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正確看待石油價格的走勢和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一般的觀點認為,高油價會導致經濟增長的降低、引起通貨膨脹、帶來內失業率的增加。在容相關行業中,交通運輸業、石油產業鏈相關行業及化纖行業等受油價波動的影響較為顯著,油價的走高或降低將直接影響著這些行業的運營及經濟效益。另外,農業、紡織業以及一些替代行業也間接的受到油價波動的影響。
但是,近年來油價一直往下走,世界經濟形勢並未因此而好轉。從中國當前經濟形勢來看,仍舊面臨下行風險。油價的下降雖然會利好一定產業。當前世界增速放緩,生產需求下降,對原材料的需求下降,導致石油需求量急劇減少,石油需求量減少,石油價格就會下降。但這種下降是因為經濟下行因素引起的,所以不會促進經濟的繁榮發展。
B. 現在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發展什麼趨勢額
原油來未來走勢,第一看全自球經濟增速如何,歷史來看,全球經濟增速下滑的年份,2008年和2014年2018年下半年,原油價格都相對下滑,也是原油價格相對下跌幅度較大的年份。所以2019年原油價格走勢,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中國,歐盟,美國的GDP增速。
第二個你要考慮美國對伊朗的原油制裁力度如何,畢竟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6月都是因為美國對伊核協議的表態,逐步推高了原油相對價格。2017年10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將「不認證」伊朗遵守了伊朗核協議。下圖可以看出美國總統的表態後原油價格開始相對上漲。
C. 石油價格走勢圖很難理解嗎
不難理解。石油價格走勢圖已經屬於非常清晰明了的參考資料,只有具備投資基礎,看懂價格和走勢圖還是非常容易的。如果連這些基本都理解不了,那隻能說明投資基礎較為薄弱,還需要更努力的學習。
D. 黃金與石油走勢的關系是什麼
黃金是通脹之下的保值品,而石油價格上漲意味著通脹會隨之而來,經濟的發展不確定性增加。這時候黃金保值避險的作用就會受到人們的青睞。
黃金與原油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原油價格的上升預示著黃金價格也要上升,原油價格下跌預示著黃金價格也要下跌。從中長期來看黃金與原油波動趨勢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大小幅度有所區別,一般來說,黃金價格與原油價格正相關。
(4)石油實時價格走勢擴展閱讀:
影響黃金走勢的其他因素:
1、美元走勢:
美元匯率也是影響金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元對黃金市場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美元是國際黃金市場上的標價貨幣,因而與金價呈現負相關,假設金價本身價值未有變動美元下跌,那金價在價格上就表現為上漲。
另一個方面是黃金作為美元資產的替代投資工具,實際上在之前的幾年金價的不斷上漲,一個主要因素就是美元連續三年的大幅下跌。
2、政治局勢:
歷史上黃金就是避險的最佳手段,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即是對黃金避險價值的完美詮釋,任何一次的戰爭或政治局勢的動盪往往都會促漲金價。
而突發性的事件往往會讓金價短期內大幅飈升,1980年的元月21日金價達到歷史高點,每盎司850美元,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之一是當時世界局勢動亂——1979年11月發生了伊朗挾持美國人質事件,12月蘇聯入侵阿富汗,從而使得金價每日以30-50美元速度飆升。
3、通貨膨脹:
作為這個世界上唯一的非信用貨幣,黃金與紙幣,存款等貨幣形式不同,其自身具有非常高的價值,而不像其他貨幣只是價值的代表,而其本身的價值微乎其微。在極端情況下,貨幣會等同於紙,但黃金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失去其作為貴金屬的價值。因此,可以說黃金可以作為價值永恆的代表。
4、供給因素:
金價波動是基於供求關系的基礎之上的。如果黃金的產量大幅增加,金價會受到影響而回落,此外新採金技術的應用、新礦的發現、央行售金等均會令金價承壓,如果進入印度等黃金消費大國,用金高峰期或出現礦工、長時間罷工等原因使總體出現供小於求的局面,金價就會受益上揚。
5、需求因素:
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總需求,例如在微電子領域,越來越多地採用黃金作為保護層;在醫學以及建築裝飾等領域,盡管科技的進步使得黃金替代品不斷出現,但黃金以其特殊的金屬性質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趨勢。
E. 國際石油價格走勢
一、未來國際石油價格走勢與合理價格區間
