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匯投機的方式有幾種
1、即期買賣。即期買賣是用於投機的最多見方式。
2、穿插套匯。套匯用於投機專開始是地址套匯,即在金融屬商場不興旺、通訊手法不齊備、全球外匯商場未完成一體化之前,不一樣金融中心的匯率水平也許不一致,從而使投機者在某一地買進某種錢銀而在另一地拋出即可獲利,這是兩點套匯,復雜些的還有三角套匯等。
3、運用別的錢銀買賣手法進行投機。跟著外匯商場的進一步發展和金融衍生產品的不斷呈現,外幣投機買賣的規模也越來越廣泛。
4、保證金買賣。投機商在進行投機買賣時,資金短缺是多見的疑問,而保證金買賣則為投機者供給了一個以較少的資金進行較大買賣的時機。
『貳』 為什麼投機外匯買賣
巧用法律規則賺錢是猶太人外匯買賣的絕活。作為「契約之民」的猶太人,居然在遵守契約的前提下,憑著自己的智慧和謀略極為理性地賺取金錢。
1971年8月16日,美國總統尼克松發表了保護美元的聲明。精明的猶太金融家和商人立刻意識到,美國政府此舉是針對與美國有巨大貿易順差的日本。猶太人又從情報中獲悉,美國與日本就此問題曾多次談判。一切的跡象表明:日元將要升值。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個結論不是在尼克松總統發表聲明後而是在半年前得出的。
眾多的猶太金融家和商人根據准確的分析結論,在別人尚未覺察之時,開展一場大規模的「賣」錢活動,把大量美元賣給日本。據日本財政部調查報告,1970年8月,日本外匯儲備額僅35億美元,而1970年10月起,外匯儲備額以每月2億美元的增加速度在上升。這與日本出口貿易發展有關,當時日本的晶體管收音機、彩色電視機及汽車生意十分興隆。但美國猶太人已開始漸漸向日本出「賣」美元了。到1971年2月,日本外匯儲備額增加的幅度更大,先是每月增3億美元,到5月份竟增加15億美元,當時日本政府還蒙在鼓裡,其新聞界還把本國儲備外匯的迅速增加宣傳為「日本人勤勞節儉的結果」,似乎日本各界人士尚未發現這種反常現象正是美國猶太人「賣」錢到日本的結果。
在尼克松總統發表聲明的1971年8月前後,美國猶太人賣美元的活動幾乎到了瘋狂程度,僅8月份的1個月,日本的外匯儲備額就增加了46億美元,而日本戰後25年間總流人量僅35億美元。
1971年8月下旬,也就是尼克松總統發表聲明10天後,日本政府才發現外匯儲備劇增的原因。盡管立刻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但一切都已晚了。美國猶太人預料的事情發生了: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此時的外匯儲備已達到129億美元。後來日本金融界算了個賬,美國猶太人在這段時間拿出1美元,便可買到360日元(當時匯率);日元升值後,1美元只能買308日元。也就是說,日本人從美國猶太人手裡每買進1美元,便虧掉52日元,猶太人卻賺了52日元。在這幾個月的「賣」錢貿易中,日本虧掉6000多億日元(摺合美元20多億),而美國猶太人即賺了20多億美元。
日本有嚴格的外匯管理制度,猶太人想靠在外匯市場上搞投機活動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日本大蝕本卻是真實存在的。此外,美國猶太人如此異常的大舉動,日本人為何遲遲未曾發覺呢?猶太人又是如何得手的呢?這就涉及有「守法民族」之稱的猶太民族依法律的形式鑽法規的空子、倒用法律的高超妙處。這恐怕也只有受過「專業熏陶」的猶太民族才能表演此法。
從1971年10月起,日本外匯儲備額以每月2億美元的增加速度在上升,而這正是日本的晶體管電子及汽車出口貿易十分興隆的結果,這個增加速度是很正常的。
