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在2015年發生了什麼為什麼目前滬深最低的那些股票全都是在2015年五月左右跳崖式下跌
熔斷制開始實施引起的效益,15年上半年還是牛市下半年就開始跌跌。
2. 什麼原因導致2015年A股發生股災呢
經歷過2015年股災的人都知道,那一年的股災“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漲停熔斷機制”,當年的股災行情還記憶猶新。
2015年A股引發股災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所致:
2015年牛市被稱為杠杠牛市,那一輪牛市都是靠杠桿資金推動的,所以一旦去股市杠桿資金的時候,這些杠杠資金不計成本的出逃。
2015年杠杠資金是拉升和支撐股市的最強力量,結果把這些資金都從股市趕市場,股市支撐力都沒了,能不大跌嗎?
沒有永遠漲不停的牛市,也沒有永遠跌不完的股市!既然2015年牛市行情來了,漲高之後轉為熊市並不出奇,這是自然規律因素。
總結分析
綜合以上這四大因素就是引發2015年出現股災的真正原因,特別是去股市杠桿資金和去散戶化引發股災的主要因素。
當然2015年股災已經成為過去式,已經屬於歷史數據,隨著A股近幾年持續殺跌後,A股新一輪牛市正在醞釀中,期待下一輪牛市行情的到來。
3. 2015年股市崩盤的時候,你當時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2015年的股災真讓人難忘,當時大盤崩盤的時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難受”,股票連續7個跌停板,割肉出局後連續5個漲停板,誰不難受呢?
2015年的股市,成也是杠桿,敗也是杠桿,牛市是杠桿資金推漲的,跌也是杠桿資金砸盤的,整個一年彷彿就是做了一個夢。
我自己對於當年的行情也是記憶猶新的,畢竟哪一年沒有逃過股災1.0,在牛市中的利潤吐出部分了,讓自己口袋的錢往股市送,誰碰到這一點相信都是非常難受的,內心都是滋味。
當然我雖然當時內心比較難受,終究要勇敢面對現實,選擇空倉冷靜一段時間之後,在2016年3月再度進場,結果又把股災虧的錢都賺回來了,哪個時候持有白馬股,成為市場的熱點,持股票了,把2015年在股災的損失完全彌補回來。
總之通過2015年股災後,讓我懂得炒股一定要控制風險,謹防股市發生大風險的時候。
4. 2015年股市大跌具體時間
從2015年6月15號從5178點見頂,到7月9日最低3373點!
5. 15年股市大跌的主要幾個原因,要詳細
15年股市大跌的主要原因可能有:1、低成本直接融資導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經濟發展,極大地催生泡沫導致股價被嚴重高估。2、股票市場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嚴重缺陷,造成投機盛行,股票市場喪失投資價值和資源配置功能。
一、15年股市大跌的具體原因如下:
1、做空制度加劇市場恐慌。
在2015年4月股市泡沫開始形成時,做空工具也橫空出世。2015年4月16日,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正式面市。在5、6月份股市和杠桿都處在高位的時候,中證500股指期貨的持賣單量也達到兩個高峰。
7月1日因為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股票無量跌停,現貨賣不出去,只有通過股指期貨空單去對沖現貨頭寸,導致以中證500股指期貨為首的合約大幅貼水。IC1507合約收盤7509點,較現貨中證500指數貼水902.51點,貼水幅度達12%。也就是說,現在這些股票只有以今天市場價的8.8折往外賣才會有人來接單。由於中證500可以精準反映大部分股票走勢,大家只能開出更多中證500的空單對沖,大量的空單又加劇了股市的恐慌下跌,於是形成惡性循環。
2、高杠桿配資。
截至2015年6月,場內場外配資規模達到最高峰4.8萬億元,股價也被推到最高點。大量杠桿資金入市的結果就是,一旦出現下跌,就會發生千股齊跌的壯觀場面。6月13日午間,證監會發布消息,要求證券公司對外部接入進行自查,對場外配資進行清理。配資在得到通知以後開始撤出,大量拋售股票,配資籌碼集中的股票首先跌停。而一旦觸及平倉點,跌停的股票是賣不出去的,必須拋出那些還沒跌停的,結果就是引發大面積跌停。
6. 15年4月5月股市發生了什麼....我看基金了幾個基金都是4 5月份.漲的...
