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6年新三板轉板企業名單有哪些,截止
跟大家補充一下基礎知識:新三板一共有十二家企業轉板成功:包括雙傑電氣 世紀瑞爾版 久其軟體 北陸葯業權 佳訊飛鴻 紫光華宇 博暉創新 合眾科技 東土科技 按控科技 粵傳媒 最近發審委審核通過的江蘇中其
⑵ 新三板企業摘牌後去哪兒了
伴隨著分層制度的正式落地,新三板的退市制度越來越頻繁地被提及,記得企巢新三板學院院長程曉明也曾公開表示,新三板企業分層跟上市是一樣的,就是選擇好企業,分層時代的到來,或許意味著新三板真正退市時期的到來。他認為,對於進入創新層的掛牌企業,其交易將愈發活躍。而基礎層的企業,將接受市場的評價,如果評價不足預期,是不是應該退市。
無獨有偶的是,隋強也曾強調,為了實現市場的優勝劣汰,新三板將建立常態化市場化的退出機制,制定並發布股票終止掛牌的實施細則,主要考量為企業主動申請終止掛牌;明確強制掛牌標准,終止掛牌的信息披露制度;探索建立異議股東的股份回購機制,終止掛牌後符合條件的可以再掛牌。
可以想像的是,在春節過後,新三板將迎來自己的「退市新規」,制度正式落地前,很有必要看看以前的退市股都去了哪兒。
據統計數據顯示,自2007年以來,新三板共有39家掛牌企業退出了新三板的歷史舞台,絕大部分的摘牌均是主動為之,收購合並以及轉板是退市企業的主要去向。
逾三成摘牌企業成功轉板
2015年,是新三板掛牌企業轉板案例最多的一年,合縱科技(300477)、康斯特(300445)以及雙傑電氣(300444)紛紛登陸A股市場,掀起了一陣轉板熱。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以來已經有13家企業成功轉板至A股或香港市場。其中還包括在10年以前掛牌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兩網企業,如大自然5(400001)和粵傳媒5(400003)。大自然地板在2011年登陸了港交所,催生過一輪家居上市高潮;而由廣州日報集團控股的粵傳媒則在2007年就登陸了深交所。
2014年,安控科技(300370)正式由新三板跨越至創業板,成為自2012年末IPO暫停後第一家轉板成功的公司。2012年也有兩家公司成功轉板創業板,分別是東土科技(300353)和博暉創新(300318)。而佳訊飛鴻(300213),紫光華宇(300271)則在2011年實現了轉板夢。值得注意的是,登陸A股市場已經超過五年的世紀瑞爾(300150)、北陸葯業(300016)以及久其軟體(002279)也曾是新三板掛牌企業的一份子。
上市公司收購是主流
雖然成功轉板的企業總數佔比超過30%,但就新三板改名並擴容的近幾年來看,轉板的企業並不多,被兼並吸收是企業摘牌的主要原因。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為止有16家掛牌企業因為被收購或合並而在新三板摘牌,收購主體多為上市公司。
去年4月,上市公司天華超凈(300390)曾經發布資產收購預案,公司擬以21.68元/股非公開發行1651.29萬股,並支付現金4200萬元,合計作價4億元收購宇壽醫療(831812)100%股權。值得注意的是,宇壽醫療在2015年1月正式掛牌,也就是說公司掛牌不到3個月便被A股的金主看中買走。
在此之前,掛牌企業易事達(430628)也曾發布摘牌公告,公司表示,為配合公司經營發展戰略調整,公司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並通過了《關於公司擬附條件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終止掛牌的議案》。創業板公司聯建光電(300269)購買公司100%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已獲得證監會批文,因此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
近期,溫氏股份(300498)以及招商蛇口(001979)的吸收合並事宜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關注,而新三板也曾上演過吸收合並而退市的橋段。吸收合並發生在掛牌企業君實生物(833330)以及眾合醫葯(430598)身上,根據公告,在滿足君實生物和眾合醫葯雙方估值為 2:1 的前提下,由君實生物和眾合醫葯雙方董事會/管理層制定本次換股合並方案,君實生物作為存續方向眾合醫葯全體股東定向發行股份吸收合並眾合醫葯,換股吸收合並完成後,君實生物和眾合醫葯將合並為單一法人主體。其實,由於處於新葯研發階段,君實生物、眾合醫葯一直未能實現盈利,對於他們來說,抱團取暖更有利於雙方的發展。
