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匯占款,比如說是20萬億,這個算作是 m1 ,還是m2
問題問的牛頭不對馬嘴,回答也是亂回答一通。
我是專門學這個干這個行內業的。我來回答:
什麼是容外匯占款?
你出口東西給老外,老外給你外匯,你拿著沒用,或者拿著人民幣合算,就賣掉外匯換回人民幣。那商業銀行買去了外匯,它買多了不要,也就在市場上拋出去,那最後誰接了?央行!它不接,人民幣就要升值。明白不?哥們,先理解了這個!
M1是啥?是企業活期存款,加上市場上流通的先進,就是M1;
M2是啥?是M1加上你我的存款(指居民存款+企業定期存款+儲蓄存款)。。。
完全是兩個概念呀!
B. 外匯儲備屬於什麼貨幣類型M2還是M3
外匯儲備是一國擁有的,可以用來進行國際償付的貨幣資產,包括:可自由兌換貨幣回,黃金,IMF特別提款權等答。它不是m2或者m3,但可以轉化為m1,m2或者m3。比如:某國如果希望減少外匯儲備規模,就可以把部分外匯儲備在國際市場進行拋售,換取本幣,投放到市場上。如果直接已貨幣形式投放,就轉換成M1了,如果存放到商業銀行活期存款,就轉換成M2了...
C. 貨幣M1和M2有什麼區別
1、代表的意義不同:
M1反映著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同時反映現實和潛在購買力。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
中央銀行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
2、存款類別不同:
M1中包括現金(紙幣或輔幣)、旅行支票、活期存款或其他支票存款。這些貨幣可以直接作為交換媒介進行各種交易和支付。
M2則是在M1之上再加上其他儲蓄存款(如銀行的定期存款、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的余額、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流動中的貨幣量又稱貨幣存量。
3、定義上:
我國現行對貨幣層次的劃分是:
狹義貨幣(M1)=M0+可開支票進行支付的單位活期存款
廣義貨幣(M2)=M1+居民儲蓄存款+單位定期存款+單位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
(3)m2與外匯擴展閱讀:
影響M1、M2數值的原因:
1、例如股票市場火爆就會影響到M1的數值變化,很多人會將定期存款和部分資產變現投放到股市,促使M1加速上揚。
2、如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M1的增速小於M2,表明未來可選擇的投資機會在減少,企業和居民選擇將資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銀行,微觀個體盈利能力下降。
3、如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M1的增速大於M2,表明經濟景氣度上升,擴張較快,企業和居民交易活躍,微觀主體盈利能力較強。
4、貨幣構成中流動性較強的部分轉變為流動性較弱的部分,使得投資和經濟增長都會受到影響。
總之,M1和M2要保持協調增長,其中任何一個數值出現動盪都不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
5、M2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我們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就是指M2。貨幣投放渠道有外匯占款投放和通過銀行信貸投放兩種。它們的投放速度越快,M2的增速也就越大。通過分析M1和M2的增長率變化,我們可以得知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況。
D. 廣義貨幣供應量M2包括外匯嗎
不包括。外匯和貨幣供應量兩個概念,外匯是其他國家的貨幣,對應一部分等值的本國貨幣量。
E. M0、M1、M2對外匯走勢的影響。。
M0、M1、M2單從這幾個數據公布來看對外匯走勢長期沒有影響短期也許會有小小的波專動。
因為公布的時屬候已經是過去式了。這些數據要結合歷史數據看來,比如增長是結構性增長還是非結構性增長?還要結合其它的數據比如CPI等等其他的數據綜合評定當前這個國家的可能處於一個什麼階段,比如可能處於通脹,然後就通脹做出研究是屬於什麼類型的通脹,然後就可能的情況對未來進行預期,因為不同類型的通脹對貨幣走勢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這里只是一個小例子。基本數據本身也不能只看單一的一個數據,影響貨幣走勢也不可能只有通脹,建意有條件的話可以學一學宏觀經濟學,從整體系統的角度對貨幣走勢進行預期
F. 經濟學上的M2指的是什麼。貿易順差和貿易逆差又是什麼概念
貨幣供應量之二就是m2。貿易順差就是國際貿易中貿易盈餘大於貿易支出。也就是出口額大於進口額,有一定的外匯剩餘。逆差正好相反。
G. 外匯中的M0,M1,M2是什麼意思
是貨幣總量的術語,表述經濟體的貨幣量供應情況。M0>M1>M2。
H. M2在漲,外匯在降,多出來的錢去哪兒了
通貨膨賬消化掉了。購買力下降了。現在只能多多尋求投*資渠道,不能坐等錢錢變少了。
I. m2包括外幣嗎
M2是指經濟學中「來廣義貨幣」;
其主要由自:(流通中現金)+開支票進行支付的單位活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單位定期存款+單位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構成;
它反應的一國現時購買力同時也反映了潛在的購買力,理論上不包括外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