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十大管理咨詢公司的名稱
1、麥肯錫 http://www.mckinsey.com.cn 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之一,1926年在美國成立,是專門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服務的國際性公司,在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84個分公司,目前擁有9000多名咨詢人員,分別來自78個國家,均具有世界著名學府的高等學位。其業務主要是提供戰略方面的咨詢,同時還涉足企業金融、商業技術和運營等一系列廣泛的咨詢領域及管理議題。麥肯錫中國公司被評為"中國最受尊敬企業"之一。
2、羅蘭.貝格 http://www.rolandberger.com.cn
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於1967年在德國建立,現已成為歐洲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之一,隸屬於德意志銀行集團,在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設有35個辦事處。公司的咨詢顧問來自全球近四十個國家。專長於為企業提供公司戰略、重建、重組、市場營銷、物流營運、企業兼並後聯合及人力資源管理等咨詢服務,幫助您解決在市場進入戰略確定、中國營運模式的建立、合資企業重建與購並、全國銷售網路控制及招聘與保留人才方面的問題。
3、埃森哲 http://www.accenture.com.cn 全球領先的管理及信息技術咨詢機構,2003財政年度純收入達118億美元。擁有83,000多名員工,在全球47個國家和地區設有110多家分支機構。為各行各業的客戶提供廣博精深的專業服務和業務解決方案。在公司戰略目標的指導下,為了全方位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正在不斷拓展業務服務網路,包括管理咨詢、信息技術、經營外包、企業聯盟和風險投資。
4、畢博 http://www.bearingpoint.com.cn 畢博(BearingPoint)—原畢馬威管理咨詢(KPMG Consulting),總部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麥克林市,是世界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和系統集成商之一,擁有員工16000餘人,年收入近29億美元,服務全球2100多家企業客戶,其中包括72家美國《財富》100強公司、318家《財富》1000強公司以及超過四分之一的環球《財富》2000強公司,並致力於服務中小型企業、政府機構和其它組織,是美國26家政府部門中21家的主要系統集成服務提供商。畢博(BearingPoint)有著極高的客戶合作保持率,其中前150位的保持率為96%,而前50位大客戶的保持率更是高達100%。
5、科爾尼 http://www.atkearney.cn 科爾尼創立於1926年,是全球領先的高價值管理咨詢公司,分布在35個國家60多個城市,全世界擁有5000名員工,2002年收入為10.84億美元。在所有主要行業都擁有廣泛的能力、專門知識和經驗,並且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咨詢服務,包括戰略、組織、運營、商業技術解決方案、企業服務轉型和高級獵頭服務。
6、漢普 http://www.hanconsulting.com 由聯想集團控股漢普咨詢是致力於現代管理咨詢的專業公司,總部設在香港,並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主要城市設立了分公司。服務項目:企業戰略咨詢、企業管理咨詢、信息系統實施、信息系統運營外包、企業應用服務聯盟
7、新華信 http://www.sinomc.com.cn 新華信成立於1992年,是中國本土最大和最早的管理咨詢公司之一,總部位於北京,在上海和廣州設有分公司。截至目前,新華信擁有400多名全職專業咨詢顧問和研究人員。新華信管理咨詢的服務領域具體包括:公司戰略、組織和人力資源、營銷、企業信息化、業務流程和資本運作等多個方面。
8、博思智聯 http://www.bothwitz.com 博思智聯管理顧問公司成立於2000年11月,是由海外投資機構和國內咨詢機構合作組成。主要從事企業發展戰略咨詢、組織咨詢、業務流程重組與優化、企業人力資源發展規劃、人力資源管理、行業研究等方面的業務,是近年來國內咨詢行業中成長快速並頗具影響力的專業咨詢機構。
9、德勤 http://www.deloitte.com.hk 德勤是中國居領導地位的專業服務機構之一,於中國的九個城市 - 北京、大連、廣州、香港、澳門、南京、上海、深圳和天津均設有事務所,擁有專業人員超過2,500名。德勤為客戶提供一系列包括審計和咨詢、財務咨詢、學習進研、風險管理及稅務等服務。德勤集團擁有專業服務人員16,000名員工遍布130個國家和地區,在2001財務年度實現35億美元的業務收入,業務遍及全球各個角落,是世界五大會計師行之一。
10、蓋洛普 http://www.gallup.com.cn 蓋洛普公司由美國著名的社會科學家喬治·蓋洛普博士於1930年創立,是全球知名的民意測驗和商業調查/咨詢公司。在中國北京,並在上海和廣州設有辦事處。蓋洛普公司的商業研究和咨詢還包括:工作環境監測、培訓和咨詢、員工選拔與培養、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測量與咨詢、戰略性品牌和營銷研究、測量與咨詢。
