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看主力資金流向
頂和底在最高點和最低點的時候是不知道的,只有做了一個平台以後才知道哪是頂哪是底 頂不是一個點,如果你非想賣在頂那一個點上那不是我討論的范圍,測頂也不現實我說的頂是一個區域頂部,可能到最高的時候是需要流入,但在頂部震盪徘徊的時候看流入流出就可以知道這是不是頂了。至少現在沒有見頂的跡象 再有,如果持續大量流入,下跌流出只是很少,總合為大批凈流入的話,就可以判斷後市 跌和跌不一樣,有的跌是主力打壓進入建倉,有的跌是出貨 如果持續大量流入,下跌流出只是很少,總合為大批凈流入的話,就可以判斷後市可能漲 主力吸籌沒必要天天流入才叫吸,3天流入1億漲了10%,再用2天拋出4kw砸回來,這其實是總買入6kw,再買1億漲10%,再賣5kw砸回來。這叫區域建倉。否則你一直買買買,後一億的建倉成本得多高,早漲超過20%了。 我一貫不贊成追高。我從來也沒說過要現在追高如何如何,從來我都是說如果資金流入情況好,縫回調資金繼續買入可以考慮進。 下跌時主力資金凈流入,有很大可能以後會漲。 即使大盤不好,主力被套沒有跑出來,流出資金量不大也跌下來,那一旦大盤起穩,主力拉升意願也是非常強的。很多個股大陽就是這么出來的抓反彈的時候很重要的就是抓主力被套品種,拉起快
Ⅱ 如何看主力資金流向
至少現在沒有來見頂的自跡象 再有,如果持續大量流入,下跌流出只是很少,總合為大批凈流入的話,就可以判斷後市 跌和跌不一樣,有的跌是主力打壓進入建倉,有的跌是出貨 如果持續大量流入,下跌流出只是很少,總合為大批凈流入的話,就可以判斷後市可能漲 主力吸籌沒必要天天流入才叫吸,3天流入1億漲了10%,再用2天拋出4kw砸回來,這其實是總買入6kw,再買1億漲10%,再賣5kw砸回來。這叫區域建倉。否則你一直買買買,後一億的建倉成本得多高,早漲超過20%了。 我一貫不贊成追高。我從來也沒說過要現在追高如何如何,從來我都是說如果資金流入情況好,縫回調資金繼續買入可以考慮進。 下跌時主力資金凈流入,有很大可能以後會漲。 即使大盤不好,主力被套沒有跑出來,流出資金量不大也跌下來,那一旦大盤起穩,主力拉升意願也是非常強的。很多個股大陽就是這么出來的抓反彈的時候很重要的就是抓主力被套品種,拉起快
Ⅲ 怎樣看主力資金流向指標
主力資金流向,一般的都有統計,同花順可以查查
Ⅳ 股票當天主力資金大量流出,第二天開盤會怎樣
這個不好說,不能一句話我就下定論,不過,不是好事可能性大。股票得根據很多東西才能勉強判斷。不是一句話的事
Ⅳ 主力資金流出股價下跌有哪些原因
主力資金流出股價下跌也是有很多的原因,他鼓勵。一些投資者然後進入,然後主力就撤資了,然後就下跌了。
股評最愛的藝術語言之一,極具煽動性,即呼籲散戶踴躍買入,其演變的最終形態為散戶高度套牢
所謂控盤是說莊家持有一筆資金以短炒的方式進進出出,其買賣保持平衡,只通過把握買賣節奏影響和控制股價。所以,控盤難度大小決定於留在外面的未鎖定籌碼的絕對規模,未鎖定籌碼多,則參與者人數多,人多則想法多,控盤困難,這和任何活動都是人越多越不好組織是一個道理,即小盤股控盤容易,大盤股控盤難。
通過鎖定籌碼減少外面籌碼的規模可以使盤子變得容易控制一些,但大盤股上即使這樣做了之後留在外面的股票仍會很多,不好控制。比如,對一隻1億股的盤子,莊家已經鎖定了70%的籌碼,但外面仍有3千萬股未鎖定。另一隻天生只有1千萬的盤子,即使不鎖定籌碼,外面的籌碼規模也比前者少,控盤難度比前者鎖定70%後還低。如果這只股也鎖定70%,則外面只剩下3百萬股,如果按平均每個人10手計算,則只有3000人參與,如果每天有10%的人參與交易,則只有300人,相當好控制了。