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酶制劑萃取貴金屬技術

酶制劑萃取貴金屬技術

發布時間:2021-11-12 07:26:05

A. 酶提取技術

一、內容概述

酶提取技術是由美國地調所Clark等於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研製出的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提取礦物顆粒表面的非晶質錳的氧化物膜尋找隱伏礦的方法。元素主要被地下水循環而直接帶到地表後,被礦物顆粒表面的鐵錳氧化物膜所捕獲,或被地下水循環帶到近地表潛水面處,又被植物根系吸收。在植物腐爛後,堆積於地表,並被礦物顆粒表面的鐵錳氧化物膜所捕獲。非晶質錳的氧化物,在整個鐵錳氧化物中雖然只佔很小的比例,但卻對金屬的捕獲起著重要作用,它是許多離子(陽離子和陰離子)和極性分子的有效捕獲體。所以,如果能有效地提取這一部分中的元素,就可以達到尋找隱伏礦的目的。葡萄糖氧化酶和右旋糖在提取液中,發生反應產生痕量過氧化氫和葡萄糖酸,稀釋的過氧化氫容易還原和溶解非晶質的二氧化錳(MnO2+H2O2+2H+

+O2+2H2O),從而將捕獲的痕量元素釋放出來,通過測定溶液中的金屬離子濃度,可發現隱伏礦。分析方法使用ICP-MS。

二、應用范圍及應用案例

(一)應用范圍

該方法最大的優點是生成的痕量過氧化氫能夠選擇性的溶解土壤中的非晶質二氧化錳,當所有非晶質二氧化錳都已反應,酶的作用也就停止,不會進一步去溶解晶質鐵錳氧化物,從而提高了異常的可靠程度。至於元素向上遷移的機制,Clarke等認為最主要的是深循環的地下水將金屬離子直接帶到地表或被帶到近地表潛水面處,又被植物根系吸收,在植物腐爛後,堆積於地表,最終被礦物顆粒表面的鐵錳氧化物膜所捕獲。

該方法只提取非晶質錳的氧化物,因此能有效應用於冰磧物覆蓋區。加拿大Hoffman等亦曾實驗過該方法,據報道,對酶提取技術所圈定的異常驗證結果已有550多個鑽孔見礦。

(二)應用實例——智利 Gaby Sur斑岩型Cu礦床

Gaby Sur斑岩型Cu礦床,包含400×106t品位為0.54%的Cu,位於Spence礦區以東43km處。它位於一個海拔為2700m的寬緩山谷中。與Spence礦床相似,Gaby Sur的氣候非常乾旱。1991年智利Codelco公司開始對智利北路山麓礫石層和熔結凝灰岩層下的隱伏斑岩型銅礦進行系統勘查,進行了包括地質填圖、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測量和航測測量等一系列工作,經過5年的時間,宣布發現Gaby Sur礦床。

1.深穿透技術對Gaby Sur礦床的識別

對採集到的Gaby Sur礦區土壤樣品過80目篩後分送Actlabs(去離子水及酶提取)、ACME(醋酸銨及王水提取)、Chemex(冷鹽酸羥銨提取),所有分析公司皆用ICP-MS進行多種元素掃描測定。中國物化探所則由盧蔭庥進行WEM、AEM、OBM及FMM兩步提取,提取後用原子吸收方法進行Cu及Ag的測定。中國實驗室的分析結果與國外幾個實驗室的結果很不相同,圖1上的WEM(去離子水提取)Cu不僅在礦體兩側斷層上方,而且在礦體上方都有不連續的峰值出現。另外中國實驗室的 WEM Cu的中值為293ng/g,而Actlabs去離子水提取Cu的中值僅有13 ng/g。提取Ag異常在礦體上方及礦體兩側斷層上方皆有很好地反映。這表明由地震泵推動的源於隱伏礦床的活動態金屬不僅可從斷層,而且也可從隱伏礦床上方的微裂隙系統運移而達於地表。至於Ag異常強於Cu異常是因為上升到碳酸鹽環境中的活動態Ag易於保留(Ag可呈碳酸鹽絡合物),而Cu很快形成不溶於去離子水的CuCO3。這些研究結果給以新的啟示,即在極乾旱地區找隱伏礦時,循序提取系統中可能需加入提取新生碳酸鹽中某些金屬的方法。

圖1 去離子水(WEM)提取在Gaby Sur礦床上方地表呈現的Cu和Ag異常

與國外許多深穿透地球化學分析方法的研究思路不同,中國學者很早就注意到在各種偏提取分析中膠體物質及納米、亞微米顆粒的影響,從而王學求(1998)制定了循序兩步提取的分析方案。每種提取都分兩步進行,第一步用各種弱溶劑使活動態金屬與載體分離。第二步用強溶劑(HNO3+HF+HClO4)破壞膠體使活動態金屬擺脫膠體的吸附。而國外的酶提取及活動金屬離子法只使用弱溶劑,使特定的活動態金屬與載體分離,但在分離與稀釋濾液過程中,很大一部分活動態金屬又被硅膠體吸附。由此可見,對於深穿透地球化學,不同的處理方法,對於同樣的樣品,很可能結果也不相同。而中國的兩步提取,在Gaby Sur礦區研究中明顯更具優勢。

三、資料來源

孫劍,陳岳龍,李大鵬.2011.隱伏礦床勘查地球化學新進展.地球科學進展,08:822~836

唐金榮,吳傳璧,施俊法.2007.深穿透地球化學遷移機理與方法技術研究新進展.地質通報,12:1579~1590

王學求.2005.深穿透地球化學遷移模型.地質通報,Z1:18~22

王學求,劉占元,白金峰等.2005.深穿透地球化學對比研究兩例.物探化探計算技術,03:250~255+183

吳俊華,袁承先,趙贛.2010.隱伏礦體的預測理論、探測方法及發展現狀.地質找礦論叢,03:188~195

楊霄,周松林,劉澤群等.2012.一種深穿透地球化學新方法——活化金屬離子法.礦產勘查,04:506~511

Clark J R.1993.Enzyme⁃inced leaching of B⁃horizon soils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in areas of glacial overburden.Trans.Instn.Min.Metall.(Sect.B:Appl.earth sci.),102:B19

Clark J R,Kiddle G.1990.Enzyme leaching of surficial geochemical samples of detecting hydromorphic trace⁃element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precious⁃metal mineralized bedrock buried beneath glacial overburden in northern Minnesota.Society of Mining Engineers,19:189

Munz I A,Yardley B W D,Banks D A et al.1995.Deep penetration of sedimentary fluids in basement rocks from southern Norway:Evidence from hydrocarbon and brine inclusions in quartz veins.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59(2):239~254

Wang X Q.1998.Leaching of mobile forms of metals in overburden: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J.Geochem.Explor.,61:39~55

Xie X J,Wang X Q,Xu L et al.1999.Orientation study of strategic deep penetration geochemical methods in the central Kyzylkum desert terrain,Uzbekistan.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66(1~2):135~143

B. 舉列談談現代生物技術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1、工業方面

(1)生物技術被用來提高生產力,從而提高糧食產量。

(2)生物技術可以改善食品質量。例如,以澱粉為原料,用固定化酶(或酶菌)代替蔗糖生產高果糖糖漿,是製糖工業的一場革命。

(3)生物技術也被用於開發食品品種。利用生物技術生產單細胞蛋白為解決蛋白質缺乏問題提供了一種可行的途徑。目前,世界上單細胞蛋白產量已超過3000萬噸,質量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從主要用作飼料到人民表。

2、農業方面

(1)生物技術不僅可以提高作物產量,而且可以快速繁殖。

(2)生物技術不僅可以提高作物的品質,而且延緩植物的成熟,從而延長植物食品的保質期。

(3)生物技術在培育抗逆性作物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利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蟲作物不需要殺蟲劑,不僅提高了種植的經濟效益,而且保護了環境。1999,200萬多畝轉基因抗蟲棉品種在中國推廣應用,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3、醫葯方面

疫苗主動免疫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注射或口服疫苗可激活免疫系統並產生針對病原體的特異性抗體。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人們開始使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將病原體的一些蛋白質基因重組為細菌或真核細胞,並利用細菌或真核細胞產生大量的病原體蛋白作為疫苗。

例如,乙型肝炎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來預防乙型肝炎的,中國生產的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主要是利用酵母表達系統來生產疫苗。



4、軍事方面

過去,幾家美國生物技術公司曾與官方合作,提出生物武器的防衛戰略,但大多數試驗僅是模擬。在911事件以前,美國衛生部用於生物防恐的研究經費為5000萬美元。但911事件以後,該預算大大增加。

5、林業方面

建成並投產了年產2000萬株規模的生產線,成為國內首個應用細胞工程技術實現林木種苗產業化最大規模生產的項目。

C. 上海市高新技術產業和技術指導目錄

上海市高新技術產業和技術指導目錄(修訂稿)

修 訂 說 明

《上海市高新技術產業和產品目錄》是本市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企業發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是申請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依據。現用《目錄》自2001年3月出台以來,發揮了切實的指導作用,為規范成果轉化項目的技術領域提供了依據。為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貢獻,結合《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戰略部署和《上海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任務,決定對原《目錄》進行修訂。本次《目錄》修訂的主要依據:

1、新《目錄》體現時代性、前瞻性、先進性和引導性;

2、順應國際科技發展趨勢,服務國家戰略,體現科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3、適應「十一五」期間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總體規劃要求,有利於加快上海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產業結構;

4、鼓勵引導重點產業、重點產品和關鍵技術的發展,體現優先發展先進製造業和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要求;

5、有較好的市場前景,能充分體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本次修改除繼續保留原8大領域,並對其作大幅度補充外,又增加了現代服務業這一重要的領域,使《目錄》更加完善。新《目錄》包括電子信息、生物與醫葯、新材料、先進製造、現代農業、資源與環境、新能源與高效節能、現代交通運輸和現代服務等9大領域的52方面和391個條目。整個《目錄》分成三級,第一級為大目錄,列出該技術領域的大類;第二級為小目錄,列出該大類中的分類;第三級為子目錄,列出該分類中的技術表現形式。