11、錫恩管理顧問公司 http://www.myon.com 錫恩公司是專注於企業戰略及戰略實施的專業化管理顧問公司。提供的服務有戰略績效考核、企業社會責任系統、企業文化系統、常年顧問戰略實施系統(運營管理)、集團管控體系、戰略規劃。由著名咨詢專家姜汝祥博士創辦。
12、波士頓 http://www.bcg.com.cn 波士頓企業管理顧問公司(BCG)是全球著名的管理顧問公司,在戰略管理咨詢領域堪稱業內翹楚,並為公認的先驅。集團創立於1963年,擁有超過2800位專業顧問,在世界主要城市設有58個辦公室。公司的使命是幫助客戶超過其競爭對手。其在世界各地的主要客戶都是規模龐大的企業,其中也包括發展迅速、在本行業內不斷開創新領域的中型公司。主要業務涉及消費品及零售業;工業品;能源與公用事業;醫療保健;高新科技;金融服務。
13、SAP http://www.sapchina.com SAP公司成立於1972年,總部位於德國沃爾多夫市,是全球最大的企業管理軟體及協同商務解決方案供應商、全球第三大獨立軟體供應商。全球500強第73位,被福布斯雜志評為"全球計算機軟體最佳企業",《商業周刊》評選的"全球100家最有價值品牌"第42名,是其中唯一一家品牌價值增長的軟體公司。目前,全球有120多個國家的超過19,300家用戶正在運行著60,100多套SAP軟體。財富 500強80%以上的企業都正在從SAP的管理方案中獲益。SAP在全球50多個國家擁有分支機構,並在多家證券交易所上市,包括法蘭克福和紐約證交所。
14、翰威特 http://www.hewittasia.com 翰威特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之一,具有60年的客戶服務經驗和市場先導地位,專長於為企業提供策略性的人力資源管理解決方案,其客戶包括《財富500》中75%以上的公司。2001年度全球的營業額為15億美元,於全球三十七個城市當中,共設有八十五個辦事處,全球有一萬二千多名顧問人員,總公司設於美國伊利洛州的林肯林郡。在大中華區,翰威特是目前規模最大、資歷最深的跨國咨詢公司。
15、清華九略管理顧問 http://www.ninesage.com 九略管理顧問公司源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是伴隨著中國管理咨詢行業的產生與發展而不斷成長壯大的專業管理顧問公司。依託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專業背景和人才優勢,憑借對多年企業管理咨詢經驗的總結與提練,九略已成為國內最具實力的管理咨詢公司之一。為企業提供企業發展戰略、企業運營系統、企業變革管理三個層面的咨詢與內訓服務。
16、普華永道 http://www.pwcglobal.com/cn/chn/main/home 普華永道國際會計公司由原普華國際會計公司(Price Waterhouse)和永道國際會計公司(Coopers & Lybrand)於1998年7月1日合並而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會計事務所,規模驚人,分布在全球139個國家及地區的辦事機構1 183個,有155,000名員工和9,000個合夥人,2001財年的營業收入為223億美元。其總部現在百慕大注冊。公司的主要業務具體有五大方面:保證及企業咨詢服務、商業程序外包、財務咨詢服務、全球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服務。
17、惠普 http://www.hp.com 惠普咨詢是全球性的業務集成商。惠普在全球擁有6000名以上提供本地服務的咨詢顧問。主要提供金融服務、網路服務提供商服務、CRM和電子商務、IT 服務、擴展製造業服務。
18、貝恩 http://www.n.com Bain & Company創立於1973年,總部位於波士頓,全球著名的咨詢機構。其主要創始人威廉·貝恩早年就業於波士頓咨詢公司。在1973年貝恩帶領幾名咨詢顧問離開了波士頓公司,成立了貝恩公司。在1973年到80年代中期,貝恩公司的年增長速度為50%左右。在1998年,貝恩公司的擁有咨詢顧問近1500人,年營業收入在4.5億美元,客戶主要分布在60多個國家。公司的主要業務領域包括:戰略決策、電子商務戰略、客戶關系、企業成長、企業運作管理優化、供應鏈管理、組織與變革管理、兼並重組貝恩公司認為向客戶提供的應該是基於經驗為客戶擊敗競爭對手和爭取更多的回報率服務。他們的業務並不局限於任何單一的傳統產業,而是從眾多工業和商業模式中透視出獨到的觀點,客戶從他們那得到的永遠是最佳成效,而非一份報告而已。
19、美世咨詢 http://www.imercerchina.com 美世人力資源咨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員工福利、薪酬和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2001年,偉世咨詢全球營業收入約為17億美元,2002年,"偉世咨詢"在全球同步更名為"美世咨詢",業務遍及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42個分支機構及13,000餘名員工為中國大陸的企業客戶提供更多、更直接的人力資源解決方案與薪酬數據。
20、智越咨詢 http://www.achieveglobal.com.cn 全球最大的專業培訓公司,一直致力於"商業技能學習與培訓",為企業及個人發展提供全面、專業、優質的管理咨詢和解決方案。已在全球54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員工總數達2,500多名。智越咨詢在中國同樣擁有頗具影響力的客戶群,共有70位專職和兼職顧問。擁有十餘年本地服務經驗,服務的客戶涉及通訊、高科技、信息技術、政府部門、醫葯製造和銷售、醫療服務、保險、金融、製造業、交通運輸、零售業。