而前一隻股票要達到同樣的程度需要鎖定97%的籌碼,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大盤股由於盤子不好控制,所以,只能炒;小盤股可以實現絕對控盤,適合做。炒就是短炒,不鎖定太多籌碼,也不炒到太高,隨著人氣,拉起來就放手,一波一波有節奏的炒,類似於垃圾股的炒法。做就是做價值發現,低位收集大量籌碼鎖定,實現絕對控盤,拉到較高位置出貨。所以,小盤績優股可以用**的手法炒做,而大盤績優股,即使業績再好,即使最終可以走成長期上升通道,也只能是一波一波炒上去的,分析其走勢可以明顯看出莊家進出的節奏,感覺到盤子震盪的力量,而不可能沒有力度的往上飄。所以,盤小和績優是連在一起的,在同樣業績的情況下,盤小的因素會使走勢偏向於更典型的績優股,而盤大因素會使走勢偏向於垃圾股。
莊家鎖定大量籌碼,市場上流通籌碼變少,中大盤股可以暫時變成小盤股。如果有一個資金較少的機構或資金較多的大戶,這時可以短期的做一把庄。不過這種「小盤股」只是市場瞬間形成的,情況稍微一變就不成了。而且這種股背後如果有一個大莊家鎖定了大量籌碼,則好比「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大莊家隨時可能出手管你。所以,只有在莊家無法出手的時候才能這樣做,只有在超跌的時候才有這種機會。當超跌到CYS低於-20,即短線客已經虧損20%的時候,此時籌碼都被鎖定在上面,不怕莊家繼續打壓,他打壓也不會有人跟著殺跌,他打出去的籌碼反倒可能收不回來。此時,臨時小庄突然出手幫他控盤,從他口裡搶幾只小蝦,他也沒有辦法。
如上所說的,控盤是有成本的,所以,要做莊必須進行成本核算,看控盤所投入的成本和建倉資金的獲利相比如何,如果控盤成本超出了獲利,則這個庄就不能再做下去了。一般來說,坐莊是必贏的,控盤成本肯定比獲利少。因為做莊控盤雖然沒有超越於市場之外的手段無成本的控制局面,但股市存在一些規律可以為莊家所利用,可以保證控盤成本比建倉獲利要低。
控盤的依據是股價的運行具有非線形,快速集中大量的買賣可以使股價迅速漲跌,而緩慢的買賣即使量已經很大,對股價的影響仍然很小。只要市場的這種性質繼續存在下去,莊家就可以利用這一點來獲利。股價之所以會有這種運動規律,是因為市場上存在大量對行情缺乏分析判斷能力的盲目操作的股民,他們是坐莊成功的基礎。隨著股民總體素質的提高,坐莊的難度會越來越大,但做莊仍然是必贏的,原因在於做莊掌握著主動權,市場大眾在信息上永遠處於劣勢,所以在對行情的分析判斷上總是處於被動地位,這是導致其群體表現被動的客觀原因。這個因素永遠存在,所以,市場永遠會有這種被動性可以被莊家利用。
Ⅵ 主力資金流出股價下跌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資金流進流出的統計口徑不科學:
系統統計資金的流進流出主要是根據主動買入或主動賣出來統計的,即:成交流水中主動買入(字母B表示)的計為:資金流入,主動賣出(成交明細中用字母S表示)的計為:資金流出,大家覺得這種統計資金流進流出的方法科學嗎?這顯然是不科學的,因為很多機構在盤中都有對倒的行為,自己在下面掛托單,然後自己用大單砸掉自己的托單,如果用這種方法統計,那就是流出的資金,但是,事實上,資金和籌碼依然還是在機構的手裡,而且還能誘導一些散戶賣出,機構從中吸貨,最後,資金顯示的是流出,但是股價卻上漲了,這就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二、機構邊拉邊出貨:
如果說第一點是機構利用系統統計的不科學,那麼將要說的第二點,則是機構有意為之的,機構在出貨途中,為了造成一個價量齊升的假象,往往會採取邊拉邊出貨的方法,向下打一下,然後又拉一把,籌碼派發了,股價又能維持在相對高位,等籌碼派發得差不多了,就利用剩下的一點籌碼瘋狂砸盤。
以上便是資金流出、但是股價卻依然上漲的原因!
