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疆蔚犁縣有多大
【尉犁概況】尉犁縣郵編:代碼:652823區號:0996拼音:yuli Xian
尉犁縣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塔里木盆地東北邊沿。位於東經84°02′50〞,北緯40°10′30"-41°39′47〞。縣境西與沙雅縣、庫車縣交界,北與輪台縣、博湖縣、和碩縣和吐魯番地區的托克遜縣、吐魯番市、鄯善縣相接壤,東鄰若羌縣,南依塔里木盆地與且末縣毗鄰。東西最長處502.8千米,南北最寬處165千米。總面積59402平方千米。總人口11萬人(2004年)。有維吾爾、漢、回等20個民族。縣人民政府駐尉犁鎮解放路,距庫爾勒市52千米,距烏魯木齊市530千米。
地勢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域分北部庫魯塔格山前沖積戈壁平原,中部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沖積平原,南部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三部分。水資源有孔雀河、塔里木河兩大水系。屬暖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晝夜溫差大,空氣乾燥,光照充足。【城市建設】尉犁縣水土光熱、動植物等地表資源富集。縣域內有宜農可墾地352萬畝,林地255萬畝,草原1556萬畝,其中優質可墾地60萬畝、國家最大的原始胡楊林保護區100萬畝、可利用草場面積628萬畝,野生甘草面積300 萬畝、野生羅布麻面積130萬畝。尉犁羔羊肉、羅布淖爾烤全羊聞名區內外;塔河馬鹿人工馴養、繁育技術力量雄厚;蛭石、石油、鉭、鈮等地下礦產資源蘊藏豐富。其中蛭石儲量2880萬噸,佔全國總儲量的93%,繼南非之後為世界第二。根據「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最新研究成果,尉犁境內孔雀河斜坡區的油氣資源量超過10億噸,中石化集團西部區把該區域作為重點進行勘探,已在庫(庫車)尉輪(輪台)交界處打出6眼油汽井,有望在五年內(2001--2005年)實現大的突破。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尉犁人秉承「團結開拓、務實高效」的尉犁精神,搶抓機遇,奮發進取,相繼完成大批基礎設施與生態項目建設。生態環境、人文居住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兩個文明建設實現超常規的大跨越,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各族人民生活質量大幅度提高;城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市容市貌日新月異,城市建設已初具現代化規模。精神文明建設成績斐然,涌現出塔里甫?艾山、沈恆發、沙吾爾?芒力克等先進典型人物;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視等項事業健康發展,先後榮獲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縣」、「自治區級衛生縣城」、「科技工作先進縣」等殊榮。縣鄉道路、電力、通訊、控制性農田水利建設工程基本配套,農村經濟形成了以棉花為龍頭的「糧、棉、肉、果」四大支柱產業。先後被自治區命名為「雙百斤皮棉縣」,被國家命名為「優質商品棉基地縣」;城市經濟依託特色農副產品和特色優勢資源構築起以棉紡、建築及蛭石、甘草、羅布麻、食用油加工為主的工業框架。蛭石、甘草製品和棉紗等工業產品遠銷美國、日本等地;「可利爾」羅布麻茶、「可利爾」系列紡織品已成為茶飲市場和紡織品市場上的知名品牌,暢銷國內外。旅遊業以羅布人村寨為龍頭,帶動特色生態游、文化民俗游的日漸繁榮。 【行政區劃】尉犁縣轄2個鎮、7個鄉:尉犁鎮、西尼爾鎮、塔里木鄉、興平鄉、團結鄉、墩闊坦鄉、喀爾曲尕鄉、阿克蘇普鄉、古勒巴格鄉。境內有:三十一團場、三十二團場、三十三團場、三十四團場、三十五團場。縣人民政府駐尉犁鎮解放路。