21、奧美公關國際集團 http://www.ogilvy.com.cn 全球最大的傳播服務公司之一,為眾多世界知名品牌提供專業性的策略顧問和傳播服務。奧美於1948年由"現代廣告之父"大衛·奧格威(David Ogilvy)在紐約始創。如今,奧美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國際集團,提供多方面的傳播服務,如廣告、顧客關系行銷、公共關系、互動行銷、促銷和視覺管理等。作為世界十大傳播公司之一,奧美在2000年的營業額達88億美元。目前,奧美在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設有359個辦事機構,並擁有10,000多名富有才乾和創新思想的專業人士。奧美將本地文化背景及其自身的國際網路有機結合起來,在幫助客戶保持其國際品牌一致性的同時,為其提供符合當地需求的傳播策略。
22、凱捷安永 http://www.cn.cgey.com 凱捷安永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咨詢,技術及外包服務公司之一。致力於幫助企業實施成長戰略及合理運用最新技術。公司在全球擁有超過50,000名雇員, 2002年度全球年收入為 70.4 億歐元。在亞太地區,擁有約1,500名員工,並在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日本和新加坡設有覆蓋廣泛地區的眾多辦事處。
2. 中國人成為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費群體,國人怎樣思考
龐大的奢侈消費市場 奇特的境外購買現象
歐美經濟低迷,全球主要市場奢侈品需求不足,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中國買家強勁的購買力,越來越多的奢侈品品牌將目光轉向中國。
2012年「十一黃金周」7天,中國人出境消費奢侈品累計約38.5億歐元,同比去年黃金周境外奢侈品消費總額增加了14%,加上黃金周期間境外隱形消費與奢侈品服務業消費,總計超過60億歐元。
貝恩公司2012年底發布的《2012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按國籍劃分,中國人已成為全球第一的奢侈品消費群體,2012年中國人奢侈品消費總額達3060億元。
但是,在中國奢侈品消費額連年創造新紀錄的同時,一個令人關注的現象是,這一快速增長的新市場並非全在中國內地市場實現,2012年60%以上是在境外市場實現的。
中國奢侈品消費增長迅猛
雖然2008年開始的全球經濟危機在某些地區,特別是歐洲,並未顯示出多少緩和跡象,但奢侈品行業整體而言自2010年以來一直在穩步復甦,其中,中國市場的表現最為「搶眼」,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扮演了「拯救」歐洲奢侈品業的角色。
2012年以來,全球經濟疲軟、富豪資產縮水,奢侈品行業進入新的低谷期,然而,亞太經濟區活躍性依舊凸顯,中國成為全球奢侈品快速增長的領軍市場。
「中國黃金周和春節不再像以前一樣,全家一起吃個團圓飯就完事,越來越多的家庭具備出國遊玩過節的能力。」全球化與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說,隨著出國旅遊人數在過去10年大幅增加,每年幾千萬人好多都是第一次出國,再加上送禮文化的盛行,奢侈品消費規模在成倍的迅猛增長,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增長最快的市場。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已達到1410億元人民幣,2009年增長至1556億元人民幣,2010年再次大幅度提高,並且提高中約有67%來自新增消費者,這說明增長的趨勢仍將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事實證明,過去幾年,中國奢侈品市場正在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強勁增長,2011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年度總體增幅在25%-30%之間,2012年奢侈品銷售額達到3060億人民幣,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場。
貝恩公司指出,在歐元匯率走低和境外旅遊升溫刺激下,中國消費者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費群體,買走了全球1/4的奢侈品,中國購物者正推動全球奢侈品行業創下自2008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連續第三年強勁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2012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群體,佔全球購買量的25%。歐洲人降至第二位,佔24%;美國人佔20%,日本人佔14%。
不過,世界奢侈品協會2012年公布的財務報表顯示,去年全年營業額同比增長30%的部分在華奢侈品牌,在2013年春節期間卻下降10%,調查發現:在北京、上海、重慶、深圳的主要奢侈品門店,除個別暢銷商品外,仍然有著較高的總量庫存,而在2012年春節期間,無論個人消費、公司禮品采購等對大多奢侈品牌門店收益貢獻通常可達60%以上,由此看來,2013年國內奢侈品市場高端部分仍將面對困難的一年,而高級腕錶、筆、眼鏡、腰帶等男性顯著奢侈品萎縮明顯,2013年尚未看到恢復跡象。