從長遠看,國際原油價格總體呈上升趨勢。未來幾年,國際原油價格仍將高位運行,主要集中在40~60美元之間。如果沒有發生重大的突發事件,如伊朗核危機升級等,油價達到100美元的可能性不大。
世界主要產油區原油成本均在15美元以下,僅個別地區達到24美元,因此,原油價格在25~45美元之間較為合理,在這個區間內,石油公司有可觀的利潤,消費者能夠承受,替代產品利潤微薄,對石油公司發展最為有利。
二、影響國際石油價格走勢的因素
不穩定因素還存在,不可預見因素還會突然出現,產生重大影響。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升的因素有:美國、中國、印度等經濟發展迅猛,導致了石油需求的快速增加;歐佩克的「限產保價」;地緣政治、局部地區不穩定因素,自然災害的影響;國際投機資本的炒作;中國、印度、韓國等不斷增加石油儲備等。
制約國際原油價格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全球性經濟滯脹或經濟危機;替代產品開發利用的成熟;天然氣的大量開發利用會影響石油的價格;發現豐富的油氣資源;全球變暖。
三、投資的影響
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投資的多少,與需求因素、價格因素、儲采比因素有關。在石油需求強勁、價格居高、儲采比較低的情況下,石油勘探開發投資會穩定增長,這對探明儲量的增長起到了保障作用。而對於天然氣而言,目前儲采比很高,需求增長不快,價格偏低,石油公司為減少勘探資金的占壓,投資熱情較石油要低。
F. 中國石油進口量與國際石油市場價格變化趨勢分析
石油和天然氣市場是一個最典型的全球化市場。雖然V.I.Vysotskii和A.N.Dmitrievskii樂觀地估計,目前全球可開採油氣資源為5547×108t石油和634.3×1012m3天然氣[42]。但是,因為油氣資源的稀缺性、資源稟賦的不均衡性,以及賣方市場的特殊性,致使石油和天然氣產品被國家壟斷,其銷售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因此使得世界油氣市場的價格受控於這些國家或其組織。那麼,價格變化規律也不例外。而油氣價格的波動將會給石油進口的成本管理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導致經濟風險增加。
另外,石油價格與國家經濟發展密不可分。據IMF公布的數據顯示,原油價格每上升10%,全球的GDP會減少0.10%~0.15%[47]。2005年原油國際價格較2004年上漲42.1%,世界經濟因此減緩了0.8%[48]。因此,說明油價的波動將影響到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戰略油氣儲備的價值。另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是世界石油市場的價格變化趨勢,這將關繫到中國石油進口的經濟安全性。
1.國際石油市場價格變化分析
近30年來,世界油氣市場的價格變化波動很大且總體呈上升趨勢。從1980年以來,國際石油市場的交易價格總體呈現不斷上升趨勢的同時,還具有明顯的其他特徵。
一是不同地方的石油交易價格差別較大的同時又具有地域代表性。就BP公司2010年的世界能源報告中公布的數據來看,4個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石油交易價格,即迪拜(Du)、布倫特(Brendt)、福卡斯(Nigerian Forcados)和西德克薩斯(West Texas Intermdiate,W T I)。它們分別代表著中東、歐洲、非洲和美洲地區的石油交易價格。基本呈現前者的石油交易價格最低,西德克薩斯價位較高的規律。但是,2005年以後福卡斯取代了高油價地位,2011年和2012年西德克薩斯取代了低價位地位(圖6-3)。這與該地區的石油需求狀況和油質水平掛鉤,2007年後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世界各地石油交易價格差從7.09美元/桶(2008年)降到1.96美元/桶(2009年)。同時,也應該看到美國的頁岩氣的開發利用,這個石油資源替代品對其價格的影響非常明顯。
續表
數據來源:中國國土資源年鑒2001-2009;中國海關統計年鑒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註:平均進價由進口量與金額計算而得。
圖6-6 中國進口原油平均價格與國際油價比較(數據來源:中國國土資源年鑒2001-2009,中國海關統計年鑒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中國石油進口量增加時國際油價就上升,當然這本身也符合市場經濟規律。這個現象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是,只要中國石油進口需求加大,國際市場就會提價;另一個方面也可以認為中國的石油需求對國際油價已經有了影響的力量。前者對於中國發展經濟,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地位等都為威脅因素,後者則說明已有了影響市場的機會。所以應該想辦法採取措施,抓住該機會,以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國際名聲的提高。
