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各國天然氣出口價格

各國天然氣出口價格

發布時間:2020-12-28 17:53:21

『壹』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排名前十位:

1.俄羅斯(總面積:6601,670)

俄羅斯橫跨北亞和東歐大部分地區,跨越11個時區,融入了廣泛的環境和地形。從西北到東南,俄羅斯與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中國、蒙古和朝鮮接壤。

2.加拿大(地圖總面積:3,855,100)

在歐洲殖民之前,許多土著居民在現在的加拿大居住了數千年。英國和法國自16世紀就宣稱對該地區擁有主權。1535年,雅克·卡地亞(JacquesCartier)第二次航行到新法國時,法國人首先建立了加拿大殖民地。

3.中國(總面積:3705407)

中國的地形廣闊多樣,從乾旱的北部的森林草原、戈壁和塔克拉瑪干沙漠,到南部的亞熱帶森林。喜馬拉雅山脈、喀喇昆侖山脈、帕米爾山脈和天山山脈將中國與南亞和中亞的大部分地區分隔開來。

4.美國(總地圖面積:3,696,742)

美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GDP和第二大經濟體。它在社會經濟表現的幾個指標上排名靠前,包括平均工資、人類發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生產率。

5.巴西(地圖總面積:3,287,956)

在探險家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PedroAlvarezCabral)於1500年登陸之前,巴西居住著許多部落國家,宣稱該地區是葡萄牙帝國的一部分。巴西一直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直到1808年帝國首都從里斯本轉移到里約熱內盧。

6.澳大利亞(總地圖面積:2,969,907)

澳大利亞是世界第13大經濟體,人均收入排名第九。在世界第二的人類發展指數中,中國在生活質量、健康、教育、經濟自由、公民自由和政治權利方面排名第一。

7.印度(總地圖面積:1,269,219)

印度(官方名稱為印度共和國)是南亞的一個國家。它是世界上第七人口大國,第二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南臨印度洋,西南臨阿拉伯海,東南臨孟加拉灣。

8.阿根廷(總地圖面積:1073500)

阿根廷宣稱對南極洲部分地區、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三島擁有主權。現代阿根廷最早的人類出現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

9.哈薩克(總面積:1052100)

哈薩克的領土歷史上居住著游牧部落。但到了13世紀,當成吉思汗接管了蒙古帝國的一部分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在征服者的內部斗爭之後,權力最終歸還給了游牧民族。

10.阿爾及利亞(地圖總面積:919,595)

阿爾及利亞人已經知道很多帝國和王朝,包括古代的魯米、腓尼基人、羅馬人、羅馬人、阿凡達、羅馬人,以及吳瑪亞德巴基、錫德、歐、農業、山東斯塔爾、猶太人之王法蒂米德、阿爾、阿爾莫格哈德、西班牙人、奧斯曼人和法國殖民帝國。