在日本自己看來,日本的外匯預付制度是非常嚴密的,但猶太人卻看出了它有大漏洞。外匯預付制度是日本政府在戰後特別需要外匯時期頒布的。根據此項條例,對於已簽訂出口合同的廠商,政府提前付給外匯,以資鼓勵;同時,該條例中還有一條規定,即允許解除合同。
猶太人正是利用外匯預付和解除合同這一手段,堂而皇之地將美元賣進了實行封鎖的日本外匯市場。
美國猶太人採取的方法事實上很簡單,他們先與日本出口商簽訂貿易合同,充分利用外匯預付款的規定,將美元折算成日元,付給日本商人。這時猶太人還談不上賺錢。然後等待時機,等到日元升值,再以解除合同方式,讓日本商人再把日元折算成美元還給他們。這一進一出兩次折算,利用日元升值的差價,便可以穩賺大錢。
從這則「日本人大蝕本」的事例中,不難看出猶太人成功的經營思路在於「倒用」了日本的法律,將日本政府為促進貿易而允許預付款和解除合同的規定,轉為爭取預付款和解除合約來做一筆虛假的生意。這樣,日本政府卻只能限於自己的法律而眼睜睜地看著猶太人在客觀的形式上絕對合法地賺取了他主觀上絕對不認為合理的利潤。
『叄』 如何做外匯投機交易
一、什麼是投機想要做好投機,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投機。投機一詞源於拉丁文的speculari,意義是「暗中查明情況並予以評判」。我對投機的理解是:在當前事實基礎上,依據合理的邏輯和經驗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景或結果進行判斷,並根據信心(可能性)的大小進行下注。二、投機的要素歐洲證券教父科斯托拉尼說過,要成為一個好的投機者,需要具備資金、想法、耐心和運氣4個因素。運氣是外界因素,並非個人所能決定;耐心,屬於個人性格範疇,也不屬於本文討論的重點。不過說到個人性格對投機的影響,我認為還要加上一點,即果斷。拋開外在因素——不能被人所控制的運氣及屬於個人品性格特點的耐心與果斷,那麼剩下的就是資金和想法了。三、資金管理第一對於資金這一項,科斯托拉尼的要求是要有完備的資本。然後就是保護好資本,以便在市場里生存下來。生存是第一位的。因為「股市里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甚至是合乎邏輯的事情」,科斯托拉尼對市場的不確定性下了最精闢的注釋。市場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它的不確定性。為什麼呢?因為人,因為人性。投機鬼才巴魯克說過,股票市場產生波動,所記錄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類對這些事件做出的反應,是數以百萬計的一個個男人和女人如何感知這些事件可能會對將來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換句話說,最重要的是,外匯市場就是人,是人們在努力閱讀未來。而且正是因為人類具有的這種孜孜以求的特性,外匯市場才成了一個戲劇化的競技場,男人、女人在場上拿他們相互沖突的判斷進行較量,讓他們的希望與恐懼相互競爭,用他們的優點和弱點彼此對抗,以他們的貪婪之心與抱負理想進行比拼。人類大眾的瘋狂性使得你永遠不知道市場會炒到哪裡去,如果盲目堅持,在市場糾正自身的錯誤之前,你可能早已被市場完全擊潰,無力東山再起。更何況每個人的知識都是有缺陷的,市場總是錯的,但也有可能錯的是你。因而在投機市場上沒有一定穩賺不賠的買賣,沒有一筆交易值得賭上所有的資金。當我們遇到麻煩時,生存總是第一位的,風險控制應該擺在首要的位置。那麼該如何進行資金管理呢?每筆交易的風險應該限定在多少以內合適呢?答案因人而異,甚至因每筆投機不同而有差別,但總的原則是:任何一筆投機即使失敗都不要緊,不會對資本造成太大的傷害,還有能力多次下注,有多次翻身的機會。