眾多奢侈品牌看好中國市場
《世界奢侈品協會中國出境消費心理趨向報告》針對2012年「黃金周」期間主要奢侈品區域的消費者進行了群體抽訪調查,大多數被訪者認為黃金周是和家人到境外購物的最好時機,九成人士表示出境購買奢侈品是主要目的之一。
貝恩表示,遊客構成2012年全球奢侈品購買量的40%,而其中以中國遊客的貢獻最大。中國遊客構成歐洲奢侈品購買量的1/3,幫助該行業在金融危機中仍保持增長,2012年歐洲市場的奢侈品銷售額預計將增長5%,至750億歐元。
正是中國消費者的強大購買力,使得很多奢侈品品牌將目光投向了這里。2012年,美國著名房車品牌Airstream攜品牌「飛雲」在上海發布其最新中國規格車型,宣布正式在中國上市,售價在100萬人民幣左右。據經銷商介紹,這一款屬於拖掛式房車的入門級別,在美國的定價大約為10萬美元左右。品牌瞄準了上海、浙江、安徽等長三角地區的消費市場,並同時在中國推廣美國的房車文化,這位李姓經銷商表示:「我們判斷未來幾年中國的房車市場會出現成倍的增長,因此會將重點瞄準這里。2013年公司的消費目標是50輛即5000萬人民幣,2014年預計會達到200輛」。
不過,節約風也正在不斷刮向這一市場,部分消費呈現走弱態勢,部分品牌放緩了在華擴張的步伐。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奢侈品消費在華增速明顯放緩。瑞士鍾表工業聯合會早前發布的數據就顯示,2012年年底,由於一些「特定」的政治因素,中國消費者需求開始冷卻,2012年對中國大陸出口明顯放緩,從同比出口額增長50%以上直接下降至僅增長了0.6%,遠低於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市場同期6.8%、18.4%的增速。
價差致奢侈品消費外流加劇
在中國奢侈品消費額連年創造新紀錄的同時,一個令人關注的現象是,這一快速增長的新市場並非全在中國內地市場實現,2012年60%以上是在境外市場實現的,受歐洲經濟低迷影響,歐元的貶值繼續拉大海內外奢侈品價差,隨著出國游猛增,中國人奢侈品消費出現「牆外開花」的繁榮景象,奢侈品消費外流狀況加劇。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2年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國重點監測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約為800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左右。雖有增長,但來自中盈國際的報告顯示,這一增幅是2007年以來,十一黃金周的最低增速,也是近三年來,春節和十一兩大黃金周中增速的最低水平。一邊是國內消費增速開始出現下滑,另一邊是境外消費大幅增加。
貝恩發布《2012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增速從2011年的30%放緩至7%左右,但境外的奢侈品消費支出卻增長31%,中國消費者在海外的奢侈品支出佔中國消費者奢侈品總支出的六成以上。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李飛表示,僅從2008年和2009年的數字就可以看出問題的嚴重性,在2008年1410億元的消費總額中,境外消費(包括香港和澳門)為808億元;在2009年1556億元的消費總額中,境外消費(包括香港和澳門)為872億元。環球退稅公司在2010年年初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遊客在法國購買的免稅品總額達1.58億歐元,比排在第二位的俄羅斯多出0.47億歐元。
由於國人表現出的強勁購買力,近年來,針對中國人節日出境游,國外奢侈品商家也做足了噱頭開拓市場,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據了解,美國在2012年加快了辦理簽證的速度,英國邊境管理局也從2012年4月啟動了網上簽證申請預約,也在加快簽證速度,對所有國家及奢侈品牌來說,中國人在海外的消費地位已經開始變得極其重要。中國的「黃金周」假期已經成為境外奢侈品市場每年期盼的重要節日,而服務中國遊客也成了境外奢侈品商業的重點。
海外代購亂象叢生 亟盼政策組合拳
在人民幣升值、品牌商維持形象在國內打折力度小、稅制、運輸成本較高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發現,奢侈品海內外價差已經超過50%,導致海外代購和購物紅火,不僅導致大量消費外流,更產生了眾多亂象。
專家認為,奢侈品價差與稅率有一定關系,但僅僅依靠降低關稅等手段很難真正解決價差問題。想要引導消費迴流、刺激內需並保障稅收不外流,還需要從穩定人民幣匯率、發展壯大百貨零售業、逐步調整稅制等方面著手,讓奢侈品消費逐步回歸「國內」。同時,還要倡導節約的風氣,讓「禮」性回歸重「意」還非重「利」的本意。
多因素致使消費外流加劇
造成消費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奢侈品的內外巨大價差。商務部2011年的調查顯示,手錶、箱包、服裝、酒、電子產品五類產品的20種品牌高檔消費品,內地市場價格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
專家認為,產生價差的原因多種多樣,「稅制」只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中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稅法專家倪勇軍也認為,關稅下調對價差的作用不會太大,關稅在奢侈品價格中所佔比重不是特別大,由於稅率不高,「在有限的稅里再做一個有限的降低,對總體價格來講效果仍然是有限的。」
