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豬肉批發價每斤降到10元以下了,下半年的豬肉價格走向會如何
豬肉價格重回10元時代,市民生活必需品價格全面回落。上周,重慶市商務委對全市重點生活必需品價格監測顯示,重慶市場豬肉、禽蛋、蔬菜價格全面下跌,糧油價格穩定。
價格基本上回到10元時代據監測,上周白條豬批發價16.62元/千克,周環比跌4.76%;後臀尖批發價19.55元/千克,周環比跌1.01%;超市精瘦肉零售價格為39.25元/千克,周環比跌2.61%;農貿市場精瘦肉零售價格為37.43元/千克,周環比跌3.31%。
隨著夏季的到來,重慶市場上本地產蔬菜供應增加,市場蔬菜總體供應充足,預計接下來重慶市場蔬菜價格總體平穩,或因天氣過熱等原因會出現小幅波動。
『貳』 天一政治單元卷一生活與消費 結合材料一,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 淡
(1)結合材料一,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淡旺季豬肉價格倒掛」的合理性。(6分)
①引起豬肉價格變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季節、氣候等,這些因素對豬肉價格的影 響是通過改變豬肉的供求關系實現的。(2分)
②供給影響價格。因盛夏出欄的生豬大 多在冬季出生,存活率低,出欄量少,導致在消費淡季價格上漲,相反,在消費旺季豬 肉價格下降。(2分)
③豬肉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正是價值規律 的表現形式。(2分)
『叄』 豬肉價格已連續兩個多月下降,隨著消費旺季的到來價格是否會有所上漲
目前官方數據顯示,豬肉價格已經兩個多月連續下降。吃,自古以來是民之大事,關繫到國計民生。豬肉價格無論是漲,還是跌,都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目前整體看來,由於民間生豬存欄量連續上漲,生豬產能已經恢復到了往年的80%左右。豬肉價格下行,基本上會延續到明年二季度,甚至三季度,這一點也基本形成共識。
但對於養殖戶來講,這可不是一件好事。上半年豬肉價格瘋漲,導致養豬成本增加。而現在養豬成本還沒下去,收豬價格已經跌到30元左右。這就意味著,對於養殖戶來講,利潤空間大幅縮小。如果價格繼續下行,他們很有可能會出現虧損。不得不說,市場供求關系就是這樣一個此消彼長的狀態。年底一波消費旺季,對於這種情況會有所緩解,但利潤空間收窄之後,也會遏制生豬產能的進一步擴張,從而再次達到一個動態平衡。
『肆』 倒掛的價格倒掛
價格倒掛是指二級經銷商、三級經銷商以及銷售終端等下游商家的產品銷售價格低於一級經銷商的正常出庫價,甚至低於廠家的最低出廠價。從表面上看,價格倒掛是下游經銷客戶在低價虧本銷售,實際上是因為下游經銷客戶將廠家或上游經銷商給予的銷售政策,拿出一部分來進行貼價銷售,總體保持盈利。 造成價格倒掛的主要原因是廠家對傳統商業分銷模式的錯誤判斷。在「終端制勝」的思路下,由於對終端市場的日益重視,廠家的銷售重點是盡量實現產品在終端市場的消化,已不再單純停留在調撥移庫上。因此,一般而言,廠家在進行產品經銷時,首先是在某區域指定一至兩家一級代理商,然後歸攏二級經銷商到一級代理商拿貨,再由二級經銷商分銷到三級經銷客戶,或者銷售到終端客戶。因此廠家在制定政策時,往往將優勢重點向一級代理商的下游經銷客戶以及終端進行傾斜,從而誘發價格倒掛。
造成經銷商價格低賣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完成協議任務沖量,即經銷商為完成廠家規定的協議任務而低價拋貨。
2.商品變現換資金,即經銷商由於經營資金緊張,而利用廠家給予的資信賒銷付款方式,或者用承兌付款方式,將商品低價套現,緩解資金壓力。
