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權證結算價格

權證結算價格

發布時間:2021-07-06 11:10:03

㈠ 權證中的結算差價是什麼意思

舉個例子:某認購權證的行權價格是50元,而最後交易日他的正股價格是60元,你可以以50元的價格購買60元的標的股票,但該權證是以差價結算,結算差價是60-50=10元,即他直接將每份權證10元的結算差價無償支付給你,而不用交付股票。

㈡ 權證的行權價格是怎麼確定的

權證有兩種結算方式:現金結算和實物結算。實物結算又稱為證券給付方式結算、證券結算、實物交割等。
1、現金結算的權證行權時,發行人向行權人支付證券結算價格與行權價格之間的差價,不涉及證券交收。證券的結算價格為行權日前十個交易日標的證券每日收盤價的平均數。現金結算的權證行權時若處於價內,則自動行權;若處於價外,則不能行權。
2、實物結算的權證行權時涉及證券實物的實際交收。認購權證行權時,權證持有人向發行人支付現金,同時獲得相應數量的證券;認沽權證行權時,權證持有人向發行人支付證券,同時獲得相應數量的現金。實物結算的權證不能自動行權,行權人必須主動申報。
3、目前我國權證市場上所有因股權分置改革而產生的股改權證以及上市公司融資需求而發行的股本權證均採用的是實物結算,因此權證持有人必須在行權日主動提出行權申報。採用實物結算方式的權證在行權時,認購權證持有人必須保證帳戶上有足夠的現金,而認沽權證持有人則必須保證帳戶上有與待行權的權證數量一致的證券。例如包鋼認購權證(簡稱包鋼JTB1,代碼580002)的行權價是1.94元,如果投資者要對1000份包鋼JTB1行權,則需保證資金帳戶中至少有1.94*1000=1940元現金,此外還需一定的過戶費等其他相關費用。行權成功後,投資者可獲得1000份包鋼股份,並可於下一個交易日對這部分股票進行操作。
4、需要指出的是,採用實物結算方式的認購權證行權後,投資者因此而獲得的證券要在行權後的下一個交易日才可操作,因此行權所得到的證券面臨風險暴露,行權收益受行權後正股價波動的影響。

㈢ 在國泰君安開了個戶想做權證,請問認股證結算價的計算辦法有哪些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我們為您做了如下詳細解答:

(一)股份認股證股份認股證的結算價以正股於到期日前五天(不計算到期日當天)的平均收市價計算。假設正股於認股證到期日前五天的收市價為124.5、124、126、125.5、126.5港元,結算價則為125.3港元(五天收市價的平均數)。假設某認購證的行使價為100港元,換股比率為10兌1,就每份認購證,投資者可取回現金2.53港元;假設另外有一隻認沽證,行使價為130港元,換股比率為10兌1,就每份認沽證,投資者可取回現金0.47港元。(二)指數認股證市場上大部分本地指數認股證是根據即月指數期貨結算日的EAS(當天指數現貨全日5分鍾平均價)計算,但也有一部分指數認股證會根據到期日前五天的指數平均收市價計算。以下例子,我們以EAS為計算基準。假設恆指認購證A的行使價為12000點,換股比率為2500,結算日EAS為13000點。就每份認購證A來說,投資者可取回現金0.40港元;假設另外有恆指認購證B,行使價為12400點,換股比率為1200。那麼就每份認購證B,投資者可取回現金0.50港元。投資者可能會奇怪,認購證B的行使價12400明明較A為高,但為何B的結算金額0.50港元反較A為高?這是由於指數認股證並沒有規定換股比率。認購證A的換股比率是2500,認購證B的換股比率是1200。計算之下,認購證B的結算金額反而較高。但投資者不必擔心換股比率會影響最終盈利,因為當買入認股證時,換股比率的因素已計算入面值。換股比率較高時,面值會較低;換股比率較低時,面值會較高。

希望我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的回答可以讓您滿意!
回答人員:國泰君安證券客戶經理 楊經理(員工工號008407)
國泰君安證券——網路知道企業平台樂意為您服務!

