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迦納匯款到中國
銀行之間t/t(電匯)吧, 把你的賬號告訴迦納就可以,手續費大致20到30美金。三個工作日到賬。地下錢庄不清楚,害怕ing.還是別找了。現在國外匯款很容易的。去中行辦個一卡通ok
㈡ 如何應對非洲國家貨幣貶值
貨幣大幅貶值
彭博信息的數據顯示,非洲各國平均外匯儲備僅58億美元,是全球31個發展中國家(扣除中國)平均外匯儲備780 億美元的7%。 以肯亞為例,根據肯亞央行數據,今年前7個月外匯儲備下降10億美元。至7月末,外匯儲備為64.1億美元,可支撐該國4.06個月的進口賬單,僅略高於4個月的最低要求。主要由於肯亞央行為緩解貨幣匯率波動,數次向市場出售美元,還有一部分用於償還債務。
南非蘭德銀行經濟學者指出,非洲各國央行干預匯市的能力已達臨界點,未來必須讓本國貨幣更大幅貶值。
所有非洲國家都面臨貨幣貶值挑戰。撒哈拉沙漠以南各國的外匯儲備劇減,加上出口下降,使經常賬戶逆差更加惡化,也影響外國投資;奈及利亞、迦納及肯亞的本國貨幣和證券最近都遭到拋售。
盡管貨幣貶值對出口有利,但非洲多個資源出口國家更受到原料價格崩跌的打擊。
安哥拉今年已經用掉了10%的外匯儲備,並提高利率,但貨幣仍貶值19%,通脹率也上升到兩年半來的高點。南非、烏干達及肯亞也緊縮貨幣政策,試圖拉抬本國貨幣;迦納更將基準利率提高到24%。
奈及利亞從去年9月以來,外匯儲備已劇減20%,但貨幣奈拉仍大貶18%,政府因而實施外匯管制,結果造成外匯短缺,企業無法支付貨款給國外供貨商。
肯亞貨幣今年已經貶值12%,蘭德銀行預測今年還將再貶2.6%;迦納幣過去一個月貶值9%,今年還將再貶3%。
貿易逆差擴大,使非洲各國央行更難重建外匯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撒哈拉沙漠以南各國的經常賬戶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將擴大到4.6%,而資源豐富國家的經濟增長率也將降到2009年來的最低點。
受人民幣影響
近來,非洲貨幣還受到人民幣突然貶值的沖擊。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人民幣貶值的沖擊波已席捲非洲經濟體,致使非洲貨幣大幅走低,同時導致彌漫在該地區的擔憂情緒升溫。
非洲開發銀行在6月份公布,2013年,非洲與中國的貿易額達到2110億美元,比非洲與美國的貿易額高出一倍多。
報道指出,如今,人民幣貶值令一些非洲國家的財政部門和政府官員憂心忡忡,擔心中國的購買力將會下降。
渣打銀行研究非洲問題的首席經濟學家卡恩(Razia Khan)說,出口面較窄的非洲國家尤其處於不利地位。
安哥拉正面臨外匯短缺問題,因為油價的持續下跌以及中國需求的萎靡使得安哥拉原油出口收入減少。安哥拉幾乎所有的出口收益及公共收入都來自原油出口。
在尚比亞,銅礦企業正在進行裁員或者停止作業,全球銅價維持在六年低位附近,再加上尚比亞的電力短缺問題,使得生產成本過高而難以為繼。
南非的黃金、酒及其他商品生產商也表示,中國需求下滑意味著南非經濟要擺脫持續四年之久的滑坡局面的可能性下降。南非財政部預計,今年國內經濟僅增長1.9%。
不過,報道亦指出,人民幣貶值可以令一些非洲國家受益,這些國家進口中國商品和服務的成本將降低。包括衣索比亞、肯亞和莫三比克在內的東非國家近些年出現大規模貿易逆差,因為這些國家拿出大量資金進口中國製造的推土機和電力線來修路和建設電力網路。
經濟學家稱,人民幣貶值給多元化發展的肯亞經濟帶來的好處可能最多。中國是肯亞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壓路機等中國製造的重型機械的買家稱,他們正在考慮以人民幣代替美元進行支付。
隨著中國與非洲之間的貿易往來增多,一些非洲官員倡導,將人民幣作為一種儲備貨幣以及可以替代美元的國際貿易貨幣。
渣打銀行的卡恩說,如果肯亞或烏干達的進口商開始採用人民幣、而非本幣或美元來結算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將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這也是中國一直在爭取的。
㈢ 非洲國家的油氣對外開放程度較高
(1)非洲對外石油合作通常採取產量分成制和租讓制