3.二級政策強於一級。二級經銷商獲得的廠家政策比一級經銷商多,二級經銷商將獲得的部分政策折算到成本空間中,進行商品降價銷售。 一是價格倒掛使二級、三級及終端的產品價格低於一級代理商,一級代理商由於喪失價格優勢,被迫使用大量資金從市場上回購低價產品以攤低成本,從而形成產品迴流到一級代理商,一級代理商通過其強大的物流配送體系引起重復銷售、區域竄貨、價格打壓,造成價格一路下滑,利潤一路縮水,導致市場混亂、渠道滯阻,危害深重。
二是由於價格倒掛蠶食上游經銷商的利益,打擊上游經銷商代理產品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將造成一級代理權無人問津,經銷商只願意做二級、三級分銷的尷尬局面,完全背離了廠家的初衷,最終將會使產品遭到市場棒殺。 (一)、總體措施
1、在產品上,針對同一成份和功效的產品,分別設計不同包裝,或者不同規格、不同劑型的產品組合,保證各市場產品供應不重疊。
2、在定價上,要明確出廠價格供貨,同時要求經銷商加價銷售,維持各銷售環節的正常利潤空間。
3、在渠道上,首先要建立一級經銷商直接面對銷售終端的扁平渠道方式,保證貨流效率;二是嚴格區別市場,保證渠道政策不交叉;三是限定銷售區域,加強市場監控,維護渠道暢通,保證各區域經銷商的既得市場利益。
4、在促銷上,嚴格分開商務和促銷,不能把終端的開發和維護費用轉移到渠道上來,同時嚴格規定經銷商不得把促銷費用作為價格補貼,防止價格下滑。
5、在結算上,要控制銷售回款方式,應該執行現款現貨操作。對於採用資信方式結算的,廠方供貨時應在現款方式基礎上加價供貨,防止單純以貨變現,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
6、在銷量上,盡量根據經銷商的實際完成能力規定銷售任務,任務盡量低定,甚至可以取消任務考核,以防止經銷商沖量竄貨。
(二)、對一級經銷商的銷售策略
一級經銷商是產品銷售的源頭,一定要確保源頭不能亂。為提高其一級代理的信心和熱情,應採取扶持態度,在銷售政策對一級經銷商給予重點傾斜。相關措施是:
1、適當增加一級經銷商。一是要根據實力、優勢、信譽、守規等因素慎重、合理選擇一級經銷商;二是相應擴大一級經銷商的數量。
2、規范一級出庫價格。一級經銷商出貨要加價銷售,按現有商業利潤水平,一級經銷商最低出貨價要保持3%的利潤空間,從而調動一級經銷商直接對終端配送的積極性,減少流通環節。
3、嚴格區域銷售。一級經銷商必須在廠、商雙方達成的商定區域內銷售,嚴禁竄貨,並且向廠方提供真實的銷售流向,以便於廠家加強區域監管,防止惡性競爭。
4、實行現款結算。嚴格執行現款現貨操作,對於價格、區域等管理規定能夠有效執行的一級經銷商,可以考慮接受一定比例的銀行承兌。目的是用現金交易的約束功能,防止經銷商因資金問題出現低價變現的情況。
5、減少銷量任務。協議任務是造成竄貨和低價的根本原因,盡量不要規定硬性銷售指標,或者根據當地市場一級經銷商的實際能力,協議簽小做大。
(三)、對二級經銷商的銷售策略
由於二級經銷商不直接在廠家進貨,造成其市場行為存在較大隨意性,往往是價格倒掛的始作俑者,因此對二級經銷商的政策必須加大控制和約束程度。相關措施是:
1、淡化二級經銷商,壓縮二級經銷商的范圍和數量。
2、嚴格執行區域銷售政策,二級經銷商必須在區域內指定的一級經銷商處進貨,銷售出庫必須提供真實流向。
3、降低返利比例,將對二級經銷商的年均返利水平降低到0.5%-1%左右,使價格倒掛缺乏操作空間,制止商品倒流。
4、不準低價銷售,二級經銷商最低銷售價格至少不能低於一級經銷商的最低出庫價,保證順暢的價格體系。
5、落實獎罰,二級經銷商只有嚴格遵守廠家和一級經銷商制定的既定規則,才能得到年底返利,對於執行違規的二級經銷商可以採取取消二級經銷權、取消年底返利等措施給予處罰,約束二級經銷商的市場行為。
(四)、對終端的銷售策略
終端是產品最終實現消費的場所。廠家在保證產品價格穩定的基礎上,對終端要逐一區別、分類促進,深度營銷。應該注意的問題是:
1、控制零售價格,保持零售價格相對穩定,不同賣點的價差幅度要小。考慮葯店處在不同商務及消費區域特點,零售價格差異幅度規定在5-10%左右上下浮動。
2、加大銷售終端開發和維護,用各種類型的宣傳廣告、終端促銷、知識普及等形式跟蹤終端銷售、擴大市場需求。
3、終端費用專項專用,不得把促銷費用作為價格補貼,更不能把終端費用挪轉到商業渠道上。