專家指出,產生價差的原因還包括:其一,人民幣的大幅升值。國際奢侈品專家、復旦大學教師盧曉介紹,2005年以前奢侈品海內外的價差並不明顯,在20%以下,當時代購也並不紅火,利潤和銷量都不高;2006年以後,隨著人民幣對歐元、美元的大幅升值,這一價差才被逐漸拉大,代購漸漸紅火。人民幣購買力的大幅增加,成為奢侈品海內外價差的主因。數據顯示,2006年初,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8.07左右,2012年11月,這一數據變化至6.3左右。也就是說,6年間,人民幣兌美元大幅升值。
其二,奢侈品牌維持「高端形象」。在國外很多奢侈品品牌大多採取的是經銷商模式,2008年金融危機後,歐美很多奢侈品牌的經銷商紛紛遇到庫存眾多、現金流斷鏈的風險,經銷商為了消化庫存,競相加大折扣力度,大量傾銷藉以回收資金。
而在我國,由於沒有強有力的百貨零售業作為支撐,很多品牌採用的都是直營店模式。品牌的抗風險能力更強,為了維護自己的高端形象,打折的力度比較小、積極性也比較差。盧曉說,不少奢侈品牌在華採取直營店模式或「飢餓營銷」策略,這使得歐美打折時中國奢侈品價格卻「獨樹一幟」、「悍然不動」,還在國內造成供小於求的「假象」。
平行市場致海外代購亂象橫生
盧曉認為,在不同地方生產,運輸、保險等費用不同,導致價差在10%-15%之間是比較合理的;如果價差超過20%,必然產生平行市場,誕生走私、代購等行為;而我國的現狀是與國外價差遠在20%以上,代購必然猖獗。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483億元,較去年漲幅82.2%,預計2013年這一數據有望突破700億元。驕人的數據背後,是目前向海關申報的情況很少、完稅的情況更少的現狀。
2月25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就一起淘寶店主境外代購大量商品偷逃稅款的走私案作出一審宣判,認定兩名被告人犯走私普通貨物罪。
而為了買到相對便宜的代購貨品,中國消費者承擔著多重風險。一些代購產品沒有過正常的報關和檢驗檢疫程序,質量難以保證。2011年12月,日本食品巨頭明治因部分奶粉檢測出放射性同位素銫並召回時,通過海外代購渠道進入中國的奶粉就不在召回之列。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認為,網路代購消費者的風險是「雙重」的。一方面,以個人郵遞方式入境的產品未經質檢部門檢驗,質量缺乏保障;另一方面,「海外代購人」、代購網站和消費者都面臨涉嫌逃稅的法律風險。
由於海外代購的購買行為發生在海外,如果買賣雙方發生糾紛,法律管轄、消費者維權都應在海外進行。由於渠道並非官方,消費者有可能會吃「啞巴虧」;再加上調查難度高、取證難、成本高等因素,維權比較艱難。
此外,代購商品也真假難辨。雖然很多代購商家都號稱代購產品接受「專櫃驗貨」,但這一口號只是「看起來很美」。不少奢侈品牌的客服均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公司在國內的專櫃均不提供驗貨服務,如果消費者想判斷一款產品是否真實時,只能「帶著產品自己到櫃台目測」。
亟須政策「組合拳」回籠消費
專家認為,想要真正回籠消費,需要採取穩定人民幣匯率、打造「原產地形象」和增強百貨業競爭力等手段。
盧曉認為,穩定的匯率對於實體經濟的發展也大有裨益。雖然升值會使得企業和個人在國外的購買力增加,但其不利因素也顯而易見。而且升值可能會加劇人民幣「外升內降」的局面,也將消費力進一步外推。因此,人民幣匯率應盡量盯住美元在一定位置上,不冒進升值。
而且,可以有步驟地下調關稅,適時調整消費稅稅目,同時增加免稅試點,打造中國的「購物天堂」。世界奢侈品協會中國代表處首席執行官歐陽坤建議,可以多做免稅店的試點,所有國家吸引旅遊最原始的都是發展免稅事業,例如法國是整體退稅;建議在青島、大連、上海等方便運輸的臨海城市考慮免稅試點。
專家指出,只有增強高端零售業的競爭力和專業運作經驗,才有可能改變奢侈品直營打折難、經銷流通成本高的「兩難」尷尬局面。因此應積極培養境內的奢侈品銷售渠道,扶持和增強零售業的競爭力。
盧曉說,國內品牌進商場要租櫃台、向百貨店交管理費、上貨費等,導致百貨業不去提升屬於主業的管理水平,而是陷入到收取「渠道費用」的「副業」中去,管理水平參差不齊。而國際大品牌話語權極強,都是「百貨公司求奢侈品牌」。政府應扶持零售商加快發展,提升規模,加快連鎖化的發展,提高市場佔有率,完善布局,實施單店的強店策略,提升零售商的話語權。
此外,消費者的心態亦需調整,呼籲「禮」性回歸,杜絕浪費的「奢靡」風氣,讓送禮和消費回到傳統、淳樸的民風之中。業內人士說,從中央出台八項規定以來,社會腐化的風氣有所收斂,公務消費大大減少,送禮收禮也不那麼明目張膽了,傳遞出一種社會民風的正能量。鑒於很多奢侈品消費在我國用於送禮,因此應提倡「禮」性回歸,反對「禮品中的浪費」。
第一現場
境內境外,排隊購買
「謝謝中國!」這是近年來瑞士鍾表業常說的一句話,而贏得感謝的正是來自中國遊客驚人的購買力。
近日,來到了上海市國金購物商場,雖然是工作日的中午,但匯聚了古馳(GUCCI[微博])、路易威登[微博](LV)、愛馬仕(Hermès)、香奈兒[微博](CHANEL)等眾多奢侈品品牌的這里依然門庭若市。
這里有兩個地方值得關註:一是打折的標牌幾乎未見。在其他商場,滿減、促銷、清倉的標牌比比皆是,即使是此商場的其他樓層也標出「1折清倉等字樣」,而在奢侈品牌樓層,幾乎沒有一家品牌有打折的信息。記者咨詢了幾家品牌後均被告知,除非一次性購買十萬元以上,否則很難打折;即使購買了十萬元以上,折扣力度也非常小。
二是年齡層次也頗具特點。與國外很多奢侈品牌消費大多為中年人士不同的是,在這家商場的多個奢侈品專賣店中,既有40多歲的商務人士,也有20多歲的年輕女性,還有很多「拖家帶口」過來選購奢侈品的「家族」購買客,很多手上都提著剛剛購買的奢侈品。