㈣ 權證價格是怎樣制定出來的

權證的價格是市場交易的結果,不是誰制定出來的。你可以到下面網頁學習權證基礎知識:http://warrant.eastmoney.com/

影響權證價格的五大因素

www.eastmoney.com 2007-01-05 08:00 李頌慈 第一財經日報
【字體: 大 中 小】 【收藏】 【復制網址】 【列印】

由於歐式權證只提供持有人在指定的到期日以行使價買入或沽出特定數量相關資產的權利,故該權利獲行使的機會愈高,則該權證的價值亦愈大。而該權利獲行使的機會,最主要與相關資產的價格、權證的剩餘年期及相關資產價格的波幅有關;此外,市場利率及相關資產派息等因素,都會對權證的價格有所影響。

相關資產價格:由於權證在到期日的價值,主要取決於相關資產的結算價與行使價之間的差距,因此就認購權證而言,在權證到期時,如相關資產價格愈高,認購權證的理論價值亦會愈高。反之,就認沽權證而言,在權證到期時,如相關資產價格愈低,認沽權證的理論價格則會越高。

相關資產股價波幅:相關資產的價格之波幅,是度量相關資產高低波動的一個統計數據。簡單而言,如該相關資產在過往的一段期間大升或大跌,其波幅一般會較一些價格表現平穩運行的股份為高。對持有相關資產的投資者而言,高波幅的相關資產代表大幅上升或大幅下跌的機會均較高;由於兩者可相互抵消,對相關資產的持有人的影響不大。唯就衍生權證的持有人而言,相關資產波幅上升,則是對他們較為有利。

以認購權證為例,若相關資產股價大幅上升或下跌的機會同時增加,由於在該價格下跌時,其最大損失只是投放至權證的金額,相反,最大的回報卻可以是無限。在損失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卻換來賺取較大回報的機會,故與相關資產持有人相比,相關資產股價波幅上升對權證持有者較為有利。

同樣地,對認沽權證的持有者而言,當相關資產價格大升及大跌的機會增加時,由於在相關資產價格大升時,其損失只限於投放於認沽權證的資金,但在股價大跌時,卻有機會賺取比投放資金高的回報,所以相關資產股價波幅上升同樣對認沽權證的持有人有利。在權證價格上升空間比下跌空間大的情況下,不難理解為何在相關資產價格的波幅上升時,無論認購權證或認沽權證的持有人也會同時受惠。

剩餘年期:權證是一個權利,持有人可行使該權利用作買入/沽出相關資產。當這個權利有效期越長,其價格也自然較昂貴。如某權證離到期日只有一星期,其行使權利有效期也就只有五個交易日,如假設該權利每天都可以行使(美式權證),該證提供了五天的行使機會予投資者;假設另一權證的到期日還有三十個交易日,便提供持有人三十天行使機會,其價格也相較昂貴。當然,現實世界持有權證除了持有至到期日行使外,也可以在交易市場上買賣。愈長期的權證,其提供可買賣的時間亦愈長,所以相對價格亦較高。

息率:息率上升,發行人在籌發認購權證時所需的成本較高,為了反映成本的上升,認購權證的價格亦會相對地調高。相反,在息率下調時,發行認購權證的成本相對較低,故認購權證的價格就相對較低。而上述的情況在認沽權證身上,就剛好相反。

預期股息:在一般情況下,當發行人准備發行權證前,他們均會把相關資產在權證到期日前可能會派發的股息計算入權證的定價模型內。因此,只有當相關資產實際公布所派發的股息與發行人定價時所預期的股息有較大出入時,權證的價格才需要作出實時的調整。總括來說,由於權證的投資者不能獲得相關資產的股息,所以當派息上升時,就會對認購權證的持有人較不利,認購權證的價格亦會下跌。相反,對認沽權證的投資者而言,與沽空相關資產比較,持有認沽權證就不用把股息成本一並償還給借貨人。故在股息較預期為高的情況下,認沽權證的吸引力及價格就會較高。

㈤ 期貨知識:期權合約的結算價格是怎麼計算的

上交所在每個交易日收盤後向市場公布期權合約的結算價格,作為計算期權合版約每日日權終維持保證金、下一交易日開倉保證金、漲跌停價格等數據的基準。
原則上,期權合約的結算價格為該合約當日收盤集合競價的成交價格。但是,如果當日收盤集合競價未形成成交價格,或者成交價格明顯不合理,那麼上交所就會考慮期權交易的多重影響因素,另行計算合約的結算價格。即根據同標的、同到期日、同類型其他行權價的期權合約隱含波動率,推算該合約隱含波動率,並以此計算該合約結算價。
此外,期權合約最後交易日如果為實值合約的話,由上交所根據合約標的當日收盤價格和該合約行權價格,計算該合約的結算價格;期權合約最後交易日如果為虛值或者平值合約的話,結算價格為0。
期權合約掛牌首日,以上交所公布的開盤參考價作為合約前結算價格。合約標的出現除權、除息的,合約前結算價格按照以下公式進行調整:新合約前結算價格=原合約前結算價格×(原合約單位/新合約單位)。除權除息日,以調整後的合約前結算價作為漲跌幅限制與保證金收取的計算依據。

㈥ 認沽權證\認購權證的價格是怎麼計算的呀!