『伍』 豬肉價格連續兩個多月下降,你覺得價格會反彈嗎
豬肉價格如今已經連續兩個多月下降,不過豬肉價格是否會反彈還是要看接下來的豬肉供應量來決定,但是如果在市場的價格基礎上不斷的下降,必然也會迎來一定的反彈。
春節時期家家團聚,而那時候是豬肉的消費旺季,等到春節之時,想必豬肉價格會出現增長,等到那個時候豬肉市場的供應也會出現進一步的改變。並且目前隨著飼料價格的上漲,養豬成本的增高,利潤降低,豬肉市場也會發生變化。
『陸』 豬肉價什麼時候能回歸正常
豬肉價格,在今年絕對是一個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不過這也怪不得人們,這豬肉價格實在是太任性,說它一天一個價,也不顯得有多麼誇張。但這樣持續下去,人們不免擔心真的是吃不起豬肉了。
養豬,是有一個周期性的。從母豬生仔到育肥,再到出欄,最快也得半年多。可現實是因為非瘟的影響,能繁母豬數量有限,在此基礎上,需要選留母豬。所以,真正意義上的豬肉價格出現下降,還要明年夏季前後才有可能。但春節時候也不會一直呈現漲漲漲態勢,因為這是一個消費的大節,國家不可能任憑豬肉價格飛漲,肯定會投放一些冷凍豬肉國家儲備來平抑價格。預計春節前豬肉價格能回到15元每斤,但平均價格依舊會高於20元每斤。
『柒』 2005-2009各年豬肉價格波動分析,及原因分析。
2008年4月份全國各地豬價漲至了歷史最高價,廣東、福建、浙江等部分地區出欄肉豬價格甚至突破了10元/斤,河南、山東、湖北等主產區豬價漲至9元/斤左右。但正當廣大養豬界人士沉浸在幸福中之時,5月份開始,新一波豬價暴跌開始了!
僅僅4個月的時間,主產區豬價便從9元/斤左右跌至了9月底的5元/斤左右,跌幅近50%!中國生豬市場直接從「天堂」掉進了「地獄」。2007年4、5月份補欄仔豬進行育肥的養殖戶,在這輪豬價跳水中首當其沖,損失最為慘重,因為補欄時的仔豬價格普遍在600元/頭以上的「天價」,出欄肉豬的成本在6.5 元/斤左右,又恰恰趕上9月份的價格低谷,每頭豬虧損了200元以上。
「豬價跳水」的原因有哪些?之前是否有先兆?春節前的豬價將如何波動?2009年的生豬市場是否會進入更為嚴重的虧損?帶著這些疑問,近日記者走訪了專門分析研究國內生豬市場方面的專家、搜豬網/中國生豬預警網的首席顧問馮永輝先生。
豬價「跳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馮先生認為,豬價從2008年5月份開始暴跌,短短4個月便下跌了近50%,如此短的時間內如此大的跌幅,可以說既在情理之中,又屬意料之外。說它是情理之中,原因在於,2007年年底我們就通過自己的網站及業內媒體發布了對2008年生豬市場的分析預警報告,報告里我們對今年生豬市場的走勢整體判斷就是會持續下跌。說它是意料之外,主要是因為,豬價的下跌幅度和底線確實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測。之前我們曾預測,今年全國活豬平均價格的底線是在6元/斤左右,但沒有想到的是9月中下旬很多產區的最低價居然達到了5元/斤,銷區也跌破7元/斤。
豬價「跳水」:原因有三
豬價在短短4個月便下跌近50%,分析其中原因,馮先生認為有以下三個因素。
首先,去年補欄生豬開始陸續出欄。從2007年5月份豬價暴漲,各地養豬場(戶)母豬補欄積極性大漲,母豬存欄出現拐點,生豬生產開始進入恢復期。根據母豬生產周期推算,其第一窩仔豬就是在2008年的5、6月份前後出欄,因此,這意味著5月份開始生豬出欄量將持續增加,一年前母豬存欄的增加開始反映在生豬的市場供應上。也就是5月份後生豬市場的供應開始增加了。
