、貳角、伍角和壹元券,由於市場價比較低,上漲空間大,具有極大的增值潛力,是外匯券中的強勢品種。

三、我國發放過的外匯券

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俗稱「外匯兌換券」、「外匯券」,為中國銀行發行,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流通、特定場合使用,面額與人民幣等值的一種特定貨幣,分為1979年和1988年二個版本,外匯兌換券自1980年4月1日開始流通。1995年1月1日停止使用,中國銀行回收。

附:外匯券樣本圖

⑧ 中行外匯兌換券發行四十周年加字紀念券怎麼樣

我們都知道,這其實是一個充斥著假貨的世界,因為一件藝術品的價值取決於它的真偽,但現在人們很難在購買之前對其進行鑒別。真品證書曾經是證明來源的重要文件,然而,這個一度聞名遐邇的認證越來越受到業界的質疑,真品證明書通常是一張紙,可以作為歷史銷售記錄,同時可以與藝術家聯系起來,拍賣商和收藏家通常需要確定一件藝術品的來源,以證明他的其價值。

新獲得的證書可以貼上與藏品相匹配的全息照片,也可以貼上其他藝術品的編號,無論文件的具體形式和細節如何,它們都用於提供適當的出處證明,一般以祖國山水為主景的鈔票統稱為“山水鈔”,至今1980年以來,先後發行了第四套人民幣、第五套人民幣外匯券,其中包括中國銀行2019年推出的外匯券,他其實是屬於這一類的。

⑨ 外匯券的歷史

1988年版 100元則在1979年版的基礎上將色調做了調整,以淺綠色作主色調,其它未變。1988年版則以淺褐色作主色調,正面以桂林灕江春色作主題,反映了祖國秀麗迷人的自然風光。1979年版100元券以灰黑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70×170毫米,正面以長城作主題,萬里長城,延綿萬里,景色壯麗,代表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50元券以紫紅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與五十元一致,正面以桂林象鼻子作主題;10元券,以藍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66×164毫米,正面以長江三峽作主題;5元券以褐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62×158毫米,正面以黃山風光作主題;1元券以綠色、淺綠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58×152毫米,正面以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作主題;5角以紫色、淺黃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52×134毫米,正面以北京天壇作主題;1角以褐色、淺黃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48×127毫米,正面以黃果樹瀑布作主題。

外匯券無論面值大小,其背面均為中英文對照的「本券的元與人民幣元等值;本券只限在中國境內指定的范圍使用;不得掛失。」
總之,外匯券完美的設計構想、獨特的雕刻繪畫風格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最後,由於外匯券限量發行,後在1995年1月1日起,外匯券在市面上停止流通,中國銀行回收,因而流落在民間的數量十分有限。非凡是1979年版的高面值券種稀少,要湊齊一整套全套的外匯券是十分不易的。
友誼商店:當時一戶家庭一個月只能領到四包香煙,新婚家庭才能領到糖吃,更不要說電視機,自行車,你拿著錢還要憑票......但憑外匯券在友誼商店就能買到

⑩ 一張外匯兌換券100元能換多少

外匯兌換券
foreign exchange certificate
含有外匯價值的人民幣代用券。簡稱外匯券。它只能在指定的范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但不是另一種貨幣。20世紀70年代後期,隨著中國旅遊事業的發展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活動的不斷增加,來中國的外國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日漸增多,專門為他們服務的賓館、商店及其他服務部門也相應增加。由於中國實行統一的人民幣市場,禁止外幣在國內市場流通,為便於外國人、華僑、港澳台同胞及駐華外交、民間機構常駐人員在這些場所購買物品和支付費用,中國銀行從1980年4月起發行外匯兌換券。其面額分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7種,票面與人民幣等值,不準掛失。外匯兌換券的兌換手續是:凡國外旅客、華僑和港澳台同胞入境時,所攜入的外幣、外匯可一次向中國銀行兌換成外匯券。出境時,如有剩餘外匯券來不及兌回外幣時,允許自由攜出境外,以後來華時可再攜入使用。1995年7月1日起,外匯券停止流通。
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是中國銀行發行的以外國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等持有的外幣為兌換對象,在國內指定范圍內同人民幣等值流通的票券。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惟一法定貨幣,外匯券嚴格說只是一種票券,而不是一種貨幣,但它又在一定范圍內具有計價、流通等貨幣職能。
中國銀行於1980年4月1日開始發行1979年版外匯兌換券,面額分為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7種,1990年4月1日又發行了1988年版50元、100元券,這樣共計發行了7種面額、9種版別。外匯券發角為最小單位,角以下的小數使用人民幣輔幣。
外匯兌換券的票面特點是:正面上書「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中央是我國的風景名勝圖景,四周飾以機刻花紋構成的封閉式四邊框,兩旁上部分別有機刻花球圖案和阿拉伯數字面額,下部印有漢字面額與漢字、號碼。1979年版各票券為2個漢語拼音冠字6位號碼,1988年版各票券為2個冠字8位號碼,並有「行長之章」印,下邊框有「一九七九年」或「一九八八年」年別年號。50元、100元右方有國徽固定水印,10元至5角券有五角星、火炬混合滿版水印,1角券為國旗五角星滿版水印。背面印有英文「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和阿拉伯數字、英文數字面額,中間是中、英文的文字說明。1988年版100元券與1979年版100元券只是顏色不同,1988年版50元券與1979年【回答】

閱讀全文

與發行外匯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