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今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100美元(USD)=632.39人民幣(CNY)
美元
100
匯率
6.3239
人民幣
632.39
買入價
6.3189
賣出價
6.3289
最近更新
2012年3月17日
19時19分
奧運過回後人民幣在國際上答是升值了
❷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高是什麼意思人民幣升值,外幣匯率如何變化(要原創的)
外匯匯率升高,外幣升值,同時本幣貶值,本幣匯率跌落,本幣匯率升高,本幣升值,同時外幣貶值,外幣匯率下跌。
即,如果美元貶值,人民幣必然是升值的,美元貶值美元匯率下跌,同時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匯率上升。
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外幣不一定都是外匯,只有用於國際間結算的外幣才是外匯。匯率又叫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2)人民幣對美元最近匯率變化擴展閱讀
外匯交易是指同時買入一對貨幣組合中的一種貨幣而賣出另一種貨幣的外匯交易方式。國際市場上各種貨幣相互間的匯率波動頻繁,且以貨幣對形式交易,比如歐元/美元或美元/日元。
外匯交易市場的主要優勢在於其透明度較高,由於交易量巨大,主力資金(如政府外匯儲備、跨國財團資金匯兌、外匯投機商的資金操作等)對市場匯率變化的影響能力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對匯率波動的基本面分析來看,能夠起到較大影響的通常是由各國政府公布的重要數據(如GDP、GNP央行利率),高級政府官員的講話,或者國際組織(如歐洲央行)發布的消息。
外匯交易市場沒有具體地點,沒有中心交易所,所有的交易都是在銀行之間通過網路進行的。世界上的任何金融機構、政府或個人每天24小時隨時都可參與交易。
外匯市場24小時連續運作,漲漲跌跌,永不停息。其走勢就如地球上的晝夜轉換,周而復始。與此相對應,匯率的行情走勢分為築底、上升、築頭和下跌四個階段。
❸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是怎麼算出來的
匯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1、直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舊匯率/新匯率-1)*100
2、間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新匯率/舊匯率-1)*100
結果是正值表示本幣升值,負值表示本幣貶值
人民幣的匯率計算主要是受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匯率套算而來的,此外還要來自國內因素也會造成人民幣升值或貶值,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因素:
1、國際收支的變化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
2、央行的干預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
3、公眾的預期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
4、通貨膨脹的變化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
5、熱錢的流動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
6、美元幣值的變化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
7、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化趨勢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
(3)人民幣對美元最近匯率變化擴展閱讀:
影響匯率的因素
1、國際收支
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不斷增加,但美元卻保持長期的強勢,這是很特殊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元佔到全球支付體系份額39.35%(2018年6月份數據),巨大的美元需求導致美元匯率居高不下,當然這也與美國強大的實力分不開。
2、通貨膨脹率
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
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
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❹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降,意味著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
升值來
人民幣升值的原自因來自中國經濟體系內部的動力以及外來的壓力。內部影響因素有國際收支、外匯儲備狀況、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狀況、經濟增長狀況和利率水平。
人民幣升值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比如在國際市場(只有在國際市場上才能體現出人民幣購買力增強了)上原來一元人民幣只能買到一單位商品,人民幣升值後就能買到更多單位的商品了,人民幣升值或貶值是由匯率直觀反映出來的。
一些出口企業為應對匯率的不穩定性所帶來的風險,已經採取了各種積極應對措施。一些企業在與外商簽訂合同時,匯率因素會考慮在內。
(4)人民幣對美元最近匯率變化擴展閱讀:
本幣匯率貶值導致貿易品(進出口商品)本幣價格上升,外幣價格下降;導致本國貿易品對非貿易品的相對價格上升以及本國物價水平的上升,外國則發生相反的變化。
一國匯率貶值,一般情況是會引起出口商品數量增加。因為本幣貶值意味著用外幣表示的本國商品價格下跌,從而使出口商品在國外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提高,這可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導致出口增多。但受其它相關因素的影響,匯率貶值對出口的作用則會呈現出一種復雜狀態。
❺ 查詢最近三個月美元和歐元對人民幣的匯率變化情況,具體點
您可以參考招行外匯「實時匯率」,請登入http://fx.cmbchina.com/hq/查看,具體匯率請以實專際操作時屬匯率為准。如需查詢歷史匯率,在對應匯率後點擊"查看歷史"。註:100外幣兌人民幣。(頁面左側的「外幣兌換計算器」可進行試算,外匯兌換計算器鏈接http://www.cmbchina.com/CmbWebPubInfo/Cal_Forex.aspx?chnl=whjsq)(應答時間:2019年5月21日,最新業務變動請以招行官網公布為准)
❻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是一天都在變化嗎
是的復,在外匯市場交易時間內匯制率每刻都在變化。
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人民幣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外匯市場開放予不同類型的買家和賣家以作廣泛及連續的貨幣交易,外匯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時進行,即從GMT時間周日8:15至GMT時間周五22:00。即期匯率是指於當前的匯率,而遠期匯率則指於當日報價及交易,但於未來特定日期支付的匯率。
一國外匯行市的升降,對進出口貿易和經濟結構、生產布局等會產生影響。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匯率下降,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
外匯小知識:
在外匯牌價上,經常看到英文單詞,用3個英文字母表示貨幣的名稱.
美元(USD)
歐元(EUR)
日元(JPY)
英鎊(GBP)
匯價一般以5位數字表示,最後的一位數字變動1,為最小匯價變動,稱為1點一個標准手黃金是100盎司。
❼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是如何變化的
貨幣兌換
1人民幣=0.1441美元
1美元=6.9387人民幣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9-08-03 09:33
新華社上海8月2日電(記者有之炘)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996,較前一交易日下調58個基點。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8月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996元,1歐元對人民幣7.6370元,100日元對人民幣6.4179元,1港元對人民幣0.88219元,1英鎊對人民幣8.3597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4.6884元,1紐西蘭元對人民幣4.5160元,1新加坡元對人民幣5.0056元,1瑞士法郎對人民幣6.9623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5.2154元,人民幣1元對0.60174馬來西亞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9.3299俄羅斯盧布,人民幣1元對2.1202南非蘭特,人民幣1元對172.63韓元,人民幣1元對0.53307阿聯酋迪拉姆,人民幣1元對0.54445沙特里亞爾,人民幣1元對42.8600匈牙利福林,人民幣1元對0.56431波蘭茲羅提,人民幣1元對0.9776丹麥克朗,人民幣1元對1.4011瑞典克朗,人民幣1元對1.2904挪威克朗,人民幣1元對0.81325土耳其里拉,人民幣1元對2.7898墨西哥比索,人民幣1元對4.4844泰銖。
前一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938。
❽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歷史演變
1、人民幣從年到1952年用浮動匯率制度。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金有正式的掛鉤,匯率保持在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代中國大陸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2、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
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
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1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
3、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大陸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
4、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 8.7。
5、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
6、2007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漲影響,2010年8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及即期匯價雙雙創下一個半月的新低。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015元,即期市場開盤報6.7958元。
7、2015年11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54,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間價6.3495升值341點,創2005年7月以來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於6.4236元,較前一日下調96基點,並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
8、2016年2月1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118,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6個基點,漲幅達0.30%。與此同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當日收盤價報報6.4944,較上個交易日收盤價大漲751基點,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