其次,5月份開始豬肉需求進入淡季。夏季是各種蔬菜、水果、水產品集中上市的旺季,供應充足,價格低廉,如果豬肉價格過高的話,很難在競爭中取得優勢。既然是淡季,自然價格也很難達到很高的水平。所以,5月份開始需求減弱也是豬價暴跌的主要因素之一。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因素,也是令眾多養豬界人士憤憤不平的,就是下游產業的惡意壓價。2007年以及2008年5月份以前,我國養豬業一直處於強勁恢復階段,母豬存欄量雖然大幅增加,但生豬供應量仍遠遠不足,很多屠宰企業由於豬源緊缺,不得不互相競爭爭搶豬源,人為加劇了豬價節節攀升,但屠宰企業卻因為成本居高,而盈利狀況非常差,部分屠宰企業甚至瀕臨倒閉。今年5月份以後隨著去年補欄母豬第一窩仔豬的出欄上市,豬源緊缺的現象開始改善,生豬市場也開始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這時,屠宰企業為恢復自身「元氣」,其措施就是維持高肉價,壓低毛豬收購價,擴大兩者之間的價差,確保高利潤。這也就是為何毛豬價格暴跌,而豬肉價格堅挺或者緩跌的原因。這也從另一個方面折射出,我國生豬產業鏈各環節之間利益分配不均衡,而且很難形成利益共同體的現狀。生豬市場若想擺脫暴漲暴跌的惡性循環,如何讓產業鏈各環節間形成利益共同體將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春節前豬價會振盪徘徊
按照慣例,豬價在春節前往往會有一個上漲,今年會不會仍是這種狀況。馮永輝根據中國生豬預警網前段時間發布的2008年下半年全國生豬市場分析預警報告說,春節前的豬價應該是一個振盪的行情,漲不上去,也跌不下去,預計主產區的生豬價格大部分會在5.2-6.5元/斤之間振盪。
第一,根據2007年母豬的補欄來看,今年5月份以後生豬的出欄量將保持一個持續增長的勢頭,市場供應量會越來越大;第二,自10月份後豬肉的需求將逐漸進入旺季,而且整個冬春季節都是豬肉需求的旺季,尤其是春節前後的集中消費量非常大,歷史上很少出現春節前豬價低於成本線的,即使有些時候春節前豬價會下跌。例如:2005年底2006年初的春節前,當時生豬市場已經在2005年10月進入了虧損,但僅維持了不到兩個月,春節前豬價便在需求的拉動下價格反彈至成本線以上,又維持了兩個多月,直到春節過後才進入2006年上半年的虧損期。因此,我們不能忽視需求對豬價的作用,因為春節前的豬肉需求比平時要高出至少30%以上,而供應很難在一個時間點上高出30%以上。
由於春節前生豬供應、需求都保持在高位上,再加上生豬的出欄體重是在150-300斤的人為可控區間,那麼生豬的供應就會因為人為控制出欄體重、出欄日期而改變。同樣,需求也會因為節日效應而變化。因此,春節前的生豬供求關系是一個膠著、博弈狀態,這樣一種狀態下的豬價很難會持續上漲或者持續下跌。
明年豬價走勢難容樂觀
對2009年的生豬市場怎麼看,馮永輝認為,不是很樂觀,很有可能春節過後豬肉需求逐漸走入淡季並進入虧損期。但明年的走勢仍要看春節前這幾個月的市場情況。
之所以這樣判斷,馮永輝說,一個重要依據是去年和今年的母豬存欄量變化。2008年上半年大量補欄的母豬第一窩仔豬將在2009年上半年上市,而且會和 2007年5月份開始補欄母豬的第二窩仔豬重疊上市。也就意味著屆時的生豬供應量還會比現在高出很多。所以,2009年上半年的生豬供應量會很大,市場不容樂觀。
雖然市場不容樂觀,但明年的行情又並非都是悲觀的。馮永輝說,今年5月份開始的豬價「跳水」有其積極的一面。5月份開始的豬價暴跌,極大地遏制了母豬存欄量的瘋狂增長勢頭。過去在對2008年的生豬市場進行分析預測時認為,上一輪豬價下跌時散養戶大量退出養豬業將會留下巨大的市場空缺,而規模豬場很難在短時間內通過擴大規模填補這個空缺,因為規模豬場向來是理性的,不會盲目擴張,同時擴大規模所需要的資金、佔地、環保等問題也制約著他們擴大規模。這樣生豬的供應會長期保持供不應求,豬價將維持相當長時間的高位運行,甚至以為會維持到2009年上半年。但出乎意料的是,2007年下半年的長期高豬價在使規模豬場的資金實力迅速增強之後,房地產等行業大量資金進入養豬業,同時政府為了緩解高豬價給宏觀經濟帶來的壓力,對養豬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以及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扶持,進一步推動了規模豬場擴大規模的勢頭。全國各地紛紛建設規模豬場的現象比比皆是,而且多個農業龍頭企業加入進來,更是雄心勃勃地要建百萬頭甚至千萬頭養豬基地。