資本是嗜血的,吃的是六神無主的羊群。
通過籌碼可以判斷主力的動向、意圖和底牌
一、通過籌碼來判斷主力是否在底部吸籌和吸籌後的持倉成本。
如果股價經過長期下跌,上部套牢籌碼大部割肉出局,基本形成底部單峰籌碼,但這並不代表主力吸籌。如果成交量開始明顯放大,而股價漲幅有限(一般在20%左右),股價在最底部的籌碼密集區內運行,籌碼的形態保持基本穩定,說明主力開始在底部吸籌。這種吸籌的效果比較差,因為籌碼的原來持有者獲利少或由於股價漲幅不夠沒有解放套牢盤,導致拋出的意願不夠強烈。欲想取之必先與之就是這個道理
二、通過籌碼來判斷主力的洗盤動作。
無論主力如何做壞各項技術指標,但只要不大量動用自己收集到的籌碼,就不可能使籌碼的形態發生明顯的改變。而此時,股價依然沒有到達主力的預設派發價位,主力就不可能賣出收集到的籌碼。如果底部籌碼穩定,股價在相關的籌碼密集區邊緣得到支撐,現股價離主力成本區比較近等等,都可以判斷為主力震倉。
三、通過籌碼來判斷主力的持倉數量和價位。
1.當股價呈波段式上漲時,要進行多次上漲和休整的交替過程,所以籌碼會呈多峰形態,最下面的籌碼一定是主力的,而不是散戶的。因為主力操作股票是一個中長期行為,所以這部分的籌碼就會被主力長期鎖倉,所以這部分籌碼的價位和比例保持基本恆定,暨獲利但不被拋售的籌碼是主力籌碼。我們還可以通過F10中的股東研究與這部分籌碼形成的時間來進行關聯比對。這樣,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確認底部籌碼,(因為底部既由下跌空間決定,也是由主力收集籌碼的價位決定。)也可以統計出,現股價被主力拉升了多少空間。這個部位的籌碼就是我們學習過的底量等頂量或潛收集所積累起來的籌碼;
2.股票出現深度回調時,股價介於多峰籌碼之間。當股票再次上漲時,股價穿透高籌碼密集區而成交量增加不明顯,說明這部分的籌碼是主力籌碼;
Ⅶ 主力資金大量流出 控盤度卻越來越高 這個是怎麼回事
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大部分主力選擇退出,從而大舉拋售,而極少數主力選擇堅守,以至於被動接盤,導致籌碼高度集中在為數不多的幾個或一個主力手中,從而出現主力資金大量流出,而控盤度卻越來越高的現象。
Ⅷ 一些軟體有主力資金流入可以查.....我想問下他的原理....就是根據什麼可以得到主力資金流入,可信度如何
大多數的軟體主力資金的計算原理是這樣的:
1.自定義主力大單的量,一般是一筆交易500手為主力大單,也有以金額為準的一般是50萬為主力大單。(有的軟體使用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設置主力大單的量)
2.根據以上設置,主動買入成交的大單計入「主力資金流入」,主動賣出成交的大單計入「主力資金流出」。
3.只能計算主動成交的,委託掛單被動成交不會計算入內。
實際上,主力資金出於隱蔽操作的目的,可以用多種手段讓軟體的估算嚴重失真。大單進、更多的小單出,軟體卻顯示主力資金流入。相對來說這種估算在大盤股中比在小盤股中准確性稍高,因為小盤股中一般只有一個主力莊家只針對欺騙我們使用這種軟體的小散,而在大盤股中側有多股勢力他們相互都是對手,這種小兒科的手段基本只對小散們有效,大盤股中的大庄多半不肖於專門魚肉我們這些瘦弱的小散。
我平時在實踐操作中是不大關心軟體計算的主力資金,因為不看也基本知道軟體的計算結果,暴漲的時候肯定是大量的流入,暴跌的時候肯定是大量流出,而橫盤震盪的時候永遠是進出差不多。實際上橫盤震盪的時候主力資金就已經暗流涌動了,低位橫盤吸籌,高位橫盤出貨。
總的來說這種只是基於軟體的估計計算而不是真實的數據所得的「主力資金」進出狀況不可靠。
那為什麼軟體不用「真實的數據」呢?所有的軟體所接收的數據都是瀘深證交所提供,而真實的買賣家身份和交易數量是屬於保密的數據。瀘深證交所只在每天公布龍虎榜股票的主力交易數據,上交所的Level-2高速行情(付費的)中可以看到盤口掛單的分筆數和具體數量,「股搜」中股票有上交所提供的主力持倉數據,不過其中的主力資金當日進出狀況不知從何而來和平時軟體得出的數據不一樣,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研究一下
股搜(國信證券)http://guso.guosen.com.cn/StockInfo/guso/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