四、想法從何而來聰明的匯市交易商總是有想法的,但至於想法是對還是錯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的行為經過深思熟慮,而且擁有想像力並堅信他們的想法。那麼想法從何而來呢?科斯托拉尼認為,對於些職業投機商而言,他們95%的工作是在白白浪費時間,研究圖表或商業報告,卻忘記了去思考。對一個投機者而言,其實思考才是最重要的一環。但思考也不是漫無目的毫無邊際地思考,而是建立在研究或交流(別人的研究)的基礎之上的,或說思考時可以天馬行空,但想法突現之後,還是要在研究或交流的基礎上將其做成具體的策略計劃。那麼該如何研究或交流,從而為投機提供好的想法,進而做成具體的策略計劃予以實施呢?斯坦哈特把不同觀點定義為以事實為依據的、明顯不同於市場普遍觀點的看法。他甚至認為唯一有效的分析工具就是高水平的另類觀點。這要求掌握更多信息,對局勢有比別人更深入的了解,還需要深刻理解市場的真正預期是什麼。如此以來,正確的另類觀點變成共識的過程便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巨額利潤。理解預期至少跟了解基本面知識一樣重要,這兩者往往是不同的。斯坦哈特認為,要花很大一部分時間去聽涵蓋了所有投資領域的投資觀點——很多情況下是我們了解甚少的那些行業。要成為了一名專注的聽眾。為了有效理解這些觀點並方便日後管理,他建立了一個系統,迴避了各行業的專業知識。簡言之,他透過每個觀點內在的不同視角來問正確的問題。一位署期實習生幾年後回憶起他第一天上班時斯坦哈特給他的建議。斯坦哈特告訴他,最理想的情況是能夠在兩分鍾內告訴自己4件事:(1)自己的想法;(2)大多數人的看法;(3)不同觀點;(4)觸發性事件。五、制訂計劃(信心、規模、時機、止損)有了好的想法,准備好了資金後,該如何實施投機交易呢?計劃該如何制訂呢?投機的核心問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下大賭注,什麼時候該下小的賭注或不下賭注,即規模的控制。交易既是一個概率游戲又不完全是。說它不是,是因為交易並不是一個做100次有70、80或90次正確就贏了的游戲,很多人在這里被誤導了。交易是要從整體上看贏的錢比輸的錢多才是勝的游戲,而不是贏的次數。說它又是一個概率游戲,是因為想要從整體上贏的錢比輸的錢多,我們需要在我們把握較大時下大的賭注,即某一次交易贏的概率較高時要加碼。交易是一個失敗者的游戲,如果我們該贏時還不能盡可能地多贏(相對於每次輸的數額來講)的話,那麼最終我們一定是輸。因而,一筆投機規模的大小首先與信心有關,信心越足,可用於冒險的資金數額就越大,因而規模就可能越大。但可冒險資金僅是決定規模的一個因素,決定規模的另一個因素是止損的空間。在資金一定的前提下,止損越寬,則規模越小,止損越小,則規模越大。或者反過來說更能說明問題,即在資金一定的前提下,規模越大則可供迴旋的餘地越小,增加了被洗出局的可能性,而規模越小,則可伸展的空間也越大,但這樣也就限制了獲利的空間。這就成了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究竟是大規模小止損還是小規模寬止損呢?於是,另一個因素——時機就被牽扯進來了。對時機的把握能力決定了止損的空間設置,若時機把握能力強,判定進場之後市場逆向波動的幅度和時間小,則止損的幅度可設置的小一點。否則,我們就需給予足夠的空間以防止隨機波動將倉位洗出市場。當然,還有其他因素,比如技術面也可能與止損的設置有關,但不是最主要的。於是,信心、規模、時機、止損的相互平衡構成了投機最核心也是最難的問題。在總資金一定的背景下,信心和時機的把握決定了規模與止損的平衡取捨。