在愛馬仕的專賣店觀察了近半個小時,有十幾位客戶前來試戴絲巾、試穿皮鞋等,包括一位40多歲的男子、一對年輕的夫婦等在內的三四位顧客最後都「滿載而歸」。
一位正在挑選絲巾的女性看起來和導購員非常熟稔,在挑選了十分鍾之後,她一口氣購買了三條絲巾,每條的價格都在4000元左右。「這次我要吸取前幾次的教訓,前幾次都是看中好幾條結果沒有全部購買,第二天來看同樣的花色就賣完了,後悔都來不及」。
不過,一些品牌銷售人員也表示,在反腐力度不斷加大的背景下,部分消費呈現走弱的態勢。
有專家指出,中國消費者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拯救歐洲,瑞士手錶、名牌時裝、珠寶首飾、香水皮具,伴隨著中國遊客不斷增長的消費能力和逐漸變化的消費觀念,許多國家以及奢侈品品牌對中國遊客的重視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曾走訪北京、上海等近日舉辦的各種奢侈品展,看到很多新的歐美品牌都首次在中國設置專櫃,表達出進入中國市場的願望。在2012年舉行的上海國際奢華生活博覽會上,匯集了100個頂級品牌,其中三分之一都是首次進入中國市場。
瑞士獨立製表人協會就攜旗下8個品牌在上海展出自己的訂制手錶,其中一些品牌已經在中國設立辦事處,擬進軍中國一線城市市場,普通款售價在20萬人民幣左右,定製款在40萬-60萬之間不等。
品牌「LANG&HEYNE」銷售主管就曾告訴記者,國內客戶已經越來越注重個性和訂制,對品牌的追求也越來越高。雖然品牌以前多在歐美和中國香港紮根,但現在更看好內地的消費能力。「我們未來會將亞洲的重心從日本、中國香港、東南亞一帶轉入中國內地,目前正在尋找經銷商。」
「每到聖誕季等購物狂歡季節,很多英國的百貨公司都擠滿了中國人」。長期旅居英國的中國人張女士介紹,在倫敦的博柏利(BURBERRY[微博])工廠店裡,即使沒有試衣間,也有很多中國遊客排隊購買,常常看到一個中國遊客挎著好幾只同樣款式的手提包。
張女士介紹,為了吸引中國人,包括英國的哈羅茲在內的很多大型商場都陸續安裝了銀聯消費終端機,香奈兒等專賣店還配備了中文導購員,為中國顧客提供了更多便捷的服務,也使得銷售額不斷攀升,一些媒體還創造出「北京鎊」這一詞語,用於形容中國人在境外消費的英鎊。「有著標志性LOGO的款式特別受歡迎,國內就認這個」。
3. 高分急求中國視頻分享網站(優酷土豆等)的發展歷史
優酷網發展歷程
領先的中國第一視頻網站多項業績戰果卓著
作為中國領先的視頻網站,優酷網經過一年多的迅速發力,現已成為國內網路視頻行業的第一品牌。自成立以來,優酷網秉承「快者為王」的產品理念,注重用戶體驗,不斷完善服務策略,其卓爾不群的「快速播放,快速發布,快速搜索」的產品特性,充分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多元化互動需求,使之成為國內視頻網站中的領軍勢力。
優酷網在過去的10個多月的時間里,在用戶基礎和視頻日播放量方面增加超過10倍,,如日視頻播放量已經超過七千萬,同時在技術架構、品牌認知和內容差異方面都卓有建樹,尤其在最近半年以來更是佳績不斷:
---2007年5月16日,優酷網與盛大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優酷成為盛大獨家游戲視頻支持網站;
---2007年6月5日,優酷網與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網站網路達成戰略合作;
---2007年7月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07年度(上半年)中國互聯網調查報告表明,優酷網深受用戶喜愛,在品牌認知度方面領先於同行業其他網站;
---2007年8月8日,「優酷狂拍客!中國一日24小時主題接力」啟幕,活動倡導「拍客無處不在」的都市新娛樂新時尚,並通過拍客明星的精彩演繹詮釋新「拍客」的視頻時代標簽內涵,成為2007中國網路視頻界的年度震撼之作;
---同年8月29日,優酷網入選 「2007年度Red Herring最具潛力科技創投公司亞洲百強」稱號,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視頻網站;
---2007年10月30日,優酷網與搜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在視頻領域展開深入共建,共同推進中國網路視頻產業的高速發展,傳播拍客文化;
---2007年11月,優酷網推出視頻上傳利器——「超G上傳」,首次實現了1GB視頻的順利上傳,打破了行業常規的200MB的限制,「快者發布」的產品理念得到充分印證。
除了在技術、產品、內容、品牌等層面取得驚人業績外,優酷網經過一年多的快速發展,現已經成為廣大用戶播放和分享全球各地視頻短片的集散地,同時也為眾多廣告主提供有效的互動營銷解決方案,廣告主包括各個行業的知名品牌,如戴爾、三星、盛大、福特汽車、瑞星、惠普、巨人互動等等。
與此同時,優酷網以其健康主流的價值觀和超大用戶量的影響力,打動了CCTV、中影集團、環球音樂、鳳凰衛視、上海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湖南衛視、江蘇衛視、山東衛視等多家電視台和權威影視音樂機構,開展了宣傳、推廣、徵集等各種合作,不僅幫助其節目極大的擴展了影響力,還開創性的實施了各種盈利模式的探索,深入挖掘影視音樂作品的潛在價值,以期達到版權合作雙方互助雙贏的局面。
2009年6月,優酷網將會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網路視頻合作媒體。
2010年12月8日,優酷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土豆網發展歷程
土豆網(Tudou. com)是中國最早和最具影響力的視頻分享網站,是中國網路視頻行業的領軍品牌,也是全球最早上線的視頻分享網站之一。土豆網於2005年4月15日正式上線,每天獨立用戶數超過2500萬,