現《目錄》修訂工作已完成,正式發布。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二00六年二月十四日

目 錄

一、電子與信息

(一)計算機及外部設備

(二)集成電路

(三)電子元器件

(四)軟體產品

(五)信息資源開發與應用系統及設備

(六)通信與網路設備

(七)數字電子產品

二、生物與醫葯

(一)生物技術葯品和診斷試劑

(二)新型化學合成葯、半合成葯

(三)中葯現代化

(四)重大疾病治療葯物

(五)計劃生育葯具

(六)新型制劑

(七)生物技術的非醫葯產品

(八)制葯和生物技術及設備

(九)新型醫用精密診斷及治療儀器

三、新材料

(一)金屬材料

(二)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三)有機高分子材料

(四)高性能復合材料

(五)其它新材料

四、先進製造

(一)先進製造技術及設備

(二)高性能、智能化儀器儀表

(三)監控設備與控制系統

(四)數字化設計技術及應用

(五)網路及敏捷製造技術

(六)光機電一體化成套裝備

五、現代農業

(一)農業用生物、化工技術

(二)農業機械

(三)農業資源高效、綜合利用

(四)農業信息技術

六、環境與資源

(一)大氣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

(二)水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

(三)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

(四)其他環境治理技術

(五)資源有效綜合利用

七、新能源與高效節能

(一)清潔能源

(二)可再生能源

(三)高效能量儲存與轉換技術與產品

(四)高效節能技術及產品

八、現代交通運輸

(一)航空航天技術與裝備

(二)水上運輸技術與裝備

(三)地面交通運輸技術與裝備

(四)交通管理智能化系統

九、現代服務業

(一)金融業現代化技術

(二)物流

(三)電子商務

(四)政務、教育及文化體育現代化技術

(五)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

(六)新型住宅現代化技術

(七)會展服務現代化技術

(八)其他服務現代化技術

一、電子與信息

11、 計算機及外部設備

1101. 高性能計算機

· 大中型計算機

· 工作站

· 伺服器

· 超級計算機

· 巨型計算機

· 並行機

· 容錯機

· 高檔微型計算機

1102. 高檔小型計算機

1103. 新一代工業控制計算機

1104. 個人計算機產品

· 多媒體計算機

· 攜帶型計算機

· 個人數字助理(PDA)

1105. 模擬機

1106. 網路計算機(NC)等各種新型計算機

1107. 高性能列印機及部件、配套件

1108. 新型存儲設備

· 光、磁碟驅動器

· 磁碟碟片、磁頭及組件

· 光碟碟片及讀寫組件

1109. 新型驅動設備

1110. 新型顯示設備

1111. 新型輸入/輸出設備

· 語音輸入/輸出設備

1112. 計算機板卡

1113. 智能化電源系統

1114. 其它新型計算機相關設備及組件

12、 集成電路

1201. 集成電路

· 硬體/軟體協同設計電路

· IP庫的表徵與開發模塊

· 低壓低功耗電路

· 新型軟體工具平台

· 為適應不同設計流程設計的介面軟體

1202. 集成電路產品

1203. IC多目標晶元設計與應用電路

1204. 系統晶元(System on a chip)

1205. 集成電路產品應用電路及模塊

· 四位、八位或十六位微控制器的應用電路及模塊

· 晶元操作系統(COS)

· 軟體固化模塊

· 集成電路模塊化產品

· 專用集成電路(ASIC)

· 其它新型集成電路在各類整機的應用電路及模塊

1206. 集成電路封裝技術及設備

1207. 集成光電子器件

· 2.5Gbit/s光發射和接收模塊及陣列

· 光纖色散補償器件

· 半導體大功率高速激光器

· 大功率泵浦激光器

· 高速PIN-FET模塊

· DWDM復用器/解復用器(特別是8毫米波長以上的器件)

· 機械光開關器件

· OADM的關鍵部件-光分插復用器

· 可調光衰減器

· 模塊化EDFA

· 寬頻EDFA(帶寬超過50nm)

1208. IC卡晶元及模塊製造

· IC卡晶元

· CPU卡操作系統(COS)

· IC卡模塊製造

· 感應智能卡應用產品

· IC卡讀寫機具

1209. 表面貼裝技術及設備

1210. 多層印刷電路板和柔性印刷電路板製造技術及設備

1211. 微處理器設計與應用開發

1212. 鐵電存儲產品

1213. 先進集成電路關鍵製造專用設備和現代化生產線

13、 電子元器件

1301. 新型片式元器件

1302. 新型半導體器件

1303. 新型顯示器件

· 平板顯示器

· 高清晰度彩色顯像管

· 液晶顯示器

· 等離子體(PDP)顯示器

· LED大屏幕

· OLED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

1304. 光電器件

· 新型激光器

· 激光調制器

· 激光全息照相系統和光存儲器

· 新型光電發光管、光電探測器

· 集成光學產品

· 激光和紅外器件及熱像裝置

· 紅外光學系統裝置

· 激光測量儀器

· 微波功率器件

· 新型光電子及光通訊元器件

· 其他激光設備

1305. 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高功率、高亮度)及組件、設備

1306. 新型電力電子器件

1307. 敏感元件和感測裝置

· 敏感元器件

· 感測裝置及其配套軟體

· 數字化採集裝置和處理軟體

1308. 新型電真空器件

1309. 其它新型電子元器件

14、 軟體產品

1401. 系統軟體

· JAVA通用中文平台

· Linux操作系統及其應用軟體

· 其它有自主版權的系統軟體

1402. 支持軟體

· 中文平台軟體

· 軟體開發工具

· 工具類軟體

· 資料庫管理系統軟體

· 語言處理軟體

· 網路支撐軟體

· 中間件

· 軟體自動生成系統

· 其它新型支持軟體

1403. 嵌入式軟體

· 有自主版權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和中文環境軟體

· 嵌入式資料庫

· 符合工業標準的應用介面及軟體

· 信息電器網路互聯軟體

· 網路設備專用軟體

1404. 應用軟體

· 多媒體軟體

· 事務管理軟體

· 輔助類軟體

· 模擬軟體與控制軟體

· 專家系統、決策系統等智能軟體

· 網路應用軟體(INTERNET,INTRANET等)

· 安全與保密軟體

· 其它新型應用軟體

15、 信息資源開發與應用系統及設備

1501. 行業信息應用系統

· 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統

· 商業自動化應用系統

· 區域金融支付與清算系統

· 電子資金轉賬銷售終端

· 傳統工業用信息系統及設備

· 其它行業信息應用系統

1502. IC卡及其相關產品

1503. GPS綜合應用集成系統及產品

1504. 數字地球技術及設備

1505. 計算機地理信息系統

1506. 智能多媒體信息管理系統

1507. 信息處理設備

· 辦公自動化設備及系統

· 自動排版設備與系統

· 激光照排設備與系統

· 文字、語音、圖形、圖像和印鑒的識別、處理設備

· 光電信息處理設備

· 新型掃描成像系統

· 數字簽名和保密系統

· 虛擬現實裝備與系統

· 視覺檢測設備與系統

· 其它新型信息與處理設備

1508. 監控設備與控制系統

· 電力調度與管理自動化系統

· 防火、防爆報警探測器及控制系統

· 防盜報警探測器及控制系統

· 海洋監測及海底地震觀測系統及設備

· 其他新型監控設備

1509. 信息安全管理系統及產品

· 電子標簽自主設計開發系統

· 電子標簽應用系統

· 電子標簽產品

· 電子標簽讀寫設備

· 信息安全專用晶元

· 其他新型安全防偽產品

16、 通信與網路設備

1601. 光通信傳輸系統

· 光同步傳輸設備(SDH)

· 單模光纖

· 綜合光纜及海底光纜

· 高次群光纖通信設備

· 大容量光纖通信設備

· 通用無線分組業務(GPRS)

1602. 全光網系統與設備

1603. 數字衛星通信系統和設備

1604. 數字移動通信系統及設備

· GSM900/1800系統與設備

· CDMA系統與設備

· 新一代高性能移動通信系統及設備

1605. 無線與有線混合同網通訊設備

1606. 數字集群系統

1607. 綜合接入系統

· 有線電視接入系統

· XDSL接入系統

· 無源光接入系統

· 其他無線與有線接入系統

1608. 數字微波通信設備

1609. 通信雷達設備

1610. 計算機通信及數據傳輸設備

1611. 數據通信用網路系統設備

· 綜合業務數字網技術及產品(1SDN和B-ISDN)

· 非同步轉移模式(ATM)交換設備

· 網路系統互聯及集成技術產品

1612. 高性能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及配套產品

1613. 數字圖像通信和多媒體通信設備

1614. 遙測、遙感、遙控系統技術及設備

1615. 客戶服務中心系統設備

1616. 網路與信息安全技術及產品

· 網管技術產品

· 路由器

· 數據機(Modem)

· 網卡

· 網路數據交換設備

· 網路終端(含網路計算機、網路工作站、網路電話等)

1617. 智能化通訊電源設備

1618. 水聲通信技術及設備

1619. 寬頻網技術與設備

17、 數字電子產品

1701. 電子專用設備儀器和工模具

1702. 高性能汽車電子裝置及ABS系統

· 燃油噴射電控裝置

· 電子點火裝置

· 制動防抱死系統(ABS)