一般來說,掛牌企業主動申請摘牌無非是轉板或被收購,但也有部分企業沒有說出任何實質性理由就悄然離開了新三板,如祺龍股份(831127)、祥輝電纜(831976)僅僅以一句公司發展需要就揮揮衣袖走人了,而奇葩的是極品無限,公司為了恢復有限公司身份而摘牌,業內人士稱,這或與收購事宜有關。
3家公司被強制摘牌
除了上述因公司發展需要主動請求退市外,還有3家企業被股轉系統強制摘了牌,ST羊業就是其中一家。據了解,北京中農立民羊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07年3月份在原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由於法人代表涉嫌犯罪公司資金鏈斷裂,公司連續7年未披露年度報告,最終被清出了新三板市場。
當三板企業掛牌數量站在5000家的高點以及分層制度推出之後,筆者相信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掛牌企業因為主動或被動原因被摘牌。其中,轉板、兼並收購以及因信息披露違規而導致的強制摘牌有望成為摘牌的主要原因。
⑶ 如何交易老三板的股票
老三板股票交易規則:
三板交易的時間是每周的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轉讓委託申報時間為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之後以集合競價方式進行集中配對成交。
委託方式可採用櫃台委託、電話委託、互聯網委託等。所有委託指令均以集合競價方式配對成交。股份轉讓價格實行漲跌幅限制,漲跌幅比例限制為前一轉讓日轉讓價格的5%。
比如,如果要買400001大自然,可以在交易時間內(當然也可以參與集合競價)買入,買入後成交與否,不像A股可以立馬看見的,要等到下午3點才能知道是否成交。三板當天的漲跌情況你可以在10點30分看到盤中情況。
(3)粵傳媒三板價格擴展閱讀:
老三板的股票交易具體流程:
1、開設帳戶,顧客要買賣股票,應首先找經紀人公司開設帳戶。
2、傳遞指令,開設帳戶後,顧客就可以通過他的經紀人買賣股票。每次買賣股票,顧客都要給經紀人公司買賣指令,該公司將顧客指令迅速傳遞給它在交易所里的經紀人,由經紀人執行。
3、成交過程,交易所里的經紀人一接到指令,就迅速到買賣這種股票的交易站(在交易廳內,去執行命令。
4、交割,買賣股票成交後,買主付出現金取得股票,賣主交出股票取得現金。交割手續有的是成交後進行,有的則在一定時間內,如幾天至幾十天完成,通過清算公司辦理。
5、過戶,交割完畢後,新股東應到他持有股票的發行公司辦理過戶手續,即在該公司股東名冊上登記他自己的名字及持有股份數等。完成這個步驟,股票交易即算最終完成。
⑷ 新三板投資者買賣股票要交多少稅
1、印花稅:只要賣股票就要交
印花稅是一種很古老的稅種。最開始買賣股票時,買賣雙方是要簽立書據的,政府在上面蓋個印,為它的效力背書。當然政府不會白乾,收取的費用就是印花稅。現在買賣過程完全是電子交易,書據省掉了,但印花稅還是要交。
對個人投資者來說,無論在A股、B股還是新三板買賣股票,都要繳納印花稅,稅率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只在賣股票時交。
如果是企業,進行股權轉讓時需要徵收萬分之五的印花稅,比個人投資者要低。
舉個例子,如果你花1000萬買新三板股票,2000萬售出,那麼這個過程中需要繳納2萬元印花稅;如果是一家企業的話,只需要繳納1萬元印花稅。
看到這里,可能個人投資者會大喊坑爹。但是先別急,企業也有自己的苦。雖然印花稅交的少,但營業稅和所得稅在前面等著呢。
2、企業增值稅+所得稅:投資虧了可以抵稅,賺了才用交
如果一家企業在二級市場上追漲殺跌虧了錢,那麼恭喜你,這個稅就免了。虧損可以抵扣稅負,在其他的業務之前列支費用。
如果企業在二級市場上買賣股票或參與定增盈利了,那就要光榮的納稅了。首先繳納增值稅,稅率是買賣差價的3%。其次要交企業所得稅,基本稅率是25%。
