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增速過快

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增速過快

發布時間:2020-12-29 00:06:38

A. 造成中國經濟增速快速下滑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作為一個轉型經濟和發展中經濟,並不否認其體制機制必然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問題。但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從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的增長速度下滑,更多的是由於外部性的、周期性的原因造成。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中國從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的連續十八個季度的增長減速,這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第一次碰到的情形,持續長達四年多的增長減速是不曾有過的。

在這種狀況下,大家對中國發展的前景有很多憂慮。

尤其在國外有一派觀點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減速是由於中國經濟體制內部的結構性原因造成的,那些內因要解決起來相當不容易,因為涉及到結構性改革,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很難推行。

按照這種判斷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會繼續下滑,導致的結果可能會使改革開放這三十多年積累下來的矛盾總爆發,從而認為中國經濟的崩潰是不可避免的。

(1)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增速過快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發展:

一是加強日常維系,實現上下貫通,重塑核心價值體系傳播方式。通過新媒體傳播手段的運用,打通社會主義核價值體系通向社會大眾的傳播渠道,形成日常維系的溝通模式。

二是運用情感表達,實現情感共鳴,發揮新媒體的情感傳遞功能。新媒體形態多樣,進一步細分各種新媒體特點又各不相同,博客擅長分析,微博擅長表達情感。

三是促進理智溝通,實現矛盾化解,展現新媒體的理性交流功能。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僅需要情感表達,還需要理智溝通。

四是強化深度培育,實現輿論引導,發揮新媒體的宣傳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有偏於理性認識和深度培育的內容,使用新聞網站進行主題宣傳效果較好。

B. 中國的經濟在增速過快

中國現抄在每年以9%以上的速度增長,是世界發展最快的國家.經濟發展不能說是快好還是慢好,應該是要經濟能夠穩定發展不出問題.現在中國經濟的運行是正常的、是好的.
但是經濟偏快也會出問題,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的趨勢更為明顯,集中表現在貿易順差過大、信貸投放過多、投資增長過快問題仍然突出;高耗能產業增長偏快,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物價上漲壓力持續加大,特別是一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食品價格和住房價格上漲較快;引導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任務艱巨。

C. 信貸增速過快會削弱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嗎

據報道,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准普爾21日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下調為A+,展望由負面調整至穩定,並且特別強調了中國信貸增速過快,會削弱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面對世界主要國家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面對國內增長動能轉換的陣痛,中國政府始終堅持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強化金融風險防控,規范資產管理業務,壓縮影子銀行生存空間,有力地保證了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和服務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中國經濟的內生增長活力將進一步增長,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完全可以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D. 中國人民銀行2010年前三季度主要實施了哪些具體的貨幣政策操作