· 氣袋防護系統

· 汽車音響設備

· 其它汽車用高性能電子裝置

1703. 數字音視頻廣播系統設備

· 新型有線電視系統設備

· 高性能衛星電視接收設備

· 圖文電視系統設備

· 影視節目製作設備

· HDTV廣播系統設備

· 數字視頻節目製作設備

1704. 新一代音視頻家用電子產品

· 數字高清晰度電視機接收機

· 平板電視機與新型投影電視裝置

· DVD和家庭影院關鍵部件及相關產品

· 數字電話機

· 電子書籍光碟

· 數字音響設備和數字收、錄音設備

· 數字照相機、攝錄一體機

· WebTV

· 視頻點播(VOD)產品

1705. 自動繪圖儀

1706. 座標數字化儀

1707. 智能化電源設備

1708. 高性能傳真機、無繩電話和電子信箱

1709. 大屏幕彩色顯示系統及LCOS系統技術及產品

1710. 全固態數字電視發射設備

1711. 其它新型廣播電視設備

1712. 雷達設備

1713. 其它新型通訊設備

二、生物與醫葯

21、 生物技術葯品和診斷試劑

2101. 基因工程葯物及新劑型

2102. 基因工程疫苗及新型疫苗

2103. 活性蛋白質多肽葯物

2104. DNA探針與基因診斷制劑

2105. 新型核酸類葯物

2106. 基因治療葯物

2107. 葯用動植物細胞工程產品

2108. 單克隆抗體系列產品

2109. 酶制劑

· 葯用酶制劑

· 酶診斷試劑及酶用試劑盒

2110. 醫療診斷用生物晶元

22、 新型化學合成葯、半合成葯

2201. 新型化學葯品

2202. 手性葯物

2203. 合成多肽葯物

2204. 貴金屬葯物

2205. 其他新型化學合成葯、半合成葯

23、 中葯現代化

2301. 中葯資源開發技術及產品

· 天然資源的培植產品

· 天然資源的良種

· 天然葯材代用品

· 人工合成葯代用品

2302. 中葯天然葯物開發技術與產品

· 中葯1~8類新葯

· 海洋活性物質

· 其它治療重大疾病的新型中葯

2303. 中葯制備及制劑

· 現代中葯新劑型

· 中葯、天然葯物新型給葯系統

· 新型中葯制備系統及關鍵設備

24、 重大疾病治療葯物

2401. 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葯物

2402. 抗腫瘤葯物

2403. 抗感染葯物(含抗菌、抗真菌、抗病毒葯物)

2404. 老年病治療葯物

2405. 降糖葯物

2406. 抗肝炎葯物

2407. 神經、精神疾病治療葯物

2408. 風濕疾病用葯物的換代產品

2409. 鎮痛、戒毒類葯物

2410. 其他重大疾病治療葯物

25、 計劃生育葯具

26、 新型制劑

2601. 緩、控釋制劑(包括固體、液體及復方)

· 控制釋放貼劑

· 緩釋、控釋釋放系統

· 可注射型生物降解微球

· 口服脈沖緩釋給葯系統

2602. 靶向給葯系統

· 脂質、類脂蛋白質制劑產業化

· 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粘制劑

· 導管介入治療用葯及其相關軟、硬體

2603. 新制劑和新劑型

· 葯物前體制劑

· 新型復方制劑

· 固體分散物制劑

· 包合化合物制劑

· 微囊(微囊、微球、微丸)制劑

· 口崩制劑

· 粉末吸入制劑

2604. 制劑新輔料

· 緩釋材料及定位釋放材料

· 固體制劑主要輔料

· 包衣材料

· 注射劑用溶媒、助劑

· 特殊葯物輔料

2605. 納米技術在制劑中的應用

27、 生物技術的非醫葯產品

2701. 轉基因動植物

2702. 新型酶制劑

· 新型高效工業用酶制劑

· 新型高效飼料用酶制劑

2703. 生物感測器

2704. 輕工、食品行業用生物技術及新產品

2705. 生物技術提取稀有礦物質

2706. 禽畜水產用生物製品

28、 制葯和生物技術及設備

2801. 高通量葯物篩選

2802. 計算機葯物輔助設計

2803. 發酵工程關鍵技術及設備

2804. 生物分離技術和關鍵設備

· 高效分離純化技術及設備

· 高效分離純化介質

2805. 生物技術和制葯裝備

· 關鍵生物技術葯物通用設備

· 新型生物醫葯培養製取設備

· 葯物制劑生產設備

· 原料葯分離精製設備

· 高效反應器

· 生物反應器

· 其它高科技制葯裝備

2806. 葯物毒理、葯理

· 葯理學試驗替代模型

· 葯物篩選模型

· 毒代動力學平台

· 葯代動力學平台

2807. 傳統發酵產品和葯品的重大工藝改革後產品

29、 新型醫用精密診斷及治療儀器

2901. 射線、超聲、紅外、熱成像、核磁共振等醫學影像、診斷、治療設備

2902. 醫用生物化學檢測與分析儀器

2903. 生物電信號檢測及臨床檢測、監護設備

2904. 射線、超聲、激光、電磁波等治療裝置

2905. 新型中醫診斷與治療儀器

2906. 其它高技術醫療器械

三、新材料

31、 金屬材料

3101. 高純金屬材料

· 高純貴金屬及稀有金屬

· 高純重金屬

· 其他高純金屬

3102. 金屬功能材料

· 高性能電工鋼

· 高效儲能材料

· 超導材料

· 形狀記憶合金

3103. 高性能結構材料

· 高性能鋼材

· 特種不銹鋼材

· 高性能銅及銅合金材

· 新型鎂、鋁合金材料

· 特種鋁材

· 先進高溫合金材料

· 特種耐蝕合金

· 耐熱合金材料

3104. 表面技術材料

· 高性能塗鍍鋅及鋅合金鋼材

· 高性能鍍錫、鍍鉻、鍍低錫鋼板

· 精密鍍銅鋼材

· 精密鍍鎳、鍍錫等金屬材料

3105. 粉末及粉末冶金製品

· 特種金屬及合金粉末

· 高性能金屬碳(氮)化物粉

· 注射成形、等靜壓、溫鍛或熱鍛、快速固結等粉末冶金製品

3106. 特殊加工材料

· 復合加工的板帶材、棒材、管材

· 超精細加工的精密金屬材料

· 超細絲材、超薄帶材等低維金屬材料

· 超厚、超寬或異型等金屬材料

3107. 電子信息材料

· 非晶、微晶合金

· 金屬功能材料

· 大直徑半導體矽片和砷化鎵等化合物半導體材料

· 新型電子器件用金屬材料

· 電真空用無夾雜、無氣孔、無磁、彈簧、銷釘等不銹鋼及無氧銅材料

· 紅外光學鍺單晶

· 高電位、高電容量合金材料

· 新型金屬感測器材料

· 高性能屏敝材料

· 高導磁、低功耗、抗電磁干擾的軟磁體材料

· 集成電路引線及引線框架材料

· 電子漿料

· 大功率無銀觸頭材料

3108. 高性能稀土材料及其應用

· 能量轉換和儲能材料及製品

· 稀土永磁材料及製品

· 稀土熒光粉及長余輝熒光粉

· 新型高效稀土催化劑

· 高性能稀土有色金屬材料

· 稀土貯氫材料

3109. 貴金屬及稀有金屬材料

· 鈦與鈦合金材料

· 鋯與鋯合金材、鉭、鈮、鎢、鉬等稀有金屬材料

· 鈀、鉑、銠、金等貴金屬絲、帶材,銀錳合金絲及特種纖焊料

32、 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3201. 先進陶瓷材料

· 高純超細陶瓷粉體材料、納米陶瓷材料

· 高性能功能陶瓷、結構陶瓷

(電子功能陶瓷材料、敏感功能[陶瓷]材料、能源轉換材料及器件、光功能陶瓷材料、催化及環保用陶瓷)

· 耐壓、耐高溫高強、耐化學腐蝕、高韌性的陶瓷材料

· 高性能陶瓷纖維、光導玻璃纖維

· 航空、汽車、火車等交通車輛用的陶瓷零部件

· 陶瓷金屬復合材料

· 功能性陶瓷塗層

· 陶瓷纖維及復合材料

· 新型陶瓷刀具、陶瓷軸承、陶瓷軸瓦軸套等

· 陶瓷基復合材料(包括與金屬、有機高分子纖維等)

· 多孔陶瓷材料

3202. 人工晶體材料

· 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及製品

· 激光晶體材料及製品

· 特殊應用的光學晶體

3203. 特種玻璃

· 功能玻璃

· 光電、激光、防電磁、耐輻射、防紫外等特種玻璃

· 特殊用途的高強度玻璃

· 生物體和固定酶生物化學功能玻璃、超強玻璃

· 液晶顯示用彩色濾光片

· 高折射率光學玻璃、微晶玻璃、水晶玻璃、石英玻璃等功能性塗層(紅外塗層、半導體塗層、防化學腐蝕塗層等等)

· 中空玻璃

· 泡沫隔熱玻璃

3204. 無機塗層

· 環保型防腐塗料

· 高溫陶瓷塗敷材料

· 鋼結構防火、防腐塗料

· 環保型高性能工業塗料和建築塗料

· 高檔汽車用金屬顏料、特殊功能性薄膜及器件、先進高能表面改性材料

3205. 新型牆體材料

3206. 無機電子材料

3207. 金剛石薄膜

3208. 超硬材料

3209. 光學纖維

3210. 特種石墨製品、特種耐火材料、特種水泥

3211. 新型滅火劑

33、 有機高分子材料

3301. 新型合成樹脂

3302. 特種橡膠及密封阻尼材料

3303. 新型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

3304. 高分子功能材料

· 先進功能膜材料

· 光電信息高分子材料

· 液晶高分子材料

· 導電高分子材料

· 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

3305. 有機硅與氟系材料

3306. 新型精細化工產品

3307. 特種有機塗料和膠粘劑

3308. 高性能高分子結構材料

· 高強、高韌的高分子結構材料及製品

· 特種工程塑料

· 熱塑性樹脂基連續纖維

D. 杭州貝奧生物技術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杭州貝奧生物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地處山清水秀、自然風景優美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目山和清涼峰的中心地帶昌化鎮,是一家集生物酶制劑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民營企業。
法定代表人:王德洪
成立時間:2009-04-03
注冊資本:1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8500003224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臨安市昌化工業功能區(昌化鎮雙塔村)