舉個例子:如果一家企業從二級市場上花1000萬買入新三板股票,最終以2000萬賣出,除了前文所說的萬分之五的印花稅之外,還需要交兩筆稅:一筆是買賣差價3%的增值稅,50萬。另一筆是扣除印花稅之後的所得稅,(2000-1000)*(1-0.03)*0.25=242.5萬。
如果企業在限售股解禁前將其持有的限售股轉讓給其他企業或個人,所取得的收入,計入企業當年度應稅收入計算納稅。
還有由持股平台類企業代持限售股的情況。比如新三板上有員工持股平台形成的新三板持股平台類股東,這種情況下怎麼交稅呢?企業轉讓上述限售股取得的收入(買賣差價*股數),要交企業所得稅。同時,這家公司向個人分紅時,個人要交個人所得稅。如果不能確定股票原來價值的,企業所得稅一律按15%來算。所以,公司員工通過員工持股平台代持員工激勵股票,要交兩道稅。轉讓過程中,先繳納企業所得稅,分紅時員工還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為了合理避稅,有的人就開動腦筋了。比如搞個合夥制企業來炒股。合夥企業一般針對股東個人按累進稅制徵收個人所得稅,但有的地方為了鼓勵合夥企業的發展,會降低稅率。藉助合夥企業,可以將個人的納稅地點由被投資企業所在地變為合夥企業所在地,這樣就可以享受減稅政策了。當然各地政策會有不同。
比如新疆對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執行優惠政策,新注冊公司制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實際稅率為12%,自然人股東個人所得稅實際稅率16%。自然人合夥人實際稅負16%。
所以把公司注冊在喀什、霍爾果斯其實跟注冊在維爾京、開曼是一個意思。
3、個人所得稅:新三板集郵黨要交的稅
個人所得稅這個稅種看起來就像為集郵黨量身打造的。
無論企業還是個人,在市場上高拋低吸賺的錢都免徵個人所得稅,國家的政策看起來在鼓勵炒股。
但個人轉讓IPO限售股取得的收入,要按照「財產轉讓所得」,按20%的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個人IPO集郵黨躺槍了。
舉個例子:
今年,鍾立君等4名股民把地方稅務局告上了法庭。原告2007年以前在三板市場買入粵傳媒,後來粵傳媒在中小板上市,上市後原告分7次出售了粵傳媒股票,被收了21.5萬的個人所得稅,4人認為在二級市場減持應該免徵個人所得稅,因此把地方稅務局給告了。
國稅總局給4人的答復是:「你們4名股民在原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購買粵傳媒股票,然後在證券二級市場減持。此種行為與個人在證劵二級市場上買賣股票有所不同,不符合財稅[2009]167號第八條的免稅條件規定,即」對個人從上海證劵交易所、深圳證劵交易所轉讓從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所得,繼續免徵個人所得稅「。由此同時,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關於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財稅[2010]70號)第一條規定,對」個人持有的從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轉到主板市場(或中小板、創業板市場)的限售股「應徵收個人所得稅。」
判例中,個人投資者在新三板流通市場上買的股票,轉板後被視為限售股了。
目前新三板市場上集郵的各位一定要注意,如果哪天公司轉去中小創,減持套利時,一定要過限售期,不然是要交20%個人所得稅的。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收10%個人所得稅;上述所得統一適用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這個規定既適用於A股市場,也適用於新三板市場。
因為免徵個人所得稅,所以進行股權轉讓的企業利用這個政策,開展了轟轟烈烈的1分錢交易,企業該交的企業所得稅,營業稅,還有個人所得稅,統統免除了。太會發揮創造力了,有沒有。
⑸ 什麼是三板股票
三板市場的全稱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於2001年7月16日正式開辦,是在主板退市後回,集中在一起進行交答易的股票簡稱三板股票。
