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個人客戶外匯買賣按什麼標准收費
個人實盤外匯買賣交易不收取手續費。因個別地區業務存在差異,詳細信息請您咨詢經辦網點,也可進入在線客服人工服務、致電我行客服熱線95566(海外及港澳台地區請致電+8610-95566)進行咨詢。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B. 銀行代客戶買賣外匯是什麼業務
一、外匯存款
外幣儲蓄存款:銀行吸收自然人外匯資金的業務。
外匯存款利率應遵守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利率的規定。
此業務項下不包含離岸業務。
二、外匯貸款
外匯貸款包括境內外匯貸款和境外外匯貸款。
境內外匯貸款:是指銀行對境內依法設立的機構和具有中國國籍的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發放的外匯貸款以及外國政府、國際金融組織轉貸款和進出口信貸。銀行發放境內外匯貸款的利率應遵守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利率的規定。
境外外匯貸款:是指銀行對境外機構和我國在境外注冊機構發放的外匯貸款和進出口信貸。銀行發放境外外匯貸款須經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審批。利率應依照國際金融市場利率水平。
銀行發放境內、外外匯貸款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及其有關規定。
此業務項下不包含離岸業務。
三、外匯匯款
是指銀行利用結算工具將客戶的外匯資金匯入客戶指定的帳戶或解付匯入的外匯資金。
此業務項下不包含離岸業務。
四、外幣兌換
是指銀行和銀行設立的外幣兌換分支機構辦理的自然人、駐華機構在非貿易項下的人民幣與外幣的兌換。
此項業務中「外幣」包括外幣現鈔、現匯存款、外幣支票、外幣信用卡、旅行支票、旅行信用證等。
以人民幣匯價套算的兩種外幣的兌換應視為兩次外幣兌換。
銀行辦理此項業務應遵守非貿易外匯管理有關規定。
五、外匯同業拆借
是指金融機構間臨時調劑外匯頭寸餘缺的借貸行為,包括境內外外匯同業拆借。
境內外匯同業拆借的對象為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可經營外匯業務的境內中資金融機構。拆借雙方應以合同形式明確外匯拆借的金額、期限、利率、用途及雙方權力和義務或通過授信額度進行。拆借的期限和利率應遵守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
境外外匯同業拆借的對象為境外金融機構、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境外外匯同業拆借可通過授信額度進行,境外外匯同業拆借的利率應依照國際金融市場利率水平。銀行從境外拆入資金應受國家外匯管理局核定的短期外債指標控制,實行余額管理。
銀行辦理外匯同業拆借業務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及其有關規定。
六、外匯借款
包括境內外匯借款和境外外匯借款。
境內外匯借款是指銀行向境內中資金融機構按規定利率借進一定數額的外匯資金。境內外匯借款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規定執行。
C. 什麼叫外匯買入價, 賣出價和中間價
賣出價(Sellprice)就是賣出基礎貨幣,同時買入結算貨幣的價格。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賣出外匯時使用的價格。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故賣出價常被稱作「進口匯率」。買賣價之間的差額是外匯銀行的手續費收益。
外匯買入價是「外匯賣出價」的對稱。亦稱「買入匯率」 。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買進外匯時所使用的價格。在採用直接標價法時,外匯摺合本國貨幣數額較少的價格為買入價。即銀行買入外幣時付出的本幣數額。
中間價,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價格差,就是「點差」。買入價比賣出價要高,原因是您需要從外匯經紀商那裡買賣貨幣,經紀商為您提供了服務,就要收取「服務費」。