估計你是新手,對權證中涉及的概念不是太懂。權證中的行權價由公司確定,權證的價格則是隨行就市,和股票的波動一樣,市場說了算。

下面這篇文章還不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中小投資者如何解讀權證方案

http://warrant.eastmoney.com/050715,1131,335877.html

在第二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公司中,計劃採用權證方式的不少,一家上市公司擬議中的「10送1股+2份認購權證+5份認沽權證」的方案正在機構中熱議。送股相對容易理解,「認股權證+認沽權證」給流通股股東帶來的究竟是什麼?機構測算後可以心知肚明,但中小投資者可能很懵懂。

昨日,專業人士以上面提到的方案為例,對權證「組合拳」進行了通俗化的解讀。

作為例子的權證方案內容如下:流通股股東每持有10股流通股,將獲得非流通股股東支付2份認購權證和5份認沽權證。每份認購權證的持有人可按4.18元的行權價向非流通股股東購買1股股票,認購權證存續期為12個月,類型為歐式,是到期行權,結算方式為股票給付方式結算,即非流通股股東按行權價格向行權者收取現金並支付股份。每份認沽權證的持有人可按5.12元的行權價向非流通股股東出售1股股票,認沽權證存續期同為12個月,也是到期行權,結算方式為現金方式結算,即非流通股股東按行權價格與行權日股票結算價格之差額向行權者支付現金。根據交易所頒布的權證業務管理暫行規定,所謂股票結算價格,為行權日前5個交易日收盤價的中位數。

每10股1.88元「保底」

我們可以先簡單模擬一個行權過程。專業人士提示,假設該方案中兩種權證結算方式均為現金,權證1年到期時,至少可以為流通股東帶來每10股1.88元的收益。

假設A先生持有100股,按照方案,他可以獲得20份認購權證和50份認沽權證。假設他持有到期,12個月後,他可能面臨三種情況。

行權時的股票結算價在4.18-5.12(含)之間。這時,他可以同時使用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粗略地講,行權的結果等同於以4.18元的價格買進20股股票,以5.12元的價格賣出50股股票。僅僅以4.18元的價格買進20股股票,以5.12元的價格賣出20股股票,他的收益是18.8元,相當於每10股1.88元;如果加上以5.12元賣出30股獲得的差價(當股票結算價剛好也是5.12元時差價為零),應該大於或者等於1.88元/10股。

股票結算價低於(含)4.18元。這時,認股權證不具有行權價值(A先生可能早已將該權證售出,獲得了一部分對價),他可以行使認沽權,結果相當於以5.12元的價格賣50股給非流通股東,差價獲益應大於或者等於47元,每10股獲益不低於4.7元。

股票結算價高於5.12元。這時,認沽權證不具有行權價值(A先生可能早已將該權證售出,獲得了一部分對價),但他可以行使認股權,以4.18元的價格買進20股。與高於5.12元的市價對照,他的賬面收益同樣高於18.8元,即高於1.88元/10股。

不過,作為例子的方案中認購權證結算方式為股票結算,這一點流通股股東應予以考慮。

非流通股東看好股價走勢

拋開具體的收益水平,該組合方案中,至少有一種權證具有行權價值,它的「雙保險」作用很明顯。對公司前景和公司未來股價走勢有信心,幾乎是每家上市公司一貫的表態。不過在上述作為例子的方案中,非流通股東對股價上升趨勢的信心是實在的。

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同時派送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在其看來,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同時行使的可能性較小,即在他看來,其所支付的「對價」僅是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中的較大值。為什麼認購權證是2股而認沽權證是5股呢?顯然,在非流通股東預測中,行權日股票結算價低於4.18的可能性較小,而高於5.12的可能性較大。極端一點說,他可能只准備為認購權證支付代價。

流通股東如何爭取更多對價

在類似的組合權證方案中,流通股東可能採取怎樣的談判策略來爭取利益最大化呢?專業人士認為有以下幾種途徑:

增加派送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的比例,無疑將提升可能的獲益。但是非流通股東在這一點上讓步的可能性不大。

重新確定行權價,將認購權證的行權價壓低,將認沽權證的行權價抬高,也會放大獲利空間。
認購權證的結算方式上,現金結算較之股票結算,實現收益的不確定性小。

改歐式權證類型為美式,即權證到期日之前行權,這樣將大大增加投機機會和靈活度,但考驗交易和監管水平。專業人士認為,A股市場現階段只怕難以接受美式權證的產生,在國際上也以歐式權證應用居多。