每月1.5億用戶,擁有超過8000萬的注冊用戶。從土豆成立的第一天,我們相信的就是,「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我們的目標,讓富有創造力的節目的創造者和分享者們能夠自由地讓自己的節目在用戶面前出現,同時,也讓每一個用戶隨時隨地都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任何節目。
土豆網視頻內容廣泛,包括三大類:
網友自行製作或分享的視頻節目,例如播客和用戶原創視頻; 來自土豆眾多內容提供商的視頻節目,例如電影、電視劇和MV等等。土豆網與2500多家國內外知名的音樂廠牌、內容製作方、內容代理商和電視台建立了廣泛的深度合作。 土豆投資製作的節目,例如土豆攝線等等日播欄目及系列短劇
土豆網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廣告。2007年,土豆網推出了在線視頻廣告系統。該平台能夠幫助廣告客戶便捷的管理預算,並對目標用戶群進行基於數據分析的定向廣告投放。土豆網的廣告包括全屏展示的前貼片廣告、背景廣告等多種形式。目前,土豆網的客戶數量正在迅速增長,現有客戶包括阿迪達斯、福特、肯德基、聯想、摩托羅拉、耐克、百事、三星和索尼等眾多全球知名品牌。
2010年,在土豆網成立5周年之際,土豆網推出了為期三年的「全土豆計劃」,其中包括播客運營計劃、熱點頻道計劃、內容正版化計劃、攝線計劃、整合營銷項目計劃和土豆自製劇計劃六大板塊,多線並行發展。作為中國網路視頻行業的開山鼻祖,土豆網將繼續帶領整個行業進入高速發展的又一年。
4. 全球知名管理咨詢公司
美國媒體發布的全球咨詢公司50強排行榜,麥肯錫、波士頓咨詢、貝恩咨詢(MBB)是永遠的王者,完善的人才選拔體系、行業內深厚的洞察力、咨詢方式方法的創新從來走在行業前列,因此在行業聲望上得分仍遙遙領先於其他競爭對手,毫無懸念的占據了前三的位置。
位居前10位的公司如下:
1.McKinsey & Company (麥肯錫公司/管理咨詢)
麥肯錫公司是由James O』McKinsey於1926年創建的,同時他也開創了現代管理咨詢的新紀元。現在麥肯錫公司已經成為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在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84間分公司或辦事處。麥肯錫目前擁有9000多名咨詢人員,分別來自78個國家,均具有世界著名學府的高等學位。
2.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波士頓咨詢公司/管理咨詢)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是一家全球性管理咨詢公司,是世界領先的商業戰略咨詢機構,客戶遍及所有行業和地區。BCG與客戶密切合作,幫助他們辨別最具價值的發展機會,應對至關重要的挑戰並協助他們進行業務轉型。在為客戶度身訂制的解決方案中,我們融入對公司和市場態勢的深刻洞察,並與客戶組織的各個層面緊密協作。從而確保我們的客戶能夠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成長為更具能力的組織並保證成果持續有效。波士頓咨詢公司成立於1963年,目前在全球45個國家設有81家辦公室。
3.Bain & Company (貝恩公司/管理咨詢)
貝恩公司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管理咨詢公司,基於「咨詢顧問為客戶提供的是結果,而非報告」的理念,為客戶提供戰略、運營、技術、組織以及兼並購方面的專業咨詢業務。貝恩在全球有超過 2200 人的專業咨詢顧問團隊,用客戶的業績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貝恩致力於幫助企業提高業績,與企業管理層並肩戰斗,戰勝競爭對手,獲得顯著而持久的經濟效益。把企業看作一個完整、密切相關的整體。幫助企業尋找投資機會,以期更快更高的收益和更持久的成長。幫助企業做出戰略、組織、運營、技術和並購等重大決策。如果合適,貝恩還進一步幫助企業決策-這意味著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當與那些對現狀不滿的客戶合作時,貝恩才是最成功的。
4.Booz & Company (博斯公司/管理咨詢)
自上世紀90年代進入大中華區市場以來,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博斯公司在本土積極擴展規模以滿足客戶需求。如今我們在上海、北京、香港和台北都設有辦事處,為跨國公司、本土企業以及政府機構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運用各行業和領域的專業知識,我們對工作全情投入,致力於為大中華區每一位客戶提供可行的建議和全面的支持。秉承客戶至上的理念,我們的咨詢顧問效率高而務實,孜孜不倦地為客戶尋求最佳解決方案;隨時樂於與客戶攜手合作,共同創造持久的佳績。
5.Deloitte Consulting LLP (德勤咨詢/財務)
德勤咨詢是全球頂級的咨詢公司之一,其下擁有戰略與運營、人力資源咨詢、技術咨詢等業務板塊。2013年初,德勤咨詢的戰略與運營部門還在全球范圍內收購了知名戰略咨詢公司摩立特集團。
6.Monitor Group (摩立特集團/管理咨詢)
1983年摩立特集團成立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劍橋市。作為全球領先的戰略咨詢公司,摩立特憑借強大的理論資源與獨特的客戶服務方式,迅速成長為世界頂尖的戰略咨詢公司,贏得了來自業界與全球各行業知名企業的共同認可與一致好評。
