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PI指數是什麼意思
你好,PPI
又稱作生產者物價指數: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專在不同的生產階屬段的價格變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一、
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二、 中間階段:商品尚需作進一步的加工;三、 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目前,我國PPI的調查產品有4000多種(含規格品9500多種),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種類186個。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B.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的PPI修正
月度的數據在發布的4個月後有一次修正。年度的修正在2月份發布,隨公布的1月份數據一起讓公眾得悉,可回溯到過去的五年。
生產者物價指數是測算價格變化的指標,該價格是製造商和批發商在生產的不同階段為商品支付的價格。這里任何一點的通貨膨脹都可能最終被傳遞到零售業。畢竟,如果銷售商不得不為商品支付更多,那麼他們更樂於把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生產者物價指數並不僅僅是一個指數,它是一族指數,是生產的三個漸進過程的每一個階段的價格指數:原材料、中間品和產成品。占據所有的頭條並對金融市場最有影響的是最後一個,即產成品的PPI。它代表著這些商品被運到批發商和零售商之前的最終狀態。在生產最後狀態的價格常常由原材料和中間品過程中遇到的價格壓力來決定。這就是為什麼觀察這所有的三個過程都很重要的原因。
對匯率的影響
PPI的上升對外匯市場的交易者來說是一個好的信號。畢竟美元從通貨膨脹的略微上升中獲利。因為這也促使美國的短期利率升高。然而一個快速上升的通貨膨脹報告可能損害美元的價值,因為聯儲對此的積極反應會威脅到美國整體的增長。大體來說,伴隨著恰當緊縮的通貨膨脹的逐步上升,可能導致美元的升值。
2013年5月PPI同比下降2.9% 跌幅創8個月新低
通縮風險隱現
6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9%,跌幅較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創8個月新低。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PPI大幅回落的原因主要包括兩點。從國內看,製造業持續疲軟,部分關鍵行業,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而且庫存再次攀升至非常高的水平,對生產者價格形成下行壓力;從外部看,近幾個月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下跌。過去3個月,摩根大通大宗商品指數總體水平下跌6.9%。
5月上、中、下游工業產品出廠價格同比降幅呈現由大到小態勢,彼此之間的差距也較上月繼續擴大。交行報告指出,5月採掘與原材料、原材料與加工工業、加工工業與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之間的差距分別擴大至3.9%、2.4%和2.8%。這意味著近期工業生產的上、中、下遊行業表現差異加大,中上遊行業景氣惡化較為明顯,而相對平穩的下遊行業未能有效支撐上遊行業的需求。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在分析5月PPI時表示,數據表明總需求擴張依然不足,而供給端企業產能過剩的狀況還十分嚴峻,「去產能化」的過程一再超過人們的預期。如果PPI繼續下降的趨勢不改,則通縮將成為更加值得關注的問題。
海通證券 分析師姜超亦表示:通脹大幅回落,PPI已陷通縮,未來通脹壓力將顯著減弱,且由於近期央行政策持續偏緊,更需警惕通縮風險。
增長動能不足
中國鋁業 日前發布公告宣布,暫時關停電解鋁產能約38萬噸。近期,跟中國鋁業一樣宣布減產的還有雲南鋁業、鑫恆集團等多家鋁業公司。
中國第三大銅生產商金川集團高管5月24日表示,該公司已關閉年產能20萬噸的冶煉設施。此舉可能使該公司今年精煉銅產出減少逾16%。而在更早些時候,國內第四大銅生產商雲南銅業 宣布減產。鋼材行業也有同樣的趨勢,據統計,唐山鋼廠高爐開工率為91.03%,與上周調查相比,降1.92%。這一數據,也是去年11月至今以來連續7個多月的低點。
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盈利前景堪憂是諸多行業主動調整的原因。中國銀行 戰略管理部副總經理宗良表示,以前出現經濟過熱產能就會過剩,但只要過一段時間,投資恢復需求又將回升,產能過剩就逐漸消化。
「這種模式要循環的前提是經濟要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宗良說,由於中國已經到了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不大可能再保持以往兩位數的高速增長,產能過剩遇到結構調整,產能過剩的轉化就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消化期。
C. ppi指數是什麼意思
生產價格(物價)PPI指數:
Procer
Price
Index
,
PPI,顯示了商品生產的成本(生產原材料價格的變化內),對未來商容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了今後消費價格、消費心理的改變。
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或者說是產品價格指數。如鋼鐵、木材、電力、石油之類引致需求的生產要素價格現期與基期的價格和不變的商品種類和權數乘積之比。
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是產品或服務提供者所提供的產品及服務價格變動的相對數,是衡量通貨膨脹的潛在性指標。
D.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增長率 誰有中國年度的PPI增長率數據呀。。。急求~~~T T
生產者物價指復數(Procer Price Index, PPI)亦稱制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是一個用來衡量製造商出廠價的平均變化的指數,它是統計部門收集和整理的若干個物價指數中的一個,市場敏感度:非常高。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高時,表明有通貨膨脹的風險。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低時,則表明有通貨緊縮的風險.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e.htm
E. ppi是生產者進貨價格還是產品的出廠價格指數
生產者物價指數。抄參見: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費者物價指數或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生產者物價指數是一個用來衡量製造商出廠價的平均變化的指數,它是統計部門收集和整理的若干個物價指數中的一個。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高時,表明有通貨膨脹的風險。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低時,則表明有通貨緊縮的風險。
