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外匯匯率的差價
外匯匯率是指一個國抄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我們做外匯交易賺取的主要利潤是匯率現在的比價與未來比價之間的差價。而有些匯友卻拾芝麻丟西瓜,過於注重貨幣的利息收入,為此有時還會逆勢而為,出現虧損。利息收入多少無所謂,是「小錢」,匯率差價才是我們爭取的「大錢」。
有的匯友認為外匯匯率漲勢或者跌勢與現狀不符合,脫離了實際,所以不肯去交易。在外匯市場中有一句話「重勢不重價」,價格上漲為「天價」也會有人去買,價格跌到「地價」,依然有人會去做空。所以我們需要關注趨勢,如果趨勢夠強,就繼續順勢而為。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外匯市場中說了算的是「錢」,有了錢,匯率推到天價、砸到地價都是合理的。
Ⅱ 中行個人外匯買賣價差:鈔轉匯(IP)
是這樣的,你匯到國外需要以匯戶的形式匯出。你賬戶裡面有現鈔,要先幫版你轉換成現匯。
我剛查了中權國銀行18:39:14發布的外匯牌價,現匯賣出價是623.9,現鈔買入價是616.42,按這個價格算下來:
(1)先把你的美元現鈔換成人民幣:
因為你的是美元現鈔,所以2043.89*6.1642=12598.95,你的美元現鈔兌換成人民幣是12598.95元。
(2)把12598.95元兌換成美元現匯:
12598.95/6.239=2019.39,現在你賬戶上有美元現匯2019.39美元。
(3)個人外匯買賣價差:
2043.89-2019.39=24.5美元
所以以後在沒有現匯的情況下,最好先購匯,再向境外匯款。鈔轉匯需要兌換兩次,而購匯只需要兌換一次。這樣說應該比較能理解了吧?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再問哈。
Ⅲ 外匯買賣差價的原因
外匯買賣有差價,是受到外匯市場上供求關系的影響。還有就是受本國幣值的影響。在直內接標價法中容,如果本幣升值,外匯則下降。反之,本幣貶值,外匯升高。還有人們的心理預期影響外匯的供求,各國的通貨膨脹率的高低也決定外匯買賣的高低,所以外匯買賣就產生了差價。
銀行買入價是指銀行買入基準貨幣的報價。銀行賣出價是指銀行賣出基準貨幣的報價。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價代表銀行承擔風險的報酬。交易頻繁的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等,買賣差價相對較小,而一些交易清淡的幣種差價就比較大。
Ⅳ 同一種貨幣不同銀行的外匯買賣差價
我國匯率並不是由是市場主導的,而是國家統一規定的固定匯率
Ⅳ 什麼是外匯買賣價差
賣價和買價之間的差。
一般銀行實盤在30個點,保證金在10個點。國外的在3個點附近
Ⅵ 外匯買賣差價的原因有哪些
外匯買賣有差價,是受到外匯市場上供求關系的影響。還有就是受本國幣值的影響。在直接回標價法中,如答果本幣升值,外匯則下降。反之,本幣貶值,外匯升高。還有人們的心理預期影響外匯的供求,各國的通貨膨脹率的高低也決定外匯買賣的高低,所以外匯買賣就產生了差價。
銀行買入價是指銀行買入基準貨幣的報價。銀行賣出價是指銀行賣出基準貨幣的報價。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價代表銀行承擔風險的報酬。交易頻繁的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等,買賣差價相對較小,而一些交易清淡的幣種差價就比較大。會計課程可以到www.gaon.com學習。
Ⅶ 工行個人外匯買賣業務的「先買入後賣出」和「先賣出後買入」有關系嗎
先買後賣和先賣後抄買是個人賬戶外匯買賣的兩種交易類型,兩種交易相互獨立,分別操作:
先買後賣是指客戶先買入某種外匯,再賣出已買入外匯的交易,預期未來幣值上升可選擇先買入後賣出交易,通過低買高賣獲取價差收益。
先賣後買是指客戶首筆以美元為保證金賣出某種非美元外匯,然後在賣出的金額內部分或全部買入該外匯的交易,預期未來幣值下降可選擇先賣出後買入交易,通過高賣低買獲取價差收益。
(作答時間:2020年3月20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Ⅷ 買入-出售比率是什麼意思
匯率專用名詞,買賣差價率,即買賣差價相對於買入價的百分比,指出售期權與買入期權交易量的比率,用作評估市場的投資氣氛 。外匯銀行等金融機構買賣外匯是以營利為目的,其賣出價與買入價的差價就是其收益,因此銀行的外匯賣出價必然高於其買入價。一般買賣之間的差價率約在1‰~5‰之間不等。買賣差價率的計算公式是:買賣差價率= (賣出匯率-買入匯率)/買入匯率×100%Bid-ask margin =(ask price-bid price)/ask price×100由於國際間牌價數字的標價排列總是前一數字小,後一數字大,因而在不同的標價法下,買賣價的排列順序也就不同。在直接標價法下,匯價的前一數字為買入價,後一數字為賣出價。如在日本東京外匯市場,USDl = JPYl08.05—108.15,則USDl = JPYl08.05是銀行買入美元的價格,USDl = JPYl08.15是銀行賣出美元的價格。對於直接標價法,以本幣表示一定單位外幣的數值越小,反映外匯越便宜;數值越大,則外匯越貴。同理,在間接標價法下,匯價的前一數字為賣出價,後一數字為買入價。如在美國紐約外匯市場,USDl = HKD7.7330—7.7335,則銀行買入7.7335港元需付出1美元,而賣出7.7330港元收入1美元。對於間接標價法,數值越小,表明外匯越貴;數值越大,則外匯越便宜。
Ⅸ 買賣外匯賺差價犯法嗎
如果私自買賣外匯、變相買賣外匯、倒買倒賣外匯或非法介紹買賣外匯數額較大的,由外匯管理機關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金額30%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私自買賣外匯、變相買賣外匯、倒買倒賣外匯或非法介紹買賣外匯數額較大的,由外匯管理機關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金額3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違法金額30%以上等值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Ⅹ 銀行提供的外匯買賣是怎麼收取買賣差價的
你指的銀行提供的外匯買賣,應該是指的實物貨幣交換吧,就是你持有美元或者人回民幣等,去兌換答另一個貨幣的過程吧。
如果是這個過程,銀行在提供貨幣匯率的時候是提供兩個報價,如果考慮到鈔和匯的因素,會提供4-5個報價,分別是現鈔買入價、現鈔賣出價、現匯買入價、現匯賣出價,中間價,無論是現匯還是現鈔,都會有買入價和賣出價,這兩個價格中間有一定的距離,也就是價差,這部分錢就是銀行的成本,也就是銀行獲得利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