『貳』 為什麼現今世界如此依賴石油和天然氣

一、世界能源結構以化石能源為主,化石能源在較長時期內仍然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能源基礎
目前全世界能源年總消費量約為134億噸標准煤,其中石油、天然氣、煤等化石能源佔85%,大部分電力也是依賴化石能源生產的,核能、太陽能、水力、風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熱等能源僅佔15%.化石能源價格比較低廉,開發利用的技術也比較成熟,並且已經系統化和標准化.雖然發達國家遭受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打擊後,千方百計擺脫對石油的過度依賴,但是今後20多年裡,石油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全球需求量將以年均1.9%的速度增長;煤仍然是電力生產的主要燃料,全球需求量將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可見化石能源仍然是我們在這個星球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能源基礎.
有統計表明,2020年全世界能源消費量將是目前的3倍.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世界各國能源消費量與GDP的增長程度有密切的相關性.從發達國家走過的道路來看,人均GDP在1000至10000美元之間,人均能源消費量增長較快,GDP超過10000美元之後,人均能源消費量放緩.我國正處在人均能源消費量增長較快的起步階段,石油需求增勢強勁,預計今年原油消費量為2.7億噸,2020年將達到4.0-4.5億噸;而我國是一個人均能源相對貧乏的國家,人均石油、天然氣、煤炭可采儲量分別佔世界平均值的20.1%、5.1%和86.2%,尤其是原油,目前對外依存度是1/3,2020年將超過1/2,供需矛盾相當尖銳.
二、化石能源枯竭問題和能源環境污染問題依然困擾人類
世界能源以化石能源為主的結構特徵,使得化石能源走向枯竭和化石能源利用對環境的污染這兩個老問題,依然困擾人類.
世界能源以化石能源為主的結構特徵,使得化石能源枯竭的日子離我們越來越近.因為作為能源主體的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點,就少一點,總有枯竭的那一天.日前《2004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測算世界石油總儲量為1.15萬億桶,以目前的開采速度計算,可供生產41年.作為世界石油龍頭的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儲量達2500億桶,日產量800多萬桶,分別佔世界石油總儲量和總需求量近1/4和近1/10.這個國家以「我們每天為世界提供石油」作為使命,在過去30多年間確實起到世界石油供應穩定器的作用.但是,沙特石油公司高級職員私下表示:「我不知道這種情況能夠持續多久.」因為沙特老油田已經接近產油高峰期,而開采新油田的難度非常大.世界各大產油國也都大致如此,阿曼目前的產量僅是其高峰時的1/5,美國石油開采量每年下降3%,傳統的石油出口國印度尼西亞甚至一度需要進口石油應急.全球再找到大型油田的可能性非常小,只能寄希望於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帶、加拿大油砂和幾處深海大陸架.這種狀況加劇了人們對不可再生能源走向枯竭的危機感.近年來國際市場油價持續走高,很大程度是這種危機感的直接反應.
目前以煤炭、石油為主的世界能源結構帶來全球性能源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為酸雨、臭氧層破壞、溫室氣體排放等.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城市大氣污染已達到十分嚴重的程度,在歐洲和北美也出現了超越國界的大氣污染,形成了廣泛的環境酸化,上千個湖泊的湖水酸度達到了不能支持魚類生存的程度,酸性氣體所造成的腐蝕損失,每年高達10億美元.我國以煤炭、石油為主的能源結構也造成了嚴重的大氣污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都居世界前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使全球變暖,2003年成為有史以來最炎熱的一年,因此聯合國呼籲各國簽署《京都協議書》,以減少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做出積極響應,而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的美國,出於自身經濟擴張的考慮,拒絕簽署《京都協議書》,使國際社會同溫室效應問題的斗爭舉步維艱.
三、世界石油地緣政治格局呈現多元化態勢,世界石油市場結構新一輪大調整拉開序幕
化石能源除了必將枯竭和環境污染這兩個老問題受到全人類的特別關注以外,近些年世界石油市場結構新一輪大調整也格外引人注目.
世界石油工業歷經近150年的發展,到20世紀末形成了從西北非經中東、裏海、中亞、西伯利亞到遠東的石油儲產區域和以北美、西歐、東亞為主的世界石油消費區域,兩者供需關系嚴重錯位和失衡,導致以最大石油消費國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與以世界最大石油輸出國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中東產油國家的控制與反控制的矛盾突出,「強強抗衡」成為上世紀後30年石油地緣政治的主旋律.以往歷次世界石油市場結構大調整,都是石油地質大發現帶動的,美國油田、巴庫油田、中東油田、北海和墨西哥灣油田的相繼發現,都使世界石油地緣政治格局為之一變,世界石油市場結構隨之做出相應的大調整;然而進入本世紀,特別是伊拉克戰爭之後,世界石油地緣政治「多元化」初露端倪,並引發世界石油市場結構的大調整.
這次世界石油市場結構大調整涉及需求結構調整、供應結構調整、資本結構調整和新石油儲產中心開辟等石油領域的方方面面,其時間持續之長,波及范圍之廣,影響之深遠,是前所未有的.主要表現在:
石油需求多元化.雖然發達國家石油需求仍然主導世界石油需求市場,但是隨著發展中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石油消費量將追超發達國家.