F. 生產價格指數是什麼含義
(Procer Price Index--PPI)生產價格指數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版映某一時期生產領權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G.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的PPI釋義
生產者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 PPI)亦稱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是一個用來衡量製造商出廠價的平均變化的指數,它是統計部門收集和整理的若干個物價指數中的一個,市場敏感度非常高。如果生產者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高時,表明有通貨膨脹的風險。如果生產者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低時,則表明有通貨緊縮的風險。
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一、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二、中間階段:商品尚需作進一步的加工;三、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
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目前,我國PPI的調查產品有4000多種(含規格品9500多種),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種類186個。
與PPI對應,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對CPI有一定的影響。PPI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後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後波及消費品。產業鏈可以分為兩條:一是以工業品為原材料的生產,存在原材料→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傳導。另一條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生產,存在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食品的傳導。在中國,就以上兩個傳導路徑來看,目前第二條,即農產品向食品的傳導較為充分,2006年以來糧價上漲是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條,即工業品向CPI的傳導基本是失效的。
在美國,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的資料搜集由美國勞工局負責,他們以問卷的方式向各大生產廠商搜集資料,搜集的基準月是每個月包含13日在內該星期的2300種商品的報價,再加權換算成百進位形態,為方便比較,基期定為1967年。發布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上午8點30分,報告在當月末的兩周後發布。一般而言,當生產者物價指數增幅很大而且持續加速上升時,該國央行相應的反應是採取加息對策阻止通貨膨脹快速上漲,則該國貨幣升值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
由於CPI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還包括服務價格,CPI與PPI在統計口徑上並非嚴格的對應關系,因此CPI與PPI的變化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是可能的。CPI與PPI持續處於背離狀態,這不符合價格傳導規律。價格傳導出現斷裂的主要原因在於工業品市場處於買方市場以及政府對公共產品價格的人為控制。
在不同市場條件下,工業品價格向最終消費價格傳導有兩種可能情形:一是在賣方市場條件下,成本上漲引起的工業品價格(如電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最終會順利傳導到消費品價格上;二是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由於供大於求,工業品價格很難傳遞到消費品價格上,企業需要通過壓縮利潤對上漲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結果表現為中下游產品價格穩定,甚至可能繼續走低,企業盈利減少。對於部分難以消化成本上漲的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產。可以順利完成傳導的工業品價格(主要是電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價格)目前主要屬於政府調價范圍。在上游產品價格(PPI)持續走高的情況下,企業無法順利把上游成本轉嫁出去,使最終消費品價格(CPI)提高,最終會導致企業利潤的減少。
PPI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由於食品價格因季節變化加大,而能源價格也經常出現意外波動,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體商品的價格變化情況,一般將食品和能源價格的變化剔除,從而形成「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進一步觀察通貨膨脹率變化趨勢。
媒體注重PPI而經濟學家注重core PPI,將食物及能源去除後的,稱為「核心PPI」(Core PPI)指數,以正確判斷物價的真正走勢---這是由於食物及能源價格一向受到季節及供需的影響,波動劇烈。PPI短期內 會產生誤導作用。
如何計算,PPI主要著眼於工業、礦業、原料,半成品的價格,目前也加進了服務業,不過比重較小。美勞工部會在25000多企業做調查,得出產品價格,根據行業不同和在經濟中的比重,分配比例和權重。
PPI能夠反映生產者獲得原材料的價格波動情況,推算預期CPI,從而估計通脹風險。
總之,PPI上升不是好事,如果生產者轉移成本,終端消費品價格上揚,通脹上漲。如果不轉移,企業利潤下降,經濟有下行風險。
H. 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與消費價格指數(CPI)的計算公式以及它們的區別
一、CPI的計算公式:CPI=(一組固定商品按當期價格計算的價值)除以(一組固定商品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價值)乘以100%。
如何計算:
以北京為例,是通過對北京近300家商業網點的600多個規格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的調查,分別計算出600多個代表品的指數,經過幾何平均得到251個基本分類指數,再以居民消費支出額為權數,採用綜合公式匯總計算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具體步驟如下:
1.選擇代表規格品。現行的國家方法制度對調查的內容規定到251個基本分類,以及每個基本分類下包括的代表規格品的最低數量。代表規格品由各省市自行確定,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具有地方消費特色的規格品。按照代表規格品的選擇原則,我市確定了600多個規格的商品和服務項目,作為計算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代表規格品。代表規格品一經確定,年內不能更換。