目前,採取產量分成制的國家共有14個,包括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奈及利亞等;採取租讓制的有南非等5國(表6.5)。
表6.5 非洲主要產油國對外合作合同模式
(2)非洲地區是全球油氣對外招標活動最活躍的地區,石油工業對外招標活動頻繁
自2007年以來,在全球舉行的勘探開發招標中,非洲地區的招標次數、提供的區塊數量和招標面積均居全球各區前列。海上招標數量逐漸增加是勘探開發招標的重點,同時,天然氣招標數量呈逐步上升趨勢。肯亞、茅利塔尼亞、莫三比克、坦尚尼亞等非洲新興資源國在油氣勘探開發招標中表現積極,尤其是烏干達。2006年烏干達首次獲得油氣發現。目前該國在西部9個勘探區塊中,已有7個區塊被4家西方的石油公司獲得,還有兩個總面積為1786km2的石油勘探區塊將繼續通過招標發放勘探許可證。2008年,非洲地區招標活動受金融危機影響,上下半年明顯分化。上半年26個國家先後舉行了27次勘探開發招標,招標面積佔全球總面積的75%。下半年勘探開發招標中流標現象大幅增加,為此,一些國家甚至推遲了招標活動。2009年延續了2008年下半年的情況,迦納、尚比亞均延長或推遲了招標截止日期,安哥拉新一輪招標時間也一推再推,很有可能會推遲到2010年總統大選以後進行。
(3)非洲各國對外開放程度和對外合作政策存在明顯差異
北非地區油氣工業對外開放步伐較快。在北非主要油氣生產國中,阿爾及利亞於2005年和2006年對《油氣法》進行了修改,政府積極鼓勵外資參與本國勘探開發及煉油化工領域,吸引外國資本。蘇丹1999年頒布的新投資法採取了貿易自由化政策,放寬外匯管制,放寬進口限制,創造了寬松的投資環境。埃及油氣上下游業務都對外開放,對私人投資的環境相當優越,並在減免礦區使用費、油田服務費等方面作了詳細規定。利比亞在聯合國與美國相繼取消對其制裁後,實施了新的對外開放政策,對外資進入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西非新興產油國雖然對外開放時間較晚,但開放程度較高。奈及利亞和安哥拉20世紀90年代後才真正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但是對外開放步伐邁得更快,對外開放程度更高。其中,奈及利亞為進一步吸引外資,推出免收礦區使用費、提高分成份額及稅收優惠等政策;政府還頒布了優惠政策,積極開放下游煉化業,放寬成品油進口管制,吸引外資投入其煉油工業。
㈣ 世界上目前還有外匯管制的國家或者經濟體有哪些
外匯管制的國家非常多,遍布全球: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都有。
第一類為實行嚴格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即對國際收支的所有項目,包括經濟項目、資本項目和平衡項目都進行較嚴格的管制。這類國家和地區通常經濟不發達,外匯資金短缺,為了有計劃地組織稀缺的外匯資源並合現運用,調節外匯供求,通過外匯管理達到穩定金融的目的,外匯管制措施都比較嚴格。凡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以及多數發展中國家,如印度、緬甸、巴西、哥倫比亞、伊拉克、阿富汗、摩洛哥、查德、獅子山、葡萄牙等國家都屬此類。據統計,這類國家大約有90個。
第二類為名義上取消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即對非居民往來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收付原則上不進行直接管制,盡管事實上還存在一些間接管制。屬於這一類型的主要是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瑞士、盧森堡等,還有收支持續順差的國家,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石油輸出國家。屬於這類的國家和地區約有20多個。
第三類為實行部分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這類國家包括一些比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其對外貿易規模較大,有較雄厚的黃金外匯儲備,國民生產總值也較高,如法國、澳大利亞、丹麥、挪威等國。還有一些經濟金融狀況較好的發展中國家,如蓋亞那、牙買加、南非等國。目前,這類國家約有20--30個。