尉犁鎮
代碼:652823100轄4個社區、3個村委會:解放路社區、團結路社區、孔雀路社區、和平路社區、努爾巴克買里村、阿牙克買里村、墩買里村。
西尼爾鎮
代碼:652823101轄2個社區、3個村委會:建設路社區、幸福路社區、巴西額孜村、西尼爾村、團結村。
塔里木鄉
代碼:652823200轄11個村委會:塔里木村、園藝村、博斯坦村、群庫勒村、英努爾村、拜海提村、庫木庫勒村、庫萬庫勒村、東海子村、南海子村、英庫勒村。
興平鄉
代碼:652823201轄6個村委會:達西村、昆其村、通其克村、喀拉洪村、園藝村、巴西阿瓦提村。
團結鄉
代碼:652823202轄4個村委會:西海子村、東海子村、孔畔村、孔灣村。
墩闊坦鄉
代碼:652823203轄3個村委會:阿吉托格拉克村、米爾沙里村、塔提里克村。
喀爾曲尕鄉
代碼:652823204轄4個村委會:喀爾曲尕村、阿瓦提村、瓊買里村、阿克牙斯克村。
阿克蘇甫鄉
代碼:652823205轄4個村委會:阿克蘇甫村、英阿瓦提村、吉格得巴格村、喀爾尕提村。
古勒巴格鄉
代碼:652823206轄9個村委會:古勒巴格村、阿克其開村、紅光村、澱粉村、庫克喀依那木村、巴西買里村、哈達墩村、奧衣曼庫勒村、興地村。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尉犁縣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古西域之尉犁國、渠犁國、山國等國地。西漢為尉犁國地,亦稱尉黎,隸西域都護府。東漢後為焉耆國所兼並。唐設渠犁都督府。元明時期稱「羅布淖爾」(蒙語,意為匯入多水的湖)。明末稱「昆其」(維吾爾語,意為「皮匠」,顯然因孔雀河流經該地而得名)。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設新平縣(無城廓)。1914年因與雲南新平縣重,改為尉犁縣,以古國名命名。後隸屬焉耆道、焉耆行政區、焉耆專區。1954年屬庫爾勒專員公署管轄。1960年4月22日經國務院正式批准,尉犁縣維文名稱(孔雀,皮匠之意)音譯改為「羅布淖爾」音譯。1961年隸屬巴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簡稱)管轄。
1965年在調整市、鎮建制中,將尉犁鎮撤銷。1984年復置尉犁鎮。
2000年,尉犁縣轄2個鎮、7個鄉:尉犁鎮、西尼爾鎮、團結鄉、興平鄉、塔里木鄉、東河灘鄉、喀爾曲尕鄉、阿克蘇甫鄉、古勒巴格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0368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尉犁鎮 13697 西尼爾鎮 5683 塔里木鄉 7226 興平鄉 10017 團結鄉 4493 墩闊坦鄉 3824 喀爾曲尕鄉 4768 阿克蘇普鄉 2345 古勒巴格鄉 8758 兵團31團虛擬鄉 10333 兵團32團虛擬鄉 8335 兵團33團虛擬鄉 8487 兵團34團虛擬鄉 8861 兵團35團虛擬鄉 6851。 [編輯本段]【地理水文】尉犁縣地勢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域分北部庫魯塔格山前沖積戈壁平原,中部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沖積平原,南部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三部分。水資源有孔雀河、塔里木河兩大水系。屬暖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溫度11.0℃、年極端最高氣溫42.2℃、年極端最低氣溫-30.9℃,空氣乾燥,光照充足。【自然資源】尉犁縣水土光熱、動植物等地表資源富集。