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信心越足規模就越大的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總資金相同的情況下,對第二筆投機信心的強勁使得我願意拿兩倍於第一筆投機的資金去冒險,但我對第一筆交易時機的掌控能力更強可能使得我可將止損設為僅為第二筆交易的1/4,則盡管第二筆投機成功的概率更大,但規模上第一筆交易仍可為第二筆交易的兩倍。有了想法,有了資金管理,又解決了規模如何控制的問題,在具備耐心和果斷性格的前提下,根據具體情況制訂一個投機策略計劃並加以實施就不是一件難事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計劃最終能否獲利(不是成功,只要做到了前面幾點,嚴格實行就已經是成功了)就要看老天爺(運氣)的了。
『肆』 什麼是外匯投機
外匯投機指的是在預測外匯匯率即將下降時先賣後買或者在預測匯率即將上升時先買後賣的行為。
『伍』 外匯投機的外匯投機的特徵
近年來,外匯市場之所以能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青睞,成為國際上投資者的新寵兒,這與外匯市場本身的特點密切相關。外匯市場的主要特點是:
1、有市無場
西方工業國家的金融業基本上有兩套系統,即集中買賣的中央操作和沒有統一固定場所的行商網路。股票買賣是通過交易所買賣的。像紐約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分別是美國、英國、日本股票主要交易的場所,集中買賣的金融商品,其報價、交易時間和交收程序都有統一的規定,並成立了同業協會,制定了同業守則。投資者則通過經紀公司買賣所需的商品,這就是「有市有場」。而外匯買賣則是通過沒有統一操作市場的
行商網路進行的,它不像股票交易有集中統一的地點。但是,外匯交易的網路卻是全球性的,並且形成了沒有組織的組織,市場是由大家認同的方式和先進的信息系統所聯系,交易商也不具有任何組織的會員資格,但必須獲得同行業的信任和認可。這種沒有統一場地的外匯交易市場被稱之為「有市無場」。全球外匯市場每天平均上萬億美元的交易。如此龐大的巨額資金,就是在這種既無集中的場所又無中央清算系統的管制,以及沒有政府的監督下完成清算和轉移。
2、循環作業
由於全球各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不同,亞洲市場、歐洲市場、美洲市場因時間差的關系,連成了一個全天24小時連續作業的全球外匯市場。早上8時半(以紐約時間為准)紐約市場開市,9時半芝加哥市場開市,10時半舊金山開市,18時半悉尼開市,19時半東京開市,20時半香港、新加坡開市,凌晨2時半法蘭克福開市,3時半倫敦市場開市。如此24小時不間斷運行,外匯市場成為一個不分晝夜的市場,只有星期六、星期日以及各國的重大節日,外匯市場才會關閉。這種連續作業,為投資者提供了沒有時間和空間障礙的理想投資場所,投資者可以尋找最佳時機進行交易。比如,投資者若在上午紐約市場上買進日元,晚間香港市場開市後日元上揚,投資者在香港市場賣出,不管投資者本人在哪裡,他都可以參與任何市場,任何時間的買賣。因此,外匯市場可以說是一個沒有時間和空間障礙的市場。
3、零和游戲
在股票市場上,某種股票或者整個股市上升或者下降,那麼,某種股票的價值或者整個股票市場的股票價值也會上升或下降,例如日本新日鐵的股票價格從800日元下跌到400日元,這樣新日鐵全部股票的價值也隨之減少了一半。然而,在外匯市場上,匯價的波動所表示的價值量的變化和股票價值量的變化完全不一樣,這是由於匯率是指兩國貨幣的交換比率,匯率的變化也就是一種貨幣價值的減少與另一種貨幣價值的增加。比如在22年前,1美元兌換360日元,目前,1美元兌換120暫元,這說明日元幣值上升,而美元幣值下降,從總的價值量來說,變來變去,不會增加價值,也不會減少價值。因此,有人形容外匯交易是「零和游戲」,更確切地說是財富的轉移。近年來,投入外匯市場的資金越來越多,匯價波幅日益擴大,促使財富轉移的規模也愈來愈大,速度也愈來愈快,以全球外匯每天1.5萬億美元的交易額來計算,上升或下跌1%,就是150億的資金要換新的主人。盡管外匯匯價變化很大,但是,任何一種貨幣都不會變為廢紙,即使某種貨幣不斷下跌,然而,它總會代表一定的價值,除非宣布廢除該種貨幣。