2010 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勢頭進一步鞏固。消費平穩較快增長,投資結構 有所改善,對外貿易繼續恢復,消費、投資、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協 調性增強;農業生產穩定發展,工業產銷銜接狀況良好,居民消費價 格繼續上漲。前三季度,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26.9 萬億元,同 比增長 10.6%,第三季度同比增長 9.6%;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 比上漲 2.9%,第三季度同比上漲 3.5%。
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 策,並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加強銀行體系流動 性管理,適時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把握信貸投放 總量、節奏和結構,繼續穩步推進金融企業改革,進一步推進人民幣 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改進外匯管理,促進經濟金融平穩健康發展。總 體看,金融運行平穩,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9 月末貨幣信貸增速有 所反彈。
2010 年 9 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 M2 余額為 69.6 萬億元,同比 增長 19.0%,增速比 6 月末高 0.5 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 M1 余 額為 24.4 萬億元,同比增長 20.9%,增速比 6 月末低 3.7 個百分點。 金融機構存款增長較快,9 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同比 增長 19.8%,增速比 6 月末高 1.2 個百分點。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 速穩中趨升。9 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18.5%,增速比 6 月 末高 0.3 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 6.3 萬億元,同比少增 2.4 萬億元。 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繼續小幅上升,9 月份非金融性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5.59%,比 6 月份上升 0.02 個百分點。9 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 6.7011 元,比 2010 年 6 月 19 日升值 1.89%, 比 2009 年年末升值 1.90%。
下一階段,國民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全球經 濟已步出金融危機的最壞階段,整體仍將延續緩慢復甦的態勢。國內 消費升級和城鎮化都在發展過程中,經濟持續增長的動能較為充足。 但也要看到,世界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因素不時出現,發達經濟體復 蘇有所放緩,貨幣條件持續寬松,部分新興經濟體增長較快,但面臨 通脹和資本流入壓力。我國內需回升的基礎還不平衡,民間投資和內 生增長動力仍需強化,持續擴大居民消費、改善收入分配、促進經濟 結構調整優化的任務依然艱巨。價格走勢的不確定性較大,需加強通 脹預期管理。
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國務院統一 部署,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 重點,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根 據形勢發展要求,繼續引導貨幣條件逐步回歸常態水平。處理好保持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綜合運 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流動性管理,在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的 同時不斷優化信貸結構,維護價格總水平穩定,提高金融支持經濟發 展的可持續性,促進金融體系健康穩定運行。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 革,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推動金融市場健康發展。強化 市場配置資源功能,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配合,優化政策組合,充分 運用有彈性的市場化手段,著力於體制機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加 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第一部分 貨幣信貸概況
2010 年第三季度,貨幣信貸增速有所反彈,銀行體系流動性總 體充裕,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金融運行平穩。
一、貨幣供應量增速有所回升