石油供應多元化.歐佩克在世界石油市場仍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其控制國際油價的局面正在打破,非歐佩克產油國發展勢頭強勁,俄羅斯的能源大國地位得以確立,挪威、加拿大等國的傳統地位仍然保持,伊拉克的特殊地位將逐漸突出,石油供應國形成「群雄並立」的格局.
石油資本多元化.世界石油產業被西方幾大石油公司所壟斷的局面將被打破,發展中的地區大國全力支持本國石油公司在全球爭取石油開發、生產和銷售的份額,招商引資將是各產油國迅速提高石油效益的必然選擇,聯合開發將是各石油公司規避海外投資風險的最佳策略,區域合作將是各石油需求國趨利避害的當務之急.
這樣的世界石油市場結構大調整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需求激增的拉動.人類在過去150年已經消耗了9500億桶石油,佔全球已探明化石能源總量的44%,其中大部分是近50多年在現代工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消耗的.進入本世紀,隨著工業的新一輪增長、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能源需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能源消耗量也出現「加速度」的趨勢,歐佩克預計今年世界石油日需求量將比去年增加200萬桶.可以說需求激增拉動了世界石油市場結構大調整.
供應風險的激勵.在目前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平衡,生產能力略有節余的表象下面,孕育著種種危機,包括世界石油產量將越過頂峰而呈下降趨勢;全球石油地質儲量連年增加,但是可開採的商業油源卻呈下降趨勢;新油田的開發需要大投資、長周期和高風險等等,導致世界石油供應不確定的風險凸顯.加上石油所特有的地緣政治風險,諸如巴以沖突加劇、伊拉克局勢動盪和恐怖襲擊對石油設施的破壞,都促使各國加強石油生產、運輸、貯存的安全措施,爭取多渠道的穩定油源,並且建立石油戰略儲備,以確保石油供應.可以說石油供應風險意識激勵了世界石油市場結構大調整.
美國石油霸權戰略的催化.美國將控制石油資源作為其全球霸權戰略的核心內容,將控制伊拉克作為制服中東產油國家的「石油王牌」,遏制其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地區大國獲取石油資源.為此,美國採取的石油戰略是:搶佔中東石油地緣戰略支點,控制裏海和中亞石油區,搶灘非洲石油區,削弱歐佩克,插手俄羅斯石油公司,控制國際輸油管線,以確立新的世界石油地緣政治格局,並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這樣的石油霸權戰略,使各產油國、石油需求國甚至美國的盟國都感受到巨大的壓力,迫使他們制定並實施自己的石油安全戰略,確保自己在世界石油市場的應有地位.可以說美國石油霸權戰略催化了世界石油市場結構大調整.
各國政府的推動.各國政府為了應對世界石油供需不平衡矛盾和規避石油地緣政治風險,尤其為了應對美國的石油霸權戰略,都將石油保障納入國家發展安全戰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形成的需求方急需開辟新油源,新老產油國形成的供應方積極開發新產能,新供需關系和新運輸保障也都應運而生.各國政府支持本國石油公司爭取境外石油資源份額和參與世界石油市場競爭.可以說各國政府推動了世界石油市場結構大調整.
新技術的保障.新技術使開發深海油田和復雜地質構造的陸地油田成為可能,使液化天然氣便於儲運和利用,使輸油管線成為供需雙方的聯系紐帶.可以說新技術保障了世界石油市場結構大調整.
世界石油市場結構新一輪大調整為新一輪長期投資浪潮創造了條件.新一輪長期投資浪潮需要大投資、長周期和高風險,在數年甚至十幾年才能贏利,這就是今後相當長時期國際油價將持續走高的深層原因.
四、世界各國紛紛制定能源安全發展戰略
如今,依然困擾人類的以化石能源為主的世界能源結構帶來的化石能源枯竭和能源環境污染問題以及隨著世界石油地緣政治格局呈多元化態勢和世界石油市場結構大調整的展開,使能源問題已經上升為一個國家能否安全、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其社會經濟的重大戰略問題,各國都從安全和發展兩個方面制定了國家能源戰略.
首先,各國將石油保障納入國家安全戰略.美國等發達國家為了減輕對歐佩克石油的依賴,轉而開辟西非、中亞和俄羅斯等地區和國家的新油源;中國、印度、東盟、韓國、巴西等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和地區集團積極尋求多渠道石油來源;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等老、新產油國都把石油作為本國經濟騰飛的「金鑰匙」,紛紛制定了「石油興國」、「石油強國」的戰略;世界各國都對石油運輸保障和戰略儲備予以高度重視,例如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日本、美國等國都在建設長距離輸油管線,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聯合維護馬六甲海峽安全,中國和印度籌建石油戰略儲備設施,等等.
其次,世界各國都制定能源發展戰略,將合理利用和節約常規能源、研發清潔的新能源和切實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基本國策,以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資源有效利用、環境不斷改善的目標,從而形成如下發展趨勢:
高新技術成果在能源工業迅速推廣應用.能源工業正在由低技術向高技術過渡,新技術已迅速地滲透到能源勘探、開發、加工、轉換、輸送、利用的各個環節,例如自動化生產設備使煤礦開采效率成倍提高,新工藝和新技術促進了深海油田的開發.
化石燃料正在向高效節能、潔凈環保的方向發展.全球范圍的節能技術革命已經展開,各國都在通過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效來降低能源需求量,發達國家的能源消耗下降了30%以上,機動車的燃油效能提高了近一倍.清潔能源技術迅速提高,各國紛紛推進清潔煤計劃.
天然氣的開發利用迅速增長並且前景廣闊.天然氣儲量豐富,迄今僅開采了全球總儲量的16%,而且污染較小,可以作為石油的替代品,消費量將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有望超越煤炭成為第二大能源載體.天然氣水合物是深藏海底的固體天然氣,測算儲量是化石能源儲量的2倍,而且雜質少,無污染,是一種新型的清潔能源.日、美等國已經獲取了天然氣水合物的樣品,我國已經建立了專門的實驗室,天然氣水合物有望繼石油之後成為人類的又一支柱能源.