E. 科學技術領域有哪些 技術領域有哪些

1:科學技術領域有: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氣象,天文,地理,經濟學/管理學,工業,統計學,計算機技術,移動通信技術。

2:技術領域有:

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新材料,海洋技術。

(5)酶制劑萃取貴金屬技術擴展閱讀:

(1)科學解決理論問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科學要解決的問題,是發現自然界中確鑿的事實與現象之間的關系,並建立理論把事實與現象聯系起來。

(2)技術的任務則是把科學的成果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去。科學主要是和未知的領域打交道,其進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難以預料的;技術是在相對成熟的領域內工作,可以做比較准確的規劃。

F. 技術開發主要支持哪些領域

01.信息技術:指研製計算機硬體、軟體、外部設備、通信網路設備的活動,以及利用計算機硬體、軟體及數字傳遞網對信息進行文字、圖形、特徵識別、信息採集、信息處理和傳遞的活動。
02.生物技術: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和發酵工程,指為了生物技術本身的發展,就有關原理、技術、特種工藝、測試、儀器而進行的活動,以及利用生物技術為農、林、牧、漁、醫葯衛生、化學、食品、輕工等部門提供生物技術新產品而開展的活動。無特定目標或雖有特定目標但不是為促進生物技術發展而開展的有關生命科學的研究不包括在此分類內。
03.新材料:指新近發展或正在研製的具有優異性能或特定功能的材料,如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新型有機合成材料、新型金屬和合金材料。包括為發展新材料就有關原理、技術、新產品、特種工藝、測試而進行的活動。
04.能源技術:包括能源問題一般理論,地區性能源綜合開發與利用,石油、天然氣、煤炭、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新能源(太陽能、生物能、核能、海洋能等)的研製開發與利用,節能新技術、能源轉換和儲存新技術等活動。
05.激光技術:激光器和激光調制技術的研製,及為了激光在工業、農業、醫學、國防等領域內的應用而進行的活動。
06.自動化技術:指在控制系統、自動化技術應用、自動化元件、儀表與裝置、人工智慧自動化、機器人等領域中的活動。
07.航天技術:有關運載火箭及人造衛星本體的研究及有關為了跟蹤、通訊而使用的地面設備的研究而進行的活動。不包括天文學及氣象觀察。
08.海洋技術:包括有關維護海洋權益和公益服務技術研究、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及產業化、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技術、海洋環境要素監測技術等活動。
09.其它技術領域:屬於技術領域,但不能歸入上述八類領域的其它技術活動。
課題活動類型分類及代碼
1.基礎研究:為獲得新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研究。其目的是揭示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的基本原理和規律,而不以任何特定的實際應用為目的。
2.應用研究:為獲得新的科學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研究。它主要針對某一特定的實際應用目的。應用研究通常是為了確定基礎研究成果或知識的可能的用途,或是為達到某一具體的、預定的實際目的確定新的方法(原理性)或途徑。
*區分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主要標志:具有特定的實際應用目的的研究屬於後者。
3.試驗發展:利用從研究或實際經驗獲得的知識,為生
產新的材料、產品和裝置,建立新的工藝和系統,以及對已生產或建立的上述各項進行實質性的改進,而進行的系統性工作。
*區分科學研究(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與試驗發展的主要標志:前者主要是為了增加科學技術知識、後者則是為了開辟新的應用(如新材料或新技術)。
*區分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即R&D)與其它有關活動的主要標志:具有創新成份的活動歸前者。
4.研究與試驗發展成果應用:為解決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階段產生的新產品、新裝置、新工藝、新技術、新方法、新系統和服務等能投入生產或在實際中應用所存在的技術問題而進行的系統性活動。它不具有創新成份。此類活動包括為達要生產目的而進行的定型設計和試制以及為擴大新產品的生產規模和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等的應用領域而進行的適應性試驗。
*研究與試驗發展、研究與試驗發展成果應用和工業生產活動三者之間的界限大致劃分如下:
①新產品的研製
實質性的新產品,即完全新的新產品或對現有產品的性能進行重大改進的設計、製造和試驗,是研究與發展活動。對引進(或購買)現成的技術成果(如專利、技術訣竅、圖紙和樣機等)進行復制或直接應用而形成新產品的過程,不是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而是研究與試驗發展成果的應用活動。
②新工藝、新方法的研製
對新工藝、新方法的研製或對現有工藝、生產過程進行技術上的實質性的改進,是研究與試驗發展。採用國內已有的生產工藝或生產過程,而在技術上沒有實質性的改進,只是對採用的生產工藝或生產過程作適應性的試驗,不屬於研究與試驗發展,而是研究與試驗發展成果應用活動。
③中間試驗
新產品、新工藝、新生產過程直接用於生產前,往住要進行中間試驗,以解決一系列的技術問題,情況比較復雜,對其是否屬於研究與試驗發展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如果進行中間試驗的直接目的是為了從技術上進一步改進產品、工藝或生產過程或為此目的進行試驗以獲得經驗和收集數據,是研究與試驗發展;如果是為了進行產品的定型設計,獲取主產所需的技術參數,那就不是研究與試驗發展,而是研究與試驗發展成果應用活動。
④試生產
試生產是在完成了生產前各項技術准備後,在正式生產前的"試驗性"生產,試生產的直接目的不是對產品或生產過程在技術方面作進一步的改進,而是為了使生產能順利地進行,因而既不屬於研究與試驗發展,也不屬於研究與試驗發展成果應用活動。
⑤質量控制與檢驗測試

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及材料、設備、產品的常規檢驗、測試,不屬於研究與試驗發展,也不屬於研究與試驗發展成果應用活動。原型檢驗測試和非商業性的試驗工廠(中試車間)中的檢驗測試,屬於研究與試驗發展。
③市場研究
既不是研究與試驗發展,也不是研究與試驗發展成果應用活動。
5.科技服務:與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有關並有助於科學技術知識的產生、傳播和應用的活動,包括:為擴大科技成果的使用范國而進行的示範性推廣工作;為用戶提供科技信息和文獻服務的系統性工作;為用戶提供可行性報告、技術方案、建議及進行技術論證等技術咨詢工作;自然、生物現象的日常觀測、監測,資源的考察和勘探;有關社會、人文、經濟現象的通用資料的收集,如統計、市場調查等,以及這些資料的常規分析與整理;為社會和公眾提供的測試、標准化、計量、計算、質量控制和專利服務,不包括工商企業為進行正常生產而開展的上述活動。
6.主產性活動:由於具備特殊的工藝設備條件,或掌握某種技術專長或訣竅,所進行的小量非常規生產。
國家高新技術產品目錄
1 電子與信息
101 電子計算機:超級小型計算機、大型計算機、巨型計算機、高檔微型計算機(PC)、工作站、伺服器、便攜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及多媒體計算機、模擬機、工業控制機、網路計算機(NC)
102 計算機外部設備:新型存儲設備、新型顯示終端、新型列印終端、自動繪圖儀、坐標數字化儀、計算機板卡、智能化電源、自動掃描輸入設備、其它新型計算機外圍設備
103 信息處理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與系統、自動排版設備與系統、激光照排設備與系統、圖形、圖像處理設備、文字、語音、圖像處理設備、文字、語音、圖像識別設備、光電信息處理設備、印鑒、文字與圖像鑒別系統、其它親型信息處理設備
104 計算機網路產品:網路伺服器、網路終端設備、網路介面適配器、多協議通信適配器、網路檢測設備、其它網路系統專用設備
105

計算機軟體產品:系統軟體、支持軟體(中文平台軟體、軟體開發工具、工具類軟體、資料庫管理系統軟體等)、多媒體軟體(文字、數據、圖形、圖像處理軟體等)、事務管理軟體(MIS系統、金融、商業、財務、稅務、工商、辦公自動化、教育管理等)、輔助類軟體(CAD、CAM等)、模擬軟體與控制軟體、智能軟體(專家系統、機器翻譯系統等)、網路應用軟體(INTERNET、INTRANET等)、安全與保密軟體、系統集成軟體、其他應用軟體
106 微電子、電子
元器件:混合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新型電真空器件、新型半導體器件、新型電力電子器件、片式電子元器件、敏感元件與感測器
107 光電子元器件及其產品:新型激光器、激光調制器、激光全息照相系統和光存儲器、新型光電發光管、光電探測器、集成光學產品、平板顯示器、大屏幕與高清晰度彩色顯像管、微光、紅外及熱成像裝置
108

廣播電視設備:高清晰度數字彩色電視機、平板電視機與新型投影電視裝置、新型有線電視系統設備、高性能衛星電視接收設備、圖文電視系統設備、影視節目製作設備、全固態數字電視發射設備、數字音響設備、攝錄一體機、數字收、錄音設備、光碟及光碟機、大屏幕彩色顯示系統
109
通信設備:高性能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計算機通信及數據傳輸設備、數字移動通信設備、數字衛星通信設備、數字微波通信設備、高次群光纖通信設備、通信雷達設備、高性能傳真機、無強電話機、電子信箱、多媒體通信終端、無線與有線混合網通訊設備、綜合業務數字網通訊設備、網路系統互聯及集成技術產品、網路數據安全技術產品、網管技術產品

2 生物、醫葯技術
201

農林牧漁:應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及其他高新技術培育的優良農林牧漁新品種、新型獸用疫苗、新型農用基因工程產品、新型農用檢測、診斷試劑、新型農作物生長病蟲害防治產品、新型獸用、水產品用生長及病蟲害防治產品、新型高效生物飼料及添加劑
202
醫葯衛生:基因工程葯物、基因工程疫苗及新型疫苗、單克隆抗體偶合類葯物、醫用單抗診斷試劑與試劑盒、酶診斷試劑及酶用試劑盒、DNA探針與基因診斷試劑、活性蛋白與多肽、醫用葯用酶、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氨基酸、抗生素等)、葯用動植物細胞工程產品、各類新型小分子葯物、新型化學合成、半合成葯物、採用現代制葯技術製取新型中葯及制劑、新型生物保健產品、海洋生物製取的葯物和有用物質
203 輕工食品:新型、高效工業用酶制劑、發酵法生產氨基酸、新型有機酸、微生物多糖及糖酯、天然色素及高檔香精香料、新型、高檔食品添加劑、新型活性微生物及製品、澱粉糖及其衍生物
204 其它生物技術產品:生物化工新產品、環境治理用生物技術及製品、高效分離純化介質、生物技術研究用新型試劑、生物技術提取稀有礦物質、標准實驗動物、新型生物、醫葯培養、製取設備