2010 年 9 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 M2 余額為 69.6 萬億元,同比 增長 19.0%,增速比 6 月末高 0.5 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 M1 余 額為 24.4 萬億元,同比增長 20.9%,增速比 6 月末低 3.7 個百分點。 流通中現金 M0 余額為 4.2 萬億元,同比增長 13.8%,增速比 6 月末 低 1.9 個百分點。第三季度現金凈投放 2952 億元,同比少投放 195 億元。
貨幣總量增長總體有所回升。M2 增速 8、9 月份持續於 19%以上 的較高水平運行,均超過 6 月末增速,近期貨幣總量增速有所抬頭的 態勢值得關注。M1 增速逐步放緩,主要與上年基數較高有關,第三 季度回落幅度則明顯減緩。目前,M1 增速仍持續高於 M2 增速。
二、金融機構存款增長較快
9 月末,全部金融機構(含外資金融機構,下同)本外幣各項存 款余額為 71.6 萬億元,同比增長 19.8%,增速比 6 月末高 1.2 個百 分點,比年初增加 10.4 萬億元,同比少增 1.4 萬億元。其中,人民幣 各項存款余額為 70.1 萬億元,同比增長 20.0%,增速比 6 月末高 1.0 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 10.3 萬億元,同比少增 1.4 萬億元。8、9 月份存款分別增加 1.1 萬億元和 1.5 萬億元,連續兩個月維持在 1 萬億元以上,整個社會的流動性仍較為充裕,這與近期外匯占款增加較多、 貸款投放偏快等因素有關。外幣存款余額為 2298 億美元,同比增長13.1%,比年初增加 212 億美元,同比少增 107 億美元。 從人民幣存款的部門分布和期限看,住戶存款增長逐步加快,活期佔比顯著提高;非金融企業存款增速穩步回升,企業存款期限結構 變化較大。9 月末,金融機構住戶存款余額為 30.4 萬億元,同比增 長 17.0%,增速比 3 月末和 6 月末分別高 1.9 個和 1.8 個百分點,比 年初增加 3.9 萬億元,同比多增 1438 億元。非金融企業人民幣存款 余額為 28.8 萬億元,同比增長 20.5%,增速比 3 月末低 6.1 個百分 點,比 6 月末則提升 1.0 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 3.6 萬億元,同比少 增 2.5 萬億元,其中第三季度增加 6824 億元,同比多增 1733 億元。 第三季度,新增住戶存款中活期佔比為 55%,分別比第一季度和第二 季度提升 3.9 個和 12.7 個百分點,呈逐步上升態勢。第三季度,非 金融企業存款中定期佔比達到 82%,比上半年高 30 個百分點。主要 是 9 月份非金融企業存款結構變動較大,定期存款新增 6826 億元, 而活期存款減少 3167 億元。與往年同期相比,當月非金融企業存款 結構變動仍屬正常,主要受假日季節性因素等影響,如企業節前集中 發放工資、獎金,部分企業於節前將活期存款轉為定期通知存款以提 升收益等。9 月末,財政存款余額為 3.4 萬億元,同比增長 19.6%, 比年初增加 1.2 萬億元,同比多增 1203 億元。
三、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速穩中趨升
9 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為 49.1 萬億元,同比增 長 18.7%,增速比 6 月末低 0.5 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 6.5 萬億元, 同比少增 2.8 萬億元。本外幣中長期貸款主要投向基礎設施行業(交 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水利、環 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房地產業、製造業。第三季度,主要金融機 構(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 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投向這三個行業的本外幣中長期 貸款分別為 3723 億元、1547 億元和 935 億元,佔全部產業新增中長 期貸款的比重分別為 45.6%、18.9%和 11.4%。對「三農」的信貸支持 進一步增強。9 月末,主要金融機構及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城市信用 社、村鎮銀行和財務公司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 9.3 萬億元,同比增長30.3%,高出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11.6 個百分點;農戶貸款余額 2.6 萬 億元,同比增長 29.8%,高出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11.1 個百分點;農 林牧漁業貸款余額 2.3 萬億元,同比增長 19.4%,高出同期各項貸款 增速 0.7 個百分點。
人民幣貸款增速有所反彈。9 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為 46.3 萬 億元,同比增長 18.5%,增速比 6 月末提升 0.3 個百分點,比年初增 加 6.3 萬億元。盡管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同比少增 2.4 萬億元,但增 速自 6 月份以來呈現總體穩中趨升態勢,第三季度各月增量均保持同 比多增。近期貸款投放出現一定反彈,一方面受中小企業、房地產、 項目投資等貸款需求仍相對較強影響;另一方面也與金融機構貸款投放意願增強有關,尤其是部分銀行在存貸比、資本充足率等監管指標逐步達標後,信貸加快投放情況更為突出。分機構看,中資四家大型 銀行貸款投放相對偏多,第三季度增量在全部機構中佔比達到 40%, 比上半年提高 1 個百分點。