外匯管制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國際貨幣制度陷於崩潰,美、法、德、意等參戰國都發生了巨額的國際收支逆差,本幣對外匯率劇烈波動,大量資本外逃。為集中外匯資財進行戰爭,減緩匯率波動及防止該國資本外流,
外匯管制
各參戰國在戰時都取消了外匯的自由買賣,禁止黃金輸出,實行了外匯管制。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時期,很多在戰後取消外匯管制的國家又重新實行外匯管制,一些實行金塊和金匯兌本位制的國家也紛紛實行外匯管制。1930年土耳其首先實行外匯管制,1932年,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丹麥、阿根廷等20多個國家也相繼實行了外匯管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參戰國立即實行全面嚴格的外匯管制。1940年,在100個國家和地區中,只有11個國家沒有正式實行外匯管制,外匯管制范圍也比以前更為廣泛。戰後初期,西歐各國基於普遍存在的「美元荒」等原因,繼續實行外匯管制。50年代後期,西歐各國經濟有所恢復,國際收支狀況有所改善,從1958年開始,各國不同程度地恢復了貨幣自由兌換,並對國際貿易收支解除外匯管制,但對其他項目的外匯管制仍維持不變。1961年,大部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會員國表示承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8條所規定的義務,即避免外匯限制而實行貨幣自由兌換。但時至90年代,絕大多數國家仍在不同程度上實行外匯管制,即使名義上完全取消了外匯管制的國家,仍時常對居民的非貿易收支或非居民的資本項目收支實行間接的限制。
外匯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進行限制的一種限制進口的國際貿易政策。外匯管制分為數量管制和成本管制。前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的數量直接進行限制和分配,通過控制外匯總量達到限制出口的目的;後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實行復匯率制,利用外匯買賣成本的差異,調節進口商品結構。
外匯管制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在經常項目下的外匯買賣和國際結算進行限制。廣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和非居民的涉及外匯流入和流出的活動進行限制性管理。
外匯管制依照該國法律、政府頒布的方針政策和各種規定和條例進行。外匯管制的執行者是政府授權的中央銀行、財政部或另設的其他專門機構,如外匯管理局。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自然人和法人通常劃分為居民和非居民。各國的外匯管製法規通常對居民管制較嚴,對非居民管制較松。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物包括外國鈔票和鑄幣、外幣支付憑證、外幣有價證券和黃金;有的國家還涉及白銀、白金和鑽石。
外匯管製法規生效的范圍一般以該國領土為界限。在設立特區的國家中,某些外匯管製法規可能不適用於特區。一個國家對不同國家貨幣的外匯管制寬嚴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外匯管制針對的活動涉及外匯收付、外匯買賣、國際借貸、外匯轉移和使用;該國貨幣匯率的決定;該國貨幣的可兌換性;以及本幣和黃金、白銀的跨國界流動。
外匯管制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大體上分為價格管制和數量管制兩種類型:前者指對本幣匯率做出的各種限制,後者指外匯配給控制和外匯結匯控制。
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
㈤ 幫忙翻譯一下--
上面的別亂翻譯.什麼是你的帳號是有限的.
應該翻譯成"你的賬戶被限制了"!!!!什麼意思?就是你完了.錢被paypal黑了.