三板股票交易規則。三板交易的時間是每周的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轉讓委託申報時間為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之後以集合競價方式進行集中配對成交。委託方式可採用櫃台委託、電話委託、互聯網委託等。所有委託指令均以集合競價方式配對成交。股份轉讓價格實行漲跌幅限制,漲跌幅比例限制為前一轉讓日轉讓價格的5%。舉例說吧,你如果要買400003粵傳媒3,你可以在交易時間內(當然也可以參與集合競價)買入,買入後成交與否,不像A股可以立馬看見的,要等到下午3點才能知道是否成交。三板當天的漲跌情況你可以在10點30分看到盤中情況。
⑹ 三板股票在大智慧里屬於哪個板塊怎樣能看所有的三板股票
依次點擊軟體上方工具欄:
「行情」——「分類報價」——「深交所分類」——「三板行情」
三板市場的股票代碼一般是4字開頭的,老三板A股票是400開頭 ,B股票是420開頭(B股統一用美元作交易貨幣),新三板股票是430開頭。
作為我國多層次證券市場體系的一部分,三板市場一方面為退市後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繼續流通的場所,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原STAQ、NET系統歷史遺留的數家公司法人股流通問題。擁有代辦股份轉讓資格的券商有: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大鵬、國信、遼寧、閩發、廣發、興業、銀河、海通、光大和招商證券等證券公司。投資者如要參與股份轉讓交易,必須開立專門的「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賬戶」。開戶時需要攜帶本人身份證及復印件,到具有代辦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營業網點開立賬戶,並與證券公司簽訂股份轉讓委託協議書。持有已退市公司股票的投資者要進入三板市場轉讓股份,也要開立此賬戶。
國泰君安證券公司可進行三板交易,也是需要辦開戶手續的.公司是由原國泰證券有限公司和原君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新設合並、增資擴股,於1999年8月18日組建成立的,注冊資本47億元,第一、二、三大股東分別為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中央匯金公司和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所屬的4家子公司、23家直屬營業部及26家分公司所轄的共計123家營業部分布於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經營范圍最寬、網點分布最廣的證券公司之一。
在三板市場由指定券商代辦轉讓的股票包括水仙、粵金曼和中浩等退市股票。
根據股份轉讓公司的質量,在三板市場上實行股份分類轉讓制度。凈資產為負和為正的公司分別實行每周3次(周一、三、五)和5次(周一至五)的轉讓方式,轉讓委託申報時間為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之後以集合競價方式進行集中配對成交,漲、跌停板限制為5%。
三板股票交易規則。三板交易的時間是每周的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轉讓委託申報時間為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之後以集合競價方式進行集中配對成交。委託方式可採用櫃台委託、電話委託、互聯網委託等。所有委託指令均以集合競價方式配對成交。股份轉讓價格實行漲跌幅限制,漲跌幅比例限制為前一轉讓日轉讓價格的5%。舉例說吧,你如果要買400003粵傳媒3,你可以在交易時間內(當然也可以參與集合競價)買入,買入後成交與否,不像A股可以立馬看見的,要等到下午3點才能知道是否成交。三板當天的漲跌情況你可以在10點30分看到盤中情況。
⑺ 新三板定向增發怎麼退出
隨著新三板利好政策不斷推出,新三板的交易量、企業數量、融資規模不斷壯大,新三板定增吸引了越來越多資本的關注。隨著新三板定增市場的火爆,如此龐大的資金如何退出也成了需要思考的問題。目前,新三板企業定向增發主要退出渠道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二級市場交易退出
