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然氣氣價預計在什麼時候調整
近日,有關於氣價消息在網上一度引起了市民的熱議,不少地區的市民紛紛前往氣站搶購。但是現在有消息傳出氣價不會在六月份作出調賬,而氣價預計8月底調整,讓市民有充足時間購氣。
通知一出,綿陽市民「聞風而動」,紛紛搶購天然氣。今天(5.31)上午,記者走訪了城區多家燃氣公司營業廳,看到不少市民打著遮陽傘排著長隊等待購氣。在四川天新燃氣園藝東街營業廳,長長的隊伍排到了馬路上。
「我排了一個多小時了,裡面只有兩個營業員在收錢來不贏。沒辦法,聽說天然氣馬上要漲價了,我把今年的氣都買完。」李阿姨說。
在長虹大道綿陽燃氣集團綜合營業大廳,這里也排了100多人的隊伍。但是記者從工作人員口中得知,目前一階氣價仍然是1.98每方。「我們還沒有接到任何漲價的文件和通知,或者綿陽發改委出台相關文件。居民們以為燃氣會漲價就來排隊了,很多都是把今年的氣買完,1.98元每方可以買400多方。」某工作人員透露。
『貳』 多地天然氣價格上調約10%是為什麼
天然氣供應形勢嚴峻 多地天然氣價格上調10%左右
隨著冬季保供期來臨,天然氣供應形勢愈發嚴峻,北京、青島等多地都上調了天然氣價格,幅度多在10%左右。
卓創資訊分析師國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總體來看,年內冬季保供期內價格上浮會維持在10%左右,上調幅度在0.15元/立方米-0.20元/立方米之間。上游天然氣價格的上調會由下游城市燃氣以及終端用戶分攤,相比歷年冬季天然氣價格上調幅度,今年的天然氣價格市場性質更加明顯,且上調幅度明顯有所降低,單從價格上調幅度來看,年內天然氣下游消費雖然增長迅猛,但天然氣供應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天然氣供應形勢嚴峻
近日,發改委發布的《關於做好2017年天然氣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稱,預計迎峰度冬期間,天然氣消費需求持續旺盛,天然氣供需形勢較為嚴峻。如遇持續低溫天氣,矛盾將更為突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業要優化開采方案,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放壓增產,力爭迎峰度冬期間國內天然氣產量比去年同期只增不減。
進入11月份,天然氣冬季保供期正式開始,天然氣供應形勢愈發嚴峻。各天然氣供應商都採取相關保供政策積極應對。
《證券日報》記者從兩桶油了解到,兩桶油都在增加今冬明春的天然氣供應。
為確保所供市場穩定,中石化細化保供措施,大幅增加清潔能源天然氣的生產供應。計劃今冬明春供應天然氣151億立方米,同比增幅13.1%。
中石化表示,隨著全國環保治理的全面開展以及北方地區「煤改氣」的大力推動,今冬明春國內天然氣市場需求大幅增加。進入採暖季後,北方地區採暖用氣與南方地區發電用氣需求將大幅提升,冬季極端天氣也將極大增加天然氣市場供應難度。中石化採取多項有效措施,綜合提升冬季天然氣市場供應能力。
同時,中石油也提前部署,上下游一體聯動,各部門統籌協調,冬供主力四大氣區已開足馬力生產。
需要一提的是,前不久,中石油公布年內冬季保供期天然氣價格定價新機制,引入基量、增量概念,同時規定,基量部分天然氣價格上浮10%,增量部分非居民用天然氣通過交易中心交易獲得,定價依靠市場決定。
國建還指出,2017年是我國天然氣由冷轉熱的轉折之年,隨著冬季供暖期的來臨,天然氣供應壓力更加嚴峻,在多措並施保證天然氣供應的同時,也採用價格杠桿來調整國內天然氣市場供需平衡。
『叄』 中國天然氣價格怎麼構成的
中國天然氣價格的構成,一般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1)管輸費用。中國天然氣管道輸氣收費一直由國家定價。1976年開始,按輸送距離確定輸送費用,即國家規定了不同運距下輸送單位體積天然氣的運輸單價,乘以管輸天然氣體積總量即為總管輸費用。以後經過了多次調整,目前沿用的是按國家計委1997年3月頒布的管輸費。對於1995年及以後新建的天然氣長輸管線(如陝京線、鄯烏線、西氣東輸線等),國家實行了一線一價的政策,即按照「新線新價、老線老價」的原則執行,新線價格根據成本加合理利潤進行測算,經政府批准後執行。
(2)門站價格。天然氣從氣田經運輸後到分輸站點的價格。一般為出廠價格與管輸費之和。
(3)最終用戶價格。因用戶的類型不同、運輸距離不同等原因,最終用戶價格也不盡相同。最終用戶價格的確定主要基於成本加成法,同時也考慮最終用戶的支付能力、天然氣替代能源的價格、熱效率、配氣費等因素。配氣費由國家和當地政府確定。
『肆』 天然氣門站價格是什麼意思