從部門分布看,住戶貸款保持較快增長, 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增速有所回升。9 月末,住戶貸款余額同 比增長 42.2%,增速比 6 月末低 7.1 個百分點,2010 年以來持續維持 較高水平增長,比年初增加 2.4 萬億元,同比多增 5277 億元。主要 是個人住房貸款增加較多,比年初增加 1.1 萬億元,在住戶貸款中占 比為 45%。其中 9 月份新增 804 億元,比上月多增 265 億元,為 5 月 份以來首次月度增量環比上升。隨著第三季度以來部分地區樓市有所 回暖,住房貸款增長走勢仍需密切關注。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 余額同比增長 12.8%,比年初增加 3.9 萬億元,同比少增 2.9 萬億元。 其中,中長期貸款比年初增加 3.6 萬億元,同比少增 6713 億元。票 據融資比年初減少 8098 億元,同比少增 1.7 萬億元。中小企業信貸 支持力度繼續加大。銀行業機構中小企業人民幣貸款比年初增加 2.6 萬億元,9 月末余額同比增長 20.5%,其中,小企業貸款比年初增加1.3 萬億元,9 月末余額同比增長 27.7%,增速比中型企業高 12.0 個 百分點,比大型企業高 15.2 個百分點。
表 1:2010 年前三個季度分機構人民幣貸款情況
單位:億元
2010 年前三個季度
新增額 同比多增
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① 33339 -14542
中資全國性中小型銀行② 16718 -6807
中資區域性中小型銀行③ 4412 -1894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④ 9922 399
外資融機構 1109 1174
註:①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是指本外幣資產總量超過 2 萬億元的銀行(以2008 年末各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為參考標准)。②中資全國性中小型銀行是 指本外幣資產總量小於 2 萬億元且跨省經營的銀行。③中資區域性中小型銀行是 指本外幣資產總量小於 2 萬億元且不跨省經營的銀行。④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包括 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9 月末,金融機構外幣貸款余額為 4227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1%, 比年初增加 432 億美元,同比少增 564 億美元。分季度看,外幣貸款 第一季度大幅增加 292 億美元,同比多增 377 億美元,但第二季度後 外幣貸款投放有所放緩,這可能與商業銀行外幣資金頭寸相對緊張等 因素有一定關系。其中,第二季度增量明顯回落至 30 億美元,同比 少增 572 億美元,第三季度外幣貸款則有所回升,當季增加 110 億美 元,同比仍少增 370 億美元。境外貸款比年初增加 187 億元,同比少 增 72 億美元。2010 年以來,境外貸款逐季增加,前三個季度分別新 增 17 億美元、46 億美元和 124 億美元,其中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均 超過同期外幣貸款增量,支持企業「走出去」的力度明顯加大。
四、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充裕
9 月末,基礎貨幣余額為 16.1 萬億元,同比增長 20.9%,比年初 增加 1.7 萬億元。9 月末,貨幣乘數為 4.32,比 3 月末和 6 月末分別低 0.03 和 0.05。9 月末,金融機構超額准備金率為 1.7%。其中,中資大型銀行為 1.4%,中資中型銀行為 1.1%,中資小型銀行為 2.4%, 農村信用社為 4.0%。
五、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繼續小幅上升
金融機構對非金融性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利率繼續小幅上升。9 月份,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5.59%,比 6 月份上升 0.02 個百分點。 其中,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6.09%,比 6 月份上升 0.10 個百分 點;票據融資加權平均利率為 3.86%,比 6 月份上升 0.09 個百分點。 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穩步上升,9 月份加權平均利率為 5.03%,比 6 月 份上升 0.08 個百分點。
從利率浮動情況看,執行下浮和基準利率的貸款佔比下降,執行 上浮利率的貸款佔比上升。9 月份,執行下浮、基準利率的貸款佔比 分別為 25.54%和 30.19%,比 6 月份分別下降 2.18 個和 0.70 個百分 點,執行上浮利率的貸款佔比為 44.27%,比 6 月份上升 2.88 個百分 點。
受境內資金供求關系變動以及國際金融市場利率走勢影響,外幣 存款利率總體走高,貸款利率小幅下降。9 月份,3 個月以內大額美 元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1.93%,比 6 月份上升 0.17 個百分點;3 個月 以內、3(含 3 個月)-6 個月美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 2.30%和2.46%,比 6 月份分別下降 0.09 個和 0.35 個百分點。
六、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