那個階段正是股市上漲階段,其實整個大盤都漲的很厲害,基金也不例外。
7. 2015年股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2015年的股災經歷過來的投資者都是記憶猶新的,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漲停,17分鍾全天收市等等,都發生在2015年的股災。
很多股民投資者只是知道2015年的股災是存在的,但至今還有很多人根本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2015年股災的,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人都一知半解。
股市去散戶化很多散戶絕對一時半會接受不了,從而散戶集體引發拋壓、而且股市降低賺錢效應逼著去散戶化,引發更多散戶敏感,恐慌拋壓引發股災。
2016年~2017年的假牛市就是去散戶化最明顯,各大機構資金扎堆炒作白馬股,讓其他大部分股票賺指數虧了錢。A股用實際行動告訴散戶,散戶只有跟著機構炒作才能賺錢,但散戶依舊不買單,引發近幾年的走勢。
總結
去股市杠桿資金是成為2015年股災導火線,股市走價值投資是引發2015年股災的催化劑;去散戶化在2015年股災雪上加霜,三大原因一拍即合,引發了2015年股災3.0版,成為A股歷史非常有紀念意義的股災。
8. 2015年千股跌停,當時的情景是什麼樣的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個在努力奮斗的金融民工,請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財經問題!
2015年的千股跌停,我是親身經歷過,對我也是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身邊因為股票爆倉而出現了一件極端事件,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非常心慌。
我自己當時股票的虧損超過了60%,每天看著股票在跌停卻無能為力,到後來對於股票完全就失去了信心,由於虧損太多,賣也不想賣,也不想補倉,最終只能靠時間來消磨自己對於股災的深刻記憶。在經歷了股災後,我對股票投資的思路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我現在更多是用長期投資的思維來選擇股票,而且就選擇相對比較穩健的股票作為投資目標。
9. 闡明2015年股災發生了什麼
發生於2015年仲夏的這場股災,殺傷力之大、演變之迅速、波及面之廣,在中國資本市場上是史無前例的:股災導致滬深總市值一度縮水了約25萬億,相當於2014年中國GDP的40%,數額之大前所未有;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大盤深度調整幅度達約35%,而由於指數統計的就權重原則,大部分小市值股票的跌幅遠遠超過這個幅度,大部分股票的跌幅超過了50%,跌幅超過60%、70%的股票比比皆是,可以說,大部分股票在半個多月的時間里,走完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一年的跌幅,如此急速的調整前所未有;目前全國證券持倉開戶數約6000萬,基金賬戶總數約6000萬,這兩個6000萬的背後是近1億個中國家庭被裹挾到了證券市場當中,雖然只佔中國家庭總戶數4.3億戶的約1/5,但主體卻是中國中產及以上城市家庭,如果這些家庭存量財富出現巨大波動,對中國消費市場、金融市場,乃至經濟和社會的影響難以估量,波及面及影響程度前所未有。
這次股災是中國正在經歷中的「信息大爆炸」和「金融大爆炸」的環境下的一次股災。今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還將面臨更為龐雜的局面。因此,總結這次股災的經驗和教訓,重新梳理和定位投資理念,以及對中國資本市場施以適當的改進改善,則顯得非常重要。
10. 2015 股市暴跌的原因
一、大戶套現,散戶接盤。
第一階段:
2014年7月11日—12月31日,一系列改革利好出台(7月銀行改革、8月鐵路石油改革、9月水利改革、11月金融券商改革),帶動了股市不斷上漲,上證指數漲幅58.23%,對這波行情媒體都稱之為「改革牛」。這期間中小股民投入了1.33萬億元進入股市。
第二階段:
2015年1月1日—3月8日,因為春節、政府年終總結、准備兩會等原因,沒有新的改革措施出台,股市平穩震盪。這兩個月市場基本處在消化前期改革概念的階段,中小股民凈買入5100億元,新的資金還在不斷進入。
第三階段:
2015年3月兩會召開之後,改革利好不斷出台,股市重新開始上漲。2015年3月9日—4月27日,兩個多月時間中小股民凈買入1.62萬億元,比前兩個月漲了2倍。這時候市場泡沫開始形成。2015年4月16日,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正式面市。尤其是中證500,這成為一個極佳的套利工具,因為它的標的是中小盤股。以往的滬深300根本無法准確指示中小盤的價格走勢,經常是股指跌了5%,但是小盤股已經兩個跌停了,起不到套利作用。
接下來的5月、6月,股市震盪下跌,官媒開始護盤,這是我們做的一件錯事。如果沒有官媒護盤,也許股市可以進入一個平穩期,和第二階段一樣,去慢慢消化過去的改革概念,股指能維持在4500點左右,稍微有點泡沫很正常。可是這次護盤後,5月、6月間有大量杠桿資金入市,再加上做空手段齊備,於是引發了後來的大規模下跌。大莊家們也瘋狂套現,從5月1日起到7月8日證監會禁令出台,總共套現3.2萬億元,逼迫政府出手救市。
而上市公司高管們在5月總計套現366.5億元,6月336.4億元,單月套現金額相當於2015年前四個月套現金額的總和。
二、高杠桿配資。
截至2015年6月,場內場外配資規模達到最高峰4.8萬億元,股價也被推到最高點。大量杠桿資金入市的結果就是,一旦出現下跌,就會發生千股齊跌的壯觀場面。6月13日午間,證監會發布消息,要求證券公司對外部接入進行自查,對場外配資進行清理。配資在得到通知以後開始撤出,大量拋售股票,配資籌碼集中的股票首先跌停。而一旦觸及平倉點,跌停的股票是賣不出去的,必須拋出那些還沒跌停的,結果就是引發大面積跌停。
6月18日,滬指跌3.67%,兩市近2000隻個股下跌;6月26日,滬指跌7.4%,兩市2000隻股票跌停;7月7日,1700隻股票跌停,占當日交易股票總額的88%。
而緊接著在7月24日的第二輪股價下跌中,配資又一次大規模出逃,拖累股市。融資融券余額由7月24日的1.5萬億元減少到8月3日的1.3萬億元。股價恢復平穩之後融資融券余額回升至1.4萬億元。在8月18日的第三輪股價下跌中,融資融券余額再次由1.4萬億元減少到8月26日的1.2萬億元。
三、做空制度加劇市場恐慌。
在2015年4月股市泡沫開始形成時,做空工具也橫空出世。2015年4月16日,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正式面市。在5、6月份股市和杠桿都處在高位的時候,中證500股指期貨的持賣單量也達到兩個高峰。
7月1日因為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股票無量跌停,現貨賣不出去,只有通過股指期貨空單去對沖現貨頭寸,導致以中證500股指期貨為首的合約大幅貼水。IC1507合約收盤7509點,較現貨中證500指數貼水902.51點,貼水幅度達12%。也就是說,現在這些股票只有以今天市場價的8.8折往外賣才會有人來接單。由於中證500可以精準反映大部分股票走勢,大家只能開出更多中證500的空單對沖,大量的空單又加劇了股市的恐慌下跌,於是形成惡性循環。
(10)2015年股票發生了什麼擴展閱讀:
遏止內幕交易,大戶套現得到約束,才能穩定市場預期,讓股指逐步回歸價值投資。這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兩個政策,而是有效的監管體系,而這正是我們目前的證券市場最薄弱的地方。
如何將瘋牛導入慢牛,避免股市重新步入熊市,就非常關鍵。考驗政府的調控能力和水平。
中國股市從創立之初起就不是一個正常的「市場」——即讓金融資源得到合理配置的開放平台。相反,這是一個有意識對資源配置進行扭曲,以實現讓無效率或低效率的國有企業能夠以低成本或無成本源源不斷攫取社會資金的目的。
為此,中國股市創建之初便作出了一系列有別於國際通行的一般市場規則的特殊制度設計,其核心包括兩個內容:
第一,新股上市(IPO)政府審批制度;
第二,股權分置制度。前者是為了確保唯有政府認可的國有企業——而不是優質企業——才有資格上市融資,後者是為了確保即便國有股份所佔的比例再小也依然能夠保持對企業的絕對控制,從而使之能夠無節制地圈錢而又不擔心失去對企業的控制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股市暴漲暴跌 真正兇手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