縣域內有宜農可墾地352萬畝,林地255萬畝,草原1556萬畝,其中優質可墾地60萬畝、國家最大的原始胡楊林保護區100萬畝、可利用草場面積628萬畝,野生甘草面積300萬畝、野生羅布麻面積130萬畝。尉犁羔羊肉、羅布淖爾烤全羊聞名區內外;塔河馬鹿人工馴養、繁育技術力量雄厚;蛭石、石油、鉭、鈮等地下礦產資源蘊藏豐富。其中蛭石儲量2880萬噸,佔全國總儲量的93%,繼南非之後為世界第二。根據「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最新研究成果,尉犁境內孔雀河斜坡區的油氣資源量超過10億噸,中石化集團西部區把該區塊作為重點進行勘探,已在庫(庫車)尉輪(輪台)交界處打出6眼油汽井。 【經濟發展】農村經濟形成了以棉花為龍頭的「糧、棉、肉、果」四大支柱產業。先後被自治區命名為「雙百斤皮棉縣」,被國家命名為「優質商品棉基地縣」;城市經濟依託特色農副產品和特色優勢資源構築起以棉紡、建築及蛭石、甘草、羅布麻、食用油加工為主的工業框架。蛭石、甘草製品和棉紗等工業產品遠銷美國、日本等地;「可利爾」羅布麻茶、「可利爾」系列紡織品已成為茶飲市場和紡織品市場上的知名品牌,暢銷國內外。旅遊業以羅布人村寨為龍頭,帶動特色生態游、文化民俗游的日漸繁榮。【旅遊資源】胡楊人家
位於尉犁縣城東北一羅布人宅院中,院中有一棵千年古胡楊,樹圍6米,樹高30米,以其為背景的接待室和連成一片的葡萄長廊,構成獨特的觀光、餐飲景點。這里的少數民族風味餐十分誘人,即可品嘗到薄皮包子、抓飯、戈壁灘烤肉、戈壁灘烤魚等豐盛的羅布淖爾特色飯菜。
胡楊生態園
又名錦綉尉犁園,距離縣城7公里,靠孔雀河,以次生胡楊林和高大沙丘組成。沙丘前和沙丘頂部分別建有樓蘭古城的發現者奧爾迪克紀念碑和紀念墓,並建有一觀光鐵塔及旅遊餐廳、木長廊。
尉犁羅布人村寨
位於尉犁縣西南的瓊庫勒牧場,距縣城36公里,距庫爾勒市80公里。此處有千姿百態的原始胡楊林,塔里木河與渭干河在這里交相輝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一望無際。劃獨木舟、食烤魚、講羅布泊方言的羅布民族就生長在這里。羅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們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邊,「不種五穀,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魚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旅遊者在此可涉河水,穿森林,騎駱駝,觀沙海;可狩獵、滑沙,乘舟捕魚,聽羅布人演唱民歌,圍著篝火觀看羅布舞蹈,睡茅屋,領略古老的羅布民族風情,享受回歸大自然的樂趣。2005年被評為國家2A級旅遊景區。
胡楊雕塑園
位於沙漠公路向南過塔里木河大橋行至90公里處,這是一片佔地2.5平方公里保存最完好的枯死胡楊林。這里不僅僅是一個旅遊觀光點,更是一個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基地,以此警示後人。
白爾地湖與喀爾曲尕民俗文化村
兩地均屬胡楊林深處羅布人居住的海子(小湖泊)。紅柳屋、木輪牛車、卡盆(獨木舟)、紅柳條烤魚、碳灰烤饢、羅布人歌舞等展示出大漠一偶古老朴實、遠離塵世喧囂的自然生活畫卷。
都拉里古城
是清代蒲昌古城,位於農二師34團,距離尉犁縣城173公里,在218國道附近。現存有城牆、炮樓、馬面,城內已無建築。
孫基烽燧
處在庫爾勒至營盤道路的50公里處,是漢代的軍事設施,由於長年風化殘高僅剩10米。今天的北山便道一帶,曾是漢代古絲路北道,公元前101年以後,西漢從敦煌經羅布泊到龜茲(庫車),共修築烽燧300座,其作用是保障古絲綢之路的安全,為行人提供方便、傳遞信息。
營盤遺址
位於尉犁縣城東南150公里,農二師35團以北的甘草連。由一座圓形古城和上百座古墓組成,是漢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興地岩畫