3 新材料
301 金屬材料:高純金屬材料、超細金屬材料、新型金屬箔材及異型材、非晶、微晶合金、形狀記憶合金、大直徑半導體、新型
電子材料、超導材料、儲能材料、磁性材料、稀 金屬及稀土材料、高性能特種合金材料、金屬纖維及微孔材料、觸媒材料、表面改性金屬材料、生物醫學用金屬材料、貴金屬材料、特種粉末及粉末冶金製品
302

無機非金屬材料:高純超細陶瓷粉體材料、無機電子材料、高性能功能陶瓷、結構陶瓷、高性能陶瓷纖維、玻璃纖維、生物醫學用無機非金屬材料、金剛石薄膜、超硬材料、人工晶體、特種玻璃、光學纖維、特種石墨製品、特種密封、摩擦材料、新型建築材料、特種塗料、填料、高效過濾材料、高性能絕緣、隔熱材料
303

有機高分子材料及製品:新型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功能高分子材料、有機硅及氟系材料、特種合成纖維、特種橡膠及密封阻尼材料、液晶材料、染整、造紙、皮革、石化、日化用精細化工品、有機塗料和膠粘劑、醫葯、獸葯、農葯中間體及產品、有機分離膜、生物醫學用高分子材料、有機光電子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
304 復合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及製品、樹脂基復合材料及製品、陶瓷基復合材料及製品、復合材料用增強劑

4 光機電一體化
401

先進製造技術設備:工業機器人產品、柔性製造單元(FMC)、柔性製造系統(FMS)、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製造(CAM)應用開發產品、變頻調速裝置、伺服控制系統及中高檔數控系統、新型數顯裝置、高性能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精密成型加工技術產品、高性能材料表面處理及改性設備、新型的激光加工設備
402

機電一體化機械設備:機電一體化的紡織、塑料、印刷、包裝、煙草、食品等輕工機械設備、機電一體化的工程、礦山、冶金等機械設備、新型的電力、石油、化工設備、特種運輸車、新型船舶等先進交通運輸設備、高檔家電產品、高性能汽車電子裝置及汽車關鍵零部件、先進的掃描成像系統
403 機電基礎件:高性能的機械基礎件、新型低壓、高壓電器、新型大功率電源、精密模具及新型量具、刃具、新型專用泵、閥
404 儀器儀表:新型工業自動化儀表、高性能分析儀器和信號記錄儀器、新型測量、計量儀器、新型試驗機與模擬儀器、高精度新型感測器、先進攝影器材及縮微系統
405 監控設備及控制系統:中高檔可編程序控制器、集散控制系統、分布式控制系統、工業生產過程自動控制系統、電力調度與管理自動化系統、防火、防爆報警探測器及控制系統、防盜報警探測器及控制系統、交通運輸自動化監測與管理系統、新型電視監控系統、其它智能化控制器
406 醫療器械
:射線、超聲、紅外、熱成像、核磁共振等成像診斷設備、醫用生物化學檢測與分析儀器、生物電信號檢測及臨床監護設備、射線、超聲、激光、電磁波等治療裝置、新型中醫診斷與治療儀器、其它高技術醫療器械

5 新能源、高效節能
501 新能源:太陽能高效集熱器及發電設備、太陽能電池及應用系統、大中型風力發電機、液化燃氣的存儲新型裝置、新型制氫和貯氫裝置、新型高能蓄電池、地熱、海洋能的應用裝置、其它新型高效發電設備
502

高效節能:高效集中供熱和熱電聯產的大、中容量工業鍋爐、新型流化床工業鍋爐、工業窯爐的新型燃燒裝置、新型余熱回收裝置、高效蒸汽管網設備、新型節能風機、水泵、油泵、新型高效壓縮機、節能型空氣分離設備、節能型空調器、冷藏櫃、高效製冷機、新型高效電機調速裝置、逆變式電焊機、新型高精度可控氣氛爐、高功率和超高功率大噸位電弧爐、低損耗電力變壓器、照明電子節能產品、新型節能型內燃機、新型節水設備、節能計量儀器儀表與自控裝置

6 環境保護
601 大氣污染防治設備:高效能、多功能(除塵、脫硫、脫氮、防爆)除塵器、高效煙道氣脫硫及二氧化硫處理回收裝置、新型工業廢氣凈化回收裝置、汽車排氣凈化裝置
602 水體污染防治設備:城市污水處理設備、工業廢棄物處理、凈化及循環利用設備
603 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固體廢棄物分離、分選和處理設備、危險廢棄物的安全處理設備、城市垃圾的運輸和處理設備
604 雜訊振動、電磁輻射和放射性污染防治設備
605 環保監測儀器:環境大氣和氣體污染源監測儀器、環境水質和污染源水質監測儀器、固體廢棄物監測儀器、雜訊振動、電磁輻射和放射線監測儀器

7 航空航天
701 航空器:客機、運輸機、直升飛機、輕型、超輕型飛機、無機械推進器的航空器(包括滑翔機)
702 航空機械設備及地面裝置:航空發動機、機上導航設備、機上控制設備、地面導航設備、地面飛行訓練裝置、航空儀表、生命保障系統
703 運載火箭:運載火箭產品、運載火箭結構系統及產品、運載火箭動力裝置、動力系統及產品、運載火箭控制系統及產品、動載火箭能源系統、運載火箭測試設備、試驗設備、地面測控與接收設備、發射與控制設備
704 應用衛星:各類應用衛星、應用衛星結構系統產品、應用衛星動力裝置、動力系統及產品、應用衛星控制系統及產品、應用衛星能源系統及產品、應用衛星溫控系統及產品、應用衛星測試設備、試驗設備、應
用衛星地面測控與接收設備、衛星探測系統、衛星雲圖接收設備、GPS衛星導航儀、遙感設備、遙感圖像產品 705 探測火箭及其發射裝置
706 其他航空航天產品:熱氣球、充氣飛艇、港口雷達、測風雷達

8 地球、空間及海洋工程
801 能源、礦產資源的勘探:找油、找礦設備、微生物選礦設備、貴重金屬勘探設備、地下水、熱和其他能源、資源勘探設備
802 固體地球觀測設備:物化探新儀器、地震波、電磁波層析成像設備
803 大氣海洋觀測實驗儀器:大氣遙感、水聲遙測儀器、新型海洋大氣感測器
804 空間環境要素探測設備
805 大型工程、海底設施基礎穩定性勘探監測設備:工程地球物理勘探設備、海底設備防腐設備、邊坡穩定性監測設備

9 核應用技術
901 核輻射產品:放射源及生產裝置、中子、電子及輻照裝置、核防護材料及裝置、離子源、核輻照改性產品
902 同位素及應用產品:同位素產品及製品、同位素分離裝置、同位素檢測裝置、同位素生產裝置、同位素標記葯物(化合物)
903 核材料:鈾及其轉化物(指天然鈾和低加濃鈾)、核燃料元件及組件、核燃料生產及監測設備、其它核材料
904 核物理、核化學實驗儀及設備:各類型加速器(含高壓倍加器)、各類型譜儀(含多道系統)、超鈾元素提取設備
905
核電子產品:離子及射線檢測、分析儀器、地質勘察及探礦核儀器(含測井核儀器)、國土資源普查(含地下水探測)核儀器、其它核儀器、核探測元器件
906 核反應堆及其配套產品:重水試驗反應堆及配套產品、微型核反應堆及配套產品、脈沖反應堆及配套產品、其它試驗反應堆及配套產品
907 核能及配套產品:壓水堆核電站及配套產品、低溫供電、供熱堆核電站及配套產品、高溫氣冷堆及配套產品、塊中子增殖及配套產品、受控核聚變裝置及配套產品、船用動力堆及配套產品、空間核反應堆、核電池
科技活動的社會經濟目標
1、農業,林業和漁業的發展:包括主要用於發展和支持這些活動的所有R-D。例如,它包括相關的化學品和機械(例如農業化學和農業機械)方面的研究工作,但不包括食品加工業和食品包裝業方面的R-D,這些應包括在下面的"促進工業的發展"目標之下。
2、促進工業的發展:包括主要目標是支持工業發展的R-D計劃。核心部分是由製造也的R-D項目構成,此外還包括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餐館和飯店,銀行,保險和其他商業領域或一般工業領域的R-D。它不包括由工業部門為支持其他目
標(例如宇航,國防,運輸,通信領域)執行的R-D,雖然對有關的工業發展有重要的二次效應。對公共事業方面的R-D的資助也不屬於這一類,而應包括在相應的目標之下。例如,作為國家鐵路重組計劃的一部分進行一種新型鐵道車輛的研製,是為了發展運輸系統因而應規劃到"基礎設施的發展"這一目標之下,但以出口銷售為目的對類似的鐵道車輛進行在研製卻屬於"促進工業的發展"。同樣,為支持文化活動而進行的旅遊方面的R-D應包括在"社會發展和社會服務"目標之下,可是主要意圖是促進酒店和旅遊業繁榮的R-D應包括在"促進工業的發展"這一類別。
3、能源的生產和合理利用:包括各種形式的能源的供給,生產,保護和分配方面的所有R-D活動,但有關運載工具和火箭推進裝置的R-D應排除在外。必要時有關水能和核能的R-D應單獨列出。
4、基礎設施的發展:由運輸與通訊,城市和農村規劃兩個子類構成。運輸和通信包括:為了研究更好和更安全的運輸系統而進行的R-D(包括交通安全研究),所有通信服務方面的R-D(人造衛星除外),以及有關規劃和建立通信網的R-D。城市和農村規劃包括:城市和農村地區總體規劃,更好的住宅,社區環境的改善(例如醫院的位選定,隔音)等方面的R-D。後一子類的意圖是通過綜合規劃協調各種要素並創造出一種"總體環境"。
5、環境治理與保護:包括目的在於使自然環境"不受破壞"的R-D。涉及對大氣,水,土壤和地層,雜訊固態垃圾處理和輻射等各方面污染的防止及監測治理:污染的防止涉及目的在於對一些活動中可能引起的污染加以防止的R-D;污染的監測與治理涉及關於污染的原因,擴散和補救,以及污染對任何環境的影響方面的R-D。
6、衛生(不包括污染):這一類別包括為保護和改善人類健康而開展的R-D計劃。它包括:食品衛生和營養,醫學放射療法,生物化學工程,醫學信息。治療合理化和葯理學(包括葯物檢測和用於科學研究目的的實驗動物飼養)等方面的R-D,以及流行病學研究,職業病防止和葯物成癮等方面的研究。
7、社會發展和社會服務:這一類別涉及與社會和文化問題相關的R-D,包括諸如社會保障,社會服務,社會關系,文化,娛樂和休閑,法律和秩序,消費者保護,工作條件,勞資關系,人力開發,公共管理,國民經濟,和平及其他國際目標。
8、地球和大氣層的探索與利用:這一類別包括對地殼與地幔,近海,大洋和大氣層的探索和利用。它不包括污染研究。農業目的的土壤研究或漁業研究。但包括氣象學方面的R-D(人造衛星所進行的氣象學研究除
外)。
9、知識的全面發展:這一類別包括所有有助於知識的全面發展但無法確定具體目標的R-D。它有兩個組成部分,即研究的促進和一般大學資金(CUF)。研究的促進指用於無法確定目標的R-D的所有撥款或支出。對這一類別按科學領域進行補充性分類可能是有用的。一般大學資金應包括來自國家教育部一般性撥款所資助的所有R-D項目。
10、民用空間:這一類別包括涉及空間的所有民用R-D活動(為軍事目的進行的各項計劃應包括在以下11"國防"目標中),其中包括運載火箭和宇宙飛船及其動力裝置和地面控制設施(發射基地,導航,遙測和遙控指令)方面的R-D活動以及人造衛星和星際探測器,同溫層探測氣球,探空火箭等方面的R-D活動,運用宇宙火箭進行通信,氣象,航行,地球資源調查等也應歸入這一目標。
11、國防:這一類別包括主要為國防目的所進行的R-D項目,而不管他們的研究內容如何或是否具有次要的民用目的。判斷准則不是項目或產品的性質(或誰在資助該項目),而是他的目標。國防R-D的目標是為軍隊建造裝備或增強技術,包括為國防目的所進行的核武器和空間方面的R-D;不包括由國防部所資助的民用R-D(例如氣象或通信方面的研究)以及軍事機構承擔的民用研究項目,這類開支應盡量列入與其有關的各主要民用目標。