同時小規模養殖戶在經過了2007年的高利潤後,也迅速擴大規模,今年4月份前後,多數省份二元母豬價格居然漲到了2300元/頭以上,足見補欄積極性有多高!有的養殖戶在看到仔豬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將三元豬裡面的母豬留下來當種豬。「養豬熱」進入失控狀態。
這一勢頭一直保持到了今年5月份,豬價「跳水」非常及時地遏制了這一瘋狂的勢頭,給「高燒」的豬市及時降了溫。直到10月份豬價觸底反彈,母豬補欄積極性仍沒有明顯回升跡象,仔豬價格也從4月份的800元/頭以上,回落到了200元/頭左右。因此,如果春節前這段時間的生豬行情仍保持振盪,那麼母豬的補欄勢頭就很難回到「發燒」階段,而且,據調查不少規模豬場已從7月份開始淘汰生產性能差的母豬,這都將明顯減輕2009年生豬市場的壓力。
因此,2009年的市場也許並不十分悲觀。
未雨綢繆規避風險
面對充滿風險的2009年,馮永輝認為,養殖場(戶)最好暫時不要補欄後備母豬,已經補了的,盡量在春節前壓縮規模,以規避2009年上半年的市場風險。因為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雖然前段時間有淘汰母豬的,但多數為生產性能差的母豬,真正在2007年5月份以後補欄的大量母豬才剛剛開產,而且購進成本很高,不到萬不得已,很難淘汰。而且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去年的養豬場(戶)資金實力明顯增強後,抗風險的能力也將增強,在此種狀況下,母豬存欄下降的空間十分有限,除非明年長期深度虧損,規模豬場資金鏈出現問題
『捌』 豬肉價格持續下跌,豬肉價格之前一直是虛高嗎
並不是虛高,而是因為豬肉的價格本來就有周期性,有的時候會高一些,有的時候則會比較低。
我們要知道任何商品都會有它相應的價值,這個價值和它的實際價格並不一定相等,所以在多數時候,一個市場的供需關系就反映了一個商品的價格,這個道理你可以好好考慮一下。這個價格也會隨著供需關系的變化而作出調整,所以我們就會看到有些商品的價格浮動特別大。
豬肉價格持續下跌。
這個下跌已經維持了一段時間了,我們可以看到從年後開始很多,地區的豬肉都出現了大幅下跌的狀況,有些地方的豬肉已經突破了20元以下,我們要知道在年前的時候,豬肉的價格可是40元一斤。對於這樣的一個巨大跌幅,很多市民都非常開心,同時也會產生一些疑問,為什麼豬肉的價格會跌這么多?
『玖』 豬肉價格已經連續下降15周,未來還會繼續跌價嗎
現在是市場經濟,豬價有漲價就有下跌,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我認為下半年豬肉價格一定會出現止跌回升。現在是豬肉消費的淡季,也就是說現在消費者消費肉食品是比較節省的,沒有特殊情況通常是不吃豬肉的,大多數是以素食為主,隨便炒幾個菜餚,有客人來時才購買豬肉。現在是農忙季節,但是通常是消費刺激前製作的臘肉,很少有人去購買新鮮豬肉。
一般是在端午節後才開始進入豬肉的消費季節,在中秋節後氣溫開始下降,人們就開始消費豬肉了,也就進入了豬肉消費旺季。這段時間,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務農也掙了幾個錢,並且很長時間沒有購買新鮮豬肉了,中秋節後會陸續購買新鮮豬肉,豬肉的消費量就會明顯增加,價格也會隨著提高。
剛過去的清明假期間全國國內旅遊出遊已恢復到疫情前同期的94.5%,五一小長假旅遊人數已經超過2.3個億,這么多人的流動每天要消費多少豬肉,旅遊業的恢復帶動了餐飲業的恢復,豬肉的消費量將完全恢復,價格將會逐漸提高。三是存欄的肥豬已經所剩無幾了,現在有的屠宰企業收購低價的大肥豬貯藏,這樣可以減少大量的待出欄肥豬,使豬肉的供需能夠平衡,價格就能夠得到回升。四是中秋節後進入豬肉的消費旺季,主要是餐飲業的恢復和肉食品加工需要的豬肉大量增加,進入秋季後,溫度下降,肉食品加工進入了繁忙的季節,臘肉、臘腸、壇子肉的加工隨著氣溫的下降而增加,豬肉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價格就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