位於庫魯克塔格山興地峽谷中。從興地開闊地進溝,沿一條小溪東進約10公里,就來到了位於溪流邊岩石上的岩畫前,興地岩畫是新疆發現較早的大型岩畫,有3000多年的歷史,估計是古代北方塞種人進入塔里木盆地時留下的。有狩獵、建築、婚嫁、舞蹈等圖像300餘個,是當地游牧民原始文化的開端。
興地烽燧
位於興地的庫魯克山南側,孔雀河故道北岸,距離庫爾勒約170公里。這座峰火台高10米左右,外觀呈立體梯形,土坯結構,一層土坯一層泥,泥中摻雜著蘆葦,每隔30到40厘米加有胡楊木。烽火台四周有圍牆,西側設有梯口,並有台階通往烽火台頂部。由於年代較長,台階已變成了土坡。興地烽火台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漢代古絲綢之路幹道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烽火台。
「最後的」羅布人
羅布人是維吾爾族的又一支系。清朝以前,羅布淖爾水邊,生活著400到500戶羅布人。因長期生活在封閉的社會環境中,與外界隔絕,他們沒有嚴密的社會組織,沒有武裝,沒有文字,講著渾濁的羅布語。在經濟生活上,他們「不種五穀,不牧牲畜,唯劃小舟捕魚為食」,當時的羅布淖爾中的魚有一米多長。
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叄贊大臣阿爾袞率軍追剿准噶爾沙拉斯部眾人馬,在搜山巡湖時才發現羅布人。從此收入清朝臣民。清政府用伯克制對他們進行管理。1896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到羅布泊探險時還得到羅布人首領昆齊康伯克的協助。1797年,卡拉、米蘭發生天花傳染病,奪去了大部分羅布人的性命。外出的羅布人不敢回村,四散流亡,一部分逃至和田地區的洛浦(洛浦是羅布的音轉),一部分逃至鐵干里克、墩闊坦及輪台的南草湖地區。到1887年在羅布,群克兩庄的羅布人只剩下74戶,後轉移到阿布旦庄。1921年沙雅縣女巴依(財主)阿西罕阿吉為她的12000頭羊建草場,在尉犁縣窮買里村附近攔塔里木河水,致使其改道,突破鐵門堡,沖入孔雀河故道,使塔河水流入了羅布泊。塔河下游斷水,住在阿布旦的羅布人不得不南遷米蘭。從清代開始,因用伯克制對羅布人進行管理,又與維吾爾族雜居,逐漸維吾爾化,開始了 農、牧業生活。羅布人多長壽,今天尉犁縣和若羌米蘭民族連還生活著跨越三個世紀的百歲羅布老人。
羅布麻
羅布麻是塔里木盆地特有植物,是優質的編織原料,樓蘭出土的3800年前的女性干屍就穿著用羅布麻織的衣物。經現代工藝生產的羅布麻布,透氣、牢固、手感好。羅布麻花和葉入葯具有降壓、止咳、平喘的療效,用其製成的茶和花蜜深受遊客歡迎。
羅布麻的傳說
傳說塔里木河下游的羅布麻是美麗的少婦變成的,她的丈夫為尋找水源渴死在荒灘之上,變成一條波濤澎湃的大河,挽救了家鄉人民的生命。妻子在河邊日夜呼喚丈夫歸來,天長日久,變成了羅布麻。夏天羅布麻一開花,花兒密匝匝地迎風搖擺,象少婦在河畔呼喚親人時窈窕的倩影。
海子
羅布人居住的塔河、渭干河畔分布有大大小小數百個湖泊,稱「海子」。海子是羅布人生活主要來源,捕魚、狩獵和現代的放牧都離不開它。二十世紀初期以前生活在「海子」邊的羅布人還主要以漁獵為生,劃「卡盆」(胡楊獨木掏成的小舟)捕魚,夏季多捕的魚淹曬制干備冬季食用。所以羅布人嫁女有陪嫁海子的習俗。
新疆虎
在十九世紀初曾出沒於塔里木河中下游一帶。斯文赫定也畫過一幅被獵夾夾住受傷的新疆虎素描。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後再沒有出現過新疆虎的身影,有一種說法是塔里木螞蟻是以新疆虎生仔時的衣包為食,而迫使母虎離開了塔里木。新疆虎是否已滅絕還沒有定論。
羅布淖爾羊
「穿的是羊絨衫,走的是黃金路,喝的是礦泉水,吃的是中草葯,拉的是六味地黃丸」說的就是新疆羊。尉犁縣羅布淖爾羊肉又是新疆羊肉中的上品。尉犁縣境內生長著大片甘草、羅布麻和麻黃草,成為羅布淖爾羊的主要飼草,所以羅布淖爾羊肉鮮嫩味美,無膻氣,營養價值可與塔里木鹿肉相媲美。用紅柳枝穿羊肉串,只撒鹽烤出的羅布淖爾戈壁灘烤羊肉,是巴州的名小吃。
參考地址: http://ke..com/view/972402.htm?fr=ala0_1_1
Ⅱ 麻黃草河南的地方能種植嗎
可以個人種植:
麻黃草資源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新疆甘肅內蒙等省區。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麻黃草供應主要靠採挖野生麻黃草供應市場,但由於國內外需求量成倍增長,靠人工挖草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同時採挖麻黃草嚴重破壞了植被,導致沙漠化程度加重,國家曾三令五申禁挖麻黃草,國務院於2000年6月14日又下發了《關於禁止濫挖野生甘草和麻黃草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家下決心把麻黃草野生變為人工家種的生產基地建設,由於全世界各國都明令禁止挖野生麻黃草,全球性的葯用麻黃草貨源銳減,國內的用量也逐年大增,近年來始終需大於供,人工栽培剛剛起步,預計在十幾年內很難滿足市場的需求,為解決這一供需矛盾,一定要抓住這機遇,及時大力發展麻黃草種植業。
麻黃草對生長環境,土壤氣候要求不嚴。在無水條件下的沙地,乾旱地、坡地,房前屋後都可以生長,在彰武地區,除了冬季不能種植外,春夏秋三季均可種植,特別是該地區風沙較大,發展人工種植麻黃草,還能起到防風固沙,平衡生態環境的能力。可以說在我們地區種植麻黃草具有:一,省地(可利用:荒山,荒地,房前屋後)。二,省錢(投入少,一次性種植多年收割)。三,省工(管理粗放)。四,市場價格平穩,經濟效益高等特點。因此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及時大力發展麻黃草種植業,在彰武地區全面開展,為農民增收起到帶頭作用。
Ⅲ 麻黃草、車前草、蒲公英等中葯材那裡收夠啊
有中葯市場的地方都會收購的。如貪取方便,與有中葯的葯店,只要價錢合適,他們也會要的。
Ⅳ 新疆那裡種植麻黃草
黃草是生長在亞來熱帶樹枝上的自一種寄生草,春末夏初開花。黃草有大黃草和細黃草兩種。
黃草石斛,莖圓柱形.近肉質,高20~145cm,粗1~1.7cm。葉紙質,披針形,長13~19cm,寬3~4.5cm,頂端尖。總狀花序幾無總梗,側生於有葉或無葉的莖節上;花序2~20束,每束有花2~6朵;花金黃色,肉質,有香氣;唇瓣近扇形,唇盤上有2個紫色斑塊,2條褶片從基部伸至中部,邊緣具流蘇,兩面均有茸毛。花期3~9月。生於岩石或樹上。
產地
貴州、廣西、雲南、湖北神農架。
Ⅳ 麻黃草可以過安檢嗎
可以:
麻黃草資源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新疆甘肅內蒙等省區。20世紀年代以前,我國麻黃草供應主要靠採挖野生麻黃草供應市場,但由於國內外需求量成倍增長,靠人工挖草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同時採挖麻黃草嚴重破壞了植被,導致沙漠化程度加重,國家曾三令五申禁挖麻黃草,國務院於2000年6月14日又下發了《關於禁止濫挖野生甘草和麻黃草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家下決心把麻黃草野生變為人工家種的生產基地建設,由於全世界各國都明令禁止挖野生麻黃草,全球性的葯用麻黃草貨源銳減,國內的用量也逐年大增,近年來始終需大於供,人工栽培剛剛起步,預計在十幾年內很難滿足市場的需求,為解決這一供需矛盾,一定要抓住這機遇,及時大力發展麻黃草種植業。
麻黃草對生長環境,土壤氣候要求不嚴。在無水條件下的沙地,乾旱地、坡地,房前屋後都可以生長,在彰武地區,除了冬季不能種植外,春夏秋三季均可種植,特別是該地區風沙較大,發展人工種植麻黃草,還能起到防風固沙,平衡生態環境的能力。可以說在我們地區種植麻黃草具有:一,省地(可利用:荒山,荒地,房前屋後)。二,省錢(投入少,一次性種植多年收割)。三,省工(管理粗放)。四,市場價格平穩,經濟效益高等特點。因此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及時大力發展麻黃草種植業,在彰武地區全面開展,為農民增收起到帶頭作用。
Ⅵ 葯店多少錢一斤收麻黃