G. 工程材料檢測服務企業屬於技術服務行業嗎

是的。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環保。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製造業中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國際組織等。

(7)酶制劑萃取貴金屬技術擴展閱讀

服務業從為生活服務,擴展到為生產服務,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服務業的社會性質也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化。在前資本主義社會,主要是為奴隸主和封建主服務,資本主義服務業以盈利為目的,資本家和服務勞動者之間的關系是僱傭關系。

社會主義服務業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以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為目的,是真正為全社會服務的行業。

H. 食用酶是如何進行工業製取的酶的種類很多,通過微生物發酵的技術能實現酶的提取嗎

不管是不是食用酶,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生產的生物酶,都可以通過工業化技術進行分離、提取、純化,從而得到商品酶制劑。
酶一般並不直接食用,所以不叫「食用酶」。酶一般是作為食品生產過程中加入的一種助劑,在食品產品中一般已經沒有具有活性的酶了,所以,這類作為助劑使用的酶一般叫做「食品用酶制劑」。
食品用酶制劑中允許存在蛋白質類與多糖類雜質及其他酶,但不允許混入多量水溶性無機鹽類,這就對酶的提取有了工藝技術上的要求。如果是胞外酶,一般是先對發酵液進行過濾,濾液中的酶可根據其等電點調整PH值使其沉澱。還有其他沉澱方法,如鹽析法、有機溶劑沉澱法、單寧沉澱法等。離心後得到粗提的酶,再溶解後,可重復上述步驟,使酶的純度進一步提高。如果需要精製酶,還可通過層析、電泳、萃取等方法,對酶進行進一步提純。有時,還要根據需要,進行脫鹽、脫色處理。
然後,就是濃縮、乾燥等工序,就可得到固態的酶制劑了。由於酶屬於蛋白質,對溫度比較敏感,在濃縮、乾燥時,必須採用低溫濃縮和低溫乾燥。同時,在整個提取和精製過程中,要避免重金屬離子混入。
如果要提取的是胞內酶,要先進入細胞破碎,使細胞中的酶釋放出來,再進行提取。

I. 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入選的標准

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
一、 電子信息技術
二、 生物與新醫葯技術
三、 航空航天技術
四、 新材料技術
五、 高技術服務業
六、 新能源及節能技術
七、 資源與環境技術
八、 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一、電子信息技術
(一)軟體
1、系統軟體
2、支撐軟體
3、中間件軟體
4、嵌入式軟體
5、計算機輔助工程管理軟體
6、中文及多語種處理軟體
7、圖形和圖像軟體
8、金融信息化軟體
9、地理信息系統
10、電子商務軟體
11、電子政務軟體
12、企業管理軟體
(二) 微電子技術
1、集成電路設計技術
2、集成電路產品設計技術
3、集成電路封裝技術
4、集成電路測試技術
5、集成電路晶元製造技術
6、集成光電子器件技術
(三)計算機及網路技術
1、計算機及終端技術
2、各類計算機外圍設備技術
3、網路技術
4、空間信息獲取及綜合應用集成系統
5、面向行業及企業信息化的應用系統
6、感測器網路節點、軟體和系統
(四)通信技術
1、光傳輸技術
2、小型接入設備技術
3、無線接入技術
4、移動通信系統的配套技術
5、軟交換和VoIP系統
6、業務運營支撐管理系統
7、電信網路增值業務應用系統
(五) 廣播電視技術
1、演播室設備技術
2、交互信息處理系統
能夠實現互動式控制的服務端系統技術。
3、信息保護系統
能夠實現各種信息媒體整體版權保護的系統技術。
4、數字地面電視技術
5、地面無線數字廣播電視技術
6、專業音視頻信息處理系統
7、光發射、接收技術
8、電台、電視台自動化技術
9、網路運營綜合管理系統
10、IPTV技術
11、高端個人媒體信息服務平台
* 採用OEM或CKD方式的集成生產項目除外。
(六)新型電子元器件
1、半導體發光技術
2、片式和集成無源元件技術
3、片式半導體器件技術
4、中高檔機電組件技術
(七)信息安全技術
1、安全測評類
2、安全管理類
3、安全應用類
4、安全基礎類
5、網路安全類
6、專用安全類
(八)智能交通技術
1、先進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術
2、交通基礎信息採集、處理設備及相關軟體技術
3、先進的公共交通管理設備和系統技術
4、車載電子設備和系統技術
二、生物與新醫葯技術
(一)醫葯生物技術
1、新型疫苗
2、基因工程葯物
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療
4、單克隆抗體系列產品與檢測試劑
5、蛋白質/多肽/核酸類葯物
6、生物晶元
7、生物技術加工天然葯物
8、生物分離、裝置、試劑及相關檢測試劑
9、新生物技術
(二)中葯、天然葯物
1、創新葯物
2、中葯新品種的開發
3、中葯資源可持續利用
(三)化學葯
1、創新葯物
2、心腦血管疾病治療葯物
3、抗腫瘤葯物
4、抗感染葯物(包括抗細菌、抗真菌、抗原蟲葯等)
5、老年病治療葯物
6、精神神經系統葯物
7、計劃生育葯物
8、重大傳染病治療葯物
9、治療代謝綜合症的葯物
10、罕見病用葯(Orphan Drugs)及診斷用葯
11、手性葯物和重大工藝創新的葯物及葯物中間體
(四)新劑型及制劑技術
1、緩、控、速釋制劑技術——固體、液體及復方
2、靶向給葯系統
3、給葯新技術及葯物新劑型
4、制劑新輔料
* 簡單改變劑型和給葯途徑的技術除外。
(五)醫療儀器技術、設備與醫學專用軟體
1、醫學影像技術
2、治療、急救及康復技術
3、電生理檢測、監護技術
4、醫學檢驗技術
5、醫學專用網路環境下的軟體
(六)輕工和化工生物技術
1、生物催化技術
2、微生物發酵新技術
3、新型、高效工業酶制劑
4、天然產物有效成份的分離提取技術
5、生物反應及分離技術
6、功能性食品及生物技術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應用
(七)現代農業技術
1、農林植物優良新品種與優質高效安全生產技術
2、畜禽水產優良新品種與健康養殖技術
3、重大農林植物災害與動物疫病防控技術
4、農產品精深加工與現代儲運
5、現代農業裝備與信息化技術
6、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節水農業
7、農業生物技術
三、航空航天技術
1、民用飛機技術
2、空中管制系統
3、新一代民用航空運行保障系統
4、衛星通信應用系統
5、衛星導航應用服務系統
四、新材料技術
(一)金屬材料
1、鋁、鎂、鈦輕合金材料深加工技術
2、高性能金屬材料及特殊合金材料生產技術
3、超細及納米粉體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工藝技術
4、低成本、高性能金屬復合材料加工成型技術
5、電子元器件用金屬功能材料製造技術
6、半導體材料生產技術
7、低成本超導材料實用化技術
8、特殊功能有色金屬材料及應用技術
9、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應用技術
10、金屬及非金屬材料先進制備、加工和成型技術
(二)無機非金屬材料
1、高性能結構陶瓷強化增韌技術
2、高性能功能陶瓷製造技術
3、人工晶體生長技術
4、功能玻璃製造技術
5、節能與環保用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製造技術
(三)高分子材料
1、高性能高分子結構材料的制備技術
2、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制備及應用技術
3、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高性能化技術
4、新型橡膠的合成技術及橡膠新材料
5、新型纖維材料
6、環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備技術及高分子材料的循環再利用技術
7、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應用技術
(四)生物醫用材料
1、介入治療器具材料
2、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產品
3、骨科內置物
4、口腔材料
5、組織工程用材料及產品
6、載體材料、控釋系統用材料
7、專用手術器械及材料
(五)、精細化學品
1、電子化學品
2、新型催化劑技術
3、新型橡塑助劑技術
5、功能精細化學品
五、高技術服務業
1、共性技術
2、現代物流
3、集成電路
4、業務流程外包(BPO)
5、文化創意產業支撐技術
6、公共服務
7、技術咨詢服務
8、精密復雜模具設計
9、生物醫葯技術
10、工業設計
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
(一)可再生清潔能源技術
1、太陽能
(1)太陽能熱利用技術
(2)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
(3)太陽能熱發電技術
(1)1.5MW以上風力發電技術
(2)風電場配套技術