看看下面的吧
paypal和貝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公司。
如果你查詢一下,你就知道了。貝寶只是paypal在國內的合作公司,不是paypal的子公司。
另外,貝寶說的他們有1億用戶也是對消費者的誤導,因為就算paypal擁有1億客戶,也不意味著貝寶擁有一億的客戶。
好像東風日產公司如果說它的客戶有多少多少是美國人或者日本人,那它是誤導你。因為東風日產公司和日產公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公司。
另外,paypal和貝寶是不可能接軌的。因為國內的外匯管制很嚴格,paypal是沒有可能完全進入中國市場的。
如果想使用Paypal接受外國的錢,只能去paypal注冊國際用戶。沒有中文介面。你只能找懂英文的人幫忙了。
我使用過paypal,他們經常會凍結你的錢,而且一旦凍結,你是100%沒有可能解凍帳號,所以建議不要使用paypal國際賬戶。
你用google找一下paypal,加上一句英文罵人的詞,你就能找到超過10萬個以上對paypal不滿的記錄。他們都是paypal的受害者。
公司帳號跟個人帳號在paypal面前一樣.
總之,你使用了paypal,你就每天生活在擔心之中.每天早晨起來查看帳號,是不是被封掉.
封掉以後,你就陷入無休無止的傳真你的(包括你公司)的各種證明,其實他們根本不相信.而且你或者你公司的信用卡資料會被paypal保留數年, 並且列入他們自己的資料庫.你的電腦主板號碼,IP,電話號碼,上網地址,操作系統代碼等等只要有可能讓他們記錄在案的東西都會記錄.只要有人(包括你, 或者你的朋友,雇員)使用相同的機器,在相同的地點上網或者跟你名字接近的人開paypal,都會被封帳號,然後又是無休無止的投訴,傳真等等.周而復始.
我已經厭倦了這樣的投訴,所以早已放棄paypal.而且勸說人們不要用paypal.否則你會經歷我經過的痛苦.真的,你會少活至少10年.
㈥ 全球避稅天堂名單
===========
全球避稅天堂
===========
1. 安道爾
2. 安圭拉
3. 安提瓜島
4. 阿魯巴
5. 巴哈馬
6. 巴林
7. 巴布達
8. 貝里斯
9. 百慕大
10. 英屬維爾斯群島
11. 開曼群島
12. 庫克群島
13. 格斯達里
14. 加塞普勒斯
15. 吉布地
16. 多米尼加
17. 都伯林
18. 迦納
19. 直布羅陀
20. 格林那達
21. 關島
22. 根西島
23. 香港
24. 人小島
25. 以色列
26. 日本
27. 澤西
28. 納閩(馬來西亞)
29. 黎巴嫩
30. 列支敦斯登
31. 倫敦
32. 盧森堡
33. 澳門
34. 馬爾他
35. 瑪麗安娜
36. 馬紹爾群島
37. 模里西斯
38. 密克羅西亞島
39. 蒙特塞拉特島
40. 諾魯
41. 荷屬安的列斯群島
42. 貝勞
43. 巴拿馬
44. 菲律賓
45. 波多里哥
46. 薩摩亞塞席爾群島
47. 新加坡
48. 聖基茨希爾和尼維斯島
49. 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50. 瑞士
51. 塔希提島
52. 泰國
53. 土耳其
54. 烏拉圭
55. 萬那杜
註:
(1)在英國,即使個人持有英國國籍,只要不把於外國掙取的入息引回英國,便無須就該款項繳稅。愛爾蘭也存在同樣的機制。
(2)瑞士新移民可以與新住所的地區政府,就應課稅入息進行交涉。一般應課稅入息會是住所租金的五倍。
(3)摩納哥和安多拉並無徵收個人入息稅。
(4)巴哈馬則不徵收個人入息稅、資本增值稅或遺產稅。
(5)英吉利海峽群島和馬恩島並不從外國收入或收益征稅。非本地居民不就當地收入征稅。當地稅率劃一為20.0%。
(6)在直布羅陀,公司只要不在當地進行任何商業行為,每年只需繳付劃一稅款100鎊。
(7)太平洋島國萬那杜不會向任何外國政府或執法機關,透露當地的會計資料。當地並不徵收入息稅、預扣稅、資本增值稅、遺產稅,也不進行外匯管制。
(8)香港的稅率利得稅和薪俸稅相當低,亦不從外地賺取的入息或利潤征稅,被部分機構或個人視為避稅港,另外香港沒有關稅(香煙、酒、奢侈品除外),2009年香港政府大幅增加煙草稅為50%,另外紅酒稅持續獲得寬免。