葯店收購麻黃的價格在10元到20元一斤左右。各地的售後價格都不相同,你可以去當地的葯店去問一下收購價格。
Ⅶ 種植麻黃草需要什麼相關手續
各地的政策都不太一樣,可以直接向當地農業管理部門咨詢,申請批准後能種植。
麻黃草資源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新疆甘肅內蒙等省區。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麻黃草供應主要靠採挖野生麻黃草供應市場,但由於國內外需求量成倍增長,靠人工挖草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同時採挖麻黃草嚴重破壞了植被,導致沙漠化程度加重,國家曾三令五申禁挖麻黃草,國務院於2000年6月14日又下發了《關於禁止濫挖野生甘草和麻黃草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家下決心把麻黃草野生變為人工家種的生產基地建設,由於全世界各國都明令禁止挖野生麻黃草,全球性的葯用麻黃草貨源銳減,國內的用量也逐年大增,近年來始終需大於供,人工栽培剛剛起步,預計在十幾年內很難滿足市場的需求,為解決這一供需矛盾,一定要抓住這機遇,及時大力發展麻黃草種植業。
麻黃草對生長環境,土壤氣候要求不嚴。在無水條件下的沙地,乾旱地、坡地,房前屋後都可以生長,在彰武地區,除了冬季不能種植外,春夏秋三季均可種植,特別是該地區風沙較大,發展人工種植麻黃草,還能起到防風固沙,平衡生態環境的能力。可以說在我們地區種植麻黃草具有:一,省地(可利用:荒山,荒地,房前屋後)。二,省錢(投入少,一次性種植多年收割)。三,省工(管理粗放)。四,市場價格平穩,經濟效益高等特點。因此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及時大力發展麻黃草種植業,在彰武地區全面開展,為農民增收起到帶頭作用。
Ⅷ 麻黃草在我國的主要產地在哪裡可以種植嗎
新疆也有,應該可以種。
Ⅸ 麻黃草現在是否可以個人種植經濟效益如何請行家指教。
我可以肯來定回答你 個人是可以種植自的.. 尤其在西部 好多好多 . 但是最近我沒有了解這相關方面信息 貌似是要申請吧. 反正我肯定是個人可以種植的 收益方面 不是很清楚 現在基本漲到 3.6rmb-4.3rmb 一公斤了 2月6日最新價
商品→中葯材→全草類 供求類型: 供應 價格: 3.6 元/公斤 規格: 統貨 供應數量: 20 噸 發布日期: 2008-12-8 到期時間: 2009-2-6
Ⅹ 麻黃(草麻黃)有哪些特徵
(朱蔚華)
草麻黃(Ephedra sinica Stap f.)別名川麻黃。為麻黃科草本狀小灌木。主產於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等省區。以綠色莖枝和根入葯。全草含多種生物鹼,主要為麻黃鹼、偽麻黃鹼,此外尚含微量的甲基麻黃鹼、甲基偽麻黃鹼、去甲基麻黃鹼、去甲基偽麻黃鹼、麻黃定鹼、麻根素、麻黃唑酮、α-松油醇以及鹽基苄基甲胺等。葯理試驗認為麻黃能興奮中樞神經,對於大腦、中腦及延腦、呼吸與循環中樞,均有興奮作用;還有類似腎上腺素的作用。內服麻黃制劑後,表現全身溫暖,心跳加快,末梢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緩解支氣管和胃痙攣;促進膀胱內括約肌緊張或痙攣;抗過敏,可用於蕁麻疹,局部作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縮,故可用治療鼻炎。麻黃揮發油對流感病毒(亞洲甲型,AR8)有抑製作用,麻黃揮發油乳劑有解熱作用,有鎮靜作用及引起肌肉癱瘓現象,對蟾蜍心臟有抑製作用。麻黃定鹼能降低血壓,增加豚鼠的離體子宮及離體兔腸的收縮。偽麻黃鹼有顯著的利尿作用。地上部分味辛、微苦、性溫;有發汗、平喘、利尿功能;主治風寒感冒、發熱無汗、咳喘水腫。根:味甘、澀,性平;有止汗作用;主治自汗、盜汗。
其同屬植物木賊麻黃(E.equisetina Bge),主產於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川等省區;中麻黃(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主產於甘肅、新疆、青海等省區,亦供葯用。
