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我不懂,有些股票代碼前面加G是什麼意思
G股,已經完成股改的股票。
關於股改:
中國改革開放已經有了25個年頭,在這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時間里,中國人對經濟建設的認識已經發生了徹底的變化,市場經濟意識已經在他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要問為什麼大股東要回收或增持上市公司法人股,我想就連上未成年的孩子,也都能馬上回答出「他們為了賺錢」這樣的話。「賺錢」這個詞說起來有點粗俗,用個更書面點的話形容,就叫做「追求超額收益」。那麼,通過購買法人股就能追求超額收益嗎?20世紀末的中國遍地是黃金,到了21世紀了,天上還有掉餡餅的好事情嗎?無庸質疑,股改確實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給了很多人把紙上富貴轉化為現實財富的機會。正因如此,只有獲得更多的籌碼,才能讓股改帶來的收益更明顯。從這個角度,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大股東要急忙收購法人股了。這正是因為,這些原來只是用數字表示的法人股,在股改之後,馬上就能變成真金白銀。有點像安徒生的童話,是嗎?可這發生在我們的身邊。至此,我們不禁又要問,股改到底是為了什麼?
從官方角度來看,解決股權分置是關繫到中國股市未來發展的大事,順利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才能提高中國證券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才能讓中國股市起死回生。從單個上市公司的角度來看,解決股權分置可以進一步實現同股同權,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但對於投資者呢?投資者得到了什麼?首先,股改並不能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公司還是那個公司,資產也還是那些資產。其次,股改並沒有使投資者得到超額補償。雖然各公司都詳盡辦法出各種不同的對價方案,以取悅投資者,但我們應該看到,對價只是對流通股股東以前投資成本的一部分返還,並不能彌補投資者多年的虧損。那麼投資者到底得到了什麼?應該說得到了一個概念??G股的概念,讓大家多了一個炒做的題材;另外,多了一個信念??政府必定救市的信念,讓大家恢復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對於股改,我想中國政府真的是有點迫不得已,其實非流通股不流通又有何妨?只是市場不答應。假使不給補償,股市就一路下行,投資者就看不到股市的希望。於是,在股改這場討價還價的戰爭中,投資者勝利了,股改進行了,補償拿到了,但這卻偏偏又給了很多心術不正的人以機會。
股改進行勢在必然,不能因為一些小小的問題就推倒重來,任何制度下都會有一小部分人通過投機而獲利。我們不反對非流通股大股東通過增持法人股來獲取利益,但是這又是一場戰爭,是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之間的一場戰爭。我們希望這場戰爭能以大家雙贏而告終,但在利益的驅動下,誰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誰都希望損傷自己的利益,這就是市場經濟。作為市場的監管者,不能通過過多的行政手段去干涉這場戰爭,但是保證這場戰爭的公平環境,是監管者的職責,希望相關法規盡快出台,給市場一個公平的舞台。至於股改誰獲得的利益最大,要由市場機制說了算。
㈡ 股票名稱前帶有G是什麼意思
股票前面加個「G」,表示該股票已經完成了股權分置改革。
至於有沒有版風險,這就要因股而異權了,因為到最後所有的股票都要進行股改,但是股票並不是所有的都是好股票,有的風險大,有的風險小,所以前面加個G字,只是一個符號而已,並不能說明它的風險大小。
㈢ 股票前加G是什麼意思
上市公司凡遇股權分置改革實施後復牌,將對該股的漢字簡稱冠以G標記。這意味著將出現一個股改概念股票———G股。
G 是「股改」的GUGAI頭一個英文字母,G股就是已經完成股改的公司股票,為了區別未「股改」的公司股票在前面加個「G」字。如G三一,G金牛等。權威人士表示,標示"G股"的出發點是區分完成股改和未完成股改的兩類公司,便於對完成股改的公司實施再融資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G股"的設立,表明了證監會的政策意圖。"不解決全流通就不能進行再融資"的規定,也讓更多的上市公司紛紛上報股改方案。在42家第二批試點公司中,至少有宏盛科技、中孚實業等10家公司提出再融資方案,約佔四分之一。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英漢證券投資詞典》的解釋為:中國股市特有名稱。指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後恢復上市交易的公司股票。
㈣ 股票中G開頭的是什麼意思
G 表示「股改」
G股就是已經完成股改的公司股票(股東大會投票已通過),為了內區別還沒有進入股改程序容的其他公司的股票,在其名稱前面加個「G」字,以示告知
G開頭的股票是指2005年證券市場進行股權分置改革之後,為了區分已經股改和未股改的股票而在原來的股票名稱前面加的識別字母,在2007年後由於大部分股票已完成行股權分置改革,就恢復正常的名稱了。千層金配資平台
㈤ 股票前面有個G是什麼意思
G 是「股改」來的GUGAI頭一個漢語拼源音字母,G股就是已經完成股改的公司股票(股東大會投票已通過),為了區別還沒有進入股改程序的其他公司的股票,在其名稱前面加個「G」字,以示告知。待全部公司股改完畢,就會取消,也就是未來的「全流通」。
㈥ 股票前加一個G是什麼意思啊
gold黃金簡稱G, 表示股票是「金」股
㈦ 股票之前加的"G"是什麼意思譬如「G東北」謝謝!