天然氣門站價格為國產陸上或進口管道天然氣的供應商與下游購買方(包括省內天然氣管道經營企業、城鎮管道天然氣經營企業、直供用戶等)在天然氣所有權交接點的價格。現行門站價格由天然氣出廠(或首站)實際結算價格(含13%增值稅)和管道運輸價格組成。其中,管道運輸價格適用於3%營業稅的,按照保持用戶購進成本不變的原則,將管道運輸價格統一折算成含13%增值稅的價格,即:含13%增值稅的管道運輸價格=1.057×含3%營業稅的管道運輸價格。
『伍』 非居民用氣最高門站價是什麼意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物價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按照2015年實現存量氣與增量氣價格並軌的既定目標,結合國內天然氣市場形勢和可替代能源價格變化情況,決定理順非居民用氣價格,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價格。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實現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並軌
根據2014年下半年以來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等可替代能源價格變化情況,按照現行天然氣價格機制,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降低440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提高40元(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按與全國銜接的原則安排),實現價格並軌,理順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並軌後的各省份天然氣最高門站價格見附表。
二、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門站價格
放開天然氣直供用戶(化肥企業除外)用氣門站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定價,進行市場化改革試點。直供用戶,是指直接向上游天然氣供應商購買天然氣,用於生產或消費、不再對外轉售的用戶。
鑒於化肥市場持續低迷,化肥用氣價格改革分步實施,再給企業一定過渡期。化肥用氣不區分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在現行存量氣價格基礎上適當提高,提價幅度最高不超過每千立方米200元。同時提高化肥用氣保障水平,對承擔冬季調峰責任的化肥企業實行可中斷氣價政策,用氣價格折讓幅度不得低於每千立方米200元。
三、居民用氣門站價格暫不作調整
居民生活、學校教學和學生生活、養老福利機構等用氣(不包括集中供熱用氣)門站價格暫不作調整。方案實施後新增用氣城市居民用氣門站價格按該省(區、市)並軌後門站價格政策執行。
四、實施時間
上述方案自2015年4月1日起實施。
五、工作要求
非居民用氣價格並軌及直供用戶價格放開試點改革,是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重大舉措,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天然氣生產經營企業要高度重視、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相關工作。
(一)精心組織方案實施。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統一思想,加強組織領導、精心部署,認真排查可能出現的問題,把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要加強市場監測分析和預警,建立應急預案,完善應急措施,確保方案平穩出台。天然氣生產經營企業要主動配合地方發展改革(價格)部門,加強與用氣企業的溝通和協商,爭取用戶的理解和支持。
(二)切實保障天然氣市場平穩運行。有關部門和天然氣生產經營企業要加強生產組織和供需銜接,保障市場平穩運行。各地要強化需求側管理,在安排非居民用氣銷售價格時,從緊核定省內管道運輸價格和配氣價格,積極推行季節性差價、可中斷氣價政策,盡快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天然氣生產經營企業要與用氣企業平等協商確定具體結算價格,對承擔調峰義務的企業,要推行可中斷氣價,體現價格折讓;對西部個別省份以及確有困難的供熱企業等,給予適當價格優惠;嚴格執行價格政策,不得通過減少居民和化肥生產用氣量等方式變相提高居民和化肥生產用氣價格。
(三)確保計程車等用氣行業穩定。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價格並軌對計程車等用氣行業可能產生的影響,密切關注行業動態,採取綜合措施,及時消除不穩定因素,維護計程車等用氣行業穩定。對城市公交和農村道路客運,繼續按現行補貼政策執行。