一、形態特徵
株高20—40cm。木質莖匍匐橫卧土中,似根莖狀,外皮褐色或褐紅色,有須根。小枝圓,具淺縱槽,對生或輪生,直或微曲,節明顯。葉膜質鞘狀,生於節上,下部合生,上部2裂,裂片銳三角形。花單性,雌雄異株,雄球花黃色,常有數個雄花序組成穗狀;雌球花單生枝頂,具苞片4對,雌球花成熟時苞片增大,肉質紅色,成漿果狀,長方卵形或近圓形。種子2粒,卵形(圖16—33)。
圖16—34 紫蘇形態圖
1.果枝 2.花 3.花冠剖開 4.果實
作紫蘇用的除上述種外,還有回回蘇(雞冠蘇)〔P.frutescens(L.)Britt,var.crispa(Thunb.)Hand.-Mazz。〕主要區別為葉皺曲,全部深紫色,邊緣流蘇狀或條裂狀,形如公雞,故名雞冠紫蘇,惟植株較矮小,因此產量不及紫蘇。
與紫蘇形態相似的還有白蘇〔P.frutescens(L.)Britt.〕和野蘇〔P.frutescens(L.)Britt,var.acuta(Thunb.)Kudo〕。白蘇的全株密被白毛,莖葉淡綠色,花冠白色,小堅果褐色或灰色,較紫蘇大。野蘇葉較小,卵形,長4.5—7.5cm,寬2.8—5cm。該二種的種子在部分省區以蘇子入葯。
二、生物學特性
紫蘇對氣候條件適應性較強,但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下生長旺盛產量較高。土壤以疏鬆、肥沃、排灌方便為好。在重粘性或乾燥、瘠薄的砂土上都生長不良。前茬以小麥、蔬菜為好。紫蘇需要充足的陽光,因此可在田邊地角或壟埂上種植,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種子發芽的適溫25℃左右,在溫濕度適宜的條件下,3—4天可發芽。白蘇種子發芽所需溫度較低,15—18℃即可發芽。紫蘇屬短命種子,常溫下貯藏1—2年後發芽率驟減,因此種子採收後宜在低溫處存放。紫蘇生長要求較高的溫度,因此前期生長緩慢,6月以後氣溫高,光照強,生長旺盛。當株高15—20cm時,基部第一對葉子的腋間萌發幼芽,開始了側枝的生長。7月底以後陸續開花,從開花到種子成熟約需一個月,花期7—8月,果期8—9月。
三、栽培技術
(一)選地整地
選陽光充足、排灌方便、疏鬆肥沃的壤土種植為好。4月上旬整地,每畝施廄肥或堆肥2000—3000kg作基肥,耕翻土地深25cm左右,整細耙平。
(二)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直播和育苗移栽均可。直播生長快,收獲早,並可節省移栽勞力,但要注意及時間苗,掌握好株行距,過稀過密都影響產量。移栽紫蘇可利用油菜或麥茬地,也可栽於未成熟的玉米行間,只要加強管理,產量也高。
1.直播
播種期北方4月中下旬,南方3月下旬。條播、穴播均可,條播按行距50cm,開0.5—1cm淺溝,播後覆薄土並稍壓實,有利於出苗。每畝用種子0.75kg左右。穴播按株行距30×50cm挖穴,播後覆薄土。南方播後在穴內施稀薄人畜糞尿,每畝1500kg左右。或每畝用種子約150g,草木灰150kg及人畜糞尿30—40kg,拌成種子與灰糞的混合物,播種時每穴施一把混合物,不必覆土。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快慢與溫度有關,播種早溫度低出苗慢,反之則快。在適溫(約25℃)下5天左右可出苗。
2.育苗移栽
在乾旱地區沒有灌溉條件或種子缺乏,或前茬作物尚未收獲等,都可用育苗移栽法。苗床宜選向陽溫暖的地方,床土要施足廄肥或堆肥,並加入適量的過磷酸鈣或草木灰。育苗期南方3月北方4月。播前先澆透水,待適耕時再翻土作苗床,將種子均勻撒於床面,蓋細土0.5cm即可,保持床面濕潤,一般7—8天可出苗。早春氣溫低,可在苗床上貼地覆塑料薄膜,待幼苗頂土後再揭去薄膜,採取如此措施,5月上旬即可移栽。苗高15—20cm時可選陰雨天或晴天下午移栽。挖苗前一天,將苗床澆透,以保證挖苗時不傷根。苗子要隨挖隨栽。在整好的地上,先按50cm行距開溝,深約15cm,將苗按30cm的株距排列在溝內一側,然後覆土,澆水。1—2天後鬆土保墒,乾旱時澆2—3水即可成活。以後減少澆水,使根系入土較深,有利於吸收深層肥水,促進生長發育。