完成了股改的上市公司名稱前面加G以示區別。
但完成了股改的上市公司大股東,雖然名義上成為了流通股,但在一定的時間內還不能賣出,賣出還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大股東自己承諾幾年內不賣出,或大股東自己承諾股價在多少錢的情況下不賣出自己的股票。
㈧ 請問現在的股票名稱前加個G是什麼意思
沒錯,就是股改後的准全流通股。GUGAI的頭一個字母。
有點傻是嗎?
呵呵!
㈨ 股票名稱前的G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這個股票已經進行了股權分制改革。
所謂股權分置,是指A股市場上的上市公司的股份分為流通股與非流通股。
股東所持向社會公開發行
的股份,且能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稱為流通股;而公開發行前股份暫不上市交易,稱為非流通
股。這種同一上市公司股份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權分置狀況,為中國內地證券市場所獨有。
股權分置不能適應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要求,必須通過股權分置改革,消除非流通股和
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異。股權分置改革是為了解決A股市場相關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問題而採取的舉
措。
(9)股票前加g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股權分置的由來和發展:
股權分置問題的形成。我國證券市場在設立之初,對國有股流通問題總體上採取擱置的
辦法,在事實上形成了股權分置的格局。
通過國有股變現解決國企改革和發展資金需求的嘗試,開始觸動股權分置問題。1998年
下半年到1999年上半年,為了解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資金需求和完善社會保障機制,開始進
行國有股減持的探索性嘗試。但由於實施方案與市場預期存在差距,試點很快被停止。2001年6月
12日,國務院頒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也是該思路的延續,同樣由於市
場效果不理想,於當年10月22日宣布暫停。
作為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一項制度性變革,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正式被提
上日程。2004年1月31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
見》明確提出「積極穩妥解決股權分置問題」。
㈩ 股票:上市公司前面的G是什麼意思
股權分置改革期間,為了區別已經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和尚未股改的公司,就在完成的公司簡稱前加G。
股改股---將股票已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股票.G--股改股拼音簡稱.
1、大部分上市公司,並不是它的所有股份都上市流通交易,有很大部分或極大部分是不上市的非流通股.而非流通股往往掌握在公司經營決策者手裡.
2、如此,就造成了經營決策者其實可以不管公司的經營情況好壞,先把公司里的資金用種種方法轉移,他們已經拿到錢了(包括流通股民的錢).公司完了就完了,他們手裡的股票值不值錢無所謂.到股市上圈錢就這意思.而流通股東(即一般所謂的股民),公司完了,股票不值錢了,就完了,賠了.
3、當然公司經營情況如何,決策者、參與經營者最清楚,他們可以及時處理手中的股票,而一般股民往往不了解或入套.
4、從原理上來講,股權分置對股市不是危害.國家加快股權分置以及試點,其實算股市一利好消息.股權分置就是:通俗地說,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東手中的股票所享有的權利不對等,也就是不一樣.目的是為了讓流通股股東手中的股票風險更小,更值錢.
5、從試點公司來看,也就是非流通股東拿錢出來分給流通股股東.但分得不夠,無異於杯水車薪.對股市影響不太大.
6、但總得來說,大面積試點或推廣到所有上市公司(全流通除外),對我等股民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