2010 年初至 6 月 19 日,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人民幣匯率保持 基本穩定。2010 年 6 月 19 日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 來,人民幣小幅升值,雙向浮動特徵明顯,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9 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 6.7011 元,比 2010 年 6 月 19 日升值 1264 個基點,升值幅度為 1.89%,比 2009 年年末升值 1271 個基點,升值幅度為 1.90%;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匯率中間價分別為 1 歐元兌 9.1329 元人民幣、100 日元兌 7.9999 元人民幣,較 2009 年 年末分別升值 7.27%和貶值 7.77%。匯改以來至 2010 年 9 月末,人民 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 23.51%,對歐元匯率累計升值 9.65%,對日元 匯率累計貶值 8.68%。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計算,匯改以來至 2010 年 9 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 14.8%,實際有效匯率升值 22.3%。
2010 年前三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最高為 6.6936 元, 最低為 6.8284 元,181 個交易日中 97 個交易日升值、6 個交易日持 平、78 個交易日貶值。最大單日升值幅度 295 個基點(摺合 0.43%),最大單日貶值幅度 247 個基點(摺合 0.36%)。
專欄 1:有效匯率
匯率通常是指表示兩國貨幣之間對價關系的雙邊匯率,如 2010 年 9 月 30日人民幣對美元的雙邊匯率為 6.7011 元/美元。但要考察一種貨幣對其他多種貨 幣的綜合對價關系,需要引進有效匯率的概念。有效匯率是一種加權平均匯率, 經常以貿易比重為權數。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指標,通常用於度量一個國家 貿易商品的綜合國際競爭力,也可以用於研究貨幣危機的預警指標,還可以用於 研究一個國家相對於另一些國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具體使用中,人們通常將有效匯率區分為名義有效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一 國貨幣的名義有效匯率在數值上等於其與貿易夥伴國貨幣雙邊名義匯率的加權 平均數,如果剔除通貨膨脹,就可以得到實際有效匯率。實際有效匯率不僅考慮 了對所有貿易夥伴國雙邊名義匯率的相對變動情況,而且還剔除了通貨膨脹對貨 幣本身購買力的影響,能夠綜合地反映本國貨幣的對外價值和相對購買力。在測 算有效匯率時,研究人員往往根據自己的特殊目的來設計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樣本貨幣范圍和貿易權重等相關參數,因而得出的結果存在一定差異。
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都在計算自己的有效匯率並作為參考。例如,美聯儲 一直以來對外公布自己計算的美元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按不同貨幣籃子名義和 實際有效匯率各自有三個指數,分別是包含所有貿易夥伴貨幣的廣義指數(The Broad Index)、僅包含主要貨幣的主要貨幣指數(The Major Currencies Index) 以及其他重要貿易夥伴指數(Other Important Trading Partners Index),以 反映美元對不同貿易夥伴群體的競爭力,這些指數在世界范圍被廣泛引用。又比 如,市場推測新加坡金管局選取大約 19 種貨幣作為籃子計算名義有效匯率,主 要考慮貿易重要性和經濟競爭關系,並直接將名義有效匯率作為貨幣政策的調控 指標。而俄羅斯僅選擇美元和歐元兩種貨幣作為籃子計算有效匯率,簡潔明了地 反映盧布對主要貿易夥伴的競爭力。
部分國際機構還使用統一籃子計算多種主要貨幣的有效匯率,以便對這些貨 幣的價值變化進行比較。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國際貨幣統計(IFS) 中統一公布其計算的各成員國貨幣的有效匯率數據,但更新較為緩慢。使用更為 廣泛的是國際清算銀行(BIS)計算的數據,每月 15 日 BIS 會在其網站上公布58 種貨幣(包括歐元及歐元區 17 個成員國貨幣)截至上月的名義和實際有效匯 率。BIS 計算的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自 1994 年至 2010 年 9 月已累計升值34.9%和 57.5%。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幅在 BIS 測算的 58 個經濟體貨幣中位列 前 10 位。
由於有效匯率在衡量匯率水平方面更具科學性,因此有效匯率調整與雙邊匯 率調整相比,更能發揮調節進出口、經常項目及國際收支的作用。當前中國主要 貿易夥伴呈現明顯的多元化特徵,2010 年前三季度對美貿易在中國外貿總量中 佔比僅為 13.0%,對歐盟、日本和東盟所佔比例分別為 16.3%、10.0%和 9.8%。 不僅貿易夥伴多元化,而且貿易計價貨幣也在逐步多元化,盡管美元仍是主要結 算貨幣,但部分貿易已以歐元、日元等貨幣計價後再折算為美元。與雙邊匯率相 比,有效匯率更能代表企業貿易計價和結算的實際匯率水平,對企業財務和經營 決策更具參考意義。

閱讀全文

與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增速過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