G. 近二十年國際原油價格
近二十年國際原油價格147.25美元一桶。
國內油價跌至近20年來的最低.06元/升。最高峰出現在2012年。2012年3月2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國內DAO汽、柴油價格上調600元/噸。
全國各地93家汽油價格超過8元/升,創歷史新高。從破七到破八,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石油價格的上漲速度遠遠超過了物價指數的上漲速度。在2012年11月。油價一度達到8.06元。
雖然油價繼續下跌超過1000元/噸,但國際原油價格目前已跌破30美元/桶。根據石油價格調整的規定,石油價格不會上漲或下跌,而是保持當前的價格。到目前為止,油價已經進行了六次調整。從3月17日24時起,汽油和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1015元和975元。
(7)石油實時價格走勢擴展閱讀:
油價市場:
1960年9月,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會晤,決定聯合起來反對西方石油公司,以保住石油收入。這五個國家周四宣布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隨著成員國的增加,歐佩克發展成為由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組成的國際石油組織。歐佩克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歐佩克現在的目標是通過消除有害和不必要的價格波動,確保國際石油市場上的油價穩定,確保其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並向消費國提供充足的、經濟的和長期的石油供應。
歐佩克成員國分析和預測當前形勢和市場趨勢,確定一些基本因素,如經濟增長速度和石油供求狀況,然後談判調整相應的石油政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油價
H. 原油價格走勢的波動周期及特點
與短期原油市場撲朔迷離的價格波動相比,市場可能更為關心原油價格的中期走勢。原油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性能源,其價格在中期內的持續波動可能將對經濟增長造成較大影響。從經濟體中的供給方面看,油價的上漲將會引起生產成本的上升與產出的減少,進而導致經濟衰退;從經濟體中的需求方面看,油價的持續上漲將會導致通貨膨脹的加劇,社會總需求減少,在工資剛性的約束下,勞動力需求也會減少,經濟將受到較大影響。美國經濟學家漢密爾頓(JamesD.Hamilton)對原油價格變化與經濟增長相關關系的研究表明,油價的過度波動會擾亂家庭與企業的支出項目,從而對經濟增長形成負面影響。
考慮到經濟周期(Business Cycle,也稱商業周期、商業循環、景氣循環)作為經濟運行中周期性出現的經濟擴張與經濟緊縮交替更迭、循環往復的一種現象,其一方面反映了經濟總體性、全局性的發展趨勢,是經濟中各方面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另一方面,又會對經濟中各個具體的方面形成重要的影響和約束。國際原油市場作為大宗商品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活躍程度必然也會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和約束。在經濟進入上升周期時,原油需求逐步增加,消費不斷擴大,原油價格將會逐步攀升;當經濟進入衰退周期時,需求萎靡消費減緩,原油價格也會出現回落。因此,盡管一方面油價的波動會對經濟增長造成沖擊,另一方面經濟周期的循環卻也會對原油市場形成約束,影響油價的發展趨勢。
(二)經濟周期循環與原油價格調整的規律解析
我們可以將全球經濟自1983年起至今的發展歷程大致劃分為五個經濟周期,其中包括四個較為完整的周期:1983—1988年左右、1989—1996年左右、1997—1999年左右、2000—2007年左右。在每一個周期中,全球經濟由前一個周期中的高峰開始滑落,在觸底之後又逐步恢復,由衰退走向繁榮。目前全球經濟正處於第五個周期中。
由圖5可以看出,在前四個完整的周期中,原油價格的變化與經濟周期有著明顯的相關關系,每一輪經濟的復甦與增長都帶動原油價格的上漲,而每一輪經濟的衰退又導致油價的下跌。在當前所處的經濟周期,這一關系更為明顯: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深陷衰退,進入下行周期,原油價格也急劇下跌,紐約商品交易所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由2007年末的93.9美元,桶跌至2008年底的41.8美元/桶,跌幅達55.5%。