(四)加強價格監督檢查。各地要加強價格放開後企業價格行為監管,加大天然氣價格特別是居民和化肥生產用氣價格的檢查和巡查力度,依法查處擅自提高或變相提高門站價格,轉供過程中截留、挪用居民和化肥生產用氣量或變相加價,以及加氣站搭車漲價、哄抬氣價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天然氣市場價格秩序。
(五)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各地要加強輿論宣傳引導,有針對性地宣傳解釋存量氣與增量氣價格並軌、直供用戶用氣價格放開試點的重要意義,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爭取社會各方理解和支持,營造良好輿論環境,確保方案平穩實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15年2月26日
附件:各省(區、市)天然氣最高門站價格表
『陸』 居民用氣門站價格理順後終端銷售價格如何安排
我國天然氣價格實行分級管理,門站價格由國家管理,門站以下銷售價格由地方管理內。居民用氣門站價格理順後容,終端銷售價格由各地綜合考慮居民承受能力、燃氣企業經營狀況和當地財政狀況等因素,自主決策具體調整幅度、調整時間等,調價前須按規定履行價格聽證等相關程序。如果2018年需要調整銷售價格的,原則上要在8月底前完成調整工作。
二是結合居民階梯氣價制度的完善,利用階梯價格制度推行後城鎮燃氣企業增收的空間,降低調價幅度,更好地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也就是說,通過採取上述措施,地方銷售價格調整幅度會小於門站價格調整幅度,有的城市銷售價格基本不會上調。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柒』 什麼是門站價格
門站價格:按照2015年實現存量氣與增量氣價格並軌的既定目標,結合國內天然氣市場形勢和可替代能源價格變化情況,決定理順非居民用氣價格,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價格。
一、實現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並軌
根據2014年下半年以來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等可替代能源價格變化情況,按照現行天然氣價格機制,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降低440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提高40元(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按與全國銜接的原則安排),實現價格並軌,理順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並軌後的各省份天然氣最高門站價格見附表。
二、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門站價格
放開天然氣直供用戶(化肥企業除外)用氣門站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定價,進行市場化改革試點。直供用戶,是指直接向上游天然氣供應商購買天然氣,用於生產或消費、不再對外轉售的用戶。
鑒於化肥市場持續低迷,化肥用氣價格改革分步實施,再給企業一定過渡期。化肥用氣不區分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在現行存量氣價格基礎上適當提高,提價幅度最高不超過每千立方米200元。同時提高化肥用氣保障水平,對承擔冬季調峰責任的化肥企業實行可中斷氣價政策,用氣價格折讓幅度不得低於每千立方米200元。 三、居民用氣門站價格暫不作調整 居民生活、學校教學和學生生活、養老福利機構等用氣(不包括集中供熱用氣)門站價格暫不作調整。方案實施後新增用氣城市居民用氣門站價格按該省(區、市)並軌後門站價格政策執行。
四、實施時間
上述方案自2015年4月1日起實施。
五、工作要求
非居民用氣價格並軌及直供用戶價格放開試點改革,是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重大舉措,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天然氣生產經營企業要高度重視、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相關工作。
『捌』 國家為什麼要對天然氣的價格進行改革
國內外價差倒逼天然氣價格改革