外匯中間價亦稱「外匯中間匯率」 。是外匯買賣價的平均數。其計算公式是:(外匯買入價+外匯賣出價) / 2 =外匯中間價。外匯中間價在西方常用於對匯率的分析,報刊報道匯率也用中間價。我國外匯牌價的中間價用於清算貿易和非貿易從屬費用的結算,不對外公布。
(3)客戶買外匯擴展閱讀:
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幣並非都是外匯。通常情況下,只有可以自由兌換外幣才是外匯,因為外匯的實質是國際支付手段,如果某種貨幣不能自由兌換,它就不能成為國際支付手段。通常有現匯戶和現鈔戶之分。
外匯中間價又叫中間匯率,是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的平均數。
計算公式為:中間匯率=(買入匯率+賣出匯率)÷ 2
D. 客戶買入外匯時,銀行應選用的價格是A鈔買價 B鈔賣價 C匯買價D匯賣價
B、D(如果是考試單選題就選D)
這里的買賣都是從銀行角度來說,客戶買外匯,銀行就是賣,所以適用賣價。但其實在銀行鈔賣價、匯賣價銀行是一樣的。
客戶賣外匯,銀行適用「匯買價」
客戶賣外匯現鈔(包括存在銀行戶頭上的現鈔),銀行適用「鈔買價」
鈔買價<匯買價<匯賣價=鈔賣價
E. 如果一個客戶需要買入美元即期外匯,具體以哪個匯率成交
遵循一個原則:銀行是要賺錢的。
所以:
客戶得到最少的匯率就是客戶的賣出匯率。
客戶付出最多的匯率就是客戶的賣入匯率。
F. 什麼是指銀行對客戶買賣外匯的匯率
簡單的說,是我們去銀行兌換外匯,兌換的比例。
銀行每天會給出相應貨幣組的外匯牌價,也就是按照所提供的價格兌換。
兌換,也就是買賣外匯的過程,可以將外匯看成商品,我們用錢(人民幣)來買或賣;那麼去銀行買賣,就要按照他們提供的價格交易,買賣的價格也自然有差價。
G. 銀行買入匯率是客戶從銀行買入外匯所使用的匯率。這句話對不對
買入匯率也叫買入價,是外匯銀行向同業或者客戶買進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
H. 如果客戶向銀行購買外匯,應該使用銀行所報出的 ( )
D賣出匯率,又稱賣出價,是外匯經營銀行賣出外匯(相當於客戶買入外匯)的價格.
I. 作為一個普通的百姓,可以買外匯嗎,怎麼買賣外匯
普通老百姓是可以購買外匯的,但是沒人每年只有等值五萬美元的外匯限額,只需憑身份證即可去當地開展有外匯兌換業務的銀行辦理結匯和購匯。
根據《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二條 對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分別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可根據國際收支狀況,對年度總額進行調整。
個人年度總額內的結匯和購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年度總額的,經常項目項下按本細則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辦理,資本項目項下按本細則「資本項目個人外匯管理」有關規定辦理。
第四條 個人年度總額內購匯、結匯,可以委託其直系親屬代為辦理;超過年度總額的購匯、結匯以及境外個人購匯,可以按本細則規定,憑相關證明材料委託他人辦理。
(9)客戶買外匯擴展閱讀: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十條 境內個人經常項目項下非經營性結匯超過年度總額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以下證明材料在銀行辦理:
(一)捐贈:經公證的捐贈協議或合同。捐贈須符合國家規定;
(二)贍家款:直系親屬關系證明或經公證的贍養關系證明、境外給付人相關收入證明,如銀行存款證明、個人收入納稅憑證等;
(三)遺產繼承收入:遺產繼承法律文書或公證書;
(四)保險外匯收入:保險合同及保險經營機構的付款證明。投保外匯保險須符合國家規定;
(五)專有權利使用和特許收入:付款證明、協議或合同;
(六)法律、會計、咨詢和公共關系服務收入:付款證明、協議或合同;
(七)職工報酬:僱傭合同及收入證明;
(八)境外投資收益:境外投資外匯登記證明文件、利潤分配決議或紅利支付書或其他收益證明;?
(九)其它:相關證明及支付憑證。
J. 客戶使用外匯支付,想國內交貨,是否可行
應該是洗」錢行為,都需要承擔相應責任
一個國外的人或公司,買貨物在國內還不送出國,用外匯去交易,按常理來說也太匪夷所思,這不和常理,請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