3、生物質能
(1)生物質發電關鍵技術及發電原料預處理技術
(2)生物質固體燃料緻密加工成型技術
(3)生物質固體燃料高效燃燒技術
(4)生物質氣化和液化技術
(5)非糧生物液體燃料生產技術
(6)大中型生物質能利用技術
4、地熱能利用
(二)核能及氫能
1、核能技術
2、氫能技術

(三)新型高效能量轉換與儲存技術
1、新型動力電池(組)、高性能電池(組)
2、燃料電池、熱電轉換技術
(四)高效節能技術
1、鋼鐵企業低熱值煤氣發電技術
2、蓄熱式燃燒技術
3、低溫余熱發電技術
4、廢棄燃氣發電技術
5、蒸汽余壓、余熱、余能回收利用技術
6、輸配電系統優化技術
7、高泵熱泵技術
8、蓄冷蓄熱技術
9、能源系統管理、優化與控制技術
10、節能監測技術
11、節能量檢測與節能效果確認技術
七、資源與環境技術
(一)水污染控制技術
1、城鎮污水處理技術
城市污水生物處理新技術及生物與化學聯合處理技術;中、小城鎮生活污水低能耗處理技術;村鎮生活污水;村鎮小型源分離處理技術,低能耗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2、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有毒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技術,有毒有害化工和放射性廢水處理技術,濕式催化氧化技術;重金屬廢水集成化處理和回收技術與成套裝置,煤化工等行業高氨氮廢水處理技術與裝置,固定化微生物高效脫氮技術;採油廢水處理及回注,高含鹽廢水處理工藝與技術;高濃度工業有機廢水處理工藝與技術,高效厭氧生物反應器;高效生物填料,薄膜負載型光催化材料,膜材料及組件,高效水處理葯劑的研製,新型復合型絮凝劑處理高濃度、高色度印染廢水技術。
3、城市和工業節水和廢水資源化技術
生產過程工業冷卻水重復利用葯劑、技術,管網水質在線檢測和防漏技術;各類工業廢水深度處理回用集成技術;城市污水處理再生水生產的集成技術;工業、城市廢水處理中污泥的處理、處置和資源化技術。
4、面源水污染的控制技術
規模化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技術及生態處理技術;水產養殖水循環利用和污染控制技術;畜禽養殖場廢水厭氧處理沼氣高效利用技術。
5、雨水、海水、苦鹹水利用技術
雨水收集利用與回滲技術與裝置,苦鹹水淡化技術;海水膜法低成本淡化技術及關鍵材料,規模化海水淡化技術;海水、鹵水直接利用及綜合利用技術。
6、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
靈敏、快速水質在線檢測技術;飲用水有機物的高級催化氧化技術,高效膜過濾技術,安全消毒技術,高效控藻、除藻和藻毒素去除技術;飲用水有機物高效吸附劑、高效混凝劑及強化混凝技術;農村飲用水除氟、除砷技術與裝置,邊遠地區和農村飲用水安全消毒小型設備和技術。
(二)大氣污染控制技術
1、煤燃燒污染防治技術
高效低耗煙氣脫硫、脫硝技術: 燃煤電廠煙氣脫硫技術及副產品綜合利用技術,煙氣脫硫關鍵技術,煙氣脫硝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煤、煤化工轉化過程中的廢氣污染防治技術;高效長壽命除塵技術。
2、機動車排放控制技術
機動車控制用高性能蜂窩載體、滿足歐Ⅲ、Ⅳ標准汽車凈化技術;滿足歐Ⅲ、Ⅳ標準的柴油車凈化技術:顆粒物捕集器及再生技術; 催化氧化與還原技術;滿足歐Ⅱ、Ⅲ標准摩托車凈化技術。
3、工業可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防治技術
高效長壽命的吸附材料和吸附回收裝置;高效低耗催化材料與燃燒裝置;低濃度污染物的高效吸附-催化技術及聯合燃燒裝置;惡臭廢氣的捕集與防治技術;油氣回收分離技術:針對油庫、加油站油氣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控制技術。
4、局部環境空氣質量提高與污染防治技術
城市公共設施空氣環境的消毒殺菌、除塵、凈化和提高空氣氧含量技術。
5、其他重污染行業空氣污染防治技術
高性能除塵濾料和高性能電、袋組合式除塵技術;特殊行業工業排放的有毒有害廢氣、二惡英、惡臭氣體的控制技術;工業排放溫室氣體的減排技術,碳減排及碳轉化利用技術。
(三)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綜合利用技術
1、危險固體廢棄物的處置技術
危險廢物高效焚燒技術,焚燒渣、飛灰熔融技術;危險廢物安全填埋處置技術,危險廢物固化技術、設備和固化葯劑;醫療廢物收運、高溫消毒處理技術;有害化學品處理技術,放射性廢物處理與整備技術與裝備;電子廢物處置、回收和再利用技術。
2、工業固體廢棄物的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生產復合材料、尾礦微晶玻璃、輕質建材、地膜、水泥替代物、工程結構製品等技術;電廠粉煤灰及煤礦矸石、冶金廢渣等廢棄物的資源回收與綜合利用技術;廢棄物資源化處理技術。
3、有機固體廢物的處理和資源化技術
利用農作物秸稈等廢棄植物纖維生產復合板材及其他建材製品的技術;有機垃圾破碎、分選等預處理技術;填埋物氣體回收利用技術;填埋場高效防滲技術;小城鎮垃圾處理適用技術。
(四)環境監測技術
1、在線連續自動監測技術
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粉塵、細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酸沉降、沙塵天氣、機動車排氣等);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化學需氧量、余氯、BOD水質、氨氮、石油類、揮發酚、微量有機污染物、總氮、總磷等等);污染源自動監測系統(傅立葉紅外測量煙氣污染物、煙氣含濕量;砷、總鉛、總鋅;氰化物、氟化物等);大氣中超細顆粒物、有機污染物等采樣分析技術。
2、應急監測技術
攜帶型現場快速測定技術,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等危險廢物特性鑒別、環境監控及災害預警技術;移動式應急環境監測技術(攜帶型快速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儀及測試組件;攜帶型水質監測儀與測試組件;攜帶型工業危險物、重金屬、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快速監測專用儀器及系統);應急安全供水技術;應急處理火災、泄漏造成的環境污染技術。
3、生態環境監測技術
海洋環境監測技術,環境遙感監測系統;脆弱生態資源環境監控及災害預警技術;多物種生物在線檢測技術,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物的富集技術,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采樣、分析技術。
(五)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技術
水土流失防治技術,沙漠化防治技術,天然林保護、植被恢復和重建技術,林草綜合加工技術及配套機械設備;濕地保護、恢復與利用及其監測技術,礦山生態恢復、污染土壤修復,非點源污染控制技術;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替代技術;國家生物多樣性預警監測和評價技術,系統生態功能區恢復與重建技術。
(六)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技術
1、重點行業污染減排和「零排放」關鍵技術
電鍍、皮革、釀造、化工、冶金、造紙、鋼鐵、電子等行業污染減排關鍵技術;上述行業工藝過程中廢氣、廢水、廢物資源化回收利用技術。
2、污水和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技術
污水深度處理安全消毒和高值利用技術;城市景觀水深度脫氮除磷處理技術;礦產廢渣資源化利用技術;工業無機、有機固體廢物資源化處理技術。
3、清潔生產關鍵技術
煤潔凈燃燒、能量梯級利用技術;有毒有害原材料、破壞臭氧層物質替代技術。
4、綠色製造關鍵技術
綠色基礎材料及其制備技術,高效、節能、環保和可循環的新型製造工藝及裝備,機電產品表面修復和再製造技術,綠色製造技術在產品開發、加工製造、銷售服務及回收利用等產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應用。
(七)資源高效開發與綜合利用技術
1、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礦、選礦技術
復雜難采礦床規模化開采及開發利用產業化技術;復雜多金屬礦高效分離技術;難處理氧化礦高效分離與提取技術;多金屬硫化礦電化學控制浮選技術;就地浸礦及生物提取技術;采選過程智能控制及信息化技術。
2、共、伴生礦產的分選提取技術
綜合回收共伴生礦物的聯合選礦技術;共伴生非金屬礦物的回收深加工技術;伴生稀貴金屬元素富集提取分離技術。
3、極低品位資源和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極低品位、難選冶金屬礦有價金屬綜合回收利用技術;大用量、低成本、高附加值尾礦微晶玻璃技術;尾礦中有價元素綜合回收技術。
* 一些常規的污染控制技術除外:1、常規工藝技術裝備組合的水處理技術;2、城市混合垃圾和畜禽糞便制肥技術;3、 20噸以下的鍋爐脫硫除塵技術;4、油煙凈化技術(吸附、靜電、噴淋);5、技術含量低的用工業廢物製造建材項目;6、一次性餐具及相關材料技術;7、未經安全評價的用於治理環境污染的生物菌劑技術;8、室內空氣凈化空氣清新劑及常規消毒技術。
八、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一)工業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系統
1、現場匯流排及工業乙太網技術
符合國際、國內自動化行業普遍採用的主流技術標准(包括:IEC61158、PROFIBUS、FF、DeviceNet、PROFINET、EtherNet/IP、EPA、MODBUS/TCP等)的現場匯流排及工業乙太網技術。