又一條天然氣大動脈初步成型。西氣東輸二線(西段)工程管線主體焊接工程昨天在甘肅瓜州縣宣告完工,這標志著西氣東輸二線西段今年底將用上來自土庫曼的天然氣。而西氣東輸二線南抵廣州、深圳等地,2012年全線通氣,其中輸送往泛珠三角100億立方米天然氣。
而作為我國第一條引入境外天然氣的大型管道工程,從土庫曼而來的天然氣終端銷售價格將遠高於西氣東輸一線(國內油氣田)供氣價格。那麼,如何縮小國內外天然氣價差,完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逐步理順與可替代能源的比價關系?這些正是目前推進的天然氣價格改革的焦點議題。
年底土庫曼天然氣入華
昨日,西氣東輸二線(西段)工程管線主體焊接完工儀式在甘肅省瓜州縣舉行,為西段年底建成投產、按期接收境外天然氣打下基礎。
「西氣東輸二線連接中亞進口氣源和國內塔里木氣田、吐哈氣田、長慶氣田等,工程西起新疆霍爾果斯,東達上海,南抵廣州、深圳等地。」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副總經理廖永遠表示,西段工程是指從新疆的霍爾果斯到寧夏的中衛,長2410公里;東段干線指中衛-廣東、香港段,長2477公里。2012年全線通氣,其中,輸送往泛珠三角100億立方米天然氣。
廖永遠介紹,西氣東輸二線工程作為我國第一條引入境外天然氣的大型管道工程,西端與在建的中亞天然氣管道相連,途經14個省市自治區,南至廣州,東至上海,1條主幹線和8條支幹線總長度近萬公里,年輸氣量300億立方米,總投資約1500億元,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承建並運營。這是繼西氣東輸一線、陝京二線、川氣東送工程之後我國又一條天然氣大動脈。
但這仍趕不上中國天然氣需求的增速。據社科院《能源藍皮書》預計,到2010年和2015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將分別達到1500億立方米和2400億立方米。國內主要用氣城市供需缺口也逐年擴大。隨著西氣東輸二線的建成,標志著中國有望在2011年實現天然氣管網化。
第三次天然氣價格改革漸行漸近
隨著土庫曼的天然氣即將通過西氣東輸二線進入國內,縮小國內外天然氣價差,完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逐步理順與可替代能源的比價關系,成為最近一次天然氣價格改革面對的焦點議題。
據了解,目前西氣東輸一線的平均氣價為0.79元/立方米,到達上海的門站價格只有1.4元/立方米,終端用戶價格為2.5元/立方米。
與此相比,西氣東輸二線輸送的天然氣來自土庫曼而非國內油氣田,需要考慮到國內外的天然氣價差。西氣東輸二線的土庫曼天然氣到達中國邊境霍爾果斯首站時,其價格就已經超過了2元/立方米。西二線管輸費在1.6元/立方米以上,到上海、廣東等城市門站價格每立方米至少是3元。如果加上城市配氣費,終端銷售價格將遠高於西氣東輸一線供氣價格。
據了解,目前國內天然氣生產企業單位完全成本已經由2004年的600元/千立方米增長到2008年的800元/千立方米。
「上游企業有了贏利空間,才能解決目前勘探開發不足、企業投資不足的問題,為整個市場供應奠定穩定基礎。價格不僅是調節供需關系的杠桿,而且是增加探明可采儲量和產量的基本動力。」中石油集團人士這樣來評價正在推進的天然氣價格改革。
中國政府網於5月25日公布了《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於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意見的通知》。天然氣價格改革草案已上報國務院。
市場普遍預測,此項改革旨在將國內天然氣價格與進口天然氣(管道天然氣與液化天然氣)價格更緊密掛鉤的定價機制正在考慮當中。據業內人 士分析,盡 管目前尚無細節公布,但國家發改委對於價格正在研究中,會參照國際慣例,考慮國內實情,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也要體現其價值所在。
天然氣價格改革,過去已經有過幾次。2005年以前,國內實施計劃內、計劃外天然氣雙軌制價格。2005年以後,發改委將天然氣出廠價格歸並為兩檔,川渝氣田、長慶、青海、新疆(不含西氣東輸天然氣)油田的全部天然氣,以及大港、遼河、中原等油田計劃內天然氣,實行計劃一檔價格,其餘地區實行二檔價格。這兩檔價格基本上參照了原來雙軌制下的價格模式。
2007年11月,發改委發布《關於調整天然氣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表示為限制工業用天然氣過快增長以及汽車用天然氣的盲目發展,將針對工業用戶的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上調400元/千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