1、投機者進行外匯交易,並沒有商業或金融交易與之相對應。
2、外匯投機利潤具有不確定性。
『陸』 外匯投機的方式有幾種
外匯投機的方式:
(1)即期買賣。即期買賣是用於投機的最多見方式。
(2)穿插套匯。套匯用於投機開始是地址套匯,即在金融商場不興旺、通訊手法不齊備、全球外匯商場未完成一體化之前,不一樣金融中心的匯率水平也許不一致,從而使投機者在某一地買進某種錢銀而在另一地拋出即可獲利,這是兩點套匯,復雜些的還有三角套匯等。
(3)運用別的錢銀買賣手法進行投機。跟著外匯商場的進一步發展和金融衍生產品的不斷呈現,外幣投機買賣的規模也越來越廣泛。
(4)保證金買賣。投機商在進行投機買賣時,資金短缺是多見的疑問,而保證金買賣則為投機者供給了一個以較少的資金進行較大買賣的時機。
『柒』 怎樣進行外匯買賣投機
我靠,你想的不錯.不過現在,我過實行的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很難說的,可以通過用美圓換去人民幣在賣出人民幣
『捌』 外匯投機的外匯投機入門
新投資者在做外匯的時候,對很多方面都存在疑慮,包括技術上,也包括心理上,新投資者可以參看以下建議:
1、善於借鑒學習,善於使用模擬賬戶善用免費模擬帳戶,學習外匯交易--投資家的耐心:等待收益率為正的時刻;初學者要耐心學習,循序漸進,勿急於開立真實交易帳戶,可先試用模擬帳戶。FXSOL環球金匯里有免費模擬賬戶的申請,新投資者可以去體驗。
2、錯誤難免,要記取教訓,切勿重蹈覆轍錯誤及損失的產生在所難免,不要責備你自己,重要的是從中記取教訓,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你越快學會接受損失,記取教訓,獲利的日子越快來臨。另外,要學會控制情緒,不要因賺了$800而雀躍不已,也不用因損失了$200而想撞牆。交易中,個人情緒越少,你越能看清市場的情況並做出正確的決定。要以冷靜的心態面對得失,要了解交易人不是從獲利中學習,而是從損失中成長,當了解每一次損失的原因時,即表示你又向獲利之途邁進一步,因為你已找到正確的方向。
3、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交易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貪婪、急躁、失控的情緒、沒有防備心、過度自我等等,很容易讓你忽略市場走勢而導致錯誤的交易決定。不要單純為了很久沒有進場交易或是無聊而進行交易,這里沒有一定的標准規定必需於某一期間內交易多少量,即使你在2-3天內僅開立一個倉位,但是這筆交易獲利了$600-$800,表示你的決策是正確的,並無任何不妥。
『玖』 如何投機外匯買賣
巧用法律規則賺錢是猶太人外匯買賣的絕活。作為「契約之民」的猶太人,居然在遵守契約的前提下,憑著自己的智慧和謀略極為理性地賺取金錢。
1971年8月16日,美國總統尼克松發表了保護美元的聲明。精明的猶太金融家和商人立刻意識到,美國政府此舉是針對與美國有巨大貿易順差的日本。猶太人又從情報中獲悉,美國與日本就此問題曾多次談判。一切的跡象表明:日元將要升值。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個結論不是在尼克松總統發表聲明後而是在半年前得出的。