通過二級市場交易退出的方式包括協議轉讓和做市,由於做市商能為新三板提供流動性,故相比協議轉讓來說流動性更好。兩者具體模式如下:
在做市制度下,券商要為企業做市,必須要獲取其一部分股權,而正是券商獲取做市籌碼這個過程即為機構提供了新的退出方式。做市商實際上類似於批發商,從做市公司處獲得庫存股,然後當投資者需要買賣股票時,投資者間不直接成交,而是通過做市商作為對手方,只要是在報價區間就有成交義務。同時,做市商通常能夠給企業帶來公允的市場價格,在定增股份退出時也較為接近市場價格。
協議轉讓即買賣雙方以協議約定的價格向系統申報,最終達成交易。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在協議轉讓上接受意向申報、定價申報和成交確認申報,簡單概述為以下幾種方式:意向申報,不具備成交功能,通過股轉系統網站的投資者專區完成,只向市場發布,不參與撮合;定價申報,通俗些說就是投資者通過主辦券商向市場申報買單或賣單,在此報送中,無須填寫約定號,系統接收後自動分配約定號;成交確認申報,可以通俗理解為在市場上尋找買單或賣單,並對有意向的買單或賣單進行確認,正式買入或者是賣出,在向系統申報時,必須填寫有意向的買單或是賣單的約定號。
(二)並購退出
新三板市場覆蓋的企業及業務類型越來越豐富,為並購方,特別是相關上市公司提供了可選擇的標的范圍,同時經過新三板的要求,三板公司的管理規范及財務狀況也要好於其他普通企業,這就大大減少了並購成本。在去年6月27日,證監會發布的《非上市公眾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和《非上市公眾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更為新三板企業參與並購重組創造了軟環境。
如《收購辦法》明確,投資者自願選擇以要約方式收購公眾公司股份的,可以向被收購公司所有股東發出收購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約,也可以向被收購公司所有股東發出收購其所持有的部分股份的要約。同時,收購人可以採用現金、證券、現金與證券相結合等合法方式支付收購公眾公司的價款。
在2014年,新三板市場因並購重組而終止掛牌的企業就達到了53家。而在今年,僅在3月,新三板公司天翔昌運(430757)發布收購報告書,海文投資擬以現金認購公司發行的539萬股股份。交易完成後,海文投資將持有公司25.04%股份,此次收購將導致天翔昌運控制權發生變化,海文投資將成為天翔昌運的控股股東。2月初,中鈺資本也宣布以1.01元/股的價格認購新三板公司華欣遠達(430118)670萬股股份,收購完成後其持股比例達到67.08%,成為華欣遠達的控股股東。涉及到上市公司的,還有東江環保收購新三板企業新冠億碳,通鼎光電收購新三板企業瑞翼信息51%控股權,東方國信收購新三板企業屹通信息100%股份等案例。
(三)轉板退出
2014年10月,證監會《關於支持深圳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明確表示,將推動在創業板設立專門的層次,允許符合一定條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滿一年後到創業板發行上市。
截至目前,相繼有9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成功轉板至主板或創業板,包括世紀瑞爾、北陸葯業、久其軟體、博暉創新、華宇軟體、佳訊飛鴻、東土科技、粵傳媒,他們通過IPO合計募集資金超過40億元人民幣。2014年1月23日,登陸創業板的安控股份成為了新三板歷史上第9家成功轉板的公司,也是新三板實現全國擴容後的首家通過IPO上市的掛牌公司。新三板企業轉板的成功,表面國務院文件提及的多層次市場有機聯系正在有效推進。
⑻ *st股票退市後,結果會怎樣
股票戴帽ST後一般情況是跌,因為ST帶帽說明該上市公司存在退市風險,那麼公司的經營狀況肯定是不理想的。並且股票在ST後一般會有連續的幾個跌停,而後市的情況則要從盤面行情來分析。股票被ST後,存在較大的虧損風險,不建議新手投資者購買ST股票。
⑼ 老三板有回主板的先例么
有中小板,粵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