㈦ 在剛果金做生意人民幣如何匯入中國國內
在剛果金做生意是不會收人民幣的!結算結賬基本上都是以美金為主。匯款回國內也是以美金為主。
如果真的有人民幣想匯款回國,到當地銀行開一個賬戶存入,然後申請辦理匯款業務,填寫匯款單,需要填寫國內銀行的賬戶和代碼還有收款人的姓名拼音。
中國人在剛果金常用匯款的銀行有ROWBANK和BIAK兩個銀行,國內收款銀行基本上都是中國銀行。
㈧ 非洲迦納用什麼貨幣
迦納塞地
迦納塞地是非洲西部國家迦納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Ghana)國家貨幣。
迦納貨幣為塞地【舊塞地(Ghanaian Cedi),原符號:¢,標准符號:GHC;迦納新塞地(Ghanaian New Cedi),ISO 4217,現行通用三位字母代碼:GHS】。1美元合4.87塞地左右。
迦納1983年開始實行經濟結構調整計劃以來,經濟改革收效較顯著。1983年-1991年,財政連年無赤字,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通貨膨脹率從123%降至18%。1994年5月,聯合國取消加世界最不發達國家稱謂。
1995年繼續實行企業私有化和貿易自由化,放鬆外匯管制,促進了非傳統商品的出口。國際收支平衡有餘,外匯儲備增加。1996年經濟持續增長,政府嚴格控制預算外開支,緊縮銀根、全力治理通貨膨脹,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但經濟形勢仍較嚴峻 ,2007年7月3日迦納實行貨幣改革發行的新版塞地(代碼GH¢)。跟舊塞地兌換率為1:10000,目前流通的新塞地面額為1、5、10、20、50塞地。
(8)迦納外匯管制擴展閱讀
1塞地,5塞地,10塞地,20塞地,50塞地上的人物,分別均為六位迦納獨立運動的領袖:第一任迦納總統誇梅·恩克魯瑪(1909-1972),第三至第五任迦納外長埃比尼澤·阿克-阿傑伊(1916-2002),第二任迦納總統愛德華·阿庫福-阿多(1906-1979),政治家,歷史學家,獨立運動家約瑟夫·博阿基耶·丹誇(1895-1965),政治家伊曼紐爾·奧貝策比-蘭普泰(1902-1963),第十五任迦納外長威廉·奧弗里·阿塔(1910-1988)
2塞地人物為第一任迦納總統誇梅·恩克魯瑪(1909-1972)
㈨ 從迦納使用經絡銀行匯款到國內中國銀行需要多長時間
本人在迦納,經常通過渣打銀行匯款回國內中國銀行。通過查看資料,經絡銀行應該也是一個跨國大型銀行,按理說不會超過一周,排除帳號、迦納外匯管制等因素外如果遲遲未到,請詢問是否卡在國內中國銀行,因為國內外匯管制也比較嚴。
㈩ 迦納1000塞地,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1 人民幣(CNY) = 0.3009 迦納的塞地(GHS) 所以1賽地=3.3234人民幣 1000賽地=3.3234*1000=3323.4人民幣
迦納貨幣為塞地【舊塞地(Ghanaian Cedi),原符號:¢,標准符號:GHC;迦納新塞地(Ghanaian New Cedi),ISO 4217,現行通用三位字母代碼:GHS】。1美元合487塞地左右。
迦納1983年開始實行經濟結構調整計劃以來,經濟改革收效較顯著。1983年-1991年,財政連年無赤字,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通貨膨脹率從123%降至18%。1994年5月,聯合國取消加世界最不發達國家稱謂。1995年繼續實行企業私有化和貿易自由化,放鬆外匯管制,促進了非傳統商品的出口。國際收支平衡有餘,外匯儲備增加。1996年經濟持續增長,政府嚴格控制預算外開支,緊縮銀根、全力治理通貨膨脹,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經濟形勢仍較嚴峻 ,2007年7月3日迦納實行貨幣改革發行的新版塞地(代碼GH¢)。跟舊塞地兌換率為1:10000,目前流通的新塞地面額為1、5、10、20、50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