『叄』 為什麼各國對商品天然氣的中總硫規定差別很大

這個與各國管道設抄計標准也有關,有的壁厚厚,耐腐蝕強,所以可以允許多些,有的雖然含硫量高,但含水量少,沒有水其實也不會有酸性腐蝕,所以含硫量要和壁厚和含水量綜合一起考慮,不是一個片面的指標,我國的民用氣是20mg,一類和二類的,你拿三類氣數據出來,當然偏高了。
國家對民用要求是20mg,車用要求是15mg,設除硫裝置一套就行,胺類的,技術難度不大,只是有點成本,一用一備,兩套。
車用CNG加氣站里當氣源達不到硫含量時是普遍配置的,非常普及!

『肆』 世界各國的天然氣的價格差距為什麼這么大

撇開我們永遠也理不清的政治關系,天然氣價格的主要決定因素還是市場的供內需關系。簡單點容說,中國天然氣產量大,但是使用量也大,價格自然就高。俄羅斯作為中國目前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擁有廣袤的疆土以及天然氣儲量,而人口卻相對較少,消費者所需的天然氣比市場所能提供的天然氣少,價格自然就低。 供需關系是決定的價格最准確且最唯一的標准

『伍』 污染及其防治和能源問題是目前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請回答:(1)燃氣代替燃煤是防止空氣污染的措施

(1)天然氣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

點燃
.

『陸』 天然氣的各國儲量排名

2005年,復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氣制總儲量為179.53兆立方米。 21世紀初世界主要天然氣生國(單位:億立方米)國家儲量年產量俄羅斯48.14萬6328伊朗27.50萬約896.63卡達25.78萬378沙烏地阿拉伯6.75萬656.8阿聯酋6.06萬458美國5.60萬5532.77阿爾及利亞4.52萬820挪威4.46萬880委內瑞拉4.19萬284奈及利亞3.40萬223.88

『柒』 世界石油儲量最多的十大國家分別是哪些

根據已知的數據統計,分別是以下十個國家。

10、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生產國,奈及利亞已經探明的石油儲存量達到了353億桶。

9、利比亞

利比亞擁有豐富的原油資源,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儲藏量為391億桶,利比亞原油產量達到160萬桶/日,國內消費約25萬桶/日,凈出口約120萬桶/日。

8、哈薩克

哈薩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除了擁有較多的石油儲存量,還擁有大量的礦石資源,其中鈾礦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哈薩克已探明的石油儲存量為396億桶。

7、俄羅斯

俄羅斯是世界上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有豐富石油、天然氣、礦產、稀有金屬等資源,而俄羅斯的已探明石油儲存量為723億桶。

6、阿聯酋

阿聯酋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出口大國,而阿聯酋的已探明石油儲存量為978億桶。

5、科威特

科威特主要以石油的出口和天然氣作為國民的經濟支柱,而科威特已探明的石油儲存量為990億桶。

4、伊拉克

伊拉克的經濟體制以石油出口為主,但也有一定的農牧業,伊拉克的石油已探明的儲藏量為1150億桶。

3、伊朗

伊朗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伊朗開采出的石油一部分國內銷售,同時一部分進行出口,而伊朗已探明的石油儲存量為1325億桶。