據記者了解,不少機構對於「認股權證+認沽權證」的模式表示認可,但期望改進。因為無論是認購還是認沽權證,權證持有人獲利的機會取決於標的股票的波動,標的股票的波動難以預測,所以機構基於「不希望有更多的不確定性」,希望方案能夠簡化。對於不熟悉金融衍生工具的中小投資者來說,迅速認識和接受權證還存在問題,而這將妨礙他們對方案進行科學評價。

㈦ 權證行權如何計算方法

長虹這權證是認購權證,其行權價格是5.23元,行權比例1:1即是說明權證在到期時,你可以在行權的時候以一份的權證額外加上5.23元的現金就能得到600839四川長虹1股的股票。權證價格與長虹正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正相關關系。以下的內容是關於認購權證的相關理論數值,一般在行情軟體中都能看得到這些數值的。
溢價的計算方法是:(權證的市價/行權比例+行權價格-正股的市價)/正股的市價*100%
溢價取值為正時,說明假設權證立刻行權時,權證行權後轉成的該股票持有成本(不計算其他交易費用情況下)高於現在該股票的市價多少個百分點,相反溢價為負時(即負溢價),權證行權後轉成的該股票持有成本(不計算其他交易費用情況下)低於現在該股票的市價多少個百分點。溢價說明這權證有沒有投資價值的一個計量參考指標。若溢價過高說明權證存在價值高估的可能性。
價值的計算方法是:(正股的市價-行權價格)*行權比例
這個價值只代表權證的理論的內在價值,內在價值是一個較有用的參考數據之一。至於權證的內在價值為負時,一般證券市場的叫法是價外,正股的價格低於行權價格的情況就是價外,如果權證到期時,價外的權證基本沒有投資者進行相關行權的,由於行權的成本高於在市場上買入正股的成本,實際上價外的意思就是正股的價格在不在行權范圍以內,對於權證的內在價值為正時,即價內,表示這權證有內在價值。內在價值高於權證的市價與權證為負溢價的實質性意義基本一致的。
杠桿的計算方法是:正股的市價/(權證的市價/行權比例)
杠桿一般是指股票每波動一個百分點,而權證理論上可以波動多少個百分點,但實際上權證波動與股票實際波動並不完全一致,這個只能作為一個理論上參考而已。

㈧ "權證結算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權證有兩種結算方式:現金結算和實物結算。實物結算又稱為證券給付方式結算、證券結算、實物交割等。

1、現金結算的權證行權時,發行人向行權人支付證券結算價格與行權價格之間的差價,不涉及證券交收。證券的結算價格為行權日前十個交易日標的證券每日收盤價的平均數。現金結算的權證行權時若處於價內,則自動行權;若處於價外,則不能行權。

2、實物結算的權證行權時涉及證券實物的實際交收。認購權證行權時,權證持有人向發行人支付現金,同時獲得相應數量的證券;認沽權證行權時,權證持有人向發行人支付證券,同時獲得相應數量的現金。實物結算的權證不能自動行權,行權人必須主動申報。

3、目前我國權證市場上所有因股權分置改革而產生的股改權證以及上市公司因融資需求而發行的股本權證均採用的是實物結算,因此權證持有人必須在行權日主動提出行權申報。採用實物結算方式的權證在行權時,認購權證持有人必須保證帳戶上有足夠的現金,而認沽權證持有人則必須保證帳戶上有與待行權的權證數量一致的證券。例如包鋼認購權證(簡稱包鋼JTB1,代碼580002)的行權價是1.94元,如果投資者要對1000份包鋼JTB1行權,則需保證資金帳戶中至少有1.94*1000=1940元現金,此外還需一定的過戶費等其他相關費用。行權成功後,投資者可獲得1000份包鋼股份,並可於下一個交易日對這部分股票進行操作。

4、需要指出的是,採用實物結算方式的認購權證行權後,投資者因此而獲得的證券要在行權後的下一個交易日才可操作,因此行權所得到的證券面臨風險暴露,行權收益受行權後正股價波動的影響。

㈨ 認沽權證的結算價格和行權價格是什麼意思

行權價格是事先約定好的到行權期買入或者賣出正股的價格。
結算價格就是標的正股最後交易日的收盤價格或者行權日前10個交易日的平均價格(資金結算580989)。

㈩ 權證行權的結算價格怎麼計算

您好,標的證券結算價格,為行權日前十個交易日標的證券收盤價的平均數。

閱讀全文

與權證結算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