2.抽選價格調查點。首先對各種類型的商業網點銷售額由高到低排隊,然後再進行等距抽樣。要考慮到大中小型商店兼顧、各種經濟類型兼顧、綜合性商店與專業性商店兼顧、各種商業業態兼顧、布局合理等因素,對抽樣結果做些修正。我市共抽選了近300家商業網點,作為價格調查點。價格調查點每年調整一次。
3.計算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權數。權數是反映調查商品或服務項目價格變動在總指數形成中影響程度的指標,是根據居民家庭用於各種商品或服務開支占總支出比重計算的。權數資料來源於城市住戶調查統計中的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數據。基本分類及以上類別權數,一年內固定不變。
4.價格調查及計算平均價格。根據商品或服務項目與人民生活的相關程度和價格的變動頻率,確定價格調查的次數。鮮菜、鮮果、肉禽蛋、水產品等價格,每5天調查一次;糧食、油脂、煙酒飲料、餐飲業及其它穿用商品價格每10天調查一次;國家和地方政府定價的商品或服務項目的價格,每15天調查一次。價格調查是定時、定點、定人直接調查。
價格資料採集來後,還要計算月平均價格。即把每一代表規格品所有調查點的時點價格進行簡單算術平均,得到月平均價格。例如:某種服裝價格每月調查三次,有6個調查點,就是將18個時點價格相加,然後再除以18。
5.計算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月度平均價格計算後,就可計算與不同基期相比的月度價格指數。首先,計算單項商品或服務項目價格指數,然後再將單項指數進行幾何平均,計算出基本分類價格指數,由基本分類指數再依次加權計算出類指數和總指數。
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包括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rocer Price Index for Instrial Procts,簡稱PPI)和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
工業生產者價格調查採取重點調查與典型調查相結合的調查方法。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採用重點調查方法;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下的企業採用典型調查方法。工業生產者價格調查涉及全國400多個城市的近6萬家工業企業。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反映工業企業產品第一次出售時的出廠價格的變化趨勢和變動幅度。
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反映工業企業作為中間投入產品的購進價格的變化趨勢和變動幅度。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統計調查涵蓋1702個基本分類的11000多種工業產品的價格;
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統計調查涵蓋900多個基本分類的6000多種工業產品的價格。
三、PPI與CPI的區別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而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
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對CPI有一定的影響。PPI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後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後波及流通領域消費品。以工業品為原材料的生產即工業品價格向CPI的傳導途徑為:從原材料→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傳導。
由於CPI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還包括服務價格,CPI與PPI在統計口徑上並非嚴格的對應關系。因此,CPI與PPI的變化在某一時期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是有可能的。但CPI與PPI長期持續處於背離狀態,這不符合價格傳導規律。若發生價格傳導出現斷裂的現象,其主要原因在於工業品市場處於買方市場以及政府對公共產品價格的人為控制等。目前,可以順利完成傳導的工業品價格(主要是電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價格)主要屬於政府調價范圍。
I. 生產價格指數PPI到底是反應企業購買費用還是銷售費用PPI增長到底對經濟對企業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有害的
生產者物價指數是用來衡量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所需采購品的物價狀況;因而這項指數包括了原料,半成品和最終產品等(美國約採用3000種東西)三個生產階段的物價資訊。(過去衡量大宗物資批發價格狀況的稱為批發物價指數或躉售物價指數Whole sale Price Index,WPI)它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消費者的立場衡量財貨及勞務的價格)之先聲。
將食物及能源去除後的,稱為「核心PPI」(Core PPI)指數,以正確判斷物價的真正走勢---這是由於食物及能源價格一向受到季節及供需的影響,波動劇烈。
理論上來說,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物價波動將反映至最終產品的價格上,因此觀察PPI的變動情形將有助於預測未來物價的變化狀況,因此這項指標受到市場重視。
生產者物價指數是測算價格變化的指標,該價格是製造商和批發商在生產的不同階段為商品支付的價格。這里任何一點的通貨膨脹都可能最終被傳遞到零售業。畢竟,如果銷售商不得不為商品支付更多,那麼他們更樂於把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生產者物價指數並不僅僅是一個指數,它是一組指數,是生產的三個漸進過程的每一個階段的價格指數:原材料、中間品和產成品。占據所有的頭條並對金融市場最有影響的是最後一個,即產成品的PPI。它代表著這些商品被運到批發商和零售商之前的最終狀態。在生產最後狀態的價格常常由原材料和中間品過程中遇到的價格壓力來決定。這就是為什麼觀察這所有的三個過程都很重要的原因。
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已經穩定在了上升之後的水平上,而生產價格指數(PPI)增速高於消費價格指數(CPI)增速的局面並沒有導致利潤收縮。如果我們以凈利潤總額對銷售額的比率來表示中國企業的平均利潤率,那麼可以看到,2003年以來中國企業的利潤率開始上升。而近年來雖然原材料成本大增,但利潤率仍處於周期高位。從經驗性研究來看,企業利潤率和PPI-CPI增速差額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這與許多人認為的情況恰恰相反,而且下游產業同樣存在這種正相關關系。如果說企業利潤率和PPI-CPI增速差額之間確實存在著經驗性因果關系,那麼從數據來看,事實是PPI增速的加快往往意味著利潤增速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