2、可編程序控制器(PLC)
包括符合IEC61131標准、可靠性高、具有新技術特點的PLC技術;集成了嵌入式系統、單片機、數模混合等新技術成果的PLC技術等。
* 以OEM方式集成的PLC產品除外。
3、基於PC的控制系統
以「工業PC機+軟邏輯(SoftPLC)」、可編程序先進控制器(PAC)、現場匯流排及工業乙太網為網路、連接遠程I/O及其它現場設備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統。
4、新一代的工業控制計算機
面向圖形的操怍系統和應用要求,能夠解決處理器和顯示設備瓶頸問題,採用地址、數據多路復用的高性能32位和64位匯流排技術,具有在不關閉系統的情況下「即插即用」功能的高可用系統和容錯系統。
(二)高性能、智能化儀器儀表
1、新型自動化儀表技術
適用於實時在線分析、新型現場控制系統、e 網控制系統、基於工業控制計算機和可編程式控制制的開放式控制系統和特種測控裝備,能滿足重大工程項目在智能化、高精度、高可靠性、大量程、耐腐蝕、全密封和防爆等特殊要求的新型自動化儀器儀表技術。
* 一般傳統的流量、溫度、物位、壓力計或變送器除外。
2、面向行業的感測器技術
面向行業和重大工程配套,採用新工藝、新結構,具有高穩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智能化的專用感測器技術。
3、新型感測器技術
包括陣列感測器、多維感測器 、復合型感測器、直接輸出數字量或頻率量的新型敏感器以及採用新感測轉換原理的新型感測器等。
* 採用傳統工藝且性能沒有顯著提高的感測器 (包括:熱電偶、熱電阻、電位器、電容、電感、差動變壓器、電渦流、應變、壓電、磁電等原理的感測器) 除外。
4、科學分析儀器、檢測儀器技術
等離子光譜儀、近紅外光譜儀、非製冷紅外焦平面熱像儀、微型專用色譜儀;特定領域的專用儀器,包括:農業技術品質和食品營養成分檢測、農葯及殘留量檢測、土壤速測等農業和食品專用儀器;海洋儀器;大氣、水和固體廢棄物安全監測和預警等核心專用儀器,各種災害監測儀器;生命科學用分離分析儀器等。
* 傳統的氣相色譜儀除外。
5、精確製造中的測控儀器技術
包括網路化、協同化、開放型的測控系統;精密成形製造及超精密加工製造中的測控儀器儀表;亞微米到納米級製造中的測控儀器儀表;製造過程中的無損檢測儀器儀表;激光加工中的測控儀器儀表等。
(三)先進製造技術
1、先進製造系統及數控加工技術
具有先進製造技術和製造工藝的單元設備、製造系統、生產線等,包括:復合加工、組合加工、綠色製造、快速製造、微米/納米製造等相關裝備和系統;CAD/CAPP/CAM/PDM技術在內的數字化設計製造系統,現代集成製造系統應用軟體、平台及工具,生產計劃與實時優化調度系統/ERP管理軟體,虛擬製造(VM)技術,網路製造系統;智能型開放式數控系統、伺服驅動、數控裝備、數控編程軟體和應用軟體、數控加工、數控工藝在內的先進數控技術;中高檔數控設備和關鍵功能部件及關鍵配套零部件技術等。
*低附加值的和低技術含量的零部件加工技術除外。
2、機器人技術
新一代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水切割機器人;激光切割機器人;AGV以及製造工廠的倉儲物流設備;機器人周邊設備;特種機器人;開放式機器人控制技術;虛擬現實(VR)技術;機器人伺服驅動技術;基於機器人的自動加工成套技術;信息機器人技術等。
* 性能和結構一般的沒有知識產權的普通機器人除外。
3、激光加工技術
激光切割加工技術;激光焊接加工技術;材料激光表面改性處理技術;激光雕刻技術和激光三維製造技術以及激光發生器製造和控制系統技術等。
4、電力電子技術
包括具有節能、高效、良好的控制性能和特種傳動技術的應用系統;大容量化、高頻化、智能化、小功率器件晶元方片化的電力半導體器件;多功能化、智能控制化、綠色環保化的模塊;面向工業設備、物流系統、城市交通系統、信息與自動化系統等的高性能特種電機及其控制和驅動技術等。
* 性能一般的電源變換產品除外。
5、紡織及輕工行業專用設備技術
包括採用高精度驅動、智能化控制、高可靠性技術等開發的紡織機械專用配套部件;建立在計算機及網路技術應用基礎上的在線檢測控制系統和高性能的產品檢測儀器;以控制、計量、檢測、調整為一體的、帶有閉環控制的環保型包裝機械,袋成型、充填、封口設備,無菌包裝設備;具有輔助操作自動化和聯機自動化的柔性版印刷、防偽印刷、條形碼印刷設備、數字直接製版機;精密型注塑機、精密擠出成型及復合擠出成型裝備等。
* 性能一般的普通紡織機械、性能一般的包裝機械及柔性版印刷機、捲筒進料多色凹版印刷機、不幹膠商標印刷機除外。
(四)新型機械
1、機械基礎件及模具技術
包括數控機床等重點主機配套用精密軸承;高性能、高可靠性、長壽命液壓、氣動控制元件;精密、復雜、長壽命塑料模具及沖壓模具;快速原型和快速經濟模具製造新技術等。
* 常規通用工藝技術,性能、結構、精度、壽命一般的普通機械基礎件、普通塑料模具和冷沖壓模具除外。
2、通用機械和新型機械
包括採用新原理,在功能、結構上有重大創新的新型閥門技術和新型泵技術;有核心專利技術或自主知識產權,利用新傳動原理、新機械結構和新加工工藝的新型機械技術等。
* 性能一般的各類普通泵和閥門除外。
(五)電力系統信息化與自動化技術
1、採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電力自動化裝置
包括採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和計算機技術開發用於電力生產、輸送和供用電各環節的自動化裝置;可明顯提高系統可靠性、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系統安全和供電質量的技術。包括:發電機組新型勵磁裝置和調速裝置,新型安全監控裝置和採用新技術的電網監測、控制裝置等。
2、採用數字化、信息化技術,提高設備性能及自動化水平的技術
採用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符合國際標准、具有開放性和通用性、高精度和高可靠的新型裝置,包括:採用現場匯流排技術、具有綜合狀態檢測功能的智能化開關櫃;具有控制、保護和監測功能的數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網路化的終端裝置;電力設備在線數字化狀態檢測與監控裝置;電能質量檢測、控制與綜合治理裝置;基於IEC61850通信協議的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採用虛擬儀器技術的電力系統用儀器設備;用於新型電能(包括核能發電)系統的連續、高效、安全、可靠的發、輸、配電設備中的新技術和新裝置等。
3、電力系統應用軟體
與發電、變電、輸電、配電和用電各領域有關的控制、調度、管理和故障診斷等方面的高級應用軟體,以提高電力系統和電力設備的自動化水平、保障安全經濟運行、提高設備效率及管理水平,包括:電力系統優化控制軟體;新型輸配電在線安全監控及決策軟體;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軟體;電力設備管理及狀態檢修軟體,繼電保護信息管理及故障診斷專家系統軟體;電力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軟體;節能運行管理專家系統軟體;用電管理軟體以及電能質量在線評估、模擬分析軟體等。
4、用於輸配電系統和企業的新型節電裝置
採用新原理、新技術和新型元器件,能夠補償無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數、減少電能損耗、改善電能質量的新型節電裝置,包括:用於企業的新型節電裝置;用於企業的節能、節電控制裝置及其綜合管理系統,用於輸配電系統的先進無功功率控制裝置以及區域的在線動態諧波治理裝置等。
* 傳統的高、低壓開關設備,常規的發、供、配電設備除外。
(六)汽車行業相關技術
1、汽車發動機零部件技術
用於乘用車汽油機、乘用車柴油機、商用車柴油機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汽車發動機零部件技術,包括:汽油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稀薄燃燒技術、可變進氣技術、增壓技術、排氣凈化技術;柴油機電控高壓噴射技術、增壓中冷技術、排氣凈化技術,新型代用燃料發動機技術等;新型混合動力驅動系統技術;新型電動驅動系統技術;氫發動機技術、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技術;新型動力電池組合技術等。
2、汽車關鍵零部件技術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汽車關鍵零部件,包括:傳動系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懸掛系統、車身附件、汽車電器、進排氣系統、新型混合動力傳動系統、新型純電動傳動系統、輪轂電機、新型代用燃料發動機轉換器、新型動力電池等。
3、汽車電子技術
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包括:車身穩定系統、懸架控制系統、驅動力分配系統、制動力分配系統、制動防抱死系統、安全氣囊、自動避障系統、自動停車系統、車載故障診斷系統、車身匯流排系統、智能雨刷、智能防盜系統等。
新型混合動力驅動管理系統、車用動力電池組管理系統、新型電動車用感測器、電動車用大功率電子器件、電動車用新型集成晶元、電動車電器系統用安全保護部件等。
4、汽車零部件前端技術
新能源汽車的配套零部件技術,包括:混合動力系統技術;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技術;氫發動機技術;合成燃料技術等。

閱讀全文

與酶制劑萃取貴金屬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
信託查詢平台 瀏覽:80
要約價格低於提示性 瀏覽:202
今日中國銀行匯率港幣兌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312
北京富勤理財 瀏覽:665
晨鳴股票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