(三)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
條播者應在苗高15cm左右時按30cm株距定苗,穴播者,每穴留苗2—3株,如有缺株應補上。育苗移栽者,栽後一周左右,如有死亡,也應及時補栽。
2.中耕除草
植株封壟前必須勤鋤,特別是直播容易滋生雜草,作到有草即除。澆水或雨後土壤易板結,應及時鬆土,但不宜過深,以防傷根,也可將中耕與施肥培土結合進行。
3.施肥
紫蘇施肥量大則枝葉繁茂,如果土壤貧瘠或未施底肥,出苗後可隔周施一次化肥,每次畝施13—20kg,全生育期用量100—130kg,應N、P、K俱全,按成分計算全生育期N10kg,P 10kg,K 6.7kg。若用人畜糞尿追施,6—8月每月一次,每次1500kg左右,第一次由於苗嫩施肥宜淡,最後一次追肥後要培土。
4.排灌
紫蘇在幼苗和花期需水較多,乾旱應及時澆水,雨季應注意排澇,以免爛根死亡。
(四)病蟲害及其防治
1.紫蘇斑枯病
(Septoria perillae Miyake)
6月以後開始發生,初期葉面出現褐色或黑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為近圓形大病斑,病斑乾枯後形成穿孔。高溫多濕種植過密透光和通風不良易染此病。防治方法:不要種植過密,雨季注意排水,不用病株種子,發病初期用代森錳鋅70%膠懸劑乾粉噴粉防治,每隔一周一次,連噴2—3次,也可用1∶1∶200倍波爾多液防治,採收前20天停止用葯。
2.銹病
7月以後發生(四川)。開始時植株基部的葉背發生黃色斑點,濕度越大傳播越快,嚴重時病葉枯黃反卷脫落。防治方法:注意排水,栽種密度適宜;發病初期可用25%粉銹寧1000倍液噴霧防治。
3.歐洲菟絲子
(Cuscuta australis R.Br.)
又稱南方菟絲子、金絲藤,為高等寄生種子植物。6—9月在紫蘇莖上寄生,7—8月為害最重。防治方法:水旱輪作或深翻土地使寄生植物不能出土。用生物制劑「魯保一號」工業用品0.25—0.4kg或土製品0.75—1kg對水100kg,肥皂0.1kg噴霧防治。
4.小地老虎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
4—5月為害,從地面咬斷幼苗。防治方法參見人參。
5.銀紋夜蛾
(Plusia sp.)
7—9月幼蟲咬食蘇葉,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倍液噴霧防治。
6.紫蘇野螟
(Pyrausta phoenicealis Hübner)
幼蟲咬食葉片和枝梢,常造成枝梢折斷。北京7—9月為害。一年3代以老熟幼蟲在殘葉或土縫內滯育越冬。防治方法:清園,處理殘株;收獲後翻耕土地,減少越冬蟲源。
其它尚有紫蘇隱蚜(Cryptaphis siniperillae Zhang)等。
四、採收與加工
(一)採收
紫蘇的採收期因用途及氣候不同而異。一般認為枝葉繁茂時揮發油含量高,即花穗剛抽出1.5—3cm時含油率最高,因此上海一帶,作蒸餾紫蘇油的紫蘇全草,在8—9月花序初現時收割。作葯用的蘇葉、蘇梗多在枝葉繁茂時採收。南方7—8月,北方8—9月。蘇葉、蘇梗、蘇子兼用的全蘇一般在9—10月份,等種子部分成熟後選晴天全株割下運回加工。
(二)加工
紫蘇收回後,攤在地上或懸掛通風處陰干,干後連葉捆好稱全蘇。如摘下葉子,揀出碎枝、雜物,則為蘇葉;抖出種子即為蘇子;其餘莖稈枝條即成蘇梗。有的地區在紫蘇開花前收獲凈葉或帶葉的嫩枝時,將全株割下,用其下部粗梗入葯,稱為嫩蘇粳;紫蘇子收獲後,將植株下部無葉粗梗入葯,稱為老蘇梗。全草收割以後,去掉無葉粗梗,將枝葉攤曬一天即入鍋蒸餾,曬過一天的枝葉225kg一般可出紫蘇油0.2—0.25kg。
五、留種
留種的紫蘇宜稀植,以行株距各0.5m為宜,加強水肥管理,使之生長健壯。當果穗下部2/3長一段的果萼已經變褐色時可收割,因種子壽命短,宜在乾燥低溫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