7.PricewaterhouseCoopers LLP (普華永道/會計服務)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是世界上最頂級的會計師事務所。1998年,他的兩個前身——普華會計師事務所和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在英國倫敦合並成為了如今的普華永道。普華永道在2008財年獲利約280億美元,它的雇員超過146,000人,遍布150個國家或地區。在福布斯全球排行榜上,普華永道位列全球私人企業的第三名。普華永道也是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與其並列的其他三大所分別是畢馬威、德勤和安永。
8.Mercer LLC (美世咨詢公司/人力資源服務)
美世咨詢公司:世界上最大的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機構1975年起,偉世正式成為威達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2002年,公司更名為美世人力資源咨詢公司。換句話說,美世咨詢是美世咨詢集團的一分子,而美世咨詢集團則是共同隸屬於威達信集團(MMC)的四個實體之一。MMC是一家每年營業收入達到100億美元的國際專業服務公司。除MMC和美世以外的另外兩個實體是達信保險顧問公司——全球風險管理與保險咨詢服務業的龍頭企業和Putnam投資管理——全美最大的投資管理公司之一。
9.Ernst & Young LLP (安永/會計服務)
安永是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公司是19世紀50年代一系列兼並的產物。1989年,原八大會計事務所之中的Arthur Young及Ernst & Whinney之間的兼並造就了現在的Ernst & Young。主要的業務部門包括:審計與鑒證,稅務咨詢與籌劃,財務咨詢。
10.Oliver Wyman (奧緯咨詢公司/管理咨詢)
Mercer Oliver Wyman是全球領先的專注金融行業策略和風險管理的著名咨詢公司。公司成立於2003年4月,由Oliver, Wyman & Company(成立於1984年)和Mercer Inc.的金融服務戰略與精算部門合並組成,現在是Marsh & McLennan Companies, Inc.(MMC)旗下的一家公司。公司現有650名員工,分布於北美、歐洲和亞洲的12個國家的25個分支機構。憑借在金融行業積累的廣博的專業知識幫助客戶解決日益復雜的經營挑戰。作為金融服務行業發展的重要參與者與觀察者,奧緯的客戶涵蓋了全球100家最大金融機構的80%。
中國用戶熟悉的其它公司排名為:
Accenture(11位)、KPMG(13位)、A.T. Kearney(16位)和Capgemini(23位)
5. 探險家的故事300字
我探索,故我成功
上帝總是愛和人們開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當你克服重重困難、躊躇滿志地准備擁抱勝歉利的時侯,卻猛然發現自已又回到了起點。此刻倘能坦然面對,必定心懷一個信念——「下一個蘋果正等特著我!
科學的探索之路充滿曲折與荊棘,探索的過程也就無比艱辛,惟有具備堅強的意志、超人的毅力和博大的胸懷者,方能在一次次的失敗與挫折中不斷完善,最終走向成功。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一例。他為了尋找做燈絲的最佳材料,曾經做了無數次實驗,他用過普通的金屬絲線,還用過其他許多材料,可結果都歸於失敗。有些人因此而嘲笑愛迪生,認為他做了這么多實驗,一點價值也沒有。而他卻坦然地笑笑說:這些實驗的價值就在於告訴後人,這些材料都不適合做燈絲,可以使後人避免重復失敗,這離成功不是更近一步了嗎?的確,生活中任何一次探索,從本質上講,都是成功。
不僅科學的探索如此,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還記得1993年一個叫蒙特卡洛的地方嗎?還記得薩馬蘭奇向世人宣布結果的情景嗎?還記得澳洲人喜極而泣,緊緊擁抱的情景嗎?還記得12億中國人當時的極度失望嗎?一個即將到手的蘋果就這樣突然墜落了。自從1993年北京申奧敗給悉尼後,國人便刻骨銘心地記住了上面的每一個細節,我們不得不承受這失敗的打擊。但是,失敗沒能冷卻中國人的申奧熱情,挫折沒能阻止龍的子孫探索的步伐。正視失敗,勇於探索,不屈不撓,正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中國人在知道200O年奧運會主辦權的「蘋果」不屬於自己後,便移動梯子,自標指向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這只「蘋果」我們卧薪嘗膽,完善自己,扛起「新北京、新奧運」的大旗,終於在2001年圓了申奧夢。回顧昨天,在1993年的「世紀申奧」活動中,悉尼、北京還有那屬於全人類的奧林匹克,其實都是贏家!
失敗後的不斷反省,不斷探索,使我們摒棄了浮躁和對形式的過於專注,走向了成熟。最終我們不僅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而且還使中華民族的自信心空前高漲,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增強。
綜上所述,在追求與奮斗的旅途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遭遇挫折、失敗,但挫折有挫折的價值,失敗有失敗的意義,成功最終屬於不懈探索的人。我探索,故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