此外,全球原油消費大國個體的經濟周期對原油價格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以美國為例,2003年以來,伴隨著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紐約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貨價格也持續震盪走高。在增長周期中的幾次經濟快速上升階段,原油價格也隨之急速上漲。2007—2008年美國經濟結束增長周期,進入下行周期。雖然受市場預期等短期因素的影響,原油價格一度沖高至145美元/桶,但在經歷了短期的震盪之後,原油價格最終受到經濟周期的約束,開始急速下跌。2008年底WTI原油期貨價格跌至58.7美元/桶,跌幅達59.5%。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企穩,美國經濟逐漸走出衰退,原油價格也隨之回暖。2009年第3季度美國GDP季環比年率為2.8%,接近危機前經濟增長水平,原油價格也回復至70—80美元/桶區間,與2007年第2、3季度基本持平。
(三)復甦周期的來臨與原油市場的中期走向
在經歷了2007—2008年的下行周期之後,2009年全球經濟惡化趨勢減緩,並逐漸走出衰退泥潭。2010年初以來,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國際金融市場急劇震盪,但整體來看全球經濟的復甦趨勢仍未扭轉。根據IMF的預測,全球經濟將在經歷了2009年1.06%的收縮之後進入復甦周期,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全球經濟將分別增長3.10%、4.19%、4.56%和4.54%。在經濟復甦周期,全球經濟將逐步回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能源市場需求逐步上揚,投資增加,生產擴大,原油的開采和提煉也將大幅增長。從中期看,伴隨著經濟由復甦走向繁榮,國際原油價格也將再攀新高,國際原油價格140美元/桶的關口也許會再次突破。
四、國際原油市場價格走勢對我國的啟示
自1997年我國原油定價與國際接軌以來,國際油價與國內油價之間僅為一種單向價格影響機制:國內油價被動接受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隨著近些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石油進口大幅增長,國際原油市場的劇烈波動對我國經濟運行的影響逐步提升。一方面,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將增加我國外匯支出,影響貿易盈餘,同時還會加大國內通貨膨脹壓力,推動物價指數升高。另一方面,國際油價的大幅下降有可能對我國石油行業形成較大沖擊,前期大量購買原油的企業可能會因為價格下降而遭受巨額的賬面損失,而石油開采企業也會因為國際油價對國內油價的影響而盈利受損,並進而影響整個產業鏈條上的其他部門,給國民經濟運行造成較大風險。因此,我國應根據國際原油市場的長、中、短期的階段特徵與發展趨勢,採取措施預防國際原油價格劇烈波動可能形成的各種沖擊,維護國內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從長期看,可耗竭資源模型對國際原油市場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我國石油開發企業應不斷壯大實力,堅持「走出去」,不斷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和影響,努力避免在未來原油緊缺睛況出現後受制於人。與此同時,我國還應大力推進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尋找適宜的石油替代品,減輕未來能源瓶頸對經濟增長的壓力,在未來全球能源競爭中取得主動優勢。
從中期看,本輪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與蔓延,改變了全球經濟的運行周期。在經歷了持續的衰退之後,全球經濟漸進復甦,但危機的持續影響尚未結束,主權債務、銀行資產等各種風險仍未消除。受經濟周期因素影響,原油價格處於一種中期調整階段,難以實現有力的價格突破。因此,我國應充分利用這一階段,消化金融危機前後國際原油市場劇烈震盪對國內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並抓住機會、預先布局,為未來經濟周期轉變、原油價格出現明顯趨勢做好准備。
從短期看,考慮到投機因素對原油價格的影響,我國應進一步完善國內外油價聯動機制,逐步改變被動接受國外油價變動的影響,在國際原油市場上維護我國的利益訴求。此外,我國也應進一步加強與完善國內期貨市場建設,借鑒國際原油期貨市場的有益經驗,推出各種原油期貨品種,形成合理的原油價格形成機制,避免油價的劇烈波動。
I. 影響原油價格波動的因素有哪些
供求關系,原油庫存,匯率因素,經濟發展狀況,突發事件與氣候狀況。
習慣上把未經加內工處理的石油稱為容原油。一種黑褐色並帶有綠色熒光,具有特殊氣味的粘稠性油狀液體。是烷烴、環烷烴、 芳香烴和烯烴等多種液態烴的混合物。
(9)石油實時價格走勢擴展閱讀:
原油主要成分是碳和氫兩種元素,分別佔83~87%和 11~14%;還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鉀、鈉、鈣、鎂、鎳、鐵、釩等元素。比重0.78~0.97,分子量280~300,凝固點-50~24℃。
原油產品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其中,各種燃料產量最大,接近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產量約佔5%。
原油分類
按組成分類:石蠟基原油、環烷基原油和中間基原油三類;
按硫含量分類: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類;
按比重分類:輕質原油、中質原油、重質原油以三類。
J. 影響原油價格走勢的是什麼因素
一、供給類因素
1生產國產量調整
由於石油的產出區域比較集中,所以產油國,尤其是石油的凈出口國的產量調整就對石油價格產生非常直接的影響。這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影響。OPEC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歐佩克,其成立於1960年9月14日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維護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OPEC的成員國歷史上多有變動,目前有12個成員國,分別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厄瓜多和委內瑞拉。目前該組織成員國共控制約佔全世界78%以上的石油儲量,提供的原油則滿足了全球約40%的需求。
正常情況下,歐佩克旨在通過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價格波動,確保國際石油市場上石油價格的穩定,保證各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並為石油消費國提供足夠、經濟、長期的石油供應,是一個保證原油價格穩定的重要力量,但是一旦由於某些原因其改變了原油產量,其對原油價格的影響也是長期的。
2戰爭因素影響
由於以原油為原料的各種工業製品影響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消耗量十分巨大,所以世界各國的原油儲備量都以天計,這也就使得一旦爆發戰爭影響到原油的正常生產和運輸的時候都會造成油價大幅波動。如在2011年利比亞戰爭期間,由於其東部重要的原油輸出港班加西陷入戰亂和大量外資石油公司員工的撤離,該國的原因生產和對外運輸都受到了巨大影響,產量銳減至正常水平的一半,而同時的油價也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最高點,至今也沒有被超越。而歷史上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更是直接引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此外,戰爭後的報復性行為和戰爭中的威脅行為也經常會影響的石油價格。歷史上這種情況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如前文中所提到的OPEC就在第三次中東戰爭後利用自身在石油儲量佔有率的優勢逐漸強化在原油定價上的話語權,使原油價格自2兩美元以下抬升至3美元一桶,而在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聯盟戰敗後,OPEC為報復歐美對以色列的支撐更是將原油價格從3美元上漲至13美元以上,引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而近年來,由於美國制裁伊朗,伊朗多次威脅封鎖重要的原油運輸通道霍爾木茲海峽,油價也因此多次出現波動。
二、需求因素
1、全球經濟狀態
石油是現代工業社會的血液,一方面它會影響全球經濟。另一方面全球經濟也會反過來影響到原油的價格:當全球經濟持續繁榮,原油的需求量就會總體增加,反之就會減少需求量。所以在全球經濟遇到重大問題時,原油的價格會受到很大的打壓。如原油價格的歷史最高點就出現在2008年年中,也就是金融海嘯全面爆發的前夜,其後隨著全球經濟遭受重創,原油價格再也沒有回到147美元的高點。
2、全球原油庫存變動
盡管總的來說全球原油庫存僅僅能夠供應全球幾十天的原油需求,但是原油庫存的變化卻能夠敏感的反應出全球原油市場的供需對比的變化,一旦庫存增加,基本上就說明原油出現了供過於求,反之則是供小於求。而原油價格就會因此出現短期的波動。這方面最為重要和權威的是國際能源署(IEA)的相關報告。
3、氣候因素的影響
由於以美國為代表的很多國家以原油製品為冬季供暖的主要燃料,這就使得氣候也會在一些季節對原油的價格產生影響。
總的來說,盡管供需兩方面都會對原油價格產生影響,但是由於原油自身在工業生產和應用的一些特點,如消耗巨大,同時為多個重要工業部門提供原料,所以其供應方面的影響更為巨大,單一事件的影響也更為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