眾多的猶太金融家和商人根據准確的分析結論,在別人尚未覺察之時,開展一場大規模的「賣」錢活動,把大量美元賣給日本。據日本財政部調查報告,1970年8月,日本外匯儲備額僅35億美元,而1970年10月起,外匯儲備額以每月2億美元的增加速度在上升。這與日本出口貿易發展有關,當時日本的晶體管收音機、彩色電視機及汽車生意十分興隆。但美國猶太人已開始漸漸向日本出「賣」美元了。到1971年2月,日本外匯儲備額增加的幅度更大,先是每月增3億美元,到5月份竟增加15億美元,當時日本政府還蒙在鼓裡,其新聞界還把本國儲備外匯的迅速增加宣傳為「日本人勤勞節儉的結果」,似乎日本各界人士尚未發現這種反常現象正是美國猶太人「賣」錢到日本的結果。
在尼克松總統發表聲明的1971年8月前後,美國猶太人賣美元的活動幾乎到了瘋狂程度,僅8月份的1個月,日本的外匯儲備額就增加了46億美元,而日本戰後25年間總流人量僅35億美元。
1971年8月下旬,也就是尼克松總統發表聲明10天後,日本政府才發現外匯儲備劇增的原因。盡管立刻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但一切都已晚了。美國猶太人預料的事情發生了: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此時的外匯儲備已達到129億美元。後來日本金融界算了個賬,美國猶太人在這段時間拿出1美元,便可買到360日元(當時匯率);日元升值後,1美元只能買308日元。也就是說,日本人從美國猶太人手裡每買進1美元,便虧掉52日元,猶太人卻賺了52日元。在這幾個月的「賣」錢貿易中,日本虧掉6000多億日元(摺合美元20多億),而美國猶太人即賺了20多億美元。
日本有嚴格的外匯管理制度,猶太人想靠在外匯市場上搞投機活動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日本大蝕本卻是真實存在的。此外,美國猶太人如此異常的大舉動,日本人為何遲遲未曾發覺呢?猶太人又是如何得手的呢?這就涉及有「守法民族」之稱的猶太民族依法律的形式鑽法規的空子、倒用法律的高超妙處。這恐怕也只有受過「專業熏陶」的猶太民族才能表演此法。
從1971年10月起,日本外匯儲備額以每月2億美元的增加速度在上升,而這正是日本的晶體管電子及汽車出口貿易十分興隆的結果,這個增加速度是很正常的。在日本自己看來,日本的外匯預付制度是非常嚴密的,但猶太人卻看出了它有大漏洞。外匯預付制度是日本政府在戰後特別需要外匯時期頒布的。根據此項條例,對於已簽訂出口合同的廠商,政府提前付給外匯,以資鼓勵;同時,該條例中還有一條規定,即允許解除合同。
猶太人正是利用外匯預付和解除合同這一手段,堂而皇之地將美元賣進了實行封鎖的日本外匯市場。
美國猶太人採取的方法事實上很簡單,他們先與日本出口商簽訂貿易合同,充分利用外匯預付款的規定,將美元折算成日元,付給日本商人。這時猶太人還談不上賺錢。然後等待時機,等到日元升值,再以解除合同方式,讓日本商人再把日元折算成美元還給他們。這一進一出兩次折算,利用日元升值的差價,便可以穩賺大錢。
從這則「日本人大蝕本」的事例中,不難看出猶太人成功的經營思路在於「倒用」了日本的法律,將日本政府為促進貿易而允許預付款和解除合同的規定,轉為爭取預付款和解除合約來做一筆虛假的生意。這樣,日本政府卻只能限於自己的法律而眼睜睜地看著猶太人在客觀的形式上絕對合法地賺取了他主觀上絕對不認為合理的利潤。
『拾』 新手應如何理解外匯投機交易
我們不能一刀切來的來判斷外匯源投機的好壞,在匯市中本來就存在風險,但進出口商與銀行不願意承擔風險,因此就將風險轉嫁給投機者,所以投機者成為匯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外匯投機者既可以維護匯市活力,但過度投機則會擾亂金融秩序。
外匯投機指的是在預測外匯匯率即將下降時先賣後買或者在預測匯率即將上升時先買後賣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