2、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儲存,其國家90%的經濟來自於出口石油燃料。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儲存量為2650億桶,是世界上石油儲存量極其高的國家。

1、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在最近幾年探明了儲存石油量為2960億桶,成為了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儲存量最多的國家。但在石油出口上仍舊無法與沙烏地阿拉伯比較。

(7)各國天然氣出口價格擴展閱讀:

我國石油分布情況: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72億噸,佔全國的81.13%;天然氣資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8.4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83.64%。

從資源深度分布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有80%集中分布在淺層(<2000米)和中深層(2000米~35 00米),而深層(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層(<4500米)分布較少;天然氣資源在淺層、中深層、深層和超深層分布卻相對比較均勻。

從地理環境分布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有76%分布在平原、淺海、戈壁和沙漠,天然氣可采資源有74%分布在淺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從資源品位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中優質資源佔63%,低滲透資源佔28%,重油佔9%;天然氣可采資源中優質資源佔76%,低滲透資源佔24%。

截至2004年底,我國石油探明可采儲量67.91億噸,待探明可采資源量近144億噸,石油可采資源探明程度32.03%,處在勘探中期階段,近中期儲量發現處在穩步增長階段;天然氣探明可采儲量2.76萬億立方米,待探明可采資源量19.24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可采資源探明程度僅為12.55%,處在勘探早期階段,近中期儲量發現有望快速增長。

自上世紀50年代初期以來,我國先後在82個主要的大中型沉積盆地開展了油氣勘探,發現油田500多個。以下是我國主要的陸上石油產地。

『捌』 非洲哪些國家比中國發達

塞席爾、模里西斯、加彭、波札那、南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納米比亞、埃及、摩洛哥。

1、塞席爾

面積455平方公里,人口7.5萬,人口密度為165人每平方公里,7480美圓,世界排名41,非洲東南部島國,以旅遊業為主。

『玖』 中國貴州發掘7000萬噸「寶藏」,價值超一萬億,各國懇求合作,是什麼

在全球大融合的今天,各國都在加強聯系,以促經濟發展。我國物產資源豐富,進出口貿易發達,在貴州發掘出了7000萬噸「寶藏」,專家估計價值超1萬億,各國知道以後,紛紛懇求合作。

資源彌足珍貴,不能因為眼前的一時利益,而放棄長遠考量。只有合理利用,才能發揮出這些錳礦的更大價值,也才能讓國家更加強大,穩固我國的國際地位。

『拾』 伊朗有哪些特產

講到伊朗特產,當屬是帥氣的波斯王子還有漂亮的波斯貓!除了這倆能呼吸的、說明波斯品種好看的,還有什麼呢?波斯地毯波斯地毯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據考證,其編織和生產的歷史至少已經有2500年。

波斯地毯的一大特色是其染料從天然植物和礦石中提取,染色經久不褪不變,還能防蟲蛀。其原料有真絲、棉、麻等。純真絲的地毯為頂級。圖案多為抽象的植物、伊斯蘭文字和幾何圖案,現在的波斯地毯也有以照片或油畫為設計圖案的。

從編制方法上分機械編制和人工編制。同樣尺寸的波斯地毯,真絲的手工製品比混紡的機械編制的貴很多,往往一小塊就得數千美元。一塊波斯地毯的價值還體現在每平方厘米打結的個數,打的結數越多就越貴。從使用上講,分為城市家庭用地毯和牧民地毯兩種。這種是牧民使用的波斯地毯,看上去粗糙一些。

(10)各國天然氣出口價格擴展閱讀: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1]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伊朗是文明古國。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波斯帝國。[1]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國,7世紀後異族先後入侵。18世紀前期,納迪爾沙推翻外族統治建立阿夫沙爾王朝。19世紀後期起,英國和俄羅斯勢力不斷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維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國。實行政教合一制度。

伊朗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之一,也是不結盟運動(OIC)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還有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

2015年7月14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伊朗核問題最後階段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議。伊朗承諾永不尋求獲取核武器,並稱贊伊核協議是「歷史性時刻」。

2017年9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最新旅遊禁令,伊朗在新版旅行禁令中。

與各